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2-
01.13
17:42
CUP  /  文化

Ryan Fung:ESG 經常談到的 Materiality

不少企業把 ESG 當作支出看待,不相信能夠為公司帶來回報,但早有研究發現,企業只要選對「重要性」(Materiality)去改善,就能夠帶來更好績效;而一些不願意推行 ESG,或者刻意漂綠的企業做法已不合時宜,早晚被資本市場放棄。

更多文章
2024年《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评析

王英良:调研显示,中国企业各行业均更愿意进行较乐观的展望,或保持或增加对美直接投资,这反映企业对美国市场以及预期依然存在乐观面。 查看文章

回憶總是美|懷舊商品更受歡迎

很多消費者都喜歡復刻版包裝,及停產多年再次發售的產品,像是雪糕蛋糕、經典動漫週邊,或「他媽哥池」等兒時最喜愛的玩具。這些孩提時靠父母才能購買的東西,有時充滿回憶、有時則更求之不得,人們長大後擁有了經濟能力,總會再渴望擁有。 查看文章

東芝曾是三星的學習對象,為何如今卻只能退市?

知名電器品牌東芝創業近 150 年,自 1949 上市,終在日前於日本股市除牌。回首東芝的輝煌史,在經濟高增長時期,東芝在日本國內生產的黑白電視機、雪櫃及洗衣機,成為庶民趨之若鶩的家電「三神器」,其後推出的家電更為人津津樂道。公司又於 78 年推出首台日文文書處理器,而 87 年開發出 NAND 快閃記憶體,成為現今智能電話的關鍵,更成為南韓三星電子的模範,但兩者發展卻南轅北轍。 查看文章

中國購物平台 Temu,能與亞馬遜匹敵嗎?

去年 9 月面世的中國購物平台 Temu,以琳琅滿目的廉價商品作賣點,宣揚用戶「可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截至 5 月,其應用程式已在 48 個國家上架,在美國有超過 1 億活躍用戶。消費歷史學家 Wendy Woloson 認為,該平台滿足了美國人對便宜商品與新奇體驗的渴望。美國新聞網站 Vox 分析了該平台的興起。 查看文章

GTA 6 預告面世背後,電玩產業的掙扎求存

全球機迷引頸以待的 GTA 6 終於發放預告,短短 1 分半鐘的影片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不過,部分電玩產業人士感慨,興奮只屬一時。多位專家指岀,今年縱有一系列遊戲大受好評,也有些改編成功的影視作品,可是整體來説,其實全行過得相當艱難,業內的裁員情況更被形容為「災難級」。 查看文章

墨西哥當跳板,中國企業繞路賺美金

中國作為美國最大進口國的地位,今年被「近水樓台」的墨西哥取代,但其實背後也有大量人民幣推波助瀾。光是去年,中國對墨的直接投資總額達 25 億美元。接壤美國的新萊昂州最為受惠,上月再宣佈獲兩間中國企業進駐,預計將帶來近 60 億美元生意。惟據「紐約時報」與「經濟學人」分析,中商只當墨國是賺美金的跳板。 查看文章

WeWork 破產,共享辦公室市場卻前途似錦

共享辦公室營運商 WeWork 宣告破產後,共享辦公室市場未有因此完結,疫後工作模式的轉變,使僱主對共享辦公室仍有需求。其中共享工作空間營運商 IWG 就有意再拓展業務,其經營模式與 WeWork 有何不同?學者分析,未來可能有更多寫字樓業主看準市場空缺,加入這個行列。 查看文章

OpenAI 董事會,管治問題出在哪裡?

過去幾日 OpenAI 董事會與阿爾特曼(Sam Altman)一事反反覆覆,微軟總裁一度宣佈後者加盟,結果又發展成阿爾特曼重返 OpenAI。董事會最初突然解僱阿爾特曼,而最大股東微軟在此事沒有發言權,如此治理結構據報已引起各投資者重視,並期望作出改革,以免日後再出現類似危機。 查看文章

亂局持續,OpenAI 下一步走向何方?

