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生物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疫情
投资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能源
数据
联合国
媒体
接种
习近平
选举
协议
政治
冲突
警告
历史
普京
特朗普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2.08.05
18
:
46
大熱天時,德國人已開始儲木過冬
德国
社会
天然气
暖气
木材
生物质
能源
德國有近一半家庭使用天然氣供暖。自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之後,燃料價格上漲,供應亦變得不再可靠,像近日俄方北溪 1 號天然氣管道供應歐洲的天然氣量再減一半。不少德國家庭因擔心能源危機,即使氣溫高達攝氏 40 度炎,亦已開始為寒冬做準備,大量囤積木材作為燃料;政府更補貼將燃氣暖爐換成燃木火爐的住戶。
cnBeta
/
科学
/
2022.08.04
4
:
24
利用人体微生物自发电 可穿戴设备普及更进一步
微生物
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新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微型可穿戴设备普及的可能性,也就是利用人体微生物进行自发电的储能技术。一直以来,限制着人体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电池技术,尤其是对于一些植入式的可穿戴设备而言,如果要做成微型化,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储能,也就是供电系统的微型化。
cnBeta
/
科学
/
2022.07.23
22
:
56
科学家重建远古微生物 有望帮助人类寻找外星生物
人类
科学家
微生物
科学家在活的微生物中使用光捕获的蛋白来重建地球上远古生物的生命。这些努力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其他行星上存在外星生命的迹象,这些行星的大气可能更接近于我们早期的前氧行星。
cnBeta
/
科技
/
2022.07.21
5
:
16
我国海关截获国内从未见分布蟑螂:检出了70余种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
蟑螂
生物入侵不容忽视,由于缺少天敌,有些外来的动植物在国内会疯狂地繁殖,而有些则会携带罕见的病菌,给本土生物带来严重威胁。近日据拱北海关消息,近期中山港海关、珠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国家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在中山港口岸对一批自圭亚那进口的原木进行联合检疫时,共截获10只蜚蠊成虫和若虫,现场关员迅速取样送实验室鉴定,并对同批次货物严格实施检疫处理。
cnBeta
/
科学
/
2022.07.19
10
:
41
Persephone将人类粪便用于探索和治疗肠道微生物组
人类
微生物
肠道
Persephone是一家生物技术初创公司,在1500万美元和大量人类粪便的帮助下,正在建立一个人类微生物组的数据库,并汇集了一份有用的生命形式最佳清单,它可以做任何事情,从缓解消化到对抗严重疾病。
星洲网
/
时事
/
2022.07.07
21
:
53
受微生物污染 澳产木瓜霜紧急回收
微生物
污染
澳洲木瓜霜是到当地旅游的手信之选。但澳洲药物管理局(TGA)周四宣布,在布里斯班生产的木瓜霜Lucas' Papaw Ointment因有微生物污染须紧急回收,当中涉及11批次。...
CUP
/
文化
/
2022.07.06
18
:
45
比起「動物會痛嗎」,更應該問「動物的感覺」?
人类
伤害
动物
感官
生物
疼痛
知觉
烹煮活蝦時,蝦在沸水中跳動的模樣,看在人的眼中,或者代表承受疼痛的表現。近年也有研究證明魷魚及蝦類在內的頭足綱和十足目甲殼類動物均有知覺。但「疼痛」對一隻蝦而言,意味著甚麼?2021 年普立茲獎得獎者、科學記者 Ed Yong 在新著 An Immense World 提出,比起「動物是否有感覺」,更應該問的是:「牠們的感覺,是怎樣的?」
rfi
/
时事
/
2022.06.23
2
:
02
「露西」化石是他发现 古生物学家柯本斯辞世
生物学家
出版商贾可布(Odile Jacob)推文说,「法国失去了一位伟人」。他说,柯本斯除了拥有科学技能,还是「才华横溢的作家、讲故事的人和非文学类作家」。
联合报
/
财经
/
2022.06.22
1
:
58
喝啤酒少見的益處?科學家發現腸道微生物群增加
科学家
啤酒
微生物
肠道
人體腸道微生物攸關一系列健康結果,葡萄牙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無論是傳統啤酒、還是越來越受歡迎的無酒精啤酒,適度飲用淡啤酒其實可以增加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
CUP
/
文化
/
2022.06.08
18
:
46
在保育學家努力下,美洲豹有機會重現美國?
