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4.20
18:46
CUP  /  科技

當地球無菌時,人類也會消失

對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而言,包括人類,微生物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存條件。如果細菌、真菌及其他微生物都消失,一眾生物也很快會死去。近年有科學家警告微生物正急劇下降,有些更已絕種,有必要加緊拯救。

更多文章
欧盟批准抗击“超级细菌”新药

辉瑞的Emblaveo结合两种现有抗生素来对付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该药很可能仅限用于较少的严重病例,以降低耐药性激增的风险。 查看文章

美报告曝「北韩为生物战生产病毒和细菌」 研发毒笔传播致命疾病

美国对北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最新报告揭露,北韩正在为其细菌战计划生产病毒和细菌,并开发出可以传播致命疾病的「喷雾器和毒笔... 查看文章

森林大火延烧逾3个月 危地马拉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危地马拉森林大火从1月起延烧至今,瓜国总统10日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政府除向国际求援,也准备动用1.1亿瓜币(约1... 查看文章

智利森林大火至少19人丧命 伤亡人数恐持续攀升

智利内政部长杜哈(Carolina Toha)今天表示,至少有19人死于国内沿海地区附近的森林大火,她还警告伤亡人数可能... 查看文章

剑指中国生技巨头的《生物安全法案》 被美参议院推迟审议

据美国国会参议院消息人士周五(2月2日)指出,引发中国生技巨头公司股票大跌的《生物安全法案》已推迟了审议。 查看文章

中国“超级真菌”感染迅速增长 流行情况或被严重低估

研究发现,2016-2022年期间,全国每年病例数在8-33例之间,2023年则迅速增加到182例;近九成与辽宁、江苏、安徽、广东四家医院的四次聚集性感染相关 查看文章

解決細菌抗藥性問題 噬菌體爆紅

細菌抗藥性愈來愈強,估計到2050年,每年都有1千萬人死亡「超級細菌」!面對細菌抗藥性逐漸增加,專家決定將目光放在「噬菌體」,不僅可取代抗生素,還能在不損害益生菌的狀況下,用來對付特定的細菌,愈來愈多實驗室也投入噬菌體的研究。 查看文章

「极端热浪」袭击澳洲 高温将破118℉ 森林大火风险提高

澳洲气象局表示,澳洲大片地区今天遇热浪袭击,在圣婴现象下,本已是高危险的野火季更平添风险。 查看文章

14日已发生超过25场火灾 澳洲西部森林大火 数百消防员出动

数以百计消防员今天在澳洲西澳州(Western Australia)首府伯斯(Perth)附近与失控的森林大火搏斗,当局... 查看文章

英科学家对微生物重新编程 探索新材料取得突破

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解开了一个“进化死结”,为开发新型药物及其他产品带来希望。 查看文章

科学家警告农药会增强致命真菌的耐药性

医学专家敦促农用化学工业及其监管机构更多地关注交叉耐药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查看文章

科学界大突破! 50年来首次发现可消灭抗药性细菌的抗生素

具抗药性的鲍氏不动杆菌,经常导致院内患者感染死亡,不过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的专家,发现了可以消灭这种细菌的抗生素zosurabalpin,创下科学界50多年来首见的重大突破,相关研究已于3日刊登在顶尖期刊《自然》上。 查看文章

肠道细菌联手抗病,吃掉入侵细菌的“午餐”

对“定植抗力”的研究推动了利用微生物改善总体健康的努力。 查看文章

【报道】公众健康专家王培忠:今冬面临新冠、病毒、细菌与流感齐发 【报道】公众健康专家王培忠:今冬面临新冠、病毒、细菌与流感齐发. 发布日期:4 小时前.

