⇧
8610NEWS
关于饮食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政治
选举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3.03.20
18
:
45
【Soul Monday】以蔬菜為主角的床邊故事
精神健康
偏食
儿童
家庭
教育
蔬菜
食材
饮食
孩子偏食不吃菜,令家長大感頭痛,但抗拒蔬菜,有時可能來自幼童對陌生食物的恐懼。有研究指出,當蔬菜融入故事,孩子在更熟悉蔬菜來源及特性後,就不會嫌棄這些有益食物。所以,由西蘭花、茄子、蘆筍、菠菜為主題的故事電子書亦因此應運而生。
CUP
/
文化
/
2023.03.16
18
:
41
呂嘉俊:用行動拯救柱侯牛腩吧!
传统
牛腩
粤菜
调味
酱料
食物
饮食
一道菜的消失,有無數的原因;一道菜的復興,需要很多人的力量組合而成。香港餐廳要做好柱侯菜式其實不難,只要追本溯源,到醬園談出柱侯醬的細節配方,做好黃豆和麵粉混和發酵的過程,用天然日曬方式釀造出原豉醬,再配材料煮好柱侯味道,用來配肉類,控制炆煮時間,好吃的柱侯牛腩,或懷舊的柱侯雞,還是會有知音人。
CUP
/
文化
/
2023.03.14
18
:
45
咖啡只能一時提神,之後總是要還的
精神健康
作息
咖啡
咖啡因
提神
睡眠
饮料
饮食
美國國家咖啡協會的數據顯示,全球人口每日飲用約 22.5 億杯咖啡,每年約 5,000 億杯。很多人認為咖啡有助提神,但英國紐卡素大學食品科學與人類營養學高級講師 Emma Beckett 指出,其效力或被高估;從咖啡借來的提神感,之後始終要奉還。
CUP
/
文化
/
2023.03.10
17
:
42
呂嘉俊:千萬別去非洲找非洲雞
葡萄牙
澳门
食物
饮食
香料
至於非洲雞,百分百出自澳門,不見於非洲及葡萄牙。據說是當年一位華籍廚師在澳門一家酒店內,見有非洲廚師做安哥拉雞,將雞烤得乾脆後加辣椒粉同吃,但因華人不愛吃太乾的雞肉,廚師想到不如弄個醬汁,便用馬六甲的椰漿、印度果亞的香料,做成醬汁豐盈的非洲雞,自此風行澳門。
CUP
/
文化
/
2023.03.09
17
:
46
類生酮飲食,或對心臟有害
精神健康
心脏病
减肥
碳水化合物
胆固醇
饮食
不少有減肥經驗的人都試過生酮飲食,強忍口腹之欲,減少甚至不吃碳水化合物,以加快變瘦。但近日有研究顯示,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LCHF)的「類生酮」飲食,可能與較高水平的壞膽固醇有關,增加罹患動脈阻塞、心臟病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CUP
/
文化
/
2023.03.02
17
:
41
呂嘉俊:如果名廚一生的代表作已成過氣……
创作
厨师
料理
烹饪
菜式
饮食
飲食界很殘酷,不管你的創作有多前衛,即使過去你有豐功偉績,它總有過時的一天。Ferran Adrià 當年在 El Bulli 以分子料理震懾全球、René Redzepi 坐鎮的 NOMA 用採集料理開創世界先河,天才如他倆,同樣有從神台跌下來的一刻,他們是智者,明白花無百日紅,選擇在高峰期急流勇退。
CUP
/
文化
/
2023.03.01
17
:
46
日本蛋供應不穩,餐廳菜式愈見減少
日本
社会
短缺
禽流感
鸡蛋
饮食
餐厅
