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精神健康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政治
选举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2.09.20
18
:
46
人工代糖:助你有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腸道問題?
精神健康
中风
代糖
心脏病
糖
糖尿病
调味
食物
饮食
人工代糖因低熱量或不含熱量,一度被公認為糖的健康替代品,但愈來愈多研究揭示代糖與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有關。最近,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主任 Mathilde Touvier,對 10 萬名成人進行研究,並於「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結果,證實食用大量代糖會令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臟病或中風機會。
CUP
/
文化
/
2022.09.20
18
:
45
子女多少歲才應有智能電話?
精神健康
儿童
家庭
手机
教育
父母
時至今日,智能電話幾乎已成為兒童的必需品。但作為父母仍是會覺得兩難:讓孩子像別人一樣擁有電話方便聯絡、吸收各種資訊,還是趁年幼時先遠離這些電子設備,免受負面資訊影響?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就有專文,探討父母應在何時為子女提供智能電話。
CUP
/
科技
/
2022.09.16
18
:
46
不用鹽,用電流提供鹹味的食具
日本
精神健康
食具
饮食
高血压
攝取過量鹽分與患上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疾病風險有關,不少人會為了健康而開始減鹽飲食,但卻影響食物味道。鑑於日本國民深受吃鹽過多的問題困擾,當地有啤酒企業聯同大學研發出能夠產生出更多鹹味的食具,在保持食物美味之餘,更能夠減低鹽分攝取量。
CUP
/
文化
/
2022.09.15
18
:
48
高達之死的背後:安樂死合法化的浪潮
社会
精神健康
人权
安乐死
政策
死亡
生命
自杀
选择
高达
法國電影新浪潮的著名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在 9 月 13 日與世長辭,享年 91 歲。高達選擇以安樂死的方式自我了結,再次激發人們對安樂死議題的關注。而在香港,時不時也有聲音爭取安樂死合法化。根據外媒報道,法國、烏拉圭和蘇格蘭正展開有關討論,可能開展一股把安樂死合法化的全球浪潮。
CUP
/
文化
/
2022.09.15
18
:
47
超高齡韓國:回不了家的失智老人們
韩国
社会
精神健康
南韩
失智症
失踪
家庭
老人
過去 5 年,韓國 60 歲以上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人數,從 72 萬飆升至 91 萬,相關的失蹤個案亦見急增。這些長者步出家門後,徘徊於曾經熟悉的街頭,有可能一去不返。家人奔走各方,卻往往遍尋不獲,從此失去至親。高齡化勢不可擋,同類事件只會有增無減,但南韓政府仍欠相應對策,讓迷途老人平安回家。
CUP
/
文化
/
2022.09.14
18
:
46
壟斷健康的定義權:醫學霸權
社会
精神健康
学者
学术
社区
医疗
這場長達接近三年的「抗疫」戰,令不少人明白醫學其實可以存在不同觀點,同一種病毒,有歐美頂尖學府的專家會支持與之共存,又有香港學者認為共存即是共赴黃泉。但醫學問題不單是科學,也是政治的問題,醫學專家的判斷足以影響數以百萬人的生活。其實早在疫情爆發前,就有學者呼籲大家關注醫學霸權的問題。
CUP
/
文化
/
2022.09.13
18
:
47
能醫不自醫:加拿大急症室服務「垂危」
加拿大
社会
精神健康
劳动力
疫情
护士
医护人员
医院
移民潮之下,加拿大這個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吸引不少人到當地開展第二人生。但那套為人稱羨的全民公費醫療保健系統,卻在最近數月陷入危機。各地醫院的急症室由於人手不足,被迫暫時關閉、縮短時間甚至停止服務。對於規模較小的醫院,這種情況已經司空見慣,如今卻連多倫多等大城市,也無法倖免。
CUP
/
文化
/
2022.09.13
18
:
45
貓謎一般的咕嚕聲
精神健康
动物
宠物
治疗
满足
猫
貓不管是滿足或是痛苦,都會發出咕嚕聲,但這種透過喉頭抽動而出現的聲音,專家目前仍未能徹底了解出其確切用意。但可以肯定的是,咕嚕聲的確能令一眾貓奴感到無比「治癒」。
CUP
/
文化
/
2022.09.13
18
:
42
書店們:好 Dry
精神健康
干旱
困境
天灾
心理
书籍
树木
气候变化
环境
今期題目為「好 Dry」,是因為最近世界各地都受到旱災的影響:如四川果農種植的葡萄變成葡萄乾、德國易北河水位下降至看見幾百年前刻在饑餓石上的警語、英國出現樹木因為乾旱而提前落葉的「假秋」、非洲之角更是重災區,加上俄烏戰爭導致的糧食危機、政局不穩及能源價格上升,令幾百萬東非人民流離失所。
CUP
/
文化
/
2022.09.08
18
:
48
唐山大地震 —— 天災增加精神分裂症風險?
