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獨立剛滿 31 年,但語言上始終未有統一。廣義來說,西部以烏語使用者為主,東部及南部人民偏用俄語,邊境居民則說兩者混成的烏俄語(Surzhyk)。今年初俄羅斯入侵烏國,普京便以保護俄語區居民為出兵理由。但數百萬說俄語的烏人不滿被當成開戰藉口,現時積極學習烏語,以求和敵國劃清界線。
在熱播動畫「Spy X Family」中,主角安妮亞經常會說出擬情語「わくわく」,以表示興奮心情。疊詞形式的擬音語及擬態語在日語對話中極為常見,眼見愈來愈多外國人到日本生活及工作,三重縣有機構便想到為日語學習者編寫一份指南。 查看文章
倫敦伯貝克大學應用語言學教授 Jean-Marc Dewaele 成長於比利時,切身感受到類似情況:「我幾乎都用法語來閱讀和寫詩,在家裡卻大多說荷蘭語。換上學者身份時,我就是英國人 —— 無論在措辭、態度或習慣上。」他曾對 1,500 名多語言人士進行研究,80% 的人表示其行為會因語言而異,他認為這跟語言引起的「情感共鳴」效應有關。 查看文章
文書處理程式 Microsoft Word 誕生 40 年來,一直協助無數用戶完成論文、辦公室文書工作、寫作等。Word 不僅是文字的載體,更能糾正撰文者的拼寫及文法錯誤。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Word 甚至默默影響用戶如何使用語言。 查看文章
在丹麥、瑞典、挪威、芬蘭這「北歐四國」及近鄰荷蘭,很多人能操一口流利英語。多間大學躋身國際排名,更有大部分甚至全部課程皆以英語教授。這種被語言學家稱為「領域喪失」的現象,引起不少北歐人憂慮母語將從學術環境消失。部分國家爭取恢復本土語言在大學的主導地位,卻遭受強烈反對。 查看文章
關於麻雀發源地,一直眾說紛紜,普遍認為是起源於寧波。古時寧波稱為明州,是跟日本通商的重要口岸,而寧波話的「麻雀」與「麻將」同音,所以日本亦保留了「麻雀」作書面稱呼,讀音就是「マージャン」,可見受寧波影響之重。 查看文章
德國艾福特大學名譽教授 Annick De Houwer 指出,人們一直以為雙語運用阻礙孩子學習語言。雙語兒童有時會跨語言來表達,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混淆了兩者,而是能夠巧妙地掌握雙語詞彙,在敘述時選擇最合適的字眼。 查看文章
早前加拿大譯者 Yilin Wang 指控大英博物館舉辦展覽時,未經授權下使用她就秋瑾作品的英語翻譯,事件引起廣泛討論,業內人士卻早知此乃常態。他們強調,翻譯作為一門專業甚至藝術,需要花上很多心血和時間,長久以來卻被當作事後添筆,常在文學及出版過程遭受忽視,欠缺應有的認可、尊重甚至報酬。 查看文章
20 世紀西方哲學經歷「語言學轉向」後,語言被視為理解世界的根本,法國解構主義哲學家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甚至宣稱「文本以外無一物」。美國哲學家 Crispin Sartwell 卻在學術平台 Aeon 撰文分析,如今世界不再是由報章文字堆砌,而是影像氾濫。全新的經驗基礎,加上現實世界的苦難,更顯得語言學轉向的哲學脫節離地。 查看文章
香港人說的英文非常有特色。這甚至引起不少學者的興趣,基本上只要在 Google Scholar 輸入「Hong Kong English」,就能看到上百篇相關的學術文獻,當中以研究英語發音(Phonetics)為主。那麼,到底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是甚麼?與我們日常相關嗎? 查看文章
以口音區分本地或外來人的做法常見。不過,有些人到另一個地方生活以後,會連說話的口音也改變;也有些人則無論在另一個地方生活多久,口音依然無改。口音或多或少決定別人對你的印象,但是甚麼原因促使一個人的口音變或不變?雷丁大學語音學教授 Jane Setter 指,口音是歸屬感的標誌,有意識或潛意識希望融入環境,會影響人的口音。 查看文章
上回提要,初到西班牙的我,主要見到西班牙的多樣豐富,另一邊廂,出生和居於馬德里近半個世紀的丈夫 A 先生,見到的西班牙卻是一個四分五裂、完全不團結的國家。 查看文章
倘若小朋友對語言學習有興趣,家長不妨讓他們學習第三種語言。趁他們還在關鍵期內,能學好語言,達至母語水平的機會較高。即使過了關鍵期,仍可以學習其他語言,只是不奢求口音一定能達到母語水平。 查看文章
科學雜誌「鸚鵡螺」(Nautilus)最近向演化論家、研究複雜系統科學的美國聖菲研究所主席 David Krakauer 提出這個問題。 查看文章