烏克蘭戰爭持續,雞飼料及燃料費增加,全球雞蛋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加上禽流感肆虐各地,更令雞蛋供應出現不穩。從去年 10 月尾開始,日本爆發歷來最大規模高病原性禽流感,至本年 2 月 20 日已發生 76 宗感染案例,當局撲殺超過 1,300 萬隻蛋雞,相當於總數的 1 成。在無蛋不歡的日本,大部份食店亦因為雞蛋短缺,而要減少菜式選擇。
CUP
/
文化
/
2023.02.27
17
:
45
【Soul Monday】為災民送一碗熱騰騰的扁豆湯
土耳其
社会
地震
救灾
汤
食物
饮食
土耳其及敍利亞發生強烈地震後,扁豆湯成為重要救援物資。這種簡單易煮的濃湯為流離失所者提供溫暖及營養、為救援人員提供體能所需,成為受災居民的安慰
CUP
/
文化
/
2023.02.23
17
:
43
呂嘉俊:富記粥品結業,別忘了花生雞腳的意義
香港
怀旧
烧味
粥
饮食
這種距離與關係很抽象,不知怎樣具體說明,或者以近年用到泛濫的「人情味」方能解釋,但又覺這字詞既玄且幻,不夠實在。不過隨著富記粥品的結業,我想這經營模式已難以存在,一碟平價的花生雞腳心椗將成絕響。
CUP
/
文化
/
2023.02.21
17
:
50
日本學校午餐保質素外,更是一場教育
日本
社会
精神健康
儿童
午餐
学校
学生
教育
营养
社区
食材
饮食
在日本,學校午餐不只是提供溫飽,以及為發育中的兒童供給足夠營養,更是與食相關的最好教材,並可作為學童日後健康飲食的參考。日本文部科學省及學校尤其重視午餐,不但嚴格講求營養均衡及衛生,更會提供相關教育配套。
CUP
/
文化
/
2023.02.17
17
:
43
Moyashi:壽司恐怖襲擊
日本
社会
寿司
恐怖袭击
社交媒体
网络
饮食
於是那名少年的人生基本上是完蛋了,在眾多的林木中,他怎說也成為了最大的一棵。他成為了食物類「XX 恐怖襲擊」的典型案例,同時成為了相似概念,例如「打工恐怖襲擊」(バイトテロ)的參考對象。他的出現導致許多過去已經沉澱的事件再次被轉載,當將來有類似的事件出現時,他也會是最先被轉載。
CUP
/
文化
/
2023.02.17
17
:
42
筆是港媽:日式嬰幼兒加固
日本
加固
婴幼儿
母亲
营养
育儿
饮食
當年來日本面對第一個育兒難題,就是為嬰幼兒加固,即最常聽的傳統餵食物糊和 BLW(Baby-Leading Weaning)。那時的我還不太懂煮食,對於準備幼兒加固,實在充滿壓力。來日本前,我買了幾本香港和台灣的加固書,發現兩地與日本的蔬果相似而不相同。
CUP
/
文化
/
2023.02.16
17
:
41
呂嘉俊:結婚飲宴難吃之謎
宴会
粤菜
酒席
酒楼
饮食
人生本來有兩餐飯非常重要,一頓在離世前,一餐在結婚時,離世前吃甚麼,我們很難作主,得看因緣。結婚的一頓飯我們倒有選擇,本該要吃得滿足,印象深刻,但近代酒席偏偏有太多繁文縟節,配合酒樓的流水式作業,煮出差勁菜式,令這頓飯變得有名無實。
CUP
/
文化
/
2023.02.10
17
:
42
呂嘉俊:雲吞麵輸給日本拉麵的原因
拉面
清汤
食物
饮食
現代人比較看輕清湯的淡,如白水一樣的外觀,亦未能勾起人過分的聯想,但其實清湯的製作過程,一樣花心機和時間。
CUP
/
文化
/
2023.02.09
17
:
44
【香港道別式】志光麵檔 最後一碗心機
香港
影片
创业
饮食
餐厅
位於大角咀角祥街一隅,小店「志光麵檔」門外早晚亮著霓虹招牌,玻璃趟門偶爾打開,傳出皇牌豬膶米的香氣。縱然店內位置不多,亦無阻街坊在門外等候。不過此情此景,今個月起暫告一段落。
CUP
/
文化
/
2023.02.08
17
:
48
吃甚麼想甚麼:飲食如何影響思想、情緒和行為?