中国
精神健康
唐山
唐山大地震
地震
天灾
孕妇
怀孕
灾害
发育
精神病
胎儿
中國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的研究團隊,在「自然」旗下的期刊「轉化精神病學」發表研究,回顧自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時,當地嬰幼兒、胎兒,以及地震後始成孕的未暴露組別人士,受地震誘發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
CUP
/
文化
/
2022.09.08
18
:
46
救人無數的反式脂肪禁令
丹麦
精神健康
反式脂肪
心脏病
监管
食物
饮食
雖然已知攝取過多反式脂肪會造成心血管問題,但預先包裝食品及出外飲食,往往難以避免這種成分。丹麥早在 2003 年樹立榜樣,立法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人造反式脂肪,成功減少死於心臟病的人數。
CUP
/
文化
/
2022.09.07
18
:
50
禹英禑熱潮,助南韓人更易接受自閉症?
韩国
精神健康
南韩
学习
疾病
自闭症
在南韓,發展障礙仍是許多人的禁忌話題,若家中幼兒有相關情況,甚至會被視為羞於啟齒的事。「紐約時報」專文指出,早前大熱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成功引起討論,提高當地人對自閉症的認識,但也有專家擔心劇中塑造的形象,會引起公眾誤解。
CUP
/
文化
/
2022.09.07
18
:
49
二價疫苗即是甚麼?
精神健康
接种
疫情
疫苗
病毒
变种
美國、英國的藥物監管機構近日相繼批准接種輝瑞-BioNTech 的二價 COVID-19 疫苗用作加強劑;莫德納(Moderna)的二價疫苗加強劑也獲英國、澳洲與美國批准。到底新疫苗與目前疫苗有何不同?
CUP
/
文化
/
2022.09.02
18
:
50
「龍之家族」裡的近親繁殖,放在現實會有甚麼後果?
精神健康
乱伦
创作
基因
小说
生育
繁殖
近亲繁殖
近親繁殖甚至亂倫,是「冰與火之歌」世界裡坦格利安家族傳統,包括正傳「權力遊戲」中「龍母」丹妮莉絲(Daenerys Targaryen)與瓊恩雪諾(Jon Snow)的姑侄結合、「龍之家族」原著中戴蒙王子與雷妮拉公主的叔侄結合,以至建立王朝的先祖伊耿亦娶了一對姊妹。不過在現實中,近親繁殖導致的遺傳問題,可能比故事的描述更嚴重。
CUP
/
文化
/
2022.08.31
18
:
44
Encore
精神健康
你只會經歷此生一次,而不會安歌。 —艾維斯.皮禮士利(美國歌手)
CUP
/
文化
/
2022.08.26
18
:
46
預算大幅刪減,疫後心理問題恐成英國定時炸彈
英国
精神健康
公共卫生
学校
心理
青年
通常等到危機發生,孩童才會被迫對外尋求協助,屆時心理健康狀態已經嚴重惡化。隨著急需緊急關懷的精神疾病發病率攀升,就算擴大急性護理,也不太可能滿足需求。更嚴重的惡性循環,是預防性措施支出不足。十多年來,青年中心等早期介入服務不斷被削減,所以就算是輕微的心理問題,也無法解決。
CUP
/
文化
/
2022.08.24
18
:
45
為何齋諗都覺累?
