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令自己真心相信謊言,或者有悖常理 —— 一個人怎能持有互相矛盾的信念?但現實中自欺欺人十分普遍,有時更會因而得到利益,卻可能作出一些不道德行為而「問心無愧」。「預期效應」一書科學作家 David Robson 指,自欺欺人背後有眾多因素驅動,人們可以嘗試洞悉這種行為會否影響自己行事,免被自我感覺良好推進錯覺深淵。
通过对政治掮客明泰均“黄金手机”的取证,尹锡悦总统夫妇介入公推的疑惑越来越明确。在这部手机上,2022年5月尹锡悦对明某就前议员金映宣的公推问题表示:“我再和尹相现说一次吧,他可是公推管理委员长。”据悉,检方还掌握了通话结束40多分钟后总统夫人金建希给明某打… 查看文章
这些支持以社区为基础,无需昂贵的临床治疗就能取得惊人的效果,可以减轻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负担。 查看文章
“是为了警告。” 尹锡悦总统在宣布戒严的第二天(4日)在龙山总统室会见国务总理韩德洙、国民力量党代表韩东勋等人,并表示:“戒严是对在野党暴举的‘警告用’措施。”但在10日,前特战司令郭钟根爆料,尹锡悦在秘密电话中指示,“议决法定人数好像还没有达到,快点… 查看文章
以色列总理出庭抗议贪污指控,他认为这些指控是危险的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查看文章
【共同社11月12日电】在横田惠(失踪时13岁)在日本新潟市遭朝鲜绑架满47年的15日到来之前,同为绑架受害者的新潟产业大学特聘教授莲池薰(67岁)11日在该市发表演讲。他强调:“揭穿朝鲜的主张是... 查看文章
經濟部長郭智輝拋出有意在菲律賓蓋綠電廠,並透過船運或海底電纜將綠電送回台灣,引發熱議。對此,前立委蔡正元表示,郭智輝比前部長王美花好,郭承認台灣缺電也在幫台灣找電,但解決缺電的辦法是恢復核四,甚或是把 查看文章
“在斯普林菲尔德,移民捕食宠物猫和宠物狗。”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0日在电视辩论中做出的有关移民的发言引起了轩然大波。在特朗普提到的城市里,甚至发生了炸弹恐怖袭击的威胁。 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俄亥俄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当局2日… 查看文章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试图攻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卡梅拉•哈里斯时,因虚言争议和“连黑人的脸都分不清”的指责而陷入非难。《纽约时报》(NYT)报道说,在左右11月总统大选的核心摇摆州民意调查中,特朗普候选人在误差范围内落后于哈里斯,并表示“在… 查看文章
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美東時間14日發布大陸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安理會審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問題時發言指出,美國駐聯大代表再次散布中方支持俄羅斯發動戰爭的謊言,完全不可接受。事實上,戰爭爆發以 查看文章
秘鲁政府一项修改健保的新法令将变性及性别认同等归入心理健康问题层面,可列入基本健康保险计划(PEAS)保障,然而却遭LG... 查看文章
民眾黨前立委蔡壁如近日在直播上爆出被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設局」,禁止她到幕僚輔選,今傳出周榆修與蔡壁如2人早因「秘書長」職務結下樑子。蔡壁如今晚在臉書開炮,「我最討厭說謊的人和事」,人證、物證都那麼清 查看文章
推荐:销售下降与融资不确定性上升 穆迪下调万科主体评级;麦肯锡:电动汽车车主后悔购车比例提升;首只规模超2000亿元股票ETF诞生 查看文章
大陸漁船越界遭追緝翻覆釀2死事件,海巡署卻沒有錄影畫面,引發爭議。有陸媒報導指出,泉州台辦副主任李朝暉曾質問海巡部門「明明人家都熄火你還衝撞,為何還衝撞?」該報導也提出3大謊言,並認為民進黨政府須給一 查看文章
纽约市正在起诉一系列社交媒体公司,指控其造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 查看文章
2021 年疫情仍在世界蔓延之際,德州農工大學管理學教授 Anthony Klotz 首先提出了「大辭職潮」現象,更預計大辭職潮「可能會帶來持久變化」。不過到了 2023 年,不同媒體陸續斷言大辭職潮已經終結 —— 大批勞動力正返回疫情前的工作崗位。就連 Klotz 本人也承認,大辭職潮「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辭職率大幅下降,「就像疫情從未發生過一樣」。 查看文章
臨近元旦,日本的社畜們陸續「收爐」(仕事納め),但一眾稱之為「打畜」(バ畜)、自嘲打工打到天昏地暗的大學生,反而格外忙碌。人手短缺之下,他們作為重要勞動力,工時不斷增加,生活漸被兼職吞噬,危及健康或瀕臨留級。部分人卻說痛並快樂著,指賺錢來追星、美容和整形,令自我感覺更加良好。 查看文章
问世10周年的《PSYCHO-PASS 心理测量者》系列的最新作品、第2部《剧场版 PROVIDENCE》终于要上映了。这部作品的舞台背景是人类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倾向等都能被数值化、由巨大的“西比拉系统”管理的未来社会…… 查看文章
