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2-
10.25
18:45
CUP  /  文化

選擇困難症的福音:果斷的人未必會做到更好選擇

相信不少人遇過以下情景:約朋友出門,卻不知道穿甚麼衣服,肚餓了,決定不了哪間餐廳;到了餐廳,又拿不定主意點甚麼菜。有人會覺得選擇困難症十分困擾,連生活小事都不能自主。一班來自英國和波蘭的心理學家近月在科學期刊 Plos One 發表的研究文章,或者可以令有選擇困難症的人安心一點,因為研究結果指,果斷的人未必會做更好選擇。

更多文章
秘鲁列性别认同为「心理健康问题」 LGBTQ团体抗议

秘鲁政府一项修改健保的新法令将变性及性别认同等归入心理健康问题层面,可列入基本健康保险计划(PEAS)保障,然而却遭LG... 查看文章

纽约市起诉社交媒体公司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纽约市正在起诉一系列社交媒体公司,指控其造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 查看文章

神作出新!《心理测量者》导演谈AI天谴人类的未来

问世10周年的《PSYCHO-PASS 心理测量者》系列的最新作品、第2部《剧场版 PROVIDENCE》终于要上映了。这部作品的舞台背景是人类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倾向等都能被数值化、由巨大的“西比拉系统”管理的未来社会…… 查看文章

ABC中文澳洲人圣诞节前面临财务困境 心理健康热线需求激增

张涛(Tao Zhang,音)在七月失业了,曾为怎样还上房贷而夜不能寐。 银行提供了两个月的经济困难帮助,但张涛仍然感到利率上升带来的压力。 查看文章

預防自殺,先要找出念頭何時出現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數字顯示,本港去年有多達 1,080 人自殺,是 2007 年以來的新高。防止悲劇一再發生成一大社會難題,過去的做法,主要是找出誰有自殺風險並施以援手,但多年來似乎成效不彰。西澳大學心理科學學院研究員 Michael Kyron 及負責研究的副校長 Andrew Page 近日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指,困難在於難以辨識誰有自殺傾向,即使知道,也難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支援,所以要防止自殺事件頻生,就先要找出自殺念頭何時出現。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以滑浪改善精神健康

南非鄉鎮資源不足,兒童經歷創傷事件後,社區內卻缺乏社工和心理學家支援,長遠損害他們的精神健康。本地組織 Waves for Change 就以滑浪作為治療手段,讓那些因貧窮、殘疾、幫派暴力等問題,處於「有毒壓力」高危狀態的 11 至 13 歲孩子,在海中通過學習和群體活動,培養興趣、自信甚至理想。 查看文章

呂嘉俊:壓力大時你會吃甚麼?

當壓力大時你想吃甚麼?大部分人都吃得很簡單,那些精細的法菜 fine-dining、懷石料理、手工粵菜、北歐採集料理,通通不管用。對壓力大人士來說,這些餐飲體驗並不適宜在高壓狀況下出現,反而叉燒煎蛋飯、茶餐廳炸雞髀、芝士薯條、菠蘿油、忌廉蛋糕、零食薯片、麻辣火鍋才是大家當下最想吃的東西。 查看文章

我已經盡力:一個推卻責任的壞藉口?

在日常生活,又或者打開電視,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某些人做錯事情,面對鋪天蓋地的責罵,卻回應指「我已經盡力了」、「不要抹殺努力」。究竟盡了多少力才算盡力,可以作哲學討論,但也可以是心理學問題。心理學家 Darius Cikanavicius 就分析這個「我已盡力」的機制。 查看文章

「同情疲勞」:對不幸事麻木,如何掌握自己情緒?

當有悲劇發生,無論事件距離我們多遠,人類都會本能地去關注、同情這些悲劇的受難者,想知道如何參與其中,自身又可以提供甚麼幫助。可是,過去幾年我們目睹一場接一場的慘劇,首先是 COVID 奪去無數人的性命,然後俄羅斯在 2022 年入侵烏克蘭,以及今年 10 月起的新一輪加沙衝突。在這個紛亂的世界,相信很多人都對悲劇感到疲累了。 查看文章

為甚麼會有人成為欺凌者?

