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CUP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文化
/
2022.04.04
18
:
41
鴻若遠:Me Too 風暴後的 Ill Too —— 病人歧視風暴的逐漸形成
左派
恶搞
政治正确
歧视
筆者雖然也是布斯韋利士的影迷,卻覺得必須以正視聽。金草莓獎從來都是以嘲諷爛電影和演員的爛演出為主,一直以來只是圖個笑,亦算是向行業的另類鞭策。其實主辦方也跟觀眾一樣,在布斯韋利士家人發出聲明後,才知道他患上此症。
文化
/
2022.04.01
18
:
50
當人民不想脫離英國樞密院:停滯不前的加勒比司法法院
加勒比
司法
殖民地
法院
英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佈全球各地,至今仍然留下很多重要的遺產,包括國際認受性極高的普通法制度。加勒北海多國如牙買加、巴巴多斯、千里達等都曾經是英國前殖民地,獨立後繼續留在英聯邦,甚至依然視樞密院司法委員會為最高法院。在解殖思潮下,多國領袖曾經推動把終審權轉移到加勒比司法法院(Caribbean Court of Justice),但人民之間似乎反應冷淡。
文化
/
2022.04.01
18
:
49
失語症,如何剝奪他們的溝通能力?
精神健康
名人
大脑
失语症
表达
语言
主演「虎膽龍威」(Die Hard)聞名的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因患上失語症,被迫放棄長達 40 年演藝事業,轟動國際影壇。究竟失語症成因為何,是否有治癒的可能?有哪些名人同樣受失語症之苦?
文化
/
2022.04.01
18
:
48
【烏克蘭戰爭】Z 禁令:一個淪為戰爭犧牲品的字母
欧洲
社会
企业
宣传
标志
符号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俄羅斯突然處處見「Z」,從裝甲車、冬奧隊服以至社交平台,皆有俄人以此支持普京對烏的「軍事行動」。從此,普通的拉丁字母被視為邪惡的俄軍象徵。德國更響應烏方呼籲,禁止公開展示此字來聲援俄國侵略。不少公司為免捲入紛爭,亦陸續棄用「Z」字標誌。但有企業堅拒跟隨,認為把矛頭指向單一字母並無意義。
文化
/
2022.04.01
18
:
47
愛潑斯坦私人島嶼叫價過高?
美国
社会
岛屿
市场
房地产
已故美國富豪愛潑斯坦名下兩個位於加勒比海美屬處女群島的島嶼,上週以 1.25 億美元開售。愛潑斯坦遺產律師表示,這兩個島嶼的出售收益,將用於解決待決訴訟及遺產管理的常務開支。不過彭博社訪問相關房地產行業人士指,考慮到昔日的買賣價錢、加上愛潑斯坦在島上惡行的負面影響,大聖詹姆斯島(Great Saint James)和小聖詹姆斯島(Little Saint James)作價過高。
文化
/
2022.04.01
18
:
46
要減低交通意外,城市設計先要考慮人會犯錯
美国
社会
交通
交通意外
公共交通
城市
城市规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字,每年大約有 130 萬人死於交通意外,是 5 至 29 歲年齡組群的頭號殺手,另外有 2,000 萬到 5,000 萬人受傷。城市規劃師一方面要維持道路交通流量,支撐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照顧社會各人的安全,避免交通意外發生,是十分艱鉅的任務。彭博社報道,美國猶他州正採用一套不同的思維,成功減低交通意外,秘訣是在規劃時,要勇敢考慮人有犯錯的可能。
文化
/
2022.04.01
18
:
45
【展覽】過百真跡呈現達利的「瘋癲・夢境・神曲」
台湾
西班牙
展览
艺术
2022 年初,台灣還有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展覽 :「瘋癲.夢境.神曲 —— 天才達利展」。畫家達利與畢卡索、米羅被譽為西班牙 20 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藝術家;達利以超現實主義的作品而聞名。這次展覽除了有其知名作品之一「記憶的永恆」,即軟化了的鐘錶畫像,亦有達利繪製的「神曲」詩篇全系列一百幅畫作等。展場設計融入「踏在夢境中的現實」概念,真跡與環境佈置相配合下,主辦方希望觀眾能有一個沉浸式的超現實體驗。
