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9.04
18:42
CUP  /  文化

Ryan Fung:可持續債券較綠色債券更考慮周全?

為了說好金融中心故事,香港政府和監管機構在推動綠色債券上,作風一直都甚為積極。但一直有聲音質疑,這變相是為不少本質上會產生更多碳排放的項目做融資,因為經由綠債融資支持的往往只是基建周邊綠色項目。很少會聽到香港發展負碳排項目,也比較少見會提出一些近年歐美興起的可持續債券(sustainability bonds)。

更多文章
瑞士纜車曾經風光,拆好不拆好?

瑞士國土 7 成面積是山區,分佈全國各地的纜車,即為遊覽山頂的便捷方法之一。然而出於經濟及氣候變化,瑞士各類纜車相繼終止營運,如何處置這些廢棄纜車,頓成地方當局難題。 查看文章

涉嫌破壞天然氣管,香港註冊貨輪驚動北歐國防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歐洲地緣局勢已愈趨緊張,意想不到香港也捲入其中。瑞典、芬蘭與愛沙尼亞之間,有 3 條天然氣管與海底通訊電纜本月同時受損,歐美把矛頭指向中俄兩國,前日芬蘭警方更直指駛經的香港註冊貨輪「新新北極熊號」(Newnew Polar Bear)船錨脫落,破壞連接愛沙尼亞的天然氣管道。雖然未知事件是否蓄意,調查仍然繼續,但事件已再次為歐洲安全敲響警號。 查看文章

陶傑:英國高鐵大計為何胎死腹中?

英國人不是習慣假大空的吹水民族,會計與貿易的務實基因很濃厚,一盤帳目,以數字為專,科學評估,賺錢就是賺錢、虧本就是虧本,要老老實實向選民交代。 查看文章

英國高鐵 HS2,為何變成超支怪獸?

2012 年,英國政府宣佈分階段建造「2 號高鐵」(HS2),以打通北至曼城、東至列斯、南至倫敦的高鐵網絡,由倫敦到曼城的交通時間將大幅削減至一小時。然而,HS2 一直面對嚴重超支問題。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一再表示希望處理 HS2「失控」的成本,終於在 10 月 4 日保守黨大會演講,正式宣佈叫停 HS2 連接伯明翰至曼徹斯特的段落。然而,問題或許不能立即解決。 查看文章

低碳想創坊:香港商界應該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香港交易所在 2023 年初發佈諮詢文件,建議加強 ESG 框架下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當中包括鼓勵企業考慮如 GRI 準則等其他國際 ESG 匯報框架下的行業披露規定,並作出其認為適當的披露。 查看文章

Ryan Fung:海葵反思(下)—— 香港需交出緊急氣候行動方案

針對氣候適應方面,香港應進行全面的氣候風險評估,了解本港在面對氣候變化時的脆弱性和承受能力,這將有助於制定相應的氣候政策和措施,確保城市能夠應對極端天氣事件帶來的影響。 查看文章

德國的能源轉型戰 —— 熱泵系統

德國推動的「建築物能源法案」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強制熱泵系統取代天然氣加熱設備,禁用氫氟烯烴引來爭議。分析指出,法案甚至助長極右翼勢力冒起。 查看文章

【CUPodcast】ESG 傾呢啲:旅遊觀察,亞洲應對環境挑戰的變化

亞洲各國正努力應對環境挑戰,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分享旅遊觀察,從日本住宅太陽能板普及化到印尼的環保酒店,探討兩國如何在日常生活推動環保,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 查看文章

【CUPodcast】ESG 傾呢啲:何謂冬甩經濟學?活出苦中一點甜

英國經濟學家 Kate Raworth 於 2017 年提出「冬甩經濟學」(Doughnut Economics),啟發經濟新思考。今集「ESG 傾呢啲」請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香港青年代表兼日出社區成員林蘭熹、何偉歡討論「冬甩經濟學」,歐洲國家如何在政策中應用概念,實現循環經濟,並達致可持續發展? 查看文章

亞馬遜峰會的兩難:保護雨林還是開發石油?