不少香港人對英國都有個深深的情意結,但凡聽到有誰能講得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英式口音,就不免雙眼發光,肅然起敬。然而,如果將這種典雅的英語口音說成 British Accent 難免籠統,因為英國的口音著實有很多種,要更精確地講,香港人最崇拜的那種其實叫做「Queen’s English」。 查看文章
已故美國笑匠 George Carlin 曾在 1972 年列出 7 個永遠不能在電視說的髒話。粗口除了字義低俗粗鄙,有時連聽到也覺得「哽耳」。上週發表在期刊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的研究就指出,世界各地粗口在發音上有些共同之處 —— 通常沒有某些「乾淨」的發音。 查看文章
關於「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三島由紀夫 vs 東大全共闘 50 年目の真実),電影日文原名開宗明義,就是 1968 年,右翼文人三島由紀夫在東大駒場 900 號課室,與東大全共鬥的辯論紀錄片。 查看文章
相信所有人在購買遊戲前,都會先閱讀評價以防中伏,正如電腦遊戲平台 Steam 的正負評統計幾乎決定了我會不會付錢。然而不是所有評價都有參考價值,例如間中看見有人留下負評,而原因只是「沒有漢化」。 查看文章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經常閱讀,最明顯的好處是有助提升語文能力。最近一項針對休閒閱讀的研究,從學齡前兒童到大學生身上證實了此說法,且發現閱讀帶來的更多優勢。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似乎毋庸置疑,但研究還顯示了令人意外的結果:人們閱讀甚麼更為關鍵。 查看文章
各社交媒體公司雖已採取措施限制俄羅斯官媒賬戶,防止虛假資訊繼續傳播。但諷刺的是,這些限制只適用於英文專頁及帖文,俄國官媒仍能用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及其他語言傳播不實資訊,甚至成為一些國家眼中的「可信媒體」。 查看文章
科學家一直想了解動物如何用叫聲溝通,像靈長類動物會因應捕食者而發出不同警報聲、海豚以彼此獨特的口哨聲相認。科學家以往只能靠長期觀察,至近年才透過人工智能,分析大數據進行解碼。美國加州一個成立於 2017 年的非牟利組織 Earth Species Project(ESP),正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方式,嘗試找出這些「非人類語言」,促進生物研究和保護。 查看文章
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創作的「唐吉訶德」,不僅是文學史上首部現代小說,其閱讀量和出版量亦冠絕全球。就在約一個世紀前,兩位克什米爾班智達作出創舉,將它翻譯成梵文這個最古老語言之一。但如此珍貴的手稿,卻被遺忘在哈佛大學圖書館數十年,直至一名德國教授把它拯救出來。 查看文章
來到倫敦,才學會了一個社會學術語「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泛指一些在性格形成期間,沒有生活在父母祖國的小朋友。從前,第三文化小孩的父母可能是跨國商人、外交官,又或者是傳教士,但在全球化之下,跨國移民的門檻低了,「第三文化小孩」也變得愈來愈普及。 查看文章
香港傳媒報道,醫管局正計劃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以紓緩本地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消息指,伊利沙伯醫院將會是首間試點醫院,今年內引入最多 10 名醫生來港。過去政府一直希望引入海外受訓醫生,並在去年修例容許指定院校畢業生免試註冊。英國是海外醫生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過去就曾爆出因溝通失誤引致醫療事故的爭議,後來便提高了執業門檻。 查看文章
創造這種語言,目的是為了堵住正常人的嘴,阻止正常人用邏輯應對,無法與發明者爭論,甚至還要為爭論付出慘痛代價,因此愈玄幻愈好,而且必須大量產生,把水攪得愈渾愈好。 查看文章
在宿舍附近,有一家新鮮蔬果檔,檔主是阿爾巴尼亞人。檔攤的蔬果比超市還要便宜得多,我每幾天就幫襯一次。初時,檔主都很熱情的跟我說一些我聽不明白的普通話,而我通常都沒有回應。有一次,我終究忍不住澄清其實我的母語不是普通話,他很驚訝問我不是中國來的嗎,我回應是香港,他好像恍然大悟,跟我說了一聲:「Konnichiwa(こんにちは)」。這種哭笑不得的情況,經常都發生。 查看文章
