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2.13
17:43
CUP  /  文化

Moyashi:信者得救的文化遺產

發掘、辨別和考據事物的真假,屬於考古學的範疇,但探究事物的社會意義,則屬於民俗學和人類學的範疇。在後者的角度,「真」的重點其實不在於物件,而是珍重物件的人。在物質文化裡,即使東西還是一樣的東西,但轉個角度,意義就變得不一樣。

更多文章
深海太空船墓地,保存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

尼莫點(Point Nemo)位於南太平洋中部,距離最近的陸地約 2,688 公里,最接近該地的人類則是國際太空站(ISS)上的太空人,距離海面約 415 公里。該海域水深達 1.3 萬呎,是海洋中最與世隔絕、最沒有生命力的部分,更是太空船的墓地,專家認為這片海域未來可成為太空考古寶藏。 查看文章

【家賊!】博物館大盜何以橫行?

上週媒體廣泛報道,大英博物館一名職員就多件藏品「失蹤、被盜或損毀」一事被解僱。「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多名藝術品修復專家,他們皆指各館縱有防範,館藏失竊仍屬「家常便飯」,但賊人也不一定能轉手大賺。有些被盜文物遭熔掉,也有些價值天文數字的珍藏在黑市賤賣,更有的從此消失。 查看文章

地球真的比 10 萬年前更熱?

全球正經歷極端高溫,有媒體甚至聲稱日常溫度已達至 10 萬年來最高,使人不禁疑惑:地球可曾如此熱過?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古氣候學家 Darrell Kaufman,最近在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談及有關論述,因缺乏可追溯至 10 萬年前的詳細記錄而難以定斷,並就地球上一次面臨如此高溫提供了一些較可靠的根據。 查看文章

Moyashi:邏輯建構中 —— 艾未未作品展

為何藝術展會在一個關於設計的空間中舉行?原來這與展覽的主題有關。是次展覽中,展品基本上有兩種:別種物料造出尋常之物,以及尋常之物以別種形式展現。 查看文章

三千多年後,再塑圖坦卡門容貌

法老王圖坦卡門是古埃及歷史上最著名的統治者,他 9 歲左右繼承王位,掌政 10 年後約於公元前 1323 年逝世。雖然有關他的文獻記載很多,但對其外貌仍然爭論不絕。最近有研究人員製作出新的面部重塑模型,讓人們一窺這位歷史人物的長相,更揭示出法老王的獨特面部特徵。 查看文章

Hong Kong Infosphere:刻在石頭上的香港離散 —— 捐款碑與海外僑民

講起香港歷史,對大部分人來說,石碑恐怕都不是首先會在腦內出現的文物,甚至對不少香港史學者來說,做研究時也不會想到以石碑為資料。但石碑在香港並不是罕見的東西,在絕大部分的廟內,或在新界不少山野鄉村之間都可以找到。而捐款碑是其中一種在香港最常見的石碑。 查看文章

遠古儲物癖:尼安德特人會收集獨特的動物頭骨?

相信很多讀者又或者身邊朋友,都有一定程度的儲物癖,有些人會儲名牌,有人會收藏模型,又或者藝術品和書籍,這種儲物癖或在遠古時期已嵌入古人類的 DNA 之中。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古人類學教授 Juan Luis Arsuaga 的研究團隊,就在馬德里以北 45 公里,發現了尼安德特人收集獨特動物頭骨的證據。 查看文章

「國王的伸冤」:現實與電影都是羅生門?

在莎士比亞劇作中,英王理查三世(Richard III)向來被寫成謀朝篡位的暴君,但最新上畫的電影「國王的伸冤」(The Lost King)卻為此平反。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沒有學術訓練的婦人,如何堅信理查三世被冤枉,無師自通下發掘出理查三世的遺骨,過程中受盡白眼。究竟現實中這趟考掘過程,是否同樣戲劇化? 查看文章

【新詞】廢膠考古學:從海灘垃圾提取有用數據

每年有近 800 萬噸塑膠廢料流入大海,不單污染海洋生態,甚至流入食物鏈,威脅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健康。意大利有環保團體把考古學融入環保,建立廢膠博物館,提高環保意識之餘,也從海灘廢物中提取有用資料。 查看文章

書店們:洗白白

2023 年 1 月 19 日是癸卯兔年前的年廿八,這是一個「洗邋遢」的日子,這次為了配合兔的形象,就以「洗白白」為題。有趣的是,「洗白白」總要有兩個「白」,少了一個「白」,就變成了「洗白」即英語的「whitewash」。「whitewash」其實很普遍,它可以是刪除某些名字的記憶。 查看文章

大英博物館的額爾金石雕,爭議何在?