文化
/
2022.04.01
18
:
43
Moyashi:翻譯與那些無法被翻譯的東西
中国
言论自由
在閱讀「大翻譯運動」之際,除了嘲笑被翻譯的東西,突顯黨如何利用醜陋扭曲的民粹來穩固自己的論述外,也要注意到被「戰狼」所壓抑與消音,以致根本無法出現、也無法被翻譯的東西。「大翻譯運動」不是純粹的辱華,而是逆向展示這個「華」如何侮辱自己、又如何傷害自己的國民。
文化
/
2022.04.01
18
:
42
吳蚊蚊:粉嶺村姑
香港
城市
旅行
旅游
要好好看看自己的家,所以最近好努力出遠門。村姑出城,比劉姥姥進大觀園更興奮。
文化
/
2022.04.01
18
:
41
鴻若遠:提防邊護邊打壓的女權短板
奥斯卡
女权
性别歧视
暴力
歧视
先不論閣下是否支持以暴力捍衛自身權益,但最起碼最後發言和爆粗的權利,是不該被男性奪去,既然身體自主,除非是自願交出權利或主動要求對方代勞,不然對方沒有權搶去這個讓全球觀眾注目的機會。
文化
/
2022.03.31
18
:
50
終結古老的疫症?瘧疾疫苗面世
非洲
精神健康
传染病
疫苗
疟疾
医疗
瘧疾是十分古老的傳染病,在羅馬時期已經盛行,若果得不到恰當的藥物治療,後果可以不堪設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單是 2020 年,瘧疾就感染了 2.41 億人,奪去 62.7 萬人的性命,當中 95% 個案來自亞撒哈拉地區,而 5 歲或以下的小童佔總死亡人數的 80%。不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帶來好消息: 瘧疾疫苗已經面世。
文化
/
2022.03.31
18
:
49
【烏克蘭戰爭】有名有姓與寂寂無名的陣亡俄軍
俄罗斯
乌克兰
士兵
将军
将领
战争
战略
死亡
军事
军人
北約估計,自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有 7,000 至 15,000 名士兵喪生。一個月的兵員損失數字,已大抵於前蘇聯士兵在持續十多年的阿富汗戰爭死亡人數。基輔方面稱,截至 3 月 28 日有 7 名俄國將軍、至少共 15 名高級軍官喪生。而其他寂寂無名的陣亡俄國士兵,想要在本國內追查他們的名字、人數,則可能要面對「假新聞法」的威脅。
文化
/
2022.03.31
18
:
48
【火雞之辱】土耳其改名 Türkiye 不成?
土耳其
名称
国名
地名
改名
英语
假如香港官方名稱 Hong Kong 將來改稱 Xianggang,國際社會是否遵循?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就受夠國家與火雞混為一談,去年年底下令更改英文國名 Turkey,發音與拼寫都遵照土耳其文 Türkiye,還計劃在聯合國登記,誓要國際社會遵循,但數個月來,國際反應都非常冷淡。
科技
/
2022.03.31
18
:
47
他們自願獻出私隱,擔當「智慧城市」白老鼠
韩国
南韩
城市
城市规划
数据
社区
资源
以大數據管理的「智慧城市」,是不少人眼中私隱全無的惡托邦,但有 54 個家庭自願獻出個人數據,在釜山參與南韓首個「智慧城市」實驗。「紐約時報」採訪部分住戶,他們不但嚮往其中生活,還認為這是人類未來,宜盡早適應。
科技
/
2022.03.31
18
:
46
龐貝古城新管理員:機械狗
意大利
犯罪
考古
庞贝
近年,機械人開始應用於工商及旅遊業中,最近更正式涉足考古學界。機械狗 Spot 正遊走於意大利龐貝古城,以識別古蹟安全及結構問題,同時搜索地底,檢查文物竊賊挖掘的地道。
文化
/
2022.03.31
18
:
45
印鈔如此重任,為何非洲國家統統外判?
非洲
货币
钞票
作為一國的法定貨幣,理應「自己鈔票自己印」?原來這既非定律,甚至並不常見,尤其 54 個非洲國家當中,逾 3 分 2 也在英國、德國和法國印鈔。但從外地「進口」貨幣,不免令人憂慮國家安全,對自治和自給自足的經濟生疑。既然如此,為何仍會將此重任外判?未來又會否出現改變?
