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心理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疫情
投资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能源
数据
联合国
媒体
接种
习近平
选举
协议
政治
冲突
警告
特朗普
历史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2.12.07
17
:
48
年賺幾多錢才能幸福?
精神健康
富有
幸福
心理
快乐
收入
贫穷
金钱
無論「辛苦搵嚟志在食」或者「賺錢買花戴」,花錢享受能讓不少人快樂。在充滿銅臭的世界,幸福免不了跟收入扯上關係。過去有研究指,當人們的年收入達到 7.5 萬元(美元,下同)時,幸福感會趨於穩定,再多的錢也不會有太大改變。不過近年也有研究挑戰這個數字;亦有人認為,錢與幸福的關係,似乎取決不同人的身份、心態。
CUP
/
文化
/
2022.12.07
17
:
46
太挑食?試試碗碟換隻色
精神健康
口味
味道
心理
视觉
食物
饮食
餐具
食物本身色香味俱全,當然會令人食指大動,但根據一項英國研究,碗碟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食物吸引力及味道感覺的強烈程度。研究作者更由此看到有助解決「食物恐新症」(food neophobia)的方法,此類患者不願意嘗試新食物,碗碟的色彩或會令他們更願意作出嘗試。
欧洲时报
/
时事
/
2022.12.02
7
:
00
欧洲陷入心理健康危机,哪个国家最“抑郁”?
欧洲
抑郁
心理健康
截止2020年,接受调查的国家平均每天消耗量为68限定日剂量/千人。其中,冰岛的抗抑郁药消费量最高,紧随其后的是葡萄牙、英国、瑞典和西班牙。
财新
/
时事
/
2022.11.28
9
:
37
研究:英国中老年心理健康状况与隔离政策具相关性
英国
研究
心理健康
隔离
近期发表于期刊《英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英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与疫情期间的隔离政策有关
CUP
/
文化
/
2022.11.14
17
:
45
【Soul Monday】煩躁難耐?試試挖洞減壓
精神健康
压力
心理
挖洞
沙滩
减压
壓力無法避免,但總有方式消減緩解,而其中一些相對冷門,譬如拿個鏟去沙灘挖洞。這種活動看來單調乏味,但世界各地也有人樂在其中,在虛擬世界亦不乏支持者,部分藝術家和科學家更說獲益良多。如此簡單的動作,到底能有多大魅力?
CUP
/
文化
/
2022.11.10
17
:
50
人要到幾歲才真正成年?
精神健康
大脑
心理
成年
成年人
发育
认知
法定成人年齡每個地方有所不同,包括香港在內,最多地方選擇 18 歲,而世界上最大成年歲數也不過是 21。近日英國國民保健署心理動力學心理治療師 Moya Sarner 就在科學雜誌 New Scientist 上撰文,指出過往人們可能完全錯誤理解成年概念,人過了法定年齡之後,也不一定擁有成年人的心智。
CUP
/
文化
/
2022.10.31
18
:
50
到杳無人煙之地工作的好處
太空
孤独
寂寞
工作
心理
打工仔
职场
野外
疫情讓遙距工作普及,更成為部分人的新常態。有的人喜歡在家工作可以多睡一會、更輕鬆分配工作和休息時間,享受獨自的安寧。不過作為社會性動物,要是工作場所變成人跡難至的地方,相信就不是人人可以接受。偏偏有人享受在南極、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等冷清地方默默工作,樂得清淨。
CUP
/
文化
/
2022.10.26
18
:
45
選擇困難症的福音:果斷的人未必會做到更好選擇
心理
选择
相信不少人遇過以下情景:約朋友出門,卻不知道穿甚麼衣服,肚餓了,決定不了哪間餐廳;到了餐廳,又拿不定主意點甚麼菜。有人會覺得選擇困難症十分困擾,連生活小事都不能自主。一班來自英國和波蘭的心理學家近月在科學期刊 Plos One 發表的研究文章,或者可以令有選擇困難症的人安心一點,因為研究結果指,果斷的人未必會做更好選擇。
CUP
/
文化
/
2022.10.17
18
:
41
紀浩基:「晚安媽咪」—— 兩種人生取向的解讀
家庭
影评
心理
母亲
道德
电影
導演 Matt Sobel 今年推出的驚慄片「晚安媽咪」,是重拍 2014 年奧地利同名電影,由「海嘯奇蹟」、「戴安娜」的娜奧美屈絲(Naomi Watts)主演。故事講述孿生兄弟在父母離婚後,父親送他們到身為演員的母親家後之驚慄故事。
CUP
/
文化
/
2022.10.14
18
:
42
方俊傑:「魅笑」—— 大眾的心理陰影
影评
心理
恐怖片
笑容
电影
「魅笑」最底層的新意,是那個似笑非笑的表情,比起撕爛面皮或者用刀割出血痕更驚嚇。一直覺得,恐怖片要恐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是嚇人的內容要常見。
CUP
/
文化
/
2022.10.11
18
:
48
怎樣能推算諾貝爾獎、選舉和體育賽事結果?
