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1-
07.19
18:42
CUP  /  文化

Moyashi:美丽新世界 —— 快乐无罪,极权有理

(編按:文章語言為作者要求)当年笔者在付钱时,顺便买了硬皮精装版的「美丽新世界」和「我们」。简体字的反乌托邦作品莫名地增加了说服力,仿佛书本出版自身就成了一件行为艺术品。至于剩下的「1984」,旁边有个牌子说下个月才出版,不过没有所谓,反正那种极权都差不多过期了。

更多文章
小红书德国用户也暴增 3天超过2024全年下载量

美国近百万用户涌入中国社群媒体平台小红书,「TikTok难民」风潮近日也传到德国,使小红书登上德国手机应用程序下载量榜首... 查看文章

i听热点:小红书上的中美民间友谊

TikTok命运未决,大量用户转向小红书以示抗议,意外促进中美交流;特朗普即将再度上任引全球关注,各国期待不尽相同;去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达标了。 查看文章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

源自中国的视频共享应用“TikTok”的美国用户正在接连流入中国社交网站“小红书”。这是因为美国限制TikTok使用的新法案即将生效的可能性正在提高。通过照片和视频反对禁令的声音以及表明转战小红书等竞... 查看文章

Mistral与法新社签署协议,以对抗硅谷对手的“言论自由”

这家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与新闻通讯社达成合作之际,硅谷竞争对手正在减少内容审核。 查看文章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但因审查,它恐难接住这泼天的流量

从星期一起,大量美国等国家的用户为了对即将生效的TikTok禁令表达不满,故意涌向了中国社媒平台小红书。他们认为,美国以用户数据安全为理由封杀他们热爱的平台并不合理,因此他们决定以注册小红书的形式,主动将自己的数据交给一家中国公司。在小红书上,这些美国用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不要发表敏感言论的警告,以及平台对部分内容的审查。小红书能否接住这泼天的流量? 查看文章

美国数十万“TikTok难民”涌入中国应用程序“小红书”

随着对中国短视频应用TikTok“不卖就禁”的期限迫在眉睫,美国TikTok用户涌入了另一个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RedNote),使其成为目前美国下载量最高的应用程序。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这家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公司正试图把握激增的用户群,同时谨慎地处理英文内容。 查看文章

50万美国TikTok难民改投小红书怀抱 50万美国TikTok难民改投小红书怀抱. 发布日期:5 小时前.

就在美国快要实施TikTok禁令前几天,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的新用户激增,据信该公司须急寻方法来控制英文内容。 查看文章

查理周刊恐攻10年恐惧仍在 自我审查限缩言论自由

法国查理周刊遇袭至今满10周年,全法国都举行纪念活动。声援民众告诉中央社,如今攻击、网络威胁已成生活日常,人民因恐惧而自... 查看文章

默克尔新书《自由》出版 英媒称其“用沉默算账”

在书中,这位德国前总理轻视她的敌人,几乎只字不提。但令人沮丧的是,她对自己的重大决策却语焉不详。 查看文章

珠海撞人惨案后,美参议员跨党推出法案,反击北京审查制度并推动中国人民言论自由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来自马里兰州的民主党参议员本·卡丁(星期一(11月25日)联袂来自阿拉斯加州的共和党参议员丹·沙利文)推出《知情法》,以改善独立信息的可及性并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表达自由。卡丁参议员当天还撰文提到珠海发生的恶性撞人事件以及中国政府随后压制信息的措施。他强调,与美国有分歧的是中国的威权政府,而不是中国人民。 查看文章

中国网络文学走向世界:《天道图书馆》英文版在伦敦发布

中国著名网络文学作家横扫天涯19日晚来到伦敦查令十字图书馆,与现场嘉宾分享了他代表作《天道图书馆》的创作历程及中国网络文学的成长故事。 查看文章

签署六个月后,美国与太平洋岛国《自由联系协定》的关键措施仍未落实

华盛顿与太平洋岛国签署《自由联系条约》(COFA)六个多月后,协议主要内容至今尚未实施,这引发了该地区有关美国在中国日益咄咄逼人之际对其太平洋伙伴的承诺的质疑。 查看文章

