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7.08
08:44

德国之声 专访:美国可能意识到中美关系或许要失控了!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之声:布林肯前脚刚走,叶伦后脚就到,几周内,两名美国高官连续访问中国,拜登政府的目的是什么?有人将耶伦此行比喻成“经济外交”,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刘亚伟:我觉得,这个是整个拜登政府希望在中美关系急剧下滑的情况下铺下一个地板,为了关系不要再下滑,为了不要再发展成冲突加上护栏。布林肯和叶伦出访到中国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不同,都是事先都安排好的,一步一步来的。布林肯来主要是讨论中美关系总体的问题,叶伦来主要是讨论投资、商务、贸易的问题,就像你说的“经济外交”,她有许多事需要跟中国谈,包括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包括双方可以做什么,可以让整个全球的经济发展不要萎缩,这些都是需要两国政府,即使没有很好地协调,也不能双方天天搞这种零合竞争,两边没好处,给全球的也带来很大打击。 德国之声:拜登上台后,外界一度猜测两国关系是否会走出上一届政府期间陷入的低谷,但他执政以来双方关系并未走出困境,这几年,两国关系一直跌宕起伏,风波不断,那美国为什么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主动与中国互动? 刘亚伟:美国可能觉得关系或许要失控了,中美在南中国还擦枪走火,临近失控。拜登从一开始就说他不希望跟中国搞冷战,不希望现在的竞争转化成冲突。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拜登会考虑,把中国逼得太急了,是不是就会向俄罗斯靠近。 我觉得,过去几年都没有缓和的关系,随着这两个美国高官的到来,能让两边的关系能够稳定下来,至少现在打好了一点基础。但我们现在还不能够百分之百的说两边的关系就是云开雾散,但是我希望双方都意识到,这么下去的话是不行的,不但不利于自己,也给全球的安全繁荣,和平都带来弊处。 德国之声:叶伦访问中国这几天,中美之间其实并不平静,中国宣布管制镓锗出口,美国也计划出台禁令,限制中国公司使用美国云计算机服务。不过,叶伦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面时强调,美方寻求与中国的良性竞争,她希望此行能促进双方更加常态化沟通。李强则表示,中美关系风雨过定见彩虹。这是不是表明,尽管存在巨大的分歧,双方都有心合好,把“不稳定”变成“稳定”的意愿呢? 刘亚伟:实际上中国更多的是对美国的reactive(回应) ,是对美国打压的一种报复吧,如果美国这边比如说关税可以减免的就减免,不要把更多的中国公司放到黑名单,或者是中国的企业可以在美国被善待,所有这些方面,如果美国有那么一两件事儿,做得让中方觉得美国是有诚意,双边关系就有希望稳定。如果中国还是认为美国人说一套做一套的话,那关系还是改善不了,如果中国觉得美国后边会有具体的行动上的跟进的话,那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可以得到改善。现在是一个时机,我觉得从实际上来讲,美国这边就要进入到大选阶段了,一进入大选以后要改善关系或者是稳定关系的话就更难了。 德国之声:你的意思是说,让两国僵局摆脱困境中的关键因素是美国方面的行动,是这样的吗? 刘亚伟:是的,我觉得能不能有最后的改善,可能还是取决于美国,叶伦回去以后,不要又是各种各样的新的政策,比如说云服务限制出台了,如果这样,我估计觉得双方的关系可能还会变得更加不稳定。 德国之声:你觉得美国这次会做到吗? 刘亚伟:我没有这么乐观,就算现在就是双方真的有翻篇的意愿,但是两家似乎都有不让这种关系能够稳定和改善的体质。特别是在美国这边经常有高官见面之后,马上就会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让刚刚解冻的关系冰冻起来。所以后边我觉得还要看整个事态的发展。 德国之声:过几天,美国气候特使凯里(John Kerry)也将前往中国,你觉得经过了这几位美国高官的铺垫后,习近平和拜登会在今年见面吗? 刘亚伟:应该有两次可能见面的机会,一次是9月在印度的G20会,一次是11月在美国旧金山的亚太经合论坛(APEC)峰会,我觉得,对中方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能不能在旧金山见面,如果在印度开会也见一下预热,11月份有个半天或者一天的双方会晤的话,我觉得中美的关系就终于可以看到一点点的云开雾散。 