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最新文化新闻
全部新闻类别
时事新闻
科技新闻
财经新闻
文化新闻
科学新闻
社会新闻
趣闻新闻
游戏新闻
影视新闻
动漫新闻
音乐新闻
CUP
/
2023.06.14
18
:
50
國民親述:塞爾維亞緣何成為體壇大國?
塞尔维亚
国家
民族
运动
运动员
体育
塞爾維亞是幅員狹隘的歐洲小國,人口不足 700 萬,位列全球第 108,陸地面積則是全球第 117 位,卻成為舉世聞名的體壇大國。「華盛頓郵報」就深入報道當地狂熱的運動文化,剖析塞爾維亞成功之謎。
CUP
/
2023.06.14
18
:
49
解散半世紀、陰陽永隔,Beatles 靠 AI「重聚」
人工智能
创作
歌曲
歌迷
版权
音乐
英國傳奇樂隊 Beatles 在 50 多年前解散,加上隊中兩名成員先後逝世,4 人合作的音樂早已成為絕響。不過,在人工智能幫助下,樂隊再度「聚首」推出「新作品」。AI 將隊員單飛時期的作品改由樂隊重新演繹,更讓主音的聲線重回年輕時的巔峰狀態。目前相關技術已可製作出像真度極高的作品,但同時也引發一連串倫理及法律問題。
CUP
/
2023.06.14
18
:
48
【烏克蘭戰爭】最新前線城市 —— 莫斯科
俄罗斯
社会
平民
战事
战争
普京
民族主义
莫斯科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很多俄羅斯人一直置身事外,如今炮火聲卻愈來愈近。邊境地區別爾哥羅德持續受襲;週日有無人機墜落於大莫斯科地區以北的卡盧加州;上週五沃羅涅日一座住宅大樓遭受攻擊;日前莫斯科更有 3 間房屋被無人機施襲,連首都也要淪為前線。
CUP
/
2023.06.14
18
:
47
說好土庫曼故事:網紅受壓宣傳祖國之美
社会
互联网
土库曼
审查
网红
网络
言论自由
中亞國家土庫曼長期採取高壓管治,監控甚至阻擋國民使用新聞網站、社交媒體及即時通訊軟件。最近有報道指,當局對互聯網的限制「更上一層樓」,傳召多個地區的網紅及博客寫手,「呼籲」他們以其影響力幫忙說好土庫曼故事,宣傳政府致力推動的那套「祖國幸福繁榮」美好描述。若然敬酒不喝,面前放的則會是一大杯罰酒。
CUP
/
2023.06.14
18
:
46
氣候變化加劇了加拿大山火?
美国
加拿大
社会
全球暖化
山火
气候变化
烟雾
加拿大山火持續燃燒,總理杜魯多形容這是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山火季,濃煙蔓延至美國等地,更有官員稱大火可能持續整個夏天。專家認為氣候變化令山火加劇、空氣質素惡化;而當人們親身體會過後,會更關注氣候問題嗎?
CUP
/
2023.06.14
18
:
45
職場「扮工」,不一定是員工問題
社会
企业
打工仔
职场
办公室
渡邊淳一小說「失樂園」中,事業失意的男主角久木祥一郎遭公司投閒置散,調到最無事可幹的調查室。像久木這類上班卻不做事的「無職員工」(jobless employed),現實中確實存在,從最初只會間中「扮工」,到近年因疫情大流行下在家工作、自動化或外判等種種原因,有的人已或被動或主動地完善出自己一套職場「扮工」模式 —— 雖然現身職場,但不做任何工作。
CUP
/
2023.06.14
18
:
43
曾詩敏:女排聯賽回來香港了!
香港
女排
排球
运动
体坛
体育
「FIVB 世界女排聯賽香港」回來了!這項在疫情影響下闊別 4 年的香港體壇盛事,於本月 13 至 18 日於香港體育館上演,合共 16 場激戰。體育盛事重臨令人興奮,而更令筆者興奮的,是有幸再次擔任賽事的賽前記者招待會司儀。
CUP
/
2023.06.14
18
:
42
紳士大哥:AI 毀滅人類何須暴力
社会
人工智能
人类
心理
比较
现实
生活
社会
當 AI 真的強大到能夠照顧人類日常生活起居甚至感情需要,充滿困難和挑戰的「現實社會」還剩下甚麼魅力?
