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8.06
18:41
CUP  /  文化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2 —— 到底是麻雀還是麻將?

關於麻雀發源地,一直眾說紛紜,普遍認為是起源於寧波。古時寧波稱為明州,是跟日本通商的重要口岸,而寧波話的「麻雀」與「麻將」同音,所以日本亦保留了「麻雀」作書面稱呼,讀音就是「マージャン」,可見受寧波影響之重。

更多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5 —— 文化傳承講求極致

當看到日本的麻雀選手穿著像賽車或田徑運動員般的運動服,上面印了多個贊助品牌的商標時,就知道這是一門大生意。因此在推動麻雀文化前,要先問能否把它變成一門生意?當這門生意能夠養活正在參與這門生意的人時,才是真正的文化傳承。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4 —— 海外小企業的聯乘效應

鮑魚和參茸海味的銷售,從來都是以華人為主,因此跟華人普遍嗜好的打麻雀作聯乘活動,確是雙贏。因為不管是社團支援或商業小買賣,港人組織在海外勢孤力弱,所以不同機構的聯乘合作至為重要。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3 —— 麻雀比賽中被遺忘的兩個角色:裁判與戥腳

麻雀是個固定人數的比賽,一定是以四人為單位,當分配好後,就不好隨便改變。若是足球比賽,大家多打一個少打一個,或許會影響強弱之勢,但只要雙方同意,比賽還是可以繼續。可是打麻雀就缺一不可了。因此主辦方得準備好一定戥腳人數,以應付臨場需要。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2 —— 麻雀在老外和華人眼中的區別

試問有哪個校董會願意借出禮堂,給人家去舉行一場麻雀大賽?哪怕這場比賽根本不牽涉半點賭博成分。因為在華人眼中,麻雀早被定義成發生在掛著霓虹燈的竹館中,某個角落還有著關二哥神位、下面供著祭品及插著刀的薑。即使打麻雀不算是非法活動,但難免都是會跟三教九流、難登大雅之堂等詞彙掛鈎。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0 —— 關於廣東牌和台灣牌之間的爭持

有人認為台灣牌有一定程度的難度和技術性,更能凸顯雀手技術,亦可增加刺激感;但也有人認為身為海外香港人,打廣東牌才是「根正苗紅」。當然,台灣牌支持者認為其實有不少港人在香港早已打著台灣牌,因此更為普及。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9 —— 有華人就有鬼,傳統麻雀禁忌

麻雀是華人的傳統,只要有華人之處,除了賭博,也少不了怪力亂神鬼故事, 因此關於麻雀的鬼故事多不勝數。 查看文章

要融入日本,必先學擬音擬態語

在熱播動畫「Spy X Family」中,主角安妮亞經常會說出擬情語「わくわく」,以表示興奮心情。疊詞形式的擬音語及擬態語在日語對話中極為常見,眼見愈來愈多外國人到日本生活及工作,三重縣有機構便想到為日語學習者編寫一份指南。 查看文章

多語言人士:語言轉換會改變個性思維

倫敦伯貝克大學應用語言學教授 Jean-Marc Dewaele 成長於比利時,切身感受到類似情況:「我幾乎都用法語來閱讀和寫詩,在家裡卻大多說荷蘭語。換上學者身份時,我就是英國人 —— 無論在措辭、態度或習慣上。」他曾對 1,500 名多語言人士進行研究,80% 的人表示其行為會因語言而異,他認為這跟語言引起的「情感共鳴」效應有關。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8 —— 麻雀房,只有海外才能擁有的奢華

一旦移民到英美,眼界豁然開朗,家裡突然擁有大量可發展空間,房子的閣樓和地庫是聞所未聞的新大陸,成為了你個人的明日大嶼,等著你去開發,因此各種各樣過去的興趣都可以搬回家中進行,於是終於可以買一張比車子還要奢華的、不摺疊的、純粹的麻雀桌。這個要是在香港,實在困難。 查看文章

Microsoft Word 如何改變語言使用慣性?