德国之声: 你预计中美关系今年有希望出现转机吗? 刘亚伟:我觉得这次访问加上之前的布林肯的访问,再加上之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也到中国的话,那到今年夏天和秋季,希望能看到中美关系这种严重的不确定和严重的下滑能够翻篇。 德国之声:中美这几次互动之后,两国关系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走向? 刘亚伟:刚才你说的“经济外交”喽,在贸易经济债务问题上,双方如果能达成一定的协议,不要天天的,美国给中国增加更多关卡,中国再去报复。如果能把这种你来我往停止一下,在关税问题上美国可以取消哪些可以取消的关税,中方就会回应,那么双方关系改善的话,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 德国之声:你觉得美国会在关税上面做出让步吗? 刘亚伟:我觉得美国应该会做出一些让步吧,我觉得任何让步对中国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中国方面需要美国人所谓的言行一致,他才能做出自己的让步。中国也可以表达善意,比如在芬太尼问题上,之前中美合作这方面很密切的,后来中国因为美国的各种打压也就不与美国合作了,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跟美国有多一点的配合的话,双方都释放一些善意,关系得到改善应该还是可以的。 德国之声:如果说中美之间有一个新常态,您觉得这个新常态会是怎样的? 刘亚伟:新常态的话,我觉得双方可能都要对对方的政治体制有一个务实客观的的认识,对自己的底线有一个准确的描述。美国要把自己的担心说清楚:我的哪些技术是不可能跟你共享,在其他方面我们不会有更多的限制,我觉得双方要多谈,都要把红线画出来,把底牌亮出来,藏着掖掖,给对方搞突然袭击的话,这个对双边的关系非常不利,所以现在能够开谈,我觉得这个是稳定关系和最后是否改善关系迈出的第一步。 德国之声:明年,中美建交将迎来一个整数45年。你觉得,这么多年,中美这两个大国关系走到如今的困境,问题的主要症结在哪里? 刘亚伟:在过去的五年,中美关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现在问题多如牛毛,我觉得最关键可能是美国对中国的国内政策和对中国的一些对外政策的不满意。这些不满意是需要中国政府去面对的,你不能说因为是我们的内政,所以你管不着,我行我素,如果是这样的话,关系很难改善;从美国方面来讲,要对中国的这种制度有一个认知,不能说这个制度就是邪恶的制度,像特朗普那时候说的,我就是要改变,用中国的话来说,特朗普要改变中国的颜色。这肯定是不行的,也是行不通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不要误判,不管是因为台海关系,或者东海还是南中国海发生冲突,我觉得这对两国都将是巨大的灾难,所以现在为什么双方都要紧锣密鼓的把关系要稳定下来?因为大家可能都意识到发生战事已经不是不可能了。 德国之声:若是双方在这几次互动之后关系并未解冻,而是继续交恶下去,竞争和对抗愈来愈烈,你觉得会不会最终会走向冲突? 刘亚伟:我觉得,大家都觉得有这种可能,才会下定决心(互动)。我觉得所有的领导人,都应把可能发生的冲突当作一种可能,然后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任何决策,为永久的和平创造机会和打下基础。我觉得全世界的人,不管是德国的人,美国的人中国的人,都是希望和平,都是希望繁荣,都是希望我自己能好好的赚钱,政府能够保护我合法赚钱的这种生活方式。你们不要因为所谓的战略或者其他安全的考量,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定,一要走向冲突。走向战争,有时候,也就是个别的领导人一时头脑冲动,就可能把整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向灾难,我觉得这种事,这样的悲剧最好不要再演了。 德国之声: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在明年的大选中,拜登连任的胜算大吗? 刘亚伟:从现在到到选举还有一年半的时间,美国的政治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现在综合各种各样的因素,如果最后是拜登和特朗普一决胜负的话,我觉得拜登连任的可能性更大,虽然美国很多选民包括民主党自己的选民对拜登的年龄啊,对他的身体状况对头脑的反应都有很多担心,但是最后只剩这两个人的话,拜登应该胜算更大一点。 刘亚伟,美国智库卡特尔中心中国项目主任 (The Carter Center)。        (本文章由德国之声授权提供)

