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家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经济
拜登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特朗普
外交
调查
苹果
能源
协议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选举
冲突
政治
人工智能
警告
历史
习近平
接种
普京
查看全部
cnBeta
/
科技
/
2021.07.26
4
:
25
东京奥运会金牌由废旧家电手机提炼而来:实现百分百再利用
日本
东京奥运会
家电
奥运
奥运会奖牌是各国运动健儿拼搏的终极目标。但你知道吗?本届东京奥运会的奖牌竟然是废旧品做的,实现了百分百再利用。7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从2017年起,东京奥组委开始搜集废旧小家电和旧手机,从接近8万余吨的小家电和620余万部旧手机中炼出了32公斤金、3500公斤银以及2200公斤铜。
cnBeta
/
科学
/
2021.07.26
4
:
02
科学家或在大脑中发现了一种能治疗癫痫的新修复机制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可能发现了一种之前未知的大脑修复机制。被称为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细胞被观察到超越了它们已知的作用并帮助受伤的神经元愈合,而这可能能为癫痫和其他疾病的新疗法铺平道路。
cnBeta
/
科学
/
2021.07.25
4
:
20
火星上的甲烷从哪里来?科学家用算法给出了答案
火星
科学家
甲烷
火星到底有没有生命体存在,一直都是科学家们想要求证的疑点。自好奇号登陆火星以来,似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全无生命特征,火星有过 6 次甲烷“呼吸”被探测到。但是呼吸点在哪里却一直没有头绪。近期科研人员顺着风建了模,将这个困扰已久的甲烷气体来源问题,着手解决。
cnBeta
/
科学
/
2021.07.23
23
:
41
科学家发现淹没在威尼斯潟湖中的古罗马道路遗迹
罗马
科学家
据外媒CNET报道,研究人员在著名的威尼斯潟湖中发现了文物和罗马时代的道路遗迹。在罗马时代,目前被水淹没的环礁湖地区可以通过陆地进入;然而,目前仍不清楚当时人类在多大程度上占据了该地区。
多维新闻
/
时事
/
2021.07.23
10
:
50
香港童书“憎恨政府”遭查 台湾别忘了《等爸爸回家》
台湾
香港
等爸爸回家
7月22日,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拘捕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五名理事,指该会出版的《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三本儿童绘本,涉犯“刊发煽动刊物”罪,试图“引起儿童对政府憎恨并鼓吹暴力”。该事件在香港再度引发波澜,台湾媒体则将之说成是“欲加之罪”、揶揄“港警怕极了儿童绘本”,似乎忘了民进党政府之前才查禁过大陆儿童绘本《等爸爸回家》。
rfi
/
时事
/
2021.07.23
5
:
32
科学家辨明行星周围尘埃圆盘 可望解密星体形成
科学家
(法新社巴黎22日电) 根据今天发表的一项研究,科学家第一次清晰地辨识出一个围绕太阳系外行星、由气体及尘埃构成的圆盘,此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揭开行星和卫星形成的奥秘。
联合报
/
社会
/
2021.07.23
4
:
49
千年能樂摔角手?《我家的故事》日本傳統新炸裂
日本
我家的故事
《我家的故事》和能樂搭配的竟然是「職業摔角」這種奇想組合,看似對立衝突,實則為宮藤官九郎的苦心安排。
cnBeta
/
科学
/
2021.07.22
20
:
43
天文学家首次观察到一颗遥远的系外卫星的诞生
卫星
天文学家
据外媒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遥远的系外卫星的诞生,这是第一次观察到这种仍然鲜为人知的现象。尽管系外卫星并不罕见,但事实证明,观察它们和行星形成的实际机会并不多见。
CUP
/
文化
/
2021.07.23
18
:
43
鄧景康:如想移民,應在中學時期開始規劃嗎?(上)
中学
升学
子女
家长
生活
移民
但若子女還在中學階段,卻是家長為他們考慮移民的合適時機,因為年輕人在沒有家長的指導及支持下,其實不容易走前一步。學生需留意學校的學科、課程及考試制度是否適合,就像我一直提及,在海外升學,當然要做足準備功夫,從選擇另一學習制度的角度做好資料蒐集,也是不錯的考慮。
CUP
/
文化
/
2021.07.23
18
:
41
方禮倫:Sensitivity And Tolerance Can Go Too Far 英國的極左意識形態
英国
国家
左翼
意识形态
歧视
移民
种族主义
英文
语言
作者身為中英混血人士,與香港妻子移居英國後,卻被指「種族主義者」,而不是被所謂的種族歧視。事緣他畢業的英國大學母校,有一些學生發起聯署,要求移除校內一名 400 年前的贊助人畫像,理由是這位善長曾經由「販賣奴隸」而得益。作者拒絕之後,即被該校的左翼學生稱為「種族主義者」。好笑嗎?
