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2-
06.19
18:50
CUP  /  文化

有沒有「原始共產主義」?

馬克思於 1883 年死後,其畢生摯友恩格斯負責整理、出版包括「資本論」在內的遺著。他讚揚好友發現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根據手稿內容,寫下論文「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恩格斯在文中提出「原始共產主義」(Primitive communism)的概念,至今仍有不少作家、學者視之為歷史事實,更有人稱,「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沒有私有財產這回事。」不過,法國圖盧茲高等研究院(IAST)人類學家和博士後研究員 Manvir Singh,卻對原始共產主義提出質疑。

更多文章
野猪泛滥,应该成为中国重启狩猎消费的机会

刘远举:经济发展、野生动物保护、人民的娱乐需求,其实是可以获得多赢的。 查看文章

苏格兰土地所有者面对松鸡狩猎新规

此前苏格兰政府出台法规,禁止土地所有者在泥炭沼地烧荒或杀死捕食红松鸡的猛禽。土地所有者预计今年狩猎季的狩猎次数会减少。 查看文章

反击中国影响力:美参议员推出《美印防务合作法》

美国参议员马可·鲁比奥星期四(7月25日)宣布推出《美国-印度防务合作法》。鲁比奥说,面对越来越咄咄逼人的中国,这项法案将扩大美印双边合作。 查看文章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续签犹如“鸡肋”

王英良:在中美关系总体逆转,双方缺少互信情况下,中国以实力尤其是原创性技术求中美科技交往,比推崇历史惯性的情怀更具可靠性与稳定性。 查看文章

中美悄然延长《美中科技合作协定》有何意味?

中美1979年签署的《美中科技合作协定》在今年2月底到期时仅悄然续签了六个月,凸显出两国竞争日益加剧。 查看文章

《美中科技合作协定》尚未续签 美国担心什么?

《美中科技合作协定》的有效期到期,至今尚未续签或延长。分析人士表示,此协定涉及的范围广泛,要全然终止不容易,比较有可能的发展是对于协定进行重大调整与重新谈判,而这也可能会连动影响到美中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工智能(AI)对话机制的建立。 查看文章

《美中科技合作协定》逾期不续 脱钩又一步?

已有45年历史的《美中科技合作协定》可能因美中双边关系的紧张矛盾而无以为继。华盛顿认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战略和行动对美国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构成威胁。 查看文章

無敏食品價太高,英國過敏症患者開始負擔不來

英國約有 230 萬人患有食物過敏或不耐症,或是對麩質敏感的自體免疫疾病乳糜瀉。但據「衛報」報道,因應食物成本上升,患者愈來愈難負擔不含過敏成分的產品,但若為省錢而進食普通食物,其身體將出現難受的症狀甚至永久損傷。 查看文章

呂嘉俊:用陳皮同時發展清鮮和濃厚的粵菜風味

陳皮能應用在濃郁味道的炆扣菜式上,與牛肉、羊肉等配搭出深沉陳遠之味,運用在鮮味的海鮮上,亦有一陣獨特的幽香。只要選到適合的陳皮,無論是製作醬汁,還是長時間炆煮,一樣有其功效和回甘。陳皮大概是未來可發展的中餐食材,小小的一塊,卻有令人回味無窮的效用。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4 —— 海外小企業的聯乘效應

鮑魚和參茸海味的銷售,從來都是以華人為主,因此跟華人普遍嗜好的打麻雀作聯乘活動,確是雙贏。因為不管是社團支援或商業小買賣,港人組織在海外勢孤力弱,所以不同機構的聯乘合作至為重要。 查看文章

呂嘉俊:壓力大時你會吃甚麼?

當壓力大時你想吃甚麼?大部分人都吃得很簡單,那些精細的法菜 fine-dining、懷石料理、手工粵菜、北歐採集料理,通通不管用。對壓力大人士來說,這些餐飲體驗並不適宜在高壓狀況下出現,反而叉燒煎蛋飯、茶餐廳炸雞髀、芝士薯條、菠蘿油、忌廉蛋糕、零食薯片、麻辣火鍋才是大家當下最想吃的東西。 查看文章

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国务院同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

银行平滑明年开年信贷节奏,票据利率下行至近零;“第二支箭”持续发力, 新城控股再获债券融资支持;三款国产新冠药纳入医保目录,有产品降至479元/盒。 查看文章

呂嘉俊:你還有吃隔夜飯嗎?

現代人當然怕食隔夜飯,不少研究報告說飯菜留過夜,會有致癌物,多吃實在沒益,但我同時欣賞擁有巧手的人,將隔夜飯菜重新組織,變成天下美食。一碟柱侯牛腩連大量醬汁留下來,不浪費,第二日煎香腸粉拌入柱侯汁液配兩件牛腩,已是上等佳餚。 查看文章

超級加工人類:我們究竟每天在吃甚麼?