更多文章
【专访】李老师罕见公开:父母持续受到骚扰,中国跨国镇压手段愈发卑劣 【专访】李老师罕见公开:父母持续受到骚扰,中国跨国镇压手段愈发卑劣. 发布日期:8 小时前.

“对我的镇压正显示出新闻自由的力量”;如何应对跨国镇压,成为民主国家越来越紧迫的议题。 查看文章

中国警示录:崩溃、停滞、还是转型 ?---专访中国独立作家王力雄

中国独立作家王力雄历时30余年,推出被誉为中国命运三部曲的政治寓言小说《黄祸》、《转世》、《大典》,勾画出未来中国社会演进的三种可能的结局。这三本书在海外出版后引发很大反响。 查看文章

专访:JICA乌克兰事务所所长呼吁援助小型发电设备

  【共同社5月2日电】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乌克兰事务所的所长松永秀树(56岁)临时回国期间,在东京接受了共同社采访。他称,由于发电站遭俄罗斯袭击,乌克兰各地的供电情况“迅速恶化”。松永指出,... 查看文章

《專訪》歷史進行式工具書 揭開許作名新作魅力(2-1)

永佳捷董事長許作名新作「台灣資本1949~台商學」4月10日發表,一個星期時間隨即登上博客來人文社科類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兩星期時間已經跟出版社談第二刷,這本書的魅力在哪?為何引起興趣,以下是許作名接受 查看文章

《專訪》歷史進行式工具書 揭開許作名新作魅力(2-2)

談企業傳承 許作名說,日立收購永大的過程,成為台灣企業併購史上的重要案例,中間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家族企業傳承。企業第二或三代接班第一個面臨問題是財產分配及繼承,如果獨子就比較單純,如果好幾個後代子孫要 查看文章

中美关系或难以逾越“特朗普-拜登”周期

王英良:在现实主义主线上,美国对华政策会始终徘徊在激进主义与理性主义路线之间,实际如何应对中国竞争,美国在外交政策上没有先例可循。 查看文章

专访高伐林:评价胡锦涛执政 二十大为何被羞辱

今天中国政治舞台中央的主角无疑是习近平, 但中共二十大主席团发生的胡锦涛被架离的一幕让这位前中共总书记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最近多位美国之音的嘉宾在讨论当下中国的内政外交走向时,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胡锦涛的影响 。历史媒体工作者高伐林接受《纵深视角》专访时指出,胡锦涛在中共二十大上受到了习近平两次公开羞辱。 高伐林在1982-1985年任职团中央宣传部教育处副处长时,胡锦涛是分管团中央宣传部的团中央常务书记,因此高伐林先生对他昔日的顶头上司有非常近距离的观察。 查看文章

布林肯访华未能取得任何突破,美中关系从急剧下滑走向稳步恶化

布林肯此行也突出地显示出,尽管两国关系已经似乎稳定下来,但并非意味着分歧不再扩大和深化。 查看文章

【专访】《呼吸之间》上映,蒙古族华裔导演康宇琪:相互扶持,找到真我 【专访】《呼吸之间》上映,蒙古族华裔导演康宇琪:相互扶持,找到真我. 发布日期:4 小时前.

纪录片主角是中国自由潜水第一人陆文捷;将在加拿大国际纪录片电影节(Hot Docs)上映。 查看文章

布林肯結束訪華行程:美中關係有重大進展 避免「誤判誤解」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周訪問中國大陸3天,今天(2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傍晚6時許,布林肯在北京對於本次訪問召開記者會表示,去年11月習近平與美國 查看文章

習近平會布林肯:中美關係不進則退 籲落實舊金山願景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下午在北京會見美國務卿布林肯。習近平表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兩國應該為「同球共濟」做出表率,為世界和平承擔責任。他強調,中美關係企穩的勢頭來之不易,不進則退, 查看文章

布林肯访华之际,中美关系面临哪些挑战

美国国务卿访华之际,中美在战争、贸易、技术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争端正在发酵。拜登在大选年面临对抗中国威权政府的压力,中国则正在讨好外国投资者以帮助提振经济。 查看文章