精神健康
代谢
大脑
思考
疲劳
认知
我們很易理解體力勞動會讓人疲倦;但出盡「腦力」後覺得累,卻常被認定是錯覺,或是偷懶的藉口。不過,最近有研究就指出,用力思考時,有毒副產品會積聚腦內,從而令人感到精神疲憊。
CUP
/
文化
/
2022.08.23
18
:
48
在清零與共存之間:亞太國家的第三條抗疫路線
日本
台湾
新加坡
社会
精神健康
传染病
入境
南韩
澳洲
疫情
疫苗
纽西兰
防疫
8 月 12 日,香港縮減入境隔離限制至 3 日酒店加 4 天居家隔離,不過仍然保留「健康碼」、「安心出行」、「口罩令」、「社交距離」等抗疫措施。過去兩年多,世界可以劃分為「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大路線。學術平台「外交家」雜誌的評論指出,日韓澳紐新等亞太國家正走上第三條路線,以常理抗疫。
CUP
/
文化
/
2022.08.23
18
:
47
每 6 人就有 1 人心理不健康!英國兒少新危機
英国
精神健康
儿童
公共卫生
青年
根據「金融時報」報道,過去 5 年來,英國國民保健署(NHS)雖然增加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支出,但支援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公共服務卻反而減少。而疫情解封,原本被壓抑的需求隨之爆發,深陷心理危機的年輕人,有時得等待數個月才能獲得幫助。
CUP
/
文化
/
2022.08.18
18
:
41
科學狗:食綜合維他命丸有何健康意義?
精神健康
营养
疾病
药物
身体
医学
饮食
綜合維他命(multivitamin)多年來大行其道,不少廠商都聲稱配方能補充每日所需微量而重要的營養。然而,很多醫學界、營養學界人士都不認同此方法,哈佛醫學院醫學副教授 Pieter Cohen 甚至在「哈佛校報」指出,大多數人每天早上喝一整杯水,比吃維他命丸更好。因為「除了省錢之外,你更會因不須屈服於誤導性營銷計劃而感到滿足」。
CUP
/
文化
/
2022.08.17
18
:
50
Parkour,不只得危險一面
法国
社会
精神健康
极限运动
节能
跑酷
运动
飞跃道
日前,一名 17 歲少年疑在大廈天台練習極限運動 Parkour 時,意外墮樓身亡,不少網民認為這是「玩命」行為,同時質疑運動的危險性。Parkour 一詞源自法文 parcours,沒有太大規限,主要通過跑步、跳躍、攀爬及借助周遭物件,穿越不同地形。運動多年來備受爭議,然而,在參與者以安全為上的前提下,Parkour 其實也是一項能鍛鍊身心的運動,甚至令社會受益。
CUP
/
文化
/
2022.08.16
18
:
50
Tom Holland:不能承受的留言
精神健康
情绪
焦虑
社交
社交媒体
電影「蜘蛛俠」男主角 Tom Holland 近日宣佈暫時退出社交平台,擁有 6 千 7 百萬追蹤者的他坦言,在網上讀到有關自己的報道時,情緒會陷入漩渦。有些人認為,名人應習慣被大眾評頭品足,但置身網絡世界,他們每天要承受大量負面批評,當中很多更是不負責任、不合理或純「Hater」留言,長期下來,身心都難以承受。更甚是被攻擊的對象往往不只是名人,普通網民也同樣容易受到困擾。
CUP
/
文化
/
2022.08.15
18
:
47
為何相同溫度,在其他地方卻感覺不同?
社会
精神健康
气温
温度
湿度
热浪
量度
体感温度
上月,英國各地媒體都以熱浪侵襲作頭條,警告氣溫可能達至攝氏 31 度,增加致命風險。但對身在美國 —— 特別是南部的大部分人而言,卻可能是出外野餐的好時機。溫度無疑是客觀的數字,但人們的感知體驗,受文化、生理及心理等因素影響,以致不同的家庭、企業和地區各有對策。當氣候變化的速度,比我們的主觀體驗和適應要快時,驚訝別人反應過激之前,是時候意識到,我們確實活在不同的世界。
CUP
/
文化
/
2022.08.15
18
:
42
科學狗:瘧疾在港個案急升?另一傳染病爆發計時炸彈?
