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社会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选举
政治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1.11.16
17
:
45
Tiktok 挑戰:為「Like」破壞學校設施
美国
社会
学校
学生
朋友
盗窃
社交
社交媒体
兒童及青少年重視同儕關係,有時會因跟風或博得注意,而冒險做出違規行為。如今社交媒體加大他們的「討讚」壓力,甚或因此做出更多反叛行為。像在美國,社交網站上興起的盜竊挑戰,就引發青少年爭相仿傚。
CUP
/
文化
/
2021.11.16
17
:
44
【圖解】美國人接收新聞的渠道
美国
社会
新闻
社交媒体
资讯
社交媒體和互聯網資訊傳播迅速,不少人由以前從報章閱讀新聞,轉而透過智能手機或電腦瞭解社會時事。皮尤研究中心在今年 7 月至 8 月期間,訪問了 11,178 名美國成年人,剖析美國國民使用社交媒體看新聞的現象。
CUP
/
文化
/
2021.11.15
17
:
50
「去增長」與「綠增長」,還有別的方法嗎?
社会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能源
2015 年逾 190 個國家簽署「巴黎協定」,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在本世紀末前阻止地球平均升溫超過攝氏 2 度,最理想控制於攝氏 1.5 度內。如要阻止地球升溫,各國需要竭盡所能減低碳排放。上週完結的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會(COP26),各國就如何實現巴黎協定,協商更具體的方針和時間表。全球政商盤算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同時兼顧經濟發展。與此同時,亦有意見主張摒棄盲目追求經濟生產總值(GDP),認為「去增長」方能應對環境危機。
CUP
/
文化
/
2021.11.15
17
:
49
野豬橫行羅馬,市長被問責敗選下台
意大利
社会
公共卫生
动物
市政
生态
罗马
野猪
「永恆之城」羅馬近年野豬為患,網上經常流傳野豬出沒影片,成為傳媒定期報道議題,但普遍輿論不把問題歸咎野豬,而是責難市政府垃圾管理不善,吸引野豬入城覓食,輿論壓力間接導致市長上月選舉慘敗下台。
CUP
/
文化
/
2021.11.15
17
:
48
陶傑:為何潘朵拉文件公佈了,世界沒變化?
社会
富豪
政客
产业链
避税
不錯,包括中國在內的第三世界政要、非洲小國的總理或將軍,貪污腐敗,將國庫據為己有,藏於杜拜、投資於比華利山的豪宅、私人飛機、紐約倫敦的房地產,就算定期披露姓名與數字,但每一次,即使你知道了又如何?
CUP
/
科技
/
2021.11.15
17
:
47
一對父子,力阻西伯利亞永久凍土融化
俄罗斯
社会
全球暖化
冻土
动物
气候变化
气温
永久冻土
温室气体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亞人/冬天的冠軍……」生活在極寒之地的西伯利亞人「能承受零溫/再低溫」。但長年於西伯利亞雅庫特地區(Yakutia)研究永久凍土的科學家謝爾蓋.齊莫夫(Sergey Zimov),卻見證當地冬天變得愈來愈短且溫和。謝爾蓋與他同為科學家的兒子尼基塔(Nikita Zimov)警告,西伯利亞永久凍土的融化趨勢,將釋放大量溫室氣體。
CUP
/
文化
/
2021.11.15
17
:
45
【COP26】馬拉松淪「垃圾製造機」,減碳競賽開跑
社会
回收
塑胶
环保
生物降解
运动
马拉松
跑步只需要一套運動服和水,理應是低碳活動,但一場馬拉松賽事,卻足以消耗百噸資源。有研究指,馬拉松涉及龐大碳足跡,一名跑手的年碳排放量多達 4.3 公噸,當中由法國飛往紐約已消耗 3.5 公噸,相當於其排放量的 83%。眼看熱鬧過後,跑道總遺留紙杯、蕉皮、毛巾等驚人垃圾山的問題,到底一場賽事,對環境造成多大傷害?
