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社会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政治
选举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3.06.13
18
:
50
洗腦:一般思想控制的歷史
社会
宣传
心理
历史
洗脑
在這一個難分真與假、真相看似飄渺的時代,如何可以保存自我?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歷史學教授、精神分析學家 Daniel Pick 在去年發表著作 Brainwashed: A New History of Thought Control,追溯出一段上世紀下半葉,西方世界對洗腦的討論。
CUP
/
文化
/
2023.06.13
18
:
47
我反戰,但我不能說:俄羅斯東正教神父的「告解」
俄罗斯
社会
信仰
和平
宗教
战争
东正教
异见
言论自由
普京派兵入侵烏克蘭,獲俄羅斯東正教會大力支持。牧首區禱詞所祈求的從和平改為勝利;神父們被鼓勵向出征的軍人送上祝福;牧首 Patriarch Kirill 更指「當兵時所作的犧牲可洗去一切罪孽」。然而不少神職人員受良心驅使,暗裡反對戰爭及獨裁政府,只是為求自保,表面仍要裝作若無其事,忠君愛國。
CUP
/
文化
/
2023.06.13
18
:
45
提告達美航空,揭示碳抵銷只是假象?
美国
社会
企业
全球暖化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环保
航空业
飞机
3 年前,美國達美航空宣佈要成為首家實現碳中和的航空公司,承諾在未來 10 年投入 10 億美元,以少用燃油、提升飛航效率等方式來降低碳排放量。但最近有消費者入稟控告達美航空的碳中和聲明有誤,因航空公司並非採用原先承諾的碳移除方法,而是購買碳抵銷額度,有「漂綠」爭議。到底碳抵銷是拯救氣候問題還是假象?
CUP
/
文化
/
2023.06.12
18
:
50
加拿大隨機襲擊浪潮,癥結在哪?
加拿大
社会
精神健康
多伦多
温哥华
犯罪
社区
罪案
袭击
近期隨機斬人案愈來愈多,由於刀手犯案動機不明,令市民防不勝防。面對類似問題的不僅是香港,近年加拿大亦驚現愈來愈多隨機襲擊案,途人無故被陌生人追斬或毆打,溫哥華前年就有 1,705 人受害,更有人斷送性命。恐怖趨勢令輿論呼籲政府對症下藥,但問題根本是甚麼卻莫衷一是。
CUP
/
文化
/
2023.06.12
18
:
48
烏克蘭水壩被毀,另一場生態災難即將浮現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战争
核电厂
水坝
环境
生态
烏克蘭南部赫爾松州水壩被炸毀,導致洪水氾濫,第聶伯河下游居民緊急撤離,俄烏互斥大壩被毀是對方所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形容事件為「大規模毀滅性環境炸彈」,當地生態及環境將如何受影響?
CUP
/
文化
/
2023.06.12
18
:
47
「乞丐房」現象:韓國青年網上圍爐省錢
韩国
社会
储蓄
南韩
消费
理财
社交媒体
节俭
金钱
韓國青年幾年前還樂當 YOLO 族,高呼「為自己活在當下」,辛苦賺錢志在消費娛樂。但經過 3 年疫情,就業更難、物價更高,年輕男女只好改為節衣縮食度日。幸而,省錢之路既不孤單也不乏味。近月網上湧現俗稱「乞丐房」(거지방)的聊天室,讓他們得以圍爐取經,藉幽默和建議來鞭策彼此慳到極致。
CUP
/
文化
/
2023.06.09
18
:
49
【美斯轉會】沙特與美國的球壇搶人戰
社会
沙特阿拉伯
足球
6 月 6 日,沙特阿拉伯豪門伊蒂哈德宣佈簽入皇家馬德里隊長賓施馬(Kerim Benzema),震撼球壇。怎料到第二日,阿根廷球王美斯(Lionel Messi)也正式離開歐洲球壇,準備加盟美職聯球隊國際邁阿密,令全球震驚。密芝根大學體育管理學教授 Stefan Szymanski 便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剖析這一場國際球壇搶人大戰。
CUP
/
文化
/
2023.06.09
18
:
48
陶傑:精神病患文化與香港的明日危機
社会
刻板印象
娱乐
心理
歧视
疾病
精神病
电影
這一切銀幕形象,是否加強了對精神病人的標籤?一切戲劇作品,凡有精神病患者有關,今日是否應該禁止?按照西方最新的人道平權標準,是否言論和創作自由也要讓步?香港的平等機會委員會,是殖民地政府撤出香港時設立的機構,引入西方自由主義價值觀,但香港是一個金錢社會,官僚和商人共同掌權,缺少深厚的文化基礎。
CUP
/
文化
/
2023.06.09
18
:
47
印度女性帶動遊戲產業,卻又受盡歧視
印度
社会
女性
平等
性别歧视
直播
游戏
电子游戏
印度網絡遊戲產業蓬勃發展,當中女性玩家人數不斷增長,也愈來愈多參與電競項目甚至靠直播打機賺錢,成功開拓商機。但女性玩家經常遇到歧視和威脅,當地遊戲領域到底如何向性别平等發展?