日本《劳动经济白皮书》称人手短缺比新冠前严重

  【共同社9月6日电】日本厚生劳动省6日公布了汇总就业形势与薪金动向的2024年版《劳动经济白皮书》。分析显示,企业人手短缺感“比新冠疫情前严重”。白皮书称,老龄化和人口减少可能导致情况更趋严峻。白... 查看文章

立場新聞被控煽動罪成,林紹桐求情指捍衛新聞自由的唯一方式是報導|Whatsnew

法庭裁定立場新聞被指控煽動的17篇報導及評論中,有11篇具煽動意圖。 查看文章

Telegram创始人被捕引发互联网言论自由之争

Telegram对平台上的言行监管较少,这有助于生活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人们进行交流,但也使该应用成为虚假信息、极端主义和其他有害内容的避风港。 查看文章

香港记协新闻自由指数业界评分创11年新低 新主席指23条立法后渐趋大陆化

香港记者协会星期二公布最新的“新闻自由指数”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从业员对新闻自由指数的评分创下2013年成立以来的历史新低,只有25分。 查看文章

香港记协调查:记者对香港新闻自由的评分创下新低

香港记者协会于星期二(8月20日)发布的年度调查显示,记者对香港新闻自由的评分创下新低,仅为25分,比去年进一步下降了0.7分。许多记者表示,担忧最近出台的国安法“23条”将进一步扼杀新闻自由。 查看文章

香港新闻自由倡导者对黎智英审判拖延感到绝望

记者们表示,民主倡导者黎智英审判的结果不会骤然导致香港新闻自由的衰落,因为国家安全法已经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查看文章

九成学生认为可以自由表达 英国政府叫停保护大学言论自由法案

保守党一项旨在保护大学言论自由的法案在生效前几天,被英国新政府戏剧性叫停。教育大臣菲利普森称在“考虑各种选择”,包括废除该法案。 查看文章

香港记协主席: 不理解前雇主指不应在港争取新闻自由 事件不影响记协工作

美国《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以“职位重组”为由,解雇了上个月当选为香港记者协会主席的郑嘉如。她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指,不理解及不同意前雇主对她在香港争取新闻自由会与新闻工作有冲突的说法,因为该报有争取旗下一名在俄罗斯被囚禁的记者的自由,又指事件不会影响记协日常会务。 查看文章

日本《防卫白皮书》警告中国在台湾周边的军演将加剧紧张局势

日本星期五(7月12日)发布的年度《防卫白皮书》首次警告中国增加军事演习可能会导致与台湾的紧张局势升级,而这些演习的目的似乎部分是为了让中国解放军为可能入侵台湾做好准备。这份白皮书还表示,对中国和俄罗斯在日本周边的联合军事活动“严重关切”,而朝鲜构成的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查看文章

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警惕台海军事紧张

  【共同社7月12日电】日本防卫相木原稔12日在内阁会议上报告了2024年版《防卫白皮书》。其中指出,中国大陆方面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趋于频繁,警惕“也不能排除两岸军事紧张加剧的可能性&... 查看文章

小红书获得外国风投公司投资

自中国整顿科技行业以来,外国投资者鲜少投资中国科技企业。在DST Global参与的本轮融资中,小红书的估值回升到170亿美元。 查看文章

监督组织:《苹果日报》案是香港新闻自由衰落的典型例子

媒体促进人士说,香港实施国安法的四年来,新闻自由记录直线下滑。 查看文章

美国发表《2023年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批评中国压制宗教自由

美国在美国国务院发表的《2023年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中批评中国是一个压迫性的政权。 查看文章