精神健康
营养
疾病
脑细胞
食物
饮食
美國密芝根大學營養神經科學家 Monica Dus 專門研究食物成分及其化合物,如何改變身體機能和基因指令。她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揭示食物與思想、情緒和行為的密切關係。
CUP
/
文化
/
2023.01.30
17
:
42
呂嘉俊:從一棵香港菜,檢討過去吃的粗疏
香港
种植
素菜
蔬菜
农地
饮食
兔年剛開始,一直回想過去一年到底吃過甚麼。要說最難忘的飲食體驗,不是甚麼山珍海錯,反而是幾個月前在北區農田內吃過的一頓飯。這餐飯由幾位農夫製作,9 成是素菜,食材都是來自香港農田,按時節氣候做成創意十足的菜式。
CUP
/
文化
/
2023.01.17
17
:
41
呂嘉俊:在「劏房」煮團年飯
香港
厨房
饮食
過去住公屋,300 尺空間住一家四口,卻仍有一個四壁圍起的完整廚房,有完善的爐頭,良好的抽氣系統,足夠放大砧板的工作檯,媽媽和姐姐在內煎炒煮炸,做出一頓團年飯。如今即使樓盤名字改得多美好,樓下會所雕欄玉砌,我們還是貧窮得要吃外賣,談不上甚麼品味。看新聞,有劏房戶因居住環境太細,每天在廁所內煮飯,再把飯菜拿到床上吃,社會在這數十年到底有沒有進步過?一個家居廚房大概可說明一切。
CUP
/
文化
/
2023.01.13
17
:
43
在英國,於日常生活上一門有機食物課
英国
健康
儿童
基因改造
激素
饮食
香港家長對小朋友的食物都有要求,我也不例外。當媽媽以前,我沒有刻意選擇有機食物,但會盡量購買無激素的肉和雞蛋。有些報道指人造激素影響身體荷爾蒙,更會導致小孩早熟。雖然我並沒有核實這些坊間的說法,但選擇無添加激素旨在消除心中的疑慮。
CUP
/
文化
/
2023.01.11
17
:
46
考古學家重構古代地中海漁業面貌
社会
古希腊
古罗马
地中海
捕鱼
历史
渔业
考古
饮食
自從歷史學家 Thomas Gallant 於 1980 年代著書,表明貧瘠的古希臘海洋無法支撐重要漁業,便一直主導了學術界對古代地中海的看法,推測因很少河流流入地中海,以致浮游生物稀少,令海洋食物鏈欠缺基礎。然而,希臘的動物考古學家 Dimitra Mylona 質疑有關證據不足,於 90 年代攻讀研究生時已立志專研魚骨,希望重新發掘古代地中海文明實況。
CUP
/
文化
/
2023.01.06
17
:
41
呂嘉俊:復興香港臘味,由屋企做起
香港
饮食
能夠做好細節,香港製作的臘味,在世上仍有立足之地,只是全球城市都在擴張,孕育臘味文化的農村一直縮小,鄉村風味不再,猶幸香港人近年愛上自家曬臘味,一塊塊臘肉臘鴨掛在窗前,或在租借的農地上日曬。
CUP
/
文化
/
2023.01.03
17
:
42
彭碧珊:炮製香港蘿蔔糕,小店與本地農夫「拍住上」
香港
耕种
萝卜
萝卜糕
农作物
农业
饮食
3 年前,一班農耕組織牽頭,連結生產者、食品加工場、餐廳及小店,嘗試搭建上下游生產線,這個名為「香港蘿蔔」的項目,今年繼續舉辦。筆者走訪項目協作者之一的「三點水料理」負責人 Ben 和 Nicola,看看他們如何將清甜多汁的遲水蘿蔔,製作成美味的蘿蔔糕。
CUP
/
文化
/
2022.12.29
17
:
49
【新經營策略】要健身,也可月費吃燒肉
日本
社会
企业
健身
订阅
饮食
餐厅