cnBeta
/
科学
/
2021.07.22
2
:
43
已困扰科学家40年:木星X射线极光谜团被揭开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尧中华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解释了困扰科学家40年的木星X射线极光的成因。这些发现发表在了2021年7月9日的《Science Advances》上。 这是行星研究人员首次描述木星X射线极光耀斑的整个因果链。木星产生X射线极光耀斑的机理可能在X射线天文学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cnBeta
/
科学
/
2021.07.21
20
:
55
天文学家推动关于巨型卫星星座的全球辩论
卫星
天文学家
航空航天公司在过去2年中发射了约2000颗互联网卫星进入地球轨道,使活跃的卫星数量几乎翻了一番。这已经引发了天文学家和其他观星者的担忧,他们担心夜空观测会受到干扰。在下个月的一个联合国论坛上,人们可能会讨论人类是否有权利享受 "黑暗和安静的天空",这将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最大国际步骤。这场辩论可以为科学家和公众如何处理大量新卫星提供一个框架。
华尔街日报
/
时事
/
2021.07.21
11
:
45
科学家表示德国洪灾警醒各国需为气候变化做好准备
德国
洪灾
科学家
气候
德国毁灭性洪灾上周造成170多人死亡,政界人士蜂拥而至洪灾现场时,无论党派立场如何,他们都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这次创纪录强降雨及后续灾难的背后推手。
CUP
/
文化
/
2021.07.21
18
:
41
救世軍:家長成為輔導員 助人助己
压力
家长
情绪
减压
辅导
今日的家有時如像戰場,家長們面對日常壓力,毫無喘息的機會。這時,同路人的理解及互相扶持,便顯得無比重要。阿英因為家庭經濟及學歷稍遜,缺乏自信及社交生活。然而,在救世軍朋輩家長輔導員華華與 Jojo 的陪伴下,阿英得以抒發情緒,也因為這兩位同路人而慢慢打開心扉。
cnBeta
/
科学
/
2021.07.20
5
:
03
“降噪”99.85% 我国科学家实现原创性量子存储方案
科学家
量子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中的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提出一种无噪声光子回波方案,成功将背景噪声从1光子降低到0.0015光子,实现高保真度的固态量子存储,对研发量子U盘和量子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cnBeta
/
科学
/
2021.07.20
4
:
05
科学家发明可利用指尖汗液发电装置
科学家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月13日报道,研发人员宣称,一种像石膏一样缠绕在手指上的新型可穿戴装置可以在人睡觉时收集汗水并利用它发电。这款装置的样机目前只能储存少量电力,需要连续佩戴3周才能为智能手机提供电力,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发人员希望未来能够提高容量。
CUP
/
文化
/
2021.07.20
18
:
50
以學術專業推斷真相:專家證人的歷史
社会
司法
学者
审判
专家
历史
法庭
证人
在「國安法」唐英傑案中,控辯雙方都出動專家證人,控方請來的是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辯方是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以及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其中辯方專家的陳述,彷彿向大眾上了一門社會科學課。過往很長的時間裡,西方法庭都並非以科學為依歸,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專家證人制度,其實到 18 世紀啟蒙時代以後才出現。
cnBeta
/
科学
/
2021.07.19
5
:
04
科学家找一种在室温下将甲烷转化为甲醇的方法