美国
墨西哥
社会
保育
动物
生物多样性
美洲
美洲豹
由於人類過度捕獵、城市擴張和環境污染,地球上很多珍貴動物已絕種又或者瀕臨絕種,威脅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保育學家嘗試扭轉劣勢,近年也有一些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分享專家如何嘗試令美洲豹(jaguars)重現美國。
CUP
/
科技
/
2022.05.30
18
:
49
生物學愈進步,生物保安愈艱難
传染病
基因
实验室
沙士
流行病
生物武器
病毒
监管
细菌
1972 年,世界首次就「禁止生物武器公約」達成協議。當時設計和生產生物武器既昂貴又困難。無論是 1977 年懷疑由實驗室外洩引起的蘇聯流感,或 1995 年日本奧姆真理教使用的沙林毒氣,也不曾像流行病般影響全球。但隨著人類研究病毒的科技愈進步,DNA 定序與合成等技術價格迅速下降,像新冠病毒或破壞力更強大的病毒,將可能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中產生。
CUP
/
科技
/
2022.05.20
18
:
42
科學狗:AI 改造酵素食食食外賣膠盒
塑胶
生物降解
科研
酵素
美國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開發出一種能夠快速分解 PET 類塑膠的新酵素,有望加速解決世界上最大的環境問題。如果他日可以靠酵素將PET「解聚」,生物降解成單體然後循環再造,則有望比現有的化學解聚方法消耗較少的能源,讓回收業更綠色。
CUP
/
科技
/
2022.05.05
18
:
46
大自然的「綠色黃金」微藻,可開創可持續未來?
可持续发展
塑胶
海藻
环保
生物燃料
蛋白质
饲料
大家或較熟悉海藻這大型藻類;其實在海洋、淡水湖泊和河流中,還有大量同為水中生長的光合生物 —— 微藻。這些微小的生物是地球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它們相對容易養殖和收穫,甚至能利用廢棄營養物生長,來生產可用作食物或生物能源的生物質。藻類生物質還含有廣泛的有用分子,可用於生物塑膠、生物燃料、保健品、化妝品和食品成分。微藻因此有「綠色黃金」之名。
cnBeta
/
科学
/
2022.05.04
5
:
39
研究人员利用DNA测试对海洋微生物进行革命性的全面区域诊断
海洋
研究
DNA
微生物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J. Craig Venter研究所(JCVI)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科学家们使用类似于家谱研究中使用的遗传学研究工具来评估加州海岸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其结果是发展出一项突破性的技术,研究人员将能够用来诊断海洋食物网底部影响商业上重要鱼类的丰度或造成有害藻类繁殖的条件。
VOA
/
时事
/
2022.05.03
0
:
32
美联邦法院判定中国籍瑞士生物学家窃取药物研究成果 案件牵涉中国政府直接参与
中国
瑞士
研究
生物学家
药物
政府
法院
美国司法部宣布一个联邦陪审团认定一名中国籍瑞士生物学家阴谋窃取了制药业巨头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公司的研究成果,称被告非法窃取了商业机密为自己和其妹控制的公司牟利,其中一间公司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资助。
CUP
/
文化
/
2022.04.29
18
:
48
切爾諾貝爾的神秘黑菇:科學家研究輻射的關鍵?
社会
生物
真菌
辐射
當俄烏戰爭陷入拉鋸,俄軍手上的板斧愈來愈少之際,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警告核戰隨時會爆發。1986 年,同樣在烏克蘭地區,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核電廠意外「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告訴世人核災難的可怕。多年來科學家一直仔細研究當年的災難現場,希望為人類找出應對輻射的方法,其中一個重點研究對象,就是核電廠內生長的奇怪黑菇。
CUP
/
科技
/
2022.04.29
18
:
46
生物採礦可避免破壞環境?
