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食物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拜登
政府
疫情
股票
经济
研究
新冠变异
欧盟
苹果
外交
接种
奥密克戎
Omicron
投资
感染
数据
普京
特斯拉
调查
联合国
能源
游戏
塔利班
警告
虚拟货币
市场
政治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2.06.29
18
:
41
呂家俊:為何潮州打冷的墨魚是橙色?而我們會安心放入口
口味
墨鱼
海产
潮州
食物
饮食
告訴你一個殘酷現實 —— 打冷檔的墨魚本來是白色的,煮熟後,若墨魚不夠新鮮,放久後會變瘀黑,極不好看,於是店家會用色素將墨魚染成橙色。同樣道理,那些滷味店內賣的橙色生腸、大腸、豬耳,亦是靠色素掩飾瘀黑的部分。
CUP
/
文化
/
2022.06.23
18
:
42
【香港文摘】舊時好玩:日漸失去的味道
香港
怀旧
蛋挞
食物
黄花鱼
當年灣仔檀島咖啡餅店出名蛋撻,出爐之際,有人排隊購買,皆因香、甜。何以香?只因用新鮮雞蛋而已。份量正確,自然不太甜而有甜味。樣樣事都巧妙製作,自然齒頰留香。今日,求多、快、省,不求好,品質壞了。
CUP
/
文化
/
2022.06.20
18
:
50
有沒有「原始共產主義」?
共产主义
原始社会
合作
恩格斯
狩猎
财产
部落
食物
马克思
馬克思於 1883 年死後,其畢生摯友恩格斯負責整理、出版包括「資本論」在內的遺著。他讚揚好友發現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根據手稿內容,寫下論文「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恩格斯在文中提出「原始共產主義」(Primitive communism)的概念,至今仍有不少作家、學者視之為歷史事實,更有人稱,「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沒有私有財產這回事。」不過,法國圖盧茲高等研究院(IAST)人類學家和博士後研究員 Manvir Singh,卻對原始共產主義提出質疑。
CUP
/
文化
/
2022.06.20
18
:
46
印尼通脹指標:營多麵
印尼
社会
小麦
民生
粮食
通胀
食物
氣候變化加上戰爭及疫情令全球糧食成本上升。像日本國民零食「美味棒」(うまい棒)自 1979 年面世以來,售價一直維持不變,終在今年由 10 日元加價至 12 日元。便宜美味的食品加價,切實地反映出當地通脹問題,在印尼亦有類似的物價指標 ——「營多麵」(Indomie),面對小麥供應中斷,原本物美價廉的即食麵未來或不再是「省錢之選」。
CUP
/
文化
/
2022.06.13
18
:
43
呂嘉俊:救救牛油皮蛋撻
香港
蛋挞
食物
饮食
製作牛油皮蛋撻其實一樣考經驗和工夫,只是它欠些賣點,不好宣傳,但備嘗世味,該知道簡單平實的東西最難能可貴,況且它是我們香港蛋撻的原點,不能輕易說放棄,人總要飲水思源吧。
CUP
/
文化
/
2022.06.07
18
:
45
肯雅 —— 在有飢餓危機的國度中癡肥
非洲
社会
精神健康
营养
营养不良
肥胖
贫穷
食物
饮食
東非國家肯雅人口約 5,600 萬,估計現有超過 310 萬人處於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態。然而,肯雅也有另一面 —— 2015 年有調查發現,當地兩成男性以及超過一半女性有超重或癡肥問題。英國「衛報」報道指,肯雅與非洲大部分地區一樣,癡肥人數正在增加,部分原因正是跟難以取得正常飲食有關。
CUP
/
文化
/
2022.06.06
18
:
45
【Soul Monday】意大利母親越洋獻技,給遊子們煮家常菜
英国
意大利
菜色
食物
餐厅
Peppe Corsaro 離開意大利多年,在英國建立其飲食事業,卻總是想念母親的廚藝。他相信其他遊子皆有同感,而此思鄉之情可靠食物彌補。Corsaro 由此想到,輪流邀請不同的意國媽媽及祖母,到倫敦煮出各個地區的家鄉菜。這個別開生面的概念,不只推廣飲食文化,還讓老太太們增廣見聞。
CUP
/
文化
/
2022.06.01
18
:
41
呂嘉俊:跟白粥說再見
白粥
米
食物
饮食
白粥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極為重要,清朝袁枚所寫的「隨園食單」便有提白粥:「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一語道出明火白粥的真諦。好的白粥,就是要把米和水煲得融合綿滑,米要「爆花」,吃落有米香。
CUP
/
文化
/
2022.05.25
18
:
41
呂嘉俊:「港產」腐竹何去何從
香港
怀旧
物价
腐竹
食材
食物
饮食
做一塊好腐竹,利錢低,工序卻頗多。先要將黃豆烘乾,打走豆殼,將黃豆肉浸數小時,用石磨磨成漿。之後以木糠生火燒熱鍋爐,爐上放不鏽鋼鑊,注入豆漿煲熟。因豆漿面層接觸到冷空氣,形成薄膜,師傅用竹枝挑起薄膜,晾在竹架上。
CUP
/
文化
/
2022.05.19
18
:
45
芝士、啤酒甚至玩具,也可由一粒米開始?
