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中国的最新新闻
选择地区
中国
美国
日本
乌克兰
俄罗斯
欧洲
英国
台湾
香港
德国
韩国
以色列
法国
印度
加拿大
伊朗
阿富汗
澳大利亚
朝鲜
意大利
土耳其
新加坡
加沙
西班牙
印尼
泰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
巴西
亚洲
波兰
瑞典
缅甸
巴基斯坦
越南
非洲
荷兰
白俄罗斯
芬兰
立陶宛
巴勒斯坦
墨西哥
希腊
新西兰
奥地利
沙特阿拉伯
瑞士
苏丹
加州
黎巴嫩
斯里兰卡
丹麦
柬埔寨
匈牙利
海地
伊拉克
阿根廷
埃及
比利时
卡塔尔
马里
捷克
爱尔兰
秘鲁
古巴
北美
塞尔维亚
葡萄牙
委内瑞拉
孟加拉
哥伦比亚
北极
罗马尼亚
尼日利亚
尼泊尔
维也纳
利比亚
刚果
南极
埃塞俄比亚
亚美尼亚
保加利亚
巴拿马
澳洲
乌干达
肯尼亚
耶路撒冷
阿尔及利亚
索马里
危地马拉
马尔代夫
突尼斯
迪拜
乌兹别克斯坦
马耳他
奧地利
巴塞罗那
马达加斯加
福岛
毛里求斯
斯威士兰
VOA
/
时事
/
2023.07.11
17
:
51
韩国称尽管朝鲜与中国贸易有所增加,其粮食状况仍然糟糕
中国
韩国
朝鲜
粮食
负责处理与朝鲜关系的韩国统一部长权宁世(Kwon Young-se)周一(7月10日)表示,尽管朝鲜与中国的贸易有所增加,但其粮食状况“仍然很糟糕”。
日经
/
时事
/
2023.07.10
17
:
01
安川电机3~5月净利增13%,中国销售额涨49%
中国
安川电机3~5月的销售收入增加18%,达到1425亿日元。按地区来看,中国的销售收入增长49%,美洲增长27%。不过,预示将来收益状况的订单同比持续负增长,来自中国的订单额下降了27%……
端传媒
/
时事
/
2023.07.10
14
:
01
晚報:中國廣東省廉江市一幼兒園發生斬人案,6名死者包括3名小童
中国
中國廣東省廉江市一家幼兒園發生斬人案,據稱造成至少6人死亡、1人受傷,疑犯事後被捕。
端传媒
/
时事
/
2023.07.10
14
:
01
導演顧桃專訪:從蹲守中國最後的遊獵民族到尋找薩滿
中国
专访
顧桃曾循著父親顧德清的腳步蹲守森林長達八年,如今他發現處處都是素材和故事,比如尋找薩滿。
VOA
/
时事
/
2023.07.11
13
:
22
北约秘书长对中国咄咄逼人行为发出隐喻警告
中国
北约
警告
坚定支持乌克兰抗击俄罗斯入侵的北约组织的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中国正在从莫斯科在乌克兰的军事失利及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战争的反应中吸取教训。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10
12
:
43
北约秘书长提俄乌战争 警告北京勿犯台
中国
北约
警告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今天刊登的文章中对中国发出警告,他写道:中国在从“莫斯科当局的军事失败”和国际社会对俄乌战争的回应吸取教训。
华尔街日报
/
时事
/
2023.07.10
12
:
40
耶伦敦促中国加强沟通以避免经济风险
中国
经济
风险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大力呼吁与中国进行更好的沟通,以避免全球经济和金融风险,并表示,美国和中国不应该让关于美国国家安全措施的分歧进一步损害两国关系。
华尔街日报
/
财经
/
2023.07.10
11
:
30
中国股市表现落后,资金流向亚洲其它市场
中国
亚洲
股市
市场
对全球投资者而言,中国股市曾是亚洲地区遥遥领先的最具吸引力市场。但随着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陷入困境,这些投资者已将目光转向别处。
华尔街日报
/
财经
/
2023.07.10
11
:
20
中国开发商类股上涨,此前政府延长对房地产业的支持政策
中国
政府
房地产
但由于一些分析师预计新措施的影响可能有限,开发商类股的涨幅很快收窄。
华尔街日报
/
财经
/
2023.07.10
8
:
35
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网信办:加大对“自媒体”所属MCN机构管理力度
中国
媒体
王沪宁出席“扎实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调研协商座谈会;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乘联会:今年7月车市如出现负增长应该是正常现象。
