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CUP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文化
/
2021.11.22
17
:
45
【Soul Monday】香口膠機變成拯救蜜蜂的良機
德国
植物
气候变化
生态
社区
蜜蜂
這個保育計劃,由笑話開始。受到德國喜劇演員 Oliver Tissot 將舊香口膠機改造成「自動笑話機」,只需投入硬幣、轉動旋鈕即可聽到經典德式笑話的事啟發,2019 年春季,生態園丁及可持續發展物管公司老闆 Sebastian Everding 聯絡了 Tissot 表達加入的意願。除了提供笑話之外,他更開始製作野花種子膠囊機,希望為正在消失的蜜蜂,重建理想的生活環境。
文化
/
2021.11.22
17
:
43
李衍蒨:解剖黑歷史(上)
古罗马
器官
尸体
历史
解剖学
身体
医学
在教皇下令停止解剖之前,達文西已經解剖了超過 30 個人,其摸索繪畫的 750 張解剖圖都很精準。不過,由於害怕被禁,這些圖像從未出版成書;如果能夠出版,相信對解剖學的發展有莫大幫助!
文化
/
2021.11.22
17
:
42
茶里:存在於網絡老人回憶中的論壇文化
香港
网络
讨论区
颜文字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還記得在沒有智能手機、網絡才剛崛起的年代,你都會用電腦逛甚麼網站嗎?如果你有一定年紀,應該會對 Flash game 網站、Yahoo 知識+、Xanga 日記等網站有印象。但說到教人最難忘的,莫過於「論壇」了。
文化
/
2021.11.22
17
:
41
趙子龍:我說這是法治社會,就是法治社會!
法治
漫画
文化
/
2021.11.19
17
:
50
陶傑:香港奇女子,香港奇電影
香港
偶像
电影
電影「梅艷芳」引起爭議,中港台海外,掀起一片「寒梅滌艷憶芳華」的熱潮,對於兩小時的電影,就梅艷芳的一生如何取捨,為甚麼有這場戲、有那個人;卻又為甚麼沒有了那場戲、沒有了那個人,觀點與角度議論紛紛。
文化
/
2021.11.19
17
:
49
【愛在左右】疫城舊事:梅艷芳與茁壯行動
香港
影片
沙士
电影
「如果別人知道你是沙士病人,他們會很怕你。到現在仍然有些沙士病人禁錮自己,拒絕與出面的人接觸。」2003 年,何先生在飛機上感染沙士,留院 20 日才康復。出院後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加上女兒大專學費高昂,令他飽受壓力。後來何先生申請了梅艷芳發起的「茁壯行動」基金,不但得以幫補女兒的學費,也減輕其心理負擔:「原來有好多人支持我們,希望我們盡快康復。」近日上映的電影「梅艷芳」,就有不少篇幅提及她帶領的茁壯行動。導演梁樂民說:「她(梅艷芳)會覺得這一刻香港需要她,她需要為香港做一些事。」
文化
/
2021.11.19
17
:
48
動物解放哲學大師:彼德辛格
社会
伦理
动物
哲学
权益
歧视
近日,香港漁護署大舉抓捕和獵殺野豬,令很多市民嘩然,香港野豬關注組就怒斥政府以麵包誘殺野豬,手段「全世界最卑劣」。推廣動物權益、講求城市與自然萬物共和,基本上已是發達地區的大勢所趨。要談論這一波思潮,就不能不提一位 20 世紀哲學大師、現任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文化
/
2021.11.19
17
:
47
真「永恆族」?外星後裔,啟迪人類的秘……密
巴西
社会
信仰
宗教
社会
Marvel 電影「永恆族」(Eternals)講述一群來自外星的超級英雄,自遠古默默守護人類,原來現實中也有類似的信仰 —— 巴西新興宗教「黎明山谷」(Vale do Amanhecer)的信徒深信,自己是先進外星文明的轉世後裔,能夠召喚宇宙能量治癒眾生,32,000 年前由上帝委派到地球,負責啟迪人類進化。
文化
/
2021.11.19
17
:
46
串流盛世:外語作品大熱,字幕翻譯捱窮
社会
企业
外语
字幕
打工仔
翻译
翻译者
薪金
從西班牙的「紙房子」到法國的「亞森.羅蘋」,以至韓國的「魷魚遊戲」,非英語影視作品廣受歡迎,字幕翻譯員可謂功不可沒。他們作為節目與觀眾的橋樑,讓大家跨越語言屏障,以故事交流。但當業內求才若渴,很多譯者卻陸續離開,因為串流平台賺個滿堂紅,自己卻長年受到剝削。
文化
/
2021.11.19
17
:
45
亞馬遜進攻醫療保健,輕而易舉?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亚马逊
企业
数码化
药物
医疗
医疗保健
亞馬遜正推出一系列醫療保健服務,像是線上藥局、遙距保健等。同時,它也利用雲端運算服務(AWS)來穩定發展相關功能、創建新的保健操作系統,包含管理醫療紀錄、利用人工智能預測個人何時可能生病等。它的目標客群範圍大得驚人:消費者、擔心成本的僱主,以及相關醫院和健康網站。
文化
/
2021.11.19
17
:
44
多元韓國:鄉鎮「被迫」國際化?
