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CUP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文化
/
2022.06.22
18
:
41
金仔:上海人為何要潤之則吉?皆因封城是隻黑天鵝
中国
上海
潮语
疫情
上海封城 2 個月後開始解封,年青人之間逐漸流行一個潮語 ——「潤」。面對中國堅持清零政策和推廣恆常基因檢測(即每 2 天撩鼻孔),不少上海市民的回應是:「潤之則吉」。不是毛公潤之的潤之,而是取其漢語拼音「run」的諧音,解作英文的「走佬」。走去哪裡?美國是首選,接下來的是澳洲、加拿大、英國等,網民謔稱為華潤萬家,四處流徙是也。
文化
/
2022.06.21
18
:
50
為甚麼有些人永不認錯?
心理
自信
道歉
人非聖賢,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犯錯,有時這些錯誤只是小事一樁,可是有些人會依然拒不認錯,我們翻開新聞就可以看到一些例子。
文化
/
2022.06.21
18
:
49
ESG 投資熱潮降溫,各地打擊金融漂綠挽名聲
德国
欧洲
美国
基金
市场
投资
监管
ESG 投資近年成為大熱,自 2019 起全球 ESG 主題 ETF 已吸納逾 3,000 億美元資金。惟這股投資熱潮已大幅減退,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 數據,在 5 月股票類別(equity)的 ESG ETF,近 6 年來首次出現資金流出。
科技
/
2022.06.21
18
:
48
追蹤俄軍戰犯的人臉識別技術,為何惹爭議?
乌克兰
社会
人工智能
执法
数据
监控
俄烏戰爭為史上首次把 AI 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戰場,既協助認領遺體,亦追蹤戰犯身份。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專家 Felipe Romero Moreno 卻警告,免費提供技術的 Clearview AI 公司,以收集 1,000 億張人臉為目標,推銷予各地執法部門,早在世界各地鬧出私隱爭議。
文化
/
2022.06.21
18
:
46
烏克蘭戰爭導致黑海海豚死亡?
土耳其
社会
动物
战争
死亡
海洋
海豚
声波
黑海
自 2 月以來,烏克蘭、保加利亞及土耳其一帶的黑海海岸已有數以百計海豚死亡。2 月同時是烏克蘭戰爭開始之時,美國國際公眾電台(PRI)引述科學家意見指,戰爭可能是造成許多海豚死亡的原因,因為海軍用於定位其他船隻的聲納系統,會發出強大聲波,可能使海洋動物迷失方向。
文化
/
2022.06.21
18
:
46
在印度,推土機代表著不公義
印度
印度教
宗教
恐吓
穆斯林
一般推土機會用於建築工地,但在印度,卻成為印度教民族主義執政黨政府用作摧毀穆斯林社區的武器。當局以非法建築,或是懲罰犯罪分子為由,伺機剷除異見分子。
文化
/
2022.06.21
18
:
45
數據科學顯示:人們都揀錯了約會對象
伴侣
家庭
心理
择偶
社交
约会
選擇結婚對象,可能是人生最重要的決定,但至今人們也很少為此求助於科學。在人際關係學中,要招募大量夫妻作研究,既困難又昂貴,大多只憑有限的數據分析。直至近年,科學家 Samantha Joel 嘗試以新方法預測夫妻關係成功的要素,得出有趣又令人沮喪的見解。
文化
/
2022.06.21
18
:
43
Moyahsi:物罕不一定會貴
区块链
比特币
物价
目前為止,許多 NFT 價值論都是基於「物以罕為貴」的原則,尤其結合了加密貨幣的區塊鏈技術,使每一個 NFT 都有獨特的編號,可以視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然而「物罕」只是「貴」的其中一個條件,還不是必要條件,更不要以為是充分條件。這個世界有許多東西都很罕有,但不代表一定擁有高價值。
文化
/
2022.06.21
18
:
42
方俊傑:孩子轉運站 —— 是枝裕和有沒有求變?
