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CUP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文化
/
2022.01.14
17
:
50
【派對門】約翰遜陷下台危機,誰可接任英揆?
英国
传染病
弹劾
派对
疫情
约翰逊
防疫
首相
如今英國已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對 Omicron 近乎不設防,但首相約翰遜近日卻被揭發,前年曾經邀請過百人參加首相府派對,疑觸犯當時自己制定的嚴格封城令,有保守黨議員正策劃不信任動議。有英國傳媒認定,約翰遜將撐不過今次政治危機,已在推測接任首相人選。
文化
/
2022.01.14
17
:
49
Fanpage.it:FB 專頁起家的調查報道網站
意大利
社会
新闻
网站
记者
调查
一個新聞網站,不靠娛樂八卦,怎能帶起流量?網媒 Fanpage.it 卻反其道而行。約 20 年前成立之初,意大利人當這個 Facebook 專頁是「小道消息關注組」。殊不知它志向更高,招來卧底記者調查黑手黨、暴徒及政客,將惡事公諸於世。網站的調查報道,現時每天吸引 300 萬人瀏覽。而這個全國最成功之一的新聞平台,還有更多獨特之處。
文化
/
2022.01.14
17
:
48
伊拉克:文明的搖籃,考古的天堂
法国
伊拉克
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
考古
近代伊拉克經歷過極權統治、美英等國對其開戰以推翻薩達姆政權,及後又陷入與伊斯蘭國的領土爭奪戰。長久的戰亂,似乎掩蓋了這個人類最早文明的發源地。戰亂逐漸遠離以後,歐洲考古學家就殷切地回到伊拉克,尋找具有千年歷史的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寶藏。
文化
/
2022.01.14
17
:
47
網絡科技為英文帶來的五大改變
文字
沟通
网络
网络用语
英语
语言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日常所用的語文,其實一直有變。在香港的學校,學生很多時依然在學習電子時代之前的英文。可是,蘭卡斯特大學語言學家 Vaclav Brezina 近日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指出,在網絡世代下,英國人的日常英語,出現了五個明顯轉變。
文化
/
2022.01.14
17
:
46
種樹救紅松鼠,或會適得其反?
英国
社会
保育
动物
北爱尔兰
树林
生物多样性
為應對氣候危機及促進生物多樣性,英國近年在各地擴建針葉樹種植園,然而此舉卻有可能威脅其中一種要保護的物種 —— 紅松鼠。
文化
/
2022.01.14
17
:
45
【展覽】「咲」在冬日綻放生命之美
日本
香港
冬天
展览
花
艺术
陶瓷
「咲」,這個好像日語來的?其實也有這樣的中文字,是笑的異體字。在日語中,咲讀作「saki」,代表「開花」。有甚麼花可以在冬日盛放?富德樓新藝術空間「一九九九制作所」以活潑有趣的主題「貓 show」作首展後,這個冬日帶來新展覽「咲」,與上次較為色彩繽紛的感覺,形成強烈對比。這次展覽以黑及白做主色調,簡約高雅,以花為題,邀請了一位日本及兩位本地藝術家,讓大家從冬日之花,感受藝術的美。
科技
/
2022.01.14
17
:
43
Moyashi:我們與元宇宙的距離
现实
虚拟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虛擬平台仍非物理世界的取代品,頂多只是附屬或者補充的關係。而當附屬的世界擴大,既有的秩序失衡,威脅了主要物理世界的社交關係,重建物理現實的呼聲反而增強。
文化
/
2022.01.14
17
:
42
Ryan Fung:ESG 經常談到的 Materiality
企业
资本市场
重要性
不少企業把 ESG 當作支出看待,不相信能夠為公司帶來回報,但早有研究發現,企業只要選對「重要性」(Materiality)去改善,就能夠帶來更好績效;而一些不願意推行 ESG,或者刻意漂綠的企業做法已不合時宜,早晚被資本市場放棄。
文化
/
2022.01.14
17
:
41
趙子龍:編輯說這樣的劇本一定不會紅!!