韩国
社会
国际化
移居
移民
翻译
语言
韓國出生率持續下降,國際婚姻卻愈發普及,為人口帶來不少「外援」。去年多元文化家庭的新生兒佔整體 6%,創歷史新高,最多母親來自越南及中國,分別佔 38.8% 及 17.7%,當中不少居於首爾以外的鄉鎮。為方便他們適應生活,地方政府及組織推出多種外語服務,變相推動國際化。
科技
/
2021.11.19
17
:
43
日本新燃料 —— 成人紙尿片
日本
社会
废物
燃料
环保
纸尿片
长者
「就算一張廁紙、一條底褲,都有佢本身嘅用處。」廁紙、內褲如是,何況紙尿片。不過,用完的紙尿片,還有甚麼用處?日本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成人紙尿片銷量高於嬰兒紙尿片,產生的廢物每年以數萬公噸速度增長,「紐約時報」就報道,日本有市鎮選擇回收紙尿片,經處理後成為燃料。
文化
/
2021.11.19
17
:
42
紀浩基:當「醜陋的中國人」決定自閹 —— 蘇玉華發現自身 so 辱華的感覺
中国
台湾
书
張香華勸喻讀者,應該關注柏楊史學方面的著作,在「醜陋的中國人」沒頂之時,必須推介柏楊先生的另一本名著 —— 報道文學小說「異域」。
文化
/
2021.11.19
17
:
41
Moyashi:把日本沉沒拍成半澤直樹
日本
官僚
政治
說起來,該劇最不寫實的是主角,在政治體制核心之處,竟然有一個我為人人的義士。不過半澤直樹都是差不多,現實會有多少如此神勇的銀行職員?
文化
/
2021.11.18
17
:
50
陶傑:當馬英九也是台獨分子的時候
中国
美国
台湾
台湾关系法
国际关系
外交
蔡英文總統並無宣佈過台獨,只不過中國的龍門變了,愈來愈認為,即使台灣不宣佈獨立,即使堅持中華民國國號,堅持保持現狀,已經算台獨。
文化
/
2021.11.18
17
:
49
殖民者不是你的情人:以愛情喻政治有何問題?
