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精神健康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政治
选举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2.12.21
17
:
47
日本中年的意外懷孕潮
日本
精神健康
伴侣
堕胎
夫妇
性
性教育
性生活
怀孕
避孕
過去 20 年,日本進行墮胎手術的次數大幅減少,但據厚生勞動省統計,2020 年 40 至 49 歲的墮胎個案共有 14,506 宗,佔整體 1 成以上,甚至較 20 歲以下要多。當中不少人選擇放棄孕育的胎兒,更是與丈夫的愛情結晶。惟有別於「無知少女」,關於中年女性意外懷孕的報道甚少,成為少子化社會的盲點。
CUP
/
文化
/
2022.12.20
17
:
49
父母瘋狂拍照分享,窩心反成負擔?
精神健康
分享
子女
拍照
父母
社交媒体
育儿
亲子
「櫻桃小丸子」裡小丸子的好友的小玉,經常一個困擾 —— 父親穗波真太郎太愛給她拍照,藉此記錄她的成長。不單在卡通世界,現實中不少家長都愛捕捉兒女成長每一刻,甚至更進一步在網上分享。不過有時過度分享這些成長照片,或會做成家長本人和子女的苦惱。
CUP
/
文化
/
2022.12.20
17
:
46
進食超加工食物,真的會減弱認知能力?
精神健康
心血管
疾病
肥胖
一項新研究顯示,每天進食超過 400 至 500 卡路里的超加工食品,足以增加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份量大致相當於兩個冬甩或半個急凍薄餅。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飲食習慣只是其中一個影響認知健康的因素,但未有證據顯示兩者有確切的因果關係。
CUP
/
文化
/
2022.12.15
17
:
45
自知之明:如何了解自己的真實個性?重要嗎?
精神健康
心理
社交
自信
自尊
自觉
你認識的自己跟別人眼中的你未必一致,哪個才準確?17 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開始關注內省;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研究自我認知哲學家 Mitchell Green 認為,此概念是現代西方哲學的獨特之處。然而,心理學家指出自我認知缺乏客觀標準,近年遂透過比較自我認知與他人評價來探討其真確性,以及認識自己是否能讓人活得更好。
CUP
/
文化
/
2022.12.13
17
:
48
人工智能如何幫助唇顎裂兒童?
精神健康
人工智能
儿童
婴儿
医疗
颚裂
全球大約每 700 名嬰兒中,就有一個患有唇裂和/或顎裂。未經治療的兒童可能終身都會有呼吸和吞嚥困難,以及牙齒和言語問題;先天性顎裂患者通常有嚴重學習困難、焦慮症、自閉症譜系障礙,甚至有更高死亡風險。最近,瑞士研究人員就透過人工智能和 3D 打印技術簡化治療過程和減低成本,為本來無法負擔昂貴醫療費的家庭帶來希望。
CUP
/
文化
/
2022.12.13
17
:
45
去看海,身心更健康
精神健康
压力
大自然
浪
海
焦虑
声音
蓝色
人類自進化以來,至 2007 年多數人口才聚居於城市。人與自然的互動減少,對身心健康俱有影響。研究指出,僅是觀賞自然環境已有助改善唾液皮質醇水平、血壓和血流量;而多接觸環境中的微生物,可以提升免疫力。近年,專家更發現湖泊和河流等藍色空間,或比綠色空間更有益,於是結合海洋活動與治療,向全人類提倡「藍色健康」。
CUP
/
文化
/
2022.12.09
17
:
46
腸道保健新貴:後生元,如何促進健康?
精神健康
保健
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影響身心健康,腸道保健更成為一門大生意。至去年,全球益生菌行業市值估計近 600 億美元。除了益生菌和益生元,還有將成為腸道保健新趨勢的後生元(postbiotics),有望改善皮膚、增強活力,甚至逆轉衰老。
CUP
/
文化
/
2022.12.08
17
:
45
為何冬天更易感冒?