支原体肺炎最终会在加拿大传播吗? 查看文章

氣候變化,傳染病也走到天涯海角

一些動物會隨季節變更遷徙到其他地方,冰層融化、海洋、氣溫變暖等氣候變化同樣誘使牠們改變棲息地,鯨魚選擇到更北的地方;灰熊、白尾鹿、郊狼及其他走獸、鳥類的活動範圍則擴大到寒溫帶針葉林的南部。不過和動物們一起轉移的,還有各類病原體;疾病的地理分佈也在改變。 查看文章

殘念生物事典|南極企鵝日睡過萬次

對人類而言,經常打瞌睡代表睡眠不足,而研究南極洲喬治王島鳥類的科學家發現,南極企鵝不會進入深度睡眠狀態,而是在 11 小時間半睡半醒,每天打瞌睡 1 萬次以上。奇特的睡眠習慣讓牠們能時刻關注自己的巢穴、保護鳥蛋及雛鳥免受捕獵者傷害。 查看文章

科學狗:雄性大棕蝠那話兒竟是身長四分之一!但不是用來……

男性經常會自誇雄風赳赳,那話兒精壯無比,永遠令伴侶驚嘆不已。然而,當你見過遍佈於中國與台灣的雄性大棕蝠(Eptesicus serotinus)那不成比例的陰莖,你絕對會甘拜下風,自愧不如。 查看文章

氣候變化會改變動物的大腦與行為?

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令地球溫度急升,降雨量和季節驟變,以及海洋酸化。許多物種正面臨生存環境的劇變,甚至影響其大腦和神經系統。美國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生物學家及神經科學家 Sean O’Donnell,試圖找出氣候變化如何影響物種的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以及牠們在適應環境時的可能反應。 查看文章

到海外尋找便宜沒保障的醫學美容,後果可以是一世

近日本港有十多名女士到美容打針消脂後,懷疑群體感染膿腫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而涉事美容院更疑似無牌行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及傳染病學教授 Claire Panosian Dunavan 就曾撰文指出,合資格及經驗豐富的整容外科醫生通常會做好預防措施,以防病人在進行手術或注射的過程中受惡菌感染。但患者往往選用更便宜,但沒有保障的美容機構,因此令身體受嚴重傷害。 查看文章

隔夜飯的禍 —— 足以致命的「炒飯綜合症」

近日,很多歐美媒體關注一種被稱為「炒飯綜合症」(fried rice syndrome)的可致命病症。事緣網民們在 Tiktok 重推一宗發生在 2008 年的案件,當時有一位 20 歲大學生煮了一份意大利面,吃剩後沒有放到雪櫃裡,在 5 天後直接重新加熱食用,最終因為食物中毒而逝世。斯威本理工大學微生物學教授 Enzo Palombo 便在 The Conversation 分享預防「炒飯綜合症」的方法。 查看文章

害蟲入侵,洛杉磯用果蠅對付果蠅

地中海實蠅只長約 6 毫米,但 3 隻果蠅卻足以令加州當局禁止整個洛杉磯社區輸出農產品。官方有一個阻止果蠅蔓延的計劃,就是用數百萬隻不孕果蠅,阻止果蠅持續繁殖。 查看文章

鸡肉慎买!欧洲沙门氏菌大爆发已有1人死

根据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从今年1月到10月24日,已有15个欧洲国家报告了335例沙门氏菌中毒病例,其中德国出现了18例,奥地利甚至已有1人因此死亡! 查看文章

玻利维亚森林大火酿严重空污 数万学生被迫停课

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的教育部长帕里今天表示,由于大规模森林大火造成空气污染,已有数千所学校必须暂时关闭,数万名玻利维亚学生... 查看文章

主子的咕嚕聲,到底怎樣發出?

貓是怎樣發出低頻的「咕嚕聲」(purrs)?科學家曾提出不少假設,但大多未經測試。人們熟悉的 3 種貓叫聲:喵叫、尖叫和咕嚕,前兩者的發聲原理與人類相若,但後者始終難以確定。近日,維也納大學研究團隊於「當代生物學」期刊發表論文,罕有地透過實驗揭示了貓發出咕嚕聲的過程。 查看文章

躺著也能健身?

