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气候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政治
选举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DW
/
时事
/
2021.10.13
18
:
00
新冠?气候?还是中国?德国人最担心什么?
中国
德国
新冠疫情
气候
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人最大的担忧莫过于气候变化。三成民众愿意加强德中安全合作,同样比例的人认为德国安全威胁来自中国。
联合报
/
社会
/
2021.10.13
15
:
28
德研究:氣候變遷衝擊全球85%人口
人口
研究
气候
一九六國參與的氣候峰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屆締約方大會(COP26)」,下月一日將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登場,將...
环球网
/
时事
/
2021.10.12
5
:
56
大批气候抗议者涌向白宫!美国环保组织警告拜登:该兑现承诺了
美国
拜登
白宫
气候
环保
警告
抗议
据福克斯新闻网11日报道,周一,大批气候抗议者出现在美国首都街头,涂写美国前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雕像,并涌向白宫,警告拜登总统认真对待他们的诉求。
FT中文网
/
时事
/
2021.10.12
5
:
26
气候危机也是一场健康危机
气候
海恩斯:在各国围绕减排讨价还价之际,人们很容易忽视气候变化在日益损害人类健康,事实是,地球的健康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cnBeta
/
科学
/
2021.10.12
5
:
07
从土地利用和气候的角度看世界范围内的昆虫数量和多样性的下降
气候
昆虫
多样性
在世界范围内,昆虫的数量和多样性正在下降:近年来,科学家们报告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这些发现已经在学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研究人员一方面将昆虫数量的减少归因于土地利用的变化,例如玉米和油菜等大型单一作物的增加,但也将温度升高和干旱的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原因。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0.12
4
:
28
機器學習分析近 70 年文獻 揭全球 85% 人口受氣候變化影響
人口
气候
最新刊於《自然氣候變化》的研究指,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能已經影響到全球 85% 人口。團隊是以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梳理了 1951–2018 年間發表的大量研究,發現超過 10 萬份報告記錄了氣候變化對地球系統影響的證據。
cnBeta
/
科学
/
2021.10.11
20
:
24
研究人员利用AI估计:世界上85%的人口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人工智能
人口
研究
气候
据外媒CNET报道,气候变化已经到来。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它将变得更加糟糕。这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8月发布的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的主旨,该报告警告说,地球上的每个地区都将受到气温上升的影响。周一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一篇新论文为这一预测增加了一些具体内容。德国的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了6万多份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研究报告,他们估计85%的人口受到了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影响。
rfi
/
时事
/
2021.10.11
5
:
32
美中紧张能抗气候变迁?两国争第一反有助益
气候
(法新社华盛顿10日电) 全球对抗气候变迁能量满满,但若少了中国与美国参与,也是枉然。美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合计占全球一半以上,但两国相处却不融洽。 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 26)即将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专家认为,美中合作若有突破,或能催化历史性的气候变迁协议达成,但美中关系冰冷,其实也不是世界末日。 美中加紧努力减排,但分析家认为两国行动都太过温和,远远无法达成联合国控制全球升温在摄氏1.5度以下、避免气候变迁最惨影响的目标。 领导大型气候行动的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主席尼柯尔斯(Mary Nichols)表示:「即使美中政府不能就任何事情达成实质协议,我觉得或许还是有很多空间采取认真作为,因为两国都可以、也愿意自己做很多事。」 「但那不代表协议就无关紧要,没有明确的协议,其他国家会不愿意行动。」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形容北京是美国最大的长期挑战,拜登政府虽升高了针对人权、台湾、贸易等关切事项的压力,仍寻求就气候议题与中国接触。
联合报
/
社会
/
2021.10.11
4
:
46
美中緊張能抗氣候變遷?兩國爭第一反有助益
气候
全球對抗氣候變遷能量滿滿,但若少了中國與美國參與,也是枉然。美中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占全球一半以上,但兩國相處卻不融洽
多维新闻
/
时事
/
2021.10.11
3
:
42
山西洪灾|12万人紧急转移 气候变化将给中国带来系统影响
中国
洪灾
气候
继今年7月河南遭受严重洪灾之后,山西大部分地区进入10月1日至7日假期后也出现极端强降水,引发山洪和洪涝等严重灾害。最新的消息显示,山西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安邦智库(ANBOUND)发文称,中国南北地区气候的变化,将对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FT中文网
/
时事
/
2021.10.10
19
:
07
英国气候峰会负责人敦促中印沙提交新的气候目标
英国
气候
距格拉斯哥COP26峰会开幕仅21天之际,会议主席夏尔马叫板中国、印度和沙特,要求它们兑现承诺,在会前拿出更具雄心的正式减排目标。
纽约时报
/
时事
/
2021.10.11
13
:
43
中国电力短缺会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吗?
