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獲取錄的 iBank 人,怎樣比芸芸申請人優勝呢?今次想跟大家分享箇中關鍵,特別是面試前的準備,和面試時要留意的細節。
2021 年疫情仍在世界蔓延之際,德州農工大學管理學教授 Anthony Klotz 首先提出了「大辭職潮」現象,更預計大辭職潮「可能會帶來持久變化」。不過到了 2023 年,不同媒體陸續斷言大辭職潮已經終結 —— 大批勞動力正返回疫情前的工作崗位。就連 Klotz 本人也承認,大辭職潮「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辭職率大幅下降,「就像疫情從未發生過一樣」。 查看文章
現代人只要手上有電子設備,由工作、購物、日常繳費,到控制家居電器等大小事務幾乎都可以處理,本應有助節省更多時間,但事實卻是促使人們利用這些空閒時間,做愈來愈多的事。 查看文章
上月印度北阿坎德邦一個隧道地盤倒塌,41 名建築工人被困 17 天後,終獲政府召來的「鼠洞礦工」救出。這群「英雄」藝高人膽大,專門爬過窄道到地下深處採煤,但這樣以身犯險,只能為他們帶來薄酬,在部分地區甚至被視作非法勞動。即使救人後一夜成名,工作和生活未見改善,還要被當局棄如敝屣。 查看文章
全球機迷引頸以待的 GTA 6 終於發放預告,短短 1 分半鐘的影片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不過,部分電玩產業人士感慨,興奮只屬一時。多位專家指岀,今年縱有一系列遊戲大受好評,也有些改編成功的影視作品,可是整體來説,其實全行過得相當艱難,業內的裁員情況更被形容為「災難級」。 查看文章
共享辦公室營運商 WeWork 宣告破產後,共享辦公室市場未有因此完結,疫後工作模式的轉變,使僱主對共享辦公室仍有需求。其中共享工作空間營運商 IWG 就有意再拓展業務,其經營模式與 WeWork 有何不同?學者分析,未來可能有更多寫字樓業主看準市場空缺,加入這個行列。 查看文章
氣候變化是各國長期面對的問題。經過數十年討論,有關議題亦融入教育體制之中,不少西方年輕人視環境公義為他們核心價值之一,例如近年爆發的「反抗滅絕」運動。有學者近日就發表研究,探討英國出現的「氣候辭職」潮(climate quitting)。 查看文章
隨著科技革新與職業轉型,中途轉工、轉行,同時追求自我增值與作息平衡的情況愈趨普遍,學會適應和利用這些轉變將至為關鍵。 查看文章
一直以來,日本企業都認為員工的外型是公司的門面,所以會規定員工的髮色及服裝必須端莊。但連鎖超市集團 Belc 正打破舊有觀念,在超市門外張貼海報:「員工的儀容開始多元化,我們對頭髮、指甲等的標準大幅放寬,感謝顧客的理解與配合。」 查看文章
2016 年,委內瑞拉通脹率高達 800%,年僅 26 歲的 Oskarina Fuentes 生活拮据,只能靠多份兼職維持生計。就在此時,她得悉澳洲數據服務公司 Appen 正招聘眾包工人,為人工智能演算法標註培訓數據,包括識別網上驗證碼中的交通燈和公共汽車圖像等。這些包括圖像、影片和文字的 AI 訓練素材,正是由全球薪酬最低的勞工所標註完成。 查看文章
過去 3 年進入後疫情時代,美國工人短缺,企業難以請人。人們普遍歸咎於失業救濟金過於慷慨、外地輸入勞工不足、太多工人患有長新冠,或純粹因為人類愈趨懶惰。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分析了去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發現減少了的工時,大部分來自就業人士,反映了工人還在,他們只是不再如以往般拼命地工作。 查看文章
做不完的工作、快下班時接急件、辦公室的是非、沒得著的會議、拍馬屁的同事、要求高的上司、只看錢的老闆⋯⋯ 這些職場辛酸你懂我懂,在台灣拚生活的「馬克」也懂。插畫家李含仁以此筆名在網上創作漫畫「我是馬克」,道盡上班族的喜怒哀樂,引起廣大讀者共鳴,包括導演瞿友寧。到今日電影「他馬克老闆」終於面世,台前幕後還來港宣傳受訪。 查看文章