rfi
/
时事
/
2023.07.10
8
:
32
中国6月CPI持平 亚股涨势受限
中国
亚股
股票
经过长达数年的调查,蚂蚁集团因「违法行为」被处以近10亿美元罚款,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则被勒令支付超过4亿美元罚款。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10
7
:
03
建交不到4个月 洪都拉斯开口向中国要200亿美元盖铁路
中国
洪都拉斯政府日前向中国官员表示,作为中洪两国间贸易和投资的倡议的一部分,洪都拉斯需要200亿美元(934亿令吉)修建一条连接国内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的铁路线。
欧洲时报
/
时事
/
2023.07.10
7
:
00
调查:德国1/4受访企业考虑搬迁,1/2看好中国
中国
德国
调查
根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Kantar Public的一项调查,大多数德国企业对德国作为商业地点的评价持负面看法:四分之一(26%)的企业正在考虑将产能转移到国外。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10
6
:
53
中国与所罗门群岛 签署警务合作协议
中国
协议
中国和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的关系持续深化,两国签署了多份文件,当中包括一项新的警察合作协议。
FT中文网
/
财经
/
2023.07.10
6
:
48
中国经济濒临通缩
中国
经济
分析人士预计,最新数据将促使中国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包括促使央行继上月降息之后再次降息。
VOA
/
时事
/
2023.07.10
5
:
59
美国总统大选一名主要参选人誓言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资格
美国
中国
总统大选
大选
角逐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佛罗里达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周日(7月9日)表示,如果2024年赢得大选入主白宫,他将采取措施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PNTR)的地位。
财新
/
时事
/
2023.07.10
5
:
45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发布 夏季均温等指标创新高
中国
气候
创新
蓝皮书显示,气候系统变暖趋势仍在持续;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2022年中国夏季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高度、部分冰川末端退缩距离、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等气候变化指标均创下新高
财新
/
时事
/
2023.07.10
5
:
35
瑞银胡一帆:下半年中国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性政策
中国
胡一帆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将达到7%,下半年增速维持在5%—5.5%区间,政策支持仍将持续,但不会有大规模的刺激
FT中文网
/
财经
/
2023.07.10
4
:
39
数据显示中国处于通缩边缘,欧洲股市下滑
中国
欧洲
股市
数据
亚洲市场上涨,通胀数据提升了中国央行采取刺激措施的几率。
VOA
/
时事
/
2023.07.10
4
:
02
耶伦结束访华 北京要求美方采取实际行动停止打压措施
美国
中国
在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离开中国后的次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要求美方采取实际行动停止“对华经济制裁打压措施”。
ABC
/
时事
/
2023.07.10
4
:
01
analysisABC中文分析:为何中国是调停乌克兰战争的关键力量?
中国
乌克兰
时至今日,乌克兰战争会何去何从? 最近几周,俄罗斯发生了重大变故。接下来,事态会怎么发展?谁最有可能结束这场战争?