亞馬遜合作條約組織(ACTO)一連兩天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貝倫舉行會議,巴西總統盧拉形容:「世界需要將貝倫會議視為一個里程碑。」說得如此重要,但各國在保護雨林還是擴張石油勘探之間存在分歧,要達成協議恐怕不易。 查看文章

Ryan Fung:ESG 大逆轉!硬吃資管巨頭幾下悶棍

大逆轉!反 ESG 浪潮已由美國蔓延到歐洲。金融界一直利益掛帥,在政治凌駕氣候的年代,歐美機構投資者陸續改變立場,一些選擇不再要求大型石油公司削減碳排放,一些選擇任命入化石能源公司董事平衡利益,一些則選擇在代理投票議題上讓股東自行決定投票取向。 查看文章

Ryan Fung:銅價不再熱

氣候變化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大宗商品的價格就是其中之一,銅價在 ESG 大行其道的年代一度炒上,不過今年以來卻表現疲弱,背後原因林林總總,只有一點最真實:投資者用腳投票。 查看文章

Ryan Fung:人口老化是 ESG 風險或機遇?

人口老化,甚至乎人口減少,在高碳經濟沒有科技突破、能源轉型維持現況的情況下,很直接的邏輯就是會有利應對氣候變化,但現在的情況是科技不會沒有突破,能源轉型也在如火如荼進行,到底效果會否抵消額外社會成本? 查看文章

日本支援烏克蘭最強武器:災後重建經驗

烏克蘭水壩遭炸毀後,洪水淹沒多個下游城鎮,改變地區戰略形勢之餘,亦為烏克蘭帶來重建挑戰。雖然戰後日本缺少實戰經驗,軍事上沒有可援助烏克蘭的地方,但當地長期飽受地震與颱風蹂躪,歷年多次在災後重生,這些經驗正好可以支援烏克蘭決堤與轟炸後的重建工作。 查看文章

【印度列車事故】安全不及速度和新潮重要?

印度正就全國鐵路網絡及基建進行現代化改革,好讓火車乘客踏上安心而愉快的旅程。但在上週五,東部奧里薩邦發生該國近年最致命鐵路事故,3 輛列車連環相撞引致出軌,至今釀成 300 人死亡、逾 1,000 人受傷,大量遺體仍待確認身份。這是意外還是人禍?各種疑問令大眾再度關注印度鐵路安全。 查看文章

【香港道別式】看重原則,看輕收地的古洞磚廠

政府提出的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令不少碩果僅存的本地鄉郊傳統工業逐一面臨收地命運,包括䇄立上水古洞 36 年、香港最後一間出產混凝土定位磚的工廠中華玻璃纖維製品有限公司。 查看文章

無線耳機,電池續航力衰退即成廢物

智能電話逐漸摒棄 3.5mm 耳筒插頭,無線耳筒開始成為人們日常外出必備配件。但方便以外,這種無線體驗也造成難以維修的電子垃圾。近日「華爾街日報」專文指出,大多數藍牙耳機均存在一大問題 —— 體積太小,不可更換電池。 查看文章

重建還是撤退?颶風過後的紐西蘭兩難

颶風「加布麗埃爾」(Gabrielle)一週前吹襲紐西蘭,釀成該國本世紀最嚴重天災,至今已有 11 人喪生,數千人生死未卜。隨著倖存者開始從淤泥挖出房屋,評估損壞情況,當局還需盡快決定在哪重建、如何重建,甚至應否重建。 查看文章

Ryan Fung:機構投資者應如何籌備 2023 年 ESG 走勢?

要了解 ESG 業界的趨勢,自然要拜讀不同資料,當中滙證的 ESG 報告算是行內必讀之選,最新滙證 ESG 分析員就一連發佈兩份 2023 年展望,當中包括氣候發展和 ESG 發展,氣候展望上週已作分享,今日再跟大家講講 ESG 展望。 查看文章

Ryan Fung:2022 年是時候放棄 1.5 度目標?