社会
心理
机率
股票
预测
今年的諾貝爾獎已揭曉完畢。有些人選會是大熱或爆冷,緣因諾貝爾獎從不預先公佈提名人選,令外界難以猜測。那麼,究竟可有任何方法預測最終贏家?
欧洲时报
/
时事
/
2022.10.10
7
:
00
就诊需求激增 欧洲心理健康服务供需差增大
欧洲
心理健康
需求
新冠疫情导致欧洲民众对心理疾病的服务需求激增,超过了现有服务所覆盖的,该领域因疫情暴露出的问题也显示,欧洲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CUP
/
文化
/
2022.10.05
18
:
43
Moyashi:理性的決定與非理性的決定
俄罗斯
左翼
心理
理性
经济
资本主义
资本市场
理性的人不會射核彈,理性的人不會開戰,戰爭會導致股市下跌,也會阻礙出入口運輸,增加生產和營運成本。大家相信人會作出理性的決定,主要因為相信賺錢是人類的天性。沒有人會跟錢作對,如果有,那個人就是不理性。
CUP
/
文化
/
2022.10.03
18
:
43
書店們:小美人魚
平等
心理
书籍
种族
阅读
這次的題目是「小美人魚」,我們希望回應迪士尼真人電影「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選角帶來的爭議。事緣 22 歲非裔歌手 Halle Bailey 擔任 Ariel 一角,反對者認為違反原著設定,支持選角的人認為這體現了種族平等機會,世界亦應該有更多可能。
cnBeta
/
科技
/
2022.09.30
9
:
32
研究发现用体育活动来取代社交媒体 人的心理健康将得到极大提升
研究
社交媒体
媒体
体育
心理健康
如果你每天少花30分钟在社交媒体上,多花时间锻炼身体,你的心理健康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最近,波鸿鲁尔大学心理健康研究和治疗中心的一个团队在助理教授朱莉娅·布拉洛夫斯卡娅博士的带领下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证明了这一点。
CUP
/
文化
/
2022.09.30
18
:
50
經歷世紀疫症後,性格也改變?
精神健康
大流行
心理
情绪
疫情
社交
责任
過往有證據顯示,在生活中遇上帶來嚴重壓力或創傷的重大事件,可能會導致性格快速轉變。近日更有研究發現,人們在經歷近 3 年世紀疫症後,接受能力、盡責的程度均有所減少。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RCSI University)正面心理學及健康中心高級講師 Jolanta Burke 近日在網媒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性格改變如何影響幸福感。
CUP
/
文化
/
2022.09.22
18
:
46
墨西哥地震傷亡減少,全因迷因圖氾濫?
墨西哥
社会
精神健康
地震
天灾
心理
迷因
9 月 19 日,墨西哥西部海岸地區發生地震,這天剛好也是當地兩次嚴重地震的紀念日。地震發生後,網上出現大量迷因圖,表達對 3 次地震發生在同一天的不解,並以此開玩笑。這些幽默梗圖,也稍為舒緩人們面對災難的緊張情緒。
CUP
/
文化
/
2022.09.19
18
:
42
紀浩基:「命懸 2000 呎」—— 讓你坐在影院中腎上腺素急升
坠落
影评
心理
恐惧
电影
惊栗
筆者認為「命懸 2000 呎」整體比「獸獵」好,因為這類絕境求生驚慄片,除了外在刺激,應當還有角色上的救贖和成長。在這個主題上,「命懸 2000 呎」算是找到較新穎的突破點。
CUP
/
文化
/
2022.09.16
18
:
47
經濟學家和個人理財暢銷書,所說的不一樣?