导演
影评
血缘
电影
是枝裕和有沒有求變?完成「小偷家族」,贏了康城影展金棕櫚獎之後,是枝裕和先到法國,拍攝法語電影「真實芳言」,再到韓國,用韓文拍了「孩子轉運站」,不能說沒有冒險精神。當然,是枝裕和是是枝裕和,他關心的,從來都是血緣關係。這一點,直到「孩子轉運站」,也沒有改變。
文化
/
2022.06.21
18
:
41
呂嘉俊:食譜需要用錢買嗎?
亚洲
马来西亚
粮食
菜式
食谱
饮食
KIN Food Halls 的創辦人 Matt 解釋,場內出售的菜式,收入中的 5% 會分賬給相關廚師作為食譜的版權費,食物在 food hall 內愈受歡迎,代表你的佣金會愈豐厚!即是食譜有價,這引申出另一個問題:食譜真的需要用錢買嗎?
文化
/
2022.06.20
18
:
50
有沒有「原始共產主義」?
共产主义
原始社会
合作
恩格斯
狩猎
财产
部落
食物
马克思
馬克思於 1883 年死後,其畢生摯友恩格斯負責整理、出版包括「資本論」在內的遺著。他讚揚好友發現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根據手稿內容,寫下論文「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恩格斯在文中提出「原始共產主義」(Primitive communism)的概念,至今仍有不少作家、學者視之為歷史事實,更有人稱,「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沒有私有財產這回事。」不過,法國圖盧茲高等研究院(IAST)人類學家和博士後研究員 Manvir Singh,卻對原始共產主義提出質疑。
文化
/
2022.06.20
18
:
49
比特幣大瀉,首個用作合法貨幣的國家怎麼辦?
社会
加密货币
投资
政府
比特币
萨尔瓦多
比特幣自去年 7 月以來首次跌破 2 萬美元,令不少買家陷入嚴重虧損。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去年 9 月起接受比特幣為美元以外另一種法定貨幣,截至上月再以 30,744 美元的價格購買 500 個比特幣,令總儲備高達 2,301 個。近來加密貨幣崩盤,也令人們質疑該國的政策。
文化
/
2022.06.20
18
:
48
陶傑:移民英國,其實沒有離開過香港?
英国
香港
社会
伦敦
曼彻斯特
移民
移居倫敦比較適合可以 online 工作、work from home 的香港人,亦即身體上已經移居英國,意識中和精神上完全可以仍然留在香港。這方面不存在是否「圍爐取暖」的問題,因為整個倫敦既然是一個大熔爐,就沒有圍爐的小冷灶 —— 即使 Ealing 和 Colindale,近兩年香港人聚居,打麻雀約腳,半小時內可以到齊人。
文化
/
2022.06.20
18
:
47
江山易改,品性怎樣移?
心理
性格
美國人每年花費在探討自我提升的書籍、教材和研討會等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2014 年一項研究發現,多數受訪者想變得更外向、隨和、情緒穩定,並對新體驗持開放態度;97% 的人希望自己處事更認真。這些欲望反映了社會心理學家 Roy Baumeister 提出:人們對生活中如交友、愛好和性生活等各方面的不滿,皆可能驅使他們重整個人價值觀和行為取向。問題是,個人性格是否真能改變?