微生物
采矿
环境污染
矿物
生產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等產品所需要的礦物,通常比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同類產品更多,推高礦物需求,令減少採礦環境破壞和擴大使用低碳能源之間出現矛盾。不過,採礦方式不單只有粗暴使用化學物料提取,近年業界便積極研究另類開採技術,例如利用生物科技作生物採礦。
CUP
/
科技
/
2022.04.25
18
:
46
酶分解塑膠,可以應用了嗎?
企业
回收
垃圾
塑胶
生物降解
细菌
酶
塑膠污染日益嚴重,有人呼籲要從源頭減廢,停用塑膠;有人則提倡做好塑膠回收,以減少塑膠垃圾。傳統的回收塑膠方法是以熱力融化塑膠產品,製成再生塑膠。除此之外,化學家正拆解食塑細菌進食塑膠的秘密,發展以細菌和酶分解塑膠和作工業回收。
CUP
/
文化
/
2022.04.19
18
:
46
物質生態學:要腐朽的雕塑
美国
可持续
材料
物料
生物降解
艺术
艺术品
在美術館中展出的雕塑,通常由堅固材料製作而成,適合永久保存,以顯藝術品的雋永。美國-以色列設計師兼建築師 Neri Oxman 卻反其道而行,在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中展示兩個一模一樣,並會自行分解的雕塑,其中一個會讓它腐朽,回歸自然;另一個則會加以保養,讓參觀者看到兩者的變化。
cnBeta
/
科学
/
2022.04.14
19
:
45
研究:氯化的饮用水并不会破坏幼儿的健康肠道微生物群
研究
微生物
饮用水
肠道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数据,全世界每天有超2000名儿童仅仅因为缺乏清洁的饮用水而死亡。虽然像塔夫茨大学的工程师们已经设计出一种简单、低成本的净化水的方法--他们使用氯气净化低收入国家的饮用水,但一个普遍的担忧是,在水中添加氯气可能会损害儿童发育中的肠道微生物组中的有益细菌,而这些细菌在保持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星洲网
/
时事
/
2022.04.12
18
:
52
尼斯湖水怪新解释!生物学家:不过是鲸鱼阴茎
鲸鱼
生物学家
尼斯湖水怪是多年来屹立不倒的都市传说,时至今天仍有不少民众宣布目睹尼斯湖水怪的存在,不过英国一名生物学家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并认为许多人看到的“其实是鲸鱼的生殖器。”...
CUP
/
科技
/
2022.04.12
18
:
45
細菌點亮法國小鎮
法国
微生物
照明
细菌
电灯
去年,法國小鎮朗布依埃(Rambouillet)疫苗接種中心的等候室內,安裝了一排會發出柔和藍光的圓柱。不久後,這些幽幽的藍光更開始照亮附近綠樹成蔭的廣場,並陸續出現在法國各地。這些藍光燈獨特之處在於其非靠電力發光,而是由細菌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產生。
CUP
/
文化
/
2022.04.08
18
:
46
真菌也會有「語言」?
交流
生物
真菌
蘑菇
语言
在落葉廢木或樹上生長的真菌看來沉默無言,但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它們可能懂得與真菌體各部分溝通。有學者推測,真菌生物(Mycological organism)默默發出的電流活動,模式類近於人類語言。
CUP
/
文化
/
2022.04.08
18
:
41
Ryan Fung:碳消除背後的土地問題
气候变化
减碳
生物燃料
至於如何真正實現革命,各國就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善用天然資源,當中最難解決的相信是「土地問題」(當然不是香港政客經常掛在嘴邊的那種土地問題)。
cnBeta
/
科学
/
2022.04.05
13
:
14
古生物学家提出新理论 解释为什么霸王龙手臂短得离谱
生物学家
在本期《波兰古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古生物学家凯文-帕迪安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当一群霸王龙用它们巨大的头和碎骨的牙齿扑向尸体时,霸王龙的手臂会缩小以防止意外或截肢。例如,一只45英尺长的霸王龙可能有一个5英尺长的头骨,但手臂只有3英尺长。
CUP
/
文化
/
2022.03.15
18
:
50
在科學至上的時代:神秘生物學還有甚麼意義?