CUP
/
文化
/
2023.06.09
18
:
42
Moyashi:計劃性中伏
日本
社会
旅游
连锁店
餐厅
台灣的「地雷」,如果翻譯成香港粵語,最接近的詞語應該是「中伏」。你首先需要有期待,然後結果與期待有落差,那種委屈與失望的情緒狀態才是所謂的「伏」或者「雷」。如果你本來就沒有期待,甚至極端例子下,期待是負值,就會求仁得仁。那本來就不是雷,也沒有伏。
CUP
/
文化
/
2023.06.08
18
:
49
【向核能睇齊】要開發先進 AI,應先領牌?
英国
社会
人工智能
数码
监管
许可
英國工黨數碼事務發言人 Lucy Powell 近日向「衛報」表示,政府應對企業使用龐大數據集來訓練人工智能(AI)產品引入更嚴格規定,如要透過 OpenAI 數據集來建構 ChatGPT 等,技術開發人員須持有許可證,否則應被禁止開發先進的 AI 工具。
CUP
/
文化
/
2023.06.08
18
:
48
MeToo 運動,改變了法例和職場甚麼?
台湾
社会
两性
女性
平等
性骚扰
打工仔
职场
台灣近日捲起 #MeToo 風暴,從政黨、演藝圈到傳媒界,紛紛有受害者揭露自己曾遭受不當待遇。始於 2017 年的 #MeToo 運動從美國蔓延到全球,打開了對性騷擾事件的反思與討論,5 年過後,職場方面有甚麼改變?對剛進入社會工作的 Z 世代來說,他們面對的職場文化是否更平等?
CUP
/
科技
/
2023.06.08
18
:
47
在未來,或者打針就可以幫貓絕育
社会
动物
基因
宠物
手术
激素
兽医
绝育
荷尔蒙
猫
避孕
飼主通常會被建議為貓隻絕育,「捕捉、絕育、放回」也是控制流浪貓數量的手段。不過貓多獸醫少,哈佛大學生殖生物學家 David Pepin 和辛辛那提動物園動物研究主任 William Swanson 等人的研究團隊,便研發新穎且安全的基因治療避孕方法,控制寵物、野貓、社區貓等的數量。
CUP
/
文化
/
2023.06.07
18
:
48
酷熱天氣下,中國電網遭遇考驗
中国
社会
全球暖化
断电
气候变化
水力发电
温度
电力
电网
中國最近持續高溫,家家戶戶冷氣需求激增,為電網帶來壓力。汲取去年夏天的經驗,當地開始調整電力發展計劃,各界則關注限電危機會否重演。
CUP
/
文化
/
2023.06.07
18
:
47
【印度列車事故】安全不及速度和新潮重要?
印度
社会
公共交通
基建
安全
意外
火车
铁路
印度正就全國鐵路網絡及基建進行現代化改革,好讓火車乘客踏上安心而愉快的旅程。但在上週五,東部奧里薩邦發生該國近年最致命鐵路事故,3 輛列車連環相撞引致出軌,至今釀成 300 人死亡、逾 1,000 人受傷,大量遺體仍待確認身份。這是意外還是人禍?各種疑問令大眾再度關注印度鐵路安全。
CUP
/
文化
/
2023.06.07
18
:
44
停一停,諗一諗
社会
我們愈選擇不談論家庭暴力,愈迴避這個問題,我們失去的就愈多。 —羅素.威爾遜(美式足球員)
CUP
/
文化
/
2023.06.06
18
:
50
【倫常命案】為何「下毒手」會變成「最佳解決方法」?