文書處理程式 Microsoft Word 誕生 40 年來,一直協助無數用戶完成論文、辦公室文書工作、寫作等。Word 不僅是文字的載體,更能糾正撰文者的拼寫及文法錯誤。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Word 甚至默默影響用戶如何使用語言。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7 —— 對於海外港人自發組織 Logo 的想法

Logo 設計和練習功夫一樣,不以實戰做案例,是很難研究出來。在這點上,筆者就試以近日網上留意到的英國麻雀大賽 Logo 作為討論準則,與其他如雨後春筍的香港人團體分享,從專業設計角度看這樣的 Logo,應該如何改善。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6 —— 香港人的五筒真係可以扮四筒?

賀歲片一般意味著群星拱照,誰有空就來拍幾天,大量散 gag 串燒,故事性薄弱。可是「嚦咕嚦咕新年財」成功推翻了這概念,簡單來說,它是麻雀版的「臥虎藏龍」。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5 —— 為香港人組織英國麻雀大賽提供一些意見

很高興在這裡推廣麻雀後,真的看到有移英港人組成團體,籌辦英國麻雀大賽(Mahjong League of United Kingdom,簡稱 MLUK),並於上月在南倫敦 Sutton 成功舉辦了其首屆的第一站英國麻雀大賽,並得出了冠軍。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4 —— united by the wind,團結於逆風順風中

四方城上英倫歲月,無限鄉愁,都團結於牌局中。聽到英國有港人組織,決定以麻雀聯繫感情,其口號正是 united by the wind。要是蘇格蘭人能以風笛演繹其勇悍民風,那香港人正好用麻雀來體現我們思考縝密.大膽的槓,小心的上。轉章變陣,大象無形。 查看文章

另類「脫英」:歐洲大學抵制英語?

在丹麥、瑞典、挪威、芬蘭這「北歐四國」及近鄰荷蘭,很多人能操一口流利英語。多間大學躋身國際排名,更有大部分甚至全部課程皆以英語教授。這種被語言學家稱為「領域喪失」的現象,引起不少北歐人憂慮母語將從學術環境消失。部分國家爭取恢復本土語言在大學的主導地位,卻遭受強烈反對。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3 —— 他鄉遇故知,四圈解鄉愁

在我成長的年代,香港有著大量麻雀,我不肯定是否當年打麻雀運動而導致有大量麻雀向南逃亡,但面對這樣的打壓,麻雀不單沒有滅絕,反而一直擴散。在我來到英國後,才發現香港品種的麻雀,原來一直有橫跨歐亞、飛到英倫島嶼,並扎根於此。 查看文章

多學多說,重拾失落的「家族語言」

德國艾福特大學名譽教授 Annick De Houwer 指出,人們一直以為雙語運用阻礙孩子學習語言。雙語兒童有時會跨語言來表達,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混淆了兩者,而是能夠巧妙地掌握雙語詞彙,在敘述時選擇最合適的字眼。 查看文章

譯者無名:久被低估、忽視、冷待的文學翻譯

早前加拿大譯者 Yilin Wang 指控大英博物館舉辦展覽時,未經授權下使用她就秋瑾作品的英語翻譯,事件引起廣泛討論,業內人士卻早知此乃常態。他們強調,翻譯作為一門專業甚至藝術,需要花上很多心血和時間,長久以來卻被當作事後添筆,常在文學及出版過程遭受忽視,欠缺應有的認可、尊重甚至報酬。 查看文章

在影像氾濫時代,回顧 20 世紀哲學的「語言學轉向」

20 世紀西方哲學經歷「語言學轉向」後,語言被視為理解世界的根本,法國解構主義哲學家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甚至宣稱「文本以外無一物」。美國哲學家 Crispin Sartwell 卻在學術平台 Aeon 撰文分析,如今世界不再是由報章文字堆砌,而是影像氾濫。全新的經驗基礎,加上現實世界的苦難,更顯得語言學轉向的哲學脫節離地。 查看文章

Hong Kong Infosphere:淺談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的發音

香港人說的英文非常有特色。這甚至引起不少學者的興趣,基本上只要在 Google Scholar 輸入「Hong Kong English」,就能看到上百篇相關的學術文獻,當中以研究英語發音(Phonetics)為主。那麼,到底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是甚麼?與我們日常相關嗎? 查看文章

去到新環境,口音變還是不變?