CUP
/
2023.06.14
18
:
41
林喜兒:Once Upon a Time in North Ireland —— 他們的北愛故事
英国
内战
北爱
北爱尔兰
抗争
历史
纪录片
以北愛問題為背景,或是談及愛爾蘭共和軍的影視作品多不勝數。BBC 近日推出的紀錄片 Once Upon a time in North Ireland,不只回到歷史現場,更把當中的人物帶到鏡頭前,讓他們說說自己的經歷。
CUP
/
2023.06.13
18
:
50
洗腦:一般思想控制的歷史
社会
宣传
心理
历史
洗脑
在這一個難分真與假、真相看似飄渺的時代,如何可以保存自我?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歷史學教授、精神分析學家 Daniel Pick 在去年發表著作 Brainwashed: A New History of Thought Control,追溯出一段上世紀下半葉,西方世界對洗腦的討論。
CUP
/
2023.06.13
18
:
48
NBA 頂級球星 Nikola Jokic 場上極具殺傷力,場外卻是個隱士?
美国
名声
球星
社交
篮球
运动员
NBA 丹佛金塊隊(Nuggets)中鋒 Nikola Jokic 因身形龐大但動作矯健,在球場極具殺傷力,被華人球迷戲稱為「功夫熊貓」,外國球迷則稱他為「Joker」。他毫無疑問是現今球壇最好的球員之一:曾連續兩次獲得最有價值球員(MVP),今季更帶領球隊殺入總決賽,對上東岸「黑八」邁阿密熱火,距離他與球會的首座總冠軍只有一步之遙。不過「紐約時報」專文指出,Jokic 雖廣受球迷及球隊城市愛戴,卻不像其他頂級球星般高調。他在賽場外甚少出席公開活動,甚至不習慣受到關注。
CUP
/
2023.06.13
18
:
47
我反戰,但我不能說:俄羅斯東正教神父的「告解」
俄罗斯
社会
信仰
和平
宗教
战争
东正教
异见
言论自由
普京派兵入侵烏克蘭,獲俄羅斯東正教會大力支持。牧首區禱詞所祈求的從和平改為勝利;神父們被鼓勵向出征的軍人送上祝福;牧首 Patriarch Kirill 更指「當兵時所作的犧牲可洗去一切罪孽」。然而不少神職人員受良心驅使,暗裡反對戰爭及獨裁政府,只是為求自保,表面仍要裝作若無其事,忠君愛國。
CUP
/
2023.06.13
18
:
45
提告達美航空,揭示碳抵銷只是假象?
美国
社会
企业
全球暖化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环保
航空业
飞机
3 年前,美國達美航空宣佈要成為首家實現碳中和的航空公司,承諾在未來 10 年投入 10 億美元,以少用燃油、提升飛航效率等方式來降低碳排放量。但最近有消費者入稟控告達美航空的碳中和聲明有誤,因航空公司並非採用原先承諾的碳移除方法,而是購買碳抵銷額度,有「漂綠」爭議。到底碳抵銷是拯救氣候問題還是假象?
CUP
/
2023.06.13
18
:
44
青春一去不……
青春的快樂和悲哀,是不曾想過它流逝的速度;所以你說會在一年、五年後做這樣做那樣,然後一個早上醒來,就發現以為會一直延續的東西已經結束了。 —德里克.唐吉(英國作家)
CUP
/
2023.06.13
18
:
43
Hong Kong Infosphere:在離散時代,一種去中心化的圖書館模式
英国
图书馆
书籍
移民
阅读
我們成立「港書館」,是要表達一種與香港文化保持聯繫的渴望,同時也為在英國生活的港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資源共享地。通過這個平台,港人不僅可以保持對正體中文書籍的接觸,還能與其他移英港人分享書籍資源,加強社會凝聚力和文化交流。
CUP
/
2023.06.13
18
:
42
筆是港媽:在日出產 —— 產後的醫院生活
日本
精神健康
母亲
生育
产后
育儿
医护
医院
一般而言,自然生產的媽媽需要住院約 5 至 7 日,而剖腹產則約 8 至 10 日。剖腹產媽媽的最大挑戰是手術後的康復,日本媽媽會用「地獄痛」來形容剖腹產後的子宮收縮和落地走路練習的痛楚。本著上胎剖腹產的經驗,我還自以為自己應該應付有餘,最後卻發現醫院的產後育兒訓練極辛苦!
