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CUP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文化
/
2023.12.22
17
:
49
另類聖誕傳統:全家圍爐講鬼故
欧洲
英国
传统
小说
文学
圣诞
鬼故事
20 年前「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上畫,自此成為經典聖誕電影之一,仍有很多人翻看此戲當作過節。不過,英國的聖誕除了這種溫馨浪漫作品,其實還有更多陰森、詭秘的鬼故事,圍爐互嚇更是不少家庭的傳統,並且維持至今。當地的電視台和劇團也會「贈興」,推岀帶有懸疑恐怖感覺的聖誕節目。
文化
/
2023.12.22
17
:
48
東芝曾是三星的學習對象,為何如今卻只能退市?
日本
企业
半导体
东芝
记忆体
电器
电子
知名電器品牌東芝創業近 150 年,自 1949 上市,終在日前於日本股市除牌。回首東芝的輝煌史,在經濟高增長時期,東芝在日本國內生產的黑白電視機、雪櫃及洗衣機,成為庶民趨之若鶩的家電「三神器」,其後推出的家電更為人津津樂道。公司又於 78 年推出首台日文文書處理器,而 87 年開發出 NAND 快閃記憶體,成為現今智能電話的關鍵,更成為南韓三星電子的模範,但兩者發展卻南轅北轍。
文化
/
2023.12.22
17
:
47
當科技佔據時間,人類應如何抗衡?
精神健康
作息
工作
手机
打工仔
习惯
現代人只要手上有電子設備,由工作、購物、日常繳費,到控制家居電器等大小事務幾乎都可以處理,本應有助節省更多時間,但事實卻是促使人們利用這些空閒時間,做愈來愈多的事。
文化
/
2023.12.22
17
:
46
廢鈔又如何:踏入 2024,印度仍是現金主導?
印度
社会
流通
现金
纸钞
货币
2016 年底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停用 500 及 1,000 盧比這兩款鈔票,並在 4 小時內回收作廢,以打擊貪污及遏制黑錢。86% 流通貨幣一夜間淪為白紙,令全國上下陷入混亂。批評人士更指,此舉傷害低收入戶,並窒礙非正規經濟發展。但最新研究顯示,現金仍在當地佔主導地位,讓人再次質疑廢鈔令的必要性。
文化
/
2023.12.22
17
:
45
【展覽】21 位香港插畫家的「人間氣場」—— 專訪 Maf Cheung 的繪影世界
香港
展览
插画
绘画
艺术
天趣當代藝術館現正舉辦「人間氣場——香港插畫展」,展示 21 位香港插畫家的作品,表達出他們於「現實生活以外的幻想、祈盼、精神寄托或點點的幽默感。」他們所傳達的童真、幻想、戀愛滋味、人與社會及自然的關係等觀點與感受,冀以此引起觀者共鳴或在理解中找到慰藉、能量,而這些充滿生命力的奇想,正是這次「人間氣場」的要素及魅力所在。
文化
/
2023.12.22
17
:
44
Moyashi:後香港「香港人」
香港
社会
海外
离散
香港人
於是在後香港的香港人無論如何掙扎表達自我,在離散社群的眼中,總是不再純正的文化身份,是被北方洗腦統合後的雜種遺民。生長在香港的香港人才是香港人,抑或遠走外地的離散香港人才是香港人,這將會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話語權戰爭。
文化
/
2023.12.22
17
:
43
曾魂:身在台灣,「詩人」是一種職業?
台湾
生活
诗人
身份
畢業後一直從事自由工作者,逢半年必須去移民署,填寫來台返港出入境的資料。懊惱又煩悶的是,我該在職業欄上寫下甚麼?「詩人」是一種職業?是一種身份嗎?還是某種抽象而不落言詮的造物者?
