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家知道,香港有人種花,我哋嘅鮮花質素靚過許多進口貨。」信哥邊說邊抱起一大束劍蘭在懷裡,笑到見牙唔見眼,自信滿滿地說。
經過百多年發展,香港除了經濟發達,還擁有高效的衛生體系和世界級郊野公園。香港史其中一個轉捩點是 1841 年英軍登陸香港,過去很多討論聚焦港英政府大規模的社會和經濟改造,然而其管治實際上也大大改變了城市地景和自然面貌。香港大學 Robert Peckham 教授就曾在 Modern Asian Studies 發表文章,探討 18 世紀末、19 世紀初香港綠化。 查看文章
近日,政府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計劃重整科學館和香港海防博物館,而沙田文化博物館亦可能被「殺館」。1962 年香港博物美術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及香港藝術館前身)成立,過了半個世紀,香港辛苦經營出的世界級博物館體系將何去何從,仍是未知之數。而我們今天所擁有的,其實也經過很多偶然與掙扎。索邦大學 Daphné Sterk 就在 Museum History Journal 講述香港大會堂博物院的故事,那是香港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卻彷彿在公共記憶中完全消失。 查看文章
美國現有 24 個州份,加上華盛頓和關島,批准娛樂用大麻合法化。中國人經營的大麻農場隨之湧現,它們有的持商業種植許可,但也有大量無證種植。非法種植大麻並不新鮮,但「華爾街日報」報道,近幾個月來自中國而且不斷擴張的大麻種植引起了特別關注,幾個州的執法官員表示,一些大規模非法種植由中國跨國犯罪組織營運。 查看文章
原本只是普通打工仔、與製酒沾不上邊的 Ivan 與小阮, 在 2018 年一場旅途中發現值得探索的目標。一年後,二人創立香港首間氈酒蒸餾廠 Two Moons Distillery。找過「香港最後的打銅匠人」炳記修理小型蒸餾器、利用香港農作物製作氈酒…… Two Moons 創辦人探索香港寶藏之餘,也面對申領牌照、由零開始磨鍊蒸餾技巧、疫情衝擊等重重困難,旨在為香港注入一些新元素。 查看文章
缽仔糕雖是我們的平民小吃,但要做得好一樣不易,要精心計算和經驗。整個工序首要是磨米漿,最好用舊米,水分較少,質感強,做出來的糕才夠煙韌,有濃郁米香。紅豆卻不能用舊貨,否則不夠腍,要大大粒,煮得軟,下得足。 查看文章
「Storyverse」是一部漫畫合誌,由六位本地漫畫創作人製成。這次他們於 WURE AREA 舉辦原創漫畫發佈展,除了可觀賞漫畫原稿、紙本「Storyverse」外,亦展出以「另類漫畫」為題的藝術作品。來一趟新一代的漫畫宇宙之旅,可能會讓你對漫畫有更多的看法及想像。 查看文章
上月一個星期六晚上,香港地上演了一場扣人心弦的職業摔角表演。本地、遠道而來的各國職業摔角手在擂台上埋身肉搏,觀眾個個眼神熾熱,歡呼尖叫此起彼落。 查看文章
從法律上說,門內屬於私人空間,門外屬於公共空間;但從地理上說,兩者不可割裂,尤其是戶內與戶外的街景本來是相連,門內的人也活在門前的風景裡,那裡有美麗的榕樹、老舊的公園、狹窄的馬路,都與居住或工作在這裡的每一個人有關。這次我們節錄了 3 本書,談談各自門前的風景。 查看文章
旅發局為了響應「香港夜繽紛」活動,將會復辦美酒佳餚巡禮(Wine and Dine Festival),並計劃引入「大灣區人氣美食」如順德三寶(魚皮餃、魚腐、鯪魚球)、順德蒸豬手等,還會提供避風塘炒薯仔等「地道風味小食」。有網友指,「美酒佳餚巡禮」就應該喝葡萄酒、鋸牛扒,吃鯪魚球是自貶身價。請恕我不敢苟同。 查看文章
泰國大麻合法化超過 1 年,店舖遍佈曼谷,無論是在大麻藥房買株大麻捲煙、在咖啡店享用「快樂餐」,抑或在夜店嘗嘗果味大麻,總能滿足不同需求。不過,由於競爭激烈、供應過剩,加上新任政府可能推出種植及銷售相關的新規定,難免令有意涉足當地大麻產業的國內外投資者卻步。 查看文章