文化
/
2022.03.31
18
:
44
【語文陶話廊】辛棄疾祝壽法
中国
影片
賀詞大多離不開祝福和讚美,一不小心更可能淪為「擦鞋」,落人笑柄。今集「語文陶話廊」,陶傑就分享辛棄疾的「水龍吟 · 為韓南澗尚書甲辰歲壽」,看看他如何祝賀朋友兼老前輩韓元吉壽辰之餘,抒發對國事的關懷和憤慨,展現出文人「笠高帽」的豐富層次。
文化
/
2022.03.31
18
:
43
唐明:「家醜不可外揚」的一筆糊塗混帳
中国
言论自由
「家醜不可外揚」之所以獲得中國民間長期以來的普遍認同,因為家天下的統治文化,從來沒有公眾和私人領域的分野。如果明白政府的管治是公眾事務,怎麼會糊里糊塗濫用「家醜」這兩個字呢?
文化
/
2022.03.31
18
:
42
李衍蒨:斐濟美人魚(上)
动物
展览
斐济
美人鱼
贸易
大眾一般都會將美人魚想像成童話裡面的模樣,可是斐濟美人魚的樣貌絕對不吸引,甚至恐怖!
文化
/
2022.03.31
18
:
41
Ryan Fung:ESG 被國家能源安全蓋過
气候变化
减碳
可惜再生能源對不少既得利益者來說根本「無利可圖」,以致很多政客從來沒有把氣候變化視為真正的緊急情況。也老實說,早在俄烏大戰爆發之前,全球在氣候變化的議題上就舉步維艱,現在烏俄打仗為全球帶來的副作用下,只會難上加難。
文化
/
2022.03.30
18
:
49
悄然無聲的太平洋國家信息戰,中國又贏?
中国
传媒
报章
媒体
宣传
所罗门群岛
新闻
新闻自由
瓦努阿图
南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計劃與中國簽署安全合作協議,引起澳洲及紐西蘭憂慮,中國軍事力量可能觸及當地。從去年底計劃派警察前往所羅門群島協助訓練當地警察,到近期的安全合作協議,中國在南太平洋的影響力正在提升。除了軍事方面,太平洋新聞編輯室(The Pacific Newsroom)創辦人 Sue Ahearn 在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撰文稱,中國亦在太平洋島國的信息戰中取得優勢。
文化
/
2022.03.30
18
:
49
【烏克蘭戰爭】仍在抗命的切爾諾貝爾伏特加生產商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伏特加
社区
酒
酒精
近年,切爾諾貝爾禁區開始生產伏特加。一群科學家在當地進行環境及作物種植研究時,想到可以利用實驗種植的黑麥及水果釀製烈酒,藉生產自家消費品,振興當地自核災以來一蹶不振的經濟。然而,俄軍目前已侵佔當地,使田地無法種植作物,但科學家仍沒有放棄復興受災地區的計劃,繼續出售新口味烈酒。
文化
/
2022.03.30
18
:
48
陶傑:奧斯卡頒獎 VS 烏克蘭戰埸
社会
奥斯卡
政治正确
有色人种
白人
黑人
美國奧斯卡頒獎禮,非洲裔演員韋史密夫掌摑其認為出言不遜、侮辱了他患病而脫髪的妻子的非洲裔喜劇演員頒獎嘉賓基斯洛克,兩日內成為西方影像和文字媒體的頭條,搶去烏克蘭戰爭的新聞空間。全球即刻圍觀此一超級娛樂八卦新聞。
文化
/
2022.03.30
18
:
47
風和日麗的春天,恐龍滅亡的日子?
史前
大灭绝
恐龙
白垩纪
現代人類「智人」大約在公元前 20 萬年前出現,長達 50 億年的地球史之中,人類歷史可說短暫得不值一提。人類誕生之前,地球曾經五次生物大滅絕,有不同的生命體主宰過地球卻突然消失,當中最知名的是恐龍。有科學家就嘗試還原恐龍滅絕的一天,究竟發生甚麼事。
文化
/
2022.03.30
18
:
46
普京等領導人應學的事:謙虛、知所進退
社会
工作
心理
打工仔
普京
职场
自信
领导
知所進退,無論在職場、情場還是戰場上,也是一個人要學習及達到的境界。「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Henry Mance 直言,「在面對尷尬的失敗時,退出是真正的智慧,普京應學懂這一點」,並以美國歌手桃莉巴頓(Dolly Parton)為例,說明知所進退的重要。
文化
/
2022.03.30
18
:
45
在家工作如何放鬆?做家務
精神健康
大脑
家务
工作
心理
打工仔
整理
治愈
焦虑
在家工作的漫長日子中,家務不再像以往般是苦差,反而逐漸成為減壓運動。焦慮時暫時擱下工作,稍為整理辦公桌、摺衣服、洗碗或吸塵,可以為上班族提供暫時分心的機會;將物件整理好後,眼前不再凌亂,似乎也更能專注工作。
文化
/
2022.03.30
18
:
43
呂嘉俊:燒鵝應該怎樣吃?
