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社会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选举
政治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2.01.17
17
:
43
紀浩基:「骨扒好嗒」—— 在下斜坡前緬懷創作之瘋狂
创作
喜剧
社会
自由
言论自由
电影
聽著都覺得瘋狂的劇情,但在自由社會中,不管如何惡搞,也不會收到貓王或甘迺迪家族後人之投訴,或申請司法覆核阻止電影上映。言論自由是你本身感覺不到它存在,直到一天被收緊了,才發現原來已經失去。
CUP
/
文化
/
2022.01.14
17
:
49
Fanpage.it:FB 專頁起家的調查報道網站
意大利
社会
新闻
网站
记者
调查
一個新聞網站,不靠娛樂八卦,怎能帶起流量?網媒 Fanpage.it 卻反其道而行。約 20 年前成立之初,意大利人當這個 Facebook 專頁是「小道消息關注組」。殊不知它志向更高,招來卧底記者調查黑手黨、暴徒及政客,將惡事公諸於世。網站的調查報道,現時每天吸引 300 萬人瀏覽。而這個全國最成功之一的新聞平台,還有更多獨特之處。
CUP
/
文化
/
2022.01.14
17
:
46
種樹救紅松鼠,或會適得其反?
英国
社会
保育
动物
北爱尔兰
树林
生物多样性
為應對氣候危機及促進生物多樣性,英國近年在各地擴建針葉樹種植園,然而此舉卻有可能威脅其中一種要保護的物種 —— 紅松鼠。
中時新聞網
/
时事
/
2022.01.13
21
:
34
《國際社會》Omicron野火燎原 美官員警告:所有人都逃不過
国际社会
野火
警告
Omicron
奥密克戎
新冠变异
新冠疫情
白宮首席醫療顧問佛奇博士(Dr. Anthony Fauci)周二表示,由於Omicron變種病毒在美國如野火燎原一樣快速擴散,可能所有人都會接觸到這個病毒,不過已接種新冠疫苗的人仍會安全一些。美國食
CUP
/
文化
/
2022.01.13
17
:
49
曾經冒死逃離極權,如今卻冒死回家的「歸北者」
朝鲜
韩国
社会
北韩
南韩
脱北者
金氏王朝治下的北韓,是全球最封閉獨裁的國度。在自我孤立和國際制裁下,北韓經濟長期崩潰,飢荒問題嚴重,加上政府以極權高壓管治,很多北韓人都希望逃離家園,尋找一線生機。可是,2022 年元旦卻出現一宗罕有案件,有「脫北者」冒死跨越非軍事區重返北韓。巴拉福特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Christoph Bluth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歸北者」的心理。
CUP
/
文化
/
2022.01.13
17
:
47
人口凋零的歐洲小鎮,在疫情找到重生希望
欧洲
西班牙
社会
人口
人口老化是歐洲普遍問題,疫情還拖累出生率下跌,對人口凋零的農村小鎮無疑雪上加霜,但有城市人為避疫而舉家遷住鄉郊,竟意外為個別鄉鎮注入活力。「華爾街日報」記者 Isabel Coles 走訪當地,了解鎮長如何盡力留住城市人口,把握小鎮的重生希望。
CUP
/
文化
/
2022.01.13
17
:
45
令和日本企業:我加價了,我不抱歉
日本
社会
加价
生活
疫情
零售
過去,「加價」對日本人來說頗為陌生。大小商戶為了留客,總是非到萬不得已,才稍為賣貴點,甚至要為此道歉。但最近數月,從牛肉飯、廁紙到望遠鏡,都已經或準備加價。其中一些企業打破「傳統」,除了原材料價格暴漲所致,還因為它們相信,即使要人多花些錢,也不愁沒有銷路。
CUP
/
文化
/
2022.01.12
17
:
49
烏茲別克名城撒馬爾罕 —— 偏離歷史的復修
社会
修复
城市
城市规划
建筑
撒马尔罕
历史
乌兹别克
重建
公元 1370 年,帖木兒建立帝國並定都撒馬爾罕(Samarkand)。這座歷史名城位於烏茲別克,是絲綢之路在中亞的重要路口。15 世紀初建成的比比哈奴清真寺今天仍閃閃生輝,矗立在撒馬爾罕;因為經過大幅重建,歷史痕跡通通不見。多年來,應否修復、如何修復清真寺等撒馬爾罕歷史建築,一直是遊客、當地人、學者、政府及國際機構的爭論話題。
CUP
/
文化
/
2022.01.12
17
:
47
巴塞隆拿開發「藍色經濟」,推動超級遊艇維修業
欧洲
西班牙
社会
基建
富豪
旅游业
港口
社区
游艇
在全球遊客被困家中之際,熱門目的地之一的巴塞隆拿正在努力轉型。這座曾經船廠林立的城市,加上一個投資 2,000 萬歐元的私人碼頭,逐步發展為地中海最大的超級遊艇樞紐,供億萬富翁停泊及維修他們的名貴「玩具」。當地積極開發海洋的「藍色經濟」,作為旅遊業以外的財路,為何本地居民卻不太樂意?