传说
动物
学术
生物
人魚、尼斯湖水怪、大腳怪、神農架野人…… 相信不少讀者都曾經為各樣神秘生物傳說感到著迷。21 世紀科學發展空前進步,很多人會覺得這些傳說只是無稽之談,可是依然有人視之為終生志業。神秘學家、作家 Richard Freeman 就在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分享神秘生物學(cryptozoology)的現代意義。
cnBeta
/
科技
/
2022.03.07
19
:
45
致敬生物学家珍·古道尔:乐高推其个人主题套装
生物学家
乐高
据悉,乐高日前推出了一款以灵长类动物学家和保护主义者珍·古道尔(Jane Goodall)为主题的产品。这位开创性的研究者是一套由276件物品组成的、充满树木、花朵和黑猩猩的致敬套装的主角。
cnBeta
/
科学
/
2022.03.01
20
:
53
Balkanatolia: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团队发现被遗忘的大陆
生物学家
一个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团队发现,在大约5000万年前,有一个低洼的大陆将欧洲和亚洲分开,他们将其命名为Balkanatolia。当时,这里居住着一种与欧洲和亚洲非常不同的地方性动物群。
cnBeta
/
科学
/
2022.02.16
18
:
56
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种新棘龙类恐龙:鳄鱼脸、生活在1.25亿年前
恐龙
生物学家
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他们称其可能是一种涉水的掠食者,主要吃鱼。这种棘龙类恐龙生活在1.25亿年前,有一个类似于鳄鱼的头骨以及一个带刺的背部。
CUP
/
文化
/
2022.02.16
17
:
48
地下世界,土壤生物聲學
动物
土地
土壤
地下
微生物
昆虫
声音
人自土壤種出糧食,但似乎對地下世界的居民 —— 細小如細菌、真菌,到彈尾蟲、蟎、蜈蚣、蚯蚓,再到住在地道穴中的鼴鼠、老鼠、兔子 —— 究竟在做甚麼並不甚瞭解。科學知識雜誌 Knowable Magazine 報道,隨著新研究領域土壤生物聲學(soil bioacoustics)出現,有生物學家正在捕捉來自地下生物的聲音,憑聲音揭開地下世界的神秘面紗。
财新
/
时事
/
2022.02.09
2
:
50
《自然》:全球甲烷排放加速增长 或源自微生物
自然
甲烷
微生物
排放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2021年全球大气中的甲烷浓度超过1900ppb(十亿分之一),几乎为工业化前水平的三倍。一研究小组估计,自2007年以来,约85%的甲烷排放增长由微生物造成,其余来自化石燃料开采
CUP
/
文化
/
2022.02.07
17
:
49
生機處處:絕種原牛可以重現歐洲大陸?
动物
原牛
生物多样性
绝种
在中世紀以前,野生原牛(aurochs)曾經在歐亞大陸和北非地區四處奔馳,人類視牠們為珍貴獵物,一些歐洲王室會珍藏牠們的頭角。相信到 1627 年,世上最後一頭原牛在波蘭被獵殺,該物種從此消失。不過,有科學家或能令原牛重新在人世間繁衍。
cnBeta
/
科学
/
2022.01.29
6
:
00
火山湖中的非凡微生物 引发火星上一种潜在生命形式的猜想
火山
火星
微生物
生命
近日在类似早期火星环境的火山湖中发现的非凡微生物的报道,引发了科学家们的许多遐想。在周五发表于《天文学与空间科学前沿》上的一篇文章中,来自美国科罗拉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第一作者、研究生 Justin L. Wang 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最新发现。
cnBeta
/
科学
/
2022.01.28
20
:
51
海洋生物学家拍摄到美丽而罕见的毯子章鱼的视频
海洋
罕见
生物学家
据BGR报道,今年早些时候,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成功地捕捉到一只毯子章鱼的视频画面。Jacinta Shackleton在澳大利亚海岸的Lady Elliot岛附近浮潜时发现了这只章鱼。Shackleton说,最初她以为这只是一条长着长鳍的幼鱼。不过,在走近之后,她意识到这是一只毯子章鱼。
CUP
/
文化
/
2022.01.14
17
:
46
種樹救紅松鼠,或會適得其反?