文化
/
2022.06.20
18
:
46
印尼通脹指標:營多麵
印尼
社会
小麦
民生
粮食
通胀
食物
氣候變化加上戰爭及疫情令全球糧食成本上升。像日本國民零食「美味棒」(うまい棒)自 1979 年面世以來,售價一直維持不變,終在今年由 10 日元加價至 12 日元。便宜美味的食品加價,切實地反映出當地通脹問題,在印尼亦有類似的物價指標 ——「營多麵」(Indomie),面對小麥供應中斷,原本物美價廉的即食麵未來或不再是「省錢之選」。
文化
/
2022.06.20
18
:
45
【Soul Monday】小學生仿公司運作 銷售自家種洋蔥
日本
学生
小学生
教育
农作物
农耕
充滿水分、味道帶甜的「沙律洋蔥」(サラダたまねぎ),是日本熊本縣津奈木町的名產之一。不過,近年成功把它推銷全國,甚至吸引縣外人慕名來買,則全靠當地約 200 名「小社長」。這些小學生成立公司,從洋蔥的培植、宣傳、銷售甚至網購,全都親力親為。孩子們從中學習,還能夠回饋家鄉。
文化
/
2022.06.20
18
:
43
迷失在多重宇宙:外地人的香港印象
香港
伦敦
移民
语言
在宿舍附近,有一家新鮮蔬果檔,檔主是阿爾巴尼亞人。檔攤的蔬果比超市還要便宜得多,我每幾天就幫襯一次。初時,檔主都很熱情的跟我說一些我聽不明白的普通話,而我通常都沒有回應。有一次,我終究忍不住澄清其實我的母語不是普通話,他很驚訝問我不是中國來的嗎,我回應是香港,他好像恍然大悟,跟我說了一聲:「Konnichiwa(こんにちは)」。這種哭笑不得的情況,經常都發生。
文化
/
2022.06.20
18
:
42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投行的後衛 —— Risk Management 風險管理
企业
商业
投资
经济
金融
银行
风险管理
投行是一支足球隊,由前鋒、中鋒、後衛組成,缺一不可。前鋒入球固然重要,但前鋒強勁地入了 6 球,防守卻脆弱得失掉 7 球,也是輸波。要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整支隊伍就要打好防守不失球,而風險管理就是球隊的銅牆鐵壁,為公司和客戶未雨綢繆,規避風險,減少損失,緊緊的封實投行的蝕本門。
文化
/
2022.06.20
18
:
41
紀浩基:The Beatles: Get Back —— 對同一影像的不同見解
影评
乐队
纪录片
电影
音乐
傳奇天團 Beatles 自 1970 年解散至今,超過半世紀,但對全球流行文化的影響從未減退。前年是其最後一張專輯 Let It Be 發表的 50 周年,Disney+ 頻道也推出了由彼德積遜(Peter Jackson)主理,長達 6 小時的原創紀錄片 The Beatles: Get Back 。
文化
/
2022.06.17
18
:
50
修改脫歐協議、驅逐難民:約翰遜的政治豪賭?
英国
保守党
北爱尔兰
约翰逊
脱欧
才剛擺脫下台危機的英國首相約翰遜,近日在國際舞台上「左右開弓」,單方面修改與歐盟的脫歐協議,同時驅逐難民庇護申請人到盧旺達。「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兩項冒險決定同樣遇到國際挑戰,相信約翰遜是以貫徹「奪回控制權」的承諾,重建在保守黨內的支持。
文化
/
2022.06.17
18
:
49
食物政治:各國如何利用糧食危機增加影響力
社会
价格
储备
制裁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外交
粮食
通胀
烏克蘭本來被喻為「歐洲穀倉」,是世界小麥出口大國。俄烏戰爭爆發後,俄軍砲火摧毀大量農田,又封鎖了黑海的出口港,令全球糧食供應大亂。世界糧農組織的食品價格指數在 3 月份一度突破 159,創歷史新高。各國出現嚴重通脹,食物短缺已在非洲造成饑荒,可是有國家卻利用這場糧食危機,試圖增加自身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文化
/
2022.06.17
18
:
48
加密貨幣 x 碳信用市場 -「初創玩家」Adam Neumann 下一回合 Flowcarbon
加密货币
加密貨幣早前亦落戶在碳信用市場。其中一間具話題性的加密貨幣初創 Flowcarbon,早前完成 7,000 萬美元融資,由加密貨幣創投公司 a16z 領投,General Catalyst 和 Samsung Next 參投。Flowcarbon 的創辦人,為個人操守甚具爭議的 WeWork 聯合創辦人 Adam Neumann,使該公司更受注目。
文化
/
2022.06.17
18
:
47
校園槍擊案頻仍,孩子在家自學保命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儿童
学校
教育
枪击案
枪械
近日美國接連發生大型槍擊案,特別是在德州城鎮尤瓦爾迪,造成 21 名小學師生被殺的慘劇,令所有家長震驚且心寒,唯恐他朝兒女也會枉死校內。然而,當局在防止槍械暴力方面停滯不前,一些父母自覺「求人不如求己」,乾脆讓孩子在家自學,遠離安全成疑的校園。
文化
/
2022.06.17
18
:
46
主子吸「貓草」,原來不止興奮咁簡單?