储蓄
心理
畅销书
书籍
理财
习惯
财富
金融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 James Choi,鑽研了 50 部賣出過百萬甚至千萬冊的個人理財暢銷書,比較它們與主流經濟學對儲蓄、開支和投資方面的見解。他發現兩者建議的金融技巧完全相反,正希望設計出融匯兩者觀點的經濟學課程。
CUP
/
文化
/
2022.09.13
18
:
42
書店們:好 Dry
精神健康
干旱
困境
天灾
心理
书籍
树木
气候变化
环境
今期題目為「好 Dry」,是因為最近世界各地都受到旱災的影響:如四川果農種植的葡萄變成葡萄乾、德國易北河水位下降至看見幾百年前刻在饑餓石上的警語、英國出現樹木因為乾旱而提前落葉的「假秋」、非洲之角更是重災區,加上俄烏戰爭導致的糧食危機、政局不穩及能源價格上升,令幾百萬東非人民流離失所。
财新
/
时事
/
2022.09.09
21
:
31
美国订购1亿个检测试剂 心理健康致印度公司每年损失140亿美元|大流行手记(9月8日)
美国
印度
心理健康
美国向国内制造商订购超过1亿个测试,但警告说这是一个短期解决方案;报告估计,由于旷工、减员和其他原因,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每年使印度公司总共损失140亿美元
财新
/
时事
/
2022.09.08
6
:
36
应关注气候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气候
心理健康
气候变化从多种渠道影响心理健康,包括野火、热浪、干旱等直接冲击,通过社会经济因素间接造成负面影响,以及部分人群易产生气候焦虑等。女性、儿童和青少年等相对脆弱人群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会更大
CUP
/
文化
/
2022.08.26
18
:
46
預算大幅刪減,疫後心理問題恐成英國定時炸彈
英国
精神健康
公共卫生
学校
心理
青年
通常等到危機發生,孩童才會被迫對外尋求協助,屆時心理健康狀態已經嚴重惡化。隨著急需緊急關懷的精神疾病發病率攀升,就算擴大急性護理,也不太可能滿足需求。更嚴重的惡性循環,是預防性措施支出不足。十多年來,青年中心等早期介入服務不斷被削減,所以就算是輕微的心理問題,也無法解決。
cnBeta
/
科技
/
2022.08.24
13
:
49
Tinder创始人的最新作品:量化心理健康的智能戒指
心理健康
Tinder创始人Sean Rad旗下的Happy Health公司推出名为Happy Ring的智能戒指,这家公司成立于2019年底,目前有40名员工,其中13名员工位于该创业公司总部所在地奥斯汀。该公司还刚刚宣布了6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ARCH Venture Partners领投。
cnBeta
/
科技
/
2022.08.12
22
:
38
Amazon Care和Ginger合作 新增心理健康诊疗服务
心理健康
亚马逊
亚马逊的业务可谓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医生的办公室里、在人们的家里、在平台的购物车里,而现在该公司将拓展到心理治疗师的办公室里。根据 Amazon Care 页面显示的信息,亚马逊的虚拟健康医疗项目 Amazon Care 现和心理健康公司 Ginger 展开合作。
CUP
/
文化
/
2022.08.05
18
:
47
戀愛真人騷好看,但也要顧及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
娱乐
心理
恋爱
社交媒体
观众
电视节目
戀愛真人騷近年備受歡迎,本港電視台亦開始製作類似節目,其更貼近生活互動,讓觀眾有機會窺探別人生活,或從中學習如何與另一半相處。不過,真人騷容易令觀眾代入,對參加者的好惡比其他類型的節目來得更強烈,英國高雲地利大學行為心理學家 Rachael Molitor 近日就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解釋此類節目對參加者及觀眾的心理有何影響。
CUP
/
文化
/
2022.08.04
18
:
42
曾詩敏:人紅是非多,球星也會遭受網絡暴力
精神健康
心理
批评
曼联
球星
英超
足球
运动员
体育
是「haters gonna hate」嗎?最近有個出自 Ofcom 及 Alan Turing Institute 的報告,統計 2021-2022 足球季首 5 個月,10 個最受網路暴力的球員中,有 8 位效力曼聯;英超球員在 Twitter 上,每 4 分鐘就有機會遭到網路暴力。
CUP
/
文化
/
2022.08.03
18
:
47
服務人員為甚麼會成為出氣袋?
