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CUP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文化
/
2022.03.16
18
:
41
鴻若遠:一部香港人目前最不需要看的電影
抑郁
绝望
自杀
电影
現實出路已不多,還要看一套殘酷得有點像一個放棄自己人生的人之最後生命紀錄片?還是看些沒營養的喜劇,忘記一下現實煩惱比較好。
文化
/
2022.03.15
18
:
50
在科學至上的時代:神秘生物學還有甚麼意義?
传说
动物
学术
生物
人魚、尼斯湖水怪、大腳怪、神農架野人…… 相信不少讀者都曾經為各樣神秘生物傳說感到著迷。21 世紀科學發展空前進步,很多人會覺得這些傳說只是無稽之談,可是依然有人視之為終生志業。神秘學家、作家 Richard Freeman 就在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分享神秘生物學(cryptozoology)的現代意義。
文化
/
2022.03.15
18
:
49
震盪的太平港:香港的地震史
香港
地震
天文台
天灾
历史
3 月 14 日凌晨兩點半,香港發生輕微地震,歷時近兩秒。據香港天文台初步分析,是次地震約黎克特制 4.1 級,震央位於中國東南部近岸,惠州市惠東縣海域附近,離香港之東北偏東約 92 公里,震源深度僅25公里,屬淺層地震。不同於日本、台灣和菲律賓,香港並非位處地殼板塊邊緣,距離活躍地震帶有段距離。可是,香港仍偶爾會錄得地震,例如 1918 年南澳大地震。
文化
/
2022.03.15
18
:
48
【烏克蘭戰爭】深入骨髓的俄軍腐敗
俄罗斯
乌克兰
战争
腐败
贪污
贪腐
军粮
军队
俄羅斯國慶還在唱的俄軍版「紅軍最強大」、莫斯科紅場上接受檢閱的俄軍軍容整肅、高呼「烏拉」,驟眼看或者真的會認為俄軍最強大 —— 至少在俄軍入侵烏克蘭前。俄烏戰爭似乎戳破了神話背後的腐敗,烏克蘭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諾維科夫上週更致函俄羅斯防長紹伊古,讚揚其確保俄軍嚴重腐敗的努力。哈佛法學院法學教授 Matthew Stephenson 亦稱,俄軍的腐敗,是烏國意想不到的盟友。
文化
/
2022.03.15
18
:
47
【烏克蘭戰爭】逃到波蘭後,為何仍選擇回家?
波兰
乌克兰
社会
战争
火车
避难
烏克蘭邊防衛隊指出,過去兩星期有 22 萬烏克蘭人回國。數天前,在波蘭及烏克蘭邊境的普熱梅希爾(Przemysl)火車站內,就出現過百人候車返回基輔的情景。據「華盛頓郵報」記者在火車站實地採訪,選擇回到戰區的人,有些是因為無法在新環境生活,有些則因放不下家鄉的人事物,更有人決心回去作戰。
科技
/
2022.03.15
18
:
46
解決「心散」問題,釋放量子電腦潛能
软件
量子
电脑
量子電腦為未來世界提供無限想像,人們期望技術成熟以後,能做到精確模擬,通過輸入大量變量,找出達致最佳特定結果的方法。此對於藥物開發、物流及金融業等而言,其遠超現時二元運作電腦的算力,能提出高機率的可行方案。但要開發成功,除硬件外,還要解決一重要的問題 —— 如何保證量子運作暢順?