中国
气候
国际社会期待中国采取更多减排措施,更快速地放弃化石燃料,以实现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但能源需求飙升和电力短缺可能令中国仍难以摆脱煤炭。
星岛日报
/
时事
/
2021.10.08
11
:
23
巴西東南部括超級沙塵暴6人死亡 氣象家稱與氣候變化脫不了關係
巴西
气候
巴西東南部嚴重乾旱加上大片無植被覆蓋土地,使強風更易捲起沙土,形成沙塵暴。聖保羅城鄉地區和米納斯吉拉斯州自9月底以來,至少3度遭遇風速達每小時100公里的沙塵暴,導致樹木及房屋倒塌,6人因此遇難。當地氣象頻道向法新社指出,過往的沙塵暴「都不及我們在2021年見識到的強度。這是長時間缺雨、高溫和低濕度的結果。」他又指:「陣風吹過沙地,並和大氣污染物、廢物、燃燒殘存物翻攪在一起,乾季時期也會發生。
BBC
/
时事
/
2021.10.08
9
:
04
气候变化:英国禁售柴油和汽油车将提前实施
英国
气候
汽油
英国政府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将禁止在英国销售新的汽油,柴油或混合动力汽车的禁令从2040年提前至2035年实施。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0.08
4
:
33
「黃雨」下塌棚架壓死女工 天文台回應會否致歉: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大雨
气候
大雨
今早 (8 日)上課上班時間,全港雨勢滂沱,天文台維持昨晚 (7 日)發放的黃色暴雨警告,學生須照常上課,打工仔須如常上班。
CUP
/
文化
/
2021.10.08
18
:
49
核能:減排唯一出路?
社会
全球暖化
核能
气候变化
能源
电力
香港行政長官日前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要在 2050 年前做到「淨零發電」,中期目標是 2035 年或之前,以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等取代燃煤發電。雖然施政報告中未有提及核能供電的角色,但目前香港電力約有 25% 來自大亞灣核電站核電。不僅香港,全球多國相繼定下淨零排放的目標,多需要由化石能源轉型到可再生能源。氣候倡議者及政策制定者現在需要作出決擇,到底是否採用核能作為減碳手段。
CUP
/
文化
/
2021.10.08
18
:
48
咖啡與其發源地:全球最後的野生咖啡樹林
埃塞俄比亚
社会
全球暖化
咖啡
咖啡豆
植物
树林
气候变化
农业
食材
一覺醒來,匆匆出門後,很多打工仔都會選擇到咖啡店買一杯熱咖啡提提神,才到辦公室展開新一天的工作。現時我們享用到的咖啡,大部分都屬於小果咖啡,又稱阿拉比卡(Arabica),發源於今天埃塞俄比亞一帶的森林,後來被歐洲殖民者發現,並帶到世界各地栽種。現時全球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野生咖啡森林,在氣候變化下危在旦夕。
世界新闻网
/
时事
/
2021.10.07
12
:
49
极端气候影响 意大利12小时降雨破欧洲纪录
欧洲
意大利
气候
极端气候引发破纪录降雨的情形这周再现,意大利西北部遭风暴袭击,仅12小时内降下742毫米雨量,创下欧洲前所未见的降雨强度...
联合报
/
趣闻
/
2021.10.07
7
:
06
極端氣候影響 義大利12小時降雨破歐洲紀錄
欧洲
气候
極端氣候引發破紀錄降雨的情形這週再現,義大利西北部遭風暴襲擊,僅12小時內降下742毫米雨量,創下歐洲前所未見的降雨強度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0.07
3
:
47
墨西哥雨林中心藏紅樹林 距離海岸 200 公里 不尋常發現助了解物種適應氣候變化
墨西哥
气候
在墨西哥東南部尤卡坦半島的中心深處,一個古老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在距離最近海岸 200 多公里處蓬勃發展。這非常不尋常,因為紅樹林通常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岸線上。
星洲网
/
时事
/
2021.10.06
21
:
48
气象学家首获诺物理奖 凸显气候问题严峻
气候
周二出炉的今年诺贝尔物理奖首度颁发给大气与基础物理学家,获奖者包含美国日裔气象学家真锅淑郎、德国海洋和气候学家哈塞尔曼及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帕里西,前两者因建立的气候模型,奠定地球暖化研究之基础,而同摘桂冠,而帕里西则因“发现物理系统里小从原子、大到行星的无序及波动相互作用”获奖。...
