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语言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能源
数据
特朗普
媒体
联合国
冲突
选举
政治
协议
习近平
接种
警告
历史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3.11.20
17
:
46
要融入日本,必先學擬音擬態語
日本
外劳
外语
拟声词
日文
移民
语言
在熱播動畫「Spy X Family」中,主角安妮亞經常會說出擬情語「わくわく」,以表示興奮心情。疊詞形式的擬音語及擬態語在日語對話中極為常見,眼見愈來愈多外國人到日本生活及工作,三重縣有機構便想到為日語學習者編寫一份指南。
CUP
/
文化
/
2023.11.16
17
:
47
多語言人士:語言轉換會改變個性思維
性格
情感
情绪
沟通
表达
语言
倫敦伯貝克大學應用語言學教授 Jean-Marc Dewaele 成長於比利時,切身感受到類似情況:「我幾乎都用法語來閱讀和寫詩,在家裡卻大多說荷蘭語。換上學者身份時,我就是英國人 —— 無論在措辭、態度或習慣上。」他曾對 1,500 名多語言人士進行研究,80% 的人表示其行為會因語言而異,他認為這跟語言引起的「情感共鳴」效應有關。
CUP
/
文化
/
2023.11.01
18
:
45
Microsoft Word 如何改變語言使用慣性?
创意
写作
微软
文书
程式
语言
软件
文書處理程式 Microsoft Word 誕生 40 年來,一直協助無數用戶完成論文、辦公室文書工作、寫作等。Word 不僅是文字的載體,更能糾正撰文者的拼寫及文法錯誤。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Word 甚至默默影響用戶如何使用語言。
CUP
/
文化
/
2023.08.16
18
:
46
另類「脫英」:歐洲大學抵制英語?
欧洲
丹麦
荷兰
社会
大学
教学
母语
留学生
语言
在丹麥、瑞典、挪威、芬蘭這「北歐四國」及近鄰荷蘭,很多人能操一口流利英語。多間大學躋身國際排名,更有大部分甚至全部課程皆以英語教授。這種被語言學家稱為「領域喪失」的現象,引起不少北歐人憂慮母語將從學術環境消失。部分國家爭取恢復本土語言在大學的主導地位,卻遭受強烈反對。
CUP
/
文化
/
2023.08.07
18
:
41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2 —— 到底是麻雀還是麻將?
文字
语言
读音
麻雀
關於麻雀發源地,一直眾說紛紜,普遍認為是起源於寧波。古時寧波稱為明州,是跟日本通商的重要口岸,而寧波話的「麻雀」與「麻將」同音,所以日本亦保留了「麻雀」作書面稱呼,讀音就是「マージャン」,可見受寧波影響之重。
CUP
/
文化
/
2023.07.20
18
:
46
多學多說,重拾失落的「家族語言」
家庭
歧视
沟通
社会
移民
语言
双语
德國艾福特大學名譽教授 Annick De Houwer 指出,人們一直以為雙語運用阻礙孩子學習語言。雙語兒童有時會跨語言來表達,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混淆了兩者,而是能夠巧妙地掌握雙語詞彙,在敘述時選擇最合適的字眼。
CUP
/
文化
/
2023.07.18
18
:
47
譯者無名:久被低估、忽視、冷待的文學翻譯
作者
出版
文本
书籍
翻译
语言
早前加拿大譯者 Yilin Wang 指控大英博物館舉辦展覽時,未經授權下使用她就秋瑾作品的英語翻譯,事件引起廣泛討論,業內人士卻早知此乃常態。他們強調,翻譯作為一門專業甚至藝術,需要花上很多心血和時間,長久以來卻被當作事後添筆,常在文學及出版過程遭受忽視,欠缺應有的認可、尊重甚至報酬。
CUP
/
文化
/
2023.06.08
18
:
47
在影像氾濫時代,回顧 20 世紀哲學的「語言學轉向」
哲学
唯心主义
思想
知识分子
语言
20 世紀西方哲學經歷「語言學轉向」後,語言被視為理解世界的根本,法國解構主義哲學家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甚至宣稱「文本以外無一物」。美國哲學家 Crispin Sartwell 卻在學術平台 Aeon 撰文分析,如今世界不再是由報章文字堆砌,而是影像氾濫。全新的經驗基礎,加上現實世界的苦難,更顯得語言學轉向的哲學脫節離地。
CUP
/
文化
/
2023.06.07
18
:
42
Hong Kong Infosphere:淺談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的發音
香港
口音
沟通
发音
研究
英语
语言
语言学
香港人說的英文非常有特色。這甚至引起不少學者的興趣,基本上只要在 Google Scholar 輸入「Hong Kong English」,就能看到上百篇相關的學術文獻,當中以研究英語發音(Phonetics)為主。那麼,到底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是甚麼?與我們日常相關嗎?