童年受過欺凌者,可能不是孤例。據估計,高達 35% 的人曾經歷過欺凌。研究已證明被欺凌的兒童和青少年,會面臨焦慮、憂鬱、輟學、同儕排斥、社會孤立和自殘的風險。就心理健康而言,欺凌的危害更與虐待兒童一樣,甚至更嚴重。大約 20% 被欺凌者在將來的生活仍會經歷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甚至到 50 歲時也是如此。沒有人會打從心底笑著接受欺凌,但為甚麼仍然有人要成為欺凌者? 查看文章

教育部成立专业委员会 每学年组织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中国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扩展延伸至大中小学生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 查看文章

英国将“制裁”躺平领救济者,慈善机构警告这会影响心理健康

近日,英国政府表示,超18个月找不到工作的福利申请者将会强制接受工作安置,此举明年年底上路。如果他们拒绝,福利金将被停发一段时间。这是政府的新计划之一,旨在让人们重返工作岗位,该计划还将额外花费25亿英镑用于职业支持。 查看文章

年少日記:非一念之差,自殺念頭往往年幼就出現

近月學生自殺個案大幅上升,據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 8 至 10 月,有 22 宗涉 18 歲以下青少年企圖自殺個案,去年同期則為 11 宗。會浮現自殺念頭的當然不僅是高中青少年,不少高小及初中學生都曾有輕生念頭。在此年齡階段,最應該有人介入及早預防憾事發生,但美國臨床兒科心理學家兼全國兒童醫院轄下預防自殺協調員 John Ackerman 直言:「很多成年人認為小學生不可能經歷想要自殺的情緒困擾,但我們非常客觀地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查看文章

心理學研究:人類或者沒有想像般自我中心?

侯城大學心理學家 Richard O’Connor 的團隊最近就發表研究,指出人類其實沒有想像般自我中心,反而對其他人想法十分敏感。 查看文章

如何克服轉工轉行困境?

隨著科技革新與職業轉型,中途轉工、轉行,同時追求自我增值與作息平衡的情況愈趨普遍,學會適應和利用這些轉變將至為關鍵。 查看文章

报告:NHS搞歧视?黑人和亚洲人更难获得心理健康服务

近日,一份报告发现,与白人相比,黑人、亚裔和少数民族在获得NHS心理健康服务时,等待时间更长,治疗后康复的可能性更小。 查看文章

调查报告:欧洲女孩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男孩差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指出,欧洲和中亚44个国家的女孩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相关测试中得分较低。 查看文章

经济危机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经济的负面发展,例如失业、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货币贬值,直接和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并可能导致经济危机和失业等负面状况。 查看文章

躺著也能健身?

早前,瑞典卡羅琳學院研究指出,早上比晚間運動更能有效燃燒脂肪;「泰晤士報」就提供以下 5 項貼士,讓人們以最省力的方法,增強肌肉與活力。 查看文章

密集恐懼是怎樣來的?

經常說不要 Google 某些關鍵字,當中包括容易引起密集恐懼的字眼。不過避得到網絡,也避不了現實:吃熱香餅時千萬不要反轉、家中花灑不要盯太久,甚至手機密集的鏡頭,都有可能引起密集恐懼。為何這些細孔聚集,會令一些人不舒服? 查看文章

【排放處理水】過千通騷擾電話,真是只為表達憤怒?