CUP
/
文化
/
2022.01.12
17
:
46
青口搭「順風船」入侵南極?
社会
入侵物种
动物
南极洲
外来物种
栖息地
海洋
南極洲多年來因為人跡罕至,得以保存獨特的生態環境。但隨著人類開始涉足更偏遠的地區,近日有研究顯示,外來物種或可搭乘來自世界各地的「順風船」到達南極洲,威脅當地原始而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
CUP
/
文化
/
2022.01.12
17
:
45
貓之島危機:人口老化
日本
社会
动物
旅游
观光
猫
幾年前才有報道指,以「貓之島」聞名的日本男木島,由於野貓繁殖過剩滋生各種問題,令島民決意為島上貓兒全部絕育。時移世易,同在瀨戶內海、曾被稱為「貓之樂園」的真鍋島,貓隻數目如今大幅減少,小貓難見一隻。這個現象的成因,竟然還是困擾全國的老問題 —— 人口老化。
CUP
/
文化
/
2022.01.11
17
:
49
陶傑:沉舟側畔千帆過
欧洲
美国
英国
社会
传染病
病毒
隔离
與病毒共存,就是要因應不同時勢訂出管理的新方法。
CUP
/
文化
/
2022.01.11
17
:
46
格拉斯哥大學的偵探培訓
英国
社会
侦探
失踪
学生
教育
犯罪学
格拉斯哥犯罪學本科生正與專家合作,追查 7 宗未解決的失蹤人士案件,依據身份不明死者身上僅有的零碎細節,作為懸案調查的重要線索。這項另類的實習計劃,有望培養未來的調查人員,還能為失蹤者家屬提供答案。
CUP
/
文化
/
2022.01.10
17
:
50
阿富汗流散學者的下一站:盧旺達?
阿富汗
社会
塔利班
卢旺达
知识分子
难民
2020 年 8 月,塔利班重新控制阿富汗政權,實行原教旨主義管治,接近 20 年的自由化改革失敗,迫使大批深受西式教育的人才流亡海外,以尋求一線生機。權威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就報道,有一班阿富汗科研精英終於找到落腳地 —— 盧旺達。
CUP
/
文化
/
2022.01.10
17
:
48
法羅群島,如何成功留住人口?
丹麦
社会
人口
回流
工作
年轻人
法罗群岛
渔业
经济增长
漁業是法羅群島主要產業。對當地出生的年輕、高學歷人士而言,外面天大地大,法羅群島或許留不住自己。當地一直嘗試推動經濟多元化,藉此留住年輕島民。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隨著群島經濟蓬勃發展,這個丹麥偏遠地區的人口增長強勁 —— 9 年內人口增長 12%,現在約有 53,613 人定居。
CUP
/
文化
/
2022.01.10
17
:
46
古巴餐桌危機:不可或缺的蒜頭,何以供不應求?