CUP
/
文化
/
2023.05.31
18
:
45
去到新環境,口音變還是不變?
口音
社会
语言
说话
以口音區分本地或外來人的做法常見。不過,有些人到另一個地方生活以後,會連說話的口音也改變;也有些人則無論在另一個地方生活多久,口音依然無改。口音或多或少決定別人對你的印象,但是甚麼原因促使一個人的口音變或不變?雷丁大學語音學教授 Jane Setter 指,口音是歸屬感的標誌,有意識或潛意識希望融入環境,會影響人的口音。
CUP
/
文化
/
2023.05.08
18
:
42
A 先生眼中的西班牙
西班牙
社会
政党
方言
移居
语言
马德里
上回提要,初到西班牙的我,主要見到西班牙的多樣豐富,另一邊廂,出生和居於馬德里近半個世紀的丈夫 A 先生,見到的西班牙卻是一個四分五裂、完全不團結的國家。
CUP
/
科技
/
2023.04.14
18
:
49
GPT-4 真的理解我們在說甚麼嗎?
人工智能
人类
协作
思考
沟通
语言
逻辑
科學雜誌「鸚鵡螺」(Nautilus)最近向演化論家、研究複雜系統科學的美國聖菲研究所主席 David Krakauer 提出這個問題。
CUP
/
文化
/
2023.02.27
17
:
41
紳士大哥:字正腔圓 Queen’s English —— 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徵?
口音
沟通
英语
语言
不少香港人對英國都有個深深的情意結,但凡聽到有誰能講得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英式口音,就不免雙眼發光,肅然起敬。然而,如果將這種典雅的英語口音說成 British Accent 難免籠統,因為英國的口音著實有很多種,要更精確地講,香港人最崇拜的那種其實叫做「Queen’s English」。
CUP
/
文化
/
2022.12.12
17
:
47
不同語言的粗口,有甚麼共同之處?
发音
粗口
英语
语言
脏话
已故美國笑匠 George Carlin 曾在 1972 年列出 7 個永遠不能在電視說的髒話。粗口除了字義低俗粗鄙,有時連聽到也覺得「哽耳」。上週發表在期刊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的研究就指出,世界各地粗口在發音上有些共同之處 —— 通常沒有某些「乾淨」的發音。
CUP
/
文化
/
2022.12.05
17
:
42
Moyashi:「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 敗者們的劇場
日本
社会
三岛由纪夫
右翼
哲学
影评
政治
纪录片
语言
關於「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三島由紀夫 vs 東大全共闘 50 年目の真実),電影日文原名開宗明義,就是 1968 年,右翼文人三島由紀夫在東大駒場 900 號課室,與東大全共鬥的辯論紀錄片。
CUP
/
文化
/
2022.09.02
18
:
42
Moyashi:朝貢式文化交流
娱乐
翻译
语言
游戏
相信所有人在購買遊戲前,都會先閱讀評價以防中伏,正如電腦遊戲平台 Steam 的正負評統計幾乎決定了我會不會付錢。然而不是所有評價都有參考價值,例如間中看見有人留下負評,而原因只是「沒有漢化」。
CUP
/
文化
/
2022.08.31
18
:
46
【烏克蘭戰爭】說俄語的烏人,要跟母語訣別
俄罗斯
官方语言
母语
语言
烏克蘭獨立剛滿 31 年,但語言上始終未有統一。廣義來說,西部以烏語使用者為主,東部及南部人民偏用俄語,邊境居民則說兩者混成的烏俄語(Surzhyk)。今年初俄羅斯入侵烏國,普京便以保護俄語區居民為出兵理由。但數百萬說俄語的烏人不滿被當成開戰藉口,現時積極學習烏語,以求和敵國劃清界線。
CUP
/
文化
/
2022.08.17
18
:
45
想提升語文能力?閱讀小說,而不是非小說
小说
教育
书籍
研究
兴趣
语言
语言能力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經常閱讀,最明顯的好處是有助提升語文能力。最近一項針對休閒閱讀的研究,從學齡前兒童到大學生身上證實了此說法,且發現閱讀帶來的更多優勢。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似乎毋庸置疑,但研究還顯示了令人意外的結果:人們閱讀甚麼更為關鍵。
CUP
/
文化
/
2022.08.12
18
:
47
【烏克蘭戰爭】在外國,為何俄羅斯官媒仍然「可信」?