英国
爱尔兰
婚姻
小说
爱情
故事
文学
历史
浪漫
不論時事評論、政治漫畫還是文藝創作,我們經常用愛情比喻複雜的政治,把兩國元首會談理解為拍拖、把英國脫歐類比為離婚之類。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文化史學者 Alison Garden 文章指出,上世紀北愛爾蘭衝突期間,大量愛情小說與電視劇誕生,讓觀眾梳理糾纏不清的族群矛盾,但陳腐的愛情故事公式,也限制了大眾對政治問題的想像。
文化
/
2021.11.18
17
:
48
飽歷獨裁酷劫:印尼「小香港」山口洋
印尼
香港
山口洋
华人
印尼是全球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最大族群是爪哇人。華人只佔人口 1.2%,但在某些印尼地區,華人卻佔大多數,山口洋(Singkawang)就常被稱為「婆羅洲的香港」。當地沒有像香港般繁華的城市面貌,卻在飽歷獨裁酷劫、排華浪潮之後,仍然屹立不倒,保留了獨特的身份認同。
文化
/
2021.11.18
17
:
47
改宗基督教,避免英國驅逐
英国
社会
信仰
基督教
居留权
庇护
移民
遣返
难民
一些人會越過英倫海峽到英國尋求庇護,今年 8 月,移民越過海峽抵達英國的數字就創下歷史新高。不過,英國內政部不一定批出居留許可,尋求庇護者有可能面臨驅逐出境的命運。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有尋求庇護者以改宗聖公會為契機,避過驅逐。內政大臣彭黛玲就質疑,部分尋求庇護者只是藉改宗,玩弄庇護政策。
文化
/
2021.11.18
17
:
46
醫療成本失控,遙距配 AI 會是良方?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亚马逊
保险
数码化
药物
医疗
医疗保健
在美國,醫療保健成本已經失控。但同時,新趨勢正在出現。AI 在大數據運算協助下,為新治療和保健計劃的發明,開闢了大道。追蹤健康的設備變得更「智能」,應用也愈廣泛,可能會成為更多人的偏好。
文化
/
2021.11.18
17
:
45
全球最大漂浮辦公室:旨在防災?
荷兰
城市规划
气候变化
海平面
鹿特丹
在氣候變化之下,海平面持續上升,讓許多低窪地區不再宜居,要急切尋求與水共存的方法。當中,鹿特丹便有 90% 地區處於海平面以下。為應對無可避免的狀況,這座荷蘭第二大城一直做好應變措施,最近更建造出一座漂浮的辦公大樓。
文化
/
2021.11.18
17
:
44
為何總覺朋友對你生氣?
精神健康
友谊
心理
朋友
沟通
通讯
疫症大流行下,朋友之間減少了見面,多了用通訊軟件交流;但用文字溝通,既看不到表情也不知道語氣,朋友回應稍為冷淡,自己就可能因此胡思亂想,甚至認定對方就是生自己的氣,令友誼備受挑戰。三藩市灣區人際關係教練及作家 Kat Vellos 說:「有些人如果沒有得到對方主動聯絡,就會想,他們生我的氣嗎?是否出了甚麼問題?」
文化
/
2021.11.18
17
:
42
鴻若遠:不如撈埋一齊做瀨尿牛丸吖笨 —— Tesla 與 Bitcoin 的終極結合
加密货币
太阳能
特斯拉
电力
對虛擬貨幣一直有興趣的馬斯克(Elon Musk),大概受了香港古惑仔(又簡稱為醒目仔)偷電事件的啟發,於是不止出口術炒賣 Bitcoin,還直接將 Bitcoin 和 Powerwall 結合。
文化
/
2021.11.18
17
:
41
吳蚊蚊:尼泊爾登山小隊長
台湾
尼泊尔
旅行
旅游
登山
到了山頂,豁然開朗,所有疲累一掃而空。行行重行行,為的就是這片風景。
文化
/
2021.11.17
17
:
50
新巴爾幹危機:波黑面臨分裂?
北约
南斯拉夫
国际关系
巴尔干半岛
战争
欧盟
波黑
巴爾幹地區扼守貫通歐亞的通道,有極重要的戰略價值。可是,該區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向來十分尖銳,故此亦有「歐洲火藥庫」之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引爆地,在冷戰後亦歷經了血腥的南斯拉夫內戰。到近日,巴爾幹局勢再次受到全球關注,事關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正面臨一場分裂危機,有評論擔心或會引發血腥內戰。
文化
/
2021.11.17
17
:
49
改造生態,全靠河狸?
英国
干旱
动物
气候变化
河狸
洪水
在英國康和郡,為了獲得食物及棲息地,忙碌的河狸正努力修築堤壩、建造池塘及濕地。牠們的習性同時為環境帶來防洪、防旱、促進生物多樣性等好處,令人類意識到將河狸放歸自然棲息地,可帶來極大的生態效益。
科技
/
2021.11.17
17
:
48
日本未來都市不 fancy,返璞歸真求永續
日本
可持续发展
城市
城市规划
数码化
生活
系统
提到未來都市,如果腦海浮現的是飛車在空中交錯的科幻世界,恐怕要感到失望。日本政府提出的「超級城市」構想更為實際,要塑造一個讓市民生活更為便利的世界。
文化
/
2021.11.17
17
:
47
陶傑:我 iPhone,故我在
数码化
电话
一旦遺失手機,許多人都知道,會引起巨大的困擾,一旦失了手機,如同被開除地球籍。雖然四周人海澎湃,你頓時感到成為一座孤島。
文化
/
2021.11.17
17
:
46
摩洛哥奇聞:重振酒店業,關鍵在於婚前性行為?