文化
/
2023.12.22
17
:
42
曾詩敏:有熱誠的同路人,總不會走散
香港
同路人
嘉年华
运动
体育
今次在這個大型嘉年華盡一分力,又一次碰上以前工作上認識的朋友,有轉了個崗位的,也有認識多年但首次直接交手的,亦有近年數次合作的。兜兜轉轉,大家如何蛻變,好像都萬變不離體育,也不離「自己」。因為大家仍然相信和喜愛著同樣的東西,所以又一起再創另一些回憶和里程碑。或許,有熱誠的同路人,總不會走散。
文化
/
2023.12.22
17
:
41
月巴氏:1994(36)—— 「飯島愛」
香港
创作
小说
演员
「但其實,我開心的。」健說。我不明白他這句話的用意,又或,我的注意力一直放在他新髮型上,沒有認真聽他的話。看著他這個新髮型,不太慣。 「難道拍一世 AV。」原來令他開心的是飯島愛引退這件事。但聽他語氣,完全感受不到他開心。
文化
/
2023.12.21
17
:
50
港新雙城記|1988 年,頂級經濟學家如何比較香港和新加坡經濟發展?
新加坡
香港
出口
工业
政府
历史
经济
香港和新加坡一直是經濟學家比較的對象。可是,當大家都集中於港口城市、英國制度、自由市場等相似之處時,兩地的發展模式其實不盡相同。克勞斯(Lawrence Krause)是 20 世紀中後期研究亞太貿易的權威,他曾於 1988 年發表研究文章,比較香港和新加坡的經濟表現和前景。
文化
/
2023.12.21
17
:
49
中國購物平台 Temu,能與亞馬遜匹敵嗎?
中国
社会
企业
消费
消费者
营销
竞争
网购
零售
去年 9 月面世的中國購物平台 Temu,以琳琅滿目的廉價商品作賣點,宣揚用戶「可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截至 5 月,其應用程式已在 48 個國家上架,在美國有超過 1 億活躍用戶。消費歷史學家 Wendy Woloson 認為,該平台滿足了美國人對便宜商品與新奇體驗的渴望。美國新聞網站 Vox 分析了該平台的興起。
文化
/
2023.12.21
17
:
48
冰島火山爆發,影響比預期中細?
社会
交通
健康
冰岛
北欧
旅游
气体
污染
火山灰
火山爆发
熔岩
航空
經過數週的地震後,冰島西南部雷克雅內斯半島(Reykjanes Peninsula)週一晚火山爆發,呈橙色和鮮黃色的熔岩噴向夜空,冒出濃煙,當局疏散附近格林達維克鎮居民。火山爆發在冰島很常見,專家認為這次事件不太影響旅遊和航班運作,但氣體污染恐會飄到首都。
科技
/
2023.12.21
17
:
47
科普作家為何不應宣揚宇宙虛無?
信仰
传递
宇宙
沟通
知识
科学
科普
虚无
资讯
啟蒙運動以科學理性祛魅,令人類邁進了現代。但每當涉足昔日信仰壟斷的課題,探討創世、生命與意識的奧秘時,科普作家卻經常急於證明,宇宙不過是物質組成的冷酷世界,意義與價值終歸是虛無。悉尼大學跨學科講師 Chris Ellis 則撰文呼籲,科普作家不應該著力宣揚虛無主義,否則只會偏離科普作家的真正使命。
文化
/
2023.12.21
17
:
46
一齣俄羅斯禁劇,如何俘虜烏國青年的心?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娱乐
影视
软实力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人的民族認同感有增無減。但以蘇聯時代為背景、獲俄府資助的犯罪劇集「小子的話:瀝青上的血」(Слово пацана. Кровь на асфальте),最近卻通過盜版網站和 Telegram 頻道,「攻佔」禁播俄語節目的烏國,成為當地網上觀看次數最多的連續劇,年輕人尤其著迷。更耐人尋味的是,俄烏兩國官員都想禁播此劇。
文化
/
2023.12.21
17
:
44
【愛在左右】SEN Free 運動班,給 SEN 成年人一個「動」「融」機會
香港
影片
社会
支援
本地
社区
自闭症
运动