日本
可持续发展
啤酒
物料
米
芝士
进口
酒精
食物
受疫症、戰爭及供應鏈混亂影響,麵粉及煮食油等食材非但價格暴漲,有些甚至因供應緊拙而長期缺貨。一些日本企業務求打破困局,積極開發能在本土自給自足的替代品。當中最具潛力的原料,便是雪白晶瑩的米。無論是芝士、啤酒甚至玩具,如今也可由這些白色顆粒「變身」而成。
CUP
/
文化
/
2022.05.19
18
:
42
鴻若遠:面對封城缺糧時 梅森罐重回消費者視野
食物
這兩年經常出現封城或突然糧食短缺,原本用慣手機叫外賣的年輕一代,都重新關注起這種食物儲存模式,並開始使用梅森罐。
CUP
/
文化
/
2022.05.16
18
:
48
廚房部隊:養活烏克蘭的抗爭力量
乌克兰
社会
战事
战争
食物
餐厅
俄烏戰火不斷,烏克蘭國內的廚師、餐廳老闆和麵包師正團結起來,組成「廚房部隊」為軍人和平民提供膳食。
CUP
/
文化
/
2022.05.16
18
:
43
茶里:香港粥麵店的回憶
香港
家庭
亲人
食物
饮食
父親那時的工作崗位就在餐廳門口,每天就這樣毫不間斷地「表演」拉腸粉的手藝給路人看。依稀記得,父親會先把調好的粉漿倒進燒紅的大鐵板上,用鐵片把粉漿掃均勻後,將叉燒、鮮蝦、牛肉等配料加進去,然後用大鐵蓋焗它幾分鐘,一道熱騰騰的腸粉就這麼完成了。
CUP
/
文化
/
2022.05.16
18
:
42
廖康宇:在英國搵食的二三事
英国
伦敦
粤菜
美食
食物
餐厅
若香港人每天由三餐開始自力更生,持之以恆,說不定有一天能夠在英國建立起一個獅子山飲食王國。
CUP
/
文化
/
2022.05.13
18
:
46
極浪費,超恐怖的漁業
社会
浪费
消费者
渔业
渔民
粮食
食物
鱼
今年 2 月,法國海岸一艘荷蘭拖網漁船釋出 10 萬條死魚,鋪滿數千平方米海面。船主聲稱是由於拖網出現漏洞,環保組織則指責船主故意傾倒廢棄物。無論如何,如此景象只屬冰山一角,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據顯示,2019 年至少有 23 萬噸廢棄魚被釋於歐盟水域,其中 92% 與拖網捕撈有關,而此數字只反映全球漁業浪費的一小部分。
CUP
/
文化
/
2022.05.12
18
:
43
在倫敦求存 —— 最強省錢組合超市 Meal Deal
英国
超市
食物
饮食
3.50 鎊 meal deal 聽起來很頹,但能從琳瑯滿目的架子上隨心挑選食物,付錢後又能在收據看到省掉多少錢,確為生活中帶來片刻的驚喜和小確幸。
CUP
/
文化
/
2022.04.27
18
:
41
呂嘉俊:我們懷念英殖時代,但為何不愛英國菜?
香港
美食
食物
「懷舊」明明是一種不理性行為,就算當時過得不怎麼樣,經過時間洗刷,好的感覺會留下而壞的經驗會洗走,但為何談到食物,我們又忽然理性起來,從歷史到烹調手法,去分析英國菜的差劣,而不是麻木地愛上它呢?