香港
精神健康
人体
传染病
寄生虫
昆虫
生物
疾病
疟疾
细胞
蚊子
血液
近期香港除了新冠疫情外,相信大家都會留意到有另一種傳染病 —— 瘧疾。由外國抵港人士傳入本地,在短短的 1 個月間,個案急升至 30 多宗。雖然部分人經治療後順利出院,但有部分患者情況較為嚴重,甚至已出現死亡個案。巿民大眾究竟對這種來至非洲的疾病知多少?對香港整體又會構成甚麼影響?
CUP
/
科技
/
2022.08.09
18
:
48
合成胚胎,有其大用?
精神健康
不育
干细胞
怀孕
治疗
生育
研究
胚胎
我們初中已懂得,生命來自胚胎發育,胚胎則來自精卵結合。不過本月初以色列科學家發表研究,僅使用幹細胞和特殊培養器皿,創造了不由卵子、精子結合而成的小鼠「合成胚胎」(synthetic embryo)並成功存活 8 天半。雖然無法真正育成生命,但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這項研究,對研究懷孕最初階段、治療不孕問題,或有重要價值。
CUP
/
科技
/
2022.08.09
18
:
45
新基因編輯膽固醇,或可根治遺傳病?
精神健康
基因
心脏病
疗法
疗程
胆固醇
紐西蘭一名志願人士,成為首位接受 DNA 編輯以降低血液膽固醇的心臟病患者。該實驗為美國生物技術公司 Verve Therapeutics 的臨床試驗,利用基因編輯工具 CRISPR,通過修改患者肝細胞中的單個 DNA 字母,來降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水平。公司相信,該治療技術最終可幫助數百萬人預防心血管疾病。
CUP
/
科技
/
2022.08.08
18
:
48
AI 可改善頸椎骨折治療?
精神健康
受伤
治疗
身体
医学
医疗
颈椎
骨折
Mirror 演唱會受傷舞蹈員阿 Mo,據報有頸椎骨折及移位,接受手術後情況轉趨穩定。要治療頸椎骨折,把握黃金時間作正確診斷是救命關鍵,最近北美有醫學組織正在合作,以活動獎勵科技界開發醫療用 AI,協助醫生盡快確定頸椎損傷部位,期望長遠挽救更多生命。
CUP
/
文化
/
2022.08.08
18
:
47
以生命換生計:亞洲民工的灼熱勞動
新加坡
社会
精神健康
中暑
劳工
外籍劳工
气候
环境
高温
從香港、東京以至倫敦、紐約,各地持續受酷熱煎熬。聯合國及多國政府建議,人們應留在室內及使用冷氣機,以免中暑,甚至死亡。但對於數百萬正在亞洲多國,工作於地盤、船廠、礦山、工廠及農園的外勞,炎夏乘涼乃奢侈之舉。為免口停手停,他們只能長期暴露在戶外高溫和潮濕環境,以生命換取生計。
CUP
/
科技
/
2022.08.08
18
:
46
【熬夜的人有福了】植入體內晶片,自行調節睡眠週期
精神健康
人体
时差
晶体
治疗
睡眠
睡觉
医学
今年 5 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與西北大學和萊斯大學等多間學府,簽訂為期 4 年半的合約,共同研發「植入式活體藥房」,以植入人體的晶片,直接於體內製藥,實現人體與生物電腦工程結合的奇蹟。
CUP
/
文化
/
2022.08.05
18
:
47
戀愛真人騷好看,但也要顧及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
娱乐
心理
恋爱
社交媒体
观众
电视节目
戀愛真人騷近年備受歡迎,本港電視台亦開始製作類似節目,其更貼近生活互動,讓觀眾有機會窺探別人生活,或從中學習如何與另一半相處。不過,真人騷容易令觀眾代入,對參加者的好惡比其他類型的節目來得更強烈,英國高雲地利大學行為心理學家 Rachael Molitor 近日就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解釋此類節目對參加者及觀眾的心理有何影響。
CUP
/
文化
/
2022.08.04
18
:
42
曾詩敏:人紅是非多,球星也會遭受網絡暴力
精神健康
心理
批评
曼联
球星
英超
足球
运动员
体育
是「haters gonna hate」嗎?最近有個出自 Ofcom 及 Alan Turing Institute 的報告,統計 2021-2022 足球季首 5 個月,10 個最受網路暴力的球員中,有 8 位效力曼聯;英超球員在 Twitter 上,每 4 分鐘就有機會遭到網路暴力。
CUP
/
文化
/
2022.08.03
18
:
47
服務人員為甚麼會成為出氣袋?