科学家
甲烷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在室温下将甲烷转化为甲醇的方法。该技术使用一种普通晶体作为催化剂,通过将其转化为有用的液体燃料并最终减少泄漏到大气中的甲烷。作为一种温室气体,甲烷的威力是二氧化碳的34倍,并且它在大气中的含量正在迅速上升。
cnBeta
/
科学
/
2021.07.19
3
:
22
科学家首次揭示了二碲化铀超导体的两次异常比热变化
科学家
正在寻找一种非常规超导体的科学家们,已经提供了迄今为止最让人信服的证据。在两篇论文中,马里兰大学(UMD)量子材料中心(QMC)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表明 —— 二碲化铀(或简称 UTe2)具有拓扑超导体的许多特征,或有助于找到构建量子计算机和其它未来设备的新方法。
联合报
/
时事
/
2021.07.19
21
:
02
英國病例激增仍解封 科學家批涉險進入未知境地
英国
科学家
解封
英國政府今天解除英格蘭日常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防疫限制,廢除所有社交距離。科學家和在野各黨痛批說...
cnBeta
/
科学
/
2021.07.18
20
:
48
科学家发现垂死细胞会“暂时保护它们的邻居” 以维持组织的完整性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为了实现组织的更新,人体组织不断地消除数以百万计的细胞,而不损害组织的完整性、形态和连接性。维持这种完整性所涉及的机制仍然是未知的。来自巴斯德研究所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最近揭示了一个新的过程,它允许被淘汰的细胞暂时保护它们的邻居免受细胞死亡,从而保持组织的完整性。这种保护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被破坏,会导致暂时失去连接。
cnBeta
/
科技
/
2021.07.18
9
:
12
科学家发现可中和多种冠状病毒的新冠病毒抗体
新冠疫情
科学家
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发表文章称,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不仅能有效对抗多种新冠病毒(SARS-CoV-2)变异毒株,也能对抗新冠病毒多种近亲的抗体。为了解为何某些新冠病毒(SARS-CoV-2)变异毒株能够逃脱抗体,美国西雅图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研究了从新冠患者血液提取的12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构域(RBD)抗体。
cnBeta
/
科学
/
2021.07.17
23
:
36
利用太阳的无线电信号,科学家找到了监测冰层厚度的新方法
科学家
利用来自太阳的无线电信号,科学家找到了监测冰层厚度的新方法。目前科学团队已经在格陵兰岛斯托尔冰川上成功测试,通过安装在冰面上的天线,利用太阳的无线电波测量冰的厚度,为冰层演化以及海平面上升提供廉价、低功率和广泛的监测方案。
cnBeta
/
科学
/
2021.07.17
23
:
25
音频“朱诺号”收到木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科学家已锁定大致发声源
科学家
正在执行科学考察任务的“朱诺号”近日收到了来自木星巨大磁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天文学家试图通过这些信号锁定了大致位置。通过监测木卫一发出的强烈电子流,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触发强大无线电发射的原因。在最新发表的成果论文中,揭示了像木星这样的气态巨行星所产生的巨大磁场行为。
cnBeta
/
科学
/
2021.07.17
23
:
04
科学家在二维多普勒光谱仪上实时捕捉到热密等离子体运动
科学家
来自印度孟买的塔塔基础研究院、来自英国约克大学和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的一支联合科学团队利用一个二维多普勒光谱仪,成功捕捉到固体表面不同位置的高强度、飞秒激光诱导的热密等离子体的运动。