燒肉配白飯雖然令人食指大動,但油膩及碳水化合物一直是健身人士大忌。其實,肉類可為健美人士提供所需營養,有日本連鎖餐廳就想到為客人提供低脂高蛋白燒肉餐「月票」,以贏得更多難得的新客。
CUP
/
文化
/
2022.12.29
17
:
41
呂嘉俊:如果世上沒筷子
筷子
饮食
餐具
餐桌
食器真的會影響食物味道,你可嘗試用刀叉吃蒸魚,只要一刀切下,用叉一拮,整塊柔軟嫩滑的魚肉便散了,港式蒸魚只適合配用筷子,一種剛剛好的力學,輕柔地夾起而不破壞其特質,放進嘴裡後,始能嘗出魚肉最細緻的質感,若果世上沒筷子,蒸魚大概也不能完美地出現。
CUP
/
文化
/
2022.12.22
17
:
42
呂嘉俊:本來就不存在的聖誕大餐
传统
圣诞节
聚餐
西餐
饮食
正如在法國,你找不到一間餐廳賣「法國大餐」一樣,聖誕「大餐」是一個充滿問號的字詞,世上真的存在「聖誕大餐」嗎?
CUP
/
文化
/
2022.12.15
17
:
41
呂嘉俊:香港的命運會跟鹹魚一樣嗎?
香港
渔业
饮食
咸鱼
這標題不是甚麼比喻或暗示,是真真正正在說鹹魚,放進口裡吃的鹹魚。過去香港人多吃鹹魚,勞動階層尤其愛,無他,價錢便宜,鹹香惹味好佐飯,歌詞中「鹹魚白菜也好好味」正代表大家知慳惜儉而知足,獅子山下可以餐餐吃鹹魚,過簡單的生活。
CUP
/
文化
/
2022.12.09
17
:
43
呂嘉俊:識食=浪費食物?
食材
饮食
最近,南豐紗廠的「織刻生活店」辦了一場頗有意思的飲食「旅程」,找來食物設計創作團隊深食(DEEP FOOD)、舞蹈形體藝術團 TS Crew 及主張採用本地食材的餐廳 ROOOT,創作了 3 場「它的神話 —— 植物宴」,透過神話故事,用餐飲體驗結合當代形體藝術,讓觀者在進食和感受形體動作中,反思食物的價值。
CUP
/
文化
/
2022.12.07
17
:
46
太挑食?試試碗碟換隻色
精神健康
口味
味道
心理
视觉
食物
饮食
餐具
食物本身色香味俱全,當然會令人食指大動,但根據一項英國研究,碗碟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食物吸引力及味道感覺的強烈程度。研究作者更由此看到有助解決「食物恐新症」(food neophobia)的方法,此類患者不願意嘗試新食物,碗碟的色彩或會令他們更願意作出嘗試。
CUP
/
文化
/
2022.11.30
17
:
41
呂嘉俊:不要為了世界盃,餐餐吃兩餸飯
菜式
食物
饮食
世界盃是人生大事,畢竟 4 年一屆,一生人看不到幾多次。美斯和 C 朗更接近告別賽,大有可能是最後一屆參戰。球賽是重點,吃喝變得次要。在放工時間,各處食肆已見外賣人龍,大家都急急腳回家迎接世界盃,其實吃甚麼根本不重要,方便屬首選,意粉薄餅最常見,炒粉麵飯一定少不了,而今屆還多了庶民新寵兒 —— 兩餸飯。
CUP
/
文化
/
2022.11.23
17
:
46
78 萬年前懂燒魚,是人類演化關鍵?
人类
智人
历史
演化
烹饪
营养
直立人
考古
食物
饮食
一些靈長類學專家支持煮食促進早期人類大腦發育的「烹飪假說」(cooking hypothesis);近期發表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期刊的研究,更把人類烹飪史的起點,從尼安德特人的約 17 萬年前,推前至直立人時代的約 78 萬年。
CUP
/
文化
/
2022.11.23
17
:
42
呂嘉俊:獨裁政權最怕分子料理?