精神健康
压力
心理
情绪
服务业
顾客
無論是購物、飲食、搭飛機,都需工作人員提供服務。有時,這些遍佈各行各業、無處不在的陌生人,更有其他「作用」—— 成為顧客的發洩對象。不滿服務質素的顧客可能會責罵服務人員,但世上也有無理指罵的顧客。英國客戶服務協會的研究指,自大流行以來,超過一半招待顧客的員工,被顧客惡意對待的情況有所增加。
CUP
/
文化
/
2022.08.03
18
:
45
沒有人權,就沒有健康:阿拉伯女性的癡肥問題
精神健康
健康
两性
女性
肥胖
身形
阿拉伯
体重
肥不是罪,但也不健康。而在 2019 年,肥胖致死率最高的 11 個國家之中,8 個也是阿拉伯國家,成為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高風險地區。惟婦女受威脅的程度,明顯高於男性。現時在中東,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 30 或以上、屬於癡肥的女性,較男的多出 10%。即使她們想要減磅,卻難為社會所容。
CUP
/
文化
/
2022.08.02
18
:
42
從病人身份,對英國醫療制度的觀察
英国
香港
社会
精神健康
制度
疾病
病人
移民
医疗
医护
人有生老病死,是自然的定律,始終會有需要看醫生的時候。前特首梁振英說過,如港人移民後,需要放棄香港的醫療福利,肯定會不願意。我不是醫生,但我在倫敦,家庭醫生、私家醫生、急症室、牙醫都看過了,可以從病人的角度,分享一些第一身觀察。
CUP
/
文化
/
2022.08.01
18
:
49
「心流」體驗有助應對逆境?
精神健康
大脑
专注
心理
治疗
人們專注做某件事情,如跑步、繪畫、打坐或打機時,可能曾有廢寢忘餐、渾然忘我的體驗。匈牙利心理學家 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於 1970 年代提出「心流」(flow)一詞,指涉這種特殊的精神狀態,更稱之為「幸福的秘訣」。
CUP
/
文化
/
2022.08.01
18
:
45
【Soul Monday】治療精神創傷,烏克蘭向以色列專家學習
以色列
乌克兰
精神健康
创伤
心理
治疗
医疗
俄羅斯 2014 年吞併克里米亞,很多烏克蘭人好不容易才從那時的精神創傷恢復過來,今年又再度爆發戰爭。但烏國普遍對創傷治療認知不足,人民只能默默強忍新傷舊痛。為幫助心靈受重創的戰爭受害者,當地一批心理健康專家近日前往經常與鄰國發生軍事衝突的以色列「取經」,了解更多治療方法。
CUP
/
文化
/
2022.07.28
18
:
46
嬰兒經驗失憶症:為何你我都忘了人生最早期片段?
精神健康
大脑
婴儿
成长
发育
记忆
你人生最久遠的記憶是甚麼?上幼兒班第 1 天?小時候受傷經歷?相信你未必能想起,自己在 2 歲前發生過甚麼事。科學家們稱這個現象為「嬰兒經驗失憶症」(infantile amnesia),世上絕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羅格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 Vanessa LoBue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解釋嬰兒的記憶能力。
CUP
/
文化
/
2022.07.27
18
:
45
為何這麼多男孩喜歡冒險?
精神健康
两性
冒险
危险
大脑
年轻人
心理
演化
男女
男性
早年研究指出,人的大腦直至 25 歲才完全發育,青春期的青少年正處於情緒高漲、敢於冒險的時候。不過,部分男性青少年,似乎比女性更熱衷於從高處一躍而下、跳橋、游往危險水域等冒險行為。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男性比女性更投入且停不了冒險的原因複雜,包括大腦運作方式與男女演化差異的結合。
CUP
/
文化
/
2022.07.25
18
:
49
大流行與氣候變化有關?