英国
社会
保育
动物
北爱尔兰
树林
生物多样性
為應對氣候危機及促進生物多樣性,英國近年在各地擴建針葉樹種植園,然而此舉卻有可能威脅其中一種要保護的物種 —— 紅松鼠。
CUP
/
科技
/
2022.01.11
17
:
45
「螢光顯微鏡」可助研發藥物?
精神健康
物理学
生物学
药物
诺贝尔奖
医疗
显微镜
一般光學顯微鏡,只能針對整體細胞觀察,難以縮小至個別分子;至於電子顯微鏡,樣本必須在真空中觀察,無法觀察活體樣本;而「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就運用單一光分子特性克服光學顯微鏡的物理限制,擺脫電子顯微鏡無法觀察活體樣本的缺點。初創公司 Eikon Therapeutics 取得此項專利技術,用於藥物研發,由於可以直接看到活細胞中的單一蛋白分子變化,令其可更快、更精準地研發藥物。
cnBeta
/
科学
/
2022.01.07
21
:
46
“爱上”人类食物,熊肠道微生物变了
人类
微生物
肠道
最近发表于《哺乳动物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吃人类食物对黑熊肠道的微生物群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食用大量加工食品的野生熊,其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很低。
cnBeta
/
科学
/
2022.01.01
22
:
07
大口吃肉,吃出心血管疾病?这种微生物或是罪魁祸首
微生物
红肉在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营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例如,多项研究已经发现,红肉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近日,在一篇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期刊的论文中,来自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红肉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重要机制。
环球网
/
时事
/
2021.12.23
21
:
07
土耳其凡恩湖水位降低 露出奇形怪状的微生物岩
土耳其
微生物
当地时间12月21日,由于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土耳其凡恩湖水位降低,露出奇形怪状的微生物岩。
cnBeta
/
科技
/
2021.12.16
20
:
26
海洋女生物学家帮助章鱼的视频火爆社交圈
海洋
生物学家
近日一段女子帮助章鱼的视频火爆社交圈。这段视频是由 The Dodo 提供的,海洋生物学家 Sheree Marris 有一天在散步的时候发现了这只章鱼。当时,这只章鱼正在保护它被冲上岸的一个管子。当她看向管子里面时,她看到了大量的小蛋。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2.17
11
:
01
港產古生物學家領導研究 揭恐龍下顎演化與演變成鳥類之謎
研究
恐龙
生物学家
很多人誤以為獸腳亞目 (Theropoda) 恐龍全是食肉獸,但其實牠們的飲食非常多樣,素食也不嫌棄。香港古生物學家馬慧芯率領伯明翰大學團隊的研究發現,暴龍和尾羽龍演化至後期,下顎變厚變彎,就是為了能進食不同種類的食物,而這種「飢不擇食」的本領,就是恐龍進化成現代鳥類的重要條件。
cnBeta
/
科学
/
2021.12.16
2
:
28
生物学家:COVID-19将会发展成地方病
新冠疫情
生物学家
现在,5至11岁的孩子有资格接种COVID-19疫苗,美国完全接种的人数也在增加,许多人可能想知道COVID-19的结局是什么。在大流行的早期,期望SARS-CoV-2可能就这样消失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从历史上看,一些大流行的病毒就已经消失了。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2.15
5
:
11
研究指塑膠污染加劇 海陸微生物演化出逾萬潛在「食膠」酵素
研究
微生物
污染
塑膠污染愈來愈嚴重。最近刊於 mBio 的研究發現,全球海洋和土壤中的微生物都正在演化出吃塑膠的能力。該個歐洲研究團隊掃描了從環境中找到的 DNA 樣本中發現的 2 億多個基因,並發現 30,000 種不同的酵素 (enzyme) ,可以降解 10 種不同類型的塑膠。
cnBeta
/
科学
/
2021.12.15
2
:
18
研究称陆地和海洋中的微生物正在不断进化 以适应塑料污染的发展
海洋
研究
微生物
进化
塑料污染
塑料
污染
据New Atlas报道,五年前,科学家们在日本一个塑料回收中心周围的土壤和淤泥中发现了一种细菌,它在两种“特意”进化的酶的帮助下,以流行的包装材料PET为食,作为能量来源。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而现在一项新研究表明,这是一个更广泛的趋势的一部分,即这种塑料降解酶的数量和多样性正在增加,以应对世界各地的塑料污染。
CUP
/
文化
/
2021.12.13
17
:
47
繼續用膠,也可以是環保的一途?