「香港自閉症聯盟」估計,本地自閉症總人數高達 191,952 至 230,342 人。有相關病症的學童自然需要多關注,但其實自閉症成年人遇到的困難不會比學童少。然而,目前只有 5 間由社署資助的自閉症人士支援中心服務 15 歲以上人士,僧多粥少,令大部分成年患者在起居飲食,以至融入社會方面都感到無比吃力。本身是臨床心理學家的 Vivien 受師父 Rachel 啟發,幾年前創立 SEN Walker 星伴行,自 9 月起夥拍幾位朋友為自閉症成年人免費提供 SEN Free 恆常運動班,讓他們既可鍛鍊身體,又能擴闊社交圈子,協助他們在人生跑道上,找尋同路人。
文化
/
2023.12.21
17
:
44
唐明:紅樓與政治 03 —— 做奴隸而不得毋寧死
文学
红楼梦
经典
然而,作者沒有道破,或者在他的年代,也不可能承認的事實是:即使賈府裡的老爺太太本身,又何嘗不是皇帝的奴僕?王夫人的大女兒元春回家探親,父母也要向她行跪叩禮,為了給足皇帝面子,自掏腰包大肆鋪張,以求鞏固皇帝的寵信。一旦失勢,等於是被皇帝逐出大殿,下場和被趕出門的女僕一樣凄涼,貴婦小姐淪落風塵,或死於牢獄,也不意外。
文化
/
2023.12.21
17
:
43
呂嘉俊:用陳皮同時發展清鮮和濃厚的粵菜風味
香港
烹饪
粤菜
食材
食物
饮食
陳皮能應用在濃郁味道的炆扣菜式上,與牛肉、羊肉等配搭出深沉陳遠之味,運用在鮮味的海鮮上,亦有一陣獨特的幽香。只要選到適合的陳皮,無論是製作醬汁,還是長時間炆煮,一樣有其功效和回甘。陳皮大概是未來可發展的中餐食材,小小的一塊,卻有令人回味無窮的效用。
文化
/
2023.12.21
17
:
42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4 —— 海外小企業的聯乘效應
合作
商业
比赛
海外
香港人
麻雀
鮑魚和參茸海味的銷售,從來都是以華人為主,因此跟華人普遍嗜好的打麻雀作聯乘活動,確是雙贏。因為不管是社團支援或商業小買賣,港人組織在海外勢孤力弱,所以不同機構的聯乘合作至為重要。
文化
/
2023.12.21
17
:
41
林喜兒:「身前身後」—— 最後的告別
家庭
生死
2023 年尾要回顧的,是今年在 Netflix 上架、HBO 的其中一個招牌作「身前身後」(Six Feet Under)。2001 年首播至 2005 年共五季,一部以死亡出發的黑色喜劇,20 年後重溫,一點也不過時。
文化
/
2023.12.20
17
:
50
聖誕滯銷,義烏出口商提早放假
中国
出口
批发
经济
义乌
聖誕節原本是全球最大批發市場之一 —— 中國義烏小商品城的出口旺季,「Made in China」的聖誕老人帽、聖誕襪、聖誕樹理應會在佳節前出口到世界各地,但商城內的檔販姜慶卻早在聖誕節前,陸續收起未能售出的裝飾。聖誕銷售高峰期本為 10 月,但今年銷情並不理想,姜透露營業額下降達 3 分之 1,同場商戶均面對同一困境。
文化
/
2023.12.20
17
:
48
也門胡塞武裝,可使你無法如期送出聖誕禮物
以色列
伊朗
海运
物流
船运
军事
上月被指有以色列背景的貨輪 Galaxy Leader,在駛經紅海期間被親哈馬斯的也門胡塞武裝劫持,武裝分子還公開作戰片段,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此後,類似的攻擊急劇增加,影響全球航運業,有大型航運公司不得避開紅海航線,以致我們在網上預訂的聖誕禮物,很有可能被連串胡塞武裝的攻勢擾亂,無法如期送抵目的地。
文化
/
2023.12.20
17
:
48
第一場政治工運:1884 年香港反法暴動
香港
工人
抗议
暴动
历史
罢工
在 19 世紀中葉,香港已經發展出繁榮的港口經濟,聚集了大量華工,亦衍生多次罷工行動。中法戰爭期間,一股排外情緒席捲中國,香港華人人口眾多,自然也無法免於這場反帝國主義運動。學者蔡榮芳就曾經在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講述 1884 年的香港反法暴動,這次抗爭也可能是香港首場大型的工業政治行動。
文化
/
2023.12.20
17
:
47
喪屍藥旅遊:為何 TikTok 網紅拍攝吸毒者?
