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家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经济
拜登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特朗普
调查
苹果
能源
数据
协议
媒体
联合国
选举
冲突
政治
习近平
警告
历史
接种
人工智能
普京
查看全部
cnBeta
/
科学
/
2021.06.12
18
:
12
科学家正起草飞行汽车电池标准 充电5-10分钟飞行50英里
科学家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目前正在探索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的要求,并设计和测试潜在的电池动力源。该大学 William E. Diefender 机械工程讲席教授、电池与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王朝阳表示:“我认为飞行汽车有可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生产力,并为运输打开空中走廊。但是电动垂直起降车对电池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技术”。
cnBeta
/
科学
/
2021.06.12
17
:
21
为光子集成电路铺平道路 科学家发现提高硅光致发光方法
科学家
近日,科学家发现了能提高硅光致发光(PL)的方法。硅是所有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同时它在光子发射器和吸收器上的表现非常糟糕。而科学家的这项发现可能为光子集成电路铺平道路,提升其性能。这篇论文发表在《Laser and Photonics Reviews》杂志上。
cnBeta
/
科学
/
2021.06.12
8
:
08
引力在基本粒子的形成中的作用可能比科学家们想象的要大
科学家
引力在基本粒子的形成中发挥的作用可能比科学家过去认为的要大。来自RUDN大学的一个物理学家团队获得了描述粒子状波的半经典模型的解决方案。他们还计算了粒子的引力相互作用和它们的电荷相互作用之间的比率。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宇宙》杂志上。
cnBeta
/
科学
/
2021.06.11
23
:
31
“界限越来越模糊”:小行星和彗星可能比科学家此前认为的更相似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正如任何曾经试图打扫房间的人所知道的那样,清除灰尘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没有哪个表面能长期保持无尘状态。事实证明,太空也有些类似。太空中充满了行星际尘埃,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收集这些尘埃--在轨道上,在大气中,如果它足够大的话,在地面上就会成为微陨石。虽然标本可能不大,但事实证明,这种尘埃粒子正在改变科学家对小行星和彗星的概念,并足以重建太阳系历史中的整个场景。
cnBeta
/
科学
/
2021.06.11
22
:
54
用魔法打败魔法,科学家以虫治虫
科学家
《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在2020年,全球有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的问题。目前,我国粮食尚能保证基本自给、口粮安全,但受极端天气、有害生物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作为人口大国仍要保持警惕,并且需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其中,在人类历史上,农业害虫一直是造成粮食大量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cnBeta
/
科学
/
2021.06.11
22
:
49
科学家打造耳罩式血液酒精浓度检测方案 等效传统呼气式测醉仪
科学家
在酒驾查处行动中,交警普遍在快速筛查阶段使用呼气式仪器来检测酒精浓度。但为了确保数值的准确性,酒驾者也会被拉到医院接受抽血复核。不过得益于一项新颖的技术,未来这项工作或许可以变得更加无创。由近日发表于《科学报告》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可知,Kohji Mitsubayashi 教授带领的一支研究团队,已提出一种耳罩式的血液酒精浓度测试方案。