CUP
/
2023.06.13
18
:
41
Moyashi:機械刑警K —— 人類真可惡
日本
漫画
电视剧
「新.幪面超人」(シン・仮面ライダー)剛剛開始在台灣上映,香港還要等到月底。即使在日本,該電影評價都非常兩極,許多人對風格始終水土不服,但對庵野的信者應該不成問題,最能從中找到樂趣的是特攝愛好者,因為彩蛋是超特盛的。角色設定參考了各種昭和的作品,其中最明顯的是 AI 機械人「K」,就是 1973 年的特攝「機器刑事」(ロボット刑事)。
CUP
/
2023.06.12
18
:
50
加拿大隨機襲擊浪潮,癥結在哪?
加拿大
社会
精神健康
多伦多
温哥华
犯罪
社区
罪案
袭击
近期隨機斬人案愈來愈多,由於刀手犯案動機不明,令市民防不勝防。面對類似問題的不僅是香港,近年加拿大亦驚現愈來愈多隨機襲擊案,途人無故被陌生人追斬或毆打,溫哥華前年就有 1,705 人受害,更有人斷送性命。恐怖趨勢令輿論呼籲政府對症下藥,但問題根本是甚麼卻莫衷一是。
CUP
/
2023.06.12
18
:
49
三千多年後,再塑圖坦卡門容貌
图坦卡门
历史
考古
头骨
法老王圖坦卡門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著名的統治者,他 9 歲左右繼承王位,掌政 10 年後約於公元前 1323 年逝世。雖然有關他的文獻記載很多,但對其外貌仍然爭論不絕。最近有研究人員製作出新的面部重塑模型,讓人們一窺這位歷史人物的長相,更揭示出法老王的獨特面部特徵。
CUP
/
2023.06.12
18
:
48
烏克蘭水壩被毀,另一場生態災難即將浮現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战争
核电厂
水坝
环境
生态
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州水壩被炸毀,導致洪水氾濫,第聶伯河下游居民緊急撤離,俄烏互斥大壩被毀是對方所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形容事件為「大規模毀滅性環境炸彈」,當地生態及環境將如何受影響?
CUP
/
2023.06.12
18
:
47
「乞丐房」現象:韓國青年網上圍爐省錢
韩国
社会
储蓄
南韩
消费
理财
社交媒体
节俭
金钱
韓國青年幾年前還樂當 YOLO 族,高呼「為自己活在當下」,辛苦賺錢志在消費娛樂。但經過 3 年疫情,就業更難、物價更高,年輕男女只好改為節衣縮食度日。幸而,省錢之路既不孤單也不乏味。近月網上湧現俗稱「乞丐房」(거지방)的聊天室,讓他們得以圍爐取經,藉幽默和建議來鞭策彼此慳到極致。
CUP
/
2023.06.12
18
:
46
即使方便,也只能捨棄的 QR Code 點餐
美国
服务业
社交
餐厅
餐牌
QR Code 點餐曾被視為餐飲業的未來,現在卻不再受餐廳老闆、顧客及服務員歡迎,他們認為這讓用餐失去樂趣,也為不諳科技者帶來不便。「紐約時報」專文指出,美國不少餐廳曾在疫情期間使用 QR Code 點餐,後來陸續轉回紙餐牌,原因是即使科技帶來方便,但餐飲業仍是講求人與人接觸的行業。
CUP
/
2023.06.12
18
:
45
【Soul Monday】中學生創業,自己賺錢支援兒童
日本
企业
儿童
创业
学生
慈善
捐款
善意的傳播,往往無遠弗屆。2020 年,年僅 15 歲的大阪女孩想空成立公司「株式会社 SOS」,經營玩具等面向兒童的廣告服務,並把 1 成收益撥作福利用途,旨在「為孩子們帶來歡笑」,首年銷售額便突破 3,000 萬日元。而當初驅使她創業的契機,正是一則發生於千里之外的捐款新聞。