精神健康
免疫系统
冬天
季节
感冒
流感
温度
病毒
细菌
鼻
導致感冒的病毒超過 200 種,難以完全撲滅,只能說染上感冒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過病菌明明一年四季都存在,為何冬季總是比較容易感冒?本週發表在「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的研究終於得出原因 —— 冷空氣本身會損害鼻子裡的免疫反應。
CUP
/
文化
/
2022.12.07
17
:
48
年賺幾多錢才能幸福?
精神健康
富有
幸福
心理
快乐
收入
贫穷
金钱
無論「辛苦搵嚟志在食」或者「賺錢買花戴」,花錢享受能讓不少人快樂。在充滿銅臭的世界,幸福免不了跟收入扯上關係。過去有研究指,當人們的年收入達到 7.5 萬元(美元,下同)時,幸福感會趨於穩定,再多的錢也不會有太大改變。不過近年也有研究挑戰這個數字;亦有人認為,錢與幸福的關係,似乎取決不同人的身份、心態。
CUP
/
文化
/
2022.12.07
17
:
46
太挑食?試試碗碟換隻色
精神健康
口味
味道
心理
视觉
食物
饮食
餐具
食物本身色香味俱全,當然會令人食指大動,但根據一項英國研究,碗碟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食物吸引力及味道感覺的強烈程度。研究作者更由此看到有助解決「食物恐新症」(food neophobia)的方法,此類患者不願意嘗試新食物,碗碟的色彩或會令他們更願意作出嘗試。
CUP
/
科技
/
2022.12.07
17
:
45
【抗菌新法】在尼安德特人 DNA 中尋找「抗生素」
精神健康
基因
尼安德特人
抗生素
抗药性
治疗
细菌
研究人員近日透過編碼史前人類尼安德特人及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的基因,找出本已滅絕的殺菌蛋白。未來現代人或可利用這些蛋白來對抗細菌感染,包括一些具抗藥性的惡菌。
CUP
/
文化
/
2022.12.06
17
:
46
「三重流行病」下,美國卻面對抗生素的失效和短缺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抗生素
抗药性
治疗
流感
药物
病毒季節來臨,美國食物及藥物監督管理局(FDA)表示在 COVID、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三重流行病」打擊下,或使醫療保健系統不堪負荷。而 4 種用於兒童常見疾病的藥物:一線抗生素阿莫西林、安美汀、特敏福和哮喘藥沙丁胺醇更面臨嚴重短缺。
CUP
/
文化
/
2022.12.06
17
:
41
科學狗:不為人知的故事 —— Edward Jenner 是疫苗發明始祖嗎?
精神健康
传染病
天花
接种
疫苗
病毒
医疗
天花疫苗是有紀錄以來第一種疫苗,最廣為人知的版本多為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於 1796 年利用較溫和毒性的牛痘病毒,接種在健康的 8 歲男孩 James Phipps 身上,並發現被接種者能夠產生出抵抗力對抗致命性強的天花病毒。
CUP
/
文化
/
2022.12.05
17
:
47
無聲購物:日本商舖引入「靜音時間」
日本
精神健康
光线
感官
感觉
声音
自闭症
购物
过敏
明亮的燈光,輕快的歌曲。這些旨在吸引大眾消費的營銷策略,偏令自閉症患者或高敏感人士深感煎熬。在歐美澳紐等地,已有不少商戶增設「靜音時間」,於特定時段調低背景音樂及照明亮度,即使對此過敏也可安心光顧。如今在「奉客如神」的日本,連鎖店以至消閒設施也開始仿傚。
CUP
/
文化
/
2022.12.05
17
:
46
成為戰狼,皆因寄生蟲?