精神健康
动物
本能
植物
兴奋剂
猫
貓薄荷及木天蓼是貓界的興奮劑,即使是平時極高傲的「主子」,一旦見到這些植物,也會頓時表現雀躍,禁不住一直咀嚼,又會用身體磨擦葉片。而近日更有研究顯示,貓科動物對植物出現的反應,有助牠們避開蚊子和其他吸血昆蟲叮咬。
文化
/
2022.06.17
18
:
45
【展覽】尋找心中的「子夜太陽」
香港
展览
艺术
每一個展覽,都是藝術家的自我對話,亦是觀者的自我探索之旅。在昏暗的環境中,我們憑著光前行,每個作品散發著獨特的氣息與光線,充滿著強烈的個人意識。凝視著作品的你,又在想甚麼呢?近日於藝術空間 WURE AREA 舉辦的展覽「子夜太陽」,由五位藝術家就同一主題,以自身擅長的媒介進行創作。在這浮華與紛擾的世間,藝術家如何整理思緒,尋找並堅持自己的「道」?
文化
/
2022.06.17
18
:
44
舞台上的渴望
精神健康
“A creative man is motivated by the desire to achieve, not by the desire to beat others.” — Ayn Rand, Russian-born American writer and philosopher
文化
/
2022.06.17
18
:
43
Moyashi:遠去的珍寶海鮮舫
香港
怀旧
历史
殖民
餐厅
珍寶海鮮舫逾半世紀的歷史落幕,在 6 月 14 日從港島南區被拖離至外海的停泊區,等候營運公司的發落。餐廳 2020 年 3 月暫停營業,但其實早在 2013 年已經入不敷支,疫情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結果而言,這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科技
/
2022.06.17
18
:
42
Ryan Fung:「不夠綠」成主旋律抑或藉口?
社会
欧盟
能源
通胀
ESG 在歐盟走向原教旨主義,似乎一度傳出不接受「袋住先」,先後否決幾項被指「不夠綠」的議案,當中包括碳關稅、社會氣候基金、納入天然氣和核能至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等,令早於 2021 年 7 月推出的「綠色新政」氣候計劃意外受挫,但更真實的原因,到底又跟大國政治角力、通脹猛於虎有沒有關係?
文化
/
2022.06.17
18
:
41
唐明:只說一聲 Thank you Ma’am
英国
君主制
庆典
历史
這句台詞可以如何翻譯呢?難道說「謝謝你,陛下」嗎?在中文的語境之中,「陛下」是絕不可能與「謝謝你」組合在一個句子裡的。而 Ma’am 也不是陛下,只是女士而已,可以稱呼任何成年婦女,只不過用來稱呼這位女士的時候,「有點特別」。女王在位 70 年,無論有多少敬重與愛戴,千言萬語,只濃縮為三個字,若論舉重若輕的境界,這應該算是登峰造極。
文化
/
2022.06.16
18
:
50
越南設廠:歐洲企業為何離開中國?