文化
/
2022.03.15
18
:
45
麵包比知識重要:黎巴嫩的輟學現象
黎巴嫩
社会
儿童
学习
教育
民生
经济
青年
本就不堪一擊的黎巴嫩經濟,再遇上疫症大流行及貝魯特港口爆炸,令全國貧窮率升至 80%,很多人三餐不繼,亦無力負擔藥物,教育更變成奢侈品。年輕人等不及以知識改變命運,陸續放棄學業。有些女孩更被安排出嫁,從此告別校園。
文化
/
2022.03.15
18
:
43
Moyashi:偷取太陽的男人 —— 日常生活中的核危機
日本
危机
核弹
目的
虚无
电影
「偷取太陽的男人」是日本邪典電影史中數一數二的名作,除了「在家中自主研發核彈」的奇葩劇情外,更因為在故事中被昇華至極致的虛無感。
文化
/
2022.03.15
18
:
42
茶里:我在台灣養貓的日子
台湾
独居
猫
不知為何,台灣人養貓咪的比例高得嚇人,幾乎每認識 3 個台灣朋友,就有 1 個家裡有養貓,有些還會養個五六七隻,把家裡當成貓咪樂園沒兩樣。這種現象,也讓我不時會有「啊,要不然我也來養一隻貓咪吧」的念頭,但一直都擔心沒辦法把牠照顧好而猶豫不決。
文化
/
2022.03.15
18
:
41
方俊傑:AI 愛上你 —— 不能稱之為愛情
泰国
人工智能
爱情喜剧
电影
個所謂人工智能,運用職能上的優勢,全面了解女主角的喜好、秘密、習慣,然後刻意投其所好,換取對方好感,是黑客,是偷窺狂,是變態佬。你可以想像一下,假如 Mario 個角色,由馬德鐘主演,這齣「AI 愛上你」,咪就係「強姦之制服誘惑」?
文化
/
2022.03.14
18
:
50
【天災人禍】大型死亡事故,何時變得如斯尋常?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传染病
心理
死亡
疫情
社会
行为
2019 年,中國武漢市爆發不明肺炎疫情,病毒自此傳遍世界。截至 3 月 12 日,COVID-19 已感染全球約 4.5 億人次,奪去超過 600 萬人性命,而由於部分國家或地區會有隱瞞疫情的問題,加上計算方式不一,死亡人數或遠高於這個數字。現時,美國本身亦累積近 100 萬宗 COVID-19 死亡個案,「大西洋」雜誌專題報道就叩問,何時開始,民眾對此等大型死亡事件已經視若正常?
文化
/
2022.03.14
18
:
49
【愛因斯坦誕辰】天才所承認的失敗
家庭
爱因斯坦
历史
苏联
间谍
今天是愛因斯坦 143 歲誕辰,這位天才科學家的成就無出其右,但他和很多普通人一樣,曾經在情路上經不起考驗,晚年更與懷疑蘇俄女間諜發展不尋常關係。究竟在那個美蘇劍拔弩張的年代,蘇聯有否從愛因斯坦取得任何關鍵情報?
文化
/
2022.03.14
18
:
48
【烏克蘭戰爭】全民皆兵背後,那些沒上戰場的男人
乌克兰
社会
心理
战争
逃难
难民
國難當前,全民皆兵。面對俄羅斯軍隊的進迫,大批烏克蘭人奮起抵抗。多數 18 至 60 歲男子被禁止出境,以便隨時應召作戰。當然,戒嚴令下也有例外,多子之父或重病殘障都能獲准離國;有人則賄賂警衛,或在無人邊境溜走。他們似是各有選擇,但當人直面死亡,每步可能也身不由己。
文化
/
2022.03.14
18
:
47
夢碎以後:阿富汗青年的人道救援
阿富汗
社会
社区
义工
医院
青年
塔利班重奪阿富汗政權,公共支出仰賴的外國資助中止,令當地深陷人道危機。870 萬人缺乏足夠糧食,全國半數人口急需援助保命。眼見國際社會的雪中送碳遲遲未到,一些阿富汗青年便「自食其力」,四處派發衣服及食物、提供醫療服務,甚至暗中為女孩授課。他們救人,卻也自救。
文化
/
2022.03.14
18
:
45
【Soul Monday】鄰國志願者,努力營救烏克蘭人被迫遺棄的寵物
波兰
乌克兰
社会
动物
宠物
战争
逃难
戰火令四處充滿玻璃碎、斷裂的混凝土及鋼筋,對人類及動物都極為危險。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烏克蘭飼主難以帶著寵物逃命,不得不作出痛苦的決定,將動物送到收容所。只是,收容所同樣受炮火威脅,鄰近國家的動物組織及志願人士就設法將動物救出邊境。
文化
/
2022.03.14
18
:
43
紀浩基:「我所看到的未來」—— 也會是港人預見的未來嗎?
日本
梦境
未来
漫画
预言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Ryo Tatsuki)在 1999 年日本發表的漫畫「我所看到的未來」,就有種說不清楚的神秘準確性。
文化
/
2022.03.14
18
:
41
趙子龍:那個傳說中的紅袍大漢現身了!!