cnBeta
/
科学
/
2021.07.17
12
:
13
科学家从1600年前的羊腿木乃伊中提取DNA
科学家
DNA
来自爱尔兰、法国、伊朗、德国和奥地利的遗传学家和考古学家团队已经能够对一只1600年前的木乃伊羊进行DNA排序。这只羊是在被称为Chehrābād的伊朗古代盐矿中发现的,标本对考古学家来说非常有趣,因为它揭示了古代近东地区的羊群饲养方式。
cnBeta
/
科学
/
2021.07.17
1
:
49
日本科学家重建“体外卵巢”,成功制造卵子
日本
科学家
本周的《科学》杂志上,日本的科研人员带来了干细胞领域的一项新突破。他们用小鼠胚胎干细胞,制造出了卵母细胞成熟所需的结构——卵巢中的卵泡。在干细胞制造的“体外卵泡”中,原始生殖细胞得以生成具有完整功能的卵子,这些卵子最终受精并孕育出了健康的小鼠后代。
cnBeta
/
科学
/
2021.07.16
6
:
54
科学家诱导微小颗粒的振荡开发可像微生物一样移动的微型机器人
科学家
机器人
哥伦比亚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工程师使用电场来诱导微小颗粒的振荡;这种运动可以被研究人员用来开发微型机器人。科学和工程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前沿领域是控制热力学平衡之外的物质,以建立具有与生物体相媲美的能力的材料系统。
cnBeta
/
科学
/
2021.07.16
3
:
49
科学家基于蛇毒制造出外科“超级胶水:能在几秒钟内止血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在手术或外伤中,快速止血可以挽救生命。现在,科学家们在该领域招募了一位不太可能的盟友--蛇毒。蛇毒是一种新型“超级胶水”的基础,这种胶水可以在光激活后几秒钟内止血。据了解,蛇毒的有效成分是巴曲酶(batroxobin)--也被称为蛇毒凝血酶(reptilase),这是一种从矛头蛇毒液中提取的凝血酶。
cnBeta
/
科学
/
2021.07.16
3
:
37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珊瑚细胞吞噬藻类的情况
科学家
珊瑚依靠与海藻的共生关系来维持良好的健康。这些藻类生活在它们的组织中,为它们提供养料来源和多彩的外观。像在澳大利亚大堡礁看到的那些严重的白化事件是这种关系“破裂”时发生的严峻证据。科学家们现在对这一现象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入了解,有史以来第一次观察到珊瑚细胞吞噬海藻的情况。
日经
/
时事
/
2021.07.15
22
:
01
日本比酷相机将开设“小家电便利店”
日本
家电
“家电便利店”的面积控制在大型量贩店的十分之一。销售手机、充电线、U盘等,还可修理手机屏幕。在网购普及的背景下,满足消费者“想立刻买来用”的需求…
cnBeta
/
科学
/
2021.07.14
20
:
18
科学家们正在将罗望子壳转化为EV的储能材料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除了电池,许多电动汽车现在还利用超级电容器来完成一些任务如在加速时快速提供电力。多亏了一项新的研究,这种设备的一个关键部件可能很快就能从废弃的罗望子壳中制造出来。虽然罗望子在北美和欧洲等地并不常见,但在亚洲和其他地区却被大量食用。
早报
/
时事
/
2021.07.14
3
:
54
越南三星家电厂集体感染 生产线继续运转
越南
三星
家电
(早报讯)越南胡志明市的冠病确诊病例剧增,在当地的多家企业相继停工。
CUP
/
文化
/
2021.07.14
18
:
42
曾詩敏:小孩子的氣度
个性
儿童
家庭
教育
三歲定八十,我們長成甚麼人,往往跟原生家庭和教育有莫大關係。面對批評、過失或事與願違,我們都需要有容人和納己的氣度,才可重整陣腳再出發。別以為小孩子不需要這些東西,也別以為他們不會懂;今日一個小行為,可能已是他們未來的某種雛形。
cnBeta
/
科学
/
2021.07.13
3
:
57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发出无痛血糖测试法
澳大利亚
科学家