西班牙
分子料理
巴斯克
厨师
独裁
独裁者
饮食
要認識分子料理背後的創作精神,大概可由西班牙的黑暗時期說起。熟讀歷史的,都知道佛朗哥將軍的可惡,他在位期間,禁絕西班牙一切的公民運動,長年壓制文化藝術和言論自由,以個人取向情傾馬德里,要全國人民向這個中心位置膜拜,打壓加泰隆尼亞和巴斯克等地區,以中央集權形式,消滅地區特性,阻止方言的傳承。
CUP
/
文化
/
2022.11.16
17
:
41
呂嘉俊:Molecular Gastronomy(分子美食學)不用來嚇人
分子料理
创作
可可
味道
朱古力
饮食
Molecular Gastronomy(分子美食學)聽起來遙不可及,其實只不過是 Food Science(食物科學),隨著工業發展,食物科學一直進步並不斷普及,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CUP
/
文化
/
2022.11.10
17
:
41
呂嘉俊:是時候為分子料理翻帳
分子料理
味道
料理
烹饪
食物
饮食
餐厅
提起分子料理,大家心裡會覺得尷尬,這課題還需要討論嗎?經過時間考驗,分子料理在飲食界,早成為過氣代名詞。今天沒太多餐廳會標榜自己製作分子料理,識趣的,甚至跟它畫清界線,分子料理好像成為污名,距離我愈遠愈好,但全權否定它之前,不如了解一下,這套料理系統,到底有沒有影響我們的餐飲世界。
CUP
/
文化
/
2022.11.02
18
:
41
呂嘉俊:欣賞豆腐的兩種方法
日本
香港
京都
豆腐
食物
饮食
就算在豆腐添上麻辣,加了蟹粉,或是炸豆腐配濃重香料,只要你細心去吃,一樣嘗到豆腐原味,甚麼味道都蓋不過它。豆腐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就像一頁留白,它淡而虛無,但靜下來細嘗,它的白,卻可以是一個宇宙,或者能包含世事萬物。
CUP
/
文化
/
2022.10.26
18
:
41
呂嘉俊:你相信單看 YouTube 學藝的名廚嗎?
厨师
烹饪
饮食
「我從沒去過日本,只是上網看 YouTube 影片學做日式串燒,由劏雞到煮汁都在網上學。」第一次聽到有外國廚師這樣說,我覺得匪夷所思。過去我們都有一套固有思維,相信要親身到訪某個國家學藝,才能了解人家做事的特性,繼而學懂一套料理系統。
CUP
/
文化
/
2022.10.20
18
:
42
呂嘉俊:所謂完美的蛇羹根本不存在
粤菜
蛇
饮食
事實上,完美的蛇羹的確難找,當然這跟廚藝工夫、食材質素有關,但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不斷困擾著我 —— 蛇肉本來不好吃,花如此多工夫弄一盤蛇羹出來,不過是掩飾蛇肉味道質感之不佳。
CUP
/
文化
/
2022.10.14
18
:
48
你的剩食,他們的菜餚 —— 貧民窟食物 pagpag
菲律宾
社会
生活
贫民窟
贫穷
食物
饮食
马尼拉
常言道飢不擇食,但對生活不成問題的都市人來說,再餓也不會翻垃圾桶找剩食。不過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帶的貧民窟,從垃圾堆中找來食物殘渣重新烹調成 pagpag,是收入微薄者的醫肚之道。食用 pagpag 充滿健康風險,但多年來已成為一門生意、一種生存方式。
CUP
/
文化
/
2022.10.12
18
:
41
呂嘉俊:忘記吃蛇羹的季節
秋天
蛇
饮食
「秋風起,三蛇肥。」是過去港九蛇店的招牌廣告,但在聖誕還穿短袖衫的今日,這句話說出來,真有點尷尬。秋天不來,冬季短暫,香港蛇舖一間間倒閉,因天氣季節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整個行業步入寒冬。
CUP
/
文化
/
2022.10.07
18
:
41
呂嘉俊:誰看中香港老店的價值?