CUP
/
文化
/
2022.04.26
18
:
47
經濟大蕭條的餐桌:美國水批
美国
大萧条
甜品
食物
饮食
經濟不景,普羅大眾需要節衣縮食,食肆接連倒閉,可以改變整個城市的飲食文化,例如「雙餸飯店」近月便在香港大行其道。上世紀 30 年代,美國遭逢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蕭條,市民為了節省開銷,要在飲食方面動腦筋,不少家庭吃不起甜品,只好從食材方面想辦法。云云大蕭條食譜中,最奇葩的一款可算是恍如都市傳說般的「水批」,其用料之簡約,顛覆了人們對批餅的想像。人們只需要水、糖、麵粉、牛油和少許雲呢嗱香劑,透過化學作用,就可以變出半透明狀的「奶黃」。
CUP
/
科技
/
2022.04.26
18
:
46
培植肉衝出太空,遠征不是夢?
以色列
太空
肉
肉食
食物
太空人太空執行任務時間可長達 6 個月,飲食是需要精心準備的一環,當中包括部分預先妥善保存的肉類。不過,想像一下長途太空旅遊或太空殖民的未來,此法未必可行。以色列人造肉初創公司 Aleph Farms 就展開一項新測試,瞭解肉類細胞能否在太空環境培育生長,希望藉此揭開太空旅行新一頁。但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指,在解決地上人造肉問題之前,太空種肉的想法可能走得太遠。
CUP
/
文化
/
2022.04.21
18
:
50
泰國反政府 Rapper 何以掀起芒果糯米飯熱潮?
泰国
歌手
食物
饮食
泰國著名 Rapper Milli 日前在美國音樂節演出,大鬧泰國政府之餘,又當眾吃芒果糯米飯,旋即掀起熱潮,曼谷多間餐廳的外賣訂單應接不暇。不少泰國人因此奉芒果糯米飯為文化認同象徵,連政府都試圖分一杯羹,揚言正研究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懶理 Milli 反政府言論。
CUP
/
文化
/
2022.04.21
18
:
43
呂嘉俊:背景複雜的海南咖喱與咖央多
香港
马来西亚
南洋
海南
美食
食物
饮食
餐厅
從前香港亦有很多西餐廳,餐牌上有羅宋湯沙丹豬扒,同時標榜自己賣的馬來咖喱和海南雞飯非常正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海南島作為美食沙漠,為甚麼會出產到煮西餐非常好的海南師傅?而在香港,又為甚麼會把西餐和馬來咖喱混為一談呢?
CUP
/
文化
/
2022.04.11
18
:
42
不服來辯:我正式宣佈倫敦是美食天堂
英国
伦敦
美食
食物
餐厅
這不是惡搞,我亦不認為自己是味覺敗壞,我真誠覺得倫敦絕對是一個「美食天堂」。道理很簡單,當一個國家能海納百川,萬民來訪,百國精英匯聚,沒有地產霸權,沒有連鎖壟斷,想找到高質餐廳又會有多困難?
CUP
/
文化
/
2022.04.04
18
:
43
茶里:為何不要在台灣人面前喊餓?
台湾
美食
食物
饮食
為何我會知道那麼多?因為我在台南剛下火車,不經意的說了一句「好餓」後,朋友們立刻飆車(利申:在法定的車速下)把我帶到不同的店家,每個人都用他們各自的食物配方,一人一碗把我塞飽,讓我從此不敢在台灣朋友面前喊餓。
CUP
/
文化
/
2022.03.30
18
:
43
呂嘉俊:燒鵝應該怎樣吃?
香港
美食
食物
先吃燒鵝髀,何罪之有?於是我問了幾位賣燒鵝的老闆和燒味師傅,再親身試過,得出了一個「吃燒鵝不同部位的最佳次序」,按這次序吃,竟然有新體驗,始發覺以往吃得粗疏。
CUP
/
科技
/
2022.03.28
18
:
46
生菜可助太空人預防骨質疏鬆?