漫画
文化
/
2022.03.13
17
:
42
吳蚊蚊:燒賣魚蛋蝦餃
香港
城市
食物
饮食
熟悉的東西正一點一滴地消失,城市掉了色,像水彩畫濕掉之後融掉爛掉,你拿著半張紙片,記得一點點,努力回想又好像忘掉一點點,腦中努力拼湊出原來的樣子。但到底甚麼是原來的樣子呢?
文化
/
2022.03.11
17
:
50
【又自古以來】普京是如何扭曲烏克蘭史?
俄罗斯
欧洲
乌克兰
国家
历史
民族
蒙古
领土
普京開戰前宣稱,烏克蘭「自古以來」是俄羅斯一部分。有東歐史學者詳細拆解,普京是如何扭曲烏克蘭乃至俄羅斯歷史,引用上千年前的羅斯古國神話,以抹殺各民族千差萬別的歷史經驗,為侵略尋找根據。
文化
/
2022.03.11
17
:
49
【烏克蘭戰爭】核威脅再臨,人們想起了那些年的避難所
英国
社会
危机
安全
战争
核威慑
核战
核武
灾难
避难
不論是否虛張聲勢,經過俄羅斯總統普京威脅,俄烏戰爭已演變成一場核危機。雜誌「旁觀者」報道,核戰陰霾下,一些人正購買核避難所。不過在英國,並非所有冷戰時代留下的核避難所運作都完好如昔。
文化
/
2022.03.11
17
:
48
成為真正的人民公僕後,澤連斯基的喜劇也將通行全球
乌克兰
喜剧
版权
电视剧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演出的政治喜劇「人民公僕」,意義早已超越戲劇,成為見證政治素人躍升成為總統的歷史紀錄。據「法新社」報道,全球版權管理公司 Eccho Rights 在斯德哥爾摩的辦事處,近日收到大量來自各地廣播公司購買該劇版權的申請,那些成為現實的劇情,未來將流通全世界。
文化
/
2022.03.11
17
:
47
美巴關係:相見如同陌路人?
美国
巴基斯坦
一带一路
国际关系
外交
巴基斯坦人口超過兩億,是世界第二多穆斯林的大國,而且是擁有核武的軍事強權,位處中亞和南亞交匯,扮演重要的地緣政治角色。過去,巴基斯坦與美國關係密切,美國會利用當地的軍事基地支援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事。可是,兩國近年愈走愈遠,俄烏戰事爆發時,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更身在莫斯科,「東亞論壇」評論就指,兩國已相見如同陌路人。
文化
/
2022.03.11
17
:
46
【3.11 十一週年】為了福島的未來,重新建學校
日本
社会
人口
家庭
教育
社区
辐射
11 年前的福島核事故,令發電廠所在的大熊町變得 「生人勿近」。很多町民疏散至同縣的會津若松市,並在當地生兒育女。如今當局計劃耗資逾 45 億日元,在町內開設一所集合托兒所、幼稚園、小學及初中,並引入人工智能等教育系統的公立學校,以求重振大熊町。但把故鄉的未來,托負在孩子身上,不少家長對此顯得猶疑。
文化
/
2022.03.11
17
:
45
【展覽】凝視日常的恬靜之美 ── 油畫家胡浚諺的午後五時
香港
展览
油画
花
艺术
世間雜亂紛擾,藝術可能讓你安心?藝術家胡浚諺擅長油畫、繪畫靜物與風景,風格精細寫實,亦喜愛描繪光線的微妙變化,創作題材多以平實的日常生活為主。這次新藝潮畫廊舉行「午後五時:胡浚諺作品展」,正是展出家胡浚諺的 12 張靜物畫。此系列作品以花卉為主,午後五時的光線與家中的各種花卉,以其細膩的筆觸及柔和的色調呈現出寧靜的美,會為你帶來一絲平靜嗎?
文化
/
2022.03.11
17
:
43
Moyashi:自己地球自己救?
日本
人类
动画
团结
外星人
然而「一國受難,多國相助」的構圖經不起現實的考驗,更大的可能性只有對外星人發出譴責聲明。既然只有日本被外星人侵略,憑甚麼要我國出兵?韓戰接著越戰,還有持續的冷戰,有哪一次有聯合國來維持和平?