兩歲是幼童入讀學前預備班的年齡,往往也是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有差異的時刻,像有些幼童可以說個不停,有些則沉默寡言。近日有報道指,一名兩歲女童因被幼稚園方發現語言表達較弱,經評估及轉介後接受行為及言語治療,但治療期間被治療師不停責罵至嚎哭,若年幼女童從此對專業治療有心理陰影,就需要家長耐心作出輔導。在覓得更合適的專業協助之前,父母可嘗試從日常生活入手,為孩童進行基本言語練習。 查看文章
在 19 世紀開埠初期,香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華洋雜處的國際港口,不單止有廣東華人、英國白人,還有葡國人、巴斯人、猶太人、印度人等族群聚居,行政首長要跟各界打好關係,需要具備優秀的語文能力。香港曾經出過戴維斯和金文泰等數任漢學家港督,但達到語言學家級數的,或許只有一個,就是號稱懂得 200 種語言的香港第四任港督寶寧(Sir John Bowring)。 查看文章
在落葉廢木或樹上生長的真菌看來沉默無言,但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它們可能懂得與真菌體各部分溝通。有學者推測,真菌生物(Mycological organism)默默發出的電流活動,模式類近於人類語言。 查看文章
來自香港的 19 歲劍橋大學學生葉晉瑋(Eric Yip),憑藉詩作 Fricatives 奪得英國國家詩詞比賽(National Poetry Competition)冠軍,為史上最年輕得獎者,廣受港人關注。他在訪問提到,創作受美籍越南裔詩人王鷗行(Ocean Vuong)經歷啟迪,究竟王鷗行是何許人?他又如何鼓勵葉晉瑋在內的非英語母語作家? 查看文章
主演「虎膽龍威」(Die Hard)聞名的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因患上失語症,被迫放棄長達 40 年演藝事業,轟動國際影壇。究竟失語症成因為何,是否有治癒的可能?有哪些名人同樣受失語症之苦? 查看文章
雖知「lol」是 laugh out loud 的縮寫,但現在已沒多少人是因為大笑而輸入 lol。文字訊息難以顯示情緒,即使沒甚麼好笑,人們仍會加入 lol 修飾句子,使語氣沒那麼生硬或刺耳。日常交流中 lol 的用途逐漸增加,包括為個人意見「戴頭盔」、增加諷刺、消遣、謙遜或同情意味、表達樂趣,或只是中肯地表示認同。網媒 Vice 近日就有專文探討,為何 lol 的用處會愈來愈多。 查看文章
上月 16 日,智利的 Cristina Calderón 女士離世,終年 93 歲。身為雅加人的 Calderón 一直努力保存族人語言,並在 2009 年獲智利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寶藏」。隨著 Cristina 離開人世,雅加語也失去了最後一位母語使用者。 查看文章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6日表示希望能來台與台灣的客家鄉親交流,但話鋒一轉,又批評《國家語言發展法》包藏「去中國化」禍心。對此,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27日指出,政府訂定《國家語言發展法》是為了促進各族群母語.. 查看文章
說話「有骨」似乎令人不好受,但細想之下,其實諷刺揶揄能減輕當面譴責及冒犯的威力,或在讚美恭維時化解對方尷尬。甚至有研究證明那可以讓人更有創造力,並助人在情緒低落時發洩負面情緒。心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亦發現,要做到挖苦諷刺,話中有話,大腦需要克服無數障礙才能作出正確演繹,這比普通陳述需要動用更多腦力。 查看文章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日常所用的語文,其實一直有變。在香港的學校,學生很多時依然在學習電子時代之前的英文。可是,蘭卡斯特大學語言學家 Vaclav Brezina 近日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在網絡世代下,英國人的日常英語,出現了五個明顯轉變。 查看文章
不洗澡帶來的濃烈體味、淤塞渠道的食物渣滓、屍身上蠕動的蛆蟲,總有一種能夠喚起你的噁心感(Disgust)。有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噁心感既是人類進化得來的原始本能,用來篩選不潔的腐爛食物,但也關乎到我們的道德判斷和政治取向,我們還會用「令人作嘔」形容討厭的人,噁心感更可以是剖析人性的關鍵詞。 查看文章