古巴
社会
共产
商人
资本主义
农业
食材
蒜頭是古巴菜不可或缺的調味,其重要程度讓它獲得「白金」美譽。偏偏這種食材,每年只在 1 月收成一次,而當地缺乏化學肥料和殺蟲劑,卻令其難以生長。結果在此共產國家,大蒜就跟其他東西一樣,陷入供不應求的困境。有農民直言:「想在古巴發達?去買些蒜頭吧。」
CUP
/
文化
/
2022.01.07
17
:
50
表面的和平:哈薩克 10 年民怨爆發因由
社会
哈萨克
垄断
抗议
政府
民生
石油
示威
示威者
本月 2 日,哈薩克石油重鎮扎瑙津有數百名居民上街抗議汽車燃油價格高企。示威浪潮迅即席捲首都阿拉木圖等全國範圍,據報總統府遭縱火、示威者衝入市政大樓、焚燒警車、武裝人員四出巡邏,更發生槍擊甚至爆炸,局勢惡化之快,甚至令俄羅斯在內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派遣維和部隊進入哈薩克,「以實現該國局勢穩定及正常化」。反對燃油價格上漲的地方示威,何以導致國家局勢動盪?或許要從 2011 年說起。
CUP
/
文化
/
2022.01.07
17
:
48
分析家中塵埃,比對各國人民健康風險
社会
精神健康
尘埃
家居
污染
生活水平
金属
過了西曆元旦,很快就要迎接農曆新年,相信令很多家庭最為頭痛的,是一年一度的「大掃除」。想到暗角處堆積到像棉花一樣的塵埃,或者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家居塵埃其實也有研究價值;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環境科學家就建立了一個大型的跨國數據庫,分析各地室內塵埃的成分,以比對出各國人民的健康風險。
CUP
/
科技
/
2022.01.07
17
:
47
反核風潮正逐漸褪去
社会
国家安全
核能
减碳
发电
能源
近年,核電去留或增減再成辯論焦點,例如台灣去年 12 月舉行公投,其中一項備受關注的議題就是重啟「核四」,結果不獲通過。哥倫比亞氣候學院聯合創始院長、國際及公共關係教授 Jason Bordoff 早前就在「外交家」雜誌撰文,解釋為何核能重新受到注目。
CUP
/
文化
/
2022.01.07
17
:
46
為何法國賣車廣告需加入「趕客」字句?
法国
社会
广告
汽车
减排
减碳
环保
销售
廣告本應是向消費者推銷產品,吸引人購買,但在法國,宣傳新款汽車的廣告卻將會反其道而行,敦促觀眾或聽眾步行、踏單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公具。當地政府之所以要求汽車公司「趕客」,為的正是推行減碳。
CUP
/
文化
/
2022.01.06
17
:
50
大歷史:一場席捲學界 30 年的跨學科潮流
社会
学科
学习
学者
历史
跨学科
1991 年,澳洲麥覺理大學歷史學家克里斯欽在知名歷史學期刊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發表題為 The Case for “Big History” 的經典文章,打開了一股以跨學科研究方法,擺脫地域界限的「大歷史」潮流,受到超級富豪比爾蓋茨等多國政經名人所推崇。30 年過去,究竟何為「大歷史」,這套方法又有否忽略了甚麼?
CUP
/
文化
/
2022.01.06
17
:
49
活在憂患的烏克蘭人,以生活如常應對俄軍壓境
俄罗斯
乌克兰
社会
备战
战争
生活
10 萬俄軍集結烏克蘭邊境的消息,佔據全球國際新聞頭條,但作為當事人的烏克蘭人,卻遠較西方政府和評論人處之泰然,政府備戰的同時,首都基輔商業區依舊熙來攘往。有受訪者坦言與俄羅斯抗爭多年,早就學會做最壞打算,過分憂慮也無濟於事,還有很多事等著要做。
CUP
/
文化
/
2022.01.06
17
:
47
【新年新願望】委內瑞拉靠「賭」翻身?