隨著時代發展,食物生產逐漸工業化,對健康和環境帶來深遠影響。這些工業化的食品往往缺乏營養,而且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添加劑。Chris van Tulleken 新作 Ultra-Processed People 就探討了這一議題。 查看文章

方景文:彈性素食主義如何維持健康?

以往反對素食的人士認為,茹素容易令身體缺乏必需的營養,但近年逐漸有更多研究為茹素主義平反。例如美國飲食協會曾指出:「恰當計劃的素食(包括純素食)飲食方式是健康和營養充足的,並且有助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健康茹素的關鍵就在於重視均衡的營養攝取。 查看文章

AI 的電子鼻怎麼測出壞食物?

人類鼻子大約有 400 個嗅覺受器(Olfactory receptors),能檢測出大約 1 萬億種不同氣味。過去難有器械能複製如此複雜的感官系統,但 AI 迅速發展下,科學家已研發出可檢測及報告特定氣味的「電子鼻」,檢測速度快且準確。 查看文章

呂嘉俊:粢飯中的油條大有學問

大家都知預先包好、用保鮮紙包著的粢飯不好吃,往往會硬而死實,新鮮即包自然最好,卻實在可遇不可求。的確給我遇到幾次,吃到剛做好的粢飯,口感完全不一樣,糯米飯煙韌軟腍,油條香脆,同時只要榨菜淡口,肉鬆夠香,味道層次已極為豐富。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以美食保留原住民傳統

在歐洲米芝蓮星級餐廳工作,必然是很多年輕廚師的夢想,Mauricio Velasco 這位哥倫比亞小子亦不例外。無奈數年前家鄉發生嚴重山泥傾瀉,沖毀父母經營的麵包店及其留學打工夢。但柳暗花明又一村,他所開設的餐廳 Amazónico,正透過提供當地的原住民傳統美食,協助推廣及保存亞馬遜雨林的菜餚。 查看文章

呂嘉俊:用魚雲羹測試一間餐廳

每次我入餐廳,在餐牌上見到順德魚雲羹,就必定會點,想一間餐廳夠膽賣魚雲羹,大概對自己的出品有信心,要知道魚雲羹騙不到人,味清鮮而淡雅,一入口就知斤両。 查看文章

隔夜飯的禍 —— 足以致命的「炒飯綜合症」

近日,很多歐美媒體關注一種被稱為「炒飯綜合症」(fried rice syndrome)的可致命病症。事緣網民們在 Tiktok 重推一宗發生在 2008 年的案件,當時有一位 20 歲大學生煮了一份意大利面,吃剩後沒有放到雪櫃裡,在 5 天後直接重新加熱食用,最終因為食物中毒而逝世。斯威本理工大學微生物學教授 Enzo Palombo 便在 The Conversation 分享預防「炒飯綜合症」的方法。 查看文章

呂嘉俊:蝦餃還可繼續成為頂點嗎?

小時候家中並不富有,媽媽節儉,上茶樓吃點心,極少點蝦餃,媽總說它價錢貴,不飽肚。久而久之,會覺得蝦餃有種遙不可及的感覺,的確,它長期在頂點和特點間徘徊,好像從未降價到小點或中點,屬點心之王。 查看文章

呂嘉俊:無論吃幾多隻大閘蟹都填補不到的空缺

朋友祖籍蘇州,先輩避禍才來到香港。他說爺爺常提起年少時在家鄉的日子,正值戰爭內亂,長期饑荒,「慘到餐餐只可以食大閘蟹!」現在聽來有點黑色幽默,甚至當我因此而聯想到香港餐廳有任食大閘蟹的場面,更覺得世界非常荒謬。 查看文章

直覺飲食:聽從我們的身體,反節食

有些人會想靠節食減掉體重,但人意志力有限,即使真的成功,嘴一饞就會反彈,而且盲目節食引起的營養不良等問題更會危害健康。相比節食以限制自己、超越身體本能來控制體重,早在 1995 年兩位營養師 Evelyn Tribole 和 Elyse Resch 便提出直覺飲食,鼓勵人信靠內在飢餓信號,滿足心理和生理需求。 查看文章

冷戰自由主義遺產,如何主導我們的自由觀念?