以口音區分本地或外來人的做法常見。不過,有些人到另一個地方生活以後,會連說話的口音也改變;也有些人則無論在另一個地方生活多久,口音依然無改。口音或多或少決定別人對你的印象,但是甚麼原因促使一個人的口音變或不變?雷丁大學語音學教授 Jane Setter 指,口音是歸屬感的標誌,有意識或潛意識希望融入環境,會影響人的口音。 查看文章

ExplainerHK:Powerpoint 業績報告大改造 —— 專門給會議後 Share 的簡報 PDF

在上一篇專欄文章中,我們重做了東方海外業績簡報的圖表,並談到如何製作 PowerPoint 簡報,得到一些讀者很好的反應。這一次,與其只改簡報的 1 頁,我們就選取新創建集團 2023 年度,中期業績分析報告的 Powerpoint 簡報,進行一次大改造。 查看文章

A 先生眼中的西班牙

上回提要,初到西班牙的我,主要見到西班牙的多樣豐富,另一邊廂,出生和居於馬德里近半個世紀的丈夫 A 先生,見到的西班牙卻是一個四分五裂、完全不團結的國家。 查看文章

黃宣游:招牌之「氣」—— 香港招牌碑林

過去 10 年,招牌相繼落下帷幕,奇觀早已苟延殘喘,命不久矣。以往不少電影取景於香港,早期為了那種 70 年代前雙語融合的東方美感,後期則追求 80 年代後一種獨一無二 Cyberpunk。當奇觀不復存在,有製作單位斥巨資覓地嘗試重現風光,其他則利用 CG 配合資料蒐集複製場景。不管是哪種方式,往往都不得要領,問題總是出現在招牌字體之上;筆者將之歸咎於兩個主要原因。 查看文章

GPT-4 真的理解我們在說甚麼嗎?

科學雜誌「鸚鵡螺」(Nautilus)最近向演化論家、研究複雜系統科學的美國聖菲研究所主席 David Krakauer 提出這個問題。 查看文章

紳士大哥:字正腔圓 Queen’s English —— 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徵?

不少香港人對英國都有個深深的情意結,但凡聽到有誰能講得一口字正腔圓的標準英式口音,就不免雙眼發光,肅然起敬。然而,如果將這種典雅的英語口音說成 British Accent 難免籠統,因為英國的口音著實有很多種,要更精確地講,香港人最崇拜的那種其實叫做「Queen’s English」。 查看文章

不同語言的粗口,有甚麼共同之處?

已故美國笑匠 George Carlin 曾在 1972 年列出 7 個永遠不能在電視說的髒話。粗口除了字義低俗粗鄙,有時連聽到也覺得「哽耳」。上週發表在期刊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的研究就指出,世界各地粗口在發音上有些共同之處 —— 通常沒有某些「乾淨」的發音。 查看文章

Moyashi:「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 敗者們的劇場

關於「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三島由紀夫 vs 東大全共闘 50 年目の真実),電影日文原名開宗明義,就是 1968 年,右翼文人三島由紀夫在東大駒場 900 號課室,與東大全共鬥的辯論紀錄片。 查看文章

【香港道別式】手雕的溫度 被逼遷的標記麻雀

懂得手雕麻雀的,全香港只剩下寥寥可數幾人,標記負責人張順景便以坐擁一個的骰樓梯舖造手雕麻雀而聞名。奈何上月底業主接獲屋宇署通知,因樓梯舖位屬僭建,違返「建築物條例」,並要求租客標記於 10 月底前遷出。 查看文章

海明威索取雙倍稿酬,編輯握手應承

究竟作家收多少稿酬才算合理?美國前雜誌編輯 Terry McDonell 出版的著作談及美國文壇稿酬升跌,指出大文豪海明威曾經憑藉自身名氣,索取雙倍稿酬,雜誌社卻總是滿足其要求,其稿費經常被視為文壇天花板。 查看文章

鴻若遠:細思極恐 —— 當四小龍蛻變成青頭龍

早前網上瘋傳著一組照片,一個指示前往青龍頭的中英文路牌,中文名字由「青龍頭」錯變成了「青頭龍」。被網民嘲笑其製作粗疏,還附上另一張照片,見一名身穿反光衣的警員,不知道是正在貼上,還是要把中間一字撕下來。但從警員戴著口罩可知,應該是這近年發生的事,而不是舊圖重溫。 查看文章