香港
怀旧
饮食
餐厅
近 10 年我們常遇到相同情況 —— 老店宣佈結業,市民惋惜,繼而蜂擁排隊光顧,拍照留念,令店家不勝負荷,累壞了,最後在忙碌中落閘,眾人依依不捨,哀香港已死,竟然連一個老招牌都留不住…… 當傷逝未完,忽然傳來消息,有資金注入老店,未來將會在其他地區重新開幕。
CUP
/
文化
/
2022.09.30
18
:
49
全球經濟不景氣,容易引發食物安全危機
社会
精神健康
疾病
细菌
食物
饮食
全球各地仍未從疫情造成的經濟危機恢復過來,今年爆發的俄烏戰爭又再進一步推高原材料價格,令全球步向大滯脹時代。一些傳統發達國家的草根家庭也要面對三餐不繼的苦況,有發展中國家甚至陷入破產危機。卡迪夫都會大學的食品工業專家 Ellen Evans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警告,經濟困境持續的話,可能會引發食物安全危機。
CUP
/
文化
/
2022.09.29
18
:
41
呂嘉俊:香港幾時出現西米蓮蓉焗布甸?
香港
怀旧
甜品
粤菜
酒楼
饮食
一盤西米蓮蓉焗布甸送上桌,表面焦香,內裡綿滑,吉士和蓮蓉甜糯,暖人心肺。它已成為懷舊粵菜館的招牌甜品,眾所周知,這是中西合璧的魔力,但我還是好奇,到底香港幾時出現西米蓮蓉焗布甸?始創者又會是誰呢?
CUP
/
科技
/
2022.09.21
18
:
42
科學狗:北美松露香味揭秘,或成餐桌平價新寵兒
松露
珍馐
食材
饮食
香气
松露、魚子醬與鵝肝並列為「西方三大珍饈」,亦是餐桌上的鑽石,這種高級食材有無可抗拒的香氣,有人說是似電油、油漆或者燒腩肉味,事實上這是來自二甲基二硫化物,在結構上與豬荷爾蒙雄甾烯醇(androstenol)非常相似,也因此有些地區的松露農戶會用豬挖松露。
CUP
/
文化
/
2022.09.20
18
:
46
人工代糖:助你有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腸道問題?
精神健康
中风
代糖
心脏病
糖
糖尿病
调味
食物
饮食
人工代糖因低熱量或不含熱量,一度被公認為糖的健康替代品,但愈來愈多研究揭示代糖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有關。最近,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主任 Mathilde Touvier,對 10 萬名成人進行研究,並於「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結果,證實食用大量代糖會令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臟病或中風機會。
CUP
/
文化
/
2022.09.20
18
:
42
紳士大哥:窮人專用的高級自助餐
消费
自助餐
饮食
餐厅
高级
將一個原本非常勞工階層的用膳方式,以提升食物質素的手段,包裝成一種豪華盛宴的造型,市場專家的確聰明,讓你錯覺花了一個昂貴的價錢,就等同於吃下了「高級」。這是一個很容易叫人錯誤理解的邏輯,就是「價格」和「高級」之間其實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
CUP
/
文化
/
2022.09.19
18
:
43
吳蚊蚊:但願人長久
台湾
中秋节
团聚
烧烤
节日
饮食
現代人有各種科技和廉價航班,不知何謂距離之苦。到現在真切地明白,一家人齊齊整整在家過節團圓,是有多麼不容易。隔著一面牆、一塊玻璃,拿起話筒,最近即是最遠。
CUP
/
科技
/
2022.09.16
18
:
46
不用鹽,用電流提供鹹味的食具
日本
精神健康
食具
饮食
高血压
