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2-
05.16
18:43
CUP  /  文化

Moyashi:中文「超」博士

在遙遠的中華銀河帝國中,最高神聖議會以 1,416 票選出親民又熱愛中文教育的主角超博士,派遣他來到地球,以中文力量教育水深火熱的香港人。

更多文章
大胃王接連出事,揭示娛樂節目的代價

日本藝能界有一類藝人以食量驚人,卻能保持苗條身材聞名,大胃王比賽多年來亦是當地電視台的王牌節目。但鏡頭背後,正常人的身體其實以承受長期進食過量。當大胃王高橋知成在上月離世,加上傳出大胃王「魔女」菅原初代因大腸癌於 3 月病逝的消息,令人更關注大胃王的健康危機。 查看文章

林喜兒:關於編劇的故事

關於編劇的形象,除了是躲在家中,或是在咖啡室埋守在電腦前工作,更寫實的其實是在 Writer’s Room 的工作情況,或是與導演和演員的合作,畢業編劇不是小說家,電影電視是集體創作。 查看文章

【人+性大不同】南韓觀眾對性議題仍是太保守?

上月底,南韓 18 禁綜藝節目「人+性大不同:日本篇」在 Netflix 上架,主持人在節目中訪問 AV 女優及男優、男公關及普通年青人,又到訪性玩具店、成人虛擬實景房等,從另類角度了解日本性文化。但節目播出後,隨即遭南韓網民猛烈攻擊,甚至要求主持人退出其他節目,有輿論認為事件反映南韓社會對性仍是偏向保守。 查看文章

拯救奧斯卡收視:你還會看直播嗎?

奧斯卡頒獎禮早已不單是美國盛事,還是國際影壇焦點。不過關心獎項的人雖多,典禮收視率卻令人憂慮,事關 2021 年就創下了史上最低收視紀錄 —— 只有 985 萬名電視觀眾收看。去年收視反彈至 1,536 萬人,但也只是歷年倒數第二低,與 10 年前超過 4,000 萬人收看相比,其吸引力恐是大不如前。電視轉播多年來持續流失觀眾,新領導層希望今年可以扭轉局面。 查看文章

日经中文网上线新栏目《FT中文网精选》

为满足读者更广泛的阅读需求,《日经中文网》集合日本经济新闻集团的资源,与《金融时报(FT)》旗下的FT中文网达成原创文章的相互转载合作。新开设“FT中文网精选”栏目,自2022年9月5日起,每周为读者推荐和刊登FT中文网的人气好文…… 查看文章

戀愛真人騷好看,但也要顧及心理健康

戀愛真人騷近年備受歡迎,本港電視台亦開始製作類似節目,其更貼近生活互動,讓觀眾有機會窺探別人生活,或從中學習如何與另一半相處。不過,真人騷容易令觀眾代入,對參加者的好惡比其他類型的節目來得更強烈,英國高雲地利大學行為心理學家 Rachael Molitor 近日就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解釋此類節目對參加者及觀眾的心理有何影響。 查看文章

唐明:語言的腐敗可以邪惡到甚麼地步?

創造這種語言,目的是為了堵住正常人的嘴,阻止正常人用邏輯應對,無法與發明者爭論,甚至還要為爭論付出慘痛代價,因此愈玄幻愈好,而且必須大量產生,把水攪得愈渾愈好。 查看文章

「天線得得 B」除了都市傳說,還藏著廣東話

一宗意外,令全港人人談論「天線得得 B」(Teletubbies,台譯「天線寶寶」)。原來這部英國節目,陪伴兒童成長已經有 25 年,估計全球多達 10 億人曾經收看,不用靠索償,周邊商品銷售額已達數十億美元。當中角色造型詭異,衍生過無數都市傳聞,而其中一位說話夾雜廣東話的主角,其實是由英籍香港演員擔演。 查看文章

Moyashi:瞬間看地球

「瞬間看地球」的即時影像是屬於舊媒體的經驗,只會單方面告訴你訊息,即使換成罐頭影像,效果也沒有分別。等同香港政府的記者會,台上的人物只會自說自話,每次回答提問都像重播錄音。 查看文章

鄭立:做評論,不僅寫自己的角度,最好能多寫別人的角度

如果你靚仔如姜濤,別人想知道你想甚麼,那你寫甚麼狗屁都會有人看,所以我們先不討論這個情況。試想想,如果是一個你不認識的評論人,你會想看他寫甚麼? 查看文章

鄭立:自己不懂的東西,要如何發表意見?