Moyashi:朝貢式文化交流

相信所有人在購買遊戲前,都會先閱讀評價以防中伏,正如電腦遊戲平台 Steam 的正負評統計幾乎決定了我會不會付錢。然而不是所有評價都有參考價值,例如間中看見有人留下負評,而原因只是「沒有漢化」。 查看文章

【烏克蘭戰爭】說俄語的烏人,要跟母語訣別

烏克蘭獨立剛滿 31 年,但語言上始終未有統一。廣義來說,西部以烏語使用者為主,東部及南部人民偏用俄語,邊境居民則說兩者混成的烏俄語(Surzhyk)。今年初俄羅斯入侵烏國,普京便以保護俄語區居民為出兵理由。但數百萬說俄語的烏人不滿被當成開戰藉口,現時積極學習烏語,以求和敵國劃清界線。 查看文章

想提升語文能力?閱讀小說,而不是非小說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經常閱讀,最明顯的好處是有助提升語文能力。最近一項針對休閒閱讀的研究,從學齡前兒童到大學生身上證實了此說法,且發現閱讀帶來的更多優勢。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似乎毋庸置疑,但研究還顯示了令人意外的結果:人們閱讀甚麼更為關鍵。 查看文章

【烏克蘭戰爭】在外國,為何俄羅斯官媒仍然「可信」?

各社交媒體公司雖已採取措施限制俄羅斯官媒賬戶,防止虛假資訊繼續傳播。但諷刺的是,這些限制只適用於英文專頁及帖文,俄國官媒仍能用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及其他語言傳播不實資訊,甚至成為一些國家眼中的「可信媒體」。 查看文章

人工智能可否幫助我們與動物交談?

科學家一直想了解動物如何用叫聲溝通,像靈長類動物會因應捕食者而發出不同警報聲、海豚以彼此獨特的口哨聲相認。科學家以往只能靠長期觀察,至近年才透過人工智能,分析大數據進行解碼。美國加州一個成立於 2017 年的非牟利組織 Earth Species Project(ESP),正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方式,嘗試找出這些「非人類語言」,促進生物研究和保護。 查看文章

ExplainerHK:金管局的 MS Office 錯誤示範

香港的公營或官方機構在傳達訊息時,一向較著重行文用語,追求用字準確,文案設計和圖像運用往往不是他們的強項。儘管近年一些大型項目的文案設計開始與私人大企業的水平看齊,例如「北部都會區報告」不再使用漸變淡色背景,但設計粗疏的官方簡報和數據展示依然常見。金管局在今年 5 月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提交了一份簡報,共有 37 頁,當中可以挑剔的地方有很多。我們就姑且只抽取簡報中一張圖表,看看問題在哪裡,以及怎樣可以改得更好。 查看文章

Moyashi:禁欲的機器

Pomera 的定位算是在 Netbook 和 Chromebook 的延長線上,把上網的功能都摘掉,但以輕便、更長使用時間作為賣點,成為純粹公務用的機器。在這種思維下,單一功能反而是它的優點 —— 不給你使用其他功能的機會,讓你專心文書工作。在物理層面上逼你專心的禁欲機器,也許電子閱讀器亦可以算在其中。 查看文章

Moyashi:你的原稿含有違法訊息

在網絡已經發展成無處不在的今天,檔案不再需要在本地儲存,連作業系統運作都可以雲端處理。不過當所有資料都交出去後,就會衍生私隱的問題 —— 你不知道系統會不會審查自己的資料。 查看文章

【書展系列】梵文版「唐吉訶德」—— 以最古老語言,翻譯首本現代小說

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創作的「唐吉訶德」,不僅是文學史上首部現代小說,其閱讀量和出版量亦冠絕全球。就在約一個世紀前,兩位克什米爾班智達作出創舉,將它翻譯成梵文這個最古老語言之一。但如此珍貴的手稿,卻被遺忘在哈佛大學圖書館數十年,直至一名德國教授把它拯救出來。 查看文章