cnBeta
/
科学
/
2021.06.11
15
:
37
科学家用遗传数据训练人工智能 预测病毒感染患者病情发展
人工智能
科学家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人工智能(AI)算法筛选了数千兆字节的基因表达数据,确定在感染期间哪些基因是 "开启"或 "关闭"的,以寻找过去病毒大流行感染患者的共同模式,包括SARS、MERS和猪流感。
cnBeta
/
科学
/
2021.06.11
14
:
45
科学家揭开了有记忆系统中噪声辅助信号放大的面纱
科学家
信号可以被最佳数量的噪声放大,但这种所谓的随机共振是一种相当脆弱的现象。AMOLF的研究人员首次在一个充满油的光学微腔中研究记忆对这种现象的作用。以前的研究从未考虑过慢速非线性(即记忆)对随机共振的影响,但这些实验表明,当系统有记忆时,随机共振对信号频率的变化变得稳健。这在物理学和能源技术的许多领域都有影响。
cnBeta
/
科学
/
2021.06.10
16
:
05
科学家现在对疟疾自然免疫力有了新认识
科学家
2019年有40.9万人死于疟疾,大多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幼童。疟疾每年仅对非洲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20亿美元。现在,通过广泛实地考察和对布基纳法索农村地区儿童的密切跟踪,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改变感染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cnBeta
/
科学
/
2021.06.10
15
:
33
科学家意外发现垂死的超大质量黑洞 其光回波长达3千光年
黑洞
科学家
超大质量黑洞(SMBH)占据着星系的中心,其质量从100万到100亿太阳质量不等。一些SMBHs处于明亮的阶段,称为活跃的星系核(AGN)。AGNs最终会燃烧殆尽,因为SMBHs有一个最大的质量限制,科学家们早就在思考这个过程发生的时间。
cnBeta
/
科学
/
2021.06.10
13
:
06
科学家模仿蜘蛛丝创造聚合物薄膜以取代一次性塑料制品
科学家
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模仿蜘蛛丝的特性创造了一种聚合物薄膜,蜘蛛丝是自然界中最坚固的材料之一。这种新材料的强度与今天使用的许多普通塑料一样,可以取代许多普通家用产品中的塑料。
cnBeta
/
科学
/
2021.06.10
5
:
28
MIT科学家介绍基于拉曼光谱法的混凝土水合过程观测方案
科学家
混凝土的形状与耐久性,主要取决于普通水泥与水混合时开始发生的化学反应。而为了在真实条件下观察这些反应的进展,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支研究团队,刚刚在《LANGMUIR》期刊上详细介绍了他们《借助拉曼光谱法对水泥胶体开展基于时空分辨的化学去卷积》的新方案。在此基础上,新成像技术还有望为减少混凝土的大量碳足迹、以及未来的 3D 打印而开辟新的道路。
cnBeta
/
科学
/
2021.06.10
3
:
05
科学家打造可自我维持的绿色神经形态传感器
科学家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一支研究团队,刚刚展示了他们最新打造的一套电子微系统。其特点是能够在没有任何外部能量输入的情况下,对信息输入做出智能的响应,就像一个自主的生物体那样。在本周一(6 月 7 日)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上的一项开创性研究论文中,该校团队详细介绍了一种能够处理超低电子信号的新型电子设备。
CUP
/
文化
/
2021.06.10
18
:
41
Ryan Fung:歐盟定立碳關稅 逃稅不再簡單
企业
国家
欧盟
减碳
环保
环境保护
與其說碳關稅是一項不公平的懲罰機制,不如它是一面照妖鏡,讓人知道那些國家是真的擁抱綠色經濟,抑或只是一直把自己漂綠,兒戲看待「碳中和」承諾。
cnBeta
/
科学
/
2021.06.09
5
:
12
科学家用宽带隙半导体材料推进非线性光学技术进步
科学家
半导体
超快非线性光子学领域现在已成为众多研究的焦点,因为它能在先进的芯片上光谱学和信息处理中可以实现大量的应用。后者尤其需要一种强烈的强度依赖性的光学折射率,它能以甚至超过皮秒时间尺度和适合集成光子学的亚毫米尺度来调制光学脉冲。
华尔街日报
/
时事
/
2021.06.08
7
:
15
华裔科学家胡安明因隐瞒在华工作指控成为在美受审第一人
科学家