CUP
/
2023.06.12
18
:
43
呂嘉俊:香港經典西餐廳 —— Amigo 不可能複製
侍应
怀旧
服务业
饮食
餐厅
近 10 年經常聽到餐飲業人士慨嘆香港難請人,要找一位服務貼心的侍應,更是難上加難。每聽到類似的話,我便想起跑馬地的 Amigo 餐廳,一家開了 50 多年的老牌餐廳,內裡的侍應員工全部都是活字典,不少都年過 70 歲,在餐廳內一做就是 40 至 50 年。
CUP
/
2023.06.12
18
:
42
書店們:維園家鄉市集
香港
市集
书籍
阅读
每年 6 月,人們總會在維園裡集會,揮灑汗水和記憶。解封後第一個 6 月到了,這次有 26 個同鄉社團,於 6 月 3 日至 5 日在維園舉辦「家鄉市集」活動,歡迎市民到場品嘗家鄉美食、欣賞舞台表演,以及參與攤位遊戲,彷彿為維園賦予「市集」的新定義,並以「家鄉」的特色,為疫後新時代的香港人加持。
CUP
/
2023.06.12
18
:
41
唐明:莎劇人物 02 —— 只剩下瘋子和傻瓜相互扶持
文学
李尔王
经典
莎士比亚
李爾王最大的弱點,寫得明明白白,就是他需要愛 —— 忠心、千依百順、甜言蜜語(歌功頌德),榮華富貴他都有了,沒有甚麼可以再打動他,只有這個看不見、摸不著,變幻莫測的「愛」,是他沒有辦法牢牢掌控的 —— 這就應了馬基雅維利的名言:「如果一個君主對於臣民的愛戴和恐懼必須有所取捨,那麼為人畏懼比為人愛戴要安全得多。」
CUP
/
2023.06.09
18
:
49
【美斯轉會】沙特與美國的球壇搶人戰
社会
沙特阿拉伯
足球
6 月 6 日,沙特阿拉伯豪門伊蒂哈德宣佈簽入皇家馬德里隊長賓施馬(Kerim Benzema),震撼球壇。怎料到第二日,阿根廷球王美斯(Lionel Messi)也正式離開歐洲球壇,準備加盟美職聯球隊國際邁阿密,令全球震驚。密芝根大學體育管理學教授 Stefan Szymanski 便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剖析這一場國際球壇搶人大戰。
CUP
/
2023.06.09
18
:
48
陶傑:精神病患文化與香港的明日危機
社会
刻板印象
娱乐
心理
歧视
疾病
精神病
电影
這一切銀幕形象,是否加強了對精神病人的標籤?一切戲劇作品,凡有精神病患者有關,今日是否應該禁止?按照西方最新的人道平權標準,是否言論和創作自由也要讓步?香港的平等機會委員會,是殖民地政府撤出香港時設立的機構,引入西方自由主義價值觀,但香港是一個金錢社會,官僚和商人共同掌權,缺少深厚的文化基礎。
CUP
/
2023.06.09
18
:
47
【物種演化】自瀆也是適者生存的必要技能?
精神健康
交配
动物
性
性行为
演化
繁殖
自慰
进化论
對衛道之士而言,自瀆是色情氾濫的縱慾結果,是無關生育的非自然行為,但其實自瀆在動物界相當常見,黑猩猩更會 DIY 性玩具以自我愉悅。最新英國科學研究發現,靈長類動物可通過自瀆提高生殖成功率,並有助避免性傳播感染(STI),背後存在進化論的依據。
CUP
/
2023.06.09
18
:
47
印度女性帶動遊戲產業,卻又受盡歧視
印度
社会
女性
平等
性别歧视
直播
游戏
电子游戏
印度網絡遊戲產業蓬勃發展,當中女性玩家人數不斷增長,也愈來愈多參與電競項目甚至靠直播打機賺錢,成功開拓商機。但女性玩家經常遇到歧視和威脅,當地遊戲領域到底如何向性别平等發展?