中国
欧洲
越南
企业
地缘政治
工厂
投资
地緣政治衝突,加上成本高漲,很多本在中國落腳的歐洲企業,如今另覓設廠之地。「德國之聲」報道,云云亞洲國家中,越南沒因兩年疫情而經濟收縮,世界銀行更預計今年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約 5.5%。這令當地被看高一線,成為理想的生產線副選。不過,在華投資的吸引之處仍無法忽略。
文化
/
2022.06.16
18
:
49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都會盜圖(物理)
意大利
偷窃
文艺复兴
历史
犯罪
盗窃
绘画
艺术家
在講求知識產權的社會,剽竊他人創作自然會引起批評。不過相比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之間直接偷竊對方畫作,剽竊似乎已經比較「客氣」。大英博物館版畫及繪畫部門學者 Grant Lewis 在藝術雜誌 Apollo 撰文指,隨著意大利文藝復興成熟,盜畫成了藝術家一大行業危害。
文化
/
2022.06.16
18
:
48
【保育之難】留住建築,還要留住城市的聲音
保育
城市
社区
声音
談到城市保育,我們習慣把焦點放在有形的建築上,卻經常忽略迴盪在城市中的各種聲音,無論是單車鈴聲、地盤的打樁聲、小販的叫賣聲,同樣記載著庶民生活的豐富細節。近年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藝術家及保育人士,都盡最後努力記錄瀕臨消失的城市聲音,其中也有香港藝術家的身影。
文化
/
2022.06.16
18
:
47
馬來西亞最低工資大升三成的原因
马来西亚
社会
打工仔
经济
薪酬
在 2021 年,香港政府再次凍結最低工資到 2023 年方作調整,變相凍薪 4 年。近日政府為最低工資水平檢討展開公眾諮詢,前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就為此在獄中寫信陳情。同屬亞洲的馬來西亞則是另一番景象,在 5 月 1 日正式將最低工資上調 36%。東南亞研究所經濟學家 Kevin Zhang 和 Tham Siew Yean 就在「東亞論壇」撰文分析政策。
文化
/
2022.06.16
18
:
46
【烏克蘭戰爭】RAP 出戰時憤怒與傷痛
俄罗斯
乌克兰
仇恨
战争
民族主义
音乐
烏克蘭雖在 1991 年獨立成國,卻始終被鄰國俄羅斯「虎視眈眈」。直至今年 2 月普京開展全面侵略,烏國青年對俄的厭惡和仇恨,被敵軍的暴行激發至最高點,一股強烈的民族主義亦由此形成。他們對戰爭的憤怒及對家國的熱愛,藉著一名親赴前線的年輕 Rapper,以及他的饒舌音樂,終於找到宣洩的出口。
文化
/
2022.06.16
18
:
45
沉默中受苦:新手爸爸的「產後」抑鬱
社会
精神健康
家庭
心理
抑郁
父亲
男性
育儿
辅助
医疗
照顧新生兒的重壓,以及為人父母的巨變,新手爸媽都得承受。但是產後抑鬱這種在子女出生後首年持續情緒低落、冷漠甚至產生自殺傾向的精神惡疾,多年來卻被視為「婦女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資源多為女性而設。男性患者缺乏病識感,加上恥於表達情緒困擾,估計數以百萬計父親正在暗自受苦。
文化
/
2022.06.16
18
:
44
【陶與戲】活地亞倫與陶傑「愛.尋.迷」
影片
作家
电影
活地亞倫電影一部接一部連年不斷,當中的佈局、內涵,怎樣呼應其作家的出身?陶傑當年執導「愛.尋.迷」,原來曾被勸走相似的路線?今集「陶與戲」,他就與林宇一同回味這位跨界高產導演的獨特風格。
文化
/
2022.06.16
18
:
43
紀浩基:「戰龍在野」—— 從外籍僱傭兵看港產片題材多樣化,與曾經的輝煌
法国
香港
影评
电影
想起這部電影,一來是為了它沒發行過 DVD 而感可惜,但更重要是懷念那個百花齊放、無禁忌創作的年代。我不會為「戰龍在野」貼金吹噓,它甚至有著不少瑕疵,只是我喜歡它天馬行空的遼闊創作角度,縱有瑕疵,亦值得支持。
文化
/
2022.06.16
18
:
42
鴻若遠:歌利亞沒有想像中強大,大衛也沒想像中脆弱 —— 給灰心喪志的人
基督教
大卫
巨人
撒母耳记上
歌利亚
圣经
「舊約聖經」撒母耳記上 17 章,記述以色列牧羊人大衛,如何在掃羅王軍隊陣前出戰,打敗巨人歌利亞。「聖經」以此故事作為與神同在的見證,而非教徒的人當然並沒有把這個看似神話般的故事認真分析,只會當成一則神話寓言來聽,並認為這樣的故事只會存在於「聖經」之中。但紐約著名作家 Malcolm Gladwell 卻有不同見解,在他仔細的分析下,這個故事並不如「聖經」中描述得那麼神奇,反而在當中找出道理。
文化
/
2022.06.16
18
:
41
莫坤菱:「孩子轉運站」的舊影子 —— 沒有血緣的家人,還是法制公事公辦重要?
