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 LVMH 集團的傑出成就,Arnault 在受訪時曾說,因為各個品牌「擁有非常矛盾的兩個面向,是永恆的經典,同時也是最現代的代表。就像水與火,卻能互融」。
签署倡议五年后,各大品牌仍未采取行动削减碳足迹。 查看文章
很多消費者都喜歡復刻版包裝,及停產多年再次發售的產品,像是雪糕蛋糕、經典動漫週邊,或「他媽哥池」等兒時最喜愛的玩具。這些孩提時靠父母才能購買的東西,有時充滿回憶、有時則更求之不得,人們長大後擁有了經濟能力,總會再渴望擁有。 查看文章
現在一個人戴假髮,可能是出於要遮蓋脫髮禿頂,又或純為造型。而幾百年前歐洲顯貴戴上又高又大而且特別假的及肩假髮,則是一種時尚。在 17 世紀風行的及肩長假髮(full bottom wig),更是禿頭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個人喜好。 查看文章
受疫情影響,24 小時無人店在日本蔚然成風,近來大型出版代理商亦加入行列,增設全天候自助書店。但針對這類商舖的盜竊案亦與日俱增,販賣冷凍餃子或貴價肉類的尤其受害,商品單一亦令吸引力漸減。部分店家在網上「緝兇」望收阻嚇作用,或去專門化來擴充客源,有些甚至走回頭路,招人顧店兼促銷。 查看文章
上月美國芝加哥馬拉松賽事中,肯雅跑手 Kelvin Kiptum 打破世界紀錄,他所穿的跑鞋 Nike Alphafly 3 一度成為焦點。運動品牌巨頭 Nike 過去一年球鞋銷量不升反跌,「華爾街日報」指新興品牌如 Hoka 和 On 的銷售額有明顯增長,這些競爭對手不只注重功能性跑鞋,更追求舒適,受消費者喜愛。當疫情打亂 Nike 的庫存和供應鏈,新品牌崛起會否威脅行業巨頭的地位? 查看文章
孟加拉成衣廠近日爆發罷工潮,工人要求加薪,衝突中造成至少 2 人死亡。孟加拉是僅次於中國的成衣生產大國,為 Levi’s、Zara 和 H&M 等國際品牌長期供貨。儘管這些品牌公開表態支持提高工資,但實際上,當成本上漲,品牌卻威脅將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工廠反過來壓榨工人,反映了重重剝削,到底誰該為工人權益負責? 查看文章
港鐵 R+P 營運模式的優勢在於香港獨特的行政立法關係、高密度人口結構、與地產商之間的互惠關係,使得港鐵在對比倫敦、紐約的地鐵公司下更具競爭力。惟近年疫情後旅客數量驟降,香港人口流出及香港選舉制度改革,會否影響港鐵的營運模式以及未來的鐵路規劃,一切尚是未知之數。 查看文章
日本的唐吉訶德,通常與「驚人的便宜」畫上等號。然而,海外門市從日本訂購商品會產生運費等開支,不可避免會提高售價。為了壓低價格,只有與當地企業合作,著手開發日本食品。 查看文章
俄羅斯侵烏克蘭後,數百間外國企業表明反戰立場,退出俄國市場,但仍有公司選擇留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 Chief Executive Leadership Institute(CELI)創辦人 Jeffrey Sonnenfeld 譴責這些企業貪婪,甚至是俄羅斯入侵的共犯。有些企業之所以留下來,或因政治上缺乏離開的壓力,或不忍放棄龐大市場;但對某些企業而言,持續供應必需品,才是人道的做法。 查看文章
Apple TV+ 紀錄片「超模傳奇」(The Super Models),講述從 80 年代開始,自小渴望做模特兒的 Linda Evangelista、被星探發掘的 Cindy Crawford 和 Christy Turlington、志願是做舞蹈員的 Naomi Campbell,四位少女乘著 80 年代的時尚發展。她們從雜誌、廣告硬照到時裝天橋,一躍成為全世界的寵兒,某程度上改寫了模特兒的發展。 查看文章
曾幾何時,每當 Air Jordan 推出新一代波鞋或復刻版,開售當天都會有大批顧客在鞋店外排隊,大熱鞋款在炒賣方面長期有價有市,而 Jordan Brand 多年來都是 Nike 旗下最暢銷品牌。但近日路透社專文指出,掀起波鞋文化的 Air Jordan 正備受威脅。 查看文章