在菲律賓南部沿海城市,每天都有數千名年輕工人在網吧,為人工智能(AI)模型分類和標記數據,以確保 ChatGPT 這樣的語言模型不會產生亂碼,為訓練 AI 的必經過程。「華盛頓郵報」報道,調查發現生產 AI 技術、多數來自歐美國家的科技公司,正剝削這些隱藏在 AI 背後的龐大勞動力,其中美國企業 Scale AI 被指以極低工資聘請海外廉價勞工,引發「血汗工廠」爭議。 查看文章
美國航空業高速復甦,但「華爾街日報」訪問多名機場管理層、地勤工人、工會代表、職業安全專家及業界顧問後,發現在那些為飛機加油、搬運行李、協助移動飛機等「幕後功臣」當中,工傷事故亦不斷增加。他們有的從飛機拖車摔下來,有的因貨櫃掉落而被壓傷四肢,甚至有新手在停機坪導致兩機相撞。 查看文章
早前英國的人力資源組織研究指出,勞動力市場開始降溫,工資通脹正在放緩。然而,根據特許人力資源和發展協會(CIPD)在 6 月和 7 月初的最新季度調查,愈來愈多僱主以加薪留住員工,與之前的研究結果相矛盾。 查看文章
為了拓展員工的可能性,迪思科持續發展員工的「自由化制度」。例如,業務的自由化,不再限定只有特定部門才能執行旗下業務。 查看文章
一般人或許對日半導體設備廠迪思科(Disco)很陌生,但這家公司在半導體產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領導地位。在電動車產業的帶動下,迪思科 2022 財政年度合併營業利潤預計首次超過 1,000 億日元,比上財年增長近 2 成,連續 3 年刷新歷史最高利潤。它增長的原動力,來自其獨特的管理模式,更藉此催生出新業務、新技術和新的工作方式,是其他企業前所未見。 查看文章
西班牙傳統午睡 siesta 是當地工作制度一部分,人們會在大約朝 9 晚 8 的上班時間內,從下午 2 時休息至 4 時。過去曾有外國記者藉午睡暗示西班牙人懶惰;早年國內也有人提出廢除這個「壞習慣」。但時移世易,面對熱浪愈趨頻繁且持續,歐洲國家現正重新審視午睡的好處,包括以勤勞著稱的德國。 查看文章
生日假、月經假,甚至寵物喪假⋯⋯ 過去數年,外國公司推出更多員工福利,工作安排也更靈活,以滿足僱員對平衡工作與生活的需求。最近一些歐美企業還提供離婚福利政策,協助處於離婚或分居狀態的員工渡過感情關口,讓他們可以重拾心情,盡快重返工作崗位。 查看文章
疫情過去,一切彷彿恢復往常,但有些措施似乎難以逆轉。正當各行業僱主陸續要求僱員重返辦公室,認為在家工作(WFH)削弱工作效率,不少僱員卻沒有打算「回到過去」。有調查發現遙距工作訴求依然高漲,部分大企業員工聯署抗拒「復常」。 查看文章
渡邊淳一小說「失樂園」中,事業失意的男主角久木祥一郎遭公司投閒置散,調到最無事可幹的調查室。像久木這類上班卻不做事的「無職員工」(jobless employed),現實中確實存在,從最初只會間中「扮工」,到近年因疫情大流行下在家工作、自動化或外判等種種原因,有的人已或被動或主動地完善出自己一套職場「扮工」模式 —— 雖然現身職場,但不做任何工作。 查看文章
台灣近日捲起 #MeToo 風暴,從政黨、演藝圈到傳媒界,紛紛有受害者揭露自己曾遭受不當待遇。始於 2017 年的 #MeToo 運動從美國蔓延到全球,打開了對性騷擾事件的反思與討論,5 年過後,職場方面有甚麼改變?對剛進入社會工作的 Z 世代來說,他們面對的職場文化是否更平等? 查看文章
在背後嘲笑顧客,今時今日這種服務態度固然不應該,但亞洲人喜歡說的「顧客永遠是對的」,卻未必能夠套用到西方國家。這正是很多人由香港移居到英國之後,其中一個非常不適應的地方,甚至有些人,會因為從事服務行業的西方人沒有給予亞洲式的「尊重」,而感覺被歧視。 查看文章
最近台灣網民發起聯署,希望令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 3 天(即每星期工作 4 天)的地區,截止時間前已經有超過 5,000 人參與。要講近年在西方國家,尤其是在英國所推行的四天工作週(four-day working week),就不得不提筆者在劍橋大學讀博時的恩師、社會學系教授 Brendan Burchell。 查看文章
總共看了兩次「窄路微塵」。第一次是去年香港亞洲電影節首映、訪問導演林森前,在試映室的小銀幕,已覺是驚豔。兩個小人物面對命途多舛,依舊咬著牙關,默默存活,不知不覺戳到每個觀映者的心坎…… 還只是共鳴感作祟?如今世界通關,疫情已過,一切恍如隔世,翻看一遍「窄路微塵」,卻覺相濡以沫更耐看,尤其是本來有點不明所以的結局,吃過每記苦難後,是帶點餘韻的明志。 查看文章