精神健康
动物
寄生虫
狼
野生动物
寄生蟲會影響動物健康,甚至可以控制動物行為。一種名為「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的寄生蟲,會令灰狼更具攻擊性,有些受感染的狼變得好勇鬥狠,成為狼群中的領袖;但過度兇狠,亦使得牠們更容易受傷。
CUP
/
科技
/
2022.11.30
17
:
46
【Tech Wed】人造母乳,給早產嬰兒一個新希望
精神健康
企业
初创
婴儿
母乳
营养
牛奶
每 10 個新生兒就有 1 個是早產,早產程度愈高,危及生命的併發症風險就愈大。事實上,胎兒大腦發育的最關鍵時期在妊娠晚期,早產嬰兒的患病率比第 1 型糖尿病還要高,有機會發育遲緩,也因此早產嬰兒能否獲得充分的營養很重要。澳洲有一家企業正研發人造母乳,強調營養價值比天然母乳更高,讓早產嬰兒可以受益。
CUP
/
文化
/
2022.11.30
17
:
45
水樽要每日洗嗎?
精神健康
水
清洁
细菌
卫生
食具
饮水
有研究指,每日飲 8 杯水對多數人來說可能屬於過量。但人總要喝水,要隨時補水,就有水樽幫手。那到底水樽需要多久清洗一次?怎樣洗水樽才算清潔?
CUP
/
文化
/
2022.11.29
17
:
50
球迷太緊張興奮,可能會傷身?
比利时
精神健康
大脑
心脏病
摩洛哥
比赛
球迷
荷尔蒙
足球
运动
今年世界盃摩洛哥 2 比 0 擊敗比利時後,在荷蘭的摩洛哥球迷大肆慶祝,但其後球迷行為開始失控;另一邊廂,布魯塞爾亦有球迷上街,最終演變成騷亂。隊伍在比賽中得勝或慘敗,均足以掀動支持者的情緒,研究更發現,賽事甚至會影響體育迷的身體狀況。
CUP
/
文化
/
2022.11.24
17
:
50
氣候愈發無常,也會影響世界盃?
社会
精神健康
干旱
全球暖化
天灾
气候变化
热浪
球员
足球
体育
高温
相信球迷都注意到,今年世界盃的舉辦日期跟過去與別不同。由於卡塔爾極度嚴熱的氣候,這次世界盃要改到冬季進行,大大影響各國聯賽賽程。體育比賽與一個地方的氣候環境息息相關,分別來自舍布魯克大學和魁北克大學滿地可分校的體育學專家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共同撰文,探討氣候變化對未來足球賽事的影響。
CUP
/
文化
/
2022.11.21
17
:
49
佛教國家泰國,有違教義的賭波可以合法化嗎?
泰国
社会
精神健康
犯法
犯罪
赌博
泰國人若懂廣東話,相信也會把「睇波不賭波,睇來幹什麼?」掛在嘴邊。隨著卡塔爾世界盃開鑼,即使這個東南亞國家未能躋身決賽周,但賭博熱潮異常熾熱,助長地下博彩。有研究預計,全國將為此賭上 16 億美元(約 125 億港元),不少人更因此足壇盛事墮進賭海。那麼開放賭權,又能否抑制賭風?
CUP
/
文化
/
2022.11.18
17
:
45
人口破 80 億,男性精子數卻愈來愈少?
精神健康
人口
人类
生育
精子
全球人口在日前剛達到 80 億,成為人類發展史上一大里程碑。但最近有研究反映人類發展正面臨重大危機,來自全球的數據顯示,男性精子濃度在 40 年內減半,更甚是下降速度正在加快。若不採取行動解決問題,人類未來或更難繁衍下一代。
CUP
/
文化
/
2022.11.17
17
:
48
【不是錯覺】顧客真的愈來愈沒有禮貌
精神健康
企业
员工
服务业
礼貌
行为
顾客
在疫症、戰爭、經濟下行種種不利情況下,人們壓力大增,更似乎變得比以往更不禮貌。美國喬治城大學管理學教授 Christine Porath 研究不文明(Incivility)行為 20 年。她在最近進行的調查發現,針對前線員工的不文明行為,包括粗魯、不尊重或未有顧及他人感受的行徑,正大幅增加。
CUP
/
文化
/
2022.11.17
17
:
45
研究:超過 10 億年輕人或喪失聽力
精神健康
噪音
听力
音乐
音量
串流音樂平台及無線耳機普及之後,聽音樂及 Podcast 也變得更隨心,但收聽音量過大及長時間聆聽也為人類的聽力帶來壓力。近日一項研究預測,超過 10 億年輕人或會因為長期使用耳機通話、收聽音樂及節目、看影片,以及到嘈吵的消遣場所,而要面臨喪失聽力風險。
CUP
/
文化
/
2022.11.16
17
:
48
智商高就一定能夠成功?