CUP
/
2023.06.09
18
:
45
【香港道別式】中環相機街的最後餘暉 鍾沛攝影器材行
香港
影片
中环
摄影
本土
相机
中環士丹利街,於上世紀 60、70 代曾經是熱鬧的「相機街」,聚集十數間曬相舖、相機器材店和影樓等等。隨著時代變遷,不少相機老店相繼結業,行業風光不再,連最後一位老將 —— 鍾沛攝影器材行,也宣佈今年 6 月下旬結業。世界變幻無常,街舖變網店,菲林轉數碼,在沉默中消亡前,且聽老闆鍾景林娓娓道來。
CUP
/
2023.06.09
18
:
44
【展覽】Joan Miró 作品回顧展 ——「米羅的詩想日常」
香港
创作
展览
米罗
艺术
诗
香港藝術館與巴塞隆拿胡安.米羅基金會聯合籌辦「米羅的詩想日常」展覽,在港首次展出由基金會借出 94 件米羅的創作,包括繪畫、雕塑、素描、紡織品、石版畫、海報及影像資料。此外,其中 11 件作品更是基金會首次外借,逾 8 成展品亦是首次登陸亞洲;「煙火」便是米羅 80 歲時的畫作,亦是基金會極少外借的作品之一,不妨把握最後機會,近距離一睹極具童趣及多變的創作。
CUP
/
2023.06.09
18
:
43
月巴氏:1994(8)——「餓狼傳說」
小说
歌曲
音乐
His ‘n’ Hers 比「餓狼傳說」好聽。 Jarvis Cocker 的歌聲,比張學友好聽。 或許這樣比較並不恰當,但這的確是我那一刻的感覺,相當真實的感覺。
CUP
/
2023.06.09
18
:
42
Moyashi:計劃性中伏
日本
社会
旅游
连锁店
餐厅
台灣的「地雷」,如果翻譯成香港粵語,最接近的詞語應該是「中伏」。你首先需要有期待,然後結果與期待有落差,那種委屈與失望的情緒狀態才是所謂的「伏」或者「雷」。如果你本來就沒有期待,甚至極端例子下,期待是負值,就會求仁得仁。那本來就不是雷,也沒有伏。
CUP
/
2023.06.09
18
:
41
廖康宇:最近在英國遇見的兩件怪事
英国
偏见
排外
移民
种族
香港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社會,香港人到外地生活,難免會在意其他人的目光。英國雖然是文明人的國度,但排外卻是真實存在,這篇文章就略寫我最近在英國見識到的兩件怪事。
CUP
/
2023.06.08
18
:
50
遇刺倖存,堅毅魯西迪以新書再探歷史虛實
作家
刺杀
小说
书
书籍
現年 75 歲的印度裔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被伊朗追殺多年,去年 8 月不幸遇刺,身中多刀,更有一隻眼睛失明,令很多人以為魯西迪創作生涯就此告終,他卻在今年初出版新書「勝利之城」(Victory City),展現頑強不死的創造力。究竟他經過生關死劫所寫的新書,要說的是甚麼樣的故事?
CUP
/
2023.06.08
18
:
49
【向核能睇齊】要開發先進 AI,應先領牌?
英国
社会
人工智能
数码
监管
许可
英國工黨數碼事務發言人 Lucy Powell 近日向「衛報」表示,政府應對企業使用龐大數據集來訓練人工智能(AI)產品引入更嚴格規定,如要透過 OpenAI 數據集來建構 ChatGPT 等,技術開發人員須持有許可證,否則應被禁止開發先進的 AI 工具。
CUP
/
2023.06.08
18
:
48
MeToo 運動,改變了法例和職場甚麼?
台湾
社会
两性
女性
平等
性骚扰
打工仔
职场
台灣近日捲起 #MeToo 風暴,從政黨、演藝圈到傳媒界,紛紛有受害者揭露自己曾遭受不當待遇。始於 2017 年的 #MeToo 運動從美國蔓延到全球,打開了對性騷擾事件的反思與討論,5 年過後,職場方面有甚麼改變?對剛進入社會工作的 Z 世代來說,他們面對的職場文化是否更平等?