漫画
文化
/
2022.01.13
17
:
50
抵抗塔利班的最後據點:阿富汗駐外大使館
阿富汗
国际关系
塔利班
外交
外交官
大使馆
恐怖分子
前阿富汗政府駐華大使 Javid Ahmad Qaem 日前證實,塔利班上台後未有出糧,無奈辭退大使職務,大使館幾乎人去樓空。這遭遇絕不是個別案例,目前尚有數百名外交官身在海外,未屈服於塔利班,他們向「外交政策」雜誌反映,不但缺乏資源維持領事服務,還不斷受塔利班暴力威脅,一幕幕匪夷所思的奪權戰正在各大使館上演。
文化
/
2022.01.13
17
:
49
曾經冒死逃離極權,如今卻冒死回家的「歸北者」
朝鲜
韩国
社会
北韩
南韩
脱北者
金氏王朝治下的北韓,是全球最封閉獨裁的國度。在自我孤立和國際制裁下,北韓經濟長期崩潰,飢荒問題嚴重,加上政府以極權高壓管治,很多北韓人都希望逃離家園,尋找一線生機。可是,2022 年元旦卻出現一宗罕有案件,有「脫北者」冒死跨越非軍事區重返北韓。巴拉福特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Christoph Bluth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歸北者」的心理。
文化
/
2022.01.13
17
:
48
豬心移植 —— 異種器官移植手術之路尚有多遠?
精神健康
器官
基因改造
心脏
手术
移植
猪
转基因
医疗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上週五實現全球首例轉基因豬心移植人體手術。豬心移植人體成功,無疑是醫學一大里程碑。不過英國「衛報」科學版編輯 Ian Sample 認為,目前豬-人心臟移植,只能是拯救生命的最後手段,因為箇中安全問題尚待解決。
文化
/
2022.01.13
17
:
47
人口凋零的歐洲小鎮,在疫情找到重生希望
欧洲
西班牙
社会
人口
人口老化是歐洲普遍問題,疫情還拖累出生率下跌,對人口凋零的農村小鎮無疑雪上加霜,但有城市人為避疫而舉家遷住鄉郊,竟意外為個別鄉鎮注入活力。「華爾街日報」記者 Isabel Coles 走訪當地,了解鎮長如何盡力留住城市人口,把握小鎮的重生希望。
文化
/
2022.01.13
17
:
46
脫歐令英國碳價比歐盟走得更前?
欧洲
英国
欧盟
能源
脱欧
通胀
歐盟碳價去年走勢凌厲,從年初低位上漲 2 倍。同時,自英國脫歐以來,當地企業一直要付比歐盟碳市場高的碳價。英國碳市場碳價近月高於每噸 75 英鎊(約 90 歐元),而歐盟的類似行業,每噸支付的費用則約為 85 歐元。近期兩地碳價差異略有縮細,但英歐的碳價差異過去一個月達到每噸碳 8 至 9 歐元左右,相當於英國企業支付約 10% 的溢價。
文化
/
2022.01.13
17
:
45
令和日本企業:我加價了,我不抱歉
日本
社会
加价
生活
疫情
零售
過去,「加價」對日本人來說頗為陌生。大小商戶為了留客,總是非到萬不得已,才稍為賣貴點,甚至要為此道歉。但最近數月,從牛肉飯、廁紙到望遠鏡,都已經或準備加價。其中一些企業打破「傳統」,除了原材料價格暴漲所致,還因為它們相信,即使要人多花些錢,也不愁沒有銷路。
文化
/
2022.01.13
17
:
44
【愛在左右】紀實攝影師 捕捉日常帳幕掀起一刻
香港
影片
拍摄
摄影
新闻
生活
艺术
近 10 年,黃勤帶以出版攝影集為主,作品包括記錄港澳兩地變遷的「皇后旅館」、收錄香港舊區影像的「香港地」等。去年,他出版「Bardo Hong Kong 2019」,記錄香港 2019 年的大型社會運動。佛教術語「Bardo」,意指在死亡與下一段生命開始之前的狀態。黃勤帶選擇用相機,將當時社會在這個狀態裡的徬徨,記錄下來。
文化
/
2022.01.13
17
:
43
呂嘉俊:叉燒幾時開始又腍又甜?