美国
社会
拍片
毒品
毒瘾
流量
镇静剂
「喪屍藥旅遊」(tranq tourism)是近來抖音國際版 TikTok 的討論話題之一,這類影片主要拍攝注射鎮靜劑或服用藥物的「癮君子」,有些是偷拍,有些可能是趁對方服藥後迷迷糊糊時拍攝。這些影片基本上沒有內容,但觀看次數破百萬,令人不禁要問:拍攝吸毒者的用意是甚麼?
文化
/
2023.12.20
17
:
46
無名英國人,從被流放到成為蒙古帝國翻譯使者
欧洲
英国
中世纪
征服
历史
流放
翻译
蒙古
東至朝鮮半島、西至烏克蘭、北至西伯利亞、南至中國,曾經全部或一部分是 13 世紀鼎盛時期的蒙古帝國彊土。這個從大草原崛起的遊牧民族,席捲歐亞成為史上最大連續領土帝國,但無論在征服過程抑或管治方面語言都是一大障礙。一個為歷史文獻所記卻又不知名的英國人,便為帝國擴張史補上一筆。
文化
/
2023.12.20
17
:
45
從抗拒到習慣:口罩已成美國社會一部分?
美国
社会
口罩
日常
生活
防疫
有別於疫前「無病也戴罩」的亞洲人,美國人以往甚少接觸外科口罩,戴的人不是醫護人員,就是在派對假裝醫護。直至疫症爆發,政府頒佈口罩令,在全國各地引起爭議、指責和蔑視。不過「美聯社」發現,來到 2023 年盡頭,口罩並未徹底從當地消失,反而融入到美國社會當中,成為部分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文化
/
2023.12.20
17
:
43
夏海安:原住民學校 —— 真相若被忘記,和解從何說起(上)
加拿大
人权
原住民
学校
历史
加拿大的真相與和解日設立的背景,與自 19 世紀設立、營運直到 1996 年為止的原住民學校有關。當局不理父母的反對,將當時的原住民小孩強制送到學校。按當局的說法,寄宿學校是要讓原住民融入主流文化,實際上則是強迫學生使用西方姓氏、西方服裝、只能學習英法兩種官方語言。
文化
/
2023.12.20
17
:
42
曾魂:「詩生活」,在這終將消失的書店……
书店
诗人
诗歌
「詩生活」是台灣第一間,單純販賣詩集以及與詩相關商品的書店。獨特之處在於,其營運以十年為期。意謂這個不甚顯眼卻極其矚目的空間,每晝每夕,逐分逐秒,正在倒數,迎接消失於 2027 年的命運。
文化
/
2023.12.20
17
:
41
吳家強:街貓關注組(11)
创作
小说
「梁本輝,我們已經找到一些線索了。」刑亮說。 「是誰?」梁本輝問。 「很可能是你認識的人。我們在阿光寓所的電腦裡,找到他的資料,他就是盜取玩家點數卡的人。」刑亮一頓:「你認識一個叫林仲賢的人嗎?」
文化
/
2023.12.19
17
:
50
2023 最佳表現經濟體竟然是……希臘?