韩国
孩子
家庭
影评
血缘关系
电影
上星期看了是枝裕和執導的韓國電影「孩子轉運站」,一齣被喻為「最日系的韓國電影」,男主角宋康昊憑戲更獲得康城影展最佳男演員,成為第一位韓國演員獲康城影帝,想必已經交出了擲地有聲的答案:日本導演對執導韓國電影一樣駕輕就熟,發揮甚佳。
科技
/
2022.06.15
18
:
50
AI 有知覺,會不會是錯覺?
社会
人工智能
伦理
感知
聊天
Google 軟件工程師 Blake Lemoine 宣稱公司開發的 AI 聊天機械人 LaMDA 變得有意識,Google 以違反保密政策為由,要 Lemoine 帶薪休假,並回應指,團隊中的倫理學家及技術專家認為證據不支持 Lemoine 的指控。而 AI 如果擁有意識,應否擁有權利也是一道難題。但人類認為 AI 擁有意識會否只是錯覺?
文化
/
2022.06.15
18
:
49
全面管治權後:中共對高等院校的大整頓
中国
社会
中共
共产党
大学
政治
教育
整改
历史
高校
5 月 30 日,香港英文媒體 Hong Kong Free Press 報道,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將會分別重組政治科學部門。其實在 1952 年,中國共產黨取得對大陸的全面管治權兩年多後,就大規模調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把民國時代貼近西方的現代高等院校系統,改造成蘇維埃式高等教育體系。
科技
/
2022.06.15
18
:
48
【烏克蘭戰爭】各地努力,3D 打印物資
乌克兰
社会
武器
医疗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近 4 個月,當地醫療用品及武器配件嚴重短缺。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各地 3D 打印機擁有者嘗試提供幫助,由專業人士用軟件設計出繃帶、止血帶、固定夾板及 AK-47 配件等,再在多地生產,希望用科技減少烏國士兵傷亡率。
文化
/
2022.06.15
18
:
47
假新聞寫手:我知道不道德,但我需要錢
俄罗斯
保加利亚
社会
广告
社交媒体
资讯
虛假新聞不僅盛行於俄羅斯,更遍及前蘇聯國家。近日,一名曾經營假新聞網站的保加利亞人接受德國之聲(DW)訪問時,坦言根本無法說服盲目相信虛假資訊的人,只需說俄國好話,總會有人支持,遂心生一計從中賺錢。
文化
/
2022.06.15
18
:
46
為何人需要集體慶典活動?