叉烧
美食
食物
饮食
當腍甜成為好味準則,我們的叉燒失去了一些東西,那就是肉味和口感。
文化
/
2022.01.13
17
:
42
走進英國精品卡店,以筆觸來一場心對心的慢活溝通
英国
手写
若然我在網絡世界上的痕跡有一天被刪除掉,我希望那些收過我寫的卡的人都會記得,曾經有那麼一個人真真切切地在這世界存在過。
文化
/
2022.01.13
17
:
41
紳士大哥:「真.三國無雙 8 Empires」策略式割草動作遊戲 全新模式演示「太閤立志傳」式多層次可玩性
三国志
历史
游戏
电子游戏
你以為光榮只會推出資料片(DLC)去補充內容嗎?也不是,因為其聰明之處,在於能為同一個系統作出不同包裝,讓原本一樣的遊戲變得多樣化。當中最值得講的,我會說是「帝王傳」(Empires)。
文化
/
2022.01.12
17
:
50
追究暴行:二戰後香港的軍事法庭
日本
英国
香港
二战
战犯
历史
法庭
犯罪
第二次世界大战
军事法庭
第二次大戰時期,香港屬於英國殖民地,是同盟國的一分子。當日本在 1941 年 12 月向同盟國宣戰,香港也在同月淪陷,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期間日軍犯下多項戰爭罪行,例如濫殺平民和戰俘,強徵慰安婦。二戰結束後,盟軍要追究軸心國的反人類罪行,於是有知名的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其實,盟軍亦有在香港設置軍事法庭,清算多名日本乙、丙級戰犯。
文化
/
2022.01.12
17
:
49
烏茲別克名城撒馬爾罕 —— 偏離歷史的復修
社会
修复
城市
城市规划
建筑
撒马尔罕
历史
乌兹别克
重建
公元 1370 年,帖木兒建立帝國並定都撒馬爾罕(Samarkand)。這座歷史名城位於烏茲別克,是絲綢之路在中亞的重要路口。15 世紀初建成的比比哈奴清真寺今天仍閃閃生輝,矗立在撒馬爾罕;因為經過大幅重建,歷史痕跡通通不見。多年來,應否修復、如何修復清真寺等撒馬爾罕歷史建築,一直是遊客、當地人、學者、政府及國際機構的爭論話題。
文化
/
2022.01.12
17
:
48
陶傑:維多利亞兩大小說名著「有問題」
英国
名著
审查
小说
工业革命
左翼
经典
西方極左的政治正確病毒,入侵文化生活,歷史人文科目首當其衝。
文化
/
2022.01.12
17
:
47
巴塞隆拿開發「藍色經濟」,推動超級遊艇維修業
欧洲
西班牙
社会
基建
富豪
旅游业
港口
社区
游艇
在全球遊客被困家中之際,熱門目的地之一的巴塞隆拿正在努力轉型。這座曾經船廠林立的城市,加上一個投資 2,000 萬歐元的私人碼頭,逐步發展為地中海最大的超級遊艇樞紐,供億萬富翁停泊及維修他們的名貴「玩具」。當地積極開發海洋的「藍色經濟」,作為旅遊業以外的財路,為何本地居民卻不太樂意?
文化
/
2022.01.12
17
:
46
青口搭「順風船」入侵南極?
社会
入侵物种
动物
南极洲
外来物种
栖息地
海洋
南極洲多年來因為人跡罕至,得以保存獨特的生態環境。但隨著人類開始涉足更偏遠的地區,近日有研究顯示,外來物種或可搭乘來自世界各地的「順風船」到達南極洲,威脅當地原始而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
文化
/
2022.01.12
17
:
45
貓之島危機:人口老化
日本
社会
动物
旅游
观光
猫
幾年前才有報道指,以「貓之島」聞名的日本男木島,由於野貓繁殖過剩滋生各種問題,令島民決意為島上貓兒全部絕育。時移世易,同在瀨戶內海、曾被稱為「貓之樂園」的真鍋島,貓隻數目如今大幅減少,小貓難見一隻。這個現象的成因,竟然還是困擾全國的老問題 —— 人口老化。
文化
/
2022.01.12
17
:
43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銀行界男女比例失衡?女銀行家如何爭取平等待遇?