精神健康
传染病
全球暖化
公共卫生
动物
大流行
感染
气候变化
灭绝
疫情
病毒
現今可說是全球病毒傳播的黃金時期。估計現時有 4 萬種病毒潛伏於哺乳動物體內,其中 4 分之 1 有可能感染人類。但隨著氣候變化迫使動物遷移至新的棲息地,許多從未共存的動物聚居,病毒就有機會溢出到陌生的宿主,最終傳染人類。
CUP
/
文化
/
2022.07.25
18
:
43
方景文:癌症也要讓步!心臟病才是健康頭號殺手
精神健康
健康
冠心病
心脏病
生病
血管
身体
医学
香港著名導演羅啟銳早前因突發心臟病不幸辭世,固然令人惋惜。從醫學角度來看,我們常常提到癌症是人類健康的「殺手」,聞「癌」色變,原來心臟病才是頭號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統計,心血管病是全球頭號的致命元兇,當中冠心病更是最常見的誘因,一年死亡個案高達 890 萬宗。參考衛生署最新的 2020 年統計資料,因心臟病而死亡的登記死亡人數更高達 6,561 人,佔總死亡人數 13%,比例驚人。
CUP
/
文化
/
2022.07.20
18
:
49
炎炎夏日:熱浪如何威脅人們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
全球暖化
公共卫生
抑郁症
暴力
气候变化
气温
焦虑
热浪
犯罪
精神健康
英國氣象局指,本週一、二,英格蘭部分地區氣溫高達攝氏 40 度,更發佈了史上首個紅色高溫警報,建議市民避免外出。去年,熱浪在英國造成超過 1,600 人超額死亡。近日香港天氣同樣酷熱,天文台亦一度發出「高溫天氣持續」特別提示。氣候變化下,這類熱浪或會愈來愈常見,除了要小心中暑,有專家更指出炎熱天氣會威脅精神健康。
CUP
/
科技
/
2022.07.18
18
:
45
【Soul Monday】現實太令人恐懼?用 VR 克服吧!
精神健康
恐惧症
应用程式
治疗
焦虑
疗法
纽西兰
虚拟实境
恐懼症患者會極度懼怕某些事物,像是畏高、怕坐飛機、極怕蜘蛛及老鼠等。面對這些事物,他們會陷入無比恐慌及焦慮之中,並出現各種身體不適。近日紐西蘭研究人員就嘗試利用虛擬實境(VR)應用程式作為治療工具,讓患者在安全情況下,逐步面對及克服恐懼。
CUP
/
文化
/
2022.07.14
18
:
47
聯想愈豐富,迷信愈強烈?
精神健康
学习
心理
想像力
成功
习惯
行为
迷信
據說,全球首富 Elon Musk 深夜 1 點左右就寢,通常早晨 7 點起床,多數不吃早餐,但總會先洗澡。如果學習他的生活方式,我們有沒有機會晉身富豪行列?僅僅如此模仿就能成功,或者過於幻想,但網上不時有文章概述成功人士的行為,向讀者暗示 —— 只要模仿他們就能名成利就。「迷信行為」(superstitious learning)的心理驅使下,有時人會將巧合事件誤認為因果關係,導致看見別人成功,就模仿別人的生活習慣。迷信學習雖然看似沒有根據,不過科學作家 David Robson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指,有時這種心理現象也能助人克服焦慮,甚至提升效率。
CUP
/
文化
/
2022.07.14
18
:
41
科學狗:NMN 係乜?
精神健康
健康
年老
身体
逆龄
近年興起 NMN 產品,聲稱可以「抗衰逆齡、身體機能年輕化」甚至「改善睡眠」,到底甚麼是 NMN,又是否真的如這些產品宣傳所言呢?