瑞士鐘錶品牌勞力士(Rolex)早前宣佈收購寶齊萊(Bucherer),成為鐘錶界熱門話題。同樣來自瑞士,勞力士是頂級豪華腕錶品牌,去年銷售收入高達 97 億美元,冠絕其他對手;寶齊萊除了製錶,更是全球最大腕錶零售商,過百專賣店主要分佈於歐美。1924 年以來兩大品牌一直保持緊密合作關係,這次收購則引來一些憂慮,雜誌 Chronos 日本版主編廣田雅將就分析交易的緣由。 查看文章
近日 Shein 與洛杉磯時裝設計商業學院(FIDM)合作展開獎學金計劃,隨即引起學生強烈不滿。 查看文章
Arnault 不惜豪砸 158 億美元買下 Tiffany,這個數字比 LVMH 集團一整年的淨利還要高,甚至還同意收購前發股息的優惠條件,外界認為 Tiffany 根本不值這個價錢。沒想到 Tiffany 在收購當年營收就創下新高,更推升母集團營益率大幅成長。 查看文章
日產在 2010 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電動車 Leaf 之後,經過了約 11 年,才推出後繼的 Ariya。最新的電動車款,則是去年 6 月推出的輕型電動車 Sakura,還在年底拿下「日本年度風雲車」頭銜,3 款車皆創下銷售佳績。 查看文章
日本酒店業經歷 3 年多疫情衝擊,不少連鎖大型品牌被迫關閉分店,但一家平價中型商務飯店不僅不受影響,顧客推薦指數高居日本第一,2022 年底期間每間客房均價約 12,500 日元,價格甚至比疫情前還高。 查看文章
該連鎖壽司店由企業銚子丸所營運,在東京首都圈一共有約 90 家門市,2021 年度營收約為 170 億日元。這家規模不大的公司,何以能贏得顧客的推崇? 查看文章
天氣持續酷熱,在戶外要降溫,有人會手持小風扇、用穿戴式冷氣,也有人不斷飲水。英國廣播公司(BBC)專文就指,穿對衣服出門同樣能使身體稍感涼快;反之,穿錯衣服可能會令體溫變得更高,容易不適。 查看文章
隨著電影 Barbie 上映,這個有 60 多年歷史的長青玩具再次引來注目。多年來 Barbie 形象百變,角色間有自己的社交關係,而且經常出現在各種媒體,這些都是玩具公司美泰(Mattel)的功勞。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市場學教授 Sameer Hosany 分析,該公司的市場營銷策略,助 Barbie 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 查看文章
V&A 博物館於 2020 年 12 月起開始以「Bags: Inside Out」作巡迴展覽,帶領大眾探索手袋背後的種種文化意義。香港的太古廣場是其首個亞洲巡迴展的終點站,展出逾 200 件珍貴展品,讓觀者從古至今,全面了解手袋的「進化史」。 查看文章
理解了高級腕錶「一錶難求」,你大概也可以明白到真正的好錶,的確會是「有錢都買不到」。大家都是付那個定價,牌子專門店為甚麼要把貨物給你? 查看文章
中國人口眾多,西方品牌自然積極開拓市場。過去中國消費者比較偏好外國品牌,但近年隨著「國潮」趨勢興起,原本在市場競爭中受質素低劣、銷售能力等問題困擾而處於劣勢的本地品牌,已扭轉局面。 查看文章
南韓最近出現一個現象,愈來愈多 20、30 歲的年輕人不做打工仔,爭著自己開便利店,背後原因為何?隨著更多年輕一代加入這個行業,便利店在推銷和營運模式上亦有所轉變,更貼近年輕顧客的需要。 查看文章
日本關西大碼服裝公司「Mr.Bliss」致力於讓肥胖人士變得更好看、更可愛、更值得信賴。公司認為即使胖,也可以穿合身又好看的衣服,不必屈就只能穿寬鬆衣服。社長横尾美德直言:「肥只是個人特徵,不應該覺得羞恥。」 查看文章
由祁凱達與徐岱靈聯合執導的電影「尚未完場」,講述猶太商人歐德禮(Harry Odell)如何由戰時香港的戰俘,到後來成為香港第一代大娛樂家。電影也拍攝了香港歌手張敬軒大宅 Alberose,該物業曾經由珠寶世家 Albert Weill 家族持有,Albert Weill 把時尚品牌「詩納菲兒」(Sennet Frères)帶到香港,地位顯赫一時,而歐德禮夫人 Sophie Weill 正是他的長女。 查看文章
小白貓 Choupette 是「老佛爺」Karl Lagerfeld 最寵愛的小公主,老佛爺生更前說過要把遺產留給她。同期在 Met(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舉行的回顧展,從時裝回看老佛爺一生的成就,BBC 紀錄片 The Mysterious Mr Lagerfeld 透過訪問他身邊最貼身的人,窺探他的人生,Choupette 當然也是主角之一。 查看文章