社会
婚前性行为
宗教
摩洛哥
旅游
酒店
如同全球眾多國家,摩洛哥因為海外旅客「消失」,令酒店業生意劇減 8 成。本來藉著國內遊的需求,也不怎愁有房沒客住。但雜誌「經濟學人」發現,全行面對一大阻力,比疫症大流行更難搞,那就是嚴格的宗教律法 —— 禁止婚前性行為。
文化
/
2021.11.17
17
:
45
要鼓勵環保,請先讓大商家分擔回收成本?
美国
社会
企业
包装
回收
垃圾
废物
气候变化
环保
近年,市民的環保意識愈來愈強,會願意在日常生活多做幾步,把廢物拿去回收。可是當大商家依然不斷製造過量包裝物品,即使個體散戶如何努力,仍不足以解決問題。「彭博社」就撰寫專題報道,講述美國多個州份如何嘗試立法,讓生產商一同承擔回收成本。
文化
/
2021.11.17
17
:
44
上載 Instagram 不用沖曬,為何菲林攝影仍有市場?
摄影
数码化
照片
社交媒体
攝影在近 20 年來愈趨數碼化,用電話鏡頭即可隨時拍成美照、簡單修圖後就能上載社交網站。相比之下,舊時用菲林拍攝,然後到曬相店等待拍攝成果的過程,顯得廢時失事。不過,據彭博社報道,在照片沖曬已變成夕陽行業的時代,一間英國菲林曬相公司卻能在疫情期間突圍而出,靠的除了是情懷,更是創辦人善用圖片分享社交軟件 Instagram。
文化
/
2021.11.17
17
:
43
【CUPodcast】我愛身份地位(動物篇)
动物
地位
生物学
社会
阶级
青春期
在人類社會,身份地位是左右人在群體中的待遇如何的重要因素。原來,在自然界中,動物的身份地位也同樣重要,甚至成為生死存亡的關鍵,而青春期就是決定動物一生地位高低的重要時期。今集將會講解身份地位如何影響動物的生存、地位高低的差別待遇、影響動物地位的不同因素,以及青春期的動物怎樣以交朋結友、身體語言等生存技巧,力爭上游,躋身另一階級的故事。
文化
/
2021.11.17
17
:
42
Ryan Fung:COP26 是生存與人性的抉擇
外交
政治
气候变化
减碳
环保
說穿了,COP26 根本不能算作一個環保大會,反而從一開始就是個外交大會。
文化
/
2021.11.17
17
:
41
曾詩敏:「王者世家」追夢者走過的路
教育
网球
亲子
运动
电影
体育
(內文含有限劇透)追夢者走過的路,許多時候都是非比尋常,或者具爭議性,可能一時三刻難定是非功過。理察威廉斯栽培出兩大網壇傳奇的故事,功過如何定奪?且看大家又怎麼評價。
文化
/
2021.11.16
17
:
50
野生動物與城市,勢成水火?