社会
子女
家庭
心理
父母
犯罪
精神健康
昨日深水埗發生倫常命案,印籍母親涉嫌用枕頭焗死 3 名年幼女兒。據報道,疑犯與丈夫分居一年,正處理撫養事宜,警方初步相信事件牽涉感情問題,不排除是不想將 3 名女兒交給他人照顧。過往有犯罪行為專家曾表示,倫常命案中,加害者往往是希望家人將來免於受辱或發生悲劇,認為痛下毒手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
CUP
/
文化
/
2023.06.06
18
:
49
血腥行兇影片,對未成年者有何心理影響?
社会
精神健康
儿童
影片
心理
教育
暴力
网络
血腥
日前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斬人案,隨後有拍得行兇過程的閉路電視影片流出,那些血腥片段亦旋即在網上瘋傳,相信不少青少年甚至兒童也有看到。東西方專家均警告,現實中的暴力影像透過社交媒體擴散,足以對未成年人士的心理健康造成破壞,而保護他們善用互聯網免受傷害的重任,則落在每個成人身上。
CUP
/
文化
/
2023.06.06
18
:
48
【烏克蘭戰爭】炮彈地雷太多,清理人手太少
乌克兰
社会
地雷
战事
战争
扫雷
生活
农业
受戰爭影響,烏克蘭糧食出口下降。當地大量農田可能埋有地雷、未爆炸的集束彈、雙方部隊發射的火箭或炮彈,農夫們往往要作艱難抉擇:冒生命危險繼續打理農務,或者忍受生計問題,等待專責掃雷的官方或志願團隊協助。在生計受到威脅、國家人手及資源緊絀之下,有烏克蘭人開始自己動手清理炸彈及掃雷。
CUP
/
文化
/
2023.06.06
18
:
47
少子化世代中,奈義町如何締造生育率奇蹟?
日本
社会
人口
儿童
家庭
生育
生育率
社区
育儿
要提升生育率,秘密或者就在岡山縣奈義町。只有約 5,700 人的奈義町 2021 年生育率達 2.68,是全國平均水平 1.3 的兩倍多。就連首相岸田文雄也曾到訪這個偏遠町鎮,視察當地的日間托管服務和不同援助計劃。
CUP
/
文化
/
2023.06.06
18
:
46
印度人口販運者,如何誘使婦女前往阿曼?
印度
社会
女性
妇女
犯罪
罪行
一位印度駐阿曼的大使館官員向「印度快報」表示,當地的庇護所經常會有 30 至 40 名等待返回印度的婦女。其中一名婦女被聲稱為「旅行社」的公司,以 8 萬盧比販賣到阿曼,不少來自印度多個城市如霍希亞普爾、賈朗達爾及阿姆利則的婦女也有著類似遭遇。
CUP
/
文化
/
2023.06.06
18
:
45
塑膠回收再造,不一定有利環境?
英国
社会
回收
垃圾
塑胶
废物
环境
塑膠行業重視回收,鼓勵消費者參與其中,但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回收塑膠本身也可能釋放大量微塑膠,或達回收量逾一成,危害環境。研究反映回收再造不一定對環境帶來好處,源頭減廢才是最重要。
CUP
/
文化
/
2023.06.06
18
:
43
Moyashi:精神病社會
社会
精神健康
压力
心理学
暴力
精神病
我相信今天生活在香港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精神病,有的只是程度的分別。或者說在一個荒謬的社會中,維持正常思考這個企圖,本身就是一件會痛苦得變成精神病的事。
CUP
/
文化
/
2023.06.05
18
:
50
【國際案例】英國如何應對精神病人兇殺案?