今年 6 月中,我們一班對本地獨立音樂有興趣的學者「Society of Hong Kong Indie Studies」,在香港學會 2023 年研討會發表了 4 個關於本地獨立音樂的專題演講。這次應該是香港學術界首次有研究小組在大型研討會探討獨立音樂。在這個香港社會快速變遷的時期,希望以多學科的角度提供一點獨立音樂文化圈的資訊,讓各界學者及以外的人士知道,儘管獨立音樂在香港社會還比較少人認知,這文化在其中仍佔有一個重要地位。 查看文章
「海印」創辦人王樂怡(Emma)中學畢業後,誤打誤撞當上海洋哺乳類動物訓練員,從此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後來更到台灣修讀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課程、考取了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鯨豚導賞員資格。回到香港,Emma 手雕鯨豚印章、口傳海洋故事,用不同方式推廣海洋教育,身體力行報答海洋。 查看文章
經過多年文化交流和磨合,大部分香港人都懂得吃日本菜的禮儀…… 反而在香港的日本餐廳,客人有時會比較放鬆,畢竟非在日本本土,大家都認為規矩不是金科玉律。吃壽司還好,食客會嚴陣以待,至於其他日本料理,有時卻會掉以輕心。我訪問了 I M Teppanyaki & Wine 總廚兼創辦人莫燦霖 Mok san,他說做鐵板燒,最怕人遲到。 查看文章
一直不知怎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惟有亂石投林試盡所有方法。最近有幾位日本朋友來港,我跟他們到古洞的悅和醬園參觀,讓外國人了解香港豉油和各式醬料的生產過程,嘗試先「說好香港豆豉」。 查看文章
其實無關炸蝦丸事,是酒樓的制度問題,好的炸蝦丸可用海蝦去殻,搓成膠,用豬網油包,蘸蛋白炸香,一樣好吃。在炸蝦丸出現前,飲宴酒席常見的是百花炸釀蟹箝,聽名字都知複雜得多。 查看文章
呂嘉俊做了 20 年的雜誌飲食記者和編輯,直到 2021 年所工作的媒體結業,以個人身份繼續書寫,追溯各種飲食文化的根源。近日,他將其飲食專欄結集成書,決心為香港菜留下更完整、更有系統、更活靈活現的記錄。 查看文章
談及香港的獨立出版,大家隨即會想到近年的蜂鳥、紅出版,或者是一些文化機構 —— 水煮魚文化或是香港文學館,甚至是已經一書難求的素葉出版社。獨立出版社的自由度高,可以出版的面向也相當廣闊,今天想談談獨立出版社那些較為學術的書籍。 查看文章
「香港動漫電玩節」將於月尾開鑼,過往館內會設立「香港原創遊戲展」,是少數能讓本地開發者展示作品的渠道。只是,這個展區自去年開始也消失了。成本愈來愈高,支援愈來愈少,不過,獨立遊戲開發者畢子和 Janus,多來年始終忠於自己的遊戲創作。 查看文章
由日治時期的「台灣料理」開始,到後來稱為「台菜」,這當中經歷了很多變遷,台菜往後吸收了北投酒家菜的精神,又結合了台灣人節慶辦桌的各種菜式,到戰後台灣物資短缺,人民生活清苦,台菜卻一直轉化和收納,把清粥小菜的食物、煮內臟的飲食文化,都收入台菜之中。 查看文章
同樣是由外地傳入,再轉化出新的模樣,但大家認為漢堡包是美國國食,香港的沙嗲牛肉麵卻是「混雜而成」的產物,這是否雙重標準呢? 查看文章
那些叉燒湯意、炒蛋多士、熱奶茶全部都有香港特色,原創性十足,更幾乎難以複製,論廣泛程度,相信全球沒一個國家有這麼多的人,會吃類似的早餐。再數下去,茶餐廳內很多飲品食物,或者車仔麵的食法和各種小吃,同樣是香港人創作,絕對該獲得一個「香港菜」的名字。 查看文章
「炳記銅器」是香港最後一間手打銅器店,爸爸陸炳在 40 年代帶著其打銅手藝由內地來到香港,在鄰居和夥計幫忙下購入油麻地咸美頓道一個舖位創業。後來兒子陸樹才和陸強才繼承父業,將小店經營至今。兩位耄耋兄弟數十年來「銅」舟共濟,默默見證歲月流逝、行業興衰,終於決定於年底退休。早已成為咸美頓道日常的打銅聲,今年之後恐成絕響。 查看文章
中環士丹利街,於上世紀 60、70 代曾經是熱鬧的「相機街」,聚集十數間曬相舖、相機器材店和影樓等等。隨著時代變遷,不少相機老店相繼結業,行業風光不再,連最後一位老將 —— 鍾沛攝影器材行,也宣佈今年 6 月下旬結業。世界變幻無常,街舖變網店,菲林轉數碼,在沉默中消亡前,且聽老闆鍾景林娓娓道來。 查看文章