社会
人类
动物
城市
演化
野生动物
野猪
漁護署上週五宣佈,將會定期捕捉並人道毀滅在市區出沒的野豬。城市固然為人類生活而設,那出現在城市的野生動物,是否真的不能佔一席之地?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早年便指,野生動物其實會學習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適應城市生活。
文化
/
2021.11.16
17
:
49
反抗泰王室:微小的行為,不滅的勇氣
泰国
社会
君主
君主制
戏院
抗议
王室
泰國法院裁定,三名學生提出改革王室的訴求有「推翻君主立憲制的意圖」,違反憲法。在泰國,批評君主者可治「冒犯君主罪」。當呼籲改革王室也違憲的時候,民眾對待王室,除了尊崇,似乎再沒其他態度獲許可。不過,有部分到戲院看電影的泰國人,就以其他方式表達不滿 —— 不起立向王室致敬。
文化
/
2021.11.16
17
:
48
陶傑:法國右翼強人的政治超現實
法国
勒庞
右翼
左翼
选举
法國總統大選在即,被視為「法國版杜林普」的所謂極右候選人澤穆爾(Éric Zemmour)成為法蘭西的新旋風。
科技
/
2021.11.16
17
:
47
311 大地震推動城市升級,日本邁向「社會 5.0」
日本
社会
地图
城市规划
数码化
设计
2011 年 311 大地震以來,日本推動的城市智能化一直以「能源」為主題。2016 年訂立的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則以「社會 5.0」為基礎,要以物聯網來升級都市基礎建設與活動。現在則新引入資訊基礎,要消除資訊分散帶來的弊端,讓都市更進一步升級。
文化
/
2021.11.16
17
:
46
舊烹飪書,何以值錢?
拍卖
书
书籍
烹饪
食谱
饮食
想從五穀不分變成新晉廚神,如今已不太費力。學劏魚?看 YouTube 嘛。求食譜?找 Google 吧。資訊又新又多的互聯網,似乎取代了那一本本煮食教材。但如今在拍賣市場,古老烹飪書深受收藏家喜愛,成交價更可高達逾 10 萬港元。除了物以罕為貴,它們還有甚麼獨特魅力?
文化
/
2021.11.16
17
:
45
Tiktok 挑戰:為「Like」破壞學校設施
美国
社会
学校
学生
朋友
盗窃
社交
社交媒体
兒童及青少年重視同儕關係,有時會因跟風或博得注意,而冒險做出違規行為。如今社交媒體加大他們的「討讚」壓力,甚或因此做出更多反叛行為。像在美國,社交網站上興起的盜竊挑戰,就引發青少年爭相仿傚。
文化
/
2021.11.16
17
:
44
【圖解】美國人接收新聞的渠道
美国
社会
新闻
社交媒体
资讯
社交媒體和互聯網資訊傳播迅速,不少人由以前從報章閱讀新聞,轉而透過智能手機或電腦瞭解社會時事。皮尤研究中心在今年 7 月至 8 月期間,訪問了 11,178 名美國成年人,剖析美國國民使用社交媒體看新聞的現象。
文化
/
2021.11.16
17
:
42
Moyashi:只要腳趾夠多,沙蟲在哪裡其實並不重要
日本
问题
小丑
杀人
「斬腳趾避沙蟲」這句俚語精妙的地方,在於「沙蟲」其實是虛構的昆蟲,結果是連甚麼在咬腳也未搞得清,問題核心始終是不了了之。
文化
/
2021.11.16
17
:
41
方俊傑:紅色通緝令 —— 如何拍好一齣賀歲片
明星
演员
贺岁
电影
真可惜「紅色通緝令」(Red Notice)被安排在 11 月上架,不是 2 月。它根本在示範如何拍好一齣賀歲片,由片名已經在暗示派利是。
文化
/
2021.11.15
17
:
50
「去增長」與「綠增長」,還有別的方法嗎?
社会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能源
2015 年逾 190 個國家簽署「巴黎協定」,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在本世紀末前阻止地球平均升溫超過攝氏 2 度,最理想控制於攝氏 1.5 度內。如要阻止地球升溫,各國需要竭盡所能減低碳排放。上週完結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會(COP26),各國就如何實現巴黎協定,協商更具體的方針和時間表。全球政商盤算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同時兼顧經濟發展。與此同時,亦有意見主張摒棄盲目追求經濟生產總值(GDP),認為「去增長」方能應對環境危機。
文化
/
2021.11.15
17
:
49
野豬橫行羅馬,市長被問責敗選下台
意大利
社会
公共卫生
动物
市政
生态
罗马
野猪
「永恆之城」羅馬近年野豬為患,網上經常流傳野豬出沒影片,成為傳媒定期報道議題,但普遍輿論不把問題歸咎野豬,而是責難市政府垃圾管理不善,吸引野豬入城覓食,輿論壓力間接導致市長上月選舉慘敗下台。
文化
/
2021.11.15
17
:
48
陶傑:為何潘朵拉文件公佈了,世界沒變化?