VOA
/
时事
/
2023.07.10
3
:
04
耶伦结束访华 向中国官员“三鞠躬”引发争议
中国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于周日(7月9日)结束四天访中行程,不过周六她在北京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会面时的举动却引发争议,被批评为“外交失礼”。视频显示,耶伦在与何立峰握手时频频鞠躬,看似卑躬屈膝的态度引发美国许多人士强烈不满。
华尔街日报
/
财经
/
2023.07.10
2
:
35
中国发力中东撬开万亿美元商机,或掀起对华投资热潮
中国
投资
中东
中国在中东的政治影响力日益增大,推动了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其中一项关键内容是: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正在投向中国企业。
华尔街日报
/
时事
/
2023.07.10
2
:
30
耶伦北京之行助推美中保持对话的脆弱势头
中国
美中正尝试恢复高级别对话,美国财长耶伦的北京之行为此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不过根深蒂固的美中紧张关系将考验这种脆弱的势头能否持续下去。
华尔街日报
/
时事
/
2023.07.10
2
:
04
中国控制着世界运转所依赖的矿物——并就此向美国发出警示
美国
中国
中国上周决定限制出口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和导弹系统的两种矿物,这不仅仅是一种贸易层面的行动,还表明中国有意愿利用其在世界矿产资源方面的主导地位来撼动西方供应链。
FT中文网
/
时事
/
2023.07.10
1
:
06
法德领头反对中国支持的深海采矿
中国
国际海底管理局168个成员国展开三周谈判之际,法国、德国和智利等国警告,中国支持的从海底开采电池金属的做法可能破坏环境。
纽约时报
/
时事
/
2023.07.10
23
:
49
关于耶伦北京之行,你应该知道的
中国
耶伦与中国高级经济官员举行马拉松式会谈后,中美间的严寒气氛有所缓和。她在谈到美国对华经济战略时措辞更温和,但中美继续秉持原有立场,未来仍可能面临更多冲突。
日经
/
时事
/
2023.07.09
23
:
01
专家:中国资金对日本股市的效应将超过巴菲特
中国
日本
巴菲特
股市
美国财富和投资管理公司Bailard 首席投资官Eric Leve:巴菲特对日本商社的投资表明,不仅重视价值投资,而且重视质量。由于“巴菲特追随者”众多,将促使外国投资者将目光转向日本股市投资的契机。中国资金也值得期待……
财新
/
时事
/
2023.07.10
23
:
00
辜朝明资产负债失衡论对中国资产化改革的启示
中国
负债
改革
日本当年重要的对策是以财政借债支出替代需求,而中国更重要的是尽快推进城乡土地和农村宅院住房大力度的资产化改革,弥补微观和宏观资产供给内容的缺失
FT中文网
/
时事
/
2023.07.09
20
:
34
红杉中国进军新加坡 或与印度同僚竞争
中国
新加坡
印度
据悉这家中国投资巨头已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准备在东南亚进行投资,那将使其与红杉的印度及东南亚部门展开竞争。
FT中文网
/
财经
/
2023.07.09
19
:
47
耶伦:美国投资审查机制不会损害中国
美国
中国
投资
美国财政部长在为期四天的访华期间表示,美国政府对对华投资的控制只会针对那些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
FT中文网
/
财经
/
2023.07.09
19
:
38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先让一般中美经贸正常起来就好
中国
美国
曹辛:只要耶伦此次访华能使中美一般经贸关系能有所缓和并更加正常一些,耶伦此次访华就算是成功的了。
CUP
/
文化
/
2023.07.10
18
:
50
南海波及荷里活:越南菲律賓的「九段線」禁片名單
中国
菲律宾
越南
南海
国际关系
审查
中國素來以「九段線」地圖申索南海主權,引發與沿海諸國關係緊張,爭議更波及國際娛樂圈。荷里活電影「Barbie 芭比」(Barbie)與韓團 BLACKPINK 演唱會,最近便因「九段線」問題被越南政府抵制,菲律賓亦把有關電影送檢。事實上,數年前已有荷里活電影遭殃,類似杯葛行動愈見頻繁,反映地緣局勢愈趨緊張。
DW
/
时事
/
2023.07.10
18
:
00
三鞠躬、找平衡、唱双簧: 外界如何评耶伦中国行
中国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结束后,中美问题研究学者、时评人士以及贸易领域专家都有怎样的分析与期待?耶伦是否向中国官员行大礼了?
DW
/
时事
/
2023.07.10
18
:
00
所羅門总理访北京 欲在美中之间“保持中立”
中国
所羅門群岛总理索加瓦雷9日造访中国,行前曾特别强调不会在美中之间选边站。10日,他与中国总理李强会晤,两国签署了新的警务合作协议,以及体育科技援助项目。针对索加瓦雷此行,专家怎么看?