自由主義素來致力限制政府權力、保障個人自由、堅守法治原則,如今卻受威權政權崛起、極右民粹抬頭及社會停滯不前挑戰。耶魯大學法學與歷史學教授 Samuel Moyn 出版新書 Liberalism Against Itself 指出,自由主義今日所面臨的困境,是昔日冷戰遺產所累,把自由單純演繹為與共產敵人的鬥爭,對未來卻愈漸缺乏想像力;當新冷戰降臨,自由主義有必要再次提出解放許諾,才能夠再次感召群眾。 查看文章

由蒙古到香港和東南亞:燒賣的演變史

燒賣是香港平民街頭美食代表之一。通過華人移民和商人網絡,燒賣已經輸出亞洲多國,在地演化成不同版本,例如日本橫濱燒賣、印尼 Siomay 和菲律賓 Siomai。而燒賣的起源,據說是來自蒙古,再由北傳南,繼而傳向世界。 查看文章

日本人獨自吃飯,食得更少

外國人到日本旅遊,有時會覺得日本食物分量較細,畢竟飲食文化和習慣不同,本地人眼中的正常餐食,對他國人來說或者未能飽腹。不過另一方面,日本人確實愈吃愈少,民眾人均卡路里攝取量從 2007 年的 1,911 卡路里,輕微下滑至 2017 年的 1,907 卡路里,原因可能與人口老化、獨居生活人數增加有關。 查看文章

呂嘉俊:不如先做好一個缽仔糕

缽仔糕雖是我們的平民小吃,但要做得好一樣不易,要精心計算和經驗。整個工序首要是磨米漿,最好用舊米,水分較少,質感強,做出來的糕才夠煙韌,有濃郁米香。紅豆卻不能用舊貨,否則不夠腍,要大大粒,煮得軟,下得足。 查看文章

書店們:騙局

最近有虛擬貨幣公司合夥人被警方拘捕的新聞,令人再想到這類金融騙案時有發生。基本上,每有新的投資產品或貨幣出現,就會有新的騙局和受害人。坊間也有很多圖書談論金融騙局,包括其歷史、操作方式和受害人等。這次我們就談談「騙局」。 查看文章

除了加價、縮水,你還要知道「剋扣式通脹」

通脹導致生活成本上升,是近年世界各地不少人都要面對的事情。以為咬緊牙關勒緊褲頭就捱過去,豈料到通脹放緩,商品及服務價格卻未見回落;又或者價格維持不變,質素卻不同了。公共交通工具班次愈見疏落、常吃的食物容量用料都改變;如今容易察覺的加價已不再,換來了偷偷摸摸的剋扣式通脹(skimpflation)。 查看文章

陶傑:為甚麼蘇聯的成績優於中國

今日的中國,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在南中國海單方面宣佈新疆界,也是參考了史太林的經驗,但可惜效果和成績有點差距。 查看文章

一隻灰狼,恢復了一整個生態系統平衡

1997 年,一隻灰狼越過一座冰橋,從加拿大踏足美國皇家島。該島位於密歇根州蘇必略湖沿岸,以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聞名。近日發表於期刊「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的論文表明,牠的到來改變了當地廣大狼群的命運,讓牠們擺脫疾病和近親繁殖帶來的打擊,並引發連鎖效應,改善了整個森林的生態平衡。 查看文章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有失效风险

美方担忧对安保和知识产权构成威胁,直到协定更新期限的最后一刻才得出结论,暂时延长半年。从美国和海外的共同研究比例来看,中国占到26%。美国科学家警告称,如果取消协定,会减缓美国在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的进步…… 查看文章

ABC中文美国和中国44年前签订的《科技合作协定》有效期延长半年意义何在?

近日,美国政府将一项与中国在科技领域合作的重要协议延长了六个月,此举让这项已有44年历史的协议得以短暂继续下去。然而,这个协议原本是每5年续签一次的。就在美中科技战打得如火如荼之际,这个协议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焦点呢? 这项协议名为《科技合作协定》(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STA),本应在今年8月27日到期。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项外交方面的协议,但一些专家担心,如果没有这项科技领域的合作协定,两国政府间的合作与研究项目会陷入困境,科研和技术创新都会受到影响。 查看文章

《美中科技合作协定》到期 美国希望续签六个月

美国本周三表示希望延长《美中科技合作协定》,但只延长六个月,其间美方将寻求对协议内容进行修改,但不承诺更长期的延期。 查看文章

雙殼貝類,怎樣抵抗人類胃口而不滅絕?