根據台灣官方今年發表的一份普查報告,當地 6 歲以上人口主要使用語言為國語,佔 66.3%,其次台語(台灣閩南語)為 31.7%。假如集中 6 至 14 歲人士,國語更高達 92.1%,台語只有 7.4%,當地媒體亦擔心台語正面臨消失危機。不過「華爾街日報」稱,近年來自中國的政治壓力,使得台語迎來復興之勢。 查看文章
在歷史長河之中,有無數弱勢族群被強鄰同化吞噬,其背後的文化和語言亦隨之失落。不過,也有很多人拒不認命,以文化戰線守護自己珍而重之的價值。在英國,藝術家們就透過一齣數百年歷史的劇目「祈禱集」(Ordinalia),嘗試拯救古老的康和語(Cornish)。 查看文章
說廣東話與說國語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捲舌音」。所以每當香港人學習國語時,都會有意識地捲起舌頭唸每個音,非常搞笑。 查看文章
韓國出生率持續下降,國際婚姻卻愈發普及,為人口帶來不少「外援」。去年多元文化家庭的新生兒佔整體 6%,創歷史新高,最多母親來自越南及中國,分別佔 38.8% 及 17.7%,當中不少居於首爾以外的鄉鎮。為方便他們適應生活,地方政府及組織推出多種外語服務,變相推動國際化。 查看文章
文化交流往往是雙向進行,當歐美觀眾狂追韓劇「魷魚遊戲」時,南韓年青人亦愛用韓式英語(Konglish)。有分析指,受全球化及國際媒體的影響,加上渴望與世界接軌,常用外來語乃自然發展。但不少韓人及專家憂慮,這對象徵國族身份認同的韓文(한글)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甚至批評其「損害文化自豪感」。對於帶領世界流行文化的韓國而言,如斯指控是否過時? 查看文章
南韓學生數十年來基於政治、經濟等因素,都傾向在英文以外,學習德文、日文或普通話,作為第三種語言學習,但據德國之聲(DW)報道,這些「大路」選擇似乎已經過時。有學生轉而學習非傳統科目,例如阿拉伯語、電腦程式語言或編碼,為的是更輕易入讀名牌大學。 查看文章
近日,毛利黨(Māori party)發起請願,要求將紐西蘭官方名稱,改為毛利語的奧特亞羅瓦(Aotearoa),引起爭議。 查看文章
寫出這些優美文字的人,首先都相信美的存在,美的價值,相信人與人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溝通、理解;觀眾和讀者,都值得更好的表達,而不是煽情、發洩或者欺騙,甚至暗藏威脅和恐嚇。因此,政治語言被視為最腐敗或者最醜陋,在於寫的人根本不相信,而且政治語言對於受眾的態度,顯然是非常輕蔑的。 查看文章
不只生物會滅絕,其實很多語言也正處於瀕危的狀態。面對周邊強鄰,一些民族會被兼併、同化,其語言亦會被淘汰而消失。要挽救文化,除了在政治層面推動,只要在生活做好自己,活出自身所屬的文化,或者會有轉機出現。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分享了一個有趣故事,一本 18 世紀烹飪書,曾幫助挽救一套瀕臨滅亡的語言。 查看文章
在奧運期間,觀眾們可以短時間內欣賞極多高水平體育賽事,由港人熟悉的游泳、乒乓球,再到比較冷門一些的水球、滑板等等。在這些比賽中,主角固然是世界級運動員,但裁判有時亦會扮演關鍵角色,影響比賽發展。有趣的是,在英文世界中,裁判的叫法特別多。 查看文章
本文記述了一個像何詩蓓一樣的香港人,在英國目睹奧運的感想。 查看文章
今年東京奧運開幕禮上,表演者以形體動作模仿 50 項運動的象形符號,為人留下深刻印象。原來這類鮮明的奧運標識,始於 57 年前的東京奧運會,耳目一新的視覺語言衝破文化界限,創新的圖示如男女廁、急救站、淋浴間等更啟發全球,設計幾經改良後,輾轉改寫了我們今日的世界。 查看文章
美國大學的極左放水陋習,開始吹襲英國。英國至少兩家大學:侯城(Hull)和窩士打(Worcester)—— 也就是香港人熟悉的英國喼汁老字號出產的那個地方 —— 都採取極左的教育方針。一旦外國或少數族裔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不夠,例如文法錯誤、太多串錯字、英文語法句子結構有嚴重缺陷,批改這種試卷時,不應該扣分,應該尊重少數族裔或該外國學生的「文化差異」,不要以白人精英優越主義思想為標準,判決這個學生的功課死刑。 查看文章
作者身為中英混血人士,與香港妻子移居英國後,卻被指「種族主義者」,而不是被所謂的種族歧視。事緣他畢業的英國大學母校,有一些學生發起聯署,要求移除校內一名 400 年前的贊助人畫像,理由是這位善長曾經由「販賣奴隸」而得益。作者拒絕之後,即被該校的左翼學生稱為「種族主義者」。好笑嗎?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