委内瑞拉
社会
犯罪
经济
美元
货币
赌博
赌场
查韋斯這位委內瑞拉「強人總統」,生前譴責資本主義是種賭場經濟,批評「黃賭毒」皆為社會弊病。在他治下,賭場悉數關閉,最後一間也在 10 年前結業。但「紐約時報」前特派記者 William Neuman 早前重訪當地,驚覺這個自稱社會主義國家,竟然賭場多多。他發現作為接班人的總統馬杜羅,忽然「轉軚」開放賭業,原因仍是那個 —— 缺錢。
CUP
/
文化
/
2022.01.05
17
:
50
女王的知己 —— 女侍
英国
社会
朋友
皇室
贵族
長壽是一種祝福,但長壽也有長壽的苦惱 —— 親人密友先自己而去,要說告別的總是較長壽的人。英國菲臘親王去年離世,令人關心當時已屆 94 的英女王失去「力量和支持」。打擊並未結束,剛過去的 12 月 29 日,擔任宮廷女侍臣 34 年的 Lady Farnham 去世,英國媒體形容女王失去一位親密助手。實際上,服務多年的侍臣們與女王的關係,不能簡單以主僕看待。
CUP
/
文化
/
2022.01.05
17
:
46
另類韓流:侵佔 YouTube 的「國吹」文化
韩国
社会
南韩
心理
爱国
民族主义
骄傲
韓國文化風靡全球,已是無庸置疑的事。不過,如今 YouTube 正受到另一股「韓流」侵襲。這些附以誇張標題及縮圖的影片,內容不盡不實,只求抬高本國、詆譭他國,旨在煽動極端的民族主義。即使很多南韓人亦看過不眼,但仍難阻止這種「國吹」(국뽕)文化在網上蓬勃發展。
CUP
/
文化
/
2022.01.05
17
:
45
膠袋可回收標誌,誤導消費者?
社会
企业
回收
垃圾
塑胶
消费
消费者
环保
塑膠如何回收及能否有效回收仍具爭議。美國加州當局成立的「回收市場及路邊回收委員會」,早前要求加州總檢察長及回收監管機構 CalRecycle 打擊不實的回收標籤。該委員會稱,大型零售商的塑膠購物袋帶有誤導性的字句和標誌,違反加州法規、誤導消費者。
CUP
/
文化
/
2022.01.04
17
:
48
有種童婚,叫新郎
尼泊尔
社会
儿童
婚姻
教育
结婚
女孩,總是「童婚」的第一印象,估計有 6.5 億名女孩及婦女未滿 18 歲就結婚。 不過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道提醒,全球也有 1.15 億男性在孩童時代結婚;男童總是打擊童婚運動中,常常被忽略的一群。
CUP
/
文化
/
2021.12.31
17
:
50
2022 年應對氣候變化展望
社会
汇报
欧盟
气候变化
煤炭
能源
2021 年應對氣候變化的大事件,莫過於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各國就如何實現巴黎協定,協商更具體的方針和時間表。所有國家最後同意在 2022 年重新審視和加強其目前到 2030 年的排放目標;並「逐步減少」煤電和「逐步淘汰」低效化石燃料補貼。新年新希望,展望明年,又會有甚麼重要的應對氣候變化大事?
CUP
/
文化
/
2021.12.31
17
:
48
土耳其里拉大貶值,終令人才流失?