俄罗斯
宣传
新闻
社交媒体
语言
资讯
各社交媒體公司雖已採取措施限制俄羅斯官媒賬戶,防止虛假資訊繼續傳播。但諷刺的是,這些限制只適用於英文專頁及帖文,俄國官媒仍能用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及其他語言傳播不實資訊,甚至成為一些國家眼中的「可信媒體」。
CUP
/
科技
/
2022.08.11
18
:
45
人工智能可否幫助我們與動物交談?
人工智能
动物
哺乳类
沟通
发声
翻译
语言
科學家一直想了解動物如何用叫聲溝通,像靈長類動物會因應捕食者而發出不同警報聲、海豚以彼此獨特的口哨聲相認。科學家以往只能靠長期觀察,至近年才透過人工智能,分析大數據進行解碼。美國加州一個成立於 2017 年的非牟利組織 Earth Species Project(ESP),正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方式,嘗試找出這些「非人類語言」,促進生物研究和保護。
CUP
/
文化
/
2022.07.22
18
:
45
【書展系列】梵文版「唐吉訶德」—— 以最古老語言,翻譯首本現代小說
印度
美国
西班牙
唐吉诃德
小说
梵文
翻译
语言
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創作的「唐吉訶德」,不僅是文學史上首部現代小說,其閱讀量和出版量亦冠絕全球。就在約一個世紀前,兩位克什米爾班智達作出創舉,將它翻譯成梵文這個最古老語言之一。但如此珍貴的手稿,卻被遺忘在哈佛大學圖書館數十年,直至一名德國教授把它拯救出來。
CUP
/
文化
/
2022.07.14
18
:
42
在倫敦,與第三文化小孩相遇
英国
伦敦
小孩
成长
移民
语言
來到倫敦,才學會了一個社會學術語「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泛指一些在性格形成期間,沒有生活在父母祖國的小朋友。從前,第三文化小孩的父母可能是跨國商人、外交官,又或者是傳教士,但在全球化之下,跨國移民的門檻低了,「第三文化小孩」也變得愈來愈普及。
CUP
/
文化
/
2022.07.11
18
:
49
醫生執業風波:重溫當年英國海外醫生爭議
英国
社会
语言
资格
医生
香港傳媒報道,醫管局正計劃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以紓緩本地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消息指,伊利沙伯醫院將會是首間試點醫院,今年內引入最多 10 名醫生來港。過去政府一直希望引入海外受訓醫生,並在去年修例容許指定院校畢業生免試註冊。英國是海外醫生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過去就曾爆出因溝通失誤引致醫療事故的爭議,後來便提高了執業門檻。
CUP
/
文化
/
2022.06.27
18
:
41
唐明:語言的腐敗可以邪惡到甚麼地步?