精神健康
压力
心理
情绪
服务业
顾客
無論是購物、飲食、搭飛機,都需工作人員提供服務。有時,這些遍佈各行各業、無處不在的陌生人,更有其他「作用」—— 成為顧客的發洩對象。不滿服務質素的顧客可能會責罵服務人員,但世上也有無理指罵的顧客。英國客戶服務協會的研究指,自大流行以來,超過一半招待顧客的員工,被顧客惡意對待的情況有所增加。
CUP
/
文化
/
2022.08.01
18
:
49
「心流」體驗有助應對逆境?
精神健康
大脑
专注
心理
治疗
人們專注做某件事情,如跑步、繪畫、打坐或打機時,可能曾有廢寢忘餐、渾然忘我的體驗。匈牙利心理學家 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於 1970 年代提出「心流」(flow)一詞,指涉這種特殊的精神狀態,更稱之為「幸福的秘訣」。
CUP
/
文化
/
2022.08.01
18
:
45
【Soul Monday】治療精神創傷,烏克蘭向以色列專家學習
以色列
乌克兰
精神健康
创伤
心理
治疗
医疗
俄羅斯 2014 年吞併克里米亞,很多烏克蘭人好不容易才從那時的精神創傷恢復過來,今年又再度爆發戰爭。但烏國普遍對創傷治療認知不足,人民只能默默強忍新傷舊痛。為幫助心靈受重創的戰爭受害者,當地一批心理健康專家近日前往經常與鄰國發生軍事衝突的以色列「取經」,了解更多治療方法。
CUP
/
文化
/
2022.08.01
18
:
42
方俊傑:「分心的決心」—— 肯求變始終值得表揚
影评
心理
爱情
悬疑
电影
原本在香港,「分心的決心」不是叫「分手的決心」,而是叫「報復式分手」,很有朴贊郁早期作品的色彩。看過電影,你便知道不改名也不行。因為不改名,似乎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CUP
/
文化
/
2022.07.27
18
:
45
為何這麼多男孩喜歡冒險?
精神健康
两性
冒险
危险
大脑
年轻人
心理
演化
男女
男性
早年研究指出,人的大腦直至 25 歲才完全發育,青春期的青少年正處於情緒高漲、敢於冒險的時候。不過,部分男性青少年,似乎比女性更熱衷於從高處一躍而下、跳橋、游往危險水域等冒險行為。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男性比女性更投入且停不了冒險的原因複雜,包括大腦運作方式與男女演化差異的結合。
CUP
/
文化
/
2022.07.14
18
:
47
聯想愈豐富,迷信愈強烈?
精神健康
学习
心理
想像力
成功
习惯
行为
迷信
據說,全球首富 Elon Musk 深夜 1 點左右就寢,通常早晨 7 點起床,多數不吃早餐,但總會先洗澡。如果學習他的生活方式,我們有沒有機會晉身富豪行列?僅僅如此模仿就能成功,或者過於幻想,但網上不時有文章概述成功人士的行為,向讀者暗示 —— 只要模仿他們就能名成利就。「迷信行為」(superstitious learning)的心理驅使下,有時人會將巧合事件誤認為因果關係,導致看見別人成功,就模仿別人的生活習慣。迷信學習雖然看似沒有根據,不過科學作家 David Robson 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指,有時這種心理現象也能助人克服焦慮,甚至提升效率。
CUP
/
文化
/
2022.07.13
18
:
48
向古代犬儒大師學習,告別鬱悶循環
哲学
心理
犬儒
在亂世之中,要做一位善良而快樂的人很難。很多人因為對世界,對自身遭遇的不滿,變得愈來愈憤世嫉俗。這股怒火可能會形成一個鬱悶循環,令人否定一切事物,但又找不到具建設性的方法。我們有時會稱這些人為「犬儒」,但「犬儒主義」(cycnism)本來並不等同消極,哈佛商學院教授 Arthur Brooks 就在雜誌「大西洋」撰文,重新探索其本意。
CUP
/
文化
/
2022.06.30
18
:
48
人間失格:為何從南韓到美國,躺平青年都愛讀?