DW
/
时事
/
2023.07.10
18
:
00
中国经济:这边风景“独自通缩”
中国
经济
中国经济现正面临一项新的挑战,即日益严重的通缩压力。这与许多西方国家目前克服顽固的高通胀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在避免经济过度冷却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将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
DW
/
时事
/
2023.07.10
18
:
00
北约峰会在即 中国、乌克兰成焦点
中国
乌克兰
北约
焦点
美国总统拜登9日抵达伦敦,准备参加11日于立陶宛召开的北约峰会。他表示乌克兰还没有准备好加入北约。中国与印太局势预计将是本次峰会另一大重点,中国官媒亦发表社论,抨击北约对中国“包藏祸心”。
DW
/
时事
/
2023.07.10
18
:
00
达赖喇嘛称中国正在改变 愿与北京谈藏人议题
中国
达赖喇嘛6日在庆祝88岁生日之际,向媒体表示近来北京政府试图联系他,而他也愿就藏人议题与其对话。9日亦有美国官员在德里会见达赖喇嘛,引起中国抗议。
世界新闻网
/
时事
/
2023.07.09
17
:
08
北京监控华裔德籍公民行动 德国安全机关着手调查
德国
中国
调查
公民
德国媒体披露,一名德国籍华裔男子在中国旅行时,遭到中国警方审问数小时,逼迫提供对中国政府持批评态度的在德国华人消息。目前...
日经
/
时事
/
2023.07.09
17
:
01
中国需求放缓,大宗商品行情或持续疲软
中国
需求
从铜、铝等有色金属到资源,4~6月价格均出现下跌。很多观点认为,由于中国需求仍然不旺盛,7月以后商品行情也会继续疲软。以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需求低迷也将产生影响……
纽约时报
/
时事
/
2023.07.10
16
:
34
中美联手打击芬太尼陷僵局,美国向中国施压
美国
中国
美中两国曾开展打击芬太尼联合行动,而现在,合作因广泛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陷入僵局。美国要求中国采取更多措施,遏制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流向全球。 阅读更多
世界新闻网
/
时事
/
2023.07.09
16
:
02
达赖喇嘛:中国发生变化 通过管道表达接触意愿
中国
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日前向媒体表示,中国正在发生变化,为了解决西藏问题,中国方面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管道表达愿意与他接触。他...
纽约时报
/
时事
/
2023.07.10
13
:
16
为何美国无法彻底与中国“分手”
美国
中国
中美分歧日益扩大,芯片制造商发现在中国经营越来越困难,但在中国开展业务目前仍是他们生存的关键。芯片产业对中国的依赖凸显出中美密切却也充满矛盾的经济关系。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09
11
:
46
所罗门群岛总理抵华访问 承诺中美竞争保持中立
中国
美国
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于7月9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rfi
/
时事
/
2023.07.09
9
:
02
索罗门群岛总理访问中国
中国
苏嘉瓦瑞矢言在中美关系升温下「保持中立」,并以索罗门群岛的发展需求为优先要务。
VOA
/
时事
/
2023.07.09
8
:
49
709事件八年了北京继续迫害人权律师 被指凸显心虚恐慌
中国
人权
律师
7月9日是709事件、即中共维稳当局大举抓捕、传唤、警告、判刑维权律师和活动人士的专项镇压行动的八周年。尽管除年已七旬的女律师李煜函外,当年被捕入狱的律师和维权人士都已陆续出狱,而709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和责任人由于腐败和政治问题被关进秦城监狱,但是一些709律师仍在遭受严酷迫害和打压,包括逼迁、断水断电和限制出境,其他一些律师和维权人士仍在遭受牢狱之灾,或被限制自由、监控及噤声。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09
8
:
46
避暑游催热中国“夏日经济”
中国
经济
连日来,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多次发布高温预警。凭藉盛夏最高平均温度26摄氏度的“清凉”优势,山西省大同成为周边地区的避暑热门“打卡地”。
华尔街日报
/
财经
/
2023.07.09
8
:
30
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私募投资基金行业首部行政法规落地
中国
投资
私募
媒体
证监会公布主动权益基金降费措施;中汽协:删除《承诺书》涉及价格表述,敦促车企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刺激楼市,香港出招:1,500万元以下自住物业按揭上限7成。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09
4
:
44
中国驻美大使访茱莉亚学院 展开“音乐外交”
中国
外交
音乐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近来频频登上媒体版面,这一回他访问位于纽约市的茱莉亚音乐学院,与该校荣誉院长波利希及师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活动。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09
4
:
44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潘功胜会见美国财长叶伦
美国
中国
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周六晚间通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周五会见了来访的美国财长叶伦,就共同关心的经济金融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参加会见。通报未提及双方具体讨论议题。
世界新闻网
/
时事
/
2023.07.09
3
:
40
建交不到4个月 洪都拉斯寻求中国投资200亿美元
中国
投资
洪都拉斯今年3月与中华民国断交,短短不到四个月后就于近日与北京展开自贸协议协定谈判提出。洪都拉斯提出,希望中国能协助找到...