土耳其
社会
人才
外汇
打工仔
职场
青年
土耳其央行遵循總統埃爾多安之命,無視通脤飆升而一再減息,導致里拉大幅貶值。眼看鈔票快變廢紙,卻又無法遠走他方,遙距工作成為當地青年的出路。他們改為海外企業效力,收入以美金計算,生活質素不跌反升。但對於土國商界、特別是 IT 業而言,這波虛擬人才流失帶來沉重打擊。
CUP
/
文化
/
2021.12.31
17
:
46
為泰國大象建一個庇護所
泰国
社会
动物
大象
旅游
虐待
驯养
據統計,全球野生亞洲象從 20 世紀初的超過 10 萬,跌至只少於 4.5 萬頭。野生大象數目銳減固然值得關注,但在大象馴養數字高於野生的泰國,受虐的馴養大象同樣需要保護。瑞士資訊(SWI)報道,來自瑞士的 Urs Fehr,早年便在泰國成立一所大象庇護所。
CUP
/
文化
/
2021.12.30
17
:
50
2021 年,全球新聞工作者黑暗的一年
社会
人权
专制
新闻
新闻自由
社会
言论自由
记者
倫敦亞非學院政治傳播教授 Dina Matar 撰文指出,過去多年,記者面對威嚇和攻擊並不是新鮮事,但當世界愈來愈動盪、變得專權,各方政治和意識形態圍繞資訊領域的角力只會更激烈,新聞工作者的前景就更加黯淡。她提醒人們要記著一點:對新聞業界的迫害,是對人權的踐踏,剝削公眾的資訊權,而資訊權和公共辯論正正是民主的基石。
CUP
/
文化
/
2021.12.30
17
:
47
如果凱恩斯在世,他會投資 Bitcoin 嗎?
社会
凯恩斯
投资
经济学
股票
談到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很多人都會記得,其擴大政府開支以刺激經濟的理論,但很少人知道,他還是一位出神入化的投資達人,至今仍受股神巴菲特崇拜。有經濟學者就嘗試推敲,如果凱恩斯還在世,他會投資 Bitcoin 嗎?
CUP
/
文化
/
2021.12.29
17
:
49
北京冬奧,開始動搖的贊助商
中国
美国
社会
人权
企业
北京
国际关系
外交
奥运
广告
抵制
民主
赞助
面對英、美、澳洲等多個西方國家先後宣佈外交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中國外交部回應「任何國家抵制北京冬奧會的行為都是沒有意義」、「沒有人會在意」。其實,外國官員來或者不來,中國都會照樣舉辦冬奧,但這股抵制北京冬奧的風潮,似乎令不少奧運贊助商在宣傳上變得審慎。
CUP
/
文化
/
2021.12.28
17
:
49
宗教迫害的痕跡,人造衛星也看得見?
西班牙
社会
宗教
历史
社会
经济发展
運作 4 個世紀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為人類史上最持久的宗教迫害,不但蠶食宗教自由,還損害經濟社會發展至今。有學者通過人造衛星的航拍照片,考察西班牙夜間燈光亮度,量度各地方經濟發展程度,結果昔日宗教裁判所審判頻繁的地方,今日的經濟活動亦傾向較弱,其他社會發展也相對落後。
CUP
/
文化
/
2021.12.28
17
:
48
中國壓力令台語復興?
中国
台湾
社会
台语
语言
根據台灣官方今年發表的一份普查報告,當地 6 歲以上人口主要使用語言為國語,佔 66.3%,其次台語(台灣閩南語)為 31.7%。假如集中 6 至 14 歲人士,國語更高達 92.1%,台語只有 7.4%,當地媒體亦擔心台語正面臨消失危機。不過「華爾街日報」稱,近年來自中國的政治壓力,使得台語迎來復興之勢。
CUP
/
文化
/
2021.12.28
17
:
46
移居體驗團:讓都市人認清鄉郊生活
日本
社会
居住
移居
乡郊
近年不少日本人厭倦繁囂,不惜辭工搬家,從大都會遷到小城鎮。隨著遙距工作在疫下普及,「歸園田居」變得更加吸引。但鑑於曾有部分個案承認,因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太大而後悔,一些地方政府遂舉辦「移居體驗團」,帶有意搬來的家庭看清當地好的壞的,消除一切「美麗的誤會」。
CUP
/
文化
/
2021.12.28
17
:
45
生理性別數據,對社會科學研究依然重要?