美国
社会
小说
心理
文学
文豪
日本文豪太宰治怕沒想到,自殺前所發表的小說「人間失格」,70 多年後會受外國青年歡迎。韓國出版商民音社本月宣佈,該公司在 2004 年 5 月發行的版本,創下第 100 刷的紀錄。英譯本 No Longer Human 亦出現在美國書店的當眼處,銷量一度冠絕美國亞馬遜的日本文學類。無賴派大師的灰暗絕望,與美韓 Z 世代的憂鬱躺平,如何通過這本頹喪之作連結起來?
CUP
/
文化
/
2022.06.30
18
:
45
為何人總是牢記負評?
精神健康
危机
大脑
心理
情绪
身體受傷後要康復,可能需要數星期,但若被侮辱、諷刺語言所傷,或會終生難忘。英國廣播公司(BBC)有專文指出,比起正面評論,我們更傾向記住負面評論,而且影響時間更長。
CUP
/
文化
/
2022.06.27
18
:
50
無知者的惡:俄羅斯戰俘的反省及追悔
俄罗斯
欧洲
反省
心理
战俘
战争
当兵
上月底,俄羅斯士兵 Vadim Shishimarin 被控射殺烏克蘭平民,在烏被判終身監禁,亦是首名受審獲刑的俄國戰俘。對於其他降服或被擒俄軍的在囚情況,外界所知甚少。「德國之聲」早前獲烏方批准,成為首個採訪這些俄男的媒體。他們聲稱對侵略鄰國深表遺憾,但從各自的參戰原因及經過,盡見無知者的惡。
CUP
/
文化
/
2022.06.27
18
:
47
動物會做夢嗎?
精神健康
动物
梦
心理
情感
睡眠
研究
道德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界研究甚少。19 世紀,達爾文繼「物種起源」後另一本著作「人類的起源」,讓人們認識到比較心理學,當中雖略有談及哺乳類動物與人類入睡時同樣擁有的某種主觀體驗 —— 人們稱之為「夢」,但到 20 世紀,相關研究卻停滯不前。最近,哲學家 David Peña-Guzmán 的新書「當動物做夢時:動物意識的隱秘世界」再次掀起這個話題,啟發人們思考應如何重新認識牠們的內心活動和看待這些生命。
CUP
/
文化
/
2022.06.21
18
:
50
為甚麼有些人永不認錯?
心理
自信
道歉
人非聖賢,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犯錯,有時這些錯誤只是小事一樁,可是有些人會依然拒不認錯,我們翻開新聞就可以看到一些例子。
CUP
/
文化
/
2022.06.21
18
:
45
數據科學顯示:人們都揀錯了約會對象
伴侣
家庭
心理
择偶
社交
约会
選擇結婚對象,可能是人生最重要的決定,但至今人們也很少為此求助於科學。在人際關係學中,要招募大量夫妻作研究,既困難又昂貴,大多只憑有限的數據分析。直至近年,科學家 Samantha Joel 嘗試以新方法預測夫妻關係成功的要素,得出有趣又令人沮喪的見解。
CUP
/
文化
/
2022.06.20
18
:
47
江山易改,品性怎樣移?
心理
性格
美國人每年花費在探討自我提升的書籍、教材和研討會等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2014 年一項研究發現,多數受訪者想變得更外向、隨和、情緒穩定,並對新體驗持開放態度;97% 的人希望自己處事更認真。這些欲望反映了社會心理學家 Roy Baumeister 提出:人們對生活中如交友、愛好和性生活等各方面的不滿,皆可能驅使他們重整個人價值觀和行為取向。問題是,個人性格是否真能改變?
CUP
/
文化
/
2022.06.16
18
:
45
沉默中受苦:新手爸爸的「產後」抑鬱
社会
精神健康
家庭
心理
抑郁
父亲
男性
育儿
辅助
医疗
照顧新生兒的重壓,以及為人父母的巨變,新手爸媽都得承受。但是產後抑鬱這種在子女出生後首年持續情緒低落、冷漠甚至產生自殺傾向的精神惡疾,多年來卻被視為「婦女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資源多為女性而設。男性患者缺乏病識感,加上恥於表達情緒困擾,估計數以百萬計父親正在暗自受苦。
CUP
/
文化
/
2022.06.15
18
:
46
為何人需要集體慶典活動?