社会
包装
垃圾
塑胶
物料
生物降解
塑膠污染是全球問題,散落在自然環境的塑膠垃圾,可在河流海洋中四處漂流。解決塑膠污染首要對付即棄塑膠產品。歐盟自 7 月 3 日起實施「即棄塑膠指令」,規定成員國禁售多種即棄塑膠。香港環保署亦推動「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或於 2025 年落實。到底在禁了即棄塑膠以後,我們有甚麼可用的替代品?
中時新聞網
/
时事
/
2021.12.02
7
:
23
Meta:瑞士生物學家帳號造假 FB與IG猛砍逾500相關帳戶
瑞士
生物学家
美國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 Platforms)表示,Facebook發現了主要源自中國的虛假訊息網絡的500多個Facebook和Instagram帳戶,這些帳號涉及使用假冒瑞士生物學家愛德華茲(
cnBeta
/
科学
/
2021.11.29
2
:
26
科学家首次成功编辑了活体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组基因
科学家
微生物
肠道
日前,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科学家们首次成功编辑了活体小鼠肠道微生物组中的细菌基因组。猎杀细菌的病毒加载了CRISPR基因编辑系统,这一突破可能将有助于操纵不同细菌物种之间的比例从而治疗一系列健康问题。
CUP
/
文化
/
2021.11.17
17
:
43
【CUPodcast】我愛身份地位(動物篇)
动物
地位
生物学
社会
阶级
青春期
在人類社會,身份地位是左右人在群體中的待遇如何的重要因素。原來,在自然界中,動物的身份地位也同樣重要,甚至成為生死存亡的關鍵,而青春期就是決定動物一生地位高低的重要時期。今集將會講解身份地位如何影響動物的生存、地位高低的差別待遇、影響動物地位的不同因素,以及青春期的動物怎樣以交朋結友、身體語言等生存技巧,力爭上游,躋身另一階級的故事。
CUP
/
文化
/
2021.11.15
17
:
45
【COP26】馬拉松淪「垃圾製造機」,減碳競賽開跑
社会
回收
塑胶
环保
生物降解
运动
马拉松
跑步只需要一套運動服和水,理應是低碳活動,但一場馬拉松賽事,卻足以消耗百噸資源。有研究指,馬拉松涉及龐大碳足跡,一名跑手的年碳排放量多達 4.3 公噸,當中由法國飛往紐約已消耗 3.5 公噸,相當於其排放量的 83%。眼看熱鬧過後,跑道總遺留紙杯、蕉皮、毛巾等驚人垃圾山的問題,到底一場賽事,對環境造成多大傷害?