精神健康
创造
天才
成功
智力
智商
過往有學者專注研究智商至少達 140 的神童,發現當中不少人長大後能在職業生涯中獲得重大成就,令人一度相信個人發展全取決於智商。但其後的研究,以及智商正常卻也十分成功的人,逐步證明智商只是成功的入場劵,但不是決定因素。
CUP
/
科技
/
2022.11.16
17
:
46
人類產生的「氧化場」,皮脂影響空氣質素
精神健康
呼吸
室内
空气
空气污染
臭氧
臭氧是一種主要存在於臭氧層、氧化力極強的氣體,不但能阻擋紫外線,還有淨化和殺菌作用。在室外,空氣中各種污染物除了會被雨水沖走,還會經紫外光與臭氧和水蒸氣發生的氧化作用而獲淨化。最近「科學」雜誌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即使於室內,人類在自身周圍也會形成氧化場,對室內空氣質量和健康均有影響。
CUP
/
文化
/
2022.11.15
17
:
46
到卡塔爾看世界盃,可以喝酒嗎?
卡塔尔
社会
精神健康
球赛
酒精
体育
足球文化離不開酒,愛隊贏了就喝幾杯慶祝,飲恨落敗就灌幾杯消愁,即使不幸悶足 90 分鐘,微醺下看好像也較易度過。但快要揭幕的卡塔爾世界盃,乃首次由禁止公民飲酒及街上買醉的回教國家舉辦;即使比賽期間會作有限度放寬,不少將遠赴當地捧場的球迷仍直呼掃興,有些甚至憂慮限制會適得其反,變相助長醉酒。
CUP
/
文化
/
2022.11.14
17
:
45
【Soul Monday】煩躁難耐?試試挖洞減壓
精神健康
压力
心理
挖洞
沙滩
减压
壓力無法避免,但總有方式消減緩解,而其中一些相對冷門,譬如拿個鏟去沙灘挖洞。這種活動看來單調乏味,但世界各地也有人樂在其中,在虛擬世界亦不乏支持者,部分藝術家和科學家更說獲益良多。如此簡單的動作,到底能有多大魅力?
CUP
/
文化
/
2022.11.11
17
:
47
實驗:身處大自然 1 小時有益大腦
精神健康
压力
大脑
大自然
散步
城市環境雖然便利,但亦證實與增加焦慮、抑鬱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包括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有關 。最近,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於「分子精神病學」雜誌提出解決方案,表明即使只短暫逗留郊外,已能激發大腦變化,有助降血壓、減少焦慮和抑鬱、改善情緒、睡眠、專注力,記憶力和自癒能力。
CUP
/
文化
/
2022.11.11
17
:
46
雨下不停,如何危及澳洲人的心理健康?
社会
精神健康
天灾
气候变化
水灾
洪水
澳洲
澳洲飽受山火和旱災蹂躪後,終於在今年迎來雨水,但如今又變成另一極端,好幾個月都下個不停。這個本來終年溫暖、陽光明媚的國家,現在卻總是灰暗潮濕,甚至洪水頻生。這種天氣非但影響「全民情緒」,令很多澳洲人感到鬱悶。醫療人員更警告,當地正因此面臨心理健康危機。
CUP
/
文化
/
2022.11.11
17
:
42
紀浩基:「思.裂」—— 多重人格話嚟就嚟
精神健康
影评
精神病
电影
要了解多重人格的殺傷力,除留意時事,其實電影中常有描述,而筆者認為近年最精彩的人格分裂電影,莫過於印裔導演禮切.沙也馬蘭(M. Night Shyamalan)於 2016 年拍攝的「思.裂」(Split)。
CUP
/
文化
/
2022.11.10
17
:
50
人要到幾歲才真正成年?