CUP
/
文化
/
2021.11.12
17
:
50
「長途跋涉赴月球,但最震撼的,是我們的故鄉。」
社会
地球
太空
宇宙
摄影
环保
當被問及地球的外形,你我大抵都有些概括的印象:圓形、藍色⋯⋯ 可是,這個今天看來的「常識」,其實得來不易。1972 年 12 月,美國阿波羅 17 號登月任務期間,拍下可能是人類史上最重要的其中一張照片「藍色彈珠」(Blue Marble),首次清晰、完整地捕捉整個地球。中央蘭開夏大學史學家普爾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回溯這段科學史,以及地球攝像對環境保育的意義。
CUP
/
科技
/
2021.11.12
17
:
46
【CUPodcast】ESG 簡單講:甚麼是氣候科技?
社会
人工智能
气候变化
海藻
全球減碳進程緩慢,要放棄現有的生活模式談何容易。近年不少人開始應用創新科技來克服氣候挑戰,截至今年第 3 季,氣候科技相關集資額高達 320億美元,打破歷年紀錄。這次「ESG 簡單講」將介紹氣候科技如何在日常衣食住行上減碳,目前又有哪些新技術最多人關注?
CUP
/
文化
/
2021.11.11
17
:
50
人口戰爭:白羅斯向歐盟報復新招數
欧洲
伊拉克
波兰
白俄罗斯
社会
偷渡
欧盟
卢卡申科
移民
边境
自本年 8 月以來,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稱,來自白羅斯的非法越境人數激增,直至本月移民問題仍未解決。波蘭政府表示,兩國邊境一帶仍有 3 至 4 千名移民,而白羅斯各地還有萬多人嘗試進入波蘭。根據西方媒體報道,這些移民來自伊拉克等中東國家,北約指責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正操縱這些移民作混合戰爭。
CUP
/
文化
/
2021.11.11
17
:
49
【COP26】在全球暖化下,人類會變得暴戾和抑鬱?
社会
精神健康
全球暖化
公共卫生
心理
暴力
气候变化
焦虑
犯罪
在過去數十年,全球暖化被視為是人類未來的一大生存危機,已經成為世界政治、經濟和科研的關鍵詞。過去有不少研究指出了全球暖化如何加劇颱風、熱浪、山火、水位上升等天災和極端天氣,可是就只有較少研究聚焦於其對人類個人健康的影響。三位布里斯托大學學者近日在網站 The Conversation 分享,氣候變化下,人類會怎樣容易變得暴戾和抑鬱。
CUP
/
文化
/
2021.11.11
17
:
46
韓國觀眾:戲院可以不去,爆谷不可不吃
韩国
社会
南韩
娱乐
零食
电影
食物
是要「與病毒共存」,還是繼續「清零」政策,各國自有決定。南韓嚴格防疫日久,近日亦終於放寬措施,包括戲院恢復場內飲食。但即使過去一段長時間,只准在院內呷汽水,而不得吃爆谷也好,韓國人也沒疏遠這種小食,並沒看視它為「看戲附屬品」。在他們心中,電影可以不看,爆谷不可不吃。
CUP
/
文化
/
2021.11.10
17
:
49
【COP26】共享單車再進化:美國公共電動單車館?
社会
单车
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有去過公共圖書館,只要一張智能身份證在手,就可以免費借閱心儀書籍。你又有沒有想過圖書館免費共享的模式,可以移植到其他範疇,推動環保和科技創新?在美國,電動單車(E-Bikes)愈來愈普及,成為理想的代步工具,但並非每位市民都負擔得起。美國有一些團體就建立公共電動單車館(E-Bike Libraries),希望進一步推廣這項新技術。
CUP
/
文化
/
2021.11.10
17
:
48
回家即離家:俄羅斯庫頁島韓僑的兩難
俄罗斯
韩国
社会
侨民
南韩
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
离散
一批韓國人滯留在俄羅斯東部邊界的庫頁島(Sakhalin)上數十年,他們除了擁有原來的韓文名字外,大多也有日文及俄文名字,這些名字代表著不同的歷史篇章,包括他們被迫遷徙、戰爭、無國籍的慘痛經歷。近日因南韓政府修例,擴大歸國許可範圍,讓更多庫頁島韓僑可回到祖國。據「紐約時報」報道,許多離散已久的人正準備歸國,但由於新措施仍存在限制,回國的話,也意味著要與仍在島上家人分別。
CUP
/
文化
/
2021.11.10
17
:
47
COP26 拼減碳,天然氣成各國搶手資源
社会
天然气
市场
减碳
能源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世界各國為了搶救全球暖化問題而努力,但同一時間,各國卻在檯面下大力爭奪一項天然資源:天然氣。
CUP
/
文化
/
2021.11.10
17
:
45
沙特女性工作的權利
社会
中东
两性
女性
宗教
工作
沙特
沙特阿拉伯
职场
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市中心,Reham Al-Ahmed 從一輛共享的士下車,走進購物中心,她每星期有 4 天會在那裡銷售化妝品。高中畢業的 Al-Ahmed 是家中首位有工作的女性。雖然父母不希望她「拋頭露面」,但首都的生活成本變得難以負擔,而且家中還有 5 個年幼的兄弟姐妹,最終只能妥協。隨著當地徵收新稅項及政府削減補貼,愈來愈多家庭要依賴女性外出工作幫補家計。當地女性可藉此在受保守傳統束縛的國家中,爭取一個新位置。
CUP
/
文化
/
2021.11.10
17
:
44
【圖解】保樹立人?砍樹才是正經事!