社会
数据
社会
统计学
近年,西方社會的性小眾平權運動日漸壯大,愈來愈多人呼籲性別多元化,希望擺脫二元的兩性(男女)劃分。這股浪潮不單席捲文化藝術、體育、商界,也影響了學術研究。很多機構不再收集「生理性別」(sex)數據,而是問及受訪人的主觀性別認同(subjective gender)。倫敦大學學院的社會學教授 Alice Sullivan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重申生理性別數據之重要。
CUP
/
文化
/
2021.12.24
17
:
49
香港眾生相:19世紀的白人工人階級(二)
香港
人口
打工仔
历史
社会
前文提到,在香港開埠早期,除了港督、殖民地高官和一眾商行大班從英國遠洋而至,也有一班中下階層的白人來到這個遠東殖民地,希望碰一碰運氣。這班白人平民的故事,是香港早年歷史重要一環,卻被世人遺忘。前香港大學社會學教授黎必治(Henry J. Lethbridge),曾在 70 年代於「皇家亞洲學會期刊」發表文章,細訴一群白人工人的生活面貌。
CUP
/
文化
/
2021.12.24
17
:
48
世界各地的國殤之柱
丹麦
墨西哥
意大利
社会
不公
屠杀
艺术
12 月 22 日晚,香港大學校委會以雕像日久老化,以及於校園展示或觸犯本港刑事罪行條例為由,漏夜把「國殤之柱」斬件拆除。「國殤之柱」由丹麥知名藝術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創作,在香港大學屹立近 24 載,紀念 1989 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死難者。而其實世界上還有另外四座「國殤之柱」,每一座都遙相呼應,展現對人道主義的關懷,紀念受苦難的人民。
CUP
/
文化
/
2021.12.24
17
:
47
陶傑:「王力宏是不是一個渣男」的政治攪拌
社会
娱乐
批斗
王力宏
艺人
王力宏問題的關鍵,是此「渣男」出事的時機與網爆後一大堆數字。
CUP
/
文化
/
2021.12.23
17
:
49
香港眾生相:19 世紀的白人工人階級
香港
人口
打工仔
历史
社会
1841 年 1 月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佔領香港島,標誌著香港正式開埠。往後一百多年,香港由轉口港發展成工業城市,再化身國際大都會。對於早期殖民史,人們很常討論高尚白人群體,如高級公務員、軍官將領和銀行大班等對香港發展的影響力。然而,香港白人群體構成其實很分複雜,當時也有一班白人工人遠赴這個東方小鎮謀生,並留下各種故事。
中時新聞網
/
时事
/
2021.12.22
21
:
34
《國際社會》新冠病毒太猛 韓單日新確診重回7000、重症又創高
国际社会
新冠疫情
病毒
新冠重症
22日,韓國新確診人數又回到7000位以上,同時,重症病患也飆升至歷史新高。這表示,新冠病毒氣焰太盛,即使上周末當地已實施更為嚴格的社會禁令,也壓不住疫情擴散程度。 根據韓國官方資料,22日又多了74
中時新聞網
/
时事
/
2021.12.22
21
:
34
《國際社會》疫情戒備 英國聖誕過後恐有新管制
英国
国际社会
疫情
圣诞
英國首相強生(Johnson)周二指出,不會在聖誕節前在英格蘭實行新的新冠管制措施,但是情況仍然非常艱難,政府可能需要在聖誕節過後採取新行動。 強生在周一與內閣舉行兩個多小時會議,據了解,雖然許多科學
CUP
/
文化
/
2021.12.22
17
:
50
岡比亞完善選舉制度:以彈珠投選總統
社会
冈比亚
投票
民主
选举
要完善選舉制度,盲從西方國家主流不是辦法,我們不妨在亞非拉國家尋找靈感。西非國家岡比亞本月初舉行總統大選,投票率高達接近 90%,其中一個鼓勵選民投票的辦法,來自半世紀前的彈珠選票設計,以便不識字的選民亦能夠選出代表。
CUP
/
文化
/
2021.12.21
17
:
47
陶傑:世界開始忘記的新阿富汗
阿富汗
社会
塔利班
恐怖分子
教育
但「新阿富汗」的此一趨勢,卻預示了未來世界某些國家若向極權專制轉化,其發酵的因素,更有可能是來自內部被統治階層。
CUP
/
文化
/
2021.12.21
17
:
47
印度碩果僅存的母系社會
印度
制度
女性
母系社会
男女
继承
繼承父姓,或者是父系社會最明顯的特徵。母系社會今天已屬少數,部分近幾個世紀一直實行母系社會的群體也逐漸式微。印度喀拉拉邦南部往日亦普遍實行母系制度,如今也只剩下少數家庭,保留按母系家族的傳統。
CUP
/
文化
/
2021.12.20
17
:
50
2021 年,全球在躺平的一年?