英国
社会
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
精神病
6月2日,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斬人兇案,令香港各界痛心。據指疑犯有精神分裂症紀錄,令大眾更關注心理健康問題。全球多國近年都面臨嚴重精神健康危機,在 1993 至 2022 年間,英國有 2,140 宗由精神病患者造成的致命案件;而 2005 至 2015 年間英國被判謀殺罪的人中,有 11% 是精神病患者,其中大多數被診斷為患有精神分裂症。該國的處理手法能為香港提供甚麼線索?
CUP
/
文化
/
2023.06.05
18
:
47
【好熱呀】數字一樣高,為何感覺更熱?
社会
全球暖化
天气
气候变化
温度
酷热
体感温度
面對氣候變化,香港天文台今年新增了「極端酷熱」天氣特別提示,當氣溫到達攝氏 35 度或以上時,就會發出警告。5 月 30 日全港氣溫普遍達 35 度,部分地區如上水及赤鱲角更一度錄得 37 度以上,香港天文台便首發「極端酷熱」特別天氣提示,而且連發兩天。布里斯托大學氣候科學專家就在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不同地區的體感反映為甚麼會有差異。
CUP
/
文化
/
2023.06.01
18
:
50
韓國收養案的背後:國際慈善事業黑幕
韩国
社会
南韩
孤儿
领养
5 月 16 日,韓國首爾的中央地方法院宣判,霍特國際兒童服務公司需要向一名 48 歲男子賠償 1 億韓元,理由是該男子兒時被送到美國收養的過程處理不當,令他過上一個飽受虐待的童年,他長大後亦陷入各種法律問題中,更在 2016 年被驅逐出境。事件反映了 60 到 70 年代期間,韓國和國際慈善事業的驚天黑幕。
CUP
/
文化
/
2023.06.01
18
:
48
酷熱難耐,已經是人口移民的理由
社会
全球暖化
天气
气候变化
气温
热浪
生活
移居
移民
近日天氣酷熱難耐,勞工處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引起不少討論,但氣候研究學者所爭論的,是面對全球不斷升溫的趨勢,究竟酷熱是否已經構成移民的因素?
CUP
/
文化
/
2023.06.01
18
:
47
歐洲反浪費浪潮,從減少電子垃圾做起
欧洲
奥地利
社会
浪费
消费
维修
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當智能手機或家中電器壞掉時,許多人寧願丟棄也不願拿去修理,結果製造大量電子垃圾。奧地利政府去年開始推出電子產品維修券,補助各種電器的維修費,旨在緩解電子垃圾問題。歐洲各國亦陸續立法推動反浪費,這些改革如何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
CUP
/
文化
/
2023.06.01
18
:
46
南韓年輕人創業夢:開便利店
韩国
社会
企业
便利店
创业
南韩
品牌
就业
年轻人
南韓最近出現一個現象,愈來愈多 20、30 歲的年輕人不做打工仔,爭著自己開便利店,背後原因為何?隨著更多年輕一代加入這個行業,便利店在推銷和營運模式上亦有所轉變,更貼近年輕顧客的需要。
CUP
/
文化
/
2023.06.01
18
:
45
【回報至上】印度男性經濟能力提升,如何刺激嫁妝需求?
印度
社会
两性
嫁妆
家庭
教育
结婚
在南亞地區,結婚時由男女雙方家長向彼此贈送嫁妝的傳統,已有數百年歷史。雖然印度自 1961 年起立法禁止這種做法,但仍無阻習俗流傳至今;最新研究發現,近數十年隨著印度男性的教育和就業機會提升,嫁妝的價值和普及率也有所增加。
CUP
/
文化
/
2023.06.01
18
:
42
紳士大哥:落後社會才會講 顧客永遠是對的
社会
打工仔
服务业
服务生
顾客
在背後嘲笑顧客,今時今日這種服務態度固然不應該,但亞洲人喜歡說的「顧客永遠是對的」,卻未必能夠套用到西方國家。這正是很多人由香港移居到英國之後,其中一個非常不適應的地方,甚至有些人,會因為從事服務行業的西方人沒有給予亞洲式的「尊重」,而感覺被歧視。
CUP
/
科技
/
2023.05.31
18
:
50
AI 孫燕姿:當音樂遇上人工智能
社会
人工智能
创作
歌手
法律
版权
音乐
近期在 YouTube 和中國影片網站 Bilibili 興起「AI 孫燕姿」熱潮,以人工智能學習新加坡天后孫燕姿的音色與唱腔,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對於「AI 孫燕姿」忽然「出道」,孫燕姿在網誌回應時表示人類再怎麼快也無法超越 AI,反問自己:「該怎麼跟一個每幾分鐘就能推出一張新專輯的『人』比呢?」在歐美,亦有人利用 AI 音樂生成項目 Riffusion 製成專輯,引發諸多討論,例如 AI 技術,會怎麼改變音樂產業?