有「ChatGPT 之父」之稱的阿爾特曼(Sam Altman)與 OpenAI 董事會談判破裂,不會重返。OpenAI 找來 Twitch 前行政總裁 Emmett Shear 出任臨時 CEO,最新消息是 OpenAI 員工以辭職要脅阿爾特曼回巢,到底會怎樣影響該公司未來的發展? 查看文章

四日內變天:了解 OpenAI、微軟和阿爾特曼的關係

2022 年,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 OpenAI,發佈了一個名為 ChatGPT 的聊天機械人程式,程式的成熟程度震驚世界,改寫全球工業和教育生態,自此各界便十分關注 OpenAI 的一舉一動。11 月 17 日,該公司忽然投下一顆震撼彈,董事會對外表示解僱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阿爾特曼(Sam Altman);微軟行政總裁納德拉(Satya Nadella)宣佈,阿爾特曼將加盟微軟,帶領新的 AI 研究團隊。 查看文章

極度危險的新晉黑客組織:LockBit

11 月 10 日,中國工商銀行(ICBC)在美國的分公司遭受勒索軟件攻擊,干擾美國公債市場的部分交易。根據路透社報道,此次攻擊與過去一年,波音、英國金融科技公司 ION Trading UK、英國皇家郵政以及日本名古屋港等多家公司所遭受的網絡攻擊如出一轍,都是由黑客組織 LockBit 發動,不過這次攻擊對金融界造成的衝擊尤其嚴重。 查看文章

WeWork 崩壞啟示錄(三):孫正義「我們創造了一隻怪物」

外界很難精算軟銀和願景基金的整體情況,部分原因是孫正義總是不斷交易,也因他的心腹、軟銀願景基金行政總裁 Rajeev Misra 採用的財務結構太高階。 查看文章

低谷過後,Netflix 如何重振訂閱數?

去年首三個月 Netflix 失去了 20 萬訂閱者,為十年來首次下跌,拖累股價表現。不過公司似乎很快重上正軌,根據上月 Netflix 向股東發的公開信,在 2023 年第三季度新增 880 萬訂閱者,加上第二季度的 590 萬,現時全球訂閱者總數為 2.472 億。倫敦大學城市學院社會學教授 Jean Chalaby 近日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分析,Netflix 究竟是如何扭轉劣勢。 查看文章

以哈戰爭|杯葛親以色列商品作用有多大?

以哈戰爭持續一個月,阿拉伯世界和穆斯林國家發起新一輪杯葛潮,抵制親以色列的商品,麥當勞、Starbucks、Disney+ 等歐美商家成攻擊對象,而背後發功的「抵制、撤資、制裁」(BDS)運動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杯葛潮對經濟到底有多大影響? 查看文章

WeWork 崩壞啟示錄(二):賺一元花兩元的豪奢創辦人

根據「金融時報」報道,WeWork 以每小時 21.9 萬美元的速度消耗現金,但營收根本追不上燒錢速度,幾乎每賺 1 元,就要花掉 2 元。這一秒拿到投資人的錢,下一秒就去開分店。 查看文章

為了環境,寧願減人工 —— 英國「氣候辭職」潮

氣候變化是各國長期面對的問題。經過數十年討論,有關議題亦融入教育體制之中,不少西方年輕人視環境公義為他們核心價值之一,例如近年爆發的「反抗滅絕」運動。有學者近日就發表研究,探討英國出現的「氣候辭職」潮(climate quitting)。 查看文章

WeWork 崩壞啟示錄(一):偽裝成高科技的包租公

拜 Facebook、Amazon 等平台巨擘的成功故事啟發,當時的新創圈迷信一種成功方程式:燒錢瘋狂擴張,再用擴張換更多的錢。2010 年成立的 WeWork,正是誕生在這種氣氛之中。 查看文章

NBA 轉播權之戰:串流平台要進來了……嗎?

NBA 全新賽季上月 25 日開鑼,由丹佛金塊主場對戰洛杉磯湖人,但場外消息似乎比場內比賽更受關注。現有轉播權即將到期,NBA 賽會正在洽商未來賽季的轉播權,由於愈來愈多觀眾透過串流平台而非付費有線電視觀看直播體育賽事,外界正猜測 NBA 轉播模式會否革新,引入科技企業加入轉播,而這些協議將如何改變觀看比賽的方式、影響美國媒體未來? 查看文章

放寬員工儀容規定,日超市更易招聘員工

一直以來,日本企業都認為員工的外型是公司的門面,所以會規定員工的髮色及服裝必須端莊。但連鎖超市集團 Belc 正打破舊有觀念,在超市門外張貼海報:「員工的儀容開始多元化,我們對頭髮、指甲等的標準大幅放寬,感謝顧客的理解與配合。」 查看文章

三菱汽車撤出中國,全因電動車業務落後?