CUP
/
2023.06.08
18
:
47
在影像氾濫時代,回顧 20 世紀哲學的「語言學轉向」
哲学
唯心主义
思想
知识分子
语言
20 世紀西方哲學經歷「語言學轉向」後,語言被視為理解世界的根本,法國解構主義哲學家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甚至宣稱「文本以外無一物」。美國哲學家 Crispin Sartwell 卻在學術平台 Aeon 撰文分析,如今世界不再是由報章文字堆砌,而是影像氾濫。全新的經驗基礎,加上現實世界的苦難,更顯得語言學轉向的哲學脫節離地。
CUP
/
2023.06.08
18
:
45
作為美食大國,日本卻甚少素菜選擇
日本
旅客
旅游
东京
素食
饮食
餐厅
對不少旅客來說,日本是個美食大國,但素食者在當地卻總是苦無選擇。為吸引更多遊客,日本各地正鼓勵食店向不吃肉的顧客提供更多素食選擇。
CUP
/
2023.06.08
18
:
43
Ryan Fung:中國擁抱核電 無懼「核災日月」一課
中国
核电
核电厂
能源
Netflix 日劇「核災日月」重現 2011 福島核災,令人反思核電雖獲不少國家標榜為潔淨能源或零碳能源,但一次核爆意外,卻足以危及國民安全和政治體制的穩定,如何達致平衡仍值得反思。
CUP
/
2023.06.08
18
:
42
科學狗:畢氏粗角蟻扮蟻后 只需一個變異超級基因
昆虫
生物
蚂蚁
螞蟻在很多文化中,也有勤勞的象徵。然而,畢氏粗角蟻(Ooceraea biroi)卻會成為一個群族的「寄生蟲」,牠們會群起攻佔其他蟻巢,然後假扮蟻后,接受該巢原本的工蟻照顧。只要數量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這些寄生蟻和其後代都會在這群族中成為「打跛腳唔駛做」的悠閒階級,一直假扮蟻后。
CUP
/
2023.06.08
18
:
41
林喜兒:「繼承之戰」—— 黑暗中的一點人性
影评
权力
阶级
斗争
5 年 4 季 39 集,「繼承之戰」(Succession)終於在上星期落幕。誰是繼承者,結局有沒有爛尾自然是焦點。這些權力遊戲故事歷久常新,為甚麼「繼承之戰」能夠成為當代經典?這就是它比戲劇寫實,卻又把現實戲劇化,能穿透人性複雜的厲害之處。
FT中文网
/
2023.06.07
1
:
50
书评:英国安谋是如何登上世界舞台的
英国
阿什顿的《万物蓝图》一书讲述了安谋如何成为“半导体领域的中立国瑞士”、向全球各地的主要芯片制造商授权它的技术。
CUP
/
2023.06.07
18
:
49
【新詞】扁平的思維:靈魂深度只是錯覺?
大脑
思考
情绪
神经元
记忆
认知
很多人認為人類擁有與物質世界截然不同的內心世界,我們會有信念、渴望、恐懼、個性、靈魂,甚至科學上的「潛意識」。不過,英國華威大學行為科學教授 Nick Chater 就在著作 The Mind is Flat 駁斥指,人類的心靈其實是「淺薄的」(shallow),沒有所謂的深度,我們認為自己可以直接感知世界,其實只是猜測和意義重構過程拼湊出來的錯覺。
CUP
/
2023.06.07
18
:
48
酷熱天氣下,中國電網遭遇考驗
中国
社会
全球暖化
断电
气候变化
水力发电
温度
电力
电网
中國最近持續高溫,家家戶戶冷氣需求激增,為電網帶來壓力。汲取去年夏天的經驗,當地開始調整電力發展計劃,各界則關注限電危機會否重演。
CUP
/
2023.06.07
18
:
47
【印度列車事故】安全不及速度和新潮重要?
印度
社会
公共交通
基建
安全
意外
火车
铁路
印度正就全國鐵路網絡及基建進行現代化改革,好讓火車乘客踏上安心而愉快的旅程。但在上週五,東部奧里薩邦發生該國近年最致命鐵路事故,3 輛列車連環相撞引致出軌,至今釀成 300 人死亡、逾 1,000 人受傷,大量遺體仍待確認身份。這是意外還是人禍?各種疑問令大眾再度關注印度鐵路安全。
CUP
/
2023.06.07
18
:
45
除口罩後,日本人開始接受微笑訓練
日本
口罩
微笑
沟通
社交
表情
今年 3 月,日本政府正式解除口罩規定,由市民自行決定戴或不戴。但這 3 年來口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要「除罩」,不少日本人自覺要開始管理表情,教人重新微笑的「笑顏訓練」生意更因此蓬勃發展。
CUP
/
2023.06.07
18
:
44
停一停,諗一諗
社会
我們愈選擇不談論家庭暴力,愈迴避這個問題,我們失去的就愈多。 —羅素.威爾遜(美式足球員)
CUP
/
2023.06.07
18
:
43
曾詩敏:所謂時代的終結,真的那麼傷感嗎?
有线电视
足球
退役
运动
体育
「一個時代的終結」—— 近年大家揮別一些重大的人和事時,總愛這樣形容。2023 年快過了一半,這陣子,終結來得好像特別多。
CUP
/
2023.06.07
18
:
42
Hong Kong Infosphere:淺談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的發音
香港
口音
沟通
发音
研究
英语
语言
语言学
香港人說的英文非常有特色。這甚至引起不少學者的興趣,基本上只要在 Google Scholar 輸入「Hong Kong English」,就能看到上百篇相關的學術文獻,當中以研究英語發音(Phonetics)為主。那麼,到底香港英語(Hong Kong English)是甚麼?與我們日常相關嗎?