精神健康
大脑
心理
成年
成年人
发育
认知
法定成人年齡每個地方有所不同,包括香港在內,最多地方選擇 18 歲,而世界上最大成年歲數也不過是 21。近日英國國民保健署心理動力學心理治療師 Moya Sarner 就在科學雜誌 New Scientist 上撰文,指出過往人們可能完全錯誤理解成年概念,人過了法定年齡之後,也不一定擁有成年人的心智。
CUP
/
文化
/
2022.11.10
17
:
46
外貌相似但沒血緣關係?可能是有相似 DNA
精神健康
基因
外貌
遗传
双胞胎
生活在美國亞特蘭大的 Charlie Chasen 和 Michael Malone,經常也被人誤認為對方。他們沒有血緣關係,祖先更是來自世界不同的角落。但他們由臉型、五官,以至髮色,都似得驚人,就連面部識別軟件也難以分辨。最近,西班牙的科研團隊就在雜誌「細胞報告」發表論文,嘗試解釋這種「分身」現象。
CUP
/
文化
/
2022.11.09
17
:
45
樂此不彼的舔毒蟾蜍,所為何事?
精神健康
两栖动物
动物
毒品
毒液
蟾蜍
迷幻药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NPS)最近發出離奇的警告,請遊客不要舔蟾蜍。原來遊客的噁心行為有其原因,他們所舔的是索諾拉沙漠蟾蜍(Sonoran Desert Toad),其突出的腮腺可分泌強效毒素,含有可影響精神行為的化合物,可作為娛樂用迷幻藥。
CUP
/
科技
/
2022.11.04
18
:
45
初創公司 Harrison.ai:以 AI 臨床應用,提升斷症效率
精神健康
人工智能
诊断
医疗
一場疫症大流行,加劇全球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放射科醫生和病理學家在多國亦見短缺。病患甚至因輪候需時而錯過治療良機;醫者也疲於奔命,間接提高誤診風險。澳洲新創公司 Harrison.ai 研發的人工智能(AI)工具,則有望成為臨床醫生一大助力,改善醫療資源緊張地區的斷症過程,長遠造福人類。
CUP
/
文化
/
2022.11.04
18
:
43
Moyashi:疫苗生態圈
香港
精神健康
疫苗
医疗
你以為需要引入大陸醫生?科技進步如今天,才不用這麼麻煩。正如蘋果把手機和穿戴裝置連結成資訊生態圈,又把這個生態圈與個人健康和生活緊密連結,只消政府聯同小米或者華為之類的愛國公司合作,推出疫苗手環、疫苗手機、疫苗平板,建立出「疫苗生態圈」。
CUP
/
文化
/
2022.11.04
18
:
42
科學狗:益生菌可改善女性私密處健康嗎?
精神健康
乳酸菌
女性
微生物
益生菌
细菌
阴道
近年愈來愈多益生菌產品推出,由最初幫助食用者整治腸胃健康,到現在竟然可以幫助減少女性私密處敏感痕癢、灼痛、異味等不適,到底這些說法是否有臨床基礎?女士們吃這些產品時是否要多加注意呢?
CUP
/
文化
/
2022.11.03
18
:
46
為何 Spotify 關門讓員工休息一星期?
精神健康
上班族
企业
职场
全球大辭職潮間,很多上班族都陷入職業倦怠,比起錢,心累的員工更渴望得到滿足感,並保持精神健康。據美國雜誌 Fortune 報道,串流媒體公司 Spotify 最近實行「健康週」,關閉所有辦公室一星期,讓全球 6,000 多名員工帶薪休假「充電」。
CUP
/
文化
/
2022.11.01
18
:
47
過去十年,每年都發現新血型系統?