欧洲
希腊
芬兰
市场
经济
股市
通胀
今年年初,不少分析師都警告全球經濟衰退,來到年底,世界經濟卻意外有回暖跡象,全球 GDP 增幅達到 3%。一直為高通脹苦惱的央行似乎看到曙光,不但就業市場保持活力,通脹開始回落,股市表現也有改善。當然,上述描寫不適用於所有地方,「經濟學人」整理 35 個主要富裕國家數據,發現經濟表現最佳的國家同樣出人意表。
文化
/
2023.12.19
17
:
49
19 世紀中葉,香港的工人抗爭史
香港
工人
历史
罢工
苦力
1841 年英軍登陸,香港逐漸發展成貫通中西貿易的轉口港,經濟活動愈趨繁榮,吸引不少工人前來謀生。19 世紀本地也出現不少階級矛盾,而且添上種族元素,令社會形勢更複雜。學者蔡榮芳就曾經在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講述 19 世紀中葉香港的工人的抗爭史。
文化
/
2023.12.19
17
:
48
預防自殺,先要找出念頭何時出現
精神健康
心理
情绪
抑郁症
焦虑症
自杀
医疗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數字顯示,本港去年有多達 1,080 人自殺,是 2007 年以來的新高。防止悲劇一再發生成一大社會難題,過去的做法,主要是找出誰有自殺風險並施以援手,但多年來似乎成效不彰。西澳大學心理科學學院研究員 Michael Kyron 及負責研究的副校長 Andrew Page 近日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指,困難在於難以辨識誰有自殺傾向,即使知道,也難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支援,所以要防止自殺事件頻生,就先要找出自殺念頭何時出現。
文化
/
2023.12.19
17
:
47
薯片公司如何決定口味?
口味
市场
营销
薯片
零食
饮食
1948 年英國零食公司 Walkers 開始生產薯片,1989 年被美國百事公司收購,旗下 Frito-Lay 目前在超過 200 個國家銷售 Lay’s 薯片和 Doritos 墨西哥脆片等產品,更不時因地制宜推出不同口味。例如,泰國有售的一款千層麵口味薯片,在意大利卻並沒上架,後者的口味選擇亦較少。英國「衛報」走訪 Walkers 的萊斯特總部,探討他們如何決定全球的薯片口味。
文化
/
2023.12.19
17
:
46
中國房地產受打擊,中產階層如何是好?
中国
失业
市场
复苏
房地产
消费
经济
財經雜誌「財富」指中國房地產和股市下跌,正在吞噬中產階級家庭的財富。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復甦步伐緩慢,失業日益嚴重,如今,一些中產家庭被迫放棄投資或出售資產以釋放流動性。
文化
/
2023.12.19
17
:
45
社交媒體「拋棄」新聞,傳媒業如何應對?
美国
社会
报道
媒体
搜寻引擎
新闻
社交媒体
资讯
社交媒體全面普及令新聞產業劇變,速食報道、公民記者、假消息等應運而生。傳統媒體即使對科技公司又愛又恨,也不得不追求流量以吸引網絡廣告,但現在它們開始遭這些大型平台拋棄。前稱 Twitter 的 X 移除帖文中報道標題、Facebook 把新聞部門的資源轉到別處、Google 近來兩度解僱相關員工。「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等老字號,再陷存亡危機。
文化
/
2023.12.19
17
:
43
Moyashi:後集體回憶香港
香港
社会
海外
移民
香港人
大家必須開放「香港文化」的解釋權,接納香港文化不再是單指地理香港上的文化生產與消費,而是作為一種美學風格的存在。8、90 年代的流行文化當然是經典,但不必執著於哪個才是正宗。「香港」是一個文化符號、一種風格選擇,在海外基於經典的重新創作,也可以是「香港文化」的新血。
文化
/
2023.12.19
17
:
42
鴻若遠:未來第二季,先來真人版 ——「魷魚遊戲:真人挑戰賽」
人性
团队
比赛
雖然只看了頭 5 集,但參加者已由一開始的 400 多人,驟降至 100 人以下。而每個人的性格亦開始浮現出來,有人渴望和最強的人團結一起,有人則趁機把有機會問鼎冠軍的最強對手除掉,因為人人都知道,團結只是暫時方向,到最後還是只得一人獲勝,所以比自己強的對手永遠是威脅,不管他/她是站在己方還是對面。
文化
/
2023.12.19
17
:
41
趙子龍:窮人生仔會完蛋,要怎樣才不會完蛋?