心理
活动
集体
体验
歷史上,人們一直透過宗教儀式和慶典等各種集體聚會以維繫彼此,加強社會連結。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最近在「自然通訊」發表報告,探討現今強調創造力和團體連結的世俗聚會,像美國內華達沙漠每年一度的火人節,能否發揮相同或更深遠的影響。
文化
/
2022.06.15
18
:
45
越南可再生能源躍進,歸功於政策推動和 ESG 催化劑
越南
社会
企业
太阳能
发电
风能
越南向來是重度燃煤國家,但近年極力轉型潔淨能源,自 2019 年以來,其風能和太陽能產能增加 3 倍。在 2018 至 2021 年四年間,當地以太陽能發電的份額,從幾乎為零增加到近 11%,不僅增速極快,甚至比法國或日本等較大的經濟體比例更高。到去年,越南已成為世界第十大太陽能生產國。總理范明政在去年 11 月更承諾停止建造新的燃煤電廠,並在 2050 年前將該國的排放量減少到淨零。
文化
/
2022.06.15
18
:
43
曾詩敏:Hustle —— 熱血追夢的籃球員
梦想
影评
热血
篮球
电影
体育
或者是因為處於體育的圈子,熱血的故事已經近乎天天在身邊,切切實實地上演;加上是做媒體的工作,看電影很容易犯「職業病」,要求較高,所以對運動題材的電影,有時會比較揀擇。不過最近在 Netflix 看到籃球電影「籃兒當搏盡」(Hustle),心血來潮按進去一看。
科技
/
2022.06.15
18
:
42
科學狗:一場颱風令太平洋環礁 10% 人口完全色盲
太平洋
环境
色盲
台风
1775 年,一場颱風侵襲了太平洋的平格拉普環礁(Pingelap),只留下 20 名倖存者 —— 其中一位是當地的國王 Doahkaesa Mwanenihsed。這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數百年後,這一場悲劇卻成為「詛咒」,令部分當地人口完全色盲!
文化
/
2022.06.15
18
:
41
林喜兒:Pistol —— 流於表面的Punk
影评
乐队
电影
音乐
Sex Pistols 從來不只是音樂,而是整個形象包裝、公關手段。70 年代的 Punk 是回應當時英國的社會環境,一個「反」的行動。可惜 Pistol 所帶出的 Punk 只流於片面,觀眾看到的是他們曾經這樣那樣,卻不能理解 Punk 的精神與社會意義。
文化
/
2022.06.14
18
:
50
在中國,為何不會幫陌生人?
中国
社会
中国人
伦理
社区
社会
道德
关系
陌生人
中國唐山燒烤店打人案件曝光,網民及名人紛紛批評圍觀者沒有伸出援手。回顧 2011 年女童小悅悅被汽車撞倒在地、2016 年一女子在北京和頤酒店遇襲等事件,這類「附近沒一個人幫忙」的事件,不時在中國出現。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卜慶修(Qingxiu Bu)於 2016 年曾在期刊 Liverpool Law Review 發表文章,剖析中國社會對陌生人冷漠的原因。
文化
/
2022.06.14
18
:
49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向港產動作喜劇致敬
香港
喜剧
多元宇宙
武打
电影
電影「奇異女俠玩救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講述美籍亞裔家庭關係、使用多元宇宙的時空佈局,題材與手法對觀眾來說或不陌生。當中連番動作搞笑場面,更勾起觀眾對全盛時期港式功夫喜劇的美好回憶。澳洲紐卡素大學影像、媒體及文化研究的高級講師 Joyleen Christensen 就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講述這部電影如何重現舊時功夫片的趣味。
文化
/
2022.06.14
18
:
48
伊利沙伯線通車,是時候革新倫敦鐵路地圖
英国
交通
公共交通
地图
路线图
倫敦地下鐵路(London Underground)始創於 1863 年,是人類史上首個地下鐵路系統,聲名遠播全球。過去近 160 年間倫敦地下鐵路不斷擴張,交通網絡愈來愈複雜,現時有多達 272 個車站、總長 402 公里。初到倫敦的人望見當地誇張的鐵路地圖,相信都會一頭霧水。彭博社報道,伊利沙伯線通車後,有專家就爭取重新設計倫敦的鐵路地圖。
科技
/
2022.06.14
18
:
47
人造太陽:解決人類生存危機的曙光
地缘政治
核
核聚变
发电
能源
2010 年,霍金在「時代雜誌」中談及,希望有生之年看見核聚變成為實用的產能方式,提供源源不絕的潔淨能源。自 1930 年代起,世界一直嘗試掌握核聚變技術,經歷近一個世紀,終於在法國普羅旺斯 Saint-Paul-lez-Durance 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中漸見曙光。
文化
/
2022.06.14
18
:
47
改善器官儲存技術,如何救活更多肝病患者?