精神健康
基因
太空
太空人
抗体
种植
蔬菜
食材
食物
骨质疏松
太空人長時間在地球以外執行任務,難免面對由環境不同帶來的健康問題。不過,最近有科學家研發出「太空生菜」,有助太空人在漫長旅程中保持骨骼健康,未來甚至可以幫助有骨質疏鬆風險的人。
CUP
/
文化
/
2022.03.23
18
:
43
呂嘉俊:殺死港式魚蛋的真兇
香港
美食
食物
鱼
現今科學昌明,魚蛋要爽要彈要腍要滑,全部都可加化學物質控制。今天在香港打魚蛋,已不只講手藝和經驗,某程度是考驗你做人的底線。
CUP
/
文化
/
2022.03.21
18
:
46
制裁俄羅斯,日本壽司店也受害
俄罗斯
日本
社会
制裁
刺身
寿司
海产
进出口
进口
食材
食物
日本是俄羅斯海鮮的主要出口國,因當地能提供比歐洲、加拿大,甚至日本本土更低價的三文魚、螃蟹、魚子及海膽。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制裁行動,令壽司店及魚市場購買海產的成本大增,被迫承受疫情以外的重大打擊。
CUP
/
文化
/
2022.03.13
17
:
42
吳蚊蚊:燒賣魚蛋蝦餃
香港
城市
食物
饮食
熟悉的東西正一點一滴地消失,城市掉了色,像水彩畫濕掉之後融掉爛掉,你拿著半張紙片,記得一點點,努力回想又好像忘掉一點點,腦中努力拼湊出原來的樣子。但到底甚麼是原來的樣子呢?
CUP
/
文化
/
2022.02.28
17
:
45
【Soul Monday】交友不難,只要你請食班戟
美国
社交
社区
邻里
食物
上月中在美國三藩市一個社區,多條電燈柱貼有這張耐人尋味的傳單,上面還寫了電話和地址等活動詳情,幕後搞手原來是當地居民 Curtis Kimball。43 歲的他和妻女搬來一年,有感於疫症令人變得疏離,加上「搞不懂成人要怎樣交朋友」,於是想到廣邀街坊吃班戟,希望為鄰舍帶來歡樂。
CUP
/
文化
/
2022.02.23
17
:
43
呂嘉俊:蔬菜不足的美麗新世界
香港
蔬菜
食物
把世代供養我們的農地,鋪上石屎築起高樓,平攤一幅美麗新世界的藍圖,在美好願景未到之前,我們先要「埋單」。付出的代價是甚麼?超市空空如也的菜架只是表象,真正的答案比我們想像還要大。
CUP
/
文化
/
2022.02.17
17
:
41
鴻若遠:無電冰箱的矛盾 —— 省下電費買餸錢,卻消耗香港最昂貴資源
家电
环保
粮食
电力
电器
食物
這只是出於環保角度,但對香港人來說,就有點何不食肉糜,因為即使省下購買食材的費用和電費,還需要一個香港最昂貴的資源 —— 一個足以埋下它的地面。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我想不到有多少人有後院放得下這個地窖冰箱。
CUP
/
文化
/
2022.02.10
17
:
46
某月某日,再無 Wasabi 可吃?
日本
社会
全球暖化
山葵
气候变化
农业
食材
食物
吃壽司時,最常接觸到枝裝或小包裝的 Wasabi 青芥辣,那實際上只是含山葵的混合物,或者根本不含山葵。不過,在高級壽司、蕎麥麵或燒肉店,廚師會磨碎新鮮山葵,讓顧客品嚐其獨特嗆鼻辛辣的味道,並以此提升食物鮮味。不過,未來要享用新鮮山葵或更困難,據「紐約時報」報道,在擁有日本最大山葵種植區的靜岡縣,農民正面對全球變暖、林木無人打理遺留問題,及後繼無人等嚴峻挑戰。
CUP
/
文化
/
2022.02.09
17
:
43
呂嘉俊:香港早餐為何有沙嗲牛肉麵?
香港
早餐
食物
饮食
餐厅
香港的早餐世界早已被常餐快餐特餐攻陷了。說真的,我並不喜歡這類早餐,一式一樣且談不上廚藝。炒滑蛋,多士厚切,奶茶夠濃,其實都不難,整個套餐唯一較有難度的是沙嗲牛肉麵。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既然我們的早餐要快、要趕、要即食,為何要弄一款又麻煩又難煮又濃味的東西呢?
CUP
/
文化
/
2022.02.04
17
:
46
東京新氣象:烏鴉少了,是吉是凶?