女性
性别
职位
银行
這對於在職場上的我們有何啟示呢?坦白說,這其實對男性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假設能力、年資相若,若然一位女性與男性競逐同一個職位,在現時 D&I 的政策下,管理層對於聘用女性會有較大的誘因。
文化
/
2022.01.12
17
:
42
曾詩敏:鎂光燈下的香港運動員
香港
投票
运动
运动员
体育
我們香港有傑出的運動員,還有很多同樣傑出,但仍未進入鎂光燈下的體壇精英及體育項目,期待大家關注。
文化
/
2022.01.12
17
:
41
林喜兒:繼承之戰 —— 真實的權力遊戲
家族
富豪
权力
继承
「繼承之戰」編導演皆精彩絕倫,每集出現 F word 的次數數之不盡,對白之精警,相信美國人會看得更過癮。這齣不但不會看得舒服,甚至有點辛苦的劇集,卻會使你深深佩服整個創作團體。
文化
/
2022.01.11
17
:
50
哈薩克騷亂,背後是政權內鬥?
哈萨克
政权
总统
哈薩克爆發國家獨立以來最嚴重騷亂,甚至令俄羅斯介入鎮壓示威浪潮。除了民眾示威,政權內部同樣動盪。前總理馬西莫夫(Karim Massimov)的國家安全委員會(KNB)負責人職務,於本月 5 日被總統托卡耶夫免職,翌日再因叛國罪被捕;有指事件可能牽涉哈薩克政權內鬥。
文化
/
2022.01.11
17
:
49
解開禁書封印:東德圖書館的「毒草櫃」
德国
图书馆
审查
书籍
东德
历史
禁书
阅读
究竟專制政權整肅圖書館後,下架禁書會落得甚麼下場?東德便曾經把禁書封印在俗稱「毒草櫃」的密室,只准部分黨員和學者在館內閱讀。有學者多年後憶述閱讀禁書的神秘經驗;有守衛則借工作便利飽覽禁書,意外得到政治啟蒙,成為知名東德異見分子。
文化
/
2022.01.11
17
:
49
陶傑:沉舟側畔千帆過
欧洲
美国
英国
社会
传染病
病毒
隔离
與病毒共存,就是要因應不同時勢訂出管理的新方法。
文化
/
2022.01.11
17
:
47
真正的循環經濟:英國新興的慈善二手店
英国
二手
慈善
环保
社区
零售
很多人都喜愛購物帶來的滿足感,並藉此抒發日常生活的壓力。可是,盲目追求新款衣物,會製造很多不必要的浪費,稍有不慎又會多花了金錢。近年,慈善二手店在英國愈開愈多,年輕人之間也興起一股復古風潮。列斯貝克特大學的市場學家 Esther Pugh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慈善二手店背後的循環經濟。
文化
/
2022.01.11
17
:
46
格拉斯哥大學的偵探培訓
英国
社会
侦探
失踪
学生
教育
犯罪学
格拉斯哥犯罪學本科生正與專家合作,追查 7 宗未解決的失蹤人士案件,依據身份不明死者身上僅有的零碎細節,作為懸案調查的重要線索。這項另類的實習計劃,有望培養未來的調查人員,還能為失蹤者家屬提供答案。
科技
/
2022.01.11
17
:
45
「螢光顯微鏡」可助研發藥物?
精神健康
物理学
生物学
药物
诺贝尔奖
医疗
显微镜
一般光學顯微鏡,只能針對整體細胞觀察,難以縮小至個別分子;至於電子顯微鏡,樣本必須在真空中觀察,無法觀察活體樣本;而「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就運用單一光分子特性克服光學顯微鏡的物理限制,擺脫電子顯微鏡無法觀察活體樣本的缺點。初創公司 Eikon Therapeutics 取得此項專利技術,用於藥物研發,由於可以直接看到活細胞中的單一蛋白分子變化,令其可更快、更精準地研發藥物。
文化
/
2022.01.11
17
:
43
Moyashi:蒸汽平台之後,下一個會是亞馬遜嗎?