人類食用貝類的證據,可以追溯到至少 16.4 萬年前。考古學界甚至認為吃貝類是定義現代人類的行為之一,而且讓智人得以適應生存環境,可能是人類走出非洲的關鍵食物。人類吃過數之不盡的貝類,捕撈技術亦愈來愈進步,但為甚麼超過 800 種雙殼綱動物仍能抵住血盆大口,不致滅絕? 查看文章

全球暖化,食物中毒更常見

夏天炎熱,食物容易變質,近日港、台兩地傳出多宗食物中毒新聞。有研究發現,人類引起的氣候變遷會影響食品安全問題,全球食物中毒案例比預期增加兩成,情況比想像中嚴峻。 查看文章

暗夜槍響嚇死人!獵人違法狩獵 警到場2行為惹爭議

桃園市大溪區今凌晨0時許驚傳槍響,當地里長向警方報案後,警方調監視器以車追人,查獲民眾違法狩獵,依法函送農業局裁罰。不過地方質疑,從派出所到案發地點夜間車程不到5分鐘,員警卻過10分鐘才到場,且到場也 查看文章

新加坡另類世一:全球人造肉市場中心

香港經常與新加坡競爭,爭人才、爭資金、爭金融中心地位,但若論人造肉市場領導角色,新加坡實在遠遠拋離香港。2020 年 12 月,新加坡成為全球首個批准銷售實驗室培植人造肉的國家,其他替代的人造蛋白質食品亦爭相在新加坡上市,但這個市場領導地位正面臨挑戰 —— 對手不是香港,而是美國。 查看文章

獅滿為患,森林之王移到海邊生活

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是現存亞洲獅的自然棲地,但近年愈來愈多從叢林轉移到海邊生活,保育人士指這個情況並不尋常。 查看文章

地中海飲食:更輕鬆的環保飲食方式

美國加州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純素飲食比美國一般飲食的碳足跡較低。但人們未必需要徹底改變飲食習慣,才可減輕對環境的影響。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營養」雜誌發表研究,提出採用所謂「地中海飲食」能顯著降低碳排放 —— 即使成效不如純素飲食,但較易讓大眾實行,可能更具影響力。 查看文章

福島核廢水排海在即,南韓人開始搶鹽搶海鮮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海在即,鄰國南韓民眾憂慮安全問題,近期恐慌性搶購食用鹽等日用品,甚至囤積海鮮在家。其他國家又如何應對日本食品安全問題? 查看文章

「男獵女採」?原始社會根本就不是

過往「女性負責採集、男性負責狩獵」的性別分工,是我們對狩獵採集社會常見觀念,但說法向來缺乏實證支持。生物人類學家 Cara Wall-Scheffler 等一眾學者,近期在學術期刊 PLOS ONE 發表研究,重新調查狩獵社會的民族誌,發現當中有 79% 都記載女性從事狩獵活動,全都有數據支持。 查看文章

肉食飲食法,真的百利而無一害?

一股肉食風潮正在興起,在肉食網紅(meatfluencer)推波助瀾下,吸引不少人仿傚只吃肉不吃素。肉食網紅甚至強調,這種飲食習慣會令自己變得更瘦、更健康、更快樂,但營養學家、醫生等專家都不盡同意這種看法。 查看文章

反对声浪下…纳米比亚狩猎季开始 8.6万海豹恐遭猎杀

尽管对毛皮的需求已减少,以及保育人士的强力反对,纳米比亚一年一度的海上狩猎季仍从1日正式开始,预计将有约8万6,000只... 查看文章

想食又覺貴?未來,人造拖羅幫到你

香港人喜歡食壽司,有否想過壽司刺身也可以在實驗室培植而成?日本連鎖迴轉壽司店「壽司郎」母公司此前宣佈開發細胞培植拖羅肉,希望令食材供應更穩定。與其合作的美國加州食品生產企業 BlueNalu 亦正研發各種人造海鮮,旨在解決過度捕魚的問題,未來可能成為傳統魚肉的替代品。 查看文章

招募貓狗滅鼠,原始卻有效

在美國華盛頓,亞當斯摩根是夜生活及餐飲場所的集中地,人們有閒暇就會到該地飲酒作樂。該處也是老鼠的美食天堂,牠們在餐廳、酒吧及夜店後巷徘徊,以扔在垃圾桶裡的剩菜為食,不過自社區組織獵犬隊之後,情況就有了改善。 查看文章

植物性飲食真的更健康?

近年愈來愈多人選擇植物性飲食(plant-based),認為食用新鮮蔬果、堅果和全穀物,比肉類、海鮮、蛋類和乳製品更有益。「國際食品研究」期刊近日就發表文章,探討新世代的植物製食品是否更能促進健康。 查看文章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能否延长?

今年8月底到期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每5年顺延一次。有消息称美国政界的主流观点似乎支持延长,但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查看文章

日本修订《开发合作大纲》 加强援外抗衡中国影响力

日本政府周五(6月9日)在内阁会议上,批准对其发展援助政策进行重大修订,优先关注海洋与经济安全,并将对友好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加强他们的防御力量,应对中国日益增加的影响力。 查看文章

日本敲定新《开发合作大纲》 强调主动提议

  【共同社6月9日电】日本政府9日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规定政府开发援助(ODA)指导方针的新版《开发合作大纲》。其中写明不仅是满足对方国家要求的以往方式,而且将强化不等待提出要求就出示备选方案的“主...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