中美关系再掀波澜,布林肯访华面临考验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中国,开始一年内的第二次访华行程。在有关贸易、领土争端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交锋可能再次扰乱美中关系之际,他的来访能否缓和局势引发关注。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专访艾飞力:习上台后“物质契约”无以为继,人权倒退30年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中国人权捍卫者”组织,日前发布最新报告《如果不听话,家人就遭殃》。近30页的文件详述了中国人权倡导者和工作者2023年遭遇的家人被中共“连坐”惩罚的严重人权侵害经历;而且,这种政府行为“已经延续几十年之久”。而此前,联合国举行的人权审议会今年年初在日内瓦审议中国人权纪录,一百多个国家对中国人权提出诸多意见。美国之音《纵深视角》专访美国人权律师艾飞力,请他分享有关中国人权的经历和观察,并且探讨中共治下的人权状况。 查看文章

吳釗燮獲外媒矚目 平均1周接受1次專訪

外交部長吳釗燮時常接受外國媒體專訪,今外交部國際傳播司長徐詠梅指出,吳釗燮接受國際媒體訪談頻率約為1周1次,今年到目前已接受13場次專訪,從2018年上任至今接受國際媒體專訪、記者會或茶敘322場,與 查看文章

伊藤诗织專訪:她笑著回來了,告訴你身為性暴力倖存者的真實生活

講日語的伊藤诗织和講英語的她有什麼不同?「英語直接一些,比如,我可以說fuck off。」 查看文章

《年少日記》盧鎮業專訪:獨立少年的远去, 五分之一個影帝的誕生

「慶幸我自己剛剛離開新手村而已。」 查看文章

VOA专访民主理论学者戴雅门:中共可能和平转型吗?

据《彭博社》4月12日报道,中国3月份出口下降7.5%,降幅远超预期,为中共官方5%的经济成长目标蒙上阴霾。而习近平当局目前面临的经济危机会不会成为中国民主转型的一个契机?最近也成为许多国际媒体与学者关注的课题。致力于研究世界各国民主发展与民主转型40多年、国际学界知名的民主理论学者--戴雅门教授(Larry Diamond),目前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资深研究员、也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高级顾问,并共同创办了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民主季刊》(Journal of Democracy)。 查看文章

耶伦称美中关系的“基础更牢固”

这位美国财政部长在结束为期6天的访华之旅时表示,美国已采取“重大举措”来稳定与中国的关系。 查看文章

专访陶杰:从香港文化产业的起落看中港互动

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媒体和娱乐业务“阿里大文娱”3月11日发布“港艺振兴计划”,将在未来5年内向香港电视剧、电影、演出和青年人才培养四大领域投资至少50亿港元。这种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以及“深度合作”能否带来香港文化产业的复兴?这或许需要从香港文化产业兴起与衰落的根源谈起。美国之音《纵深视角》与香港知名时评人,也是香港文化产业变迁的见证者陶杰先生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查看文章

VOA专访缅甸反对派团结政府部长:如何评估中国协助遣返罗兴亚人?

缅甸影子政府民族团结政府(NUG)人权部副部长昂觉莫(Aung Kyaw Moe)对美国之音(VOA)表示,缅甸人民不相信执政的军事领导人最近声称他有兴趣恢复国家民主的说法。在最近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同时也是民族团结政府首位罗兴亚部长的昂觉莫呼吁谨慎评估中国为协助从孟加拉国遣返罗兴亚难民所做的努力。他还深入探讨了罗兴亚人与若开人结盟反对军政府的愿望。 查看文章

专访:印度驻日大使称新干线模式高铁最快2026年开通

  【共同社4月5日电】印度驻日大使乔治4日在东京接受共同社专访,提及采用日本新干线模式的印度首条高速铁路预计最快能在2026年前后开通。他强调“确切的日程正在磋商,但切实取得了进展”。他还表达了总理... 查看文章

专访:美日委员会新会长强调学生交流重要性

  【共同社华盛顿4月2日电】旨在发展日美关系的非营利团体“美日委员会”的新会长奥黛丽・山本(Audrey Yamamoto)1日接受共同社线上采访,强调作为对同盟未来的投资,“学生交流具有决定性的重... 查看文章

VOA专访白宫国安会发言人:华盛顿曾紧急警告俄罗斯可能发生恐怖袭击

美国表示,如果情报界能够确认某个特定国家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威胁,美国就有义务承担警告的职责。就在“伊斯兰国”声称负责的莫斯科附近的致命袭击发生两周前,美国刚刚履行了这一职责。美国官员曾警告俄罗斯,极端分子即将计划进行袭击,但克里姆林宫对这一警告不予理睬,认为这只是勒索和破坏俄罗斯社会稳定的行为。白宫国家安全战略沟通顾问约翰·科比同美国之音谈论了这起恐怖袭击事件。 查看文章