周一,美国检方开始在法庭陈述案件,指控胡安明对美国政府隐瞒了他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同时接受NASA对他在田纳西工作的补助金。
cnBeta
/
科学
/
2021.06.08
7
:
07
科学家们创造出类似于星际空间中存在的“外太空冰块”
太空
科学家
来自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创造了无定形冰,类似于星际空间的冰和我们太阳系中一些寒冷的冰雪世界的冰。他们记录了其无序的原子行为,这与地球上的任何冰不同。
星岛日报
/
时事
/
2021.06.08
4
:
13
俄羅斯科學家復活逾兩萬年前微生物 解凍後可繁殖
俄罗斯
科学家
一個俄羅斯的研究團隊發表論文稱,他們成功「復活」了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被凍結約2.4萬年的微生物「蛭形輪蟲」,並實現了繁殖。這種生物以承受極端環境的能力而聞名,可以抗輻射,承受低氧、飢餓和多年脫水。這項研究證明多細胞生物也能在數萬年間保持「無代謝狀態」。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了解保護輪蟲免受冰凍的生物學機制,從而發現如何冷凍保存其他動物(包括人類)的細胞和器官等。
CUP
/
文化
/
2021.06.08
18
:
45
【圖解】香港的虐兒問題
香港
社会
儿童
家庭
暴力
虐待
社會福利署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在香港,去年的虐兒個案總數比 2019 年輕微下降 6.6%,然而防止虐待兒童會認為,個案下跌或與疫情有關,因為兒童減少與他人接觸,變相更難發現問題。
cnBeta
/
科学
/
2021.06.07
16
:
32
科学家发现北极轮虫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被冻了2万多年后还活着
科学家
Bdelloid轮虫是多细胞动物,小到你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尽管它们体型庞大,但它们以坚韧著称,能够在干燥、冰冻、饥饿和低氧环境中生存。2021年6月7日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显示,它们不仅能经受住冰冻,而且还能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中坚持至少24000年并存活下来。
cnBeta
/
科学
/
2021.06.07
15
:
06
科学家正式命名澳大利亚出现过的体型最庞大的恐龙
澳大利亚
科学家
大约9200万年前,绰号为"库珀"的恐龙被卡在了泥土里。泥浆封住了这只巨大长颈食叶恐龙,掩盖了它的骨头。2007年这只野兽化石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南部小镇埃罗芒加附近的一个牛羊牧场下面被挖出。
CUP
/
文化
/
2021.06.03
18
:
46
當「袋鼠」不可恥?南韓青年與父母們的雙贏
韩国
社会
南韩
家庭
成年人
父母
今年初南韓統計廳公佈,當地正值 3、40 歲的未婚男女當中,多達 4 成半至 5 成半人仍與父母同居。他們被媒體標籤為「袋鼠族」(캥거루족),長大了也離不開哺乳袋,無力自立。但事實上,部分「袋鼠仔」賺錢不少,也有「袋鼠爸媽」不願放手。對這些家庭來說,共住一室互相幫忙,反而達至某種雙贏。
CUP
/
文化
/
2021.06.03
18
:
44
【短片】5 首曾經出現的國歌
中国
影片
国家
国歌
历史
2020 年 6 月 12 日,「國歌條例」正式在香港生效。一年過去,有參與反國歌法示威的市民被判監,也有港台節目因內容涉國歌而被無限期扣起並送交律政司研究。中原大地的國歌,到底是否「自古以來」就如此「神聖不可侵犯」?
CUP
/
文化
/
2021.06.02
18
:
49
人在中國,未婚生子如出櫃
中国
社会
人口
单亲家庭
单身
女性
家庭
生育
上月,中國公佈人口普查結果,官方承認人口增長放緩,近日政府更推出三孩政策,鼓勵生育的意味不言自明。人們不想生育自然有不同原因,彭博社(Bloomberg)上月一篇評論文章便認為,需要改善婦女的生活、減輕身為人母的負擔、顧及未婚產子母親所承受的恥辱,才有望提升生育率。言猶在耳,「紐約時報」近日報道,未婚生子的中國女性,經常遭剝奪福利。
CUP
/
文化
/
2021.06.02
18
:
47
疫情加劇貧富差距,反有望促成全球經濟衛生大合作?
疫情
疫苗
发展中国家
经济
疫情危機沒有留下長期傷疤的真正好處是,先進國家也有望大幅自我修復其公共財政。這與金融海嘯形成鮮明對比。然而,儘管有這麼多好消息,先進國家的數據卻遠不代表全球情況。
前页
1
...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