有香港宗教界人士稱「『基督教中國化』即『本色化』、免太多洋教色彩、將基督教信仰與中國文化融會貫通」。提到基督教中國化,不妨回首當年太平天國創始者洪秀全。在太平天國的基督教裡,洪秀全從理解清代基督教傳教士梁發編寫的「勸世良言」開始,到修改「聖經」內容,充分將個人本色帶到基督教之中。 查看文章
由祁凱達與徐岱靈聯合執導的電影「尚未完場」通過猶太商人歐德禮(Harry Odell)一生,追憶香港的變遷。歐德禮在戰後投身娛樂事業,創辦萬國影片公司,興建璇宮戲院,邀請世界級樂手來港獻技,被視為香港第一位大娛樂家。其實香港的故事可以放諸亞洲冷戰經濟史來閱讀,一班亞洲音樂家就組成「遠東音樂經理協會」(Impresarios Association of the Far East)作國際交流。 查看文章
「以照片拾遺,留住留不住」,是林曉敏三年前設立「香港遺美」專頁的初衷。她在大學開始已會藉攝影記錄社區,假日遊走於大街小巷,發掘其他人未必發現的美好事物,透過自己的鏡頭和美感將它們拍下來,連結社區的人和事。 查看文章
上水貨舖的上水店於 4 月 30 日結業,結束一場在上水的實體店實驗。然而,關於香港製造,他們的努力卻未完結,一切仍在試驗中⋯⋯ 查看文章
政府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令不少碩果僅存的本地鄉郊傳統工業逐一面臨收地命運,包括䇄立上水古洞 36 年、香港最後一間出產混凝土定位磚的工廠中華玻璃纖維製品有限公司。 查看文章
香港寸金尺土,有位影迷卻偏偏堅持付 5 位數字的租金在深水埗開舖,經營一家實體日本版電影宣傳單張專門店,闖出一條不一樣的血路。 查看文章
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要推廣種植甚至發展農業,絕不容易,但仍有人願意花時間花心機花錢,將這熱愛的種子散播出去,吸引更多人了解行業生態。 查看文章
香港近年出現不少親子農莊,讓小朋友有更多機會接觸大自然,可以更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學等大型機構也會發展天台耕作,讓員工可以抖抖氣。人們意識到耕種農作物不單能生產糧食,更能促進身心健康。在世界各地,愈來愈多教育學家和建築師亦正思考,如何結合市區農莊和幼兒教育,鼓勵幼兒全人發展。 查看文章
Openground 進駐深水埗大南街 7 年,在地下設 cafe 和售賣設計書籍,閣樓則辦展覽,供公眾免費入場,可惜近年經營困難,最終蝕七位數字離場。告別前夕,創辦人林欣傑(Keith)回首分析 Openground 到此為止的死因 —— 香港,真的養不起這樣的複合式藝文空間嗎? 查看文章
談起藍染,大家或會想起日本、非洲或中國等地的傳統手工藝,不過,製作藍泥染料的馬藍,早已活在香港過百年,跟鄉村傳統染布文化息息相關。環境生態藝術家郝立仁(Benjamin),過去幾年研究本地馬藍的成長故事,籌辦「源山手染」藝術項目。 查看文章
國防部近日修改《全動法》,被批若干爭議條文有擴權干預媒體之嫌,但卻有綠營支持者護航說那是國安必要之舉。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直批,是不是一定要親耳聽到執政黨說「對,我就是在消滅反黨言論」才會相信?他 查看文章
隨著全球暖化趨勢持續,冬天的氣溫不斷上升,許多在高緯度環境生長的水果受到影響,例如英國本土蘋果,就需要在冬天累積足夠的能量。面對氣候問題,當地蘋果較難長出果實,未來將面臨滅絕危機,甚至被日本或紐西蘭的蘋果取而代之。 查看文章
分娩就是這樣違反直覺的過程,如果真的有造物主衪一定是虐待狂。 查看文章
兔年剛開始,一直回想過去一年到底吃過甚麼。要說最難忘的飲食體驗,不是甚麼山珍海錯,反而是幾個月前在北區農田內吃過的一頓飯。這餐飯由幾位農夫製作,9 成是素菜,食材都是來自香港農田,按時節氣候做成創意十足的菜式。 查看文章
5 年前,農青 Billy 加入農業組織「復耕者聯盟」,5 年後,年僅 26 歲的他已挑起大樑,在打鼓嶺週田村經營 4 萬呎農場,種出來的過千棵高麗菜,比蘋果還要甜!面對銷售這一關,他並不孤單,在該組織創辦人葉子盛帶領下,Billy 與幾位農青合力開拓本地菜產銷一環,不僅親自落區到超市開檔賣菜,亦推介與時令白蘿蔔一同享用的冬日食譜,務求讓本地菜更易「入屋」。 查看文章