師奶們愛逛超市,我媽也不例外。媽在香港也逛盡區內超市,她的宗旨很清晰 —— 哪家超市有抵買的東西,她就會到哪家。這 3 星期她訪英的節目離不開逛超市,我也安排她到英國的 10 大超市打卡。她現在知道:愛逛超市的,不會到便利店版的超市。只有規模大的超市才能滿足我們購入不同種類食材和物品的需要。 查看文章
在巴格達北部一片棕櫚樹林中,伊拉克牧羊人正在欣賞模特兒穿二手衣物再造時裝,在草地上的綠地毯「行天橋」,活動發起人希望人們能了解時裝業對環境的影響。近年,時髦而環保的古著,逐漸受到追求品質及低價的伊拉克年輕人歡迎。 查看文章
兩大運動用品公司 Nike 和 Puma 日前宣佈,今後停用袋鼠皮來製鞋。與此同時,美國一些議員正在推動禁售袋鼠製品的法案。多數澳洲人看來,上述舉動未免荒謬。袋鼠在其祖國,肉被當作食材,皮用來造袋、錢包和皮帶。生態學家亦普遍支持捕殺袋鼠,以及延伸的商業活動。為袋鼠好,到底是誰決定? 查看文章
中國品牌正於美國受到史無前例的追捧,社交媒體抖音(TikTok)、電商平台天母(Temu)、影片剪輯 CapCut,成為當地 iPhone 用戶下載量數一數二的應用程式,快時裝品牌 SHEIN 的排名甚至高於亞馬遜,並正計劃在紐約上市。但西方對華猜疑日深、中美關係愈趨緊張,這些企業如何在不受歡迎的國度拓展業務?「經濟學人」日前整理出它們的三大方針。 查看文章
Openground 進駐深水埗大南街 7 年,在地下設 cafe 和售賣設計書籍,閣樓則辦展覽,供公眾免費入場,可惜近年經營困難,最終蝕七位數字離場。告別前夕,創辦人林欣傑(Keith)回首分析 Openground 到此為止的死因 —— 香港,真的養不起這樣的複合式藝文空間嗎? 查看文章
香港人習慣稱作「環保袋」的 Tote Bag,成本價低廉,不但取代即棄膠袋,更是小眾文青的至愛。如今全球流行的 Tote Bag,究竟從何而來?其中蘊藏甚麼文化意涵,以致被人視為品味象徵? 查看文章
歐盟有超過 1 億人口年齡介乎 10 至 34 歲;美國 3 分之 1 人口為 Z 世代和千禧一代,以其為首的家庭年度支出達 2.7 萬億美元,約佔總支出 30%。年輕一代不但具消費力,還展現新的消費模式 —— 沉迷虛擬世界,但講求貨真價實和品味;既要便捷的無縫購物體驗,又要彰顯個性 —— 品牌正了解該如何定義下一個消費主義時代。 查看文章
塔利班於阿富汗重奪政權後,首都喀布爾的市貌大為改變。除了女性幾乎絕跡街上,就連女裝店內人體模特兒的「頭顱」,也不再曝露於人前 —— 因為它們皆被布料甚至黑色膠袋牢牢包裹起來。這種奇特光景固然反映當地的嚴厲統治,但同時也展現店主們小小的反抗和創意。 查看文章
以前在雜誌社工作時,每逢過年例必收到很多品牌送贈,專門設計的利是封。今年聽到朋友講這些利是封,在二手網站上炒賣得火熱,一些名牌子 10 個、20 個一包的利是封動輒 400、500 元,有些包裝精美一點的更炒賣至過千。那個利是封豈不是分分鐘值錢過裡面張銀紙? 查看文章
英國著名時裝設計師「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 去年 12 月 29 日逝世,終年 81 歲。她在 1970 年代以叛逆、前衛的風格,在時裝界打響名堂;其重視氣候和環保議題的理念,從她的時裝表演與設計中亦可窺見。 查看文章
說到面具,今日多數人會想起派對或舞台上的誇張服飾。但其實古今中外也有佩戴面具的文化,由醫學用途、彰顯階級、神聖象徵、時尚標誌,甚或職業與日常所需⋯⋯ 意義一直隨時代轉變。 查看文章
當然,叫你回想發生在自家身上的這類難題,有時不想提起,未敢忘記。但近日 Netflix 新推出的迷你紀錄片「百事可樂,說好的戰鬥機呢?」(Pepsi, Where’s My Jet?),就正好是個完美演繹,也許可透過這個象徵性故事,回想一下自己曾經面對過的處境。 查看文章