福島核電站正式排放經過處理的放射性污水後,針對日本民眾的騷擾行為接踵而來。社交媒體上流傳不少影片,拍下中國人致電到日本食店及機構質問:「你們為甚麼將核污水往海裡頭排?」影片留言全是用戶分享電話號碼,鼓勵其他人跟隨。但滋擾者及被滋擾機構均指,騷擾電話根本並非為了表達憤怒及憂慮。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放鬆談心的美國「男團」

美國男性傳統上予人剛強的形象,再是難過也只會藏於心裡,更別說跟好兄弟吐苦水。直至近年,才有愈來愈多人坦承生活有所缺失,因而感到孤單、寂寞甚至不時憤怒。部分男士在聯誼組織 Journeymen 找到彼此,他們在大自然一同呼吸、一同冥想,並且學習敞開心扉談話,聊起各自的心碎與悲傷。 查看文章

林喜兒:The Crowded Room —— 是心理不是懸疑

Apple TV+ 新劇 The Crowded Room 由擅長改編流行小說的 Akiva Goldsman 製作, 前作有 A Beautiful Mind、「達文西密碼」等,而除了男主角找來蜘蛛仔 Tom Holland 外,飾演臨床心理學家的還有 Amanda Seyfried,不過如此陣容,成績卻比預期有一點距離。 查看文章

殺傷案連連,引發南韓人集體恐慌

半個月以內,有「治安強國」之稱的南韓發生兩宗隨機殺人事件,案發地點皆在光天化日下的地鐵站毗連之處,本已導致人心惶惶。隨後網上再湧現殺人預告,令市民的不安達至最高點,終日如同驚弓之鳥,不是見疑即報就是先跑為上,結果全屬虛驚誤報。多位專家認為,韓國人已經陷入「集體恐慌」狀態。 查看文章

照顾心理健康 西班牙球星卢比欧暂别NBA

他这项决定距世界杯男篮赛开打仅剩数周。4年前,卢比欧率西班牙赢得男篮世界杯冠军,他更获得大会最有价值球员(MVP)殊荣。 查看文章

人會幸災樂禍,也受時代影響?

對他人遇上不幸感到高興,雖然陰暗卻也現實,畢竟「別人的不幸嘗起來像蜜」。幸災樂禍有自身原因,但也有時代環境影響。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就從不同學者意見,歸納出頻頻觸發這種情緒的不同因素。 查看文章

罷工背後,英國醫生自殺率上升

連月來,英國的初級醫生多次發起罷工行動,一方面要求調整薪酬幅度,追上通貨膨脹,敦促局方正視公營醫療服務人手流失。罷工背後,另一個現象正受到公眾關注:工作量太大、職場欺凌和繁瑣的醫療系統結構,導致英國醫生自殺人數持續上升。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對自己好一點的文化

通貨膨脹、就業前景不明朗、高成本生活,都令旅行及奢侈品變得難以負擔。但要善待自己的話,以不昂貴的方式,像是喝咖啡、吃雪糕,或是買唇膏、面膜為自己打扮,甚或是工作小休時看一集喜歡的劇集,也可帶來一點快樂。 查看文章

AI 情人與性伴侶:人類必上的倫理課

隨著 AI 技術不斷有新突破,不少昔日科幻電影的情節,如今也逐步成真,例如人工智能伴侶與性愛機械人,但人類與機械之間的情感連繫,世人仍然認知不多。有學者便提出跨學科研究,從 AI 情人到性愛機械人,深入探討如何為人機開啟不同的友情、愛情與性關係。 查看文章

【學術研究】生活小貼士真的有用,還是你堅信它有用?

