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所有新闻
地区   
中国新闻美国新闻日本新闻乌克兰新闻俄罗斯新闻欧洲新闻英国新闻香港新闻台湾新闻德国新闻韩国新闻以色列新闻法国新闻印度新闻加拿大新闻阿富汗新闻伊朗新闻澳大利亚新闻朝鲜新闻意大利新闻土耳其新闻新加坡新闻加沙新闻西班牙新闻印尼新闻泰国新闻马来西亚新闻菲律宾新闻巴西新闻亚洲新闻波兰新闻缅甸新闻瑞典新闻越南新闻非洲新闻巴基斯坦新闻荷兰新闻白俄罗斯新闻芬兰新闻立陶宛新闻巴勒斯坦新闻希腊新闻墨西哥新闻新西兰新闻奥地利新闻沙特阿拉伯新闻瑞士新闻苏丹新闻加州新闻黎巴嫩新闻斯里兰卡新闻丹麦新闻海地新闻伊拉克新闻柬埔寨新闻匈牙利新闻阿根廷新闻埃及新闻比利时新闻马里新闻卡塔尔新闻捷克新闻爱尔兰新闻秘鲁新闻古巴新闻北美新闻塞尔维亚新闻孟加拉新闻委内瑞拉新闻葡萄牙新闻哥伦比亚新闻北极新闻罗马尼亚新闻尼泊尔新闻尼日利亚新闻维也纳新闻利比亚新闻南极新闻刚果新闻埃塞俄比亚新闻亚美尼亚新闻保加利亚新闻澳洲新闻乌干达新闻肯尼亚新闻巴拿马新闻耶路撒冷新闻阿尔及利亚新闻索马里新闻马尔代夫新闻危地马拉新闻突尼斯新闻迪拜新闻乌兹别克斯坦新闻马耳他新闻奧地利新闻巴塞罗那新闻马达加斯加新闻福岛新闻斯威士兰新闻毛里求斯新闻
CUP
  ⁄  
文化
  ⁄  
2023.08.09
億萬「海綿城市」計劃,為何仍擋不了洪水?颱風杜蘇芮在 7 月 28 日襲擊中國福建省沿岸,隨後北移至北京,逐漸減弱成較低強度風暴,但已在短短 5 天內把多達 745 毫米降雨帶到首都,是該市平均 8 月降雨量的 4 倍;天津和河北省也經歷嚴重水災,其中河北涿州泄洪備受關注。過去十年,中國各地大力推動「海綿城市」計劃,以加強城市的排水能力,這場嚴重災難就令各界反思計劃成效。 2012 年 7 月,北京遭遇嚴重暴雨導致 37 人死亡,令中央政府關注城市抗洪能力。2013 年 12 月 12 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講話提到:「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一年後,中國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門便宣佈支持全國各地建設試點工作。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 70% 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 2020 年,城市建成區 20% 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 2030 年,城市建成區 80% 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自此之後,全國包括北京和重慶在內約 30 個城市,一直嘗試各種方法來減輕洪水影響,例如道路和行人道轉用透水物料,利用屋頂花園、地下貯水槽和其他特徵類似海綿的設施吸收大量降雨,然後慢慢引導到河流或水庫中。除了改造城市,中國多個城市也試圖恢復濕地和自然水道、創建更多的綠色空間等等。2017 年業界人士曾估計海綿城市計劃涉及 6 萬億元人民幣投資。然而從 2021 年鄭州水災到今年的華北水災,都令人質疑計劃成效。 澳洲國立大學環境科學專家徐弘章(Hongzhang Xu,音譯)指出,中國海綿城市戰略「非常有野心」,原意亦不錯,希望以某種綜合方式來處理城市水資源的管理問題,包括水污染和暴雨管理,但現時設計並非用來應對像杜蘇芮風暴一類的極端天氣事件,其中一個癥結,在於專家乃基於平均每年降雨量來構思。此外,對於北京等位處低窪地區的城市,排水系統需要迅速排走多餘的雨水,而非考慮如何吸收。 徐弘章續指,若要提升「海綿城市」的能力,可考慮復興早在清朝時期就建造的廢棄水道,以加強泄洪和引水,當局也應該改進預警系統,以減少損害。不過歸根究底,城市設計仍然是一個因應時地制宜的問題,不會有能一刀切在所有城市完美套用的辦法。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氣候學家孫劭(Shao Sun)認為,水災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近年城市發展極度急速。以北京為例,過去 30 年該市的人口幾乎增加 3 倍。快速城市化自然造成「混凝土擴張」(concrete sprawl),增加不透水地面的比例,相應減少綠色空間的佔比,如公園和花園,從而減弱城市排水能力,令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