张涛(Tao Zhang,音)在七月失业了,曾为怎样还上房贷而夜不能寐。 银行提供了两个月的经济困难帮助,但张涛仍然感到利率上升带来的压力。 查看文章
現代人只要手上有電子設備,由工作、購物、日常繳費,到控制家居電器等大小事務幾乎都可以處理,本應有助節省更多時間,但事實卻是促使人們利用這些空閒時間,做愈來愈多的事。 查看文章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數字顯示,本港去年有多達 1,080 人自殺,是 2007 年以來的新高。防止悲劇一再發生成一大社會難題,過去的做法,主要是找出誰有自殺風險並施以援手,但多年來似乎成效不彰。西澳大學心理科學學院研究員 Michael Kyron 及負責研究的副校長 Andrew Page 近日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指,困難在於難以辨識誰有自殺傾向,即使知道,也難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支援,所以要防止自殺事件頻生,就先要找出自殺念頭何時出現。 查看文章
南非鄉鎮資源不足,兒童經歷創傷事件後,社區內卻缺乏社工和心理學家支援,長遠損害他們的精神健康。本地組織 Waves for Change 就以滑浪作為治療手段,讓那些因貧窮、殘疾、幫派暴力等問題,處於「有毒壓力」高危狀態的 11 至 13 歲孩子,在海中通過學習和群體活動,培養興趣、自信甚至理想。 查看文章
當壓力大時你想吃甚麼?大部分人都吃得很簡單,那些精細的法菜 fine-dining、懷石料理、手工粵菜、北歐採集料理,通通不管用。對壓力大人士來說,這些餐飲體驗並不適宜在高壓狀況下出現,反而叉燒煎蛋飯、茶餐廳炸雞髀、芝士薯條、菠蘿油、忌廉蛋糕、零食薯片、麻辣火鍋才是大家當下最想吃的東西。 查看文章
在日常生活,又或者打開電視,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某些人做錯事情,面對鋪天蓋地的責罵,卻回應指「我已經盡力了」、「不要抹殺努力」。究竟盡了多少力才算盡力,可以作哲學討論,但也可以是心理學問題。心理學家 Darius Cikanavicius 就分析這個「我已盡力」的機制。 查看文章
當有悲劇發生,無論事件距離我們多遠,人類都會本能地去關注、同情這些悲劇的受難者,想知道如何參與其中,自身又可以提供甚麼幫助。可是,過去幾年我們目睹一場接一場的慘劇,首先是 COVID 奪去無數人的性命,然後俄羅斯在 2022 年入侵烏克蘭,以及今年 10 月起的新一輪加沙衝突。在這個紛亂的世界,相信很多人都對悲劇感到疲累了。 查看文章
童年受過欺凌者,可能不是孤例。據估計,高達 35% 的人曾經歷過欺凌。研究已證明被欺凌的兒童和青少年,會面臨焦慮、憂鬱、輟學、同儕排斥、社會孤立和自殘的風險。就心理健康而言,欺凌的危害更與虐待兒童一樣,甚至更嚴重。大約 20% 被欺凌者在將來的生活仍會經歷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甚至到 50 歲時也是如此。沒有人會打從心底笑著接受欺凌,但為甚麼仍然有人要成為欺凌者? 查看文章
投身社會良久的大人們,總不會再每日想起校園日子。不過,這些青蔥歲月未必真正遠離一部分人,他們在夢中趕上學、預備考試,甚至全裸抵校…… 為甚麼早過去的學習生涯,會一再出現在夢裡?研究夢境的哈佛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助理教授 Deirdre Barrett 指出,夢回校園「不僅對於仍在上學的人來說很常見,對於已經成年、永遠離開學校的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夢境主題」。 查看文章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今(2)日南下,與台中立委候選人黃健豪成立聯合競總大會,台中市長盧秀燕也站台力挺。侯友宜怒轟,賴清德以前說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現在要選總統就不敢說,「如果美德是謊言的話,那美德配.. 查看文章
被誣告性侵的人,常需在挫折屈辱下奮勇,爭取真相大白。但說謊的女孩,既是加害人也是受害者?她又為何要說謊? 法國一椿時序長達23年的性侵案,揭開人的複雜面貌,一個擦肩而過的人可能影響你一生,你從無惡意卻可能害人半輩子。這時人們會迫切期待司法帶來正義,但烏龍的法國司法體系,幾乎每一個環節都出錯,讓被冤枉的他,遲了五年才得到正義。 這椿真實事件有他的故事、她的故事、他們的結局,一切都要從1999年2月的一通電話說起……。 查看文章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中国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扩展延伸至大中小学生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 查看文章
近日,英国政府表示,超18个月找不到工作的福利申请者将会强制接受工作安置,此举明年年底上路。如果他们拒绝,福利金将被停发一段时间。这是政府的新计划之一,旨在让人们重返工作岗位,该计划还将额外花费25亿英镑用于职业支持。 查看文章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5日在前總統馬英九見證下達成「藍白合」,外界也認為,在野整合後,民進黨恐有新一波攻勢。對此,國民黨立委參選人、北市議員徐巧芯表示,民進黨20 查看文章