日本
社会
动物
城市
乌鸦
疫情
食物链
清晨的東京鬧市,總見烏鴉三五成群,叫聲吵耳之餘,還會亂翻垃圾。但在近年,情況正悄然在變。最近一項調查發現,棲息於東京都中心的烏鴉數目,劇減至高峰期的 7 分 1。除了防鴉用的垃圾網奏效,原來也跟疫症有關。只是專家警告,這個現象未必盡是吉兆。
CUP
/
文化
/
2022.01.31
17
:
45
【Soul Monday】善意催生的可持續甜點
日本
天灾
农作物
农业
食材
食物
去年 8 月,日本九州北部遭受破紀錄的暴雨侵襲,令到大批葡萄的外觀受損,無法用於零售。農家憂慮損失慘重,並將白白浪費食材。只不過幾天以後,事情出現轉機,非但能善用滯銷葡萄,甚至催生出一款可持續甜點。這個奇跡源於幾則社交媒體的帖文,還有網上連串的善意。
CUP
/
文化
/
2022.01.26
17
:
46
疫情期間,英國的緊急糧食援助
英国
社会
援助
救济
疫情
食物
在部分地區,政府會有較完善的緊急糧食應對計劃,在 2020 年 4 月到 2021 年 3 月期間,單是英國最大食物援助機構「特魯塞爾信託」(Trussell Trust)就發放了超過 250 萬個緊急食物包。
CUP
/
文化
/
2022.01.24
17
:
41
呂嘉俊:媽媽的蘿蔔糕最好食 —— 見到製作過程先重要
烹饪
美食
萝卜糕
食物
饮食
但扣除了感情分數,坊間這些一撕開招紙便能翻熱即吃的蘿蔔糕,味道到底不及媽媽的出品。左思右想,會不會是過去我們能看到整個生產過程(甚至親力親為幫手做),見證過一整盤蘿蔔糕的誕生,從而勾起了食慾?
CUP
/
文化
/
2022.01.21
17
:
46
日本豆腐:入得廚房,出得美國
日本
美国
出口
豆腐
食材
食物
環保意識提高及素食人士增加,本已令植物性飲食漸受注目。疫下消費者更注重健康,對這類食材的需求發展為全球趨勢。曾被歐美人士嫌棄「無味」的豆腐,現時在美國超市的銷量急升,2020 年零售市場較前一年擴大 4 成。但要成功外銷,日本的生產商從口味、保存期到烹調方法,花了不少功夫。
CUP
/
文化
/
2022.01.13
17
:
43
呂嘉俊:叉燒幾時開始又腍又甜?
叉烧
美食
食物
饮食
當腍甜成為好味準則,我們的叉燒失去了一些東西,那就是肉味和口感。
CUP
/
文化
/
2021.12.24
17
:
46
佳節飲食史:火雞怎樣成為聖誕大餐的主角?
美国
英国
传统
圣诞
圣诞节
菜色
食材
食物
火雞好不好吃,實在見仁見智,只是聖誕時節桌上放一隻,便覺氣氛十足。但這種西方「傳統」,原來並非自古以來,過去有好個幾世紀,醃野豬頭才是聖誕大餐代表。為何後來卻被來自墨西哥的「怪雞」,奪去其主角之位?英國廣播公司(BBC)就在佳節前夕,娓娓道來這段有趣飲食史。
CUP
/
文化
/
2021.12.23
17
:
43
茶里:匪夷所思的台灣自助餐店
台湾
自助餐
食物
饮食
餐厅
據聞台灣自助餐店的計價方式,是除了看菜色、份量外,還要看店員的心情。台灣網友教導,到自助餐店準備結帳時,記得要大喊一聲:「謝謝姐姐!」那她就有非常大的機率會收你便宜一點,少則 5 塊錢、多則 20 塊錢,屢試不爽。
CUP
/
文化
/
2021.12.16
17
:
46
為何印度連雞蛋也要禁?
印度
社会
印度教
宗教
民族主义
素食
鸡蛋
食材
食物
雞蛋已成為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街頭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亦成為印度教徒的攻擊對象。在傾向印度教民族主義的總理莫迪領導下,政府近年積極採取措施推廣所屬宗教,並排擠伊斯蘭教徒及其他團體,連帶雞蛋也因觸及堅持素食的印度教教徒神經而被地方政府所禁。然而,不少印度教教徒亦難以認同禁蛋,因會影響其生計及健康。
CUP
/
文化
/
2021.12.16
17
:
42
吳蚊蚊:台灣小吃雜記
台湾
早餐
美食
食物
在台灣,好吃的東西可多了。
CUP
/
科技
/
2021.11.24
17
:
47
新太空食物:密實袋如何變麵包?