VOA
/
时事
/
2023.07.09
22
:
40
所国总理访问安全伙伴中国 着重讨论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
基础设施
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周日抵达中国,这是自所罗门群岛和中国达成安全协议以来的首次访问。索加瓦雷承诺在中美竞争升级之际“保持中立”,并优先考虑国家的发展需求。
DW
/
时事
/
2023.07.09
18
:
00
德国工商总会:比起放弃中国 交流是更好的选择
中国
德国
德国政府正在努力减少对中国等国家的原材料依赖。德国经济界支持这一举措,但绝不希望失去中国市场。德国工商总会新主席表示,比起选择放弃,应该多与对方交流。
DW
/
时事
/
2023.07.09
18
:
00
机构预测:中国国产汽车品牌将首次占据中国市场过半份额
中国
预测
汽车
市场
国际商业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表示,中国国产品牌2023年将占据中国国内市场汽车销量的50%以上,这将是国产品牌首次控制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多数份额。同时中国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产能过剩。
DW
/
时事
/
2023.07.09
18
:
00
中国:越来越多年轻人抗拒结婚
中国
年轻人
尽管有政府的激励措施,但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和经济压力使年轻人不愿选择结婚和组建家庭。
VOA
/
时事
/
2023.07.08
9
:
35
中国歼-20疑似更换涡扇-15并成功首飞 观察人士:追赶美军30年前科技
中国
美国
科技
最近有迹象表明,中国最先进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20疑似换上了期待已久的国产涡扇-15发动机并成功首飞,此举引发了包括军迷在内的外界的高度关注。分析人士表示,这对中国空军的意义,从科技上来说是一大飞跃,似乎可以跟美军F-22战机的发动机F-119一较高下,但是距离量产服役保守估计至少还要5年,况且中国追赶的是美国30年前的科技,也就是说,不论从科技还是空军整体战力上,中国其实跟美国还有相当一段差距。
VOA
/
时事
/
2023.07.08
9
:
21
达赖喇嘛称北京方面有意与他接触,他对恢复对话没有任何问题
中国
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近日向外界表示,中国正在发生变化,中国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方法向他表达了与他接触的意愿。他还表示,希望自己活过百岁,为西藏、为人类做更多的工作。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08
8
:
44
德国之声 专访:美国可能意识到中美关系或许要失控了!