孙韵:中菲仁爱礁博弈:美中关系一大风险

自去年8月以来,中菲关于坐滩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的博弈不断升级,俨然成为2024年美中关系最具不确定性的风险之一 ,考虑到目前中菲博弈的频率和烈度,任何对峙和摩擦都有可能导致危机的迅速升级。 查看文章

专访:国际刑事法院院长赤根称不让普京逃脱

  【共同社海牙3月18日电】本月就任国际刑事法院(ICC)院长的赤根智子(67岁)近日在法院所在地荷兰海牙接受共同社专访,关于包括自己在内的ICC法官1年前以涉及俄乌冲突的战争罪嫌疑签发了对俄罗斯总... 查看文章

专访众院拨款委员会资深议员迪亚兹-巴拉特:中国是全球最大法西斯独裁国家,美国必须继续领导世界

美国国会共和党联邦众议员马里奥·迪亚兹-巴拉特(Mario Diaz-Balart)周三(3月13日)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最富有的法西斯独裁国家,同时也是国际社会上一个危险的角色。这位议员表示,为了应对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美国要利用一切外交和经济工具,把中国当作一个对美国和世界日益增长的威胁来对待”。 查看文章

专访:日本大使期待加拿大加入印太经济框架

  【共同社渥太华3月14日电】日本驻加拿大大使山野内勘二(65岁)近日接受共同社专访,就日美澳等14国参加的新经济圈构想“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表明期待感称,“如果既是资源国又是经济大国的... 查看文章

【专访】历史学家黛安娜.拉里:“六四”才是中国的国耻日 【专访】历史学家黛安娜.拉里:“六四”才是中国的国耻日. 发布日期:3 小时前.

#六四35周年 镇压发生第二天,黛安娜.拉里前往北京不同地点协助撤离加拿大人 查看文章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两会”后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曹辛:拜登在“两会”以后的对华政策应该是继续守住“小院高墙”的政策禁区,其他则保持相对正常的中美政经关系。 查看文章

專訪烏克蘭經濟部副部長索博列夫:烏克蘭的戰時經濟是如何運轉的?

戰爭開始的第一年,烏克蘭的經濟出現了全方位的斷崖式下降,GDP暴跌29%。但戰爭進入第二年之後,經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查看文章

【专访】从勿忘六四到自由香港:两位社运人士35年的坚守 【专访】从勿忘六四到自由香港:两位社运人士35年的坚守. 发布日期:13 小时前.

来自香港的李美宝、列国远,坚持民主运动35年,但理解那些退出的人。 查看文章

VOA专访:前军情六处官员谈中国高层动荡和外交部“党化”

奈杰尔·英克斯特(Nigel Inkster)是国际战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中国问题高级顾问,曾在英国秘密情报局——也称为军情六处——工作了三十年。美国之音记者燕青最近与他谈论了过去一年中国政治精英阶层的动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防部长李尚福和外交部长秦刚被罢免。 查看文章

强调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与中国竞争而非冲突,拜登在国情咨文中谈美中关系

美国总统乔·拜登星期四(3月7日)晚向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就任总统以来的第三次国情咨文。他在提到中国时说,美国坚决反对中国的不公平经济行为,并且会为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挺身而出。不过他强调,美国希望与中国竞争而非冲突,并且美国正处在更强有力的地位赢得竞争。 查看文章

拜登选情承压下,中美关系有何新变化

目前拜登政府对大选年中美关系的定调仍然是“以稳为主”,主动加码对华科技封锁的意愿也相对有限 查看文章

专访:日本外相称女性参与构建和平至关重要

  【共同社3月4日电】日本外相上川阳子日前接受共同社独家采访,认为女性以领导的立场参与纷争预防和重建对于构建可持续和平至关重要。鉴于反映男女差距的“性别差距指数”日本排名很低... 查看文章

【专访】华裔混血戈迪克寻根:发现父亲家族曾为奴隶,令我感慨万千 【专访】华裔混血戈迪克寻根:发现父亲家族曾为奴隶,令我感慨万千. 发布日期:7 小时前.

“我长得像华人,但一直希望了解自己的另一半黑人血统的来历?” 查看文章

2024奧斯卡華語區唯一入圍|《金門》導演專訪,什麼才是道地的「台湾人」?