精神健康
器官
肝脏
医疗
医院
隨著外科手術愈來愈先進,器官移植變得普及,令很多患者得以續命,2020 年全球就有超過 12.9 萬宗器官移植手術。手術要成事,除了有賴醫生高超的技術,如何儲藏捐贈器官也是一大關鍵。「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報道,一款嶄新的儲存技術面世,大大增加可備用於移植手術的活肝數字。
文化
/
2022.06.14
18
:
46
辦離婚手續前,先試試愛情藥
社会
精神健康
化学
大脑
心理
爱
爱情
感觉
摇头丸
禁药
药物
科學能否或如何解釋愛情?從情感層面上來看,愛是大腦一種持續變化的化學反應。雖然有研究證明,愛情可以持續至婚後數十年;但在現實中,找對的人太難,有時人還是那個人,一切卻變得平淡無奇,甚麼都感覺不到。如果有方法挽回一切…… 英國演化人類學家、Why We Love 作者 Anna Machin 便宣告,愛情藥即將面世。
文化
/
2022.06.14
18
:
44
俄烏戰爭導致德國啤出現危機?
德国
社会
企业
啤酒
酒精
據統計,前年德國的人均啤酒消費量高據全球第五。但在這個微醺天堂,各釀酒商正面臨一個重大危機。本來由於烏克蘭戰爭,從能源到原材料都見價格飆升,已令成本大幅上漲。偏在此時,當地繼 2018 年後再度鬧起酒瓶荒,發行量最大的報章「圖片報」(Bild)甚至揚言:「德國快要用完啤酒瓶。」
文化
/
2022.06.14
18
:
43
Moyashi:六四悖論
中国
社会
六四
审查
悖论
禁忌
言论
你不能知道六四,也不可以談論六四,但你無法知道自己不可以談論,因為你本來就不知道六四的存在:你被禁止談論自己不知道的事物 —— 這就是所謂的六四悖論。
文化
/
2022.06.14
18
:
42
紳士大哥:創造豬肉佬傳奇的市場神技與功虧一簣的死因
社会
广告
推销
明星
网络红人
很多人到今天仍然覺得一位「豬肉佬」能捲起一陣熱潮是不可思議。然而從市場學角度看,這其實需要稱讚製造這陣熱潮的幕後團隊,因為他們的確成功地「造了星」。要不是整件事背後的客戶聲名問題,豬肉佬可能就此星途一帆風順。
文化
/
2022.06.14
18
:
41
在倫敦,與歐美白左打交道
欧洲
英国
社会
伦敦
左翼
欧美
白左
來到倫敦的學府,其中一個強烈感覺是香港主流和某些西方年輕人的價值觀真的很不一樣 —— 很粗略來說,真的是右與左的分別。在日常生活,被白左包圍,初時思想衝擊挺大的。
文化
/
2022.06.13
18
:
50
並非反猶,亦非英雄 —— 還原戰時教宗庇護十二世面貌
天主教
屠杀
教宗
教廷
梵蒂冈
犹太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
罗马
2020 年梵蒂岡解封 1,700 萬頁機密檔案,揭示羅馬天主教教廷及戰時教宗庇護十二世(Pius XII)面對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角色。長期研究梵蒂岡的歷史學家 David I. Kertzer 推出新作 The Pope at War,他接受不同媒體訪問時稱,釋出的文件描繪了庇護十二世更細微一面 —— 戰時教宗既不是外界所評論的反猶太主義者、「希特拉的教宗」,也不是甚麼英雄。
文化
/
2022.06.13
18
:
49
在拉美實行單一貨幣,可行嗎?
拉丁美洲
货币
同一片大陸,同一種貨幣 ——「歐元區」這種概念,拉丁美洲也想擁有。只是構思討論多年,至今仍然毫無進展。社會及經濟學家指出,由於政治及歷史因素,此事說易行難。不過,最近從巴西、阿根廷到委內瑞拉都有政客、總統及媒體重提此事,令建立拉美單一貨幣的呼聲再度高漲。
前页
1
...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