文化
/
2022.03.11
17
:
42
呂嘉俊:如果通菜街還可以種通菜
香港
种植
蔬菜
农地
一條街一片土地背後藏有很多事情,植根了一套文化意義。要消滅一個地方,抹走歷史,在泥土面鋪上石屎,改一個新名字,那都是表面工夫;最重要是,令他們再吃不到自家土地種出來的蔬菜,人沒有根,到哪裡都像流浪。
文化
/
2022.03.11
17
:
41
林喜兒:新創大騙局 —— 一滴血的騙局
诈骗
骗局
骗案
此時的 Elizabeth 還沒有蛻變成後來在媒體出現的形象,也不見得口才特別好,不懂包裝不懂交際,甚至完全沒有領導才華,不過已踏出了錯的一步。後來怎樣獲得政商界的支持,怎樣把自己塑造成女版Steve Jobs,希望好戲在後頭。
科技
/
2022.03.10
17
:
50
烏克蘭示範「緊急警示」的正確教育
乌克兰
香港
社会
灾难
紧急
警报
全港市民昨日接近下午 6 時同時收到政府「緊急警示」,嚇得不少人措手不及。其實「緊急警示系統」在外國愈趨普及,受俄軍入侵的烏克蘭亦有類似系統,向特定地區民眾通報緊急民防消息。不少國家則會事先進行演習,以教育國民熟習警報系統操作及應變,以便於真正的天災人禍中發揮救命作用。
文化
/
2022.03.10
17
:
49
【烏克蘭戰爭】堅拒屈服的陷落城市
俄罗斯
乌克兰
人道救援
战争
抗议
社区
被俄軍佔領的城市中,即使受到武力恐嚇,原有行政部門仍繼續遙距工作,市民亦勇敢走上街頭,抗議俄羅斯暴行,面對資源緊絀,堅持拒收俄方為「做騷」而給予的「人道物資」。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這些城市由上而下均拒絕就此認命。
文化
/
2022.03.10
17
:
48
陶傑:希特拉與普京的比較
俄罗斯
社会
战争
普京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
烏克蘭戰火,令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譬喻,成為時局的歷史比較熱門題目。到底普京是不是希特拉在再世?
文化
/
2022.03.10
17
:
47
在越南,不能說的中越戰爭?
越南
社会
中越战争
国际关系
外交
历史
中國和越南皆是世上少數依然由共產黨執政的國家,單從意識形態來看,兩國關係理應緊密友好。可是兩國在冷戰期間曾爆發多次軍事衝突,包括知名的 1979 年中越戰爭,到今天又就著南海主權爭議而時有磨擦。中越一直亦敵亦友,過去一些包袱,也成為不能說的禁忌。「外交家」雜誌就有評論探討,越南的老師為何避免談及 1979 年中越戰爭。
文化
/
2022.03.10
17
:
46
誰會是新加坡總理繼任人?
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李显龙
总理
领导
领袖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有意在 70 歲前退休,但疫情大流行持續,加上本來已無懸念的繼任人副總理王瑞杰,去年 4 月辭任第四代團隊領軍人物,令總理繼任人的位置真空。上月底,新加坡國會副議長迪舒沙亦提及,必須盡快選出未來領導。「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特約撰稿人岩本健太郎表示,答案應要揭曉。
科技
/
2022.03.10
17
:
46
未來城市,將以 3D 打印製造出來?