据外媒13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已经研发出“圣杯”测试法,这是一种通过唾液检测血糖水平的非侵入性试纸检测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检测血糖水平的惯常做法是每日多次划破手指,然后将血液滴在试纸上进行检测,会产生痛感。
cnBeta
/
科学
/
2021.07.13
3
:
13
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基因编辑工具创造了新的甘蔗品种
科学家
甘蔗是一种重要的作物,是全球80%的糖和26%的生物乙醇的来源。但它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意味着有很多改进的余地。不幸的是,培育新品种既麻烦又费时,但现在研究人员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实现这一目标。
联合报
/
趣闻
/
2021.07.13
20
:
55
海鳥翅膀為什麼都是黑的?科學家找出解答
科学家
信天翁、海鸚、海鷗,為什麼許多海鳥(Seabird)都擁有黑嚕嚕的翅膀?一切都有理由,只待我們發現。最近科學家研究指出,這能讓海鳥以最省力的方式,飛到更遠的地方。
cnBeta
/
科学
/
2021.07.12
20
:
49
科学家开发自供电的植入物 可恢复受伤手指的触觉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当一个人的身体部位(如手指)的神经受伤时,该部位的触觉就会永久性下降,这种情况并不罕见。然而,一种自供电的植入式传感器有朝一日可以恢复这些受伤部位的敏感性。
cnBeta
/
科学
/
2021.07.12
20
:
11
科学家开发新系统 使用可旋转3D面部照片更准确地识别罪犯
科学家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警方的照片排查有一个问题--通常只包括嫌疑人的正面照片,这可能与证人看到罪犯的角度不一致。一种新的系统将允许证人可以旋转图像,其已被证明是更可靠的。
cnBeta
/
科技
/
2021.07.12
19
:
17
家电价不断上涨 老牌家电股为何却一路下跌?
家电
随着格力电器在一片争议声中通 过了《员工持股计划》,这家曾经的家电白马股,似乎重新看到了一丝复苏的曙光。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格力在资本市场的低迷走势依旧没有好转。在消息发布后几天时间里,格力电器仍旧接连下挫,截止发稿前已经跌到了49元以下。就在三个月前,格力的股价还曾到过63元的高位。
联合报
/
时事
/
2021.07.13
16
:
05
打了新冠疫苗仍染疫病故 為何科學家並不意外?
新冠疫情
科学家
疫苗
Delta新冠變種病毒正在英國肆虐,但近來染疫病故人數中,近半數都已接種新冠疫苗。然而,醫生和科學家卻未對此發出警告,且...
cnBeta
/
科学
/
2021.07.10
21
:
48
科学家提出亚原子“子弹”新来源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袁长征教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Marek Karliner教授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联合发表的论文指出了一个全新的、丰富的反中子和超子来源。这些罕见的亚原子粒子对于研究从原子核到中子星的最小距离上支配物质行为的力是必不可少的。
cnBeta
/
科学
/
2021.07.09
23
:
40
科学家发现新型恒星爆炸:“电子捕获超新星”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
科学家
恒星
据外媒报道,由Las Cumbres天文台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全球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恒星爆炸--“电子捕获超新星”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虽然科学家提出这个理论已经有40年时间,但现实世界中的例子却一直难以找到。它们被认为是由大质量超渐近巨支恒星(SAGB)的爆炸产生的,而这方面的证据也很少。这一发现也为公元1054年的超新星的千年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这颗超新星在白天被全世界看到,最后成为蟹状星云。