社会
木材
森林
树木
农业
农耕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首日(11 月 1 日)已達成重大協議,全球 100 多個國家領導人承諾 2030 年停止和逆轉毀壞森林,當中包括投入近 140 億英鎊的公共和私人資金。森林覆蓋全球約 3 成土地,為 8 成陸上動物提供棲身地,而林木會吸收和儲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緩全球暖化。森林對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然而人類持續伐木,令全球森林面積不斷縮減。在過往 30 多年來,森林是怎樣受威脅?
CUP
/
文化
/
2021.11.09
17
:
49
【COP26】細數即將沉沒之國
社会
全球暖化
气候变化
海平面
马绍尔群岛
世界氣象組織(WMO)警告,過去 7 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 7 年,海平面升至歷史新高。如現況持續,估計至 2100 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超過 2 米,全球將有 6.3 億人流離失所,小島國家首當其衝,島民變成「氣候難民」。
CUP
/
文化
/
2021.11.09
17
:
48
打擊波里活,印度在幹嗎?
印度
社会
印度教
孟买
宗教
政治
穆斯林
莫迪
言论自由
选举
电影
近日舉行的 T20 板球世界盃,有印度穆斯林慶祝巴基斯坦勝利,被控「主張有損民族融合」。在印度,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關係素來緊張,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就有部分政策針對國內穆斯林。「經濟學人」報道,政府眼中穆斯林色彩濃厚的波里活電影業,也成為打擊目標。
CUP
/
文化
/
2021.11.09
17
:
46
六千部閉路電視的新首都 —— 埃及所為何事?
埃及
社会
城市
城市规划
基建
政权
总统
开罗
首都
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 Sisi)上週宣佈,12 月起政府機構將遷往開羅以東約 35 公里郊外的「新行政首都」(new administrative capital),並試行運作 6 個月。埃及遷都計劃早於塞西推翻民選總統穆爾西兩年後的 2015 年提出。開羅人口密度高以致極其擠擁、交通不便,且基礎設施破舊,但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分析,塞西的遷都決定,還有個人謀劃。
CUP
/
文化
/
2021.11.08
17
:
48
在印度,支持巴基斯坦板球隊也是罪
印度
巴基斯坦
社会
克什米尔
政治
言论自由
在印度,球迷支持愛隊隨時有可能被定罪。印度在 T20 板球世界盃首場比賽對陣巴基斯坦,來自北部城市烏代浦的教師 Nafeesa Attari 透過直播見證巴國以 10 分差贏得比賽,她在 WhatsApp 動態慶祝巴方獲勝,數天後即被警方逮捕及關押。比賽期間,亦有幾名像 Attari 的印度穆斯林因支持巴基斯坦隊而被捕或拘留,引起社會對當地言論自由受限的憂慮,觀察員更認為,此乃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針對國內穆斯林的最新武器。
CUP
/
科技
/
2021.11.08
17
:
47
【COP26】區塊鏈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秘密武器?