中国
中文
疫情
语言
創造這種語言,目的是為了堵住正常人的嘴,阻止正常人用邏輯應對,無法與發明者爭論,甚至還要為爭論付出慘痛代價,因此愈玄幻愈好,而且必須大量產生,把水攪得愈渾愈好。
CUP
/
文化
/
2022.06.20
18
:
43
迷失在多重宇宙:外地人的香港印象
香港
伦敦
移民
语言
在宿舍附近,有一家新鮮蔬果檔,檔主是阿爾巴尼亞人。檔攤的蔬果比超市還要便宜得多,我每幾天就幫襯一次。初時,檔主都很熱情的跟我說一些我聽不明白的普通話,而我通常都沒有回應。有一次,我終究忍不住澄清其實我的母語不是普通話,他很驚訝問我不是中國來的嗎,我回應是香港,他好像恍然大悟,跟我說了一聲:「Konnichiwa(こんにちは)」。這種哭笑不得的情況,經常都發生。
CUP
/
文化
/
2022.06.02
18
:
47
幼兒得到合適言語治療之前,家長可以做的事
精神健康
儿童
幼儿
幼稚园
教育
语言
兩歲是幼童入讀學前預備班的年齡,往往也是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有差異的時刻,像有些幼童可以說個不停,有些則沉默寡言。近日有報道指,一名兩歲女童因被幼稚園方發現語言表達較弱,經評估及轉介後接受行為及言語治療,但治療期間被治療師不停責罵至嚎哭,若年幼女童從此對專業治療有心理陰影,就需要家長耐心作出輔導。在覓得更合適的專業協助之前,父母可嘗試從日常生活入手,為孩童進行基本言語練習。
CUP
/
文化
/
2022.05.06
18
:
50
語言學家港督:寶寧
香港
历史
殖民
语言学家
在 19 世紀開埠初期,香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華洋雜處的國際港口,不單止有廣東華人、英國白人,還有葡國人、巴斯人、猶太人、印度人等族群聚居,行政首長要跟各界打好關係,需要具備優秀的語文能力。香港曾經出過戴維斯和金文泰等數任漢學家港督,但達到語言學家級數的,或許只有一個,就是號稱懂得 200 種語言的香港第四任港督寶寧(Sir John Bowring)。
CUP
/
文化
/
2022.04.08
18
:
46
真菌也會有「語言」?
交流
生物
真菌
蘑菇
语言
在落葉廢木或樹上生長的真菌看來沉默無言,但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它們可能懂得與真菌體各部分溝通。有學者推測,真菌生物(Mycological organism)默默發出的電流活動,模式類近於人類語言。
CUP
/
文化
/
2022.04.04
18
:
48
王鷗行:得獎香港詩人的英詩寫作啟蒙者
美国
英国
写作
文学
移民
英文
诗
语言
离散
來自香港的 19 歲劍橋大學學生葉晉瑋(Eric Yip),憑藉詩作 Fricatives 奪得英國國家詩詞比賽(National Poetry Competition)冠軍,為史上最年輕得獎者,廣受港人關注。他在訪問提到,創作受美籍越南裔詩人王鷗行(Ocean Vuong)經歷啟迪,究竟王鷗行是何許人?他又如何鼓勵葉晉瑋在內的非英語母語作家?
CUP
/
文化
/
2022.04.01
18
:
49
失語症,如何剝奪他們的溝通能力?
精神健康
名人
大脑
失语症
表达
语言
主演「虎膽龍威」(Die Hard)聞名的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因患上失語症,被迫放棄長達 40 年演藝事業,轟動國際影壇。究竟失語症成因為何,是否有治癒的可能?有哪些名人同樣受失語症之苦?
CUP
/
文化
/
2022.03.24
18
:
46
早已不止於大笑的 LOL
交流
即时通讯
网络语言
语言
雖知「lol」是 laugh out loud 的縮寫,但現在已沒多少人是因為大笑而輸入 lol。文字訊息難以顯示情緒,即使沒甚麼好笑,人們仍會加入 lol 修飾句子,使語氣沒那麼生硬或刺耳。日常交流中 lol 的用途逐漸增加,包括為個人意見「戴頭盔」、增加諷刺、消遣、謙遜或同情意味、表達樂趣,或只是中肯地表示認同。網媒 Vice 近日就有專文探討,為何 lol 的用處會愈來愈多。
CUP
/
文化
/
2022.03.08
17
:
47
最後一位雅加土著母語使用者離世
社会
原住民
土著
智利
灭绝
语言
上月 16 日,智利的 Cristina Calderón 女士離世,終年 93 歲。身為雅加人的 Calderón 一直努力保存族人語言,並在 2009 年獲智利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寶藏」。隨著 Cristina 離開人世,雅加語也失去了最後一位母語使用者。
ETtoday
/
时事
/
2022.01.27
4
:
20
國台辦批《國家語言發展法》去中國化 陸委會:完全沒有
中国
国家语言发展法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6日表示希望能來台與台灣的客家鄉親交流,但話鋒一轉,又批評《國家語言發展法》包藏「去中國化」禍心。對此,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27日指出,政府訂定《國家語言發展法》是為了促進各族群母語..