市建局去年表示,未來 5 年將推出 10 個重建項目,其中包括油麻地和旺角的項目。位於新填地街的百年木器店泗祥號,也擔憂自己店舖座落重建區,第四代店主何國標(Louis)坦然沒辦法,「這是生老病死的必經階段,做得一天得一天吧」。隨著時代變遷,泗祥號從製造航運律囉、車木演變成冷氣木餅,默默尋找喘息空間,同時見證油麻地的滄海桑田。 查看文章
幾年前,我編過一本關於香港街頭小食的書籍,走訪了多區,方發覺賣港式小吃的店少之又少,就算苟延殘喘,味道也大不如前,於是我認真思考,到底是甚麼力量殺死港式小食? 查看文章
薑有驅寒、抗發炎及抗氧化等功效,廣受大眾喜愛。然而,要種出薑辣素夠濃的「老薑」,得花至少 9 個月。相對 3 個月便長成的葉菜,薑一年通常只有一茬收成,計算成本效益,本地農夫多以聊備一格的心態,闢出一小片農田種薑自用。Rebecca 卻是少數種薑銷售的生產者,過去一年,她培育了幾款薑,又研製薑糖及生曬薑片乾,農曆新年將至,她忙於將收成交給小店研發薑汁年糕。 查看文章
置身 2 萬呎的粉嶺咖啡園,中日咖啡農金啟文,將下半生投入栽種港產 Arabica 咖啡豆。見她雙手捧著新一茬的出產,像抱著剛出生的嬰兒般,喜上眉梢。剛過去的周日(18 日),她廣邀友人和農場義工來品嚐咖啡,希望終有一天,能把香港咖啡豆帶到日本,參與 2025 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 查看文章
英國每年售出超過 800 萬棵聖誕樹,美國估計有 2,500 萬至 3,000 萬棵。根據美國一項調查,選擇以活聖誕樹作裝飾的千禧世代比嬰兒潮一代高 82%。其實聖誕樹對環境的利弊,不單關乎它和人造樹在碳足跡上的比較;其種植涉及土地運用,對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的影響更遠超乎想像。 查看文章
根據聯合國在今年公佈的數字,全球仍然大約有 8.2 億人生活在饑餓之中。與此同時,糧食生產又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大約 25% 到 30%。如何能夠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生產足夠糧食去養活全球人口,一直是各國學者和農業專家苦惱的問題。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介紹一款古代食糧「混合麥」(maslin),如何成為對抗糧食危機的關鍵。 查看文章
加拿大冬季的日常,籠統說只有黑、白、灰三種顏色:黑是瀝青路、白是蓋過一切的積雪、灰是混了沙塵的融雪。然而,幾個月前安大略省的夏季,筆者駕車駛過 country road,Window XP 桌面一樣的風景是基本,沿路更可以看到一塊塊茂盛的粟米田。 查看文章
數十年來,歐盟都嚴格限制轉基因食品,但今年夏季熱浪與乾旱夾擊,直接影響農業和畜牧業,衝擊歐洲食品生產。乾旱使歐洲很多河流、湖泊水位不斷下降,有些甚至接近乾涸。同時,俄烏戰爭亦動搖農業供應鏈,部分政客開始重新思考歐盟長期以來反對轉基因生物和基因編輯作物的立場。 查看文章
熱浪、山火及異常乾旱天氣,近年不斷威脅南歐的傳統葡萄園,酒商都面對前所未見的失收。有葡萄酒商於是向北極圈尋找出路,其中瑞典過去未被視為理想的葡萄產地,如今葡萄園卻愈開愈多,搖身一變成為歐洲新興葡萄產地。 查看文章
朱古力由可可豆製成。理想的可可豆產地分佈在赤道以北或以南 20 緯度內,例如西非的象牙海岸、加納,東南亞的印尼、南美洲哥倫比亞等,有如葡萄紅酒或咖啡的原料,不同地區的地形、氣候和土壤,都會形塑出截然不同的風味。但可可豆的傳統發酵方式難以控制質素;科學家及朱古力製造商正嘗試從發酵入手,捕捉其風味,製作更好味的朱古力。 查看文章
太空人長時間在地球以外執行任務,難免面對由環境不同帶來的健康問題。不過,最近有科學家研發出「太空生菜」,有助太空人在漫長旅程中保持骨骼健康,未來甚至可以幫助有骨質疏鬆風險的人。 查看文章
一條街一片土地背後藏有很多事情,植根了一套文化意義。要消滅一個地方,抹走歷史,在泥土面鋪上石屎,改一個新名字,那都是表面工夫;最重要是,令他們再吃不到自家土地種出來的蔬菜,人沒有根,到哪裡都像流浪。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