建筑
混凝土
环保
衣食住行是人民的基本需要,住屋問題則是當中最難解決的一環,牽涉大量的土地及財政資源之餘,也需要相應的建築技術。建築學家、工程學家過去一直研究如何以更快捷、更便宜、更安全的方法興建大量房屋,以滿足日漸膨脹的人口。而近年新興的 3D 打印技術,或者可以為整個建築業界,帶來新一波的科技革命。
文化
/
2022.03.10
17
:
44
【陶與戲】黑澤明經典系列:蜘蛛巢城與亂
日本
影片
剧本
改编
莎士比亚
电影
黑泽明
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的作品「蜘蛛巢城」及「亂」,分別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及「李爾王」。今集「陶與戲」,陶傑和林宇將一探黑澤明如何加枝添葉,把英國最傑出戲劇家的兩部作品,移植成為日本文化土壤下的產物。
文化
/
2022.03.10
17
:
43
紳士大哥:烏克蘭只是俄羅斯野心的第一步
俄罗斯
乌克兰
战争
战略
石油
俄羅斯發動烏克蘭戰爭的最大目的,此時仍未能肯定,要爭取將烏克蘭納入版圖,可以有經濟或感情上的因素。但如果單純從利益著眼,烏克蘭可能只是普京戰略的前哨。
文化
/
2022.03.10
17
:
42
Ryan Fung:俄烏戰爭 MSCI 後知後覺,ESG 投資不知不覺
俄罗斯
企业
战争
投资
环境保护
能源
评级
全球石油能源價格暴漲,隨之而來很可能是各國政府以行政手段作出干預,如中國也不斷出口術遏止煤炭價格上升,而一些基建類資產的利潤管制有可能被進一步壓縮。
文化
/
2022.03.10
17
:
41
茶里:在台灣很平常,在香港卻很罕見的事
台湾
独居
生活
社交
移居
移民
其他地方的人都說,子女長大後就會各散東西,在香港卻反其道而行,子女跟父母同住一輩子是常態。但這是因為香港的子女特別孝順、特別顧家嗎?倒也不是,歸根究底,都是出於一個「窮」字。
文化
/
2022.03.09
17
:
50
當俄羅斯國庫一瞬間化為烏有:震盪的國際財金秩序
俄罗斯
储备
制裁
国际关系
外汇
金融
俄烏戰爭依然持續,自由國家陣營為了聲援烏克蘭,陸續制裁俄羅斯,包括把部分俄羅斯銀行排除在國際支付系統「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之外,又凍結主要涉事者的資產,並禁止美國公民與俄羅斯中央銀行進行任何交易。上述種種措施,變相令俄羅斯國庫幾乎一瞬間化為烏有,「華爾街日報」就分析這些舉措會對國際財金秩序造成怎麼樣的震盪。
文化
/
2022.03.09
17
:
49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人也出走
俄罗斯
亚美尼亚
芬兰
社会
制裁
国民
外国
戒严
战争
移民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局勢受舉世關注。俄國國內不缺乏支持或反戰之聲,除此之外,當地獨立民意調查機構列瓦達中心早在俄國揮軍烏克蘭前曾指出,開戰令俄羅斯人深感恐懼。如今戰爭已成事實,加上戒嚴的傳言、國內經濟受西方孤立影響,一些害怕留下的俄羅斯人,就選擇出走。
文化
/
2022.03.09
17
:
48
你都係我同鄉:「人類大族譜」正要誕生?
人类
基因
族谱
进化
自從啟蒙時代,神權慢慢瓦解,歷代科學家其中一個最想解開的謎團,就是人類的起源。隨著基因圖譜技術愈來愈普及,人們只需要花一部智能手機的價錢,就可以解構出自己的基因排序,科學家或正愈來愈接近真相。牛津大學「大數據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就嘗試重構一幅屬於全人類的族譜圖,找出我們的共同祖先。
文化
/
2022.03.09
17
:
47
「教父」50 周年:理想幻滅的成長殘酷物語
美国
教父
理想
电影
正值上映 50 周年,經典電影「教父」(The Godfather)今年將推出 4K 超高清修復版。有媒體研究學者指出,電影以 40 至 50 年代美國黑手黨為背景,反映的卻是 70 年代理想主義幻滅的社會情緒 —— 故事中滿懷理想的年輕世代,長大後淪為自己最鄙視的成年人,這種宿命是電影成為經典的原因。
文化
/
2022.03.09
17
:
46
過度囤積?你可能已經病了……
精神健康
囤积
强迫症
心理
情绪
焦虑
疫情
在全港封區強檢擬實行禁足令的消息傳出後,市面上出現恐慌性搶購,不少超市貨品均告「清零」。適度購買糧食日用品,以應疫情及政策變化實不為過,但若是過度囤積,例如家中已有一定存量的用品,仍覺不夠要不斷購買,或是不願丟棄家中過期已久的物品,則有可能是出現囤積病(Hoarding disorder)的徵狀。
文化
/
2022.03.09
17
:
45
土耳其「營商」新道:賣假貨,賺歐元
欧洲
土耳其
社会
冒牌
出口
名牌
服装
犯罪
知识产权
里拉大幅貶值,土耳其人要「化危為機」,手段竟包括外銷 A 貨。根據在邊境截獲的冒牌商品價值,該國現為歐盟的第三大山寨貨來源地,僅次於中國及香港。對歐洲買手而言,以歐元入貨變得便宜,需求因而急升;從土國商家來看,非但生意多了,賺歐元更有著數。經濟動盪之下,非法貿易意外造就「雙贏局面」。
文化
/
2022.03.09
17
:
43
唐明:存在感唯有寄託於帝國夢
俄罗斯
乌克兰
帝国
普京
观念
俄羅斯人寄託於帝國領土範圍的身份認同,令我想起民國的北洋政府,號召民眾剪掉辮子的時候,也遇到過激烈的反抗,因為一條辮子,是那時候中國人最基本的身份認同,是他們與康乾帝國之間的記憶紐帶,失去辮子,就失去了身為「天朝上國子民」,這份唯一令他們感到榮光的存在感。
文化
/
2022.03.09
17
:
42
曾詩敏:打破偏見,告別「理所當然」
女性
标签
运动员
体育
關於「打破偏見」這件事,說來「耐人尋味」。似乎許多時候當我們想要撕去某種標籤,便得大肆地承認它們的存在,彷彿要先對這種標籤予以肯定。
文化
/
2022.03.09
17
:
41
鴻若遠:當驚蟄不能打小人 —— 到底幅度多大的下斜坡,才能被視為下斜坡?