社会
工作
年轻人
生活
疫情
裸辞
辞职
今年,中國其中一個關鍵詞當數「躺平」,年輕人決定「不買房、不買車、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娃、低水平消費」,「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中國資本家賺錢的機器和被中國資本家剝削的奴隸」。而這個現象已經不單單在中國出現,多個發達經濟體都在 2021 年出現大辭職潮,人們都在反思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CUP
/
文化
/
2021.12.20
17
:
48
合購房屋潮:友情終極考驗?
美国
社会
房屋
朋友
置业
從香港、南韓到英國,年青人想要置業,難過登天。乾脆放棄的不少,仰賴父母的也多,其他就靠省吃儉用存錢,或炒股炒幣中頭獎。近年在美國,則逐漸流行「合購」(co-buying)。但與自己共負房貸的人,卻非親屬或配偶,而是知己好友。「講錢失感情」這個魔咒,能否就此打破?
CUP
/
文化
/
2021.12.20
17
:
46
【圖解】網絡危機
社会
互联网
社交媒体
网络
骗案
上網、使用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已成為大多數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萬維網(World Wide Web)之父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早於 2014 年表示,應該制定一部「大憲章」(Magna Carta)來保護網民權益。近年互聯網生態出現了甚麼問題?
CUP
/
文化
/
2021.12.20
17
:
45
【Soul Monday】生活再難,殘疾人士也應學會求生
印度
阿富汗
社会
塔利班
求生
在社會上,殘疾人士很容易被忽視並處於弱勢,此情況在政治動蕩的地區尤甚。現年 29 歲的阿富汗人 Nematullah Ahangosh 參照自身經歷,希望向其他殘疾人士教授專業的生存技能,使他們得以自救,擺脫生活上的危機。
CUP
/
文化
/
2021.12.17
17
:
49
英國有個「新香港」:黑池
英国
香港
社会
移民
香港人
在 2021 年 1 月 31 日,英國正式開啟 BNO 簽證通道,初時預計會有 30 萬人藉此渠道離開香港。截至今年 6 月,已經有 64,900 人申請,其中逾 47,300 人獲批。而在英港人的足跡,不單遍佈倫敦和曼徹斯特等大城市,也包括一些冷門地區。「經濟學人」雜誌就在 10 月底進行專訪,訪問多名身處黑池的香港移民。
CUP
/
文化
/
2021.12.17
17
:
47
為何中國會成為加納博士生首選?
中国
非洲
社会
加纳
博士
大学
教育
「中國不是我攻讀博士學位的首選。說實在,在加納,人們對中國,以至其制度、產品或任何東西的看法都不是很正面。」最近取得中國大學博士學位的 Courage Simon Kofi Dogbe 如是說。不過,由於中國政府近年積極向非洲國家提供獎學金,推動了不少學生前往留學。僅在 2018 年,就有 800 名加納人負笈中國攻讀博士學位,比 2017 年增長 4 倍。
CUP
/
文化
/
2021.12.16
17
:
50
選舉戲一場:專制國家投票率暴跌的成因
亚美尼亚
社会
中亚
吉尔吉斯
哈萨克
投票
政治
格鲁吉亚
民主
选举
高加索
香港立法會選舉將在 12 月 19 日舉行,特首林鄭月娥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聲稱「政府工作做得好、公信力高時,投票率反而會降低」,「因為民眾沒有強烈的訴求要選擇一些議員來監督政府」。其實政治學有大量文獻,分析投票率高低的成因。在 2020 年,有論文就分析中亞和高加索國家投票率何以暴跌,關鍵是選舉的競爭大大減少,各方陣營都懶理。
CUP
/
文化
/
2021.12.16
17
:
49
2022 年大事前瞻:一場令批評者收聲的世界盃?