漫画
文化
/
2023.12.18
17
:
50
舒特拉的名單:喚起大屠殺意識的 30 年經典
二战
大屠杀
犹太人
电影
我們對納粹大屠殺的歷史認知,通常都不是來自歷史教科書,反而是經典的電影作品,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 List)就是很多人的啟蒙作品之一。阿德萊德大學法國研究副教授 Ben McCann 撰文分析,這部 30 年歷史的經典,如何改變國際社會對納粹大屠殺的認知,也改變史匹堡的電影生涯。
文化
/
2023.12.18
17
:
49
1886 年,張之洞奏請成立大清駐香港領事館
中国
英国
香港
执法
外交
张之洞
历史
领事馆
隨著在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失利,滿清被迫「割讓」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予英國。但英國佔據後,香港與廣東商務往來依然十分頻繁,加上境內華民人口眾多,故此滿清政府,特別是廣東當局,需要與港英政府交涉以處理各種政治、經濟、民生問題。兩廣總督張之洞就曾經奏請朝廷,建議在香港設立領事館來解決爭端。
文化
/
2023.12.18
17
:
48
當人人都攞 A,何謂優秀成績?
美国
社会
哈佛大学
大学
学生
成绩
耶鲁大学
最近有調查發現,美國耶魯大學各科學生評核中,獲 A 級成績有上升趨勢,學者形容這個現象是「分數通脹」,如果大多數學生在科目上都得到「優秀」成績,其實未必是好事。
文化
/
2023.12.18
17
:
47
大谷翔平的合約,為甚麼特別?
美国
棒球
球员
税务
薪酬
运动员
体育
日本職業棒球選手大谷翔平與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道奇隊(Los Angeles Dodgers)簽下為期 10 年、體壇史上最高的 7 億美元合約。根據協議,大谷每年只會獲 200 萬美元薪酬,剩下 6.8 億美元則在 2034 年至 2043 年間,每年平均無息收取 6,800 萬美元。這種支付方式引起討論,他的經理人 Nez Balelo 形容,大谷這個決定經過深思熟慮。
文化
/
2023.12.18
17
:
46
COP28 氣候大會:為何淘汰化石燃料那麼難?
社会
化石燃料
协议
气候变化
石油
联合国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 28 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週閉幕,最終達成的協議呼籲全球擺脫化石燃料,實現能源轉型。在今屆充滿爭議的氣候峰會,化石燃料的未來成為焦點。到底為何一直難以淘汰化石燃料?
文化
/
2023.12.18
17
:
45
【Soul Monday】以滑浪改善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
儿童
南非
心理
冲浪
辅导
运动
南非鄉鎮資源不足,兒童經歷創傷事件後,社區內卻缺乏社工和心理學家支援,長遠損害他們的精神健康。本地組織 Waves for Change 就以滑浪作為治療手段,讓那些因貧窮、殘疾、幫派暴力等問題,處於「有毒壓力」高危狀態的 11 至 13 歲孩子,在海中通過學習和群體活動,培養興趣、自信甚至理想。
文化
/
2023.12.18
17
:
43
低碳想創坊:COP28 淘汰公民社會訴求,最終協議守不住攝氏 1.5 度防線
社会
化石燃料
协议
融资
COP28 加時 23 小時,通過最終協議。小島嶼國家聯盟(AOSIS)首席談判代表、來自薩摩亞的 Anne Rasmussen 在閉幕聲言指「我們不希望打擾您」,然而最終協議倉卒被採納,最先淘汰的卻是 39 個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小島嶼國家的訴求。
文化
/
2023.12.18
17
:
42
呂嘉俊:壓力大時你會吃甚麼?