香港
美食
食物
先吃燒鵝髀,何罪之有?於是我問了幾位賣燒鵝的老闆和燒味師傅,再親身試過,得出了一個「吃燒鵝不同部位的最佳次序」,按這次序吃,竟然有新體驗,始發覺以往吃得粗疏。
文化
/
2022.03.30
18
:
42
曾詩敏:運動題材相關電影在奧斯卡
奥斯卡
运动
运动员
电影
体育
事實上,除了這些花生一地,娛樂性十足的話題外,今次韋史密夫憑這部電影拿下影帝殊榮,倒勾起了筆者對運動題材相關電影在奧斯卡的好奇。
文化
/
2022.03.30
18
:
41
小灰:烏俄戰況評論
俄罗斯
乌克兰
国际关系
战争
战略
军事
北約要保護的不止是烏克蘭的國土,亦是其作為自由世界的一員所擁護的民主自由理念,這亦註定烏克蘭不能永遠保持中立,因為自由民主永遠都站在權威專制的對立面,雙方的衝突是歷史的必然、也是無可避免的。
文化
/
2022.03.29
18
:
50
改寫奧斯卡:「心之旋律」奪最佳電影的意義
美国
串流
奥斯卡
电影
今屆奧斯卡中,「心之旋律」(CODA)僅獲 3 項提名卻全數勝出,包括最佳電影的殊榮。這部由 Apple TV+ 發行的溫情小品,為串流平台行業帶來「零的突破」,叫苦求此獎多年的 Netflix 恨得牙癢癢。它更改寫影視產業結構,並為「好電影」重新定義 —— 那無關明星多寡,也無關屏幕大小。
文化
/
2022.03.29
18
:
49
與普京和談,能談得出和平嗎?
俄罗斯
欧洲
乌克兰
和谈
战争
谈判
军事
俄烏兩國本週於土耳其舉行新一輪和談,澤連斯基稱願意考慮「中立」這項條件,但堅持必須確保烏克蘭「領土完整」。有美國智庫戰略專家分析,雖則達成協議可避免生靈塗炭,但普京為出爾反爾慣犯,倉卒立和約只會後患無窮,甚至可能使澤連斯基失去民心。
文化
/
2022.03.29
18
:
48
【東線醞釀】白熱化的日俄領土爭議:北方四島問題考
俄罗斯
日本
主权
二战
国际关系
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
领土
2 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自由民主陣營聯手反制俄羅斯,日本也加入制裁行列,響應把俄國剔除於 SWIFT 外、凍結俄羅斯官員及普京親信的資產,並實施軍事出口限制。事件令日俄關係急劇惡化,不單「日俄和平條約」談判工作流產,俄羅斯甚至在有領土爭議的北方四島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令緊張局勢升溫。
文化
/
2022.03.29
18
:
47
多哥政府如何利用 AI,發放現金援助?