CUP
/
文化
/
2022.01.18
17
:
45
【明辨曲直】懂得嘲諷,是智慧開端
精神健康
创意
大脑
心理
沟通
语言
讽刺
說話「有骨」似乎令人不好受,但細想之下,其實諷刺揶揄能減輕當面譴責及冒犯的威力,或在讚美恭維時化解對方尷尬。甚至有研究證明那可以讓人更有創造力,並助人在情緒低落時發洩負面情緒。心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亦發現,要做到挖苦諷刺,話中有話,大腦需要克服無數障礙才能作出正確演繹,這比普通陳述需要動用更多腦力。
CUP
/
文化
/
2022.01.14
17
:
47
網絡科技為英文帶來的五大改變
文字
沟通
网络
网络用语
英语
语言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日常所用的語文,其實一直有變。在香港的學校,學生很多時依然在學習電子時代之前的英文。可是,蘭卡斯特大學語言學家 Vaclav Brezina 近日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在網絡世代下,英國人的日常英語,出現了五個明顯轉變。
CUP
/
文化
/
2022.01.03
17
:
47
噁心感的心理學:一種窺探人性的原始情緒
精神健康
恶心
心理
本能
语言
不洗澡帶來的濃烈體味、淤塞渠道的食物渣滓、屍身上蠕動的蛆蟲,總有一種能夠喚起你的噁心感(Disgust)。有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噁心感既是人類進化得來的原始本能,用來篩選不潔的腐爛食物,但也關乎到我們的道德判斷和政治取向,我們還會用「令人作嘔」形容討厭的人,噁心感更可以是剖析人性的關鍵詞。
CUP
/
文化
/
2021.12.28
17
:
48
中國壓力令台語復興?
中国
台湾
社会
台语
语言
根據台灣官方今年發表的一份普查報告,當地 6 歲以上人口主要使用語言為國語,佔 66.3%,其次台語(台灣閩南語)為 31.7%。假如集中 6 至 14 歲人士,國語更高達 92.1%,台語只有 7.4%,當地媒體亦擔心台語正面臨消失危機。不過「華爾街日報」稱,近年來自中國的政治壓力,使得台語迎來復興之勢。
CUP
/
文化
/
2021.12.14
17
:
48
一齣數百年歷史的劇目,挽救一套快將失落的語言
英国
戏剧
历史
濒危
表演
语言
在歷史長河之中,有無數弱勢族群被強鄰同化吞噬,其背後的文化和語言亦隨之失落。不過,也有很多人拒不認命,以文化戰線守護自己珍而重之的價值。在英國,藝術家們就透過一齣數百年歷史的劇目「祈禱集」(Ordinalia),嘗試拯救古老的康和語(Cornish)。
CUP
/
文化
/
2021.12.02
17
:
43
茶里:香港人學國語難不難?
台湾
香港
国语
语言
說廣東話與說國語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捲舌音」。所以每當香港人學習國語時,都會有意識地捲起舌頭唸每個音,非常搞笑。
CUP
/
文化
/
2021.11.19
17
:
44
多元韓國:鄉鎮「被迫」國際化?
韩国
社会
国际化
移居
移民
翻译
语言
韓國出生率持續下降,國際婚姻卻愈發普及,為人口帶來不少「外援」。去年多元文化家庭的新生兒佔整體 6%,創歷史新高,最多母親來自越南及中國,分別佔 38.8% 及 17.7%,當中不少居於首爾以外的鄉鎮。為方便他們適應生活,地方政府及組織推出多種外語服務,變相推動國際化。
CUP
/
文化
/
2021.10.13
18
:
48
國際化兩難:韓式英語當道,韓文地位不保?
韩国
社会
全球化
南韩
国际化
外来语
民族
语言
韩文
文化交流往往是雙向進行,當歐美觀眾狂追韓劇「魷魚遊戲」時,南韓年青人亦愛用韓式英語(Konglish)。有分析指,受全球化及國際媒體的影響,加上渴望與世界接軌,常用外來語乃自然發展。但不少韓人及專家憂慮,這對象徵國族身份認同的韓文(한글)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甚至批評其「損害文化自豪感」。對於帶領世界流行文化的韓國而言,如斯指控是否過時?
CUP
/
文化
/
2021.09.23
18
:
46
南韓學生為何不再學主流外語?