社会
供电
加密货币
区块链
市场
能源
比特幣因挖礦耗電而遭到撻伐,甚因高耗能而被踢出中國,以防威脅減碳目標。然而,加密貨幣底層技術區塊鏈(blockchain),卻被視為抗衡氣候變化的關鍵工具,或能在碳市場、能源轉型上大派用場。
CUP
/
文化
/
2021.11.05
18
:
49
【COP26】人類飲食單一化危機
社会
全球化
物种
食材
食物
饮食
食物不只滿足人類口腹之慾,還承載本土文化和反映生態多樣。英國飲食記者 Dan Saladino 最新著作 Eating to Extinction 卻警告,在過去一個世紀,人類食物種類正急劇下降,不少地方菜和非主流食材步向絕跡,威脅著全球糧食安全;當巴黎人容忍 Starbucks 進駐林蔭大道,這股趨勢也危及地方文化承傳。
CUP
/
科技
/
2021.11.05
18
:
48
【COP26】空中的綠色革命:氫能飛機
英国
社会
能源
飞机
要減排節能,對抗全球氣候變化,其中一條重要戰線是開發潔淨能源。「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的主辦國英國,近年大力推動氫經濟,希望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其中一項最受期待的技術是氫能飛機,預料可以為航空業帶來革命性影響。
CUP
/
文化
/
2021.11.04
18
:
49
堅持「清零」的中國,堅持到嗎?
中国
社会
海外
清零
澳洲
疫情
隔离
面對疫情,中國目前仍然維持「清零」政策,強調「嚴防境外疫情輸入是關鍵」。隨著亞太地區國家如韓國、澳洲已步向「與病毒共存」,開始放寬防疫限制及開放邊境,身在異地的中國人或者毋用再面對嚴謹的防疫限制,但若要返回堅持「清零」的中國,卻是一件難事。
CUP
/
文化
/
2021.11.04
18
:
47
【聽天由命】塔利班治下,阿富汗的荒謬醫療
阿富汗
社会
信仰
塔利班
恐怖分子
医疗
医护
医护人员
医院
塔利班重掌阿富汗,帶回了嚴刑律法,也造成全國財困。醫護無薪水、醫院無資源,惟衝突及疫情持續,前線人員即使要無償工作,亦不願袖手旁觀。但他們有心,偏院方無意 —— 管理者非科班出身,只顧效忠頭目,謹奉教條行事。於是全院上下的當務之急,不是救人治病,而是建清真寺。
CUP
/
文化
/
2021.11.04
18
:
46
【COP26】ESG 投資熱潮升溫,綠色金融卻鬧人才荒?
社会
人才
可持续发展
职场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正式展開,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投入龐大資金,重頭戲之一是綠色金融。兩年來疫情嚴重打擊經濟,ESG 成為投資者的新寵,認為相對穩健及具增長潛力,相關投資規模達 1.65 萬億美元。市場熾熱,企業求才若渴,市傳有本地公司以月薪 10 萬聘請 ESG 策略師,「人才荒」到底有多嚴重?
CUP
/
科技
/
2021.11.04
18
:
45
【圖解】廢核是大勢?哪國最支持核電?
社会
核能
核电
减排
发电
能源
全球多國相繼定下淨零排放目標,有的國家訂明核能發電為過渡至淨零排放的手段,例如英國及日本政府均重申其為重要的減碳手段。同時,目前擁有 6 座核反應堆的工業大國德國,即將完全淘汰核電。全球有哪些國家仍使用核電?興建最多核電廠的國家又是誰?
CUP
/
文化
/
2021.11.03
18
:
49
疫情下為何出現「大辭職」現象?
美国
英国
社会
就业
工作
打工仔
求职
职场
疫情令很多工作朝不保夕,各地失業率一度攀升至歷史高位,但依然有成千上萬打工仔決定辭工。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反映,今年辭職人數持續反常高企,8 月有多達 430 萬人毅然辭工,究竟是甚麼因素促成這個「大辭職」(Great Resignation)現象?