網絡文章及演講經常推薦「想減肥可用小一點的容器」、「工作中的正念可提高生產力」、「遠離 Facebook 可讓你更快樂」等改善生活的技巧,但實際上我們從不知道是否照做就有效。利物浦大學心理學教授 Ben Ambridge 近日在「衛報」撰文指,有關減肥、正念或社交媒體等的「生活方式科學」研究,在實驗設計上存在局限,受試者根深蒂固的想法或會直接影響實驗結果。 查看文章

越来越多儿童抑郁 英国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引关注

2022年,英国有140万儿童和年轻人因心理健康问题寻求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帮助,人们担心儿童因金钱和教育等问题陷入抑郁。 查看文章

【烏克蘭戰爭】不慌也不躲?基輔青年的空襲日常

16 個月以來,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人們對俄羅斯的持續空襲變得日益麻木。頻繁發出的警報如同城市背景音效,很多人聽見了也無動於衷。他們不再匆忙逃至地鐵站等地方躲避,只待防空系統擊落敵軍的導彈或無人機,以及政府應用程式發出通知威脅解除。不少青壯年更是厭世,開始出現「認命」的怠倦感。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踩板橫越歐洲,以速度治療心靈

速降滑板在很多人眼中,只是危險的冷門玩意,Austrian Pixner 卻從這項極限運動中感到自由和寬慰。過去 6 年,這位 26 歲奧地利好手在陸地上馳騁,還曾聯同另外 4 名「板女」,展開 5,700 公里的橫越歐洲之旅。她們從英國出發,向土耳其一座古老修道院前進,幫助同伴之一撫平父親驟然離世的傷痛。 查看文章

激情過後:後球季抑鬱症襲來

隨著歐洲聯賽冠軍杯決賽和 NBA 季後賽總決賽結束,本賽季的歐洲足球和美國籃球賽事都告一段落。心愛的球隊能交出成績自然令人高興,表現不符預期也不用失望,留待下次捲土重來。不過,相信熱愛球賽的你,完季後總會隱約有一絲絲失落感。這種失落感持續發酵的話,可能會引致一種被稱為「後球季抑鬱」(postseason depression)的現象。 查看文章

紳士大哥:AI 毀滅人類何須暴力

當 AI 真的強大到能夠照顧人類日常生活起居甚至感情需要,充滿困難和挑戰的「現實社會」還剩下甚麼魅力? 查看文章

洗腦:一般思想控制的歷史

在這一個難分真與假、真相看似飄渺的時代,如何可以保存自我?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歷史學教授、精神分析學家 Daniel Pick 在去年發表著作 Brainwashed: A New History of Thought Control,追溯出一段上世紀下半葉,西方世界對洗腦的討論。 查看文章

陶傑:精神病患文化與香港的明日危機

這一切銀幕形象,是否加強了對精神病人的標籤?一切戲劇作品,凡有精神病患者有關,今日是否應該禁止?按照西方最新的人道平權標準,是否言論和創作自由也要讓步?香港的平等機會委員會,是殖民地政府撤出香港時設立的機構,引入西方自由主義價值觀,但香港是一個金錢社會,官僚和商人共同掌權,缺少深厚的文化基礎。 查看文章

【倫常命案】為何「下毒手」會變成「最佳解決方法」?

昨日深水埗發生倫常命案,印籍母親涉嫌用枕頭焗死 3 名年幼女兒。據報道,疑犯與丈夫分居一年,正處理撫養事宜,警方初步相信事件牽涉感情問題,不排除是不想將 3 名女兒交給他人照顧。過往有犯罪行為專家曾表示,倫常命案中,加害者往往是希望家人將來免於受辱或發生悲劇,認為痛下毒手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 查看文章

血腥行兇影片,對未成年者有何心理影響?

日前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斬人案,隨後有拍得行兇過程的閉路電視影片流出,那些血腥片段亦旋即在網上瘋傳,相信不少青少年甚至兒童也有看到。東西方專家均警告,現實中的暴力影像透過社交媒體擴散,足以對未成年人士的心理健康造成破壞,而保護他們善用互聯網免受傷害的重任,則落在每個成人身上。 查看文章

Moyashi:精神病社會

我相信今天生活在香港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精神病,有的只是程度的分別。或者說在一個荒謬的社會中,維持正常思考這個企圖,本身就是一件會痛苦得變成精神病的事。 查看文章

你我都是自虐狂?人們為何透過痛苦尋找快樂

在珠穆朗瑪峰上,現時堆積了超過 200 具屍體,大多是因為缺氧、體力不支,又或者各種意外而死亡的登山客。人們如想征服山峰就要跨越前人屍體,有研究指,平均每 20 名登頂的冒險家,就有一人無法回程,可是依然不斷會有後繼者冒生命危險勇闖山峰。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 Paul Bloom 就在著作 The Sweet Spot,探討究竟人們為甚麼自願做一些令自己痛苦、甚至冒生命危險的事情。 查看文章

口說欣賞努力,實際喜好天賦?