社会
南韩
大学
学生
教育
语言
阿拉伯文
南韓學生數十年來基於政治、經濟等因素,都傾向在英文以外,學習德文、日文或普通話,作為第三種語言學習,但據德國之聲(DW)報道,這些「大路」選擇似乎已經過時。有學生轉而學習非傳統科目,例如阿拉伯語、電腦程式語言或編碼,為的是更輕易入讀名牌大學。
CUP
/
文化
/
2021.09.15
18
:
48
紐西蘭改回毛利語國名?
社会
原住民
名字
国家
殖民
毛利人
纽西兰
语言
近日,毛利黨(Māori party)發起請願,要求將紐西蘭官方名稱,改為毛利語的奧特亞羅瓦(Aotearoa),引起爭議。
CUP
/
文化
/
2021.09.03
18
:
42
唐明:甚麼是語言的腐敗?
政治
英文
语言
寫出這些優美文字的人,首先都相信美的存在,美的價值,相信人與人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溝通、理解;觀眾和讀者,都值得更好的表達,而不是煽情、發洩或者欺騙,甚至暗藏威脅和恐嚇。因此,政治語言被視為最腐敗或者最醜陋,在於寫的人根本不相信,而且政治語言對於受眾的態度,顯然是非常輕蔑的。
CUP
/
文化
/
2021.08.12
18
:
50
一本 18 世紀烹飪書,如何挽救一套瀕臨滅亡的語言
斯洛文尼亚
语言
不只生物會滅絕,其實很多語言也正處於瀕危的狀態。面對周邊強鄰,一些民族會被兼併、同化,其語言亦會被淘汰而消失。要挽救文化,除了在政治層面推動,只要在生活做好自己,活出自身所屬的文化,或者會有轉機出現。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分享了一個有趣故事,一本 18 世紀烹飪書,曾幫助挽救一套瀕臨滅亡的語言。
CUP
/
文化
/
2021.08.04
18
:
45
運動英語課:為甚麼裁判叫法特別多
英语
裁判
语言
运动
在奧運期間,觀眾們可以短時間內欣賞極多高水平體育賽事,由港人熟悉的游泳、乒乓球,再到比較冷門一些的水球、滑板等等。在這些比賽中,主角固然是世界級運動員,但裁判有時亦會扮演關鍵角色,影響比賽發展。有趣的是,在英文世界中,裁判的叫法特別多。
CUP
/
文化
/
2021.08.02
18
:
42
方禮倫:Celebrating Hong Kong’s Olympic Gold 慶祝奧運勝利
英国
香港
奥运
奥运会
移民
英文
语言
本文記述了一個像何詩蓓一樣的香港人,在英國目睹奧運的感想。
CUP
/
文化
/
2021.07.30
18
:
49
1964 年東京奧運,如何創立我們今天的視覺語言
奥运
标志
沟通
美术
设计
语言
今年東京奧運開幕禮上,表演者以形體動作模仿 50 項運動的象形符號,為人留下深刻印象。原來這類鮮明的奧運標識,始於 57 年前的東京奧運會,耳目一新的視覺語言衝破文化界限,創新的圖示如男女廁、急救站、淋浴間等更啟發全球,設計幾經改良後,輾轉改寫了我們今日的世界。
CUP
/
文化
/
2021.07.29
18
:
48
陶傑:極左放水陋習吹襲英國
社会
大学
学生
教学
种族
英文
英语
语言
美國大學的極左放水陋習,開始吹襲英國。英國至少兩家大學:侯城(Hull)和窩士打(Worcester)—— 也就是香港人熟悉的英國喼汁老字號出產的那個地方 —— 都採取極左的教育方針。一旦外國或少數族裔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不夠,例如文法錯誤、太多串錯字、英文語法句子結構有嚴重缺陷,批改這種試卷時,不應該扣分,應該尊重少數族裔或該外國學生的「文化差異」,不要以白人精英優越主義思想為標準,判決這個學生的功課死刑。
CUP
/
文化
/
2021.07.23
18
:
41
方禮倫:Sensitivity And Tolerance Can Go Too Far 英國的極左意識形態
英国
国家
左翼
意识形态
歧视
移民
种族主义
英文
语言
作者身為中英混血人士,與香港妻子移居英國後,卻被指「種族主義者」,而不是被所謂的種族歧視。事緣他畢業的英國大學母校,有一些學生發起聯署,要求移除校內一名 400 年前的贊助人畫像,理由是這位善長曾經由「販賣奴隸」而得益。作者拒絕之後,即被該校的左翼學生稱為「種族主義者」。好笑嗎?