苦苦堅持,經已沒意思?2022 年對於支持 ESG、可持續發展的一方可算是十分氣餒。在戰爭爆發、通脹失控、能源危機的夾擊下,氣候問題基本上就是「開倒車」,全人類似乎大概也需要不爭氣地默默放棄 1.5 度目標,向氣候災難走近一步。 查看文章

80 億大關:過度消費比人口過剩更令人憂慮?

據估計,在 11 月 15 日,全球人口突破 80 億大關,增長主要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亞洲部分地區,那些較為貧窮的發展中國家。與此同時,地球有限的天然資源倍感壓力。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除了人口過剩,過度消費同樣值得關注,甚至被視為解決貧富不均、環境污染等問題的關鍵所在。 查看文章

搶人才、搶就業,印尼如何以遷都來發展優勢?

執政 8 年寫下亮眼經濟成績,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第二任期的主要產業政策,則是瞄準電動車電池關鍵原料 —— 鎳。印尼的鎳儲量與澳洲並列世界第一,他想藉此建構國內電動車產業。 查看文章

Ryan Fung:生物多樣性試當真

要搞好 ESG,令整個地球更可持續發展,不能只限於關心減碳,也該關心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更認真探究全球生物多樣性迅速流失,以及了解當中所構成潛在的一系列風險。 查看文章

無懼美國加息,佐科維多多把印尼從脆弱國家變硬漢

當多數開發中國家,正苦於美國利率狂升讓經濟問題雪上加霜,只有印尼仍泰然自若,一洗 2013 年曾名列「脆弱五國」的形象。 查看文章

【一帶一路】肯雅鐵路:貪腐官員王冠上的明珠

中國「一帶一路」工程,包括在非洲肯雅耗資 47 億美元,興建全長近 600 公里,連接蒙巴薩至烏干達的肯雅標準軌距鐵路(SGR),聲稱可為肯雅創造就業機會,助其轉型為工業化的中等收入國家。但自 5 年前揭幕以來,鐵路受貪污醜聞纏繞,經濟效益亦受質疑,更可能因當地無力償還中國債務而爛尾告終。 查看文章

SDGs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真有政治影響力嗎?

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政治層面的實質影響,並沒有表面看來那麼深入。來自世界各地的 61 位學者,就協作分析逾 3,000 項審查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學術研究,以檢視 SDGs 的政治影響。 查看文章

剩食水泥:真豆腐渣也可做建材?

食物浪費會為地球造成負擔,建築材料也會成為污染源頭。東京大學研究人員由此研發出將剩食製成「可食用水泥」,不浪費食物之餘,亦有助減少傳統建材生產,他們的目標更是希望為受災人士提供緊急糧食。 查看文章

張樂芹:可持續發展,香港可以走得更遠

儘管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但在氣候變化上,我們卻不能缺席,並需要發揮著自身的影響力。早前出席全球華裔青年網絡匯龍坊 (DragoNation)舉辦的論壇時,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提及香港近年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工作,去年發佈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就是其中一份重要的政策文件,勾勒了香港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策略和目標。 查看文章

Ryan Fung:ESG 的「牛津定律」會由五眼聯盟譜寫?

有權力的地方自然有政治角力,正在醞釀統一全球 ESG 標準的「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SSB),就觸動地緣政治的角力。ESG 圈近日傳出即將宣佈 ISSB 委員會成員,最終會由五眼聯盟及盟友們奪取超過一半席位,變相令講一套做一套的發展中國家面臨更大壓力,不能再輕視碳中和議題,漂綠了事。 查看文章

芝士、啤酒甚至玩具,也可由一粒米開始?

受疫症、戰爭及供應鏈混亂影響,麵粉及煮食油等食材非但價格暴漲,有些甚至因供應緊拙而長期缺貨。一些日本企業務求打破困局,積極開發能在本土自給自足的替代品。當中最具潛力的原料,便是雪白晶瑩的米。無論是芝士、啤酒甚至玩具,如今也可由這些白色顆粒「變身」而成。 查看文章

城市如何利用自然之力預防洪災?

全球建築環境諮詢公司 Arup 月前發佈「全球海綿城市快照」調查報告,透過名為 Terrain 的人工智能和土地利用分析系統,分析面臨強降雨和嚴重洪水風險的 7 個主要城市,衡量城市空間管理過量水資源的能力。 查看文章

大自然的「綠色黃金」微藻,可開創可持續未來?