卡塔尔
社会
人权
赛事
运动
体育
對於不少足球迷來說,2022 年的頭號大事,當數卡塔爾世界盃。這項四年一度的矚目盛事,首次由西亞國家主辦,本應值得慶賀。可是,是次世界盃由申辦到籌備,過程一波三折,例如傳出卡塔爾在競投時疑似賄選,另外當地夏季天氣酷熱,也根本不適合比賽。提賽德大學管理學高級講師 Leon Davis 和雪菲爾哈倫大學體育學高級講師 Dan Plumley 則共同撰文,呼籲國際社會關心世界盃背後的人權問題。
CUP
/
文化
/
2021.12.16
17
:
47
也門「執屍人」:把陣亡戰士帶回家
社会
也门
信仰
宗教
尸体
战争
穆斯林
聯合國的最新報告顯示,多達 37.7 萬人死於也門內戰,估計其中 15 萬乃戰死沙場。這類遺體運送工作,通常是由醫療工作者或外交人員完成。但在當地,近年只靠前童軍 Hadi Jumaan 及其義工小隊,把一位又一位陣亡戰士送回家安葬。而冒死執行如斯重任,則讓他既受尊重,同時亦被猜疑。
CUP
/
文化
/
2021.12.16
17
:
46
為何印度連雞蛋也要禁?
印度
社会
印度教
宗教
民族主义
素食
鸡蛋
食材
食物
雞蛋已成為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街頭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亦成為印度教徒的攻擊對象。在傾向印度教民族主義的總理莫迪領導下,政府近年積極採取措施推廣所屬宗教,並排擠伊斯蘭教徒及其他團體,連帶雞蛋也因觸及堅持素食的印度教教徒神經而被地方政府所禁。然而,不少印度教教徒亦難以認同禁蛋,因會影響其生計及健康。
CUP
/
文化
/
2021.12.16
17
:
41
Ryan Fung:政府補貼算 ESG 的 S 嗎?
香港
投资
社会
补贴
资本市场
由此可見,以香港資本市場而言,管治仍較社會來得重要,也導致 ESG 投資一直側重環境和管治。
CUP
/
文化
/
2021.12.15
17
:
48
【美國天災】龍捲風更多更強,歸咎於氣候變化?
美国
社会
全球暖化
城市
天灾
气候变化
灾害
龙卷风
上週五晚,美國中西部遭受連串龍捲風吹襲。在災情最嚴重的肯塔基州,大量房屋及基建被毀,死者恐會破百,小鎮梅菲爾德(Mayfield)更將近夷為平地。氣象學家及氣候科學家們憂慮,這個「歷史性」的極端天氣之夜,反映氣候變化正在加劇龍捲風的威力。但要證明兩者的關係,並不容易。
CUP
/
文化
/
2021.12.15
17
:
47
公司計算碳排放大多報細數?
社会
企业
报告
投资
标准
來自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管理學院的學者 Lena Klaaßen 和 Christian Stoll 就研發出一種方法,以找出範圍 3 排放報告的差距,早前發表在期刊「自然通訊」。研究顯示,一些科技公司在報告中披露的排放數據,忽略了近半的真正總排放量。
CUP
/
文化
/
2021.12.15
17
:
46
少年們不打棒球,日本國民運動沒落之兆?
日本
社会
学生
家长
教育
棒球
运动
日本棒球界今年威風十足,先是國家隊贏得奧運金牌,赴美發展的大谷翔平選手,更在當地聯賽榮獲 MVP。但這項國民運動,正面臨存亡危機。作為球壇基礎的少年棒球,參加人數每況愈下,以往總是小學生理想職業榜首的棒球選手,如今也被 Youtuber 超越。出生率低固然是「禍首」,但男孩們遠離球場的原因,不只如此。
前页
1
...
33
34
35
36
37
3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