中国
游戏
电子书
資訊流通是中國的大敵,任何形式的文化交流都要在長城前下跪,不管你是遊戲還是書本。
文化
/
2022.01.11
17
:
42
茶里:適合邊緣人居住的台灣
台湾
交通
独居
独处
移居
小時候以為自己對私人空間的需求不大,覺得每天外出交際、到處人擠人、跟家人同住到中年是人生常態。直至長大後認識多了其他國家的人,才發現不是我不需要私人空間,而是香港根本不允許人有私人空間。
文化
/
2022.01.11
17
:
41
唐明:「鄉愁」這種獨特的情感騙局
中国人
故乡
华侨
乡愁
中國文化裡的鄉愁、鄉戀,其實掀開畫皮,真相是經濟極度落後,自由極其匱乏。如果交通便利,沒有戶籍限制,沒有出入審查,一家人說走就走,除了需要考慮自己的收支問題,尤其是像美國那樣,各地的生活狀況大致平均,有甚麼好哀愁的呢?
文化
/
2022.01.10
17
:
50
阿富汗流散學者的下一站:盧旺達?
阿富汗
社会
塔利班
卢旺达
知识分子
难民
2020 年 8 月,塔利班重新控制阿富汗政權,實行原教旨主義管治,接近 20 年的自由化改革失敗,迫使大批深受西式教育的人才流亡海外,以尋求一線生機。權威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就報道,有一班阿富汗科研精英終於找到落腳地 —— 盧旺達。
文化
/
2022.01.10
17
:
49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兩年來成效如何?
中国
美国
国际关系
外交
经济
贸易
2018 年 3 月,美國杜林普政府以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向總值達 600 億的中國商品開徵關稅。這場貿易戰一打就接近兩年,直到 2020 年 1 月 15 日,雙方簽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局勢才得以稍稍緩和。可是,兩年快過去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究竟取得甚麼成效,中國又遵循了多少內容。亞利桑那大學法學教授馬卡維(Bashar Malkawi)就在「東亞論壇」撰文分析。
文化
/
2022.01.10
17
:
48
法羅群島,如何成功留住人口?
丹麦
社会
人口
回流
工作
年轻人
法罗群岛
渔业
经济增长
漁業是法羅群島主要產業。對當地出生的年輕、高學歷人士而言,外面天大地大,法羅群島或許留不住自己。當地一直嘗試推動經濟多元化,藉此留住年輕島民。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隨著群島經濟蓬勃發展,這個丹麥偏遠地區的人口增長強勁 —— 9 年內人口增長 12%,現在約有 53,613 人定居。
科技
/
2022.01.10
17
:
47
留尼旺有望成為下一個數據中心?
法国
数据
数码
留尼旺
网络
位於印度洋的法國海外領土留尼旺(Réunion),原本以迷人的海灘、綠樹林蔭及火山聞名,當地更約有 42% 地方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不過,這個地方很快就會成為世界級數碼中心,因有財團看準該地優勢,銳意進行發展。
文化
/
2022.01.10
17
:
46
古巴餐桌危機:不可或缺的蒜頭,何以供不應求?
古巴
社会
共产
商人
资本主义
农业
食材
蒜頭是古巴菜不可或缺的調味,其重要程度讓它獲得「白金」美譽。偏偏這種食材,每年只在 1 月收成一次,而當地缺乏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卻令其難以生長。結果在此共產國家,大蒜就跟其他東西一樣,陷入供不應求的困境。有農民直言:「想在古巴發達?去買些蒜頭吧。」
文化
/
2022.01.10
17
:
45
【Soul Monday】借的比買好:開遍美國的工具館