cnBeta
/
科学
/
2021.07.09
19
:
59
科学家们确定了人类大脑中有关灵性和宗教性的特定回路
人类
科学家
宗教
研究人员利用神经外科病人和脑部病变病人的数据集,将与精神和宗教信仰有关的病变位置映射到一个特定的人类大脑回路。世界上有超过80%的人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或精神信仰。但关于灵性和宗教性的神经科学研究一直很稀少。以前的研究使用了功能性神经影像学,即一个人在执行任务时接受大脑扫描,以观察大脑的哪些区域亮起。但是这些相关的研究往往给出的是一个不完整的、往往是不一致的结果。
cnBeta
/
科学
/
2021.07.09
13
:
49
科学家扫描2亿年前的化石 揭示了恐龙呼吸方式演变过程
科学家
恐龙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利用欧洲同步辐射中心(ESRF)的高能X射线,展示了南非2亿年前灭绝的恐龙Heterodontosaurus tucki是如何呼吸的。这项研究于2021年7月6日发表在eLife上。
cnBeta
/
科学
/
2021.07.09
13
:
40
NASA好奇号探测器让科学家改变了对火星岩石的认知
NASA
火星
科学家
认知
今天,火星是一个严寒有高辐射的极端星球。但是在几十亿年前,火星是湖泊系统的家园,可以维持微生物生命。但是随着气候变化,一个位于火星盖尔陨石坑的湖泊慢慢干涸了。科学家们有新的证据表明,高盐水从裂缝中渗入干涸湖底的土壤颗粒之间,改变了下面富含粘土矿物质的地层。
cnBeta
/
科学
/
2021.07.09
3
:
42
科学家将人工智能工具用于分析CT扫描 几秒钟内发现前列腺癌
人工智能
科学家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有望以各种令人兴奋的方式撼动医疗服务,它能够快速扫描医疗图像,并比人类更有效地发现疾病的迹象。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检测,他们的软件在几秒钟内就能比训练有素的放射科医生发现癌症的生长。
cnBeta
/
科技
/
2021.07.08
19
:
15
瑞典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更薄、更便宜的隔音墙材料
瑞典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没有人喜欢听他们邻居的音乐、电视节目或大声的谈话。然而隔音墙材料可能很厚也很昂贵。为此,瑞典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更薄、更便宜的替代品,即弹簧减音螺丝。
CUP
/
文化
/
2021.07.09
18
:
43
方禮倫:What Two Flags Say About English Patriotism 英國國旗和複雜的民族主義
英国
国家
国旗
民族主义
移民
英文
语言
在聖十字旗和美國國旗之間,一個混血的香港人,嘗到了層次豐富的身份和民族衝突,這種滋味,將來若有機會,住在英國的 BNO 香港人,或也將有機會感受。
星岛日报
/
时事
/
2021.07.08
10
:
29
印尼科興疫苗臨床測試首席科學家疑染新冠肺炎死亡
中国
印尼
新冠疫情
科兴
科学家
疫苗
印尼首席科興疫苗臨床試驗科學家疑因新冠肺炎死亡,官方並未做出詳細死因和回應。據印尼媒體報道,中國科興疫苗臨床試驗首席科學家巴夏亞爾(Novilia SjafriBachtiar)於昨日(7日)在醫院中逝世。巴夏亞爾不但擔任科興疫苗臨床試驗首席,亦是印尼國有生物製藥公司PT Bio Farma的監測和臨床試驗負責人。而PT BioFarma是負責在印尼產製科興疫苗。但有官員指,巴夏亞爾的遺體已依據新冠肺炎規定下葬。
联合报
/
时事
/
2021.07.08
6
:
17
英國決定7月19日全面解封 科學家譴責過於草率
英国
科学家
解封
英國首相強生計劃於19日解除英國經濟防疫措施,但此作法恐與部分他一直以來依循的專家意見相違背。 超過4000名專家聯署呼...