CUP
/
文化
/
2022.07.11
18
:
47
成年版過度活躍症:常被忽視卻又影響深遠
精神健康
大脑
专注
成人
治疗
药物
提起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 ADHD),很多人都會聯想起一個上課不專心、經常坐不住的小朋友。不過,ADHD 症狀未必在童年時代就能發現,可以到成年後才被診斷出來,但到此時,患者的生活已深受影響。心理學家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細述如何辨識成人 ADHD 的徵狀以及治療方法。
CUP
/
文化
/
2022.07.07
18
:
45
泰國大麻合法化,等於可以來個「毒品假期」?
泰国
社会
精神健康
吸毒
大麻
毒品
药物
医疗
医药
泰國大麻合法化,香港有立法會議員就憂慮市民會來個「毒品假期」,到泰國「享受一下大麻然後再回港」。事實上,目前全球只有烏拉圭及加拿大能合法消閒使用大麻,泰國公共衛生部長阿努廷亦表示,該國不會成為外國遊客的「大麻天堂」。
CUP
/
文化
/
2022.07.06
18
:
50
邪教與一般宗教有甚麼分別?
精神健康
信仰
宗教
洗脑
邪教
過去,不少藝人曾捲入疑似邪教風波,最知名事件有日本傳奇樂隊 X Japan 主音 Toshi,被洗腦奴役 12 年,家財盡散,也賠上了事業黃金期。可是,有人認為這些所謂的「邪教」,其實與一般宗教差別不大,有時候「邪教」標籤很容易會被某些政府挪用來打壓宗教自由。有學者就嘗試解釋邪教與一般宗教的區別,讓受害者及其親友注意。
CUP
/
文化
/
2022.07.06
18
:
47
長壽神話破滅:沖繩人為何命短了?
日本
精神健康
年龄
冲绳
生命
长寿
饮食
沖繩人素以長壽聞名,各國醫學專家遠赴當地,研究本土人口延年益壽的秘訣後,多歸因營養飲食和定期運動,加上家庭和社區網絡支援。然而這些看法怕已落伍,隨著新生代遠離島民的傳統習慣,近年沖繩人的平均壽命較過去為短。上一輩認為現代生活「危及」生存,但長命百歲可能亦非年青人所願。
CUP
/
文化
/
2022.06.30
18
:
47
墮胎權判決被推翻,美國醫生從此左右為難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堕胎
女性
婴儿
孕妇
怀孕
法律
医生
医疗
医护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判決,不再視墮胎權利受憲法保障,把規範墮胎的權力還給各州。這意味著 50 州會各自詮釋,醫療程序當中何謂恰當及犯罪。美國婦產科學院警告,這將影響墮胎以外的醫護處理、為患者帶來新風險,並可能增加孕產婦死亡率。部分醫生更憂慮,新禁令的灰色地帶迫使他們作抉擇,是要違背誓詞,還是違反法律。
CUP
/
文化
/
2022.06.30
18
:
45
為何人總是牢記負評?
精神健康
危机
大脑
心理
情绪
身體受傷後要康復,可能需要數星期,但若被侮辱、諷刺語言所傷,或會終生難忘。英國廣播公司(BBC)有專文指出,比起正面評論,我們更傾向記住負面評論,而且影響時間更長。
CUP
/
科技
/
2022.06.27
18
:
49
舊藥物是抗衰老藥關鍵?
精神健康
实验
年老
科研
糖尿病
药物
养生
從古至今,不少有權有勢的人都希望追求長生不老藥(抗衰老藥)。早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世上其中一個富有的國家沙地阿拉伯,就加入這個行列,而且投資金額比科網大亨加起來一樣多。
CUP
/
文化
/
2022.06.27
18
:
47
動物會做夢嗎?
精神健康
动物
梦
心理
情感
睡眠
研究
道德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界研究甚少。19 世紀,達爾文繼「物種起源」後另一本著作「人類的起源」,讓人們認識到比較心理學,當中雖略有談及哺乳類動物與人類入睡時同樣擁有的某種主觀體驗 —— 人們稱之為「夢」,但到 20 世紀,相關研究卻停滯不前。最近,哲學家 David Peña-Guzmán 的新書「當動物做夢時:動物意識的隱秘世界」再次掀起這個話題,啟發人們思考應如何重新認識牠們的內心活動和看待這些生命。
CUP
/
文化
/
2022.06.24
18
:
49
猴痘不是性病,為甚麼集中在男男性接觸之間傳播?