早前,瑞典卡羅琳學院研究指出,早上比晚間運動更能有效燃燒脂肪;「泰晤士報」就提供以下 5 項貼士,讓人們以最省力的方法,增強肌肉與活力。 查看文章

斯微生物及创始人被限高消费 曾为新冠mRNA疫苗明星企业

此次限制高消费的案件只是斯微生物所涉诸多案件中的一个,起诉斯微公司的情况大多是买卖合同纠纷,另有服务合同纠纷、施工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等 查看文章

受极端天气和真菌影响 意大利葡萄酒生产领导地位败给法国

意大利葡萄酒游说团体UIV和Assoenologi近日表示,在极端天气和真菌疾病严重袭击葡萄园后,意大利今年的葡萄酒产量将下降12%。 查看文章

一隻灰狼,恢復了一整個生態系統平衡

1997 年,一隻灰狼越過一座冰橋,從加拿大踏足美國皇家島。該島位於密歇根州蘇必略湖沿岸,以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聞名。近日發表於期刊「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的論文表明,牠的到來改變了當地廣大狼群的命運,讓牠們擺脫疾病和近親繁殖帶來的打擊,並引發連鎖效應,改善了整個森林的生態平衡。 查看文章

科學狗:甲蟲屁眼可吸水 與 NHA1 基因有關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需要水,很多物種包括人類都會用口部吸收水分,但大自然中也有生物比較特別:甲蟲會打開牠們的屁眼,吸收漂浮在空氣中的微量水來補充水分。除此之外,牠們的屁眼更可以從糞便中擠出水分將之重新吸收,讓其可在地球上最乾燥的地區生存。 查看文章

美国防部《生物防御态势评估》报告将中国列为关键长期威胁

国国防部周四(8月18日)发布《2023年生物防御态势评估》报告,将中国列为关键长期威胁,质疑中国对现有禁止生物战国际规则的遵守情况,并对中国加速将民用生物研究项目纳入军事的计划表示担忧。 查看文章

智慧手表表带超脏 美研究:95%藏有害细菌

Apple Watch、Fitbit在内的智慧型手表或手环上的细菌量可能相当惊人。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研究发现,约95%的表带上都覆盖有害细菌,包含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尤其布料、塑胶与橡胶材质表带,为细菌载量最高的前三名,习惯戴着手表运动的细菌载量也比普通情况更高。 查看文章

科學狗:南瓜蟲吃屎才能消化,為防控蟲害研究新方向?

南瓜蟲(Anasa tristis)是一種有指甲大小的灰啡色昆蟲,可能看起來平平無奇而且無甚殺傷力,但事實上可以在幾週內就毀掉整塊南瓜田的收成。然而,如果南瓜蟲沒有細菌小助手,就無法造成這種廣泛的破壞。不過,南瓜蟲到底從何獲得所需的細菌去消化南瓜呢?原來又是與「屎」有關! 查看文章

全球暖化,食物中毒更常見

夏天炎熱,食物容易變質,近日港、台兩地傳出多宗食物中毒新聞。有研究發現,人類引起的氣候變遷會影響食品安全問題,全球食物中毒案例比預期增加兩成,情況比想像中嚴峻。 查看文章

西葡两国森林大火肆虐 高温恐刷新70年纪录

西班牙国家气象局表示「这很可能是近73年以来,8月份最热的5天」,几乎全国都处于高温红色警报之下。 查看文章

老妇吃隔夜蛋炒饭送命  疑冷藏过程污染细菌滋生

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吃了隔夜蛋炒饭后,出现严重上吐下泻,对此两人被紧急送院抢救,虽然救回了老爷爷的性命,但老奶奶却宣告不治身亡。 查看文章

按人類習性衡量動物,妨礙科學研究?

使用工具,曾經被視為人類獨有技能,後來接二連三有研究證明,有個別物種同樣懂得運用工具。這些研究看似挑戰人類中心主義,但演化生物學家 Marlene Zuk 在科學雜誌 New Scientist 指出,如此以人類習性衡量動物,只會曲解生物演化原理,長遠不利科學研究。 查看文章

警报:樱桃番茄引发沙门氏菌,即将抵西!安达卢西亚检测到西尼罗河病毒!