近幾個月,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巴特農神殿額爾金石雕的討論愈趨熾熱。館方最近首次證實,曾就歸還部分神殿石雕與希臘作「建設性討論」。希臘一直不承認大英博物館合法擁有石雕,有指已拒絕館方提出的「借出方案」。這些石雕為甚麼惹爭議?未來它們有沒有可能回到希臘? 查看文章

考古學家重構古代地中海漁業面貌

自從歷史學家 Thomas Gallant 於 1980 年代著書,表明貧瘠的古希臘海洋無法支撐重要漁業,便一直主導了學術界對古代地中海的看法,推測因很少河流流入地中海,以致浮游生物稀少,令海洋食物鏈欠缺基礎。然而,希臘的動物考古學家 Dimitra Mylona 質疑有關證據不足,於 90 年代攻讀研究生時已立志專研魚骨,希望重新發掘古代地中海文明實況。 查看文章

傾全球之力,追蹤烏克蘭文物的損毀情況

自俄羅斯在 2 月入侵烏克蘭,烏國國內外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及文化部門員工就透過衛星圖片及實地考察,記錄戰爭對烏克蘭的歷史遺跡及資源造成的毀滅性影響,並為戰後修復作好準備。 查看文章

78 萬年前懂燒魚,是人類演化關鍵?

一些靈長類學專家支持煮食促進早期人類大腦發育的「烹飪假說」(cooking hypothesis);近期發表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期刊的研究,更把人類烹飪史的起點,從尼安德特人的約 17 萬年前,推前至直立人時代的約 78 萬年。 查看文章

歐洲向前殖民地歸還文物,真的有人得益嗎?

近年歐美捲起反殖民主義的浪潮,除了把歷史銅像拉倒,博物館亦主動交還殖民掠奪得來的文物。文化雜誌 The Atlantic 記者深入尼日利亞,調查當地如何保育歸還的藝術瑰寶,卻發現管理極其惡劣之餘,國民政府、地方政府與王室後裔都在爭奪文物擁有權,西方輿論卻但求為殖民歷史贖罪,罔顧這些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的下場。 查看文章

科學狗:鮮為人知的緬甸琥珀研究黑秘密

埋藏在琥珀中的動植物化石,記錄了恐龍時代無數不為人知的故事,其中一個琥珀盛產地正是亞洲的緬甸。 查看文章

「考工記」的青銅器配方,留了一手?

青銅是一種合金,似乎只要找出「金」與「錫」各代表甚麼金屬,再依據「考工記」所載比例,就能煉出與公元前 300 年無異的青銅。但近日載於學術期刊「古物」 的研究顯示,「金」、「錫」也不是各自元素單一的金屬,而是預製的合金,意味著要煉成青銅,還有其他步驟。 查看文章

【愛在左右】牛奶公司百年界石 尋找山中舊日香港蹤跡

兩年前,山藝教練 James 和 Ebee 在家中附近行山時,無意中發現了港督府山頂別墅界石。透過自身閱讀地圖和座標的專長,兩人開始了尋找香港界石的旅程,除了記錄座標,還會到檔案處查找資料、了解地段的歷史,甚至建立電子地圖,將「尋寶」成果放到網上與其他歷史愛好者交流。 查看文章

Moyashi:媒體考古學

微軟在今年 6 月 15 日正式宣佈停止更新 IE 網頁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但新瀏覽器 Edge 仍擁有相容的 IE 模式,讓只支援 IE 的內容慢慢過渡轉換,否則就只倒數剩下 7 年時間的壽命。微軟停止更新 IE 其實不是新聞,早在 2015 年公佈 Edge 的時候已經表明會漸漸讓 IE 淡出主流,而 IE 的俗氣功能的確不再適合今天的網絡環境,被淘汰只是遲或早的問題。 查看文章

人類曾經不視雞為食物?

雞肉是深受大眾喜愛的食材,根據漁農自然護理處數字,香港在 2020 年平均每天消耗 23 公噸鮮活家禽,而英國每年就有超過 10 億隻雞被屠宰。不過,人類吃雞的歷史卻非想像中源遠流長,近日有研究發現,人類與雞的密切接觸,在大約 3,500 年前才開始,牠們原本生活在樹上,受稻米吸引才到地上。而古代的雞甚至得到人類尊敬,得以安享晚年。 查看文章

從龐貝古城的麵包師,看亂世中的人生

聽到龐貝古城,很多人想到火山帶來的死亡浩劫,西佐治亞大學古代史教授 Nadejda Williams 卻想要知道,歷經政治動盪與地震威脅的龐貝人,災前是如何活過來,答案就埋藏在火山灰封存的一家麵包店內。 查看文章