過去十年,愈來愈多專制國家透過電子技術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把監控技術推至極致;在新自由主義國度,信用、聲譽則以另一種形式主宰社會。米蘭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Alessandro Gandini 在 2016 年出版著作 The Reputation Economy,中文意思是「聲望經濟」。在書中,Gandini 以跨學科方法,解釋聲譽如何成為獨立知識工作者的重要無形資產。 查看文章
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2023 年未來就業報告」,指科技正在改變所有的工作角色,隨著綠色轉型、科技、經濟前景等因素影響,近 4 分之 1 工作崗位將會發生變化,全球 5 年內可能流失 1,400 萬個職位。 查看文章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的數據顯示,當地的平均租金價格在去年飆升 30% 之多。住屋開銷暴漲,連高薪厚職的外籍人士也吃不消,近月開始出現移居潮。當前現象,令人關注這個吸引大批外資和人才的東南亞國家,會否失去作為亞洲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查看文章
在日本,情況有點相反,大部分媽媽生產後會選擇做家庭主婦。屬於少數的在職媽媽的壓力未必是來自人言,更多是偏向社會環境和制度下引申出來的不便。無論學校、課外活動、醫療機構等,都會預設媽媽可以隨時接送孩子。若果媽媽要工作,真的會分身不暇。因此,她們大多有長輩幫忙照顧小孩或小孩已經夠年歲可以照顧自己。 查看文章
疫後復常,眾多改變卻無法逆轉。在家工作成為部分僱員的常態,即使回到辦公室,員工也未必保得住自己專屬的辦公桌;辦公室變成 Co-working Space,無可避免削弱員工歸屬感。究竟如何平衡得失,成為員工、企業與設計師的共同課題。 查看文章
香港的女傭大部分來自菲律賓和印尼,她們祖國同樣有政治不穩的問題,一個女子放棄家人離鄉別井來香港工作,絕對可以每天愁眉苦臉,但她們好像有自己一套樂天知命的生活方式,開懷大笑的時間更一定比我們多。 查看文章
小費源自英國,不過現今談得上「小費國家」的卻是美國。當地人日常生活離不開「畀貼士」,早前就有一名女侍應在 Twitter 批評一群歐洲遊客,消費 700 美元卻只給 70 美元小費。美國標準小費並非如歐洲般「加一」,事件純屬文化差異之過。不過近年就連美國人,也開始不滿本國的小費文化。 查看文章
當我們討論「工作取代論」時,經常誤會人類勞力會被工具取代,但事實是人類從來沒有被取代。現實一直發生的是技術取代技術,工具取代工具,然後懂得使用新技術和新工具的人,取代使用舊技術和舊工具的人。 查看文章
從辦公室拿走一支筆、一把剪刀,嚴格而言均屬盜取「公司資源」,只是大部分資方不太計較。但若然人人都帶走一點東西,確實令人頭痛。「華爾街日報」報道,隨著上班族回到辦公室,茶水間的餐具亦不斷消失,並帶來各種麻煩。 查看文章
回想自身過去十載的職業生涯歷程,大概比「freelance」和「slash」這些「浪潮」興起前,早一點點就轉型,那時不知哪來的勇氣,但契機出現,同時內心有強烈的渴望製造所需空間,創造想建立的東西和模式,便走上了這條最近前同事形容我為「第一代 freelancer」的路。 查看文章
Amazon Prime 最新劇集 The Consultant,改編自 Bentley Little 同名小說,由 Tony Basgallop 創作,這位英國編劇曾是長壽肥皂劇 EastEnders 的寫手,近作有 Apple TV+ 的「靈異女僕」,至於 The Consultant 是否糅合兩種風格? 查看文章
我認為英國有種精神叫戇豆,英國人很清楚明白日常生活充滿荒謬滑稽的事情,亦不介意把這些瘡疤狠狠割開,然後極盡辛辣地公諸人前。可是,英國人會不會大刀闊斧地改變?又並不必然,因為這種讓人死不去的不便,也可以是一種令人安樂過活的秩序。 查看文章
電商巨擘亞馬遜(Amazon)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員工從 5 月起每週最少有 3 日前往辦公室工作,有員工不滿安排,在 Slack 頻道起草内部請願書。事件引起社會對後疫情時代工作模式之討論,也在重新定義何謂「好工作」。 查看文章