攝取過量鹽分與患上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疾病風險有關,不少人會為了健康而開始減鹽飲食,但卻影響食物味道。鑑於日本國民深受吃鹽過多的問題困擾,當地有啤酒企業聯同大學研發出能夠產生出更多鹹味的食具,在保持食物美味之餘,更能夠減低鹽分攝取量。
CUP
/
文化
/
2022.09.16
18
:
41
呂嘉俊:香港海鮮都好「貴」,背後代價更大得驚人
批发
捕鱼
海洋
海鲜
渔民
饮食
鱼
你在香港望著海鮮酒家的魚缸,如果有所謂「天眼通」,可追尋來歷,會發覺牠們並非來自香港水域。1 個月前,牠們仍在五湖四海,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澳洲、斯里蘭卡…… 短短時間便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餐桌上,成為海鮮菜餚,這當然不該有過分浪漫的聯想,因為海鮮運輸的背後,可以是一首哀歌。
CUP
/
文化
/
2022.09.08
18
:
46
救人無數的反式脂肪禁令
丹麦
精神健康
反式脂肪
心脏病
监管
食物
饮食
雖然已知攝取過多反式脂肪會造成心血管問題,但預先包裝食品及出外飲食,往往難以避免這種成分。丹麥早在 2003 年樹立榜樣,立法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人造反式脂肪,成功減少死於心臟病的人數。
CUP
/
文化
/
2022.09.07
18
:
41
呂嘉俊:經典粵菜炒肚尖的兩種食法
料理
粤菜
饮食
很多朋友問我哪款炒肚尖比較好吃,我覺得兩者各有長處。若果第一次吃炒肚尖,鄭錦富版本印象較深刻,因為大大片的肚尖爽脆,口感非常獨特,只是賣相有點粗豪。如果你想吃出粵菜精細的味道,李煜霖版本會較為細緻,一顆顆肚仁有彈性,粒粒都切得小巧,而配料的組合和配搭也見工夫。
CUP
/
文化
/
2022.08.29
18
:
42
呂嘉俊:柬埔寨貢布胡椒的下落
柬埔寨
味道
气味
胡椒
调味料
饮食
我們都知道高棉帝國曾經有文化輝煌的一頁,留下燦爛的吳哥窟,而到近代,柬埔寨亦出產到一種味道,能征服世界。如果問各國米芝蓮大廚,世上哪款胡椒味道最佳?相信不少廚師會答:柬埔寨的貢布胡椒(Kampot Peppercorns)。
CUP
/
文化
/
2022.08.18
18
:
41
科學狗:食綜合維他命丸有何健康意義?
精神健康
营养
疾病
药物
身体
医学
饮食
綜合維他命(multivitamin)多年來大行其道,不少廠商都聲稱配方能補充每日所需微量而重要的營養。然而,很多醫學界、營養學界人士都不認同此方法,哈佛醫學院醫學副教授 Pieter Cohen 甚至在「哈佛校報」指出,大多數人每天早上喝一整杯水,比吃維他命丸更好。因為「除了省錢之外,你更會因不須屈服於誤導性營銷計劃而感到滿足」。
CUP
/
文化
/
2022.08.17
18
:
42
呂嘉俊:攻擊美國前,請先了解快餐文化從何而來
美国
二战
美军
食物
饮食
美國在飲食界可算是「惡名昭彰」,單是急速的快餐文化,已不知扼殺了多少美食。漢堡包與薯條、外賣薄餅與意粉、熱狗與汽水,美式快餐背後是一套工業生產模式,美味不是目的,能快速量產才是關鍵。
CUP
/
文化
/
2022.08.11
18
:
50
香港的世界餐桌史:港式飲茶文化如何在日本落地生根
日本
香港
饮茶
饮食
餐厅
8 月 9 日,香港知名百年老店「蓮香樓」宣佈結業,令人唏噓不已。而在 6 月,亞洲的另一角落 —— 橫濱,不少港人熟悉的「聘珍樓」亦悄然凋落。提到飲食全球化,大家會想到美式快餐、意式披薩,其實港式酒樓亦衝出世界,構成不少外國人眼中的香港印象。香港中文大學的日本研究專家吳偉明教授曾發表研究,講述香港飲茶文化如何在日本落地生根。
CUP
/
文化
/
2022.08.10
18
:
41
呂嘉俊:蓮香樓結業的啟示 —— 香港還可有百年老店嗎?