精神健康
捐血
血液
输血
医疗
早前,英國一名孕婦診斷出胎兒血液有問題而進行緊急剖腹,惟嬰兒經輸血後還是因腦出血而死亡。儘管出血成因未明,醫生卻在母親血液中發現奇怪的抗體,化驗證實其血型極為稀有,可能與胎兒血液互相排斥,促使其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並傷害了胎兒。幾十年前,醫學界對血型的了解比現今落後,如此罕見的不幸事例更時有發生。
CUP
/
文化
/
2022.10.28
18
:
47
全球氦氣短缺,如何威脅美國人健康?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医疗
普羅大眾對氦氣相對陌生,只知被用來為鋁箔氣球提供浮力,卻不清楚它對醫療界更加重要。光要維持一部磁力共振掃描(MRI)儀器運行,就需要 2,000 公升液氦來冷卻當中的磁鐵。不過,這種存在地殼深處的不可再生元素,恐將消耗殆盡。在供應緊張的美國,多間醫院苦於籌謀計策,應對缺氦的未來。
CUP
/
文化
/
2022.10.28
18
:
43
Moyashi:永遠脫不下來的口罩
日本
精神健康
口罩
旅游
疫情
游客
防疫
除了部分堅持以清零為己任的地區,許多國家已經逐漸從疫情中恢復社會經濟運作。經歷 2 年多鎖國的日本,也終於在 10 月 11 日完全開關,街上隨即增加了許多外國面孔,出入聽到廣東話的頻率也上升了不少。於是問題來了,重遊日本,口罩還是不是應該戴上?
CUP
/
文化
/
2022.10.27
18
:
45
紋身普及了,清除紋身也更好賺了
美国
精神健康
刺青
皮肤
纹身
有民調顯示,約有 33% 美國人身上至少紋有一個圖案,較 10 年前的同類調查增逾 1 成,就連祖父母輩也追上這股潮流。只是民調亦發現,8% 成人對紋身感到後悔,相當於 500 萬人口以上。這些懊惱帶動去除紋身業,從北美到歐洲,生意均見蒸蒸日上。但技術再進步,去掉刺青依舊困難重重。
CUP
/
文化
/
2022.10.26
18
:
48
類鼻疽以外,為何高致命的真菌病正蔓延全球?
精神健康
传染病
全球暖化
气候变化
疾病
病原体
真菌
医疗
近日香港出現多宗類鼻疽病例,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更指該病症已成為「風土病」。正當我們面對這種致病細菌時,無獨有偶,日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 COVID 大流行期間,真菌病(Fungal disease)激增,氣候危機令病原體傳播更廣泛。
CUP
/
文化
/
2022.10.24
18
:
46
你的臭味,我的滋味:何以某些食物極具爭議?
精神健康
人类
口味
喜好
本能
遗传
食物
天下之大,美食奇多,偏偏有些東西一端上枱卻叫人吵足半天,爭辯那是佳肴還是垃圾。芫荽、榴槤、臭豆腐甚至乎薄荷味雪糕,此類評價兩極的食物,能令情侶好友瞬間「決裂」,也可使陌生人同聲同氣。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就邀請專家,剖析我們這些愛恨分明的感覺,到底從何而來。
CUP
/
文化
/
2022.10.21
18
:
42
科學狗:猴痘究竟關唔關你事?
精神健康
传染病
性生活
性行为
疾病
正所謂一波未完一波又起,當巿民開始接受了與新冠病毒共存後,世界又為人類「送」上另一分生化禮物:猴痘。相信巿民對於猴痘一詞必然略有所聞,現時相關的信息,不外乎為此疾病在男同性戀及男雙性戀群組中擴散,並開始蔓延至世界各地。
CUP
/
文化
/
2022.10.20
18
:
46
當不戴口罩的外國旅客來到日本
日本
社会
精神健康
口罩
旅客
旅游
防疫
日本政府 5 月放寬室外口罩令,現打算進一步解除室內口罩令,但當地人仍傾向用口罩保護自己,認為口罩有如內衣褲般不能隨便脫下。專欄作家 Gearoid Reidy 在彭博社撰寫的評論指出,目前世界各地已放棄口罩政策;日本開放邊境,遊客陸續到當地觀光,戴口罩的日本人與不戴口罩的外國人成一大對比,也引起當地應否繼續堅持戴口罩的討論。
CUP
/
文化
/
2022.10.19
18
:
45
為何全球愈來愈多人近視?