龐貝古城新管理員:機械狗

近年,機械人開始應用於工商及旅遊業中,最近更正式涉足考古學界。機械狗 Spot 正遊走於意大利龐貝古城,以識別古蹟安全及結構問題,同時搜索地底,檢查文物竊賊挖掘的地道。 查看文章

想自成化石!要注意的兩個關鍵

想永世長存有不同方法,可以成為歷史名人,不論是臭名或美名,也有物理一點的方式 —— 死後成為化石。不過要當化石並不容易,地球上所有曾經存在的物種中,只有不到 1% 物種「成功」。英國廣播公司(BBC)就為有志成為化石者提供一些建議,增加各位成為化石的機會。 查看文章

李衍蒨:遇見七萬年前的孩子

又有誰想到,一具被安放在東非洞穴內的孩子屍體會在 78,000 多年後再次被人發現,重見天日。 查看文章

伊拉克:文明的搖籃,考古的天堂

近代伊拉克經歷過極權統治、美英等國對其開戰以推翻薩達姆政權,及後又陷入與伊斯蘭國的領土爭奪戰。長久的戰亂,似乎掩蓋了這個人類最早文明的發源地。戰亂逐漸遠離以後,歐洲考古學家就殷切地回到伊拉克,尋找具有千年歷史的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寶藏。 查看文章

李衍蒨:謎之女士

雖然人員們在辛苦研究兩年後,才找到以上有關胎兒及孕婦的資料,但她依然有很多故事未被揭開,等待著團隊繼續去發掘,特別是孕婦在當時社會、醫療體制的故事,仍然有待人們繼續細聽。 查看文章

博物館秘話:不可或缺的「搶救清單」

3 年前巴西國家博物館失火,2,000 萬件文物付之一炬,令人為之痛心。但天災人禍防不勝防,即使有機會把藏品救走,但每一件都價值連城,要如何在千鈞一髮間作出取捨?「經濟學人」早前揭露,原來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皆有張「搶救清單」(grab list)。它們都精簡而隱秘,並最好永遠備用。 查看文章

一把火自我摧毀一個文明:失落的塔特蘇斯城邦

歷史的長河正是由一個個治亂興衰的循環交織而成,無數偉大的國家和城市經歷璀璨盛世後走向衰落。其中在今天西班牙西南部一帶,於公元前曾有一個名為塔特蘇斯(Tartessos)的城邦,繁榮富裕到連古希臘人都艷羨,卻在某天神秘消失。考古學家一直想解開塔特蘇斯失落之謎,隨著近年發掘出更多遺跡,專家終於重組出更多畫面。 查看文章

出土新人種,學術界爭議變成打壓?

今天所有人都是智人後代,不過演化史上,部分智人曾與尼安德特人混血繁衍。今年 6 月,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Israel Hershkovitz,宣稱找到屬於尼安德特人及現代人類演化過程中,關乎缺失環節的下顎骨和頭頂骨。研究後來遭尼安德特人資深研究學者、屬同一大學的 Yoel Rak 質疑。惟原本應理性爭辯的學術問題,近日似乎變得不理智。 查看文章

沒有意粉、薄餅與番茄,古羅馬人吃甚麼?

說到意大利菜,大家自然聯想到意大利粉和薄餅,但這些菜式才幾百年歷史,如今必不可少的番茄,也是從南美引進的 17 世紀新食材,那麼熱衷大排筵席的古羅馬人,究竟有甚麼好吃?旅居意大利作家 Susan Van Allen 就在 BBC 專文介紹,一家開在羅馬古道旁的意大利餐廳,如何復刻重製 2,000 年前的古羅馬佳餚。 查看文章

李衍蒨:公主的青銅頭飾

今年的歐洲考古日將近之際,有研究公佈一張由不同團隊合作製成、重現 Princess von Oechlitz 容貌的畫像。 查看文章

Moyashi:當 Fact Check 走到盡頭

最壞的情況不是連所謂的權威來源都不存在,而是在一堆假資料假新聞中,你找不到任何消息來源和資料紀錄。大家都知道權威機關在說謊,而媒體都由那些機關控制。你想 Fact Check,但追問下去都只會在相同的位置碰到盡頭 —— 你只找到「說法」,但沒有紀錄。 查看文章

李衍蒨:骸骨與拇趾外翻

雖然考古團隊在 4 個墓坑都能夠找到拇趾外翻證據,但同時亦推敲出此病症的出現頻率,與骸骨主人生前的富有程度相關。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