德著名大学反以示威遭清场 德国政府立场和民众言论自由的冲突难以调和

近日,德国多所大学爆发了亲巴勒斯坦的抗议示威。但因存在“反以色列”的立场,这些活动多被当局取缔。 查看文章

日本新版《农业白皮书》主张加强国内供应基础

  【共同社5月31日电】日本政府31日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2023年度版《农业白皮书(食品・农业・农村动向)》。白皮书指出在气候变化与国内生产者骤减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风险正在加剧&rdq... 查看文章

新闻自由金笔奖于哥本哈根公布 尼加拉瓜记者获奖

世界新闻出版协会 (WAN-IFRA)今天在丹麦哥本哈根宣布,将2024年的新闻自由金笔奖 (Golden Pen of... 查看文章

TikTok就可能将其封禁的法案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声称言论自由受侵犯

TikTok周二(5月7日)表示,它提起了一项联邦诉讼,对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的一项法律提出挑战,该法律将强制出售这款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否则将会予以封禁。 查看文章

香港新闻自由丧失殆尽,华尔街日报迁往新加坡

新闻自由组织《无国界记者》(RSF)公布2024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香港排名微升五位,在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排第135位,但评分下跌,较去年的44.86下跌1.8分。无国界记者表示,这与《港版国安法》下,记者持续受到打压有关。而曾以香港作为亚太区总部的《华尔街日报》(WSJ),则决定把总部迁至新加坡。 查看文章

拜登世界新闻自由日发表声明:所有被监禁记者都应获释

美国总统乔·拜登在周五(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发表声明,呼吁释放所有因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入狱的新闻工作者,包括三名美国记者。 查看文章

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排名 香港评分下降 中国倒数第9

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无国界记者(RSF)今公布2024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香港排名上升但评分下跌,其中中国在180... 查看文章

世界新闻自由日,外媒记者谈中国报道:“他们现在不需要外媒”

“1989年的春天,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你能在街上跟路人交谈,没人拦着你。那时候报道中国是很自由的一件事,直到几个星期之后被彻底压制。” 在一年一度的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到来之际,曾经驻中国的外媒记者这样回忆中国曾经的媒体环境。他们告诉美国之音,现在的中国已经不需要外媒了。 查看文章

世界新闻自由日,看北京如何在重大国际事件中争夺“话语权”

“讲好中国故事”曾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中国媒体和媒体人的要求,但近年来,北京似乎越来越不满足只是“讲好中国故事”,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上,中国越来越积极地推进自己的叙事。有时候,中国会扭曲和夸大事件的某一部分,有些时候甚至不惜制造虚假和错误信息来推进自己的叙事,在打造北京的国际形象同时,贬低其竞争对手的声誉。世界新闻日,美国之音为你梳理一下中国如何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上推进中国的叙事,夸大、扭曲和混淆事实真相,从而阻碍民众获取信息的自由,阻碍对某些事情的认知的。 查看文章

拜登总统谈大学抗议风潮:言论自由和法治都要维护

在美国各地大学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抗议活动持续数周并不断升级之际,总统乔·拜登周四(5月2日)对全国发表讲话,强调言论自由权和法治都必须得到维持。 查看文章

TikTok对美国众院通过可能将其禁止的法案提出言论自由关切

TikTok星期天对美国众院通过如果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不在一年内出售股票就可能禁止这个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的议案提出言论自由的关切。 查看文章

外国年轻人在小红书上询问着装建议,它会成为下一个TikTok吗?