起初他只是希望用「金門」來講「臺灣」,不過,金門人跟台湾人的觀點確實仍有差異。 查看文章

专访林培瑞:中国留学生认知谬误 中共中国中国人?

“他们有一种怕的心理,怕说错了话,话传到官方去,他以后受影响,或者怕他在大陆的亲戚会受影响,这种心理是比较的新,我开始在加州大学教书的时候没有这个现象,这现象特别是最近十年来的一个新的情况,”林培瑞告诉美国之音。美国著名汉学家林培瑞目前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他以自己的教学经验说,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当局加强对高校的意识形态管控,一些教师因为在课堂内或社交网站上表达个人观点遭到举报而被调离教学岗位,甚至革职。这种所谓的“忠诚”和“告密文化”也被带来了海外。 查看文章

專訪烏克蘭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特維丘克:沒有實現正義的和平是不會長久的

「如果國際社會開始對俄烏戰爭感到無聊,那正是改變的契機。」 查看文章

【专访】加拿大黑人历史研究者佩吉.普莱特:何处为家? 【专访】加拿大黑人历史研究者佩吉.普莱特:何处为家?. 发布日期:10 小时前.

为历史上没有声音的人群发出声音;加拿大多元文化符合我的预期。 查看文章

VOA专访:美国驻乌大使重申华盛顿对基辅的支持

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布里奇特·布林克向乌克兰人保证,随着乌克兰进入抗俄战争的第二年,华盛顿计划帮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布林克表示,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动全面进攻以来,美国已拨出数百亿美元用于乌克兰的战争行动,而所有这些都在她所说的严格监督之下。这位美国外交官在接受美国之音东欧部主任迈罗斯拉娃·贡加泽采访时重申,尽管华盛顿和欧洲各国对未来乌克兰军事援助资金的争论日益激烈,但美国仍然致力于支持乌克兰。 查看文章

德国之声 在慕安会看美中关系:强权竞争将世界推向新冷战?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面对各项重大国际议题都有所回应,欲借此担任“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DW国际新闻总编Richard Walker在场边专访到香港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李成,他认为中美如今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新冷战”,但与当年的美苏冷战大相迳庭。 查看文章

在慕安会看美中关系:强权竞争将世界推向新冷战?

慕尼黑安全会议18日落幕,讨论重点除了加沙及俄乌冲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专场演说也是关注焦点。DW在场边访问中国专家李成,他认为美中关系在拜登执政下并未明显改善;而若特朗普执政,在台湾问题上可能有利于中国,但在贸易方面却可能对中国强硬。 查看文章

2018年貿易戰後最好時期!專家分析美中關係回溫但不穩定 他恐成最大變因

舊金山「拜習會」後美中高層頻頻互動。專家分析,當前兩國關係可說是2018年貿易戰以來最佳時期,但結構仍不穩定,若前總統川... 查看文章

王毅会见布林肯 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危机等地区热点交换看法

双方探讨了下阶段两国各层级交往,同意保持各领域对话沟通,进一步落实“旧金山愿景” 查看文章

【专访】麦凯格-约翰斯顿:卅年推动加中科技交流,曾希望中国走台湾之路 【专访】麦凯格-约翰斯顿:卅年推动加中科技交流,曾希望中国走台湾之路. 发布日期:9 小时前.

”但我发现,中国嘲笑加拿大人‘憨’;两个麦克事件迫使我打破沉默“ 查看文章

专访余茂春: 习近平对台已无计可施,但仍可将台海作为总体战争起点

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余茂春日前接受美国之音专访。他表示,中共对台湾人坚定追求的“事实上的独立”,除了形式上的恫吓外,已无计可施。他说,中共领导人习近平若务实考量代价、机会和能力,攻台的可能性已不高;但仍须严防中共冒进,将台海作为发动下一次总体战争的起始点。 查看文章

开战后首次接受西方记者专访 普亭:没兴趣入侵波兰或拉脱维亚

俄罗斯总统普亭日前在莫斯科接受美国知名电视主持人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采访,普亭强调,俄罗斯「不可... 查看文章

中美关系改变贸易格局:中国已不是美国最大进口国

持续多年的紧张局势已显著削弱了美中贸易关系。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收窄,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额同比下降了20%,从世界其他地方的进口不断增加。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