社会
富豪
政客
产业链
避税
不錯,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世界政要、非洲小國的總理或將軍,貪污腐敗,將國庫據為己有,藏於杜拜、投資於比華利山的豪宅、私人飛機、紐約倫敦的房地產,就算定期披露姓名與數字,但每一次,即使你知道了又如何?
科技
/
2021.11.15
17
:
47
一對父子,力阻西伯利亞永久凍土融化
俄罗斯
社会
全球暖化
冻土
动物
气候变化
气温
永久冻土
温室气体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亞人/冬天的冠軍……」生活在極寒之地的西伯利亞人「能承受零溫/再低溫」。但長年於西伯利亞雅庫特地區(Yakutia)研究永久凍土的科學家謝爾蓋.齊莫夫(Sergey Zimov),卻見證當地冬天變得愈來愈短且溫和。謝爾蓋與他同為科學家的兒子尼基塔(Nikita Zimov)警告,西伯利亞永久凍土的融化趨勢,將釋放大量溫室氣體。
文化
/
2021.11.15
17
:
46
新一代流行病:炒幣成癮
精神健康
加密货币
心理
成瘾
赌博
根據虛擬貨幣交易網站 Crypto.com 在 7 月的估計,全球多達 2.21 億人參與其中。很多人期望能令身家翻倍,擺脫債仔、社畜、樓奴等命運。但這種新型投資工具,升得快時跌得也快。專家們發現,類似沉迷賭博的「炒幣成癮」現象開始形成,甚至視之為「當代流行病」。然而,相對於那些一夜置富的成功個案,高風險投機對精神健康造成的影響,明顯遭受忽視。
文化
/
2021.11.15
17
:
45
【COP26】馬拉松淪「垃圾製造機」,減碳競賽開跑
社会
回收
塑胶
环保
生物降解
运动
马拉松
跑步只需要一套運動服和水,理應是低碳活動,但一場馬拉松賽事,卻足以消耗百噸資源。有研究指,馬拉松涉及龐大碳足跡,一名跑手的年碳排放量多達 4.3 公噸,當中由法國飛往紐約已消耗 3.5 公噸,相當於其排放量的 83%。眼看熱鬧過後,跑道總遺留紙杯、蕉皮、毛巾等驚人垃圾山的問題,到底一場賽事,對環境造成多大傷害?
文化
/
2021.11.15
17
:
44
【Soul Monday】善用午休時間,上班族「兼職」攝影師
英国
动物
打工仔
摄影
摄影师
忙完一個早上,總算可以鬆下,你會坐著發呆,還是低頭打機?英國林肯郡一名上班族,卻有點與別不同。他利用午膳時間,化身成業餘攝影師,捕捉附近河邊的野生動物生態。這個興趣令他的生活不再刻板,作品更受到世界各地的支持者喜愛。
文化
/
2021.11.15
17
:
42
紀浩基:十部值得困境重看的力量電影(一)
价值观
逆境
电影
電影就像學喝紅酒,第一口你不一定感覺到其香醇,但久經時日鍛練,影片沒變,你卻成長了,自身改變了,從電影中又會呷出一種香醇。這些電影,可能你也看過,但在這無法出埠的困苦日子中,我建議你找來重看一下,可能會得到不一樣的共鳴與體會。
科技
/
2021.11.15
17
:
41
看「007:生死有時」,就是為了向反派學習
反派
电影
終於有人發覺,對付占士邦根本不需要甚麼超級士兵、火焰發射器或者太空高科技,像個普通的壞人那樣不就行了?