心理
活动
集体
体验
歷史上,人們一直透過宗教儀式和慶典等各種集體聚會以維繫彼此,加強社會連結。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最近在「自然通訊」發表報告,探討現今強調創造力和團體連結的世俗聚會,像美國內華達沙漠每年一度的火人節,能否發揮相同或更深遠的影響。
CUP
/
文化
/
2022.06.14
18
:
46
辦離婚手續前,先試試愛情藥
社会
精神健康
化学
大脑
心理
爱
爱情
感觉
摇头丸
禁药
药物
科學能否或如何解釋愛情?從情感層面上來看,愛是大腦一種持續變化的化學反應。雖然有研究證明,愛情可以持續至婚後數十年;但在現實中,找對的人太難,有時人還是那個人,一切卻變得平淡無奇,甚麼都感覺不到。如果有方法挽回一切…… 英國演化人類學家、Why We Love 作者 Anna Machin 便宣告,愛情藥即將面世。
CUP
/
文化
/
2022.06.09
18
:
49
疫下旅行,未出發先焦慮
社会
心理
旅行
旅游
焦虑
疫情
游客
雖然現時從香港出發去外地旅遊,仍要考慮回港後隔離的問題,但對比過去兩年多國封關、暫停旅客入境,要踏足異地已相對容易。「未出發先興奮」可能是不少人準備外遊的心情,不過許久未遠行,出發前會否多了一分憂慮?
CUP
/
文化
/
2022.06.07
18
:
50
我們為甚麼自欺欺人?
工作
心态
心理
欺骗
自信心
谎言
要令自己真心相信謊言,或者有悖常理 —— 一個人怎能持有互相矛盾的信念?但現實中自欺欺人十分普遍,有時更會因而得到利益,卻可能作出一些不道德行為而「問心無愧」。「預期效應」一書科學作家 David Robson 指,自欺欺人背後有眾多因素驅動,人們可以嘗試洞悉這種行為會否影響自己行事,免被自我感覺良好推進錯覺深淵。
CUP
/
文化
/
2022.05.23
18
:
46
美國防止自殺之法:一個易記的電話號碼
美国
精神健康
公共卫生
压力
心理
自杀
辅导
近日復課,卻相繼有學生因壓力問題選擇輕生,令人惋惜。事實上,自殺問題不止困擾本港,據世界衛生組織去年的報告,每年有超過 70 萬人死於自殺,更成為 15 至 19 歲青少年的第四大死因。為處理心理健康危機,美國多個州份今夏將實行只有 3 個號碼的全國自殺預防熱線「988」,方便人們可以像撥打「911」一樣作緊急求助。
CUP
/
文化
/
2022.05.19
18
:
49
性別心理學:為甚麼這麼多人上班看色情內容?
压力
心理
打工仔
职场
色情
5 月 1 日,英國保守黨議員 Neil Parish 因被揭發兩度在下議院以手機觀看色情影片,引咎辭職。香港亦屢次傳出有政客以官方帳號追蹤含色情內容的賬戶,又或者在立法會瀏覽艷照。伯明翰城市大學的職業心理健康教授 Craig Jackson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為甚麼如此多打工一族會不惜冒險,上班看色情內容。
CUP
/
文化
/
2022.05.11
18
:
48
如何能知世界大事,但又不被負面新聞影響?
社会
儿童
影像
心理
教育
新闻
社交媒体
無論是翻閱本地時事新聞,抑或是關注國際大事,我們都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可怕的影像,這些影像或會對自己和身邊人構成一定心理影響。韋恩州立大學精神醫學副教授 Arash Javanbakht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servation 撰文,分享如何在熟知世界大事之餘,又不被可怕的新聞影像中影響。
财新
/
时事
/
2022.05.06
6
:
28
教育部要求保障封控学校信息畅通,缓解师生心理健康问题
教育
心理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 “动态清零”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避免全域静态管理
CUP
/
文化
/
2022.04.29
18
:
47
「擺爛學」:為何身邊的人和事都無法進步?
交易
心理
态度
打工仔
职场
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買賣雙方理應皆大歡喜?未必。現實可能是,期望彼此交付的也無需太好 —— 經濟學者把這種吊詭而普遍的概念,稱為「擺爛學」(kakonomics)。
CUP
/
文化
/
2022.04.26
18
:
50
廢除成績表,師生家長都安樂?