CUP
/
2023.06.07
18
:
41
趙子龍:難道故事中的大野狼不能有好人嗎?
漫画
CUP
/
2023.06.06
18
:
50
【倫常命案】為何「下毒手」會變成「最佳解決方法」?
社会
子女
家庭
心理
父母
犯罪
精神健康
昨日深水埗發生倫常命案,印籍母親涉嫌用枕頭焗死 3 名年幼女兒。據報道,疑犯與丈夫分居一年,正處理撫養事宜,警方初步相信事件牽涉感情問題,不排除是不想將 3 名女兒交給他人照顧。過往有犯罪行為專家曾表示,倫常命案中,加害者往往是希望家人將來免於受辱或發生悲劇,認為痛下毒手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
CUP
/
2023.06.06
18
:
49
血腥行兇影片,對未成年者有何心理影響?
社会
精神健康
儿童
影片
心理
教育
暴力
网络
血腥
日前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斬人案,隨後有拍得行兇過程的閉路電視影片流出,那些血腥片段亦旋即在網上瘋傳,相信不少青少年甚至兒童也有看到。東西方專家均警告,現實中的暴力影像透過社交媒體擴散,足以對未成年人士的心理健康造成破壞,而保護他們善用互聯網免受傷害的重任,則落在每個成人身上。
CUP
/
2023.06.06
18
:
48
【烏克蘭戰爭】炮彈地雷太多,清理人手太少
乌克兰
社会
地雷
战事
战争
扫雷
生活
农业
受戰爭影響,烏克蘭糧食出口下降。當地大量農田可能埋有地雷、未爆炸的集束彈、雙方部隊發射的火箭或炮彈,農夫們往往要作艱難抉擇:冒生命危險繼續打理農務,或者忍受生計問題,等待專責掃雷的官方或志願團隊協助。在生計受到威脅、國家人手及資源緊絀之下,有烏克蘭人開始自己動手清理炸彈及掃雷。
CUP
/
2023.06.06
18
:
47
少子化世代中,奈義町如何締造生育率奇蹟?
日本
社会
人口
儿童
家庭
生育
生育率
社区
育儿
要提升生育率,秘密或者就在岡山縣奈義町。只有約 5,700 人的奈義町 2021 年生育率達 2.68,是全國平均水平 1.3 的兩倍多。就連首相岸田文雄也曾到訪這個偏遠町鎮,視察當地的日間托管服務和不同援助計劃。
CUP
/
2023.06.06
18
:
46
印度人口販運者,如何誘使婦女前往阿曼?
印度
社会
女性
妇女
犯罪
罪行
一位印度駐阿曼的大使館官員向「印度快報」表示,當地的庇護所經常會有 30 至 40 名等待返回印度的婦女。其中一名婦女被聲稱為「旅行社」的公司,以 8 萬盧比販賣到阿曼,不少來自印度多個城市如霍希亞普爾、賈朗達爾及阿姆利則的婦女也有著類似遭遇。
CUP
/
2023.06.06
18
:
45
塑膠回收再造,不一定有利環境?
英国
社会
回收
垃圾
塑胶
废物
环境
塑膠行業重視回收,鼓勵消費者參與其中,但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回收塑膠本身也可能釋放大量微塑膠,或達回收量逾一成,危害環境。研究反映回收再造不一定對環境帶來好處,源頭減廢才是最重要。
CUP
/
2023.06.06
18
:
43
Moyashi:精神病社會
社会
精神健康
压力
心理学
暴力
精神病
我相信今天生活在香港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精神病,有的只是程度的分別。或者說在一個荒謬的社會中,維持正常思考這個企圖,本身就是一件會痛苦得變成精神病的事。
CUP
/
2023.06.06
18
:
42
筆是港媽:幼童爸媽的猶豫 —— 何時上學?
英国
上学
婴幼儿
学前班
学习
幼稚园
教育
移居
育儿
24 小時照顧幼童的確需要很多勞力、耐性和心機。雖然曾經是老師,但自問不是一個有耐性的人,我也很容易因兒子的無心之失而生氣。儘管有這麼多送兒子上學的理由,我們還是選擇讓他多留在家中 1 年。
前页
1
...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