来自外国的年轻人涌向中国的社交媒体软件小红书,寻求着装和打扮的建议。他们表示在该平台上收到了友善和有益的反馈。过去十年来,小红书成为了中国国内最受欢迎的时尚社媒。但分析人士认为,这款应用程序在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查看文章

全球化的马基雅维利时刻——评帕特里克•波特《自由秩序的虚假承诺》

李晋:英国国际安全和战略研究学者波特主张,美国迄今为止推动的自由秩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神话叙事”。 查看文章

言论自由倡导者称英国对朱利安阿桑奇的裁决“慢慢地杀死他”

伦敦高等法院裁定,如果美国未能提供某些保证,阿桑奇可以对引渡提出上诉。 查看文章

2023年小红书首度实现盈利

这个在中国年轻女性中颇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去年实现净利润5亿美元,2022年则亏损2亿美元。 查看文章

英国华人作家欣然:我为什么写作《秘密家书》(The Book of Secrets)?

何越:欣然在35年里采访了300多位中国妇女,几十年来一直忠诚记录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以老百姓的遭遇反映中国现实。 查看文章

TikTok一旦被禁,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言论自由诉讼

一项诉讼将迫使美国的法院权衡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目的与第一修正案赋予TikTok及其用户的权利。 查看文章

遭小粉红投诉被撤课,英教授怒斥高校无视学术自由为钱低头

英国火车站钢琴家和小粉红的唇枪舌战刚刚落下帷幕,又有英国大学教授遭中国留学生投诉后被校方取消课程,而痛斥英国高校为了赚取中国学生学费不惜打压学术自由。 查看文章

两党议员纷纷称赞众议院通过TikTok剥离法案 少数议员担忧政府打压言论自由

美国国会众议院周三(3月13日)以352票对65票的结果通过了一项法案,给中国公司字节跳动六个月的时间剥离短视频应用TikTok,否则将面临美国的禁令。来自共和与民主两党的多数众议员对这项法案表示拥护,也有来自两党的少数议员担心政府限制言论自由。白宫则呼吁参议院迅速跟进。 查看文章

美参议院未能在援外法案中加入有关《自由联系协定》资金的内容

虽然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对乌克兰、以色列和台湾的950亿美元援助计划,然而,为了在太平洋地区对抗中国而拨发关键资金的努力,却在最后一刻未能过关。 查看文章

“长颈鹿事件”后,美使馆微博评论区这言论自由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失守

当不断滑坡的中国股市上星期五再次下跌后,愤怒又沮丧的股民们聚集在美国大使馆微博的一条帖文下,留下上万条评论批评中国政府和领导人习近平的治国能力。在审查一向严格的中国互联网上,这样大规模且尖锐的政治异议表达是极其少见的。而这也给微博的审查员们带来了一个难题:他们既必须移除这类批评言论,但同时又不能做得太过,让外界明显察觉到中国对外国使馆评论区的监控。 查看文章

港《基本法》23條啟公眾諮詢 美聽證會:侵蝕香港言論自由

香港特區政府強調今年內會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香港特首李家超上月30日更宣布正式對立法展開公眾諮詢至2月28日。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近日也召開聽證會討論中國人權現況,會上出席 查看文章

美国CECC听证会: 《基本法》23条将进一步侵蚀香港言论自由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简称CECC)周四(1日)举行听证会,讨论中国人权现况。英国人权组织“香港监察”创办人罗杰斯在听证会上发言,提到《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将进一步加剧侵蚀香港的言论自由,形容“监禁黎智英是中共迫害人权的象征”。 查看文章

清华教授想证明中国有言论自由 结果在四通桥遭公安扣查

自从2022年发生震动国际社会的抗议事件后,北京四通桥一直被当局封禁。近日据报有清华大学教授为了证明中国有言论自由,亲自到四通桥拍照验证,结果被公安扣查。据了解,涉事的学者在清华教授政治课,外界对他的举动反应两极。 查看文章

曾魂:「詩生活」,在這終將消失的書店……

「詩生活」是台灣第一間,單純販賣詩集以及與詩相關商品的書店。獨特之處在於,其營運以十年為期。意謂這個不甚顯眼卻極其矚目的空間,每晝每夕,逐分逐秒,正在倒數,迎接消失於 2027 年的命運。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