「沒有後天努力,再多天賦也沒有意義」、「成功需苦幹」,類似的說話或許已經聽到麻木。強調努力之重要,或能為成功人士博得謙虛貼地的名聲,但過分強調,反而可能令不少事業範疇出現「天分偏誤」(naturalness bias)—— 與其他須通過努力而成功的人相比,人們更敬重有天賦的人。 查看文章

【人生好累】想重返幼兒時期的大人

面對令人疲累的工作及生活,大人有時也會懷念只要嚎啕大哭,就會有人安慰的幼兒時期。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一些上班族的娛樂是與歌手虛擬化身一起唱兒歌、在酒吧中聽繪本故事。這些人或都嚐過成年後的辛酸,想要重拾兒時生活的快樂。 查看文章

Moyashi:壓力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在沒有人管理的島嶼中活下來,形成獨自的生態,主角們於是感歎:「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這成為該電影系列的名句。生命無論如何都會繼續,特殊的環境只意味著特殊的出路,不會改變生命繼續流動的事實。 查看文章

就诊门槛提高 25万名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被NHS拒之门外

在儿童心理健康危机的背景下,英国25万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被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拒绝帮助,后者正在努力管理激增的病例量。 查看文章

Moyashi:欺凌是確保自己不被欺凌的最佳手段

在大多的欺凌事件被揭發後,大眾經常都無法理解,受害人不一定是個討厭鬼,反而本來是品學兼優的學生,為甚麼會被欺凌?加害者明明沒有實質好處,竟然會如此心狠手辣。事實不是受害者有甚麼特別,也不一定犯下甚麼天大的過錯,而是因為群體為了維持自己的向心力,急於找一個倒楣鬼。 查看文章

正常的迷思:社會如何令人生病

過去兩年多的疫情,令到很多人意識到疾病不單是醫學問題,亦是政治和社會學的問題。加拿大名醫 Gabor Maté 去年就出版著作 The Myth of Normal,揭示社會一些所謂「正常」的狀態,如何令人一步步走向疾病。 查看文章

恐懼:同時驅動利他主義的情緒

很多人會把恐懼歸類為負面情緒。坊間有很多慰藉心靈的書籍和網絡文章,鼓勵人們要克服內心恐懼,以建立豐盛人生。每個人都會有感到害怕的時候,這是本能反應,但不是很多人會明白恐懼的本質。喬治城大學心理學教授 Abigail Marsh 的著作 Fear Factor 就嘗試解釋恐懼情緒如何影響人類的行為,有時候甚至令人作出利他行為。 查看文章

奧威爾三部曲之三:備受欺凌,學會求生的「如此歡樂童年」

1952 年,亦即奧威爾死後兩年,其自傳「如此歡樂童年」(Such, Such Were the Joys)出版,講述他 8 至 13 歲期間被欺凌虐待的慘痛經歷,這份痛苦亦融入到他後期的作品之中。 查看文章

【年輕勢】窮得只剩時間:為何韓國青年愛排隊?

時間就是金錢,當有人用錢買時間,更多人只能把時間當錢花,包括韓國青年男女。排隊文化在 1980 年至 2000 年初出生的 MZ 世代中日漸盛行,為了買到品牌物以至折扣貨,等上數小時也樂此不疲。專家分析,在求職難發達更難的時代,他們從中追求的不只物質,還有微小的幸福和成就感。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