文化
/
2021.11.12
17
:
50
「長途跋涉赴月球,但最震撼的,是我們的故鄉。」
社会
地球
太空
宇宙
摄影
环保
當被問及地球的外形,你我大抵都有些概括的印象:圓形、藍色⋯⋯ 可是,這個今天看來的「常識」,其實得來不易。1972 年 12 月,美國阿波羅 17 號登月任務期間,拍下可能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其中一張照片「藍色彈珠」(Blue Marble),首次清晰、完整地捕捉整個地球。中央蘭開夏大學史學家普爾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回溯這段科學史,以及地球攝像對環境保育的意義。
文化
/
2021.11.12
17
:
49
委內瑞拉示範:低民望統治的 6 大要訣
委内瑞拉
民主
独裁
独裁者
选举
委內瑞拉經濟崩潰引發持續 7 年動盪,輿論多次預告總統馬杜羅(Nicolás Maduro)快將倒台,蓬佩奧亦曾形容馬杜羅時日屈指可數,但馬杜羅就是屹立不倒。「經濟學人」文章指出,縱然馬杜羅民望低見 15%,卻憑藉 6 大要訣令政權得以苟延殘喘。
文化
/
2021.11.12
17
:
48
逃兵現象 —— 內部瓦解緬甸軍隊?
缅甸
士兵
抗争
武装冲突
军队
逃兵
緬甸軍方政變以來,反軍政府的民族團結政府(NUG)成立人民防衛軍(PDF),與國防軍(Tatmadaw)在各地爆發武裝衝突。不過,雜誌「外交家」報道,分散的抵抗力量尚未整合,而且缺乏指揮官及武器。在武裝衝突以外,就有人鼓勵及協助國防軍士兵逃走,期望藉此摧毀國防軍。
文化
/
2021.11.12
17
:
47
岸田文雄的新經濟政策:空中樓閣的口號?
日本
政治
自民党
在 10 月 4 日,岸田文雄正式宣誓成為日本第 100 任首相,並成功帶領自民黨在月底的眾議院選舉大獲全勝。由競逐自民黨總裁到眾議院選舉,岸田文雄一改過去溫和形象,大打十分進取的「新資本主義」牌,提倡財富再分配。新南威爾士大學社會科學教授穆爾根就在學術網站「東亞論壇」撰文,分析岸田文雄的新政對日本經濟的啟示。
科技
/
2021.11.12
17
:
46
【CUPodcast】ESG 簡單講:甚麼是氣候科技?
社会
人工智能
气候变化
海藻
全球減碳進程緩慢,要放棄現有的生活模式談何容易。近年不少人開始應用創新科技來克服氣候挑戰,截至今年第 3 季,氣候科技相關集資額高達 320億美元,打破歷年紀錄。這次「ESG 簡單講」將介紹氣候科技如何在日常衣食住行上減碳,目前又有哪些新技術最多人關注?
文化
/
2021.11.12
17
:
45
由傳統到當代 —— 非常「剪.紙」特展
香港
传统
剪纸
展览
当代
艺术
中國剪紙是民間藝術的一種,最早發現於南北朝,這種歷史悠久的手藝發展至今,其實早已不再只是在一張紅紙上剪出對稱的圖案。當代剪紙藝術,有怎樣的變化?Artspace K 舉辦「剪.紙」特展,邀請 7 位知名藝術家李煥章、李雲俠、劉銘鏗、李庚錞、陳彥廷、楊雅婷及鄭凱殷展示出各式作品。創作內容除了有大眾熟悉的人物、傳說、花草圖案外,亦有當代的主題,展現的手法、內容及配色,或許會令大眾跳出對剪紙既有的想像。
文化
/
2021.11.12
17
:
43
劉偉民:為甚麼喝意大利酒?
意大利
法国
葡萄园
葡萄酒
酒
酿酒
我發現以往幾乎清一色的法國葡萄酒,現在開始出現了一些意大利貨,有時甚至成為主角。為甚麼一直雄霸香港餐桌的波爾多、布爾岡、香檳,不知不覺間換成了 Barolo、Brunello di Montalcino、Prosecco 呢?
文化
/
2021.11.12
17
:
42
套「梅艷芳」真係有 IQ 博士
香港
情怀
电影
還好這導演有記得梅艷芳唱過「IQ 博士」,而裡面又真的有 IQ 博士,所以我私心再加了分給他們。如果他不記得的話,他一定會輸了我的民意,我一定會扣他 200 分的。
文化
/
2021.11.12
17
:
41
Moyashi:剎那的光輝不代表永恆
电影
再長壽、再受歡迎的電影系列,總會有進入冰河期的一天。即使「漫威疲勞」不是今天發生,始終還是會有來臨的一天,相信迪士尼也明白這個道理。
前页
1
...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