近月學生自殺個案大幅上升,據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 8 至 10 月,有 22 宗涉 18 歲以下青少年企圖自殺個案,去年同期則為 11 宗。會浮現自殺念頭的當然不僅是高中青少年,不少高小及初中學生都曾有輕生念頭。在此年齡階段,最應該有人介入及早預防憾事發生,但美國臨床兒科心理學家兼全國兒童醫院轄下預防自殺協調員 John Ackerman 直言:「很多成年人認為小學生不可能經歷想要自殺的情緒困擾,但我們非常客觀地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查看文章
侯城大學心理學家 Richard O’Connor 的團隊最近就發表研究,指出人類其實沒有想像般自我中心,反而對其他人想法十分敏感。 查看文章
氣候變化是各國長期面對的問題。經過數十年討論,有關議題亦融入教育體制之中,不少西方年輕人視環境公義為他們核心價值之一,例如近年爆發的「反抗滅絕」運動。有學者近日就發表研究,探討英國出現的「氣候辭職」潮(climate quitting)。 查看文章
隨著科技革新與職業轉型,中途轉工、轉行,同時追求自我增值與作息平衡的情況愈趨普遍,學會適應和利用這些轉變將至為關鍵。 查看文章
近日,一份报告发现,与白人相比,黑人、亚裔和少数民族在获得NHS心理健康服务时,等待时间更长,治疗后康复的可能性更小。 查看文章
俄烏戰爭持續逾一年半,俄羅斯曾揚言要擴大軍力,但招兵困難重重,普京的「局部動員令」一度引發國內男性逃亡潮,於是開始招募外國人入伍。「紐約時報」報道,來自尼泊爾的年輕人正同時在俄軍和烏軍之中服役,再這樣下去,戰爭中可能會出現「尼泊爾人對戰尼泊爾人」的場面。 查看文章
中加关系持续恶化,继外国干预的指控之后,加拿大外交部周一又对中国提出新的指控,表示中国发动线上“垃圾讯息伪装”攻势,试图诋毁和质疑加拿大议员,以报复他们批评中国的言论。 查看文章
過去 3 年進入後疫情時代,美國工人短缺,企業難以請人。人們普遍歸咎於失業救濟金過於慷慨、外地輸入勞工不足、太多工人患有長新冠,或純粹因為人類愈趨懶惰。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了去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發現減少了的工時,大部分來自就業人士,反映了工人還在,他們只是不再如以往般拼命地工作。 查看文章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指出,欧洲和中亚44个国家的女孩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相关测试中得分较低。 查看文章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涉洩密風波延燒,她強調自己有簽保密切結、更批評相關廠商,卻被會議紀錄打臉。民進黨立委林俊憲11日表示,馬至少說兩大謊言:第一,在總質詢時說謊稱潛艦廠商GL是雜貨店,事後說是「Googl.. 查看文章
离开新疆于2016年底前往土耳其接受高等教育后,才依巴·阿布地外力(Sehibe Sayramoglu)和她的丈夫一直将土耳其视为家园。然而,尽管他们通过微信与新疆的23岁弟弟库都斯江·阿布地外力(Kuddusjan Abduwali)保持着定期联系,但在今年7月10日,他们突然失去了与他的联系。 查看文章
经济的负面发展,例如失业、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货币贬值,直接和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并可能导致经济危机和失业等负面状况。 查看文章
早前,瑞典卡羅琳學院研究指出,早上比晚間運動更能有效燃燒脂肪;「泰晤士報」就提供以下 5 項貼士,讓人們以最省力的方法,增強肌肉與活力。 查看文章
俄罗斯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掩饰乌克兰问题并指责西方盟友实行新殖民主义。 查看文章
農業部長陳吉仲6日上午公布畜產會和超思合約內容,強調沒有圖利業者。不過,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抓包記者會「3大謊言」,指陳吉仲聲稱超思在報價、報關報驗都必須先行墊付,甚至負擔退換貨衍生費用,但合約明明白紙黑.. 查看文章
經常說不要 Google 某些關鍵字,當中包括容易引起密集恐懼的字眼。不過避得到網絡,也避不了現實:吃熱香餅時千萬不要反轉、家中花灑不要盯太久,甚至手機密集的鏡頭,都有可能引起密集恐懼。為何這些細孔聚集,會令一些人不舒服? 查看文章
福島核電站正式排放經過處理的放射性污水後,針對日本民眾的騷擾行為接踵而來。社交媒體上流傳不少影片,拍下中國人致電到日本食店及機構質問:「你們為甚麼將核污水往海裡頭排?」影片留言全是用戶分享電話號碼,鼓勵其他人跟隨。但滋擾者及被滋擾機構均指,騷擾電話根本並非為了表達憤怒及憂慮。 查看文章
俄罗斯佣兵组织「瓦格纳」首脑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23日惊传坠机身亡,引发外界猜测。英国BBC报... 查看文章
副總統賴清德日前在接受《彭博》專訪時強調,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名稱為中華民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沒有再宣布獨立的必要。對此,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賴清德的「妄言」是赤裸的謊言與挑釁..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