三菱汽車在 2012 年與中國廣汽集團(GAC)合資成立廣汽三菱,主要在當地生產燃油車,但近年中國汽車市場迅速轉向電動車,令三菱燃油車 2022 年銷量跌至高峰期的 5 分之 1。面對在中國銷量持續低迷,該公司董事會日前正式決定撤出中國。有分析指,日系汽車公司在中國,除了未能順應潮流生產電動車迎合市場所需之外,同時亦要應對強硬國策。 查看文章

唐吉訶德進軍全球的武器:握壽司與烤肉片

經營唐吉訶德的母公司泛太平洋國際控股(PPIH)從日本起家,如今門市遍佈亞洲,作為「日本的代表」,唐吉訶德已成為招攬國際旅客的招牌。許多訪日的觀光客都曾造訪海外門市,表示「也想到日本的門市看看」。不只能挹注日本門市的營收,還能帶來良性循環。 查看文章

唐吉訶德:我們賣的不是便宜商品,是日本情懷!

日本的唐吉訶德,通常與「驚人的便宜」畫上等號。然而,海外門市從日本訂購商品會產生運費等開支,不可避免會提高售價。為了壓低價格,只有與當地企業合作,著手開發日本食品。 查看文章

AI 力即國力,軟銀、NTT 重金開發日本自有系統

由企業自行開發大型語言模型(LLM),可說是最積極發展生成式 AI 的方式。儘管美國勢力在生成式 AI 領域仍佔據主導地位,但技術仍處於初期階段,尚未有針對英文之外單一語言和特定行業的成熟版本 LLM,這代表各國發展出自有 AI 系統的機會依然存在。 查看文章

央行李斌:《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已完成征求意见

按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的评估包括规模、关联度、资产变现和可替代性四个维度12项二级评估指标,四个维度权重分别为20%、30%、30%和20% 查看文章

松下用 AI 寫程式,解放 9 萬員工生產力

松下控股(Panasonic)今年 3 月決定在全公司引進對話型 AI,最早由子公司 Panasonic Connect 於 2 月率先引入,之後預計普及,讓全日本約 9 萬名集團員工使用。 查看文章

航空公司如何演變成如同金融機構?

上月,美國達美航空宣佈更改「飛凡里程常客計劃」,將原本結合消費金額與飛行里數的計分方法,改為只計算消費金額,並提高入會與獎賞門檻;換言之,由鼓勵「多飛行」轉為「多消費」。美國范德堡大學法學院教授 Ganesh Sitaraman 在「大西洋」雜誌撰文,批評這類飛行常客計劃反映了美國航空業的腐敗,將矛頭指向監管問。 查看文章

失去舊有資產的 Johnny’s,還能吸引投資者嗎?

媒體「現代ビジネス」專文指出,當新舊公司完全切割,新公司未必再擁有尊尼事務所名下的房產及藝人作品著作權等,原有企業價值將會失去,對投資者吸引力亦會大減。 查看文章

仍留在俄羅斯的外國企業

俄羅斯侵烏克蘭後,數百間外國企業表明反戰立場,退出俄國市場,但仍有公司選擇留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 Chief Executive Leadership Institute(CELI)創辦人 Jeffrey Sonnenfeld 譴責這些企業貪婪,甚至是俄羅斯入侵的共犯。有些企業之所以留下來,或因政治上缺乏離開的壓力,或不忍放棄龐大市場;但對某些企業而言,持續供應必需品,才是人道的做法。 查看文章

低碳想創坊:香港商界應該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香港交易所在 2023 年初發佈諮詢文件,建議加強 ESG 框架下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當中包括鼓勵企業考慮如 GRI 準則等其他國際 ESG 匯報框架下的行業披露規定,並作出其認為適當的披露。 查看文章

Air Jordan 神壇地位不保?哪些運動鞋正在熱炒?