CUP
/
文化
/
2021.10.07
18
:
45
認識甲烷:為何是最強溫室氣體?
中国
二氧化碳
全球暖化
气候变化
甲烷
美國總統拜登上週於經濟氣候論壇中表示,美國正在與歐盟合作,承諾在 2030 年前將全球甲烷排放量減少近 3 分之 1。拜登未透露還有哪些國家已承諾參與,但就邀請各方一起在格拉斯哥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宣佈共襄盛舉。為何應對氣候危機,首先要對付甲烷?
CUP
/
文化
/
2021.10.07
18
:
41
Ryan Fung:COP26 前夕 港府應對氣候仍欠誠意
香港
政策
气候变化
环保
特首林鄭月娥在這屆任期的最後一份報告,最關心的仍然是土地相關的政策,對於內地和西方社會近年極其重視的「環保議題」沒有大驚喜。
华尔街日报
/
时事
/
2021.10.06
6
:
20
气候变化融化永冻土层,俄罗斯石油经济面临挑战
俄罗斯
经济
气候
石油
曾经被认为是永久冻结的土层如今正在解冻恢复生机,而这威胁着俄罗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环球网
/
时事
/
2021.10.06
5
:
24
“生态文明”是一份如诗般美丽、独特的中国礼物——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奈杰尔·托平
中国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
生态
气候
新华社伦敦10月5日电 专访:“生态文明”是一份如诗般美丽、独特的中国礼物——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奈杰尔·托平
cnBeta
/
科学
/
2021.10.06
2
:
33
气候学家拿奖物理学家“玩儿鸟” 这届诺奖有点“跑偏”
气候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50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籍日裔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和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以表彰他们“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
日经
/
时事
/
2021.10.05
23
:
01
真锅淑郎这样为应对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全球变暖
气候
气候变暖
诺奖得主真锅研究的“气候模型”能够模拟气温、气压、洋流等地球上的物理现象,真锅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作为先锋参与其中。气候模型最初用作研究气候机制的“实验装置”,后来成为预测地球未来的工具……
cnBeta
/
科学
/
2021.10.05
19
:
56
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珊瑚礁研究:气候变化的破坏中也留存着希望
研究
气候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以及多个合作伙伴发布了一份题为"世界珊瑚礁现状:2020"的新报告。据该科学机构称,这是有史以来对全球珊瑚礁健康状况的最新分析报告,揭示了虽然海水温度上升仍然是一个问题,但也有挽救的希望。
世界新闻网
/
时事
/
2021.10.05
13
:
16
诺贝尔物理学奖聚焦气候 凸显人类面临巨大威胁
人类
气候
诺贝尔奖今天颁发物理学奖,由日裔美籍学者真锅淑郎、德国科学家哈斯曼及意大利学者帕里西获奖,他们分别是两位气候专家及一位理...
联合报
/
时事
/
2021.10.06
13
:
04
台灣預測氣候變遷 用諾貝爾物理獎系統
台湾
气候
预测
諾貝爾物理獎昨揭曉,首度頒給氣象學家,有「溫室效應之父」之稱的美籍日裔學者真鍋淑郎、德國學者哈斯曼摘下桂冠。學者描述,兩...
联合报
/
时事
/
2021.10.05
11
:
17
諾貝爾物理學獎聚焦氣候 凸顯人類面臨巨大威脅
人类
气候
諾貝爾獎今天頒發物理學獎,由日裔美籍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及義大利學者帕里西獲獎,他們分別是兩位氣候專家及一位理...
联合报
/
时事
/
2021.10.05
11
:
05
諾貝爾物理獎 3學者讓人類更理解氣候變遷獲獎
人类
气候
諾貝爾物理獎5日公布,由日裔美籍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及義大利學者帕里西(G...
华尔街日报
/
时事
/
2021.10.05
8
:
25
三名科学家因对气候变化和复杂系统的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家
研究
气候
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联合授予三位科学家,包括普林斯顿大学的Syukuro Manabe和德国的Klaus Hasselmann,以表彰他们在模拟地球气候方面的工作。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0.05
7
:
57
【諾貝爾物理學獎・闡釋】預測隨機、理解無序 — 科學家如何研究氣候變化?