7月27日,欧洲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ECDC)发出警报,称沙门氏菌暴发影响了多个欧洲国家,目前正在进行调查,认为此番沙门氏菌的来源是樱桃番茄。 查看文章

頭皮太多好尷尬?你可以做的是……

「綿綿頭上飛花」,在冰天雪地可能十分浪漫,不過若在平日恐怕就很尷尬。頭皮屑問題數千年前已有古希臘醫生描述,如今更估計近半成年人曾有相關問題。雖然算不上嚴重損害健康,但頭皮屑有礙觀瞻,或影響社交、髮型設計、穿著打扮等等。南澳大學臨床與健康科學副教授 Lorraine Mackenzie 及博士候選人 Sean Mangion,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分享跟頭上飛花說再見的方法。 查看文章

希腊艾维亚岛森林大火 消防飞机灭火时坠毁

根据希腊官员,这架消防飞机坠入卡里斯托斯(Karystos)高地的一条深谷,这里是23日发生大火的地点。 查看文章

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去世 作品曾揭露侵华日军细菌部队罪行

中新网引述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作家森村诚一24日去世,终年90岁。 查看文章

西班牙拉帕马岛森林大火 当局撤离2500多人

他们补充说,约300名消防人员在消防飞机支援下投入救火行列,极力控制火势。 查看文章

貓咪世代:貓咪如何從大草原走到人類家中

貓是人類的朋友,也是常見的家庭寵物,相關的流行文化產品更加是歷久不衰。可是,貓咪為何如此獨特?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 Jonathan Losos 教授就在今年發表著作 The Age of Cat,解構貓咪的進化機制。 查看文章

家里最脏地方不是马桶!“厨房”细菌最多 洗碗海绵列第一

许多人认为,家里最脏的地方可能是马桶、厕所,可是根据最新研究发现,家中最脏的地方其实是厨房,而且洗碗的海绵和厨房的流理台,就是细菌最多的家居用品。... 查看文章

科學狗:【唔駛用劍嘅】殺蒼蠅不見血之法:用蒼蠅屍體!

研究發現,當黑腹果蠅見到死去同類的屍體時,壽命會以顯著且可測量的方式縮短。同時,牠們會開始表現得內向,身體脂肪減少,衰老速度加快並快死過其他沒見到同伴屍體的果蠅。 查看文章

森林大火已被扑灭 德国地方政府宣布解除重大灾害预警

这场森林火灾持续了近一个星期,据了解,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733公顷,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查看文章

加拿大森林大火产生的烟雾已经到达挪威

挪威广播电视公司9日报道,据挪威空气研究所称,自6月1日以来,加拿大森林大火产生的烟雾已经飘过格陵兰岛和冰岛,现在已经到达挪威。挪威比尔肯内斯天文台也证实了此消息。 查看文章

科學狗:畢氏粗角蟻扮蟻后 只需一個變異超級基因

螞蟻在很多文化中,也有勤勞的象徵。然而,畢氏粗角蟻(Ooceraea biroi)卻會成為一個群族的「寄生蟲」,牠們會群起攻佔其他蟻巢,然後假扮蟻后,接受該巢原本的工蟻照顧。只要數量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這些寄生蟻和其後代都會在這群族中成為「打跛腳唔駛做」的悠閒階級,一直假扮蟻后。 查看文章

8000公里海藻大軍淹沒佛州沿岸 臭氣沖天驚現「食肉」細菌

範圍達5000英里(約8046公里)的大西洋馬尾藻帶(Great Atlantic Sargassum Belt)沖上佛州沿岸,大量海藻腐爛後發出有如臭雞蛋的陣陣惡臭,專家警告,不只臭氣沖天,大片海藻 查看文章

太陽能人工樹葉:光合作用直接產生汽車燃料?

劍橋大學科學家在「自然能源」期刊發表報告,其新研發的太陽能「人工樹葉」,能透過光合作用將陽光、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乙醇和丙醇,直接用作推動汽車引擎的液體燃料;其能量密度極高,更方便儲存或運輸。現時該技術仍處於實驗階段,有望將來取代化石燃料,助世界邁向零碳排放的目標。 查看文章

去一趟公廁,可以有甚麼健康風險?

身處戶外,有時到了極限,無論心中多不願意,都要到公廁解決大事。不少公廁之所以令人卻步,免不了一個髒字;衝擊嗅覺的氣味、清晰可見的黑色鞋印、廁格內上一人未沖走的痕跡⋯⋯ 表面骯髒不在話下,還很可能充滿病菌。一趟公廁歷程,其實可以帶來甚麼健康風險?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