CUP
/
文化
/
2023.05.31
18
:
49
【只有黑暗沒有榮耀】校園暴力,南韓人的「集體記憶」
韩国
社会
南韩
学校
学生
复仇
欺凌
法律
霸凌
Netflix 劇集「黑暗榮耀」帶動南韓社會討論校園欺凌問題,但諷刺的是,導演安吉鎬亦被爆出在年少留學時曾參與欺凌。欺凌事件在南韓異常普遍,目前卻只能靠受害者長大後站出來指控,欺凌者才會受社會譴責,但他們仍不必為造成他人身心創傷負上刑責。受害者希望往後不必靠自己「復仇」,欺凌者也能得到應得懲罰,甚至是學校及當局能從源頭杜絕欺凌問題。
CUP
/
文化
/
2023.05.31
18
:
46
來一場實驗:亞馬遜雨林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
巴西
社会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实验
气候变化
热带雨林
砍伐
在巴西亞馬遜州首府馬瑙斯,科學家正在進行一項實驗,透過提高環境二氧化碳濃度,協助各界了解生態系統的變化。亞馬遜雨林如何吸收大氣的溫室氣體排放?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對樹木有甚麼影響?了解這些,將有助預測雨林在未來幾十年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CUP
/
文化
/
2023.05.31
18
:
45
去到新環境,口音變還是不變?
口音
社会
语言
说话
以口音區分本地或外來人的做法常見。不過,有些人到另一個地方生活以後,會連說話的口音也改變;也有些人則無論在另一個地方生活多久,口音依然無改。口音或多或少決定別人對你的印象,但是甚麼原因促使一個人的口音變或不變?雷丁大學語音學教授 Jane Setter 指,口音是歸屬感的標誌,有意識或潛意識希望融入環境,會影響人的口音。
CUP
/
文化
/
2023.05.30
18
:
46
法國禁內陸短途機,對減排有用嗎?
法国
社会
二氧化碳
航空业
飞机
飞行
马克龙
飛機被視為碳排放最多的交通工具,為環保減排,法國落實新法案禁止部分國內地區的短途機航班,但批評人士認為法案只是做「門面功夫」,因轉機航班、來往多個城市的短途機都不受限制,實際上解決不了問題。
CUP
/
文化
/
2023.05.30
18
:
43
Moyashi:神有沒有辦法創造一個完全不傷害任何人的故事?
社会
消费
网络
今季新番動畫「我推的孩子」第 6 集中,出現了藝人參加真人秀後被炎上,演變成網絡欺凌,最後企圖自殺但未遂的劇情。有關情節情被指影射 2020 年「雙層公寓」中,女摔角手木村花因網絡欺凌而輕生的悲劇。
CUP
/
文化
/
2023.05.29
18
:
45
【Soul Monday】建立大碼時裝公司
日本
社会
时装
派遣
肥胖
衣服
身形
日本關西大碼服裝公司「Mr.Bliss」致力於讓肥胖人士變得更好看、更可愛、更值得信賴。公司認為即使胖,也可以穿合身又好看的衣服,不必屈就只能穿寬鬆衣服。社長横尾美德直言:「肥只是個人特徵,不應該覺得羞恥。」
CUP
/
文化
/
2023.05.25
18
:
49
16 年過去,馬德琳失蹤案再次搜查
德国
英国
葡萄牙
社会
失踪
女童
悬案
调查
2007 年 5 月 3 日晚上,尚有 9 天便 4 歲生日的英國女童馬德琳(Madeleine McCann),在葡萄牙南部與家人度假期間失蹤。馬德琳失蹤事件至今懸而未決,女童父母一度受懷疑涉案;直至 2020 年,德國警方認該國國民、性侵兒童罪犯 Christian Brueckner 是主要嫌疑人。目前,警方正搜尋阿爾加維的一座偏遠水庫,希望進一步查明案件。
CUP
/
文化
/
2023.05.25
18
:
48
【禁書市場學】愈禁只會愈普及
社会
审查
书籍
流通
禁书
言论自由
阅读