科学家
研究
气候
预测
複雜系統的特點是隨機性和無序性,但並非完全無法理解和預測。202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美籍日裔氣象學家真鍋淑郎、德國海洋學家 Klaus Hasselmann 與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 Giorgio Parisi 獲得,三人就是用嶄新方法描述不同複雜系統,和預測這些系統的長期行為,例如是預測全球暖化。
cnBeta
/
科学
/
2021.10.05
6
:
54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候和其他复杂现象的物理学
气候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Syukuro Manabe、德国物理学家Klaus Hasselmann、意大利物理学家Giorgio Parisi。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对我们理解复杂系统作出开创性贡献”。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0.05
6
:
00
研究氣候變化物理模型等題目 日德意學者奪諾貝爾物理學獎
研究
气候
202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美籍日裔氣象學家真鍋淑郎、德國海洋學家 Klaus Hasselmann 與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 Giorgio Parisi 獲得。
rfi
/
时事
/
2021.10.05
4
:
32
受气候变迁冲击 10年间全球14%珊瑚死亡
气候
(法新社巴黎5日电) 根据历来规模最大的珊瑚健康调查,2009到2018年,爆破捕鱼、污染及主要受暖化影响,全球有14%珊瑚礁死亡,让一度生机蓬勃的生态系统变成苍白的骨骼。
星岛日报
/
时事
/
2021.10.05
4
:
03
10年內全球14%珊瑚死亡 氣候暖化水溫上升為元兇
气候
全球氣候暖化的現象愈來愈嚴重,珊瑚也因海洋溫度上升而遭到波及。全球珊瑚礁監測網絡(The 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周二發表研究報告指出,10年間全球有14%珊瑚因受氣候暖化影響而死亡。這是歷來最大規模的有關珊瑚健康狀況的研究和分析報告,引起環保界的關注。報告引述科學家指出,由2009年至2018年間,全球喪失了大約1.17萬平方公里珊瑚。這個數字,超過了澳洲珊瑚面積的總和。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0.05
3
:
38
氣候危機加劇將致北大西洋噴射氣流北移 歐洲乾旱地區更乾、濕者更濕
欧洲
气候
干旱
北大西洋噴射氣流 (Jet Stream) 對北半球天氣有深遠影響。上月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 (PNAS) 》的分析表明,氣候變化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引發該大氣環流系統出現大變,令大西洋兩岸出現更劇烈的天氣變化。
DW
/
时事
/
2021.10.05
18
:
00
研发气候模型 德、美、意学者共获诺贝尔奖
气候
10月5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三名分别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的气候学者共同获奖。他们开发的物理模型,为气候研究、精确分析全球变暖趋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新闻网
/
时事
/
2021.10.04
15
:
49
联合国气候会议前夕 教宗吁全球领袖提解决之道
联合国
气候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今天警告,世界领袖在本月底即将登场的联合国气候会议上,必须为眼前「空前的生态危机」...
rfi
/
时事
/
2021.10.04
10
:
02
联合国气候会议前夕 教宗吁全球领袖提解决之道
联合国
气候
(法新社罗马4日电)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今天警告,世界领袖在本月底即将登场的联合国气候会议上,必须为眼前「空前的生态危机」提出解决之道。
欧洲时报
/
时事
/
2021.10.04
7
:
00
COP26筹备会议米兰闭幕 各方吁加大气候行动力度
气候
10月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筹备会议在意大利米兰闭幕。与会各方呼吁加大气候行动力度,确保在英国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0.04
5
:
42
反射雲層減少致地球變暗 或由氣候變化造成
气候
地球
近期刊於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的研究發現,從外太空所觀察的地球,變得越來越暗,而氣候變化可能是罪魁禍首。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0.04
4
:
50
調查:僅兩成半人聽聞港府氣候變化政策 綠色和平批至今未訂碳中和路線圖
气候
碳中和
调查
直至 9 月,香港今年已打破最多酷熱天氣日數紀錄。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調查顯示,只有兩成半人聽過政府氣候政策,當中逾八成認為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決心不足。
VOA
/
时事
/
2021.10.04
17
:
19
气候变化影响美国秋季赏叶
美国
气候
气候变化导致的天气异常让10月初的武汉需要发布摄氏37度的高温预警,而美国各地具有独特魅力的斑斓秋色也将受到影响。秋季热浪可能造成树叶提早枯落,或者因焦化而出现褐色。山坡上的阔叶林和山顶上的针叶林原本跟随季节变化自然展示的美好或将出现异常,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
多维新闻
/
时事
/
2021.10.03
23
:
13
克里吁全球各大经济体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
经济
气候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10月2日表示,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必须采取更多行动。
早报
/
时事
/