美国
德国
中国
专访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之声:布林肯前脚刚走,叶伦后脚就到,几周内,两名美国高官连续访问中国,拜登政府的目的是什么?有人将耶伦此行比喻成“经济外交”,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刘亚伟:我觉得,这个是整个拜登政府希望在中美关系急剧下滑的情况下铺下一个地板,为了关系不要再下滑,为了不要再发展成冲突加上护栏。布林肯和叶伦出访到中国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不同,都是事先都安排好的,一步一步来的。布林肯来主要是讨论中美关系总体的问题,叶伦来主要是讨论投资、商务、贸易的问题,就像你说的“经济外交”,她有许多事需要跟中国谈,包括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包括双方可以做什么,可以让整个全球的经济发展不要萎缩,这些都是需要两国政府,即使没有很好地协调,也不能双方天天搞这种零合竞争,两边没好处,给全球的也带来很大打击。 德国之声:拜登上台后,外界一度猜测两国关系是否会走出上一届政府期间陷入的低谷,但他执政以来双方关系并未走出困境,这几年,两国关系一直跌宕起伏,风波不断,那美国为什么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主动与中国互动? 刘亚伟:美国可能觉得关系或许要失控了,中美在南中国还擦枪走火,临近失控。拜登从一开始就说他不希望跟中国搞冷战,不希望现在的竞争转化成冲突。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拜登会考虑,把中国逼得太急了,是不是就会向俄罗斯靠近。 我觉得,过去几年都没有缓和的关系,随着这两个美国高官的到来,能让两边的关系能够稳定下来,至少现在打好了一点基础。但我们现在还不能够百分之百的说两边的关系就是云开雾散,但是我希望双方都意识到,这么下去的话是不行的,不但不利于自己,也给全球的安全繁荣,和平都带来弊处。 德国之声:叶伦访问中国这几天,中美之间其实并不平静,中国宣布管制镓锗出口,美国也计划出台禁令,限制中国公司使用美国云计算机服务。不过,叶伦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面时强调,美方寻求与中国的良性竞争,她希望此行能促进双方更加常态化沟通。李强则表示,中美关系风雨过定见彩虹。这是不是表明,尽管存在巨大的分歧,双方都有心合好,把“不稳定”变成“稳定”的意愿呢? 刘亚伟:实际上中国更多的是对美国的reactive(回应) ,是对美国打压的一种报复吧,如果美国这边比如说关税可以减免的就减免,不要把更多的中国公司放到黑名单,或者是中国的企业可以在美国被善待,所有这些方面,如果美国有那么一两件事儿,做得让中方觉得美国是有诚意,双边关系就有希望稳定。如果中国还是认为美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的话,那关系还是改善不了,如果中国觉得美国后边会有具体的行动上的跟进的话,那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可以得到改善。现在是一个时机,我觉得从实际上来讲,美国这边就要进入到大选阶段了,一进入大选以后要改善关系或者是稳定关系的话就更难了。 德国之声:你的意思是说,让两国僵局摆脱困境中的关键因素是美国方面的行动,是这样的吗? 刘亚伟:是的,我觉得能不能有最后的改善,可能还是取决于美国,叶伦回去以后,不要又是各种各样的新的政策,比如说云服务限制出台了,如果这样,我估计觉得双方的关系可能还会变得更加不稳定。 德国之声:你觉得美国这次会做到吗? 刘亚伟:我没有这么乐观,就算现在就是双方真的有翻篇的意愿,但是两家似乎都有不让这种关系能够稳定和改善的体质。特别是在美国这边经常有高官见面之后,马上就会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让刚刚解冻的关系冰冻起来。所以后边我觉得还要看整个事态的发展。 德国之声:过几天,美国气候特使凯里(John Kerry)也将前往中国,你觉得经过了这几位美国高官的铺垫后,习近平和拜登会在今年见面吗? 刘亚伟:应该有两次可能见面的机会,一次是9月在印度的G20会,一次是11月在美国旧金山的亚太经合论坛(APEC)峰会,我觉得,对中方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能不能在旧金山见面,如果在印度开会也见一下预热,11月份有个半天或者一天的双方会晤的话,我觉得中美的关系就终于可以看到一点点的云开雾散。 德国之声: 你预计中美关系今年有希望出现转机吗? 刘亚伟:我觉得这次访问加上之前的布林肯的访问,再加上之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也到中国的话,那到今年夏天和秋季,希望能看到中美关系这种严重的不确定和严重的下滑能够翻篇。 德国之声:中美这几次互动之后,两国关系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走向? 