CUP
/
文化
/
2021.11.03
18
:
46
南韓防自殺妙方:柏齡交友
社会
交友
南韩
家庭
应用程式
约会
退休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數據,南韓的老年人貧困率及自殺率一直都是發達國家中最高。經過國家計劃、公民社會倡議以及公眾意識提高,南韓的青、中年開始決心幫助父母享受「新生活」。為讓父母柏齡過得快樂,子女們正利用交友程式,幫助父母找尋對象,助他們排遣寂寞。
CUP
/
文化
/
2021.11.03
18
:
45
能源轉型陣痛:綠色通脹
社会
化石燃料
矿物
通胀
金属
全球能源急速轉型,在淘汰石化燃料產能的同時,潔淨能源卻未能跟上步伐。轉型零碳經濟需付上代價,當中令人注目的,就是綠色經濟是否引致通脹。
CUP
/
文化
/
2021.11.03
18
:
44
【圖解】全球國家碳排變化
中国
社会
减排
温室气体
煤炭
COP26(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式展開,本屆是自「巴黎協定」後,參與國首次檢視國家自定貢獻(NDCs)。大會主席夏爾馬形容,想在會議上取得成功,難度超越 2015 年「巴黎協定」,因需在減碳的具體細節上達成共識。
CUP
/
文化
/
2021.11.02
18
:
49
Meta:企業改名,有何用意?
社会
企业
品牌
形象
改名
社交媒体
行销
朱克伯格日前在公司新名稱 Meta 介紹影片中強調,相信「元宇宙是公司下一篇章」。人們留意元宇宙是甚麼、會為創新科技帶來甚麼改變之餘,自然也關心 Facebook 為何要改名。類似例子不僅 Facebook 或 Meta,改名重塑品牌到底有何用意?
CUP
/
文化
/
2021.11.02
18
:
47
【COP26】主辦地的格拉斯哥,環不環保?
英国
社会
公共交通
城市规划
格拉斯哥
气候变化
减排
苏格兰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於今年 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前往格拉斯哥,討論如何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格拉斯哥是蘇格蘭的最大城市 —— 作為主辦方,格拉斯哥及蘇格蘭本身又有何環保政策,成績又如何?
CUP
/
文化
/
2021.11.02
18
:
46
藝術無關政治?伊朗篇
伊朗
社会
宗教
展览
政治
艺术
M+ 博物館本月開幕,不少人關注在挑選展品上,會否涉及政治因素。類似揣測亦在伊朗可見,結果倒是出人意表。就在強硬派教士萊西在 6 月勝出大選、成為新總統的數天前,德黑蘭當代藝術博物館重新對外開放,並展出美國普普藝術家安迪華荷多件作品,包括著名的「瑪麗蓮夢露」。這個反美大國,何以有此舉動?
CUP
/
科技
/
2021.11.02
18
:
45
監管網絡仇恨暴力,是否 Mission Impossible?
社会
互联网
监管
社交媒体
言论自由
政府應追捕真正的肇事者,而不是強制社交媒體平台擔任言論自由的守門人。如果有人發布非法內容,警方應採取措施查明身份並進行逮捕。誹謗、煽動和欺詐都是明確的罪行,卻很少遭到起訴,因為指責科技公司,或審查每個人的言論似乎來得更容易。
CUP
/
文化
/
2021.11.02
18
:
43
Moyashi:「慶祝」萬聖節
日常
社会
节日
万圣节
儀式本身的確是無意義之事,隱藏於儀式背後的共同體才是意義所在。萬聖節的搞怪裝扮與派對都是消費勸誘,但向附近的小朋友派糖果卻可以促進鄰舍關係。消費主義只是寄生在社會關係上,卻沒有取代社會關係本身。
CUP
/
文化
/
2021.11.01
18
:
50
【COP26】氣候峰會要成功 必先解決歷史的 「禍」?
社会
全球暖化
气候变化
减排
今年,香港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 9 月,面對全球升溫以及極端天氣頻繁,氣候變化備受關注。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遂成全球話題,各國元首以及商界領袖聚首英國格拉斯哥,為減碳、綠色經濟出謀獻策。然而,這場峰會若要取得成功並不容易,事關各國需要協商歷史遺下的賬 —— 有關全球碳市場機制的「巴黎協定」第 6 條條文。
CUP
/
科技
/
2021.11.01
18
:
49
合成生物學:改造生物來挽救地球?