非洲
社会
人工智能
手机
援助
数据
社会保障
贫穷
現屆香港政府的任期即將屆滿,提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相信很多人會想起申請繁複、彈性欠奉、拆分多輪發放的消費劵。在地球另一面,世界上其中一個最貧窮的國家多哥,就嘗試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最有需要的群眾發放現金援助。
文化
/
2022.03.29
18
:
46
想自成化石!要注意的兩個關鍵
化石
牙齿
石化
考古
遗体
骸骨
想永世長存有不同方法,可以成為歷史名人,不論是臭名或美名,也有物理一點的方式 —— 死後成為化石。不過要當化石並不容易,地球上所有曾經存在的物種中,只有不到 1% 物種「成功」。英國廣播公司(BBC)就為有志成為化石者提供一些建議,增加各位成為化石的機會。
文化
/
2022.03.29
18
:
45
【圖解】美國人對政府處理烏克蘭戰爭的看法
美国
乌克兰
社会
制裁
战争
為瞭解美國人對拜登政府處理烏克蘭戰爭的看法,皮尤研究中心於 3 月 7 日至 3 月 13 日訪問 10,441 名美國成年人。結果顯示,47% 受訪者傾向認同拜登政府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作出的回應,只有 39% 的受訪者傾向不認同。
文化
/
2022.03.29
18
:
43
Moyashi:白事當紅事辦
情绪
意外
正能量
空难
白事當紅事辦,這是因為依靠絕對權威建立的大國崛起的神話無法承受負能量,負能量會激發批判思考的力量,讓人發現問題,質疑現有的權威。為了維持權威的神話,首先是維持發放正能量,其次是遏止負能量,讓白事永遠不出現。所以每當有災難發生,哀悼與檢討不會出現,取而代之是表揚和慶祝。
文化
/
2022.03.29
18
:
42
林喜兒:心之旋律 —— 不用催淚也讓人感動
奥斯卡
家庭
亲人
电影
「心之旋律」出色之處,是其政治正確而不令人煩厭;情感真摯卻不煽情催淚。
文化
/
2022.03.29
18
:
41
鴻若遠: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 道歉之道
心理
书
道歉
其實這本道歉之道的書,很值得在不少香港高官的案頭上放上一本。
文化
/
2022.03.28
18
:
50
拜登團結歐洲,但救得了烏克蘭嗎?
俄罗斯
欧洲
美国
乌克兰
北约
国际关系
外交
拜登
欧盟
拜登結束訪歐行程,議定出進一步孤立普京的方向,打算把俄羅斯逐出 G20,又計劃出口液化天然氣到歐洲,以抵消盟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演說更聲言「普京不能再掌權」,引起國際哄動。但烏克蘭官員坦言,拜登在連場峰會都沒有大膽的援烏方案,政府上下無不感到「非常失望」。
文化
/
2022.03.28
18
:
49
COVID 後遺症:疲勞、睡眠障礙
精神健康
作息时间
失眠
康复
疫情
疲劳
睡眠
医疗
香港理工大學上週發表研究指,4 成 COVID-19 患者在康復 12 個月內有疲勞綜合症。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兼副系主任符少娥表示,康復者的疲勞成因未明。在澳洲,有學者正研究長期 COVID 症狀與慢性疲勞綜合症(CFS)的關係;澳洲廣播公司(ABC)就訪問當地醫學專家,嘗試解釋為何不少人會出現疲勞、睡眠障礙等問題。
文化
/
2022.03.28
18
:
48
【烏克蘭戰爭】狀告俄羅斯:蒼白無力的國際法
俄罗斯
乌克兰
国际法
国际法院
法律
海牙
联合国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後,局勢不斷惡化,俄軍無差別的大規模轟炸,已經釀成嚴重的人道災難,大量平民死亡,數百萬難民流離失所,烏方亦指控俄軍強暴婦女。3 月 16 日,聯合國海牙國際法院發出臨時命令,裁定俄羅斯要立刻終止在烏克蘭境內的一切軍事行動。同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稱呼俄羅斯總統普京為「戰犯」。不過,在整場俄烏戰爭中,國際法體系終究顯得蒼白無力。
文化
/
2022.03.28
18
:
47
美國禁書潮「推手」:自我審查的學校圖書館
美国
社会
儿童
图书馆
学校
审查
教育
书籍
青年
美國學校禁書激增,光在去年 9 至 11 月便錄得 330 宗爭議,更多個案未有呈報。受家長質疑而下架的作品,多是討論種族、性別及 LGBTQ 身份。就連獲得普立茲獎、講述納粹大屠殺的圖文小說「鼠」(Maus),亦成為移除對象。兒童的閱讀自由已見縮窄,部分學校圖書館卻為免麻煩,暗中收起「可疑」書籍,圖書館員亦自我審查,刻意迴避「敏感」讀物,以求明哲保身。
科技
/
2022.03.28
18
:
46
生菜可助太空人預防骨質疏鬆?