曾幾何時,每當 Air Jordan 推出新一代波鞋或復刻版,開售當天都會有大批顧客在鞋店外排隊,大熱鞋款在炒賣方面長期有價有市,而 Jordan Brand 多年來都是 Nike 旗下最暢銷品牌。但近日路透社專文指出,掀起波鞋文化的 Air Jordan 正備受威脅。 查看文章

英格蘭禁用即棄餐具但宣傳不足,問題更多?

英格蘭地區 10 月起禁用即棄塑膠餐具,以推動環保政策,但新規定仍有局限,例如並未包括即食食品的塑膠包裝,環保人士批評禁令不足以減少塑膠垃圾,一些食店甚至不知道新規定,外界質疑當局宣傳不足。 查看文章

Ryan Fung:調查揭 200 多間上市公司在管治和氣候變化不合格

在中國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的大方向下,以及政策與監管機構強制披露的要求下,各大企業要想要可持續發展,發展必將離不開 ESG 的披露。在大部分公司背景均為中資的港股市場,自然首當其衝。 查看文章

6 個 D 字,認清化石燃料公司阻撓氣候活動的手法

過去十多年來,每逢聯合國在紐約舉行為期一週的年度大會時,數以萬計的氣候活動人士都會前往當地遊行抗議,要求停用化石燃料。美國新聞媒體 Vox 近日訪問了氣候活動先驅 Michael Mann,分析化石燃料公司阻撓氣候行動的各種招數。 查看文章

勞力士為何收購百年合作對象?

瑞士鐘錶品牌勞力士(Rolex)早前宣佈收購寶齊萊(Bucherer),成為鐘錶界熱門話題。同樣來自瑞士,勞力士是頂級豪華腕錶品牌,去年銷售收入高達 97 億美元,冠絕其他對手;寶齊萊除了製錶,更是全球最大腕錶零售商,過百專賣店主要分佈於歐美。1924 年以來兩大品牌一直保持緊密合作關係,這次收購則引來一些憂慮,雜誌 Chronos 日本版主編廣田雅將就分析交易的緣由。 查看文章

梅鐸退休,長子能否接班仍然存疑

年屆 92 歲的傳媒大亨梅鐸宣告退休,將辭任霍士廣播公司(Fox)與新聞集團(News Corp)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席位。過去數十年,梅鐸在三大洲對傳媒業與政界影響深遠,如今欽點長子拉克蘭(Lachlan Murdoch)接替其位置,看似解決接班人問題。英國「金融時報」分析卻指,幾兄弟姐妹向來不是同心同德,他日梅鐸辭世,拉克蘭能否服眾頗成疑問。 查看文章

「華裔離散」共性:馬來西亞華僑在香港

多年來,香港與東南亞的聯繫都非常深厚,其中馬來西亞因為龐大的海外華人網絡,以及共同的殖民歷史,與香港的交流十分頻繁。馬國出生的金像影后楊紫瓊曾在香港影壇打滾多年;近日因 JPEX 案而受媒體關注的莊鍶敏,也是大馬拿督的女兒。除了娛樂影視外,多年來馬來西亞華僑亦為香港各行各業貢獻良多。 查看文章

比亞迪攻不下日本市場,進軍歐洲也受阻

中國電動車生產商比亞迪近年拓展海外市場,其推出的 Dolphin(海豚)電動車系列在香港掀起熱潮,並計劃在日本市場銷售,但日本一直是比亞迪難以攻下的市場,旗下 Atto 車款今年在日本只賣出 700 輛。而歐盟對中國補貼電動車展開調查,將對電動車行業帶來甚麼影響? 查看文章

防洪技術、抗震塗料、救災旅館…… 日本防災產業正火紅

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上升了攝氏 1.1 度。世界各地都引發了洪水、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日本在防災與抗災的技術與商業應用,正不斷受到關注。日本不僅大型企業,連新創公司也都已準備好將防災相關產品和服務,致力拓展到海外。 查看文章

美國大學生:Shein 獎學金是為「漂綠」

近日 Shein 與洛杉磯時裝設計商業學院(FIDM)合作展開獎學金計劃,隨即引起學生強烈不滿。 查看文章

豪擲 158 億美元買下 180 歲 Tiffany,LVMH 如何讓媽媽級品牌翻新?