刘亚伟:刚才你说的“经济外交”喽,在贸易经济债务问题上,双方如果能达成一定的协议,不要天天的,美国给中国增加更多关卡,中国再去报复。如果能把这种你来我往停止一下,在关税问题上美国可以取消哪些可以取消的关税,中方就会回应,那么双方关系改善的话,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 德国之声:你觉得美国会在关税上面做出让步吗? 刘亚伟:我觉得美国应该会做出一些让步吧,我觉得任何让步对中国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中国方面需要美国人所谓的言行一致,他才能做出自己的让步。中国也可以表达善意,比如在芬太尼问题上,之前中美合作这方面很密切的,后来中国因为美国的各种打压也就不与美国合作了,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跟美国有多一点的配合的话,双方都释放一些善意,关系得到改善应该还是可以的。 德国之声:如果说中美之间有一个新常态,您觉得这个新常态会是怎样的? 刘亚伟:新常态的话,我觉得双方可能都要对对方的政治体制有一个务实客观的的认识,对自己的底线有一个准确的描述。美国要把自己的担心说清楚:我的哪些技术是不可能跟你共享,在其他方面我们不会有更多的限制,我觉得双方要多谈,都要把红线画出来,把底牌亮出来,藏着掖掖,给对方搞突然袭击的话,这个对双边的关系非常不利,所以现在能够开谈,我觉得这个是稳定关系和最后是否改善关系迈出的第一步。 德国之声:明年,中美建交将迎来一个整数45年。你觉得,这么多年,中美这两个大国关系走到如今的困境,问题的主要症结在哪里? 刘亚伟:在过去的五年,中美关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现在问题多如牛毛,我觉得最关键可能是美国对中国的国内政策和对中国的一些对外政策的不满意。这些不满意是需要中国政府去面对的,你不能说因为是我们的内政,所以你管不着,我行我素,如果是这样的话,关系很难改善;从美国方面来讲,要对中国的这种制度有一个认知,不能说这个制度就是邪恶的制度,像特朗普那时候说的,我就是要改变,用中国的话来说,特朗普要改变中国的颜色。这肯定是不行的,也是行不通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不要误判,不管是因为台海关系,或者东海还是南中国海发生冲突,我觉得这对两国都将是巨大的灾难,所以现在为什么双方都要紧锣密鼓的把关系要稳定下来?因为大家可能都意识到发生战事已经不是不可能了。 德国之声:若是双方在这几次互动之后关系并未解冻,而是继续交恶下去,竞争和对抗愈来愈烈,你觉得会不会最终会走向冲突? 刘亚伟:我觉得,大家都觉得有这种可能,才会下定决心(互动)。我觉得所有的领导人,都应把可能发生的冲突当作一种可能,然后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任何决策,为永久的和平创造机会和打下基础。我觉得全世界的人,不管是德国的人,美国的人中国的人,都是希望和平,都是希望繁荣,都是希望我自己能好好的赚钱,政府能够保护我合法赚钱的这种生活方式。你们不要因为所谓的战略或者其他安全的考量,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定,一要走向冲突。走向战争,有时候,也就是个别的领导人一时头脑冲动,就可能把整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向灾难,我觉得这种事,这样的悲剧最好不要再演了。 德国之声: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在明年的大选中,拜登连任的胜算大吗? 刘亚伟:从现在到到选举还有一年半的时间,美国的政治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现在综合各种各样的因素,如果最后是拜登和特朗普一决胜负的话,我觉得拜登连任的可能性更大,虽然美国很多选民包括民主党自己的选民对拜登的年龄啊,对他的身体状况对头脑的反应都有很多担心,但是最后只剩这两个人的话,拜登应该胜算更大一点。 刘亚伟,美国智库卡特尔中心中国项目主任 (The Carter Center)。 (本文章由德国之声授权提供)
财新
/
时事
/
2023.07.08
8
:
18
充电桩产品认证和接口标准不同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面临挑战
中国
能源
汽车
铺设充电桩可构建基础设施壁垒,产品获得当地标准认证以及满足接口标准,中国企业才能在海外市场上竞争
星洲网
/
时事
/
2023.07.08
6
:
42
售日本核辐射区食品 中国多个商家被罚
中国
日本
辐射
据报道,中国今年已有多个商家售卖日本核辐射区食品被罚,有公司被罚款1万元(人民币,下同),并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前页
1
...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