2021.10.03
22
:
09
COP26筹备会议闭幕 各方吁加大气候行动力度
气候
(早报讯)由意大利与英国联合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COP26)筹备会议星期六(10月2日)在意大利米兰闭幕。与会各方呼吁各国加大气候行动力度,确保即将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
早报
/
时事
/
2021.10.02
8
:
11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指埃及获选COP27主办国
美国
埃及
气候
(早报讯)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周六(2日)表示,埃及获选为明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会议(COP27)的主办国。
VOA
/
时事
/
2021.10.02
20
:
09
拜登誓言民主党人将把基础设施案与气候变化及社会开支案“办成”
拜登
气候
民主党
基础设施
拜登总统星期五(10月1日)在国会山与民主党议员会面。他誓言民主党人将会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抗击气候变化的法案,这是拜登议事日程的关键内容。在拜登前往国会之前,民主党的内斗有让法案脱轨的危险。
财新
/
时事
/
2021.10.01
8
:
18
及早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明智投资
投资
气候
及早行动是一项投资,投资的收益不仅是为了避免未来后果非常严重的气候风险,而且会大大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这样的投资是明智的,因为在及早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将会有广泛的经济发展机会
华尔街日报
/
时事
/
2021.10.01
7
:
35
拜登敦促民主党人推迟表决基建法案,直到就气候法案达成协议
拜登
气候
协议
民主党
法案
拜登呼吁众议院民主党暂缓表决约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直到他们就另一项社会政策和气候法案达成协议,这将再次推迟最终通过自己议程的一项核心内容,以团结不安的民主党人。
欧洲时报
/
时事
/
2021.10.01
7
:
00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筹备会议在米兰开幕
联合国
气候
由意大利与英国联合举办的此次会议系今年11月的COP26于英国格拉斯哥召开前的最后一次部长级正式会议。
cnBeta
/
科学
/
2021.09.30
23
:
34
地球正在太空中失去光泽 科学家怀疑气候变化是罪魁祸首
太空
科学家
气候
地球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地球已经失去了一点光辉,通过研究我们卑微的太空球体的光芒,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暗淡过程,他们假设其根本原因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在8月29日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998年至2017年期间加州大熊太阳观测站的地球光照来研究地球的"反照率"--相当于大约1500个夜晚的数据。
早报
/
时事
/
2021.09.30
10
:
55
印度:富国1000亿美元承诺不足于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印度
气候
(早报讯)印度首席经济顾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召开前表示,由于贫穷国家的碳排放比例较高,而富国承诺帮助这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必须远远超过1000亿美元(1357亿新元)。
ETtoday
/
时事
/
2021.09.30
10
:
00
前進聯合國氣候高峰會! 洪申翰有2大任務「展現淨零轉型決心」
联合国
气候
2021年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6)今年11月將在蘇格蘭格拉斯哥登場,全球197個國家將進行因應氣候變遷的國家承諾與產業對策談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已派任立委洪申翰為代表,參與年底聯合國氣候高峰會。..
cnBeta
/
科技
/
2021.09.30
2
:
33
Google推出新地图工具以应对气候变化
谷歌
气候
据外媒报道,Google日前宣布了几个新的地图工具以帮助解决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挑战。最新提到的工具包括Google地图上的野火层--它可供全球用户使用、100座新城市的树冠洞见、一个为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名为Address Maker的新应用--以帮助他们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和企业提供以前不常有的独特地址。
日经
/
时事
/
2021.09.29
17
:
01
全球“气候科技”创业投资再掀热潮
投资
气候
创业
科技
继2010年代中期后,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初企业再次受到关注。2021年,受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等相关企业拉动,该领域的全球创业投资额有望创下新高。但10年来再次掀起的热潮背后的风险也若隐若现……
早报
/
时事
/
2021.09.29
8
:
00
通贝里:世界领导人在气候变化课题上只会空谈
气候
(早报讯)瑞典环保少女通贝里在一场青年气候峰会上批世界领导人只会“blah blah blah”(说废话),并指他们没有在气候变化上的承诺付诸于行动。
联合报
/
趣闻
/
2021.09.29
2
:
19
氣候少女又開砲 諷刺各國領導人膨風
气候
瑞典「氣候少女」童貝里不改犀利本色,在氣候峰會上狠酸各國領導人。她指出各國現在都只會開空頭支票而無實際作為,根本就是在殘害下一代人類。她也悲觀的認為,此次氣候峰會並不會取得突破性成果,而是和過去一樣,很多承諾、但很少實際作為。
前页
1
...
29
30
31
32
33
3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