cnBeta
/
科学
/
2021.11.09
6
:
06
古生物学家发现5亿年前的一种蠕虫是寄居蟹的“祖师爷”
生物学家
杜伦大学和云南大学的研究团队,刚刚在一篇新文章中介绍了大约 5 亿年前的一种 Priapulida 蠕虫,特点是具有类似“寄居蟹”的生活方式。众所周知,寄居蟹喜欢用各种螺壳作为抵御捕食者的庇护所。但现在,我们得知在寄居蟹首次进化的数亿年前,Priapulida 蠕虫就已经在这么生活了。
cnBeta
/
科学
/
2021.11.01
5
:
06
古生物学家可能发现1.25亿年前的恐龙DNA
DNA
恐龙
生物学家
日前,1.25亿年前尾羽龙股骨化石中保存的细胞核和核染色质碎片引发了科学界的置疑。此前最古老的DNA序列源自100万年前的猛犸,DNA是一种相对脆弱的分子结构,很难在远古历史中完整保存下来,而恐龙在6500万年前就灭绝消失,所以对这些远古生物进行DNA测序的构想很难实现,仅在科幻小说中有所提及。
CUP
/
文化
/
2021.10.27
18
:
44
【CUPodcast】動物的青春期
动物
成长
生存
生物学
青春期
反叛、追求朋輩認同、對異性產生興趣等等,在青少年身上十分常見。可是,不單人類會有青春期,原來動物也有?動物的青春,和人類又有甚麼異同?這次介紹的「動物們的青春」,講述了各種青春期的動物,在經驗不足下,面對怎樣危險的處境。在天敵環伺下,牠們如何以「掠食者觀察」的技巧玩一場死亡遊戲,加速自己成長,逐漸過渡成大人。成長,也是動物必修的一課。
cnBeta
/
科学
/
2021.10.26
6
:
13
研究人员提出用一系列微生物在火星上制造火箭燃料的概念
火星
研究
微生物
火箭
燃料
人类在火星或月球上持续存在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带来足够的物资来维持人类。最大的挑战之一是为运送船员到火星的火箭带来足够的燃料,并为返回的旅程留下足够的燃料。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在红色星球上收获持续存在所需的一些材料,这些材料来自于这个星球本身。
CUP
/
科技
/
2021.10.21
18
:
46
回收塑膠是科企巨擘的走塑騙局?
社会
企业
回收
塑胶
废物
消费
环保
生物降解
全球 10 大最高市值企業中,有 8 間業務與科技相關。隨著碳中和成為全球共識,科技巨頭亦相繼投入低碳轉型,高舉環境永續的旗幟。環保措施的入門第一步往往是走塑和回收,包括收集廢塑膠加工、轉用生物可降解塑膠(biodegradable plastic)等,以便產品在自然界降解,達成減廢目標。但有專家直斥,此舉無助減少塑膠污染及電子垃圾,甚至會嚴重破壞環境,形容企業實際是偽環保。
环球网
/
时事
/
2021.10.15
5
:
59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开辟新前景——多国专家和媒体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生物多样性公约
习近平
媒体
多样性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多国专家和媒体对此高度评价,认为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提出的重要倡议和举措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开辟新前景,中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经验值得世界借鉴。
环球网
/
时事
/
2021.10.13
7
:
00
美国近30年后仍未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 赵立坚:美国不愿意为全球公共利益作出让步和牺牲
美国
生物多样性公约
赵立坚
多样性
Q“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消息,在10月1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环球时报》记者提问: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举行。我们注意到,《生物多样性公约》目前已成为缔约国数量最多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签署该公约后却一直没有完成批准程序。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日经
/
时事
/
2021.10.12
17
:
01
日本开发出以微生物处理矿山废水的技术
日本
微生物
矿山开采完毕之后,会不断流出含有重金属的矿山废水。需要使用药品进行中和处理,费用和环境负荷成为课题。新研发的微生物处理方式能以硫化物的形式回收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成本低廉且环境负荷小……
环球网
/
时事
/
2021.10.11
19
:
51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今天将举行高级别会议
生物多样性公约
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今天(12日)将举行高级别会议,领导人峰会和部长级全体会议。与会各方表示,期待本次大会能够形成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清晰政策方向。
环球网
/
时事
/
2021.10.11
19
:
27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开幕
生物多样性公约
多样性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这是开幕式上的云南民族特色演出。
CUP
/
文化
/
2021.10.12
18
:
45
外來小龍蝦釀生態災難 引天敵就得救?
入侵物种
动物
小龙虾
河流
淡水
湖泊
生物多样性
真菌
食物链
小龍蝦備受民眾喜愛,卻是一個讓很多國家深感頭痛的存在,皆因它們部分屬外來物種,繁殖力強、適應力高,在自然環境中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是破壞「原住民」棲息地的殺手,同時使河流和湖泊退化。不過,近年有美國科學家發現,現時所捕獲的鏽斑小龍蝦數量正在減少。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