国际太空站
太空人
登月
粮食
食材
食物
對我們來說,麵包是最常見的其中一種食物,卻因所佔空間大、營養價值較低、麵包屑四周漂浮危害航行安全等,多年來都被禁止帶上太空。1965 年美國登月太空人約翰.揚(John Young)執行雙子座 3 號任務時,就曾因偷運鹹牛肉三文治到太空而引起爭議。不過在未來,太空人或許能直接在太空焗麵包,不用再「走私」了。
CUP
/
文化
/
2021.11.24
17
:
41
鴻若遠:要罐頭定要黃金?短期糧食恐慌的可能性
人性
抢购
粮食
食物
因此,糧食危機的主因在於地緣政治不穩定。當然,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只要儲存一定日數的額外糧食就能安然度過,因為這類型的危機通常都只是短期性,但問題是像香港這樣的都市,最後還是得回到土地問題上。
CUP
/
文化
/
2021.11.11
17
:
46
韓國觀眾:戲院可以不去,爆谷不可不吃
韩国
社会
南韩
娱乐
零食
电影
食物
是要「與病毒共存」,還是繼續「清零」政策,各國自有決定。南韓嚴格防疫日久,近日亦終於放寬措施,包括戲院恢復場內飲食。但即使過去一段長時間,只准在院內呷汽水,而不得吃爆谷也好,韓國人也沒疏遠這種小食,並沒看視它為「看戲附屬品」。在他們心中,電影可以不看,爆谷不可不吃。
CUP
/
文化
/
2021.11.05
18
:
49
【COP26】人類飲食單一化危機
社会
全球化
物种
食材
食物
饮食
食物不只滿足人類口腹之慾,還承載本土文化和反映生態多樣。英國飲食記者 Dan Saladino 最新著作 Eating to Extinction 卻警告,在過去一個世紀,人類食物種類正急劇下降,不少地方菜和非主流食材步向絕跡,威脅著全球糧食安全;當巴黎人容忍 Starbucks 進駐林蔭大道,這股趨勢也危及地方文化承傳。
CUP
/
文化
/
2021.10.29
18
:
46
法國人為何害怕法包加價?
法国
社会
物价
生活
通胀
食材
食物
面包
不少法國家庭近日為小麥成本上升而擔心,憂慮連帶生活中離不開的法包價格也可能會因此上升。長久以來,許多法國人都會將法包定價視為該國經濟健康的指標,而且在經濟欠佳時期仍要為日常基本飲食付出更多金錢,令當地家庭負擔更重。
CUP
/
文化
/
2021.10.12
18
:
45
外來小龍蝦釀生態災難 引天敵就得救?
入侵物种
动物
小龙虾
河流
淡水
湖泊
生物多样性
真菌
食物链
小龍蝦備受民眾喜愛,卻是一個讓很多國家深感頭痛的存在,皆因它們部分屬外來物種,繁殖力強、適應力高,在自然環境中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是破壞「原住民」棲息地的殺手,同時使河流和湖泊退化。不過,近年有美國科學家發現,現時所捕獲的鏽斑小龍蝦數量正在減少。
CUP
/
文化
/
2021.09.27
18
:
50
日本現代化奇蹟的幕後功臣:騎單車的外賣仔
日本
社会
单车
外卖
东京
食物
餐厅
近年,Deliveroo 等外賣速遞程式大行其道,吸引很多人投身「外賣仔」行業,很多學生以單車代步或徒步上陣。在日本,外送服務稱為「出前」(でまえ),起源於江戶時代,是很多代國民的集體回憶。這一班外賣仔,餵飽了無數的日本打工仔女,是該國走向 20 世紀經濟奇蹟的幕後功臣。
CUP
/
文化
/
2021.09.17
18
:
46
偽科學?蛋白質如何成為食品行業的熱潮?