今時今日,大部分工作或多或少都需要電腦技巧和知識,例如學校教師、醫護助理,到寫字樓文書,即使這些職位不會被視為高科技工種,但員工也需要駕馭多款電子軟件和裝置。在就業市場,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已經變得愈來愈明顯,威脅弱勢社群的生存空間。 查看文章
在印度,由於失業率高,私人就業市場福利欠佳,令薪高糧準的政府職位變得尤其搶手。不少考生為過公務員考試,不惜購買試卷或請人代考。 查看文章
法國近日因退休制度改革計劃而有大型示威,當中建議法定退休年齡從目前 62 歲提高至 2030 年的 64 歲,一旦落實,預計由 2027 年起,法國打工仔要工作 43 年才能拿到全額退休金,結果引發國內大罷工。當局聲稱延遲退休年齡是「挽救退休制度」,歐洲其實同樣面對退休金壓力,老年人口近年大幅增長,勞動人口大幅下降,在這情況下,法國的退休制度改革會否成為仿效對象? 查看文章
現今人們的職業生涯變數更多,以往追求一味往上爬的職業階梯,已被非線性的「波浪形」發展路徑取替,鼓勵探索不同方向,重新評估個人工作目標。但面對每日排山倒海的工作,如何顧及長遠職涯發展? 查看文章
一般來說,具有創業知識的專業人才,多數都任職於創投或大企業。這一群人身懷絕技,卻難透過一般勞動市場招聘。「副業」的形式,反而是接觸他們的新機會。 查看文章
要進一步活用副業人才,就要面對「切割既有業務」的問題。以保健電子產品聞名的歐姆龍(Omron),其應對方法是跨部門徹底討論現況,開創新課題來共同解決。 查看文章
為打擊黑心勞動環境,日本在 2019 年通過工作改革法案,對超時工作制定上限,及後再因疫情推動遙距工作,令加班時間漸趨減少。出版多本人事專書的商業記者溝上憲文卻指,實際上很多人因無法加班而苦。部份年青人甚至反嫌職場「太白」,自覺被剝奪大量搏殺機會。勤勞還是過勞,到底該誰決定? 查看文章
近年美國和許多國家的職場上,人們都希望與被邊緣化的族群結成盟友 —— 給予實質支持、建立更平等而有效的工作環境;但很多時也擔心適得其反,或怕被誤解成扮演「白人救世主」角色。美國西華盛頓大學管理學教授 Meg A. Warren 最近在「商業道德雜誌」發表研究,建議如何促進盟友關係(Allyship),長遠改善工作場域中的不公。 查看文章
你有否遇過自負而無能的管理層,令辦公室士氣低落、員工不敢進言?倫敦大學學院及哥倫比亞大學商業心理學教授 Tomas Chamorro-Premuzic 指出,其實只要通過 9 條簡單問題,便可在面試階段推測候選人是否自負無能,從而做到真正任人唯才。 查看文章
聖誕將至,許多美國打工仔接獲的禮物,卻是老闆給的大信封。非但 Meta、Salesforce、亞馬遜等科技企業近月宣佈或計劃裁員,高盛集團、福特汽車、零售巨頭沃爾瑪及百事可樂集團,同樣正在準備大舉炒人。從感恩節到元旦,為何這麼多公司偏要選在佳節前後,才來大刀闊斧,把員工掃地出門? 查看文章
疫情以來,一直傳出中國就業市場慘淡的消息,包括 2020 年的學士學位畢業生無薪實習、上千名畢業生爭奪深圳財務顧問公司一個職位空缺,到今年 6 月份 16 至 24 歲群組失業率近 2 成。想找工作,有時自貶身價也不得其門而入。私營企業雖已成為中國經濟主體,但受疫情影響,企業吸納就業者的能力下降,相比之下,公務員職位愈來愈受年輕一代歡迎,投考數字屢創新高。 查看文章
只有高中學歷,就無緣高薪厚職?這個概念正於美國改變。有分析指,11 月份全美至少需要大學畢業的職位佔 41%,低於 2019 年初的 46%。Google、IBM 及達美航空均降低部分職位的學歷門檻,著重經驗及技能而非大學學位,一些州政府工作也廢除這類要求。各大企業甘願「放下身段」,全因疫後請人艱難。 查看文章
自 2 月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當地的科技行業仍能勉強正常運作,除了因為工作地點及時間較為彈性之外,也有賴員工在戰亂中不斷找尋有網絡及電力的地點,令工作不致中斷。行業努力運作並繳付稅款,更有助支撐烏國經濟。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