香港
社会
移民
惊蛰
當然,人可以討論本質和性格,而一個城市就要套用一個近年有點風險的字眼了,就是核心價值。你得問,到底這個地方的核心價值是甚麼?失去多少核心價值,這個地方才不再算是這個地方?
文化
/
2022.03.08
17
:
50
即使普京打勝仗,又管治得到烏克蘭嗎?
乌克兰
专制
战争
政府
政治
普京
民主
民族
特权
体制
2022 年 2 月 24 日清晨,俄羅斯以把烏克蘭「去納粹化」為名,展開大規模軍事侵略行動。烏克蘭人民頑強抵抗,愛國情緒更是高漲,人們空前團結。紐芬蘭紀念大學社會學教授 Anton Oleinik 就表示,即使俄羅斯打勝仗,普京亦難以管治烏克蘭,因為兩地文化截然不同,而且戰爭已造就了民族的重生。
文化
/
2022.03.08
17
:
49
【烏克蘭戰爭】信政府多過信親人的俄羅斯親戚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家庭
战争
资讯
據估計,俄羅斯約 1,100 萬人口有烏克蘭親屬,但當俄軍大舉入侵烏國,不斷轟炸各地城市時,卻沒有太多人會關心在烏親人是否平安。據「紐約時報」報道,不少這些俄國親戚全盤接受克里姆林宮發放的資訊,即使烏國親戚說明該國已烽火漫天,生命受到威脅,他們仍是信政府多於信自己的至親。
文化
/
2022.03.08
17
:
48
陶傑:核戰烏雲之下的國際異象
俄罗斯
乌克兰
制裁
国际关系
战争
普京
核战
核武
军事
英美似乎對普京心理性格進一步激進化、發動核戰,缺乏應急準備。
文化
/
2022.03.08
17
:
47
最後一位雅加土著母語使用者離世
社会
原住民
土著
智利
灭绝
语言
上月 16 日,智利的 Cristina Calderón 女士離世,終年 93 歲。身為雅加人的 Calderón 一直努力保存族人語言,並在 2009 年獲智利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寶藏」。隨著 Cristina 離開人世,雅加語也失去了最後一位母語使用者。
文化
/
2022.03.08
17
:
46
迷戀安娜:詐騙(劇)高手的危險魅力
社会
犯罪
社交
诈骗
骗子
骗案
Netflix 原創影集「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上架首週,全球錄得 1.96 億小時的觀看時數,佔據該串流平台十大英語影集首位。作為此劇藍本、揭露妙齡俄女 Anna Sorokin 騙盡紐約銀行、酒店及上流社會的報道,亦是刊載雜誌「紐約」當年最多人閱讀的文章第三位。這位冒充富家女來享受榮華的詐騙犯,為何未有激起民憤,反而俘虜萬千人心?英國廣播公司(BBC)曾經就此分析詐騙高手的危險魅力。
文化
/
2022.03.08
17
:
45
保留公共電話,為下一場天災作準備
日本
社会
天灾
灾害
通讯
現代人信奉「去舊迎新」,所以當手提電話普及約 30 年後,日本的公共電話數量劇減 8 成,大眾都在感慨時代變遷。然而,在此天災頻繁的島國,這種於停電下仍能聯繫的工具就好比救命繩索般重要,如何讓它們不至完全消滅,使新世代明白其可貴之處,成為一些地震倖存者的使命。
文化
/
2022.03.08
17
:
43
Moyashi:叢林中的對與錯
俄罗斯
乌克兰
善恶
是非
不管是大國吞併小國、多國參戰擊退舊帝國、抑或爆發核子戰爭後,全人類死清光,只剩下蟑螂在遍佈輻射的大地上繁衍,你都可以用「弱肉強食」來解釋。弱國烏克蘭被強國俄羅斯吞掉是合理,北約或者美國佔領俄羅斯也是合理的,反正最後事實是怎樣,勝出的就是強者。
文化
/
2022.03.08
17
:
42
程總裁:烏俄之戰陷意識形態爭鬥,哪間本地公司願意站出來?