社会
全球暖化
基因改造
气候变化
环保
畜牧业
猪
农场
食材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於 10 月 31 日,正式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展開,這次會議雲集了各國政商和學術領袖,共同商議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除了節能減排外,有人主張以嶄新科技來解決環境問題,當中一個甚具爭議的技術是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在 10 月,權威科學期刊「自然」就刊登評論文章,剖析背後的原理和爭議。
CUP
/
文化
/
2021.11.01
18
:
46
【長壽日本】老來一人,租屋難求
日本
社会
居住
长者
終身不嫁娶也好,喪偶或離婚也好,日本的單身長者正急劇增加,預計到 2025 年人數將達 751 萬。而據政府 2018 年度的調查,這類人士佔整體租戶的 3 分 1 之多。不過,他們也是最難租屋的一群,有個案更曾被逾 20 個房東拒絕,背後出於兩大隱憂 —— 既怕老人無租交,更怕老人孤獨死。人生的最後歸宿,哪裡能求?
CUP
/
文化
/
2021.10.29
18
:
49
北歐國家,在行社會主義制度嗎?
瑞典
芬兰
社会
中间派
北欧
挪威
政治
政策
政党
斯堪的纳维亚
社会主义
北歐國家生活水平較高,有人會將之視作社會主義典範。在部分國家,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政黨或者取得一定成功,但北歐卻不是社會主義烏托邦。瑞典庫爾德裔作家、著有「斯堪的那維亞非例外主義」(Scandinavian Unexceptionalism) 的 Nima Sanandaji 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撰文認為,儘管北歐國家部分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有再起之勢,但他們的政策實際上也不是社會主義,而是中間派。
CUP
/
文化
/
2021.10.29
18
:
46
法國人為何害怕法包加價?
法国
社会
物价
生活
通胀
食材
食物
面包
不少法國家庭近日為小麥成本上升而擔心,憂慮連帶生活中離不開的法包價格也可能會因此上升。長久以來,許多法國人都會將法包定價視為該國經濟健康的指標,而且在經濟欠佳時期仍要為日常基本飲食付出更多金錢,令當地家庭負擔更重。
CUP
/
文化
/
2021.10.29
18
:
44
【CUPodcast】ESG 簡單講:COP26 有何重要?
社会
气候变化
联合国
美國研究機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警告,若本世紀末全球升溫達攝氏 3 度,香港將有 61% 人口居住的地方被淹沒。氣候危機迫在眉睫,本週末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召開的 COP26(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成國際熱話,全球約 200 位國家代表和商界領袖將聚首一堂,為減碳出謀獻策。這次「ESG 簡單講」將介紹 COP26 的由來、峰會的焦點議題、氣候政策爭議等,今屆議程還包括檢討各國減排成績表,到底有多少國家能過關?
CUP
/
文化
/
2021.10.28
18
:
48
在羅馬,連垃圾都是永恆
意大利
社会
垃圾
城市
市政
市长
罗马
选举
意大利羅馬市長第二輪選舉上週結束,前經濟財政部長、中左翼民主黨成員 Roberto Gualtieri 當選。前任市長、五星運動(M5S)成員 Virginia Raggi 則在首輪投票出局。英國作家兼記者 Owen Matthews 在雜誌「旁觀者」表示,未能解決羅馬垃圾問題,是 Raggi 連任失敗原因。另一方面,垃圾圍城也將是 Gualtieri 的接下來的市政挑戰。
CUP
/
文化
/
2021.10.28
18
:
47
【日本過勞自殺】誰都有可能被壓垮
日本
社会
企业
工作
打工仔
职场
自杀
过劳死
在 2015 年的聖誕節,新入職日本知名廣告公司電通、年僅 24 歲的員工高橋茉莉不堪嚴重超時工作而了結生命。她生前過著嚴重疲勞的生活,平均每日只睡 2 小時,更試過一個月加班 130 小時,事件引發社會對「過勞自殺」的關注,但過去數年間,此類職業傷害仍不斷發生。就此,日本政府日前訂定彙集過勞死、過勞自殺現狀以及政府防止措施的新版「過勞死等防止對策白皮書」。
CUP
/
文化
/
2021.10.28
18
:
46
為何偷汽車零件好過偷黃金?