所以在大部分時候,時事評論都是在談自己不懂的事。可是既然自己不懂,又怎樣評論呢? 查看文章

鄭立:為何不合邏輯的言論有時反而更受歡迎?

結果你會發覺,正理歪說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即使內部邏輯結構嚴謹,但若要有較好的效果,呈現給公眾的手段和寫法往往需要不合邏輯。如果你的目標只是傳教,那麼只要結論相同,就算理由不對也會成功。 查看文章

鄭立:寫文章時,盡量每句和每段的起首都不一樣

寫文章時,我們會有自己的風格與習慣,所以總會不斷重複同樣的句式及詞語。這其實是人之常情,你在說話時必然也是如此重複的,甚至會常常「嗯嗯嗯」。可是對於看的人來說,就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膩,雖然不至於看不下去,但就是會覺得不舒服。 查看文章

鄭立:想別人喜歡看,請把所有文章都寫成故事

誰說故事不能有議論?像我看「銀河英雄傳說」小說時,動不動就看到楊威利說教,卻不會讓人很反感,也學到很多東西,會想很多事情。小說就是故事,既然在小說議論政治理念是可行的,那自然也可以在故事中這樣做。 查看文章

鄭立:要如何在文章中稱呼公眾人物?

只要觀察上文就會發現,使用綽號與否,看的是風險程度。怕惹麻煩的話,不管誰也好,沒必要的話就不要亂攻擊人,綽號有時也是救不了你的。 查看文章

鄭立:忽略因果關係,文章就難以閱讀

「我手寫我口」大概主宰了大部分人的寫作,特別是在社交媒體發達的時代,寫文章與說話的界線愈來愈含糊,大部分文字都變成了直接抒發自己對事情的感受。但有沒有發覺,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效果往往都不太好,別人常常看不懂或者沒有條理? 查看文章

鄭立:為何時事評論員對事情預期的準確率那麼低?

其實時事評論是很容易出錯的,因為時事涉及人類社會的所有東西,出現經濟問題時要懂經濟,出現戰爭時要懂軍事,出現疫病時還要懂醫學和生物學。但有誰能夠懂得所有事情呢?達文西也做不到吧? 查看文章

夕立:演員可不可以做回普通人 —— 以偽紀錄片打出天下的平成深夜劇

東京電視台在 2015 年初,靠著偽紀錄片「山田孝之的東京都北區赤羽」一舉成名。在此之前,很少電視台會拿整整一季時間播放此類節目,因為其戲劇張力比一般電視劇薄弱,又會被看慣劇情片的觀眾視為不專業,「唔知睇緊乜」。 查看文章

鄭立:打筆戰就是為了粉碎或消耗對方的作戰意志

一般來說,結束筆戰最簡單的理由就是累了。只要時間拖得夠久,又厚著臉皮死不投降,對方除了停戰之外也沒甚麼選擇,反正繼續下去,也只是白白消耗時間精力,堅持下去的意志自然會逐漸瓦解。 查看文章

鄭立:當使用太多括號或者引號時,你也會感到視覺上不快嗎?

如果要寫一段像這樣的文字,當中有很多「括號」、「引號」,或者「各種不是很常用」的標點符號,例如「冒號」、「破折號」,再加上大量的註解(比方說寫一堆英文再用括號括著),而在一段裡出現多過一次(即是在一段中佔比很高)的話,我就會覺得很不順眼(就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 查看文章

鄭立:現代實用文教學之如何做新聞

現代最常見的實用文是甚麼?其實就是網媒,或者說媒體,因為現時的傳統媒體多數同時兼任網媒。由於媒體需要寫大量內容,所以最好能夠用範本製造出來,在街上、IG 或 FB 看到一些迷因及影片,就將其變成一篇文章。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