人道救援
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
保险
战争
表态
而芸芸香港企業中,一間以意大利為總部的保險公司,在香港社交媒體提到現時烏克蘭危機升級,炮火聲此起彼落,要支持烏克蘭家庭及兒童,情況尤為有趣。
文化
/
2022.03.08
17
:
41
一個學生宿舍廚房,兩個意識形態陣營
英国
学生
意识形态
战争
教育
留学生
俄烏戰爭把我宿舍的廚房分成兩個意識形態陣營,當中暗藏張力。
文化
/
2022.03.07
17
:
50
真有不中 COVID 的體質?
精神健康
传染病
基因
感染
疫情
病毒
疗法
明明身邊人相繼染疫,為何有些人卻總能安然無恙?科學家正嘗試研究這類擁有「異常」體質,並希望找出當中機理,以進行藥物開發,未來可以保護人們免於再受 COVID 病毒感染。
文化
/
2022.03.07
17
:
49
【烏克蘭戰爭】甚麼是戰爭罪?
俄罗斯
乌克兰
人道
国际法
平民
战争
战争罪
军事
俄軍入侵烏克蘭期間,傳出使用集束彈攻擊幼兒園、轟炸哈爾科夫(Kharkiv)市中心造成平民傷亡、使用真空彈等消息。人權組織指控其以平民為目標,以及無差別襲擊學校和醫院,違反國際戰爭罪法。自 2015 年起,烏克蘭宣布接受國際刑事法院(ICC)行使管轄權,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本週三確認,將立即調查自 2013 年以來,涉嫌在烏克蘭發生的戰爭罪行。怎樣的行為構成戰爭罪,有特定國際標準。
文化
/
2022.03.07
17
:
48
領導去世、政變…… 當俄國電視出現「天鵝湖」
俄罗斯
社会
天鹅湖
媒体
审查
广播
政治
政变
新闻自由
芭蕾舞
苏联
言论自由
电视
领袖
俄羅斯政府要求媒體嚴格按照官方路線報道入侵烏克蘭事件,並計劃審議法案,傳播有關軍方的「虛假」信息者,最高可判處 15 年監禁。上週四,當地最後一家獨立廣播公司 Dozhd TV(TV Rain)表示,在收到當局的關閉威脅後,Dozhd TV 將暫停運作。 該台最後的直播結束後,畫面出現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作「天鵝湖」,借用 1991 年蘇聯解體前的八月政變,表示俄羅斯再次陷入動盪。
科技
/
2022.03.07
17
:
47
加州科學創業計劃:協助女性初創科學家走出困境
社会
创业
女性
平等
科学家
近年,STEM 教育成為全球各地的熱門關鍵詞,愈來愈多人才希望投身技術科研的行業。可是,要推動科學發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有志於走初創之路的科學家們,又要應付種種困難,當中女性創業家更有可能要面對機會不平等。美國就有知名學府推出特別的科學創業計劃,幫助女性科學家踏上企業家之路。
科技
/
2022.03.07
17
:
46
核聚變發電,離我們還有多遠?
核聚变
核电
发电
能源
最近,科學家在英國核聚變實驗室,就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刷新紀錄,背後原理形同「人造小太陽」。多名核工程師接受訪問,解釋實驗成果及背後原理。究竟核聚變發電離我們還有多遠?對未來能源又有甚麼啟示?
前页
1
...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