香港公共圖書館近日把大量知名傳媒人和學者的書籍下架,惹起極大爭議,有傳媒估計涉事書目多達 250 本。人類禁書史源遠流長,2,000 多年前的秦朝就曾焚書坑儒。不過禁書未必是箝制思想的有效方法,牛津大學英文系教授 Emma Smith 月初就在「衛報」撰文,指出禁書行動很多時會帶來反效果,令人愈禁愈想看。
CUP
/
文化
/
2023.05.25
18
:
47
日本數碼大臣警告 G7 各國,人工智能將考驗公眾對民主的信任
日本
社会
人工智能
数据
数码化
民主
监管
资讯
日本數碼大臣河野太郎,在廣島舉行的 G7 峰會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談及即將舉行的日本和英國大選,以及明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可能受到人工智能(AI)的「惡意因素」干擾,將嚴重打擊公眾對民主政府的信任。
CUP
/
文化
/
2023.05.24
18
:
50
【簡史】器官移植技術的倫理爭議
社会
精神健康
道德
医疗
近日,有消息傳出香港政府正研究與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醫衛局在 5 月 22 日稱近期器官捐贈取消登記數字「不尋常」,行政長官李家超更表示情況有可疑,已要求警方調查;而有建制媒體形容有關情況是「惡勢力的軟對抗」,目的是要「陰乾血庫」。其實一直以來,器官捐贈都是複雜的政策甚至是倫理議題。被喻為醫學倫理學的先驅的 Albert Jonsen,生前就曾在學術期刊 History of Medicine 扼要回顧有關器官移植的倫理史。
CUP
/
文化
/
2023.05.24
18
:
46
澳洲保育:讓鴨嘴獸重回園區
社会
保育
动物
澳洲
鸭嘴兽
鴨嘴獸是澳洲特有物種,50 年前,澳洲皇家國家公園曾有鴨嘴獸的目擊紀錄,之後其蹤跡一度消失。近年因極端氣候事件,鴨嘴獸的棲息地受到乾旱、火災影響,生存受到威脅,保育團體和當局合作將牠們重新引入澳洲皇家國家公園,以恢復生態系統平衡,確保生物多樣性。
CUP
/
文化
/
2023.05.23
18
:
46
黑線鱈量急跌,炸魚薯條變貴價貨
美国
社会
捕鱼
渔业
食物
鱼类
黑线鳕
黑線鱈(Haddock)是製作英式炸魚薯條最常用的魚類。幾個世紀以來,新英格蘭東海岸水產都面對過度捕撈的問題,監管機構已將捕撈配額削減超過 80% 以防魚類數量暴跌,亦因此今年該地區黑線鱈捕撈量將會減少。科學評估就指出,緬因灣黑線鱈數量下降,意味這種魚的捕撈配額不可持續。
CUP
/
文化
/
2023.05.23
18
:
45
危樓抑或街頭?伊斯坦堡的住屋「選擇」
土耳其
社会
伊斯坦堡
地震
埃尔多安
天灾
居住
民生
社会
今年初土耳其東南部發生強烈地震,撼動總統埃爾多安的連任夢,以及眾多樓宇的結構問題。專家估計在最大城市伊斯坦堡,約有 20 萬座建築至少會因強震遭受中等程度破壞,接近一半更被視為高風險建築。但房價飆升加上政治紛爭,窒礙重建房屋的進度,千萬居民只剩兩個「選擇」—— 棲身危樓或露宿街頭。
CUP
/
文化
/
2023.05.23
18
:
43
Moyashi:你不要跟我開玩笑
社会
侮辱
段子
脱口秀
讽刺
一名中國的脫口秀演員被指演出段子侮辱解放軍,所屬公司被政府禁止所有演出,兼罰款過千萬人民幣,似是回應有關事件,官媒大公文匯在微博上分享黃子華的演出,並引用「香港回歸是物歸原主」的言論。
CUP
/
科技
/
2023.05.22
18
:
48
活用外來物種,化危機為商機
美国
加拿大
社会
加勒比
南韩
物种
鱼
2020 年一項研究預測,在人類活動助長下,在 2005 至 2050 年間世界各地外來物種數量將增加 3 分 1 以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出,現時就入侵物種的影響和控制,每年對全球經濟造成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損失。對此素有研究的生物學家 Helen Roy 更警告,情況將會愈來愈糟。一些企業則想到轉危為機,把這些非本地動植物用作為有價值資源。