压力
心理
情绪
减压
食物
當壓力大時你想吃甚麼?大部分人都吃得很簡單,那些精細的法菜 fine-dining、懷石料理、手工粵菜、北歐採集料理,通通不管用。對壓力大人士來說,這些餐飲體驗並不適宜在高壓狀況下出現,反而叉燒煎蛋飯、茶餐廳炸雞髀、芝士薯條、菠蘿油、忌廉蛋糕、零食薯片、麻辣火鍋才是大家當下最想吃的東西。
文化
/
2023.12.18
17
:
41
筆是港媽:日本接骨院 —— 媽媽手和關節筋肉痛症救星
日本
精神健康
母亲
治疗
肌肉
育儿
照顧幼兒難免要長時間彎腰和手抱,結果身體很快就出現勞損。在日本,無論社區或商場,都會看到接骨院或整體院,好奇心驅使後我入店嘗試,竟能夠於幾個月內治好了我長期的腰痛問題。
文化
/
2023.12.15
17
:
50
曾經,英國有機會完全買下新界
香港
中华民国
抗日
抗日战争
新界
历史
民国
1898 年,英國通過「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向大清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 99 年,直至 1997 年 6 月 30 日,這片土地後來被稱為新界。其實,英國曾經有機會完全接掌新界,歷史學家 Franco David Macri 曾發表研究,講述 1938 年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向英國求售新界,最終被倫敦拒絕的事件。
文化
/
2023.12.15
17
:
49
日本政治獻金風波:清洗「安倍派」能保住大局嗎?
日本
内阁
安倍晋三
民调
自民党
丑闻
日本爆出 30 多年來最大政治獻金醜聞,自民黨安倍派有多名高層捲入「收回扣」事件,首相岸田文雄因此宣佈撤換閣僚,希望能挽回公眾信任。不過,多項民調顯示岸田政府民望跌至新低,清洗安倍派能否幫他保住首相職位?
文化
/
2023.12.15
17
:
48
統治者的眼淚:金正恩緣何在人前哭泣?
朝鲜
社会
北韩
哭
感情
独裁者
眼泪
金正恩
最近的北韓全國母親大會上,金正恩談及國家出生率時,拭淚敦促女性生育更多孩子。其實金正恩早已在公開場合哭過,從 2011 年 12 月新任「最高統帥」在父親金正日追悼會上落淚,到 2020 年 10 月勞動黨成立 75 週年的閱兵儀式上,在講話時為未能「使我們的人民擺脫生活中的困難」灑淚道歉等;研究北韓的專家指,不論領袖的眼淚是真心抑或是演出,官方媒體都力求將領導塑造得更具人性。
文化
/
2023.12.15
17
:
47
增長放緩:美國人的「TikTok 時代」將要告終?
中国
美国
社会
应用程式
潮流
社交媒体
從高官紅星到升斗市民,這些年美國人對 TikTok 愈發迷戀,令此「外來」社交媒體擁有強大影響力,左右當地文化、經濟甚至政治。不過,多份年終研究報告顯示,這個平台在美大幅增長多年後,發展空間或已所餘無幾,走到了「炒作週期」(hype cycle)的終點。這是否意味美國的「TikTok 時代」將要結束?
文化
/
2023.12.15
17
:
46
2084 種物種,貓都愛吃
社会
入侵物种
动物
宠物
灭绝
物种
猫
野生动物
家貓(Felis catus)對人類來說有時可能難以捉摸。而飼主不懂的,可能還有牠們會吃甚麼。除了直接買來的貓糧,貓也是令其他小動物發抖的掠食者,是多地的入侵物種。近日發表在期刊「自然通訊」的研究就揭示,有 2,084 個物種淪為自由放養家貓的獵食對象。
文化
/
2023.12.15
17
:
45
我已經盡力:一個推卻責任的壞藉口?
精神健康
心理
成功
育儿
藉口
辩解
在日常生活,又或者打開電視,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某些人做錯事情,面對鋪天蓋地的責罵,卻回應指「我已經盡力了」、「不要抹殺努力」。究竟盡了多少力才算盡力,可以作哲學討論,但也可以是心理學問題。心理學家 Darius Cikanavicius 就分析這個「我已盡力」的機制。
文化
/
2023.12.15
17
:
43
Moyashi:為甚麼需要博物館
香港
博物馆
展品
展览
教育
社交
空间
李特首去年施政報告中的流行文化博物館未見其影,文化博物館先要殺頭,科學館也要讓座給國家發展成就館。把好好的博物館關掉很可惜,但話說回來為甚麼我們需要博物館?