精神健康
健身
氨基酸
营养
肌肉
蛋白质
运动
食物
在健美的潮流下,蛋白質已從日常飲食中攝取的營養,成為鍛鍊肌肉必備的補充品。英國「衛報」近日就有專文,講述蛋白質如何由小眾健身者的最愛變成主流補充品,進而被添加到各種食品及產品中,成為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行業。
CUP
/
文化
/
2021.09.14
18
:
47
帝國飲食史:猶太移民如何為英國帶來炸魚薯條
英国
战争
历史
犹太人
移民
食物
饮食
英國有著悠久的帝國歷史,以及當代發展出來的民主制度,這些強大的軟實力,成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同時,移民亦在科研、工商、文化等領域作出貢獻,令英國人生活更多姿多彩。其中最明顯是飲食方面,除了英國大街小巷輕易找到的亞洲菜館,「英國國寶」炸魚薯條就是由猶太移民帶入當地。
CUP
/
文化
/
2021.09.10
18
:
41
李衍蒨:毛孩與我(的屍體)(下)
动物
宠物
尸体
狗
猫
食物
骸骨
狗狗雖然很可愛,但不要忘記,牠們始終與狼屬於同一家族。當人死後,就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無論在野外還是在屋內,屍體都會逐漸成為動物們的營養來源。
CUP
/
文化
/
2021.09.07
18
:
48
當日本醬油走進咖喱之國
印度
日本
调味
豉油
酱油
食材
食物
在香港家庭的廚房中,總是不乏日本豉油,但在香料大國印度,豉油又能否在當地餐廳及廚房佔一席位?調味料巨頭龜甲萬株式會社正在當地宣傳,希望說服印度人採用公司招牌調味料「萬字醬油」,更揚言要將之變成印度的茄汁。
CUP
/
文化
/
2021.09.03
18
:
41
李衍蒨:毛孩與我(的屍體)(上)
动物
宠物
尸体
狗
猫
食物
骸骨
貓狗將主人吃掉的主要原因為飢餓及焦慮。這種焦慮與我們壓力飆升時會嗜甜,從而瘋狂吃朱古力或雪糕的道理相近。
CUP
/
文化
/
2021.09.02
18
:
41
Ryan Fung:糧食危機下的植物肉大茶飯
粮食
素肉
素食
肉类
食物
疫情肆虐、經濟衰退、氣候變化、國際衝突…… 統統都為全球糧食危機火上加油,植物肉則提供了一個契機,讓全球過渡到生態可持續、社會平等的農業模式。雖然過程絕不容易,但只要大家願意踏出第一步,下回在餐廳親身試試植物肉,感受一下健康科技食品的美味,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CUP
/
文化
/
2021.08.25
18
:
41
綠色和平:氣候危機關你事!咖啡迷要特別留意
咖啡
咖啡豆
食物
打開 IG 搜尋「咖啡」,總會看到一張張精緻的文青打卡照,再配上一大堆 hashtags:「#chill」、「#coffeelover」等開朗活潑的字眼。不過,未來咖啡或需加上的新標籤:「#notavailable」。這是真實的存在。殺死咖啡的,正是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
CUP
/
文化
/
2021.08.23
18
:
42
李衍蒨:食物殘渣解密
尸体
微生物
死亡
消化系统
腐化
解剖
食物
骸骨
雖然食物殘渣很有用,但推斷死亡時間的複雜程度,並不可單靠食物或其他環境相關的條件完成,因為現有的工具都有其限制及漏洞。
CUP
/
文化
/
2021.08.16
18
:
47
南韓物價飆升,「元凶」竟是熱浪?
社会
价格
全球暖化
南韩
气候变化
热浪
物价
粮食
通胀
食物
饮食
港人久未訪韓,想念的除了風光名勝,還有既地道又便宜的韓式料理。但今時不同往日,現時在首爾街頭吃碗水冷麵,也要花約 70 港元。事實上,南韓通脹持續惡化已久,消費物價指數連續第 4 個月上升逾 2%。這除了歸咎於國際燃油價格,熱浪來襲竟也是另一「幕後黑手」。
CUP
/
科技
/
2021.08.13
18
:
46
植物牛肉之後,是植物海鮮浪潮?
海鲜
素食
食材
食物
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糧食需求隨之上升,而且平均消耗更多肉類。要滿足人類無止境增長的食慾,仿製出肉類香氣、味道及口感的植物肉也許是解決方案之一,像美國植物肉品牌 Impossible Foods 的「不可能植物牛肉」經已推出市場。植物牛肉先拔頭籌,緊隨其後的大有可能是植物海鮮浪潮。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