日本
社会
汽车
犯罪
盗窃
罪案
贵金属
金属
在日本著名汽車品牌發源地豐田市附近,警察最近碰到一宗罕見的偷車案。該名小偷的目標並非汽車,而是車底的催化轉換器,同樣情況在歐美地區亦時有發生,只因零件中所含的貴金屬,比黃金更貴。
CUP
/
文化
/
2021.10.27
18
:
48
【難以清零】葡萄牙如何與「風土病」並存?
葡萄牙
社会
大流行
旅游
旅游业
疫情
限制
據「彭博」日前報道,亞洲證券業暨金融市場協會(ASIFMA)去信財政局司長陳茂波,呼籲港府接受與病毒共存,以免嚴厲的防疫措施對金融中心地位造成損害。事實上,多國已明言確診個案清零並不可能,像葡萄牙今年較早時候遭變種病毒蹂躪,直到目前每天仍有數百宗新增病例,但該國最近選擇解除多項防疫限制,務求令國家能逐步恢復正常,將視 Covid-19 為風土病,與之並存。
CUP
/
文化
/
2021.10.27
18
:
47
美軍無人機空襲:長達二十年的戰術失敗?
美国
社会
塔利班
恐怖分子
武器
无人机
美军
军事
军备
隨著科技進步,一眾軍事強國動用的士兵也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高科技產品,其中包括普羅市民很常聽到的無人戰機。在 2001 年 10 月 7 日,美軍首次用無人機空襲阿富汗的塔利班據點,至今剛好 20 年,而且美國今天的對手依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刊登文章,批評以無人機空襲是失敗戰術,花了很多人力物力,也做成大量平民死傷,卻未能收到軍事效果。
CUP
/
文化
/
2021.10.27
18
:
46
陶傑:95 歲,高貴依然
英国
社会
王室
英女王入醫院體檢,在醫院住宿一宵,停止放狗散步幾日,引起輿論一陣小小的緊張。王室專家認為一切安好,呼籲民眾不必擔憂。應該擔憂的不只是女王的健康,是整個王室的前景。
CUP
/
文化
/
2021.10.27
18
:
45
【圖解】中國未成年人上網
中国
社会
学生
应用程式
手机
短片
网络
青年
2020 年,中國未成年網民人數達 1.83 億。「2020 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未成年人的主要網上娛樂活動是聽音樂和玩遊戲,而且玩遊戲的比例更有上升趨勢。
CUP
/
文化
/
2021.10.26
18
:
48
如何管理荷里活片場道具槍
美国
社会
子弹
拍摄
枪械
枪杀
死亡
演员
电影
上週四,荷里活影星艾力寶雲(Alec Baldwin)拍攝新作 Rust 期間,懷疑片場道具槍走火,意外當中 42 歲的攝影指導 Halyna Hutchins 身亡、導演 Joel Souza 受傷。根據一份法庭文件披露,一名助導無意中將一把上膛槍械交予艾力寶雲,後者在事發前一刻並不知道槍內裝填實彈;當地警方目前仍在調查事件。網媒 VICE 就訪問荷里活專業槍支管理人,解釋片場如何管理槍械。
CUP
/
文化
/
2021.10.26
18
:
47
陶傑:格拉斯哥垃圾迎全球領袖
英国
社会
交通
公共卫生
垃圾
会议
格拉斯哥
罢工
苏格兰
酒店
不只是長途貨車司機短缺,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全球氣候高峰會議在即,當地倒垃圾工人和火車司機工會聯合宣佈,在為期 13 日的高峰會期間將會罷工,或令各國領袖處身於垃圾堆之中,揚言羞辱。
CUP
/
文化
/
2021.10.26
18
:
45
錫蘭肉桂現工人斷層
斯里兰卡
社会
工人
种植
职业
肉桂
农民
农耕
食材
香料
肉桂在西方大致可分為「肉桂」(cassia cinnamon)與錫蘭肉桂(ceylon cinnamon)。錫蘭肉桂又稱「真肉桂」,價格更昂貴之餘,亦以香氣濃厚誘人、味道帶甜、質地柔軟而緊密的淺棕色棒身優勝。不過,佔全球錫蘭肉桂出產量約 9 成的斯里蘭卡,正缺少有經驗的剝肉桂皮工人。
CUP
/
文化
/
2021.10.25
18
:
47
文法無用?60 至 80 年代英國的去文法英語教學
英国
社会
教学
文法
英文
英语
學習英文其中一個最困難的地方,是要牢記各種文法規則,無論是使用情態動詞(modal verb)、區分時態(tense),還是選用合適介詞(prepositions),皆令很多人大為頭痛。而其實英國人也懷疑過教授文法的必要性,在 1960 到 1988 年,英國學校就曾經以去文法的方式教授英文。最近,蘭卡斯特大學語言學教授 Willem Hollmann 就於學術網站「對話」,講述當時的教育方式對今天英國的影響。
CUP
/
文化
/
2021.10.25
18
:
46
車內性侵無人阻,「旁觀者效應」真可解釋一切?