精神健康
基因
太空
太空人
抗体
种植
蔬菜
食材
食物
骨质疏松
太空人長時間在地球以外執行任務,難免面對由環境不同帶來的健康問題。不過,最近有科學家研發出「太空生菜」,有助太空人在漫長旅程中保持骨骼健康,未來甚至可以幫助有骨質疏鬆風險的人。
文化
/
2022.03.28
18
:
45
【Soul Monday】單親爸爸的愛心便當
日本
单亲家庭
家庭
支援
父亲
育儿
生兒育女不易,若因離異或喪偶而要獨力撫養,怕是分外吃力。在日本,單親爸爸偏少,彼此聯繫不多,疫下更感孤立。長野縣一名「帶子雄狼」深有同感,只是日子再難、收入減少也好,他仍堅持每天清晨替相依為命的兒子製作便當,還把成品拍照,上傳至社交媒體,以自己的奮鬥模樣與網民互相打氣。
文化
/
2022.03.28
18
:
43
學做一名本地人 拋掉手機散步去
英国
城市
步行
生活
有一次不斷向南走,步行經過大英博物館,很多遊人堆在門口拍照打卡,我照樣穿插在人群當中一直走。事後回想,自己好像變得愈來愈像一名本地人。
文化
/
2022.03.28
18
:
42
劍獅子丸:駕著魔術飛毯去元宇宙
人工智能
街机
游戏
电子游戏
电玩
在科創領域的成功人物,的確有不少自細喜歡打機,而打機帶給他們的,並非直接與上陣殺敵有關,當然,如他們開發的技術成功用在軍事領域,會根本改變軍事模式…… 但不如先看看到底他們喜歡電玩中的哪一部分?電玩又如何啟發他們的創意?
文化
/
2022.03.28
18
:
41
茶里:少女漫畫月刊帶給我們的青春
香港
漫画
杂志
青春
像是明明女主角的設定是平凡窮困的中學生,鏡頭一轉,卻發現她的家根本是能媲美半山豪宅的三層獨立屋,上下課還有私人司機接載;明明設定是平凡不起眼的女主角,卻莫名被校草愛上,最後更與另一位帥哥偶像譜出戀曲,原因是帥哥覺得她「平凡得可愛」;甚至是外表平凡又沒甚麼才能的女主角,都能在街上被星探發掘,成為人見人愛的大明星,可見少女漫畫裡的「平凡」,實在太不平凡。
文化
/
2022.03.25
18
:
50
【拜登訪歐】美國能否領導歐洲援烏抗俄?
俄罗斯
欧洲
美国
欧洲
乌克兰
北约
国际关系
外交
拜登
普京開戰建基於三大假設,一是烏克蘭一擊即潰、二是俄軍佔盡上風、三是美國喪失國際領導地位。前兩點證實是誤判,如今國際正關注拜登訪歐之行,能否重振美國領導北約的角色,這不但影響烏克蘭戰局,還會改變地緣政治板塊。澤連斯基則預告,這數天峰會將揭穿「誰是朋友、誰是夥伴、誰為錢出賣我們」。
文化
/
2022.03.25
18
:
49
【亞洲第一】入侵烏克蘭,成日本對俄外交轉捩點
俄罗斯
日本
制裁
国际关系
外交
安倍晋三
普京
作為首個就入侵烏克蘭向俄羅斯施壓的亞洲國家,日本早前獲烏國總統澤連斯基致謝。2014 年俄國吞併克里米亞時,日本的回應顯得遲滯,僅對俄實施象徵式制裁;但受俄烏戰爭影響,加上認清已無望從普京手上取回有主權爭議的北方四島,現時日本政府已重新考慮更強硬的對俄外交政策。
文化
/
2022.03.25
18
:
48
奧爾布賴特:首位美國女國務卿與現今世界秩序
美国
社会
外交
科索沃
在 1997 年至 2001 年克林頓主政時期,擔任美國國務卿的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在 3 月 23 日因癌症病逝,終年 85 歲。奧爾布賴特縱橫美國外交界數十載,出任過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等重要職務,亦是歷來首位女性國務卿。就讓我們了解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
文化
/
2022.03.25
18
:
47
陶傑:普京的烏克蘭棋局大誤判
俄罗斯
乌克兰
二战
战争
战争罪
战犯
普京
核武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军事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將近一個月,戰績貧乏,大出全世界意外。其中原因,首先是侵略的一方,如果是極權國家,缺乏「集體領導」的決議論證,由某一排或某一軍事強人支配局面,必然發生誤判。
文化
/
2022.03.25
18
:
46
【烏克蘭戰爭】波蘭贏得美譽,下一輪危機正在蘊釀
波兰
乌克兰
社会
工作
战争
欧盟
社区
难民
烏克蘭戰爭已爆發一個月,抵達華沙的難民未有減少。這次危機中,波蘭對鄰國的人道援助贏得國際讚譽,也令世界暫時忘記其屢與歐盟唱反調的形象。不過,波蘭目前已接收 210 萬難民,數目仍持續增加。據彭博社報道,當地民眾開始感受到資源緊絀的壓力,希望得到更多官方援助。
文化
/
2022.03.25
18
:
45
AI 轉身變:生產鏈技術如何解決公共衛生問題?