美国
可持续
家居
工具
社区
新一波疫情襲來,沒飯聚也沒戲看,想要自娛的話,園藝和木工均為不錯選擇。但許多工具算不上便宜,而且用不到幾次便被擱置或拋棄,浪費金錢和空間。不少為此苦惱的美國人,轉向遍佈各地的「工具館」(Tool Library)求助。它們好比圖書館,只是出借的並非小說,而是器材和設備。
文化
/
2022.01.10
17
:
43
鴻若遠:「艾蜜莉在巴黎」辱烏事件 —— so 辱華日益壯大的族譜
乌克兰
创作
反派
由於近年政治性的社會運動在國際間如火如荼,因此「so 辱華」得到大量遠房親戚,像「艾蜜莉在巴黎」就撞上 so 辱烏,這對創作人來說是一步一擂台。
文化
/
2022.01.10
17
:
42
廖康宇:壞時代下的樂壇盛事
香港
偶像
歌手
流行音乐
每一次筆者寫流行文化,都有讀者覺得這是做「港豬」的表現 —— 關於做一隻「港豬」,大意就是指一個人沉醉於飲食娛樂,忘記了自己生而為人的社會責任。但筆者可以斷言,香港近年的流行文化產物,包括歌影電視,絕對不是「港豬」的飼料。
文化
/
2022.01.10
17
:
41
張樂芹:「外防輸入」易破功 社區抗疫更重要
香港
物价
物流
疫情
第五波疫情迫在眉睫,「疫苗氣泡」措施或許無可避免。打完針才能進入食肆或公眾場所,雖然對許多老人家來說難以接受,但疫苗可能的確是社會最重要的抗疫屏障。
文化
/
2022.01.07
17
:
50
表面的和平:哈薩克 10 年民怨爆發因由
社会
哈萨克
垄断
抗议
政府
民生
石油
示威
示威者
本月 2 日,哈薩克石油重鎮扎瑙津有數百名居民上街抗議汽車燃油價格高企。示威浪潮迅即席捲首都阿拉木圖等全國範圍,據報總統府遭縱火、示威者衝入市政大樓、焚燒警車、武裝人員四出巡邏,更發生槍擊甚至爆炸,局勢惡化之快,甚至令俄羅斯在內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派遣維和部隊進入哈薩克,「以實現該國局勢穩定及正常化」。反對燃油價格上漲的地方示威,何以導致國家局勢動盪?或許要從 2011 年說起。
文化
/
2022.01.07
17
:
49
英使團訪華:200 年前的考察大嶼山和馬灣之旅
中国
香港
历史
清朝
澳门
马戛尔尼
1792 年,已經是「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為了進一步打通與滿清帝國的貿易,命令特使馬戛爾尼伯爵組織使團,覲見乾隆皇帝,並提出七點要求。這次是英國與清廷第一次的官方外交接觸,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協議,過程中也多番起因禮儀事宜起爭執。不過,英國就對滿清帝國增加了解;而這次使團在回程途中,也考察了各地,試圖尋找可行的根據地,包括今天的大嶼山和馬灣。
文化
/
2022.01.07
17
:
48
分析家中塵埃,比對各國人民健康風險
社会
精神健康
尘埃
家居
污染
生活水平
金属
過了西曆元旦,很快就要迎接農曆新年,相信令很多家庭最為頭痛的,是一年一度的「大掃除」。想到暗角處堆積到像棉花一樣的塵埃,或者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家居塵埃其實也有研究價值;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環境科學家就建立了一個大型的跨國數據庫,分析各地室內塵埃的成分,以比對出各國人民的健康風險。
科技
/
2022.01.07
17
:
47
反核風潮正逐漸褪去
社会
国家安全
核能
减碳
发电
能源
近年,核電去留或增減再成辯論焦點,例如台灣去年 12 月舉行公投,其中一項備受關注的議題就是重啟「核四」,結果不獲通過。哥倫比亞氣候學院聯合創始院長、國際及公共關係教授 Jason Bordoff 早前就在「外交家」雜誌撰文,解釋為何核能重新受到注目。
文化
/
2022.01.07
17
:
46
為何法國賣車廣告需加入「趕客」字句?