美国
社会
精神健康
心理学
性侵犯
铁路
美國費城發生一宗駭人案件,一名女子乘坐地鐵時遭人性侵,但有指逾 40 分鐘的犯案過程中,竟無任何乘客阻撓或報警,反以手機朝事發之處拍攝。部分專家以「旁觀者效應」分析,指人們見死不救,乃因覺得責任分散,而非全然冷酷無情。不過,這種面世數十年的社會心理學之說,真可解釋當前一切?疫症大流行及槍械暴力,又如何令人只願自保?
CUP
/
文化
/
2021.10.25
18
:
45
【Soul Monday】退休 FBI 探員:開校巴也可服務社會
美国
社会
司机
学校
工作
社区
退休
Mike Mason 曾經位高權重,在美國邦調查局(FBI)工作 23 年,晉升至執行助理局長,負責監督所有刑事調查。但退休後,他未有養尊處優,反而去當校巴司機,每天清晨便開工,接送孩子上學下課。Mason 此舉並非消遣,也不為賺錢,純粹得悉這行缺人,便自告奮勇幫忙。「我一發動引擎,自然就會微笑。」
CUP
/
文化
/
2021.10.22
18
:
50
失敗國家下的囚權問題:血腥的南美監獄暴動
社会
南美洲
厄瓜多尔
囚犯
暴力
暴动
监狱
黑帮
當一個地方法治得不到保障,囚犯就成為弱勢之中的弱勢,可能受盡各方勢力欺凌。9 月 28 日,南美國家厄瓜多爾的海岸監獄(Litoral Prison)爆發嚴重暴亂,有至少 118 名在囚人士遇害。類似事件在南美國家時有發生,布里斯托大學的國際法教授 Malcolm Evans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分析背後原因,並喚起對囚權問題的關注。
CUP
/
文化
/
2021.10.22
18
:
48
天堂在北韓:力主崇拜朝鮮的尼泊爾人
尼泊尔
朝鲜
社会
主体思想
共产主义
北韩
意识形态
政党
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金日成
金正日
1965 年,主體思想(Juche)正式成為北韓官方意識形態。主體思想誕生於北韓,似乎為當地獨有,不過主力北韓新聞的 NK News 報道,遠在南亞尼泊爾中部的城鎮巴克塔普爾,近 30 年來一直由尼泊爾工農黨(NWPP)管治,其領導人便在當地大力提倡北韓模式。
CUP
/
文化
/
2021.10.22
18
:
47
美容院:喀布爾女性自由之地
阿富汗
社会
人权
塔利班
女性
妇女
宗教
恐怖分子
在塔利班管治下,美容中心成為喀布爾女性最後一個可以在家以外見面的地方,在那裡,她們才可短暫遠離男性視線,及享有與朋友共聚聊天及打扮的自由。
CUP
/
文化
/
2021.10.21
18
:
47
俄羅斯少子化的副作用:反 LGBT 立法
俄罗斯
社会
人口
家庭
普京
疫情
苏联
早在肺炎疫情爆發之前,扭轉俄羅斯的人口下降趨勢,已經是普京政府的首要任務。普京曾在 2019 年公開承認,俄羅斯人口減少的前景令他困擾。他的主要競選承諾之一是在 2024 年任期結束前解除人口危機。人口下降的趨勢,也成為俄羅斯政府打壓 LGBT 等少數性取向族群的理由,包括禁止宣傳同性戀,以及禁止同性伴侶收養兒女,以維持傳統家庭的價值觀。
前页
1
...
35
36
37
38
39
40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