在倫敦,與第三文化小孩相遇

來到倫敦,才學會了一個社會學術語「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s),泛指一些在性格形成期間,沒有生活在父母祖國的小朋友。從前,第三文化小孩的父母可能是跨國商人、外交官,又或者是傳教士,但在全球化之下,跨國移民的門檻低了,「第三文化小孩」也變得愈來愈普及。 查看文章

醫生執業風波:重溫當年英國海外醫生爭議

香港傳媒報道,醫管局正計劃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以紓緩本地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消息指,伊利沙伯醫院將會是首間試點醫院,今年內引入最多 10 名醫生來港。過去政府一直希望引入海外受訓醫生,並在去年修例容許指定院校畢業生免試註冊。英國是海外醫生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過去就曾爆出因溝通失誤引致醫療事故的爭議,後來便提高了執業門檻。 查看文章

唐明:語言的腐敗可以邪惡到甚麼地步?

創造這種語言,目的是為了堵住正常人的嘴,阻止正常人用邏輯應對,無法與發明者爭論,甚至還要為爭論付出慘痛代價,因此愈玄幻愈好,而且必須大量產生,把水攪得愈渾愈好。 查看文章

迷失在多重宇宙:外地人的香港印象

在宿舍附近,有一家新鮮蔬果檔,檔主是阿爾巴尼亞人。檔攤的蔬果比超市還要便宜得多,我每幾天就幫襯一次。初時,檔主都很熱情的跟我說一些我聽不明白的普通話,而我通常都沒有回應。有一次,我終究忍不住澄清其實我的母語不是普通話,他很驚訝問我不是中國來的嗎,我回應是香港,他好像恍然大悟,跟我說了一聲:「Konnichiwa(こんにちは)」。這種哭笑不得的情況,經常都發生。 查看文章

幼兒得到合適言語治療之前,家長可以做的事

兩歲是幼童入讀學前預備班的年齡,往往也是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有差異的時刻,像有些幼童可以說個不停,有些則沉默寡言。近日有報道指,一名兩歲女童因被幼稚園方發現語言表達較弱,經評估及轉介後接受行為及言語治療,但治療期間被治療師不停責罵至嚎哭,若年幼女童從此對專業治療有心理陰影,就需要家長耐心作出輔導。在覓得更合適的專業協助之前,父母可嘗試從日常生活入手,為孩童進行基本言語練習。 查看文章

鴻若遠:貴價麻雀 —— 在品味和傳統之間的糾纏

疫情關係,大型戶外活動缺乏,華人最好當然是「生意淡薄,不如賭博」了。 過去打麻雀只重視贏錢,但因長期被困家中,許多人開始追求優質麻雀,於是不少中產嘗試購入貴價麻雀。 查看文章

語言學家港督:寶寧

在 19 世紀開埠初期,香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華洋雜處的國際港口,不單止有廣東華人、英國白人,還有葡國人、巴斯人、猶太人、印度人等族群聚居,行政首長要跟各界打好關係,需要具備優秀的語文能力。香港曾經出過戴維斯和金文泰等數任漢學家港督,但達到語言學家級數的,或許只有一個,就是號稱懂得 200 種語言的香港第四任港督寶寧(Sir John Bowring)。 查看文章

真菌也會有「語言」?

在落葉廢木或樹上生長的真菌看來沉默無言,但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它們可能懂得與真菌體各部分溝通。有學者推測,真菌生物(Mycological organism)默默發出的電流活動,模式類近於人類語言。 查看文章

王鷗行:得獎香港詩人的英詩寫作啟蒙者

來自香港的 19 歲劍橋大學學生葉晉瑋(Eric Yip),憑藉詩作 Fricatives 奪得英國國家詩詞比賽(National Poetry Competition)冠軍,為史上最年輕得獎者,廣受港人關注。他在訪問提到,創作受美籍越南裔詩人王鷗行(Ocean Vuong)經歷啟迪,究竟王鷗行是何許人?他又如何鼓勵葉晉瑋在內的非英語母語作家? 查看文章

失語症,如何剝奪他們的溝通能力?

主演「虎膽龍威」(Die Hard)聞名的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因患上失語症,被迫放棄長達 40 年演藝事業,轟動國際影壇。究竟失語症成因為何,是否有治癒的可能?有哪些名人同樣受失語症之苦?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