华尔街日报
/
时事
/
2021.07.07
8
:
35
一些人打了疫苗仍死于新冠,科学家说并不意外
新冠疫情
科学家
疫苗
疫苗并非100%有效,所以一些人即便接种了两剂疫苗,仍然会被感染。尽管存在突破性感染病例,完成接种的人群出现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显著降低。对抗感染能力更强的德尔塔变异毒株,疫苗也有效。
cnBeta
/
科学
/
2021.07.07
3
:
13
模仿人体皮肤 科学家研制出透气且能长期监测的电子皮肤
科学家
电子皮肤能附着在人体皮肤表面,通过分析毛孔来检测维生素 C、血糖等诸多生理特征。不过目前电子皮肤存在一个问题,由于不透气汗水会让其剥落并影响传感器精准性。为此,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出了新型电子皮肤,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多维新闻
/
时事
/
2021.07.06
8
:
31
新冠病毒溯源北京斥西方打压科学家 CNN罕撑中国疫苗
中国
新冠疫情
科学家
疫苗
自全球爆发新冠肺炎(COVID-19)以来,西方数次将病毒溯源矛头对准中国。多名西方科学家因支持“新冠病毒(SARS-CoV-2)自然起源说”遭到打压,对此北京予以斥责。值得注意的是,美媒CNN也在近期称赞中国疫苗。
engadget
/
科技
/
2021.07.06
6
:
22
科学家改造显微镜以实现即时 3D 影像拍摄
科学家
以显微镜拍摄的 2D 照片能为科学家提供的信息有限,但若想以 3D 影像来进行研究的话,现有的方案可以说费时又费力。首先你需要拍摄大量的 2D 样本照片,然后将形成的图像库导入专门的软件,最终经过运算才能生成多角度的 3D 影像。而来自美国德州西北大学的研究者日前想出了一种更为「简便和经济」的办法,他们设计了一款内含两套转动镜组,并可直接改装到现有实验室显微镜上的组件。相比 2D 转 3D 方案巨大的拍摄、运算量,它只需进行一次拍摄即可获得 3D 影像,速度差不多快了 100 倍。
cnBeta
/
科学
/
2021.07.05
20
:
47
科学家开发识别犯罪分子行踪的新取证方法 可能导致起诉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在开发一种新方法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该方法利用对设备、衣服和汽车上发现的土壤和灰尘的化学分析来识别罪犯的行踪。该定位系统允许警察或安全部门将在个人物品上发现的土壤残留物与区域土壤样本相匹配,以确定或消除在犯罪现场的存在。这项工作在最近发表后,作为Goldschmidt地球化学会议的主旨演讲提出。
cnBeta
/
科学
/
2021.07.05
19
:
46
科学家发现龙卷风的卷云标志:破坏性天气的早期线索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强烈的雷暴会将卷云卷入平流层,这是龙卷风、大冰雹或破坏性大风可能即将到来的信号。2021年6月20日,在芝加哥郊区的Naperville出现的EF-3龙卷风的风速为每小时140英里(225公里),吹倒了数千棵树,使11人受伤,并使数万人失去电力。龙卷风至少损坏了230座房屋,包括一座倒塌的房屋。
cnBeta
/
科技
/
2021.07.05
3
:
56
科学家开发敏捷的新型昆虫机器人 可在极小空间中快速转弯
科学家
机器人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师们创造了一种类似昆虫的机器人,它可以快速窜行并在一瞬间转弯。该机器人的“花式步法”归功于它使用不同的电压来交替使用粘性并进行急转。
cnBeta
/
科学
/
2021.07.05
3
:
21
科学家在北极 “最后的冰区”发现海冰浓度创历史新低
北极
科学家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西伯利亚的热浪、迅速减少的冰块和三倍于全球其他地区的变暖趋势,北极地区和地球上任何地区一样,都在感受着气候变化的冲击力。一线希望是所谓的“最后的冰区”,该地区的夏季海冰预计生存时间最长,因此成为依赖它的野生动物的避难所。但是新研究表明,即使这个希望的堡垒也受到威胁。
cnBeta
/
科学
/
2021.07.04
19
:
17
为什么会有金矿?科学家们发现了答案
科学家
为什么会有金矿?黄金是著名的非活性物质,而且似乎没有什么理由让黄金集中,而不是均匀地散布在地壳中。现在,一个国际地球化学家小组已经发现了黄金与砷一起集中的原因,解释了大多数金矿的形成。这也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黄金矿工和其他人一直处于砷中毒的危险之中。
前页
1
...
44
45
46
47
4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