社会
精神健康
传染病
同性恋
性行为
男性
目前,韓國及新加坡已有猴痘病例出現。這個原本只是西非及中非部分國家風土病的傳染病,已在數十個其他國家有 2,500 多宗病例報告。其中,全球許多感染猴痘人士,都是同性戀或雙性戀男性,或與男性發生性關係的男性。學術雜誌「科學」(Science)的報道,就根據性傳播感染(STI)的長期研究,以及現時猴痘疫情的早期研究,解釋為何大多數猴痘患者為男男性接觸者(MSM)。
CUP
/
文化
/
2022.06.24
18
:
46
商店添置咖啡吧,可以推動消費?
精神健康
咖啡
咖啡因
大脑
消费
冲动
购物
饮品
衝動購物除了出於心癮,也與身體狀態有關。過往有研究發現,肚餓時購物,人的物欲會有所增加,往往因此購入更多不必要的東西。最近有研究更指出,購物前喝咖啡,不僅令人精神,亦易令人花更多錢購物。
CUP
/
文化
/
2022.06.17
18
:
47
校園槍擊案頻仍,孩子在家自學保命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儿童
学校
教育
枪击案
枪械
近日美國接連發生大型槍擊案,特別是在德州城鎮尤瓦爾迪,造成 21 名小學師生被殺的慘劇,令所有家長震驚且心寒,唯恐他朝兒女也會枉死校內。然而,當局在防止槍械暴力方面停滯不前,一些父母自覺「求人不如求己」,乾脆讓孩子在家自學,遠離安全成疑的校園。
CUP
/
文化
/
2022.06.17
18
:
46
主子吸「貓草」,原來不止興奮咁簡單?
精神健康
动物
本能
植物
兴奋剂
猫
貓薄荷及木天蓼是貓界的興奮劑,即使是平時極高傲的「主子」,一旦見到這些植物,也會頓時表現雀躍,禁不住一直咀嚼,又會用身體磨擦葉片。而近日更有研究顯示,貓科動物對植物出現的反應,有助牠們避開蚊子和其他吸血昆蟲叮咬。
CUP
/
文化
/
2022.06.17
18
:
44
舞台上的渴望
精神健康
“A creative man is motivated by the desire to achieve, not by the desire to beat others.” — Ayn Rand, Russian-born American writer and philosopher
CUP
/
文化
/
2022.06.16
18
:
45
沉默中受苦:新手爸爸的「產後」抑鬱
社会
精神健康
家庭
心理
抑郁
父亲
男性
育儿
辅助
医疗
照顧新生兒的重壓,以及為人父母的巨變,新手爸媽都得承受。但是產後抑鬱這種在子女出生後首年持續情緒低落、冷漠甚至產生自殺傾向的精神惡疾,多年來卻被視為「婦女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資源多為女性而設。男性患者缺乏病識感,加上恥於表達情緒困擾,估計數以百萬計父親正在暗自受苦。
CUP
/
文化
/
2022.06.14
18
:
47
改善器官儲存技術,如何救活更多肝病患者?
精神健康
器官
肝脏
医疗
医院
隨著外科手術愈來愈先進,器官移植變得普及,令很多患者得以續命,2020 年全球就有超過 12.9 萬宗器官移植手術。手術要成事,除了有賴醫生高超的技術,如何儲藏捐贈器官也是一大關鍵。「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報道,一款嶄新的儲存技術面世,大大增加可備用於移植手術的活肝數字。
CUP
/
文化
/
2022.06.14
18
:
46
辦離婚手續前,先試試愛情藥
社会
精神健康
化学
大脑
心理
爱
爱情
感觉
摇头丸
禁药
药物
科學能否或如何解釋愛情?從情感層面上來看,愛是大腦一種持續變化的化學反應。雖然有研究證明,愛情可以持續至婚後數十年;但在現實中,找對的人太難,有時人還是那個人,一切卻變得平淡無奇,甚麼都感覺不到。如果有方法挽回一切…… 英國演化人類學家、Why We Love 作者 Anna Machin 便宣告,愛情藥即將面世。
前页
1
...
26
27
28
29
30
31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