CUP
/
文化
/
2023.05.22
18
:
46
市川猿之助自殺事件,揭示歌舞伎界陰暗一面
日本
社会
性骚扰
歌舞伎
自杀
出演過電視劇、大河劇及電影的著名歌舞伎演員市川猿之助日前懷疑自殺未遂,他與年邁父母倒卧在東京目黑區家中,其母當場死亡,同為歌舞伎資深演員的父親市川段四郎送院後不治。事件疑與猿之助同日被爆出職場欺凌及性騷擾醜聞有關,而這或牽涉歌舞伎界長久以來的陰暗面。
CUP
/
文化
/
2023.05.19
18
:
46
一場旅館奪命大火,燒出紐西蘭房屋問題
社会
房屋
楼宇
生活
纽西兰
紐西蘭時間週二凌晨,首都威靈頓廉價旅館 Loafers Lodge 發生大火,造成至少 6 死、4 傷及 11 人失蹤。數十名住戶幸保一命,卻對前路感迷茫。因為該棟沒有灑水系統、火警鐘時常失靈的破樓,乃這些長者、釋囚、殘疾人士及低收入戶唯一的棲身之所。總理 Chris Hipkin 坦言,火災曝露了全國各地更廣泛及持續的房屋問題。
CUP
/
文化
/
2023.05.19
18
:
45
【烏克蘭戰爭】遭俄佔領過後,赫爾松居民難再信任彼此
乌克兰
社会
信任
公投
社区
卖国
邻里
恐懼及懷疑正籠罩著烏克蘭赫爾松,當地被俄羅斯軍隊佔領長達 8 個多月,到去年 11 月才被烏克蘭軍隊重新接管。因曾目睹有人投誠敵軍,鄰居之間開始互不信任,即使重回烏國治下,仍懷疑賣國賊就在身邊。
CUP
/
文化
/
2023.05.18
18
:
45
數據分析 —— 美國商學院最熱門科目
美国
社会
大学
学习
硕士
科目
职业
课程
短短十數年,商業分析、數據分析或數據科學的領域,已發展成繼工商管理碩士(MBA)之後,美國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根據國際商學院促進協會(AACSB),全美現有 183 間商學院提供相關碩士學位,前年的收生人數更遠多於任何其他類型的專業碩士課程。
CUP
/
文化
/
2023.05.17
18
:
50
【新詞】「聲望經濟」:演算法、就業零散化催生的新標準
社会
打工仔
职业
自由职业
過去十年,愈來愈多專制國家透過電子技術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把監控技術推至極致;在新自由主義國度,信用、聲譽則以另一種形式主宰社會。米蘭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Alessandro Gandini 在 2016 年出版著作 The Reputation Economy,中文意思是「聲望經濟」。在書中,Gandini 以跨學科方法,解釋聲譽如何成為獨立知識工作者的重要無形資產。
CUP
/
文化
/
2023.05.17
18
:
49
二百年不變,俄羅斯再次邁向文化荒漠
俄罗斯
社会
审查
战争
普京
独裁
言论自由
前沙俄首相斯托雷平曾言:「在俄羅斯,每 10 年一切皆變,同時 200 年來一切都不會改變。」在沙俄時期,反抗沙皇的人會被流放西伯利亞;到蘇聯,人們可能會因發表個人意見而被送到古拉格。在今日俄羅斯,公然反對總統普京攻打烏克蘭的人,也將面臨類似命運。
CUP
/
文化
/
2023.05.17
18
:
47
21 世紀,獵巫始終存在
印度
社会
执法
女巫
女性
迫害
迷信
歐洲史上的獵巫運動臭名昭著,令大量遭指控使用巫術的無辜婦女被燒死或淹死,Witch hunt(獵巫)一詞因而有了「個人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成為針對目標,遭受任何迫害」的意涵。在現代,「獵巫」多為政治術語,不過在印度,無端指責、諉過於女性的獵巫手段仍然存在。
CUP
/
文化
/
2023.05.17
18
:
45
小腹疼痛、月經失調、難以受孕,都是氣候變化所致?