法国
社会
广告
汽车
减排
减碳
环保
销售
廣告本應是向消費者推銷產品,吸引人購買,但在法國,宣傳新款汽車的廣告卻將會反其道而行,敦促觀眾或聽眾步行、踏單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公具。當地政府之所以要求汽車公司「趕客」,為的正是推行減碳。
文化
/
2022.01.07
17
:
45
【展覽】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情懷 —— 趙無極新展「永歸中土」
香港
展览
艺术
艺术家
2020 年於荷李活道成立的畫廊 VILLEPIN,由前法國總理多明尼克德維爾潘(Dominique de Villepin)及其子潘雅德(Arthur de Villepin)共同創辦,首個展覽「友誼與和解」展出他們收藏已久的趙無極作品。德維爾潘家族和趙無極多年來建立深厚情誼,這次再次展出趙無極的傳世作品,當中包括油畫、水墨畫及水彩畫等,以「趙無極:永歸中土」為題,發掘趙無極離開中國後遊歷歐美,最後以獨特的方式回歸故國之旅。
文化
/
2022.01.07
17
:
43
Moyashi:千萬別抬頭 —— 屬於元宇宙的末日
媒体
末日
陨石
(本文含劇透)Netflix 剛上架的電影「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是一部異端,雖然仍是隕石撞地球的格局,但故事不是關於如何解決末日危機,反而是關於如何不解決。
文化
/
2022.01.07
17
:
42
吳蚊蚊:新年健康/台灣看病記
台湾
尼泊尔
新年
旅行
生病
在外出門還是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太逞強。胃好了我人也好了,在花蓮慶修院來一趟偽日本旅行,幫大家和香港祈了福,抽到張大吉的籤呢。多喝水多運動,照顧好自己,這一年繼續一起好好走下去。
文化
/
2022.01.07
17
:
41
Ryan Fung:機管局綠色債券為三跑抬橋
香港
机场
有謂疾風知勁草,曾與「殻王」高振順、內地影業大亨董平合作搞細價股的機管局主席蘇澤光寶刀未老,麾下機管局善於操縱資本,既有意打開機管局金庫入股珠海機場,也懂得發綠債略略降低三跑成本,絕對是新時代下愛國者治港的典範。
文化
/
2022.01.06
17
:
50
大歷史:一場席捲學界 30 年的跨學科潮流
社会
学科
学习
学者
历史
跨学科
1991 年,澳洲麥覺理大學歷史學家克里斯欽在知名歷史學期刊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發表題為 The Case for “Big History” 的經典文章,打開了一股以跨學科研究方法,擺脫地域界限的「大歷史」潮流,受到超級富豪比爾蓋茨等多國政經名人所推崇。30 年過去,究竟何為「大歷史」,這套方法又有否忽略了甚麼?
文化
/
2022.01.06
17
:
49
活在憂患的烏克蘭人,以生活如常應對俄軍壓境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备战
战争
生活
10 萬俄軍集結烏克蘭邊境的消息,佔據全球國際新聞頭條,但作為當事人的烏克蘭人,卻遠較西方政府和評論人處之泰然,政府備戰的同時,首都基輔商業區依舊熙來攘往。有受訪者坦言與俄羅斯抗爭多年,早就學會做最壞打算,過分憂慮也無濟於事,還有很多事等著要做。
文化
/
2022.01.06
17
:
48
中印衝突方式:改地名
中国
印度
主权
名称
国界
地缘政治
外交
战争
改名
近年,中國和印度的邊境局勢緊張,雙方近在去年 6 月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爆發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流血衝突,在 10 月又有 200 名中國士兵因擅越國界,被印方短暫扣留。12 月 29 日,中方又有一項新舉措,把中印爭議地區、印度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其中一大部分被中方稱為藏南地區)的 15 處地方改名。
文化
/
2022.01.06
17
:
47
【新年新願望】委內瑞拉靠「賭」翻身?
委内瑞拉
社会
犯罪
经济
美元
货币
赌博
赌场
查韋斯這位委內瑞拉「強人總統」,生前譴責資本主義是種賭場經濟,批評「黃賭毒」皆為社會弊病。在他治下,賭場悉數關閉,最後一間也在 10 年前結業。但「紐約時報」前特派記者 William Neuman 早前重訪當地,驚覺這個自稱社會主義國家,竟然賭場多多。他發現作為接班人的總統馬杜羅,忽然「轉軚」開放賭業,原因仍是那個 —— 缺錢。
科技
/
2022.01.06
17
:
46
AI 機械人能演棟篤笑嗎?
人工智能
幽默
幽默感
心理
情感
沟通
笑话
表演
笑話要令人發笑,才算得上笑話。偏偏幽默這種概念難以捉摸,甚至同一件事,有些人對覺得好笑,有些人則覺得冒犯。人講笑話已是一門學問,假如讓機械人設計笑話,又否能掌握「笑點」?
前页
1
...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