CUP
/
文化
/
2021.07.21
18
:
45
全靠 Peppa Pig,美國孩子也開始說英式英語
美国
英国
儿童
卡通
口音
学习
英语
语言
典雅的英國口音是否令人稱羨?演出電影「無聲絕境」的英國女星 Emily Blunt 就曾多次公開表示,希望兩名年幼女兒可以像她一樣操英國口音,而非丈夫 John Krasinski 的美式英語。直到去年,女兒們到倫敦讀書,終於重拾英腔,令 Blunt 喜不自勝。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各地兒童亦開始說起英國用語,靠的卻是一年來不斷看卡通 Peppa Pig。
CUP
/
文化
/
2021.07.09
18
:
43
方禮倫:What Two Flags Say About English Patriotism 英國國旗和複雜的民族主義
英国
国家
国旗
民族主义
移民
英文
语言
在聖十字旗和美國國旗之間,一個混血的香港人,嘗到了層次豐富的身份和民族衝突,這種滋味,將來若有機會,住在英國的 BNO 香港人,或也將有機會感受。
CUP
/
文化
/
2021.06.21
18
:
41
方禮倫:Country living in River Country 生活於劍橋河鄉
英国
大自然
思乡
移民
英文
语言
作者告訴我們,劍橋郡是河道交錯的地方。本文由水邊講起,層層推進,由淺入深,以景入情,然後拉回香港,充滿人生哲理、思鄉之情。
CUP
/
文化
/
2021.06.16
18
:
46
要學好一樣新語言,首要是學會分析
学习
母语
翻译
语言
學習另一種語言不難,最難是要真正學會。要達到這項目標,學習者需要用特別方法記住詞彙及語法規則,而且做到聽說讀寫俱佳,甚至能夠流利地與母語人士交談。兒童因為吸收能力與記憶力好,要學會也許非難事。但成年人要學好一門新語言,又應該怎樣做?蘇格蘭鄧迪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研究人員近日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指,利用學習日誌,更有助學生練就分析語言之能力,有效將學到的東西具體實踐。
CUP
/
文化
/
2021.06.15
18
:
43
鄭立:當使用太多括號或者引號時,你也會感到視覺上不快嗎?
中文
写作
文字
文章
标点符号
语言
如果要寫一段像這樣的文字,當中有很多「括號」、「引號」,或者「各種不是很常用」的標點符號,例如「冒號」、「破折號」,再加上大量的註解(比方說寫一堆英文再用括號括著),而在一段裡出現多過一次(即是在一段中佔比很高)的話,我就會覺得很不順眼(就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CUP
/
文化
/
2021.06.10
18
:
46
語言消失,醫藥知識同告消失
保育
原住民
植物
药物
语言
医学
医疗
聯合國指出,全世界 7,400 種語言中,預計有 30% 以上到本世紀末將會消失。一種語言消失,不僅是聲音、符號,甚至是相關文化沒落。有研究更指出,若失去原住民語言,連帶流傳下來的藥用植物知識及療法或會因此失傳。
CUP
/
文化
/
2021.06.07
18
:
48
【方言有地企】挪威語沒有標準口語?
北欧
学习
挪威
方言
职场
语言
許多國家往往以首都使用的書寫語言和口音作為標準語和標準音。理論上,有統一的語言和語音,有助國內不同地區的國民互相溝通和理解,這也是中國政府推廣普通話堂而皇之的理由。中國之大,不同地方有自己的語言(又稱方言),但在中央政府推廣普通話政策之下,方言「無地企」,新一代甚至有不懂該地區方言的危機。一國有一種標準化口語,其實並非必然,有些民族國家就沒有訂立標準化的口語,挪威就是一例。
CUP
/
文化
/
2021.06.03
18
:
49
瀕臨消失的地方語言:澳門土生葡語帕圖亞
社会
澳门
濒危
葡萄牙
语言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靈魂,是身份構成的重要部分。可是,由於各種政治和社經原因,很多地方語言正面臨消失。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字,全球大概有 6,000 種語言,當中約 40% 處於瀕危狀態。在與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門,也有一種地方語言瀕臨消失,那就是澳門土生葡語「帕圖亞」(Patu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