孟加拉
社会
精神健康
全球暖化
女性
月经
气候变化
海平面
生理
生育
疾病
咸水
在孟加拉沿岸地區,多數人也是「靠河吃河」,以養殖蝦蟹或捕魚維生。但該區位處低窪三角洲,近年海平面上升,加上颶風和水浸頻繁,因而出現海水倒灌,流入周圍的河溪及土壤。鹹水毀掉大眾生計,更破壞很多女性的生殖健康。這個全球人口第八多的國家揭示了,氣候變化不僅威脅一己性命,還危害家庭福祉和社區穩定。
CUP
/
文化
/
2023.05.16
18
:
49
反審查圖書館:守衛資訊自由的網上堡壘
社会
传播
图书馆
报道
审查
新闻自由
记者
资讯
游戏
电子游戏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與合作機構 3 年前在 Minecraft 遊戲世界創辦「反審查圖書館」(Uncensored Library),使專制政權的公民能夠閱讀受審查的書籍與文章。如今圖書館幾經擴充,月前增建伊朗館,又擴大俄羅斯館館藏,計劃近日亦獲頒美國「皮博迪獎」,以肯定其對公共傳播的貢獻。
CUP
/
文化
/
2023.05.16
18
:
47
【宜居】配合國家發展,驅逐人民的印度城市
印度
社会
人民
宜居
社区
美化
都市
經濟學人信息社發佈的 2022 年「全球宜居指數」,根據各地城市的穩定程度、醫療保健、文化及環境、教育以及基礎設施進行排名。在名單上的 173 個城市中,印度新德里、孟買、清奈和阿美達巴德等城市都排在後半。印度自詡經濟強國,城市狀況卻未如理想,羅斯基勒大學國際發展研究副教授 Somdeep Sen 就撰文解釋,主因是當地城市項目多被視為政績,而非為改善人民生活而建造。
CUP
/
文化
/
2023.05.16
18
:
45
瀕危卻交易旺盛,猩猩非法貿易是怎樣滋長的?
非洲
社会
偷猎
动物
动物园
犯罪
猩猩
野生动物
类人猿
總有人想養特別一點的寵物,貓狗滿足不了他們,猩猩寶寶則可能是目標之一。不論來源如何。國家地理頻道報道,猩猩們的價格與十年前相比上漲兩倍,一隻黑猩猩可售 10 萬美元,倭黑猩猩 30 萬,大猩猩更高達 55 萬。甚至連一些國家的動物園,也會從非法渠道購入猩猩。
CUP
/
文化
/
2023.05.15
18
:
47
【銀座劫案】少年為何做「非法兼職」?
日本
社会
兼职
少年犯
抢劫
犯罪
罪案
日前,在熙來攘往的日本銀座,有匪徒持刀闖入名錶店,據指掠去至少 100 隻名錶。警方最終拘捕 4 名年齡介乎 16 至 19 歲的男性疑犯,其中一名更只是高中生,懷疑與「非法兼職」有關。有前警務人員認為,事件反映犯案青年似乎將犯案視為易事,甚至錯覺以為即使犯案被捕,也不需負上刑責,因此受不法集團招攬。
CUP
/
文化
/
2023.05.15
18
:
46
【蘇丹衝突】醫者父母心,裡外不是人
苏丹
社会
内乱
战争
武装冲突
军事
医护
蘇丹衝突持續將近一個月,在物資短缺及炮火威脅下,醫護人員竭力搶救每一條生命,並紀錄針對平民、醫療工作者及設施的襲擊。然而,保持中立的他們淪為對戰雙方的磨心。很多醫生被正規軍及其支持者指控叛國,只因向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SF)成員提供治療。
前页
1
...
17
18
19
20
21
2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