日本
社会
学校
学生
学习
家长
小学
心理
成绩
教学
「暑假」結束,香港學生又再回校上課,為分數好好打拚。但在日本神奈川縣,一間公共小學卻打破傳統,由 2020 年度開始廢除成績表,希望把孩子從評級中解放,從此不再互相比較。這個破格之舉至今實施兩年,當中有何成效和得著?共同通訊社早前對該校進行專訪,探討師生和家長的感受。
cnBeta
/
科学
/
2022.04.22
4
:
41
研究发现抗抑郁药物跟改善长期身体或心理健康没有关联
研究
抑郁
心理健康
药物
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跟不服用药物的抑郁症患者相比,使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在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显著提高。这些是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的Omar Almohammed及其同事于2022年4月20日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的发现。
欧洲时报
/
时事
/
2022.04.19
7
:
00
遭遇各方面歧视 爱尔兰游居族群面临心理健康危机
爱尔兰
心理健康
歧视
欧盟的一项调查显示,爱尔兰游居者(Irish Travellers)是欧洲受歧视最严重、最贫穷的少数群体。这导致了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危机。
CUP
/
文化
/
2022.04.14
18
:
48
被背叛又覺羞愧:前線醫護遭受的道德傷害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内疚
大流行
心理
医疗
医护
全球疫情多番起伏,醫生、護士及應急人員等,始終冒著染疫風險,在物資緊絀的現場奮力搶救病患,背後的貢獻和犧牲無異於衛國士兵。近日一份美國研究指出,前線醫護在大流行初期,被迫對患者實施醫療資源配給,卻見其他人無視安全措施,因而受到的「道德傷害」,相當於退伍軍人的精神創傷。
CUP
/
文化
/
2022.04.11
18
:
48
認知彈性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精神健康
创意
大脑
工作
心理
智力
智商
认知
混亂失當的防疫政策,難免令市民質疑決策層的智商(IQ)。但從心理學上討論,說他們智商低恐怕不夠準確,他們欠缺的更可能是「認知彈性」。
CUP
/
文化
/
2022.04.08
18
:
47
疫下,為何會更多「靈異事件」?
英国
精神健康
心理
睡眠
超自然
灵异
鬼怪
過去兩年,英國疫情時好時壞,自稱見鬼撞邪的報告則有增無減。與此同時,捉鬼探秘之旅亦參加者眾,關於超自然現象的節目更廣受歡迎。對於靈異事件,大可說信則有不信則無,但在疫症肆虐、政經不穩之際,男女老幼同樣「鬼迷心竅」,現象背後的社會和心理因素,或許非「胡思亂想」這麼簡單。
CUP
/
文化
/
2022.04.07
18
:
46
反對意見如何推動科研?
社会
企业
信念
合作
心理
心理学
决策
不論關乎政治、商業、科學、甚至伴侶,清空反對聲音並不等於清空問題,更不可能完全撇除反對意見(尤其是伴侶)。但對立不等於不可以聯手,而且正正是因為對立,雙方盡全力探索,結果可能出乎意料的好。著名心理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戴利爾.加利曼(Daniel Kahneman)提出「對立合作」(adversarial collaboration)的研究方式:在科學觀點上持不同看法的人,可通過共同進行實驗或討論,致力尋求真理。加利曼日前就在學術資訊平台 Edge 發表演講,再談「對立合作」。
CUP
/
文化
/
2022.03.30
18
:
46
普京等領導人應學的事:謙虛、知所進退
社会
工作
心理
打工仔
普京
职场
自信
领导
知所進退,無論在職場、情場還是戰場上,也是一個人要學習及達到的境界。「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Henry Mance 直言,「在面對尷尬的失敗時,退出是真正的智慧,普京應學懂這一點」,並以美國歌手桃莉巴頓(Dolly Parton)為例,說明知所進退的重要。
CUP
/
文化
/
2022.03.30
18
:
45
在家工作如何放鬆?做家務
精神健康
大脑
家务
工作
心理
打工仔
整理
治愈
焦虑
在家工作的漫長日子中,家務不再像以往般是苦差,反而逐漸成為減壓運動。焦慮時暫時擱下工作,稍為整理辦公桌、摺衣服、洗碗或吸塵,可以為上班族提供暫時分心的機會;將物件整理好後,眼前不再凌亂,似乎也更能專注工作。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