文化
/
2023.12.15
17
:
42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3 —— 麻雀比賽中被遺忘的兩個角色:裁判與戥腳
交流
比赛
海外
香港人
麻雀
麻雀是個固定人數的比賽,一定是以四人為單位,當分配好後,就不好隨便改變。若是足球比賽,大家多打一個少打一個,或許會影響強弱之勢,但只要雙方同意,比賽還是可以繼續。可是打麻雀就缺一不可了。因此主辦方得準備好一定戥腳人數,以應付臨場需要。
文化
/
2023.12.15
17
:
41
月巴氏:1994(35)—— 「東邪西毒」(下)
香港
创作
小说
王家卫
金庸
电影
「那班角色在原著裡明明都是絕世高手,現在卻被描寫成恍如有嚴重精神創傷的人,而且令他們創傷的原因,純粹是兒女私情。」文把餘下的半條香腸放進口,「但真正令金庸迷不滿的原因是,王家衛竟然夠膽用古龍式的語言,去講金庸的故事。」
文化
/
2023.12.14
17
:
50
港英政府,如何綠化改造香港?
香港
植树
植物
历史
种植
绿化
經過百多年發展,香港除了經濟發達,還擁有高效的衛生體系和世界級郊野公園。香港史其中一個轉捩點是 1841 年英軍登陸香港,過去很多討論聚焦港英政府大規模的社會和經濟改造,然而其管治實際上也大大改變了城市地景和自然面貌。香港大學 Robert Peckham 教授就曾在 Modern Asian Studies 發表文章,探討 18 世紀末、19 世紀初香港綠化。
文化
/
2023.12.14
17
:
49
超前部署:Z 世代的防衰老熱潮
社会
精神健康
美容
衰老
护肤
青年
社交媒體以至視像會議盛行,小市民也如明星般終日面對鏡頭,令人更加著緊外貌。如今頂多二十出頭的 Z 世代,就已擔憂自己看起來老而「超前部署」,趁還年輕積極護膚美容。今年初,更有 TikTok 短片「14 歲的我為延緩衰老所做的事」受到瘋傳。這種焦慮為不少品牌帶來商機,卻也被部分人視作危機。
文化
/
2023.12.14
17
:
48
以哈戰爭|國際記者無法入境,本地人擔起報道重任
以色列
加沙
巴勒斯坦
巴以冲突
哈马斯
报道
战场
战争
新闻
记者
全球密切關注以色列與哈馬斯的對戰,但迄今所有國際記者皆被禁止踏足加沙地區,令他們無法提供全面的實地報道,只能主要仰賴巴勒斯坦的內部人士及社交媒體,憂慮影響新聞質素。與此同時,加沙的年輕電影人、攝影師甚至網紅兼任公民記者,透過文字和影像向外界分享戰時生活,填補當地的新聞真空。
文化
/
2023.12.14
17
:
47
印尼 TikTok Shop 重開是否好事?
印尼
社会
合并
市场
经济
网购
零售
电子商务
TikTok 近日同意以投資總額 15 億美元與印尼 GoTo Group 成立合資公司,TikTok 的印尼網上商店業務將與 GoTo 的電子商務部門 Tokopedia 合併,讓 TikTok Shop 換個形式重返印尼市場。TikTok Shop 近年在印尼掀起電商和「直播帶貨」熱潮,卻因政府禁令而暫停運作,如今重開,對當地企業和經濟是否好事?
文化
/
2023.12.14
17
:
46
中世紀養貓:富有的象徵,讀書的陪伴
中世纪
修士
动物
宠物
历史
猫
贵族
自中世紀起,貓經常與修士、學士為伴,有一位詩人描述,貓是學者的光、最親密的伴侶,表達了對寵物貓強烈的情感依戀。貓的相伴,對於花時間閱讀和寫作的人,為其腦力工作的孤苦,帶來了愉悅。
前页
1
...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