香港
怀旧
历史
茶楼
饮茶
饮食
点心
香港蓮香樓從前在威靈頓街 117 號,一幢 3 層高的戰前舊樓中,地下賣餅,2 樓較高檔,茶錢較貴,讓人飲茶傾生意,3、4 樓是庶民天下,捉棋玩雀,完全保留了西關茶樓的文化風味。
CUP
/
文化
/
2022.08.03
18
:
42
呂嘉俊:千里送荔枝上京,不如留意身邊好味道
中国
供应链
全球化
夏日
水果
消暑
荔枝
食材
食物
饮食
炎夏日子,正是荔枝收成之時。看古人著作,常讀到歌詠荔枝的佳句。明朝徐渤的「消如降雪,甘若醍醐,沁心入脾,蠲渴補髓,啖可至數百顆。」用詞真是優美。蘇東坡也夠誇張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難怪古代常有帝王貴妃,為吃荔枝,不惜工本,要人日夜趕路,從南方送一口清甜上京城,滿足個人的口腹之慾。
CUP
/
文化
/
2022.07.26
18
:
42
呂嘉俊:全港最佳越式牛河需要一個好笊籬
越南
香港
工具
河粉
笊篱
食物
饮食
我唯一有意見,是他們用來煮河粉的工具。很多人不重視細節,又因香港地租貴、廚房細,觀察過多間越式牛肉河粉名店,都用車仔麵檔 U 形笊籬煮河粉。這些笊籬太細,河粉放進去,只會困在笊籬中,不能平攤出來。煮好後,河粉還是一堆堆、一疊疊,湯味不能跑進河粉來,自然吃不到河粉的滑溜。
CUP
/
文化
/
2022.07.13
18
:
42
呂嘉俊:米香河粉未成絕響
味觉
回忆
工厂
河粉
米
食物
饮食
河粉真是令人又愛又恨!愛它幼滑細薄,不黐不黏,略帶煙韌,入口富米香,用來做魚蛋粉、越式牛肉河、乾炒牛河,各有特色。恨它質素飄忽,有時膠質重、沒米香,厚厚實實。為甚麼河粉會時好時壞?即使是同一間店,同一家粉麵廠,為何在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質感和味道呢?
CUP
/
文化
/
2022.07.07
18
:
42
呂嘉俊:被網絡包圍的飲食年代
价值观
手机
网络
习惯
饮食
人類本該有吃喝的自由,這是與生俱來最基本的自由,但在網絡成癮的今日,飲食的自由,或許同樣需要花上力氣,始能爭取。
CUP
/
文化
/
2022.07.06
18
:
47
長壽神話破滅:沖繩人為何命短了?
日本
精神健康
年龄
冲绳
生命
长寿
饮食
沖繩人素以長壽聞名,各國醫學專家遠赴當地,研究本土人口延年益壽的秘訣後,多歸因營養飲食和定期運動,加上家庭和社區網絡支援。然而這些看法怕已落伍,隨著新生代遠離島民的傳統習慣,近年沖繩人的平均壽命較過去為短。上一輩認為現代生活「危及」生存,但長命百歲可能亦非年青人所願。
CUP
/
文化
/
2022.06.29
18
:
41
呂家俊:為何潮州打冷的墨魚是橙色?而我們會安心放入口
口味
墨鱼
海产
潮州
食物
饮食
告訴你一個殘酷現實 —— 打冷檔的墨魚本來是白色的,煮熟後,若墨魚不夠新鮮,放久後會變瘀黑,極不好看,於是店家會用色素將墨魚染成橙色。同樣道理,那些滷味店內賣的橙色生腸、大腸、豬耳,亦是靠色素掩飾瘀黑的部分。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