精神健康
儿童
学童
学习
教育
眼镜
近视
全球近視人口愈趨上升和變得年輕。自 1980 年代後期至今,新加坡年輕人近視率已高達約 80%;美國的成人近視率由 1971 年的 25% 上升至約 40%;南韓、台灣和中國的青少年近視率更介乎 84% 至 97%。預計到 2050 年,全球將有一半人口近視;而愈早近視,日後愈可能患上青光眼、視網膜脫落、白內障和近視黃斑病變等嚴重眼疾。
CUP
/
文化
/
2022.10.18
18
:
45
高溫戶外工作,工會推動立法自保
社会
精神健康
中暑
全球暖化
劳工
气候暖化
热浪
职场
职业
高温
歐洲在剛過去的夏季受熱浪襲擊,一些地方更錄得超過 40 度,戶外工作者在酷熱天氣下持續工作,面臨中暑風險,有工會呼籲當地政府必須立法,設定停工的最高溫度,以保障戶外工作者的職業安全和健康。
CUP
/
文化
/
2022.10.17
18
:
50
助人不能自助:照顧者壓力症候群
社会
精神健康
家庭
疾病
老人
长者
若果有人不幸遇上意外,受苦的不單單是當事人,還有當事人的至親,他們可能要充當照顧者的角色,長時間守候照料當事人。近年,愈來愈多心理學和公共衛生專家關注這班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有學者就專門研究「照顧者壓力症候群」(caregiver stress syndrome),希望引起更多人關注。
CUP
/
文化
/
2022.10.17
18
:
46
【一分錢一分貨?】土耳其的牙科旅遊惡夢
欧洲
土耳其
精神健康
旅游
牙医
© 2022 *CUP. ALL RIGHTS RESERVED.YOUR DAILY DIGEST OF WHAT’S GOING ON IN THE WORLD. 10月14日 【一分錢一分貨?】土耳其的牙科旅遊惡夢 精神健康, 土耳其, 牙醫, 醫療旅遊 2022年10月15日 BY TAN HA LAM 編輯此文章
CUP
/
文化
/
2022.10.14
18
:
45
3D 打印出來的氣味回憶
精神健康
味觉
味道
回忆
老人
记忆
食物
最近有研究發現,食物的味道能夠增強老年人對過去事件的記憶。透過細味 3D 打印的食物球,50 年前婚禮上吃的烤鯖魚、分娩後在醫院吃士多啤梨的情景立即活現眼前。
CUP
/
文化
/
2022.10.11
18
:
46
操縱夢境,清醒夢可以幫助治療 PTSD?
精神健康
梦
梦境
大脑
治疗
睡眠
現實沒有睡魔(Sandman)般的神明掌管世人夢境,人們要自主夢境也不容易;大約只有 2 成人每個月都會做清醒夢、約 1% 人每週有幾次清醒夢。清醒夢看似是一種「天賦」,但科學家認為通過學習,也有可能成功控制自己的夢境。
CUP
/
文化
/
2022.10.10
18
:
47
人類對貓過敏的反應,會突然消失?
精神健康
动物
宠物
敏感
猫
过敏
花生、奶製品、麩質麵粉、雞蛋、貓,都可以是致敏原。專家們對過敏的發生機制有充足了解:體內免疫系統錯誤將無害物質,標識為危險並攻擊,促使免疫細胞們產生免疫球蛋白 E(IgE)抗體。IgE 再將致敏原帶到其他負責防禦的細胞和分子上,導致刺激,釋放包括組織胺(histamine)在內,大量促進發炎信號,可能引發瘙癢、紅腫、血管擴張、黏液大量分泌。最嚴重的情況下,這些過敏反應可能致死。不過,無論是花粉、食物,甚至寵物,隨時間過去,有些人原有的過敏反應竟會消失,有時也可能神秘地發生,卻難以解釋。
CUP
/
文化
/
2022.10.07
18
:
45
預防腦退化:運動好處多,甚至影響腦部大小?