日本天然藍染工匠團隊 BUAISOU 由 4 個年輕人組成,搬到德島居住,展現出不一樣的藍染及堅持。「青出於藍:BUAISOU 之日本天然藍染工作」是他們於香港的首個大型展覽,亦是 CHAT 六廠的全新季度展覽。展覽將以沉浸式裝置展現 BUAISOU 的藍染作品、工具和真實還原工作室空間,讓大家感受他們「從農地到衣櫥」的獨特概念與嶄新的傳承方法。 查看文章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為慶祝 60 周年校慶推出新校徽,放棄此前的分割用色設計,希望令校徽中的鳳「形態更清晰靈動」,其中簡化版校徽甚至刪去校訓「博文約禮」。結果惹來社會各界的批評,由親中的校董成員到學生代表皆批評事前缺乏諮詢。如何改造知名機構的標誌,一直是設計界的大難題,有專家就從神經科學角度分析。 查看文章
大概全世界的思考模式有很多種,100 個城市有 100 種生活方式,香港只不過是其中一種,如果你移到外地,別嘗試帶著優越感去,別老是以自己過去沿用的生活模式來跟所在地作比較。 查看文章
從奢侈品牌 Burberry 到家常調味料品牌亨氏(Heinz),英女王離世,將改變數以百計品牌的形象。這些品牌都獲皇家認證(Royal Warrant of Appointment),可在產品及營銷中使用相應王室成員授權的紋章。目前的皇家認證中,由女王發出的佔大多數,共計 620 項,將隨其離世失效,相關品牌需要在兩年內從產品上移除女王徽章。部分企業日後尋求新王查理斯三世認證時,可能會有困難。 查看文章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夫婦早前登上美國時尚雜誌 Vogue,有人批評他們在人民陷於水深火熱時美化戰爭,但丹佛大學媒體、電影及新聞研究副教授 Nadia Kaneva 近日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提到,烏克蘭是首個在戰爭期間發起國家品牌宣傳活動的國家,並以此作為應對軍事入侵的關鍵策略,目的是爭取實際的軍事、經濟及道德支援。 查看文章
為回應國內的社會動盪,中國的反日浪潮愈燒愈烈,雖然依照一貫的調子,最終的受害者通常都是自己人多於日本。先有女子在蘇州日本街穿和服而被捕,罪名是「煽動民族仇恨」和「尋釁滋事」;然後以抄襲日本品牌起家的「名創優品」(MINISO)發表道歉聲明,說從今以後「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品牌」。 查看文章
据广电总局网站8月8日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进一步规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制作经营活动,确保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正确导向,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34号)修订工作基础上,起草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查看文章
如果在玩錶界問哪一個牌子可以叫做「錶皇」,答你 Patek Philippe 或是 Rolex 的未免膚淺。雖則兩者的保值甚至升值能力一流,但一味在乎數字價值升升跌跌,那根本不叫玩錶,頂多只是個投資者。 查看文章
疫情關係,大型戶外活動缺乏,華人最好當然是「生意淡薄,不如賭博」了。 過去打麻雀只重視贏錢,但因長期被困家中,許多人開始追求優質麻雀,於是不少中產嘗試購入貴價麻雀。 查看文章
作為潮流商品,隨潮流而起落,也只能跟這班大隻男模在中環說聲再見了。 查看文章
里拉大幅貶值,土耳其人要「化危為機」,手段竟包括外銷 A 貨。根據在邊境截獲的冒牌商品價值,該國現為歐盟的第三大山寨貨來源地,僅次於中國及香港。對歐洲買手而言,以歐元入貨變得便宜,需求因而急升;從土國商家來看,非但生意多了,賺歐元更有著數。經濟動盪之下,非法貿易意外造就「雙贏局面」。 查看文章
不少大型服裝品牌轉用有機棉,聲稱所使用的棉花經過獨立認證,不含化學殺蟲劑、化肥及基因改造種子,以宣揚其可持續發展承諾,為消費者提供更環保的選擇。不過,據「紐約時報」報道,許多所謂有機棉產品,可能並不有機。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