大家或較熟悉海藻這大型藻類;其實在海洋、淡水湖泊和河流中,還有大量同為水中生長的光合生物 —— 微藻。這些微小的生物是地球重要的「初級生產者」。它們相對容易養殖和收穫,甚至能利用廢棄營養物生長,來生產可用作食物或生物能源的生物質。藻類生物質還含有廣泛的有用分子,可用於生物塑膠、生物燃料、保健品、化妝品和食品成分。微藻因此有「綠色黃金」之名。 查看文章

智利漸變為半沙漠地區,如何影響城市規劃?

天乾物燥,寸草難生,正是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寫照。當地經歷長達 10 年旱災,如今就連極為粗生的青草,也成為罕見的奢侈品。政府急忙解救,包括建城近 500 年來首次實行制水,地方機構和園藝師亦改以沙漠植物群佈置。與此同時,整座城市正在半沙漠氣候之中,轉向可持續規劃。 查看文章

【烏克蘭戰爭】國人認同的焦土政策

烏克蘭基輔北部村莊德米迪夫在 3 月 19 日傳出附近大壩被毀,村莊被洪水淹沒。「紐約時報」報道,德米迪夫一眾居民正努力整理受淹家園。有地方在戰爭中被摧毀不令人意外,不同的是,德米迪夫受浸並非俄軍所為,而是烏克蘭人早前阻攔俄軍坦克進攻基輔的行動,成功為烏軍贏得準備防禦工事的寶貴時間。 查看文章

印尼新首都:為何未搬遷已「失敗」?

世人熟悉的印尼首都雅加達,人口超過 1,000 萬,是東南亞其中一個規模最龐大的城市。惟現屆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在任內一直致力推動遷都大計,打算在東加里曼丹島興建全新城市「努山塔拉」(Nusantara),並以此為新首都。努山塔拉原訂在 2024 年落成,但計劃一直不得民心,抗議聲音不斷,學術平台「東亞論壇」的評論就形容,或許新首都未落成,就注定失敗。 查看文章

香港戰前經濟史:土木工程篇(三)

香港憑藉得天獨厚的深水港,在港英時期慢慢發展成世界級的港口城市。可是,在開埠早年,沿海的地理位置既是香港優勢所在,同時也是連場惡夢的根源,每逢風季雨季都洪水不絕,不單破壞房屋基建,更造成人命傷亡。已故資深工程師 Colin Michael Guilford 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發表的研究文章,就講述港英政府早期如何構建水系統。 查看文章

香港戰前經濟史:土木工程篇(二)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香港憑藉對華轉口貿易,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知名的港口城市,但要支撐整個港口發展,除了有賴前線物流貨運工人,還需要工程師和建築工人在背後鋪橋搭路,令人流貨流可以貫通整個區域。已故資深工程師 Colin Michael Guilford 曾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發表研究文章,細訴香港戰前土木工程史,這次我們就談談連接香港各地的道路網絡。 查看文章

香港戰前經濟史:土木工程篇(一)

香港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股災、移民潮、清零政策、環球政局動盪…… 昔日「東方之珠」、「亞洲四小龍」的風采或者難以復再,但無論你我身處何方,也可以牢記香港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並將故事傳承下去。這次回顧就香港二戰前的經濟史,不少人知道香港是東亞重要的轉口港,其實轉口港不單是搬貨運貨,背後還有一個個重要的土木工程項目。 查看文章

「有機棉」並不有機?