社会
精神健康
人工智能
公共卫生
数据
检测
医疗
每套健全的公共衛生制度,皆由成千上萬的拼圖組裝而成,從檢測到會診,中間經歷無數程序,每一步驟都要做好管理。對於一些資源緊拙但疫病為患的政府而言,要維持醫療系統是特別艱鉅的任務。「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報道,在跨國機構協助下,一些發展中國家開始用人工智能支援的生產鏈管理程式,決定新診所選址、分配人手和裝備,令人民更容易得到醫療服務。
文化
/
2022.03.25
18
:
43
Moyashi:防疫盛世
小说
禁书
维稳
记忆
防疫
「盛世」故事有趣的地方是,雖然「國家救援」是政治宣傳的劇本,但遺忘卻是人民主動配合的結果,而且效果出奇地驚人。對於大眾來說,與其真確地牢記過去,如何修改記憶的意義,讓自己可以更舒適地理解現在其實更重要。
文化
/
2022.03.25
18
:
42
綠色和平:福島核災 11 周年,人類重要的一課
日本
地震
天灾
福島核事故,不僅為日本社會,更為全人類上了重要的一課 —— 世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核電,其帶來的潛在影響及持續性不可預計,所以人類必須以史為鑑,盡快淘汰核電,更應盡力竭止一切可能的核威脅。
文化
/
2022.03.25
18
:
41
趙子龍:凡人想要練就一身神功,必先課金練功!
漫画
文化
/
2022.03.24
18
:
50
小國領袖:新加坡為何會制裁俄羅斯?
俄罗斯
新加坡
制裁
国际关系
外交
战争
经济制裁
俄羅斯自於 2 月 24 日全面入侵烏克蘭,造成嚴重的人道災難,自由陣營多個國家旗幟鮮明地反對侵略行動,由提供軍備到制裁俄羅斯等,給予烏克蘭各種援助。甚少在國際衝突中明確表態的新加坡,也在 3 月初破天荒對俄國實施金融制裁和出口管制,是 44 年來首度作出單邊制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生李希瑞便在「外交家」雜誌撰文,剖析箇中因由。
文化
/
2022.03.24
18
:
49
俄烏戰爭,會令緬甸難買武器?
俄罗斯
乌克兰
缅甸
战争
武器
军备
军售
军政府
烏克蘭戰爭牽一髮動全身,烏國作為歐洲糧倉,人們在吃的印尼營多撈麵,也憂慮會因小麥短缺而影響生產。同樣遠在東南亞的緬甸,或面對另一個俄烏戰爭連鎖反應 —— 隨著俄軍加強轟炸烏克蘭,緬甸內戰的彈藥也可能減少。
文化
/
2022.03.24
18
:
48
香港戰前經濟史:土木工程篇(三)
香港
城市
城市规划
基建
历史
水道
香港憑藉得天獨厚的深水港,在港英時期慢慢發展成世界級的港口城市。可是,在開埠早年,沿海的地理位置既是香港優勢所在,同時也是連場惡夢的根源,每逢風季雨季都洪水不絕,不單破壞房屋基建,更造成人命傷亡。已故資深工程師 Colin Michael Guilford 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發表的研究文章,就講述港英政府早期如何構建水系統。
文化
/
2022.03.24
18
:
47
你家居顏色如何,你工作情緒也必如何?
精神健康
大脑
家居
工作
打工仔
设计
颜色
目前很多人都要在家工作,但又抱怨家中環境不適合辦公,關鍵可能在於家居顏色,有時無印式的素色設計未必是最好,略加黃藍點綴,反而有助我們提振精神,有建築設計師就分享當中的用色心得。
前页
1
...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