精神健康
大脑
疾病
脑神经
运动
需要勤於運動的理由很多,像是保持身體健康及良好體態、釋放壓力等。近日更有研究發現,不論年紀,只需適度運動,便能增加大腦體積,甚至有助預防腦退化疾病。
CUP
/
文化
/
2022.09.30
18
:
50
經歷世紀疫症後,性格也改變?
精神健康
大流行
心理
情绪
疫情
社交
责任
過往有證據顯示,在生活中遇上帶來嚴重壓力或創傷的重大事件,可能會導致性格快速轉變。近日更有研究發現,人們在經歷近 3 年世紀疫症後,接受能力、盡責的程度均有所減少。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RCSI University)正面心理學及健康中心高級講師 Jolanta Burke 近日在網媒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性格改變如何影響幸福感。
CUP
/
文化
/
2022.09.30
18
:
49
全球經濟不景氣,容易引發食物安全危機
社会
精神健康
疾病
细菌
食物
饮食
全球各地仍未從疫情造成的經濟危機恢復過來,今年爆發的俄烏戰爭又再進一步推高原材料價格,令全球步向大滯脹時代。一些傳統發達國家的草根家庭也要面對三餐不繼的苦況,有發展中國家甚至陷入破產危機。卡迪夫都會大學的食品工業專家 Ellen Evans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警告,經濟困境持續的話,可能會引發食物安全危機。
CUP
/
文化
/
2022.09.29
18
:
42
綠色和平:極端酷熱工友極危險,拒絕「紙老虎」保障
香港
精神健康
中暑
劳工
打工仔
气候变化
高温
在氣候變化下,香港氣溫愈趨酷熱,戶外工友所面對的熱疾病風險因而愈來愈高。根據綠色和平及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的聯合調查,發現接受問卷訪問的 150 名街道清潔和防治蟲鼠組戶外工友中,逾半都在今夏出現過熱疾病症狀,包括暈眩、呼吸困難及頭痛等,當中更有受訪者曾出現體力不支及中暑情況,嚴重可引致死亡。
CUP
/
文化
/
2022.09.28
18
:
42
林喜兒:「災後五日:醫者故事」—— 誰的責任?
精神健康
影评
灾难
道德
医护人员
医院
災難故事在歌頌人性之外,也在揭露真相,尋找制度中的問題才會令故事多一層意義,否則只會模糊了焦點,而這更是真實的故事。
CUP
/
文化
/
2022.09.26
18
:
47
常發惡夢,竟是認知障礙症徵兆?
精神健康
恶梦
睡眠
近日有研究證實,持續缺乏睡眠,會對免疫幹細胞產生負面影響,增加患發炎性疾病及心臟疾病的風險。而即使有足夠睡眠,但持續發惡夢,或會是患病的先兆。根據英國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到中年經常發惡夢的話,往後更有可能患上認知障礙症。
CUP
/
文化
/
2022.09.22
18
:
46
墨西哥地震傷亡減少,全因迷因圖氾濫?
墨西哥
社会
精神健康
地震
天灾
心理
迷因
9 月 19 日,墨西哥西部海岸地區發生地震,這天剛好也是當地兩次嚴重地震的紀念日。地震發生後,網上出現大量迷因圖,表達對 3 次地震發生在同一天的不解,並以此開玩笑。這些幽默梗圖,也稍為舒緩人們面對災難的緊張情緒。
CUP
/
文化
/
2022.09.22
18
:
44
閒聊 4 分鐘就能了解一個人?
精神健康
交流
社交
聊天
初相識時,要打開話匣子並不容易,但若閒聊成功,就是建立彼此關係的好開始。最近一份研究顯示,人與人只需要閒聊 4 分鐘,就足以顯露出性格的特質,例如是外向還是內向,這些第一印象更會影響隨後的社交互動。
前页
1
...
25
26
27
28
29
30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