不少大型服裝品牌轉用有機棉,聲稱所使用的棉花經過獨立認證,不含化學殺蟲劑、化肥及基因改造種子,以宣揚其可持續發展承諾,為消費者提供更環保的選擇。不過,據「紐約時報」報道,許多所謂有機棉產品,可能並不有機。 查看文章

一帶一路:老撾的水壩政治與主權債務危機

老撾是世上少數僅存的共產國家,與強鄰中國關係非常密切。該國在 80 年代就緊跟中國步伐改革開放,但到今天依然是東南亞發展最遲緩的國家之一。中國在 2014 年起推動「一帶一路」計劃,老撾自然「受惠」,開展多個大型基建項目,卻令經濟情況雪上加霜。兩位澳洲國立大學公共政策學者就在東南亞研究平台 New Mandala 撰文,警告老撾正陷入嚴峻的主權債務危機。 查看文章

Ryan Fung:貝萊德道貌岸然卻推左走右

今次貝萊德表面上是賣人情予共和黨,但在 Larry Fink 的信件中也不忘善意提醒外界他手握重兵,不禁令人想起「三國演義」中的「三姓家奴」呂布,今天可以出賣丁原,明日也可以出賣董卓。 查看文章

全球暖化解凍凍土,北極基建不穩?

北半球有 4 分 1 面積在永久凍土(Permafrost)層下。「永久凍土」雖名永久,這並不代表凍土永遠不會融化,而是指連續兩年處於或低於攝氏零度的土地。全球暖化,永久凍土也不能獨善其身,亦有愈來愈多研究估計暖化對凍土的影響,及凍土融化帶來的風險。 查看文章

巴塞隆拿開發「藍色經濟」,推動超級遊艇維修業

在全球遊客被困家中之際,熱門目的地之一的巴塞隆拿正在努力轉型。這座曾經船廠林立的城市,加上一個投資 2,000 萬歐元的私人碼頭,逐步發展為地中海最大的超級遊艇樞紐,供億萬富翁停泊及維修他們的名貴「玩具」。當地積極開發海洋的「藍色經濟」,作為旅遊業以外的財路,為何本地居民卻不太樂意? 查看文章

中國:中南美洲諸國的可靠商業夥伴嗎?

中美洲小國尼加拉瓜,在去年 12 月突然與台灣斷交,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台海兩岸唯一的合法政權,並把其資產轉交中國政府。由此可見,中國正憑藉經濟實力,不斷在中南美洲擴張影響力。中國研究專家 Leland Lazarus 和 Evan Ellis 在學術平台「外交家」發表文章,分析中南美洲多國和中國的關係,當中存在甚麼暗湧。 查看文章

日本未來都市不 fancy,返璞歸真求永續

提到未來都市,如果腦海浮現的是飛車在空中交錯的科幻世界,恐怕要感到失望。日本政府提出的「超級城市」構想更為實際,要塑造一個讓市民生活更為便利的世界。 查看文章

六千部閉路電視的新首都 —— 埃及所為何事?

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 Sisi)上週宣佈,12 月起政府機構將遷往開羅以東約 35 公里郊外的「新行政首都」(new administrative capital),並試行運作 6 個月。埃及遷都計劃早於塞西推翻民選總統穆爾西兩年後的 2015 年提出。開羅人口密度高以致極其擠擁、交通不便,且基礎設施破舊,但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分析,塞西的遷都決定,還有個人謀劃。 查看文章

【COP26】ESG 投資熱潮升溫,綠色金融卻鬧人才荒?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正式展開,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投入龐大資金,重頭戲之一是綠色金融。兩年來疫情嚴重打擊經濟,ESG 成為投資者的新寵,認為相對穩健及具增長潛力,相關投資規模達 1.65 萬億美元。市場熾熱,企業求才若渴,市傳有本地公司以月薪 10 萬聘請 ESG 策略師,「人才荒」到底有多嚴重? 查看文章

規佬:在理念與回報之間取捨的綠色債券

機構投資者受命於投資者,無可避免要投資僅有的綠色資產。不過散戶如你我,並不一定受 ESG 理念束縛,綠色債券在零售層面是否有市場,實在值得觀望。 查看文章

曾詩敏:讓運動成為城市風景

如果做 20 下深蹲,可以讓你免費乘搭一程巴士,你願意嘗試嗎? 查看文章

銀行家職業事務所:ESG 作為銀行業新貴 —— 如何注入資本調動資源,加快實現淨零排放?

與此同時,不論是銀行界、傳統商界、非牟利組織甚至是個人,其實都能夠在這個與我們福祉尤關的議題出一分力,加快注入資本調動資源。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