Arnault 不惜豪砸 158 億美元買下 Tiffany,這個數字比 LVMH 集團一整年的淨利還要高,甚至還同意收購前發股息的優惠條件,外界認為 Tiffany 根本不值這個價錢。沒想到 Tiffany 在收購當年營收就創下新高,更推升母集團營益率大幅成長。 查看文章

從證券商到超市都在研究的「失智者商機」

日本新潟市一家咖啡館內,30 名認知障礙症患者和家屬正在談笑中享受下午茶,其中一位成員用口琴吹起了童謠,其他人跟著打拍子,轉眼間,咖啡館變成了合唱團。這裡是橘色咖啡館,由岡三新潟證券與義工團體共同營運。 查看文章

歐盟數碼新法到來,誰受影響?

歐盟推出的「數碼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DSA)經已生效,旨在確保網絡安全和用戶個人私隱,並阻止散播非法或有害內容。目前 Google、Facebook、TikTok 和其他在歐洲營運的大型科技公司已實施 DSA,如有違規可能面臨數十億美元罰款。 查看文章

航空業復甦,地勤工作更加高危

美國航空業高速復甦,但「華爾街日報」訪問多名機場管理層、地勤工人、工會代表、職業安全專家及業界顧問後,發現在那些為飛機加油、搬運行李、協助移動飛機等「幕後功臣」當中,工傷事故亦不斷增加。他們有的從飛機拖車摔下來,有的因貨櫃掉落而被壓傷四肢,甚至有新手在停機坪導致兩機相撞。 查看文章

Ryan Fung:電力公司導致美國山火,最後市民埋單

氣候變化,全民埋單,不單止科學家、政客和商人感到困擾,就連普羅大眾也要付上成本。講的不只是體感溫度熱不可耐,而是需從荷包現兜兜掏出額外電費。幾年前美國南加州 Thomas 山火和 Koenigstein 山火及 Montecito 泥石流,電力公司愛迪生國際(EIX)就要市民埋單。 查看文章

超強日企塑造超級員工(下):工程師也能化身推銷員

為了拓展員工的可能性,迪思科持續發展員工的「自由化制度」。例如,業務的自由化,不再限定只有特定部門才能執行旗下業務。 查看文章

超強日企塑造超級員工(上):從機器到虛擬幣皆自創

一般人或許對日半導體設備廠迪思科(Disco)很陌生,但這家公司在半導體產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領導地位。在電動車產業的帶動下,迪思科 2022 財政年度合併營業利潤預計首次超過 1,000 億日元,比上財年增長近 2 成,連續 3 年刷新歷史最高利潤。它增長的原動力,來自其獨特的管理模式,更藉此催生出新業務、新技術和新的工作方式,是其他企業前所未見。 查看文章

21 世紀北歐,不再使用現金了嗎?

無現金支付無疑是全球的未來趨勢,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進入無現金社會的步伐走得更快,雖然使用現金的人愈來愈少,但當地金融法規仍要求零售企業接受現金,原因何在?北歐國家的無現金社會發展進程如何? 查看文章

Moyashi:Bigmotor 醜聞 —— 極權是如何鍊成的

全日本最大的二手車商 Bigmotor 近月爆出連串醜聞,從詐騙汽車保險、維修不合格、強迫顧客借貸買車、到擅自斬伐路邊樹木,隨著政府機關介入調查,加上員工的內幕爆料,幾乎每天都有新醜聞。剛好事件發生於臨近 8 月的時間點,網上有人將 Bigmotor 和二戰時期的日本帝國相提並論。 查看文章

賭上全固態電池,日產:「這是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

智能工廠的存在,其實是為了提高秘密武器:全固態電池的生產效率。日產認為,全固態電池起火風險低,能量密度高,將是「改變遊戲規則的關鍵」,是公認最有潛力的新一代車載電池。它將帶來巨大變革,例如延長電動車續航距離、縮短充電時間等。 查看文章

碧桂園,曾經是港人憧憬的美好生活

在 2022 年底,碧桂園負債已高達 1.76 萬億人民幣,近月其財務危機持續發酵,8 月 12 日宣佈中國境內 11 隻債券停牌。2007 年碧桂園上市時,是香港股值最高的內房股,但到今年 8 月 15 日股價已低見 0.81 元。碧桂園當年冒起,繫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旗下的中產式樓盤,也盛載過不少港人對美好生活想像。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