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来自纽约时报的最新新闻
全部媒体
路透新闻
BBC新闻
华尔街日报新闻
星岛日报新闻
cnBeta新闻
FT中文网新闻
纽约时报新闻
CUP新闻
RCI新闻
半岛新闻
早报新闻
日经新闻
rfi新闻
共同社新闻
engadget新闻
联合报新闻
多维新闻新闻
世界新闻网新闻
ETtoday新闻
财新新闻
全现在新闻
端传媒新闻
ABC新闻
东亚日报新闻
欧洲时报新闻
环球网新闻
VOA新闻
DW新闻
中時新聞網新闻
立場新聞新闻
星洲网新闻
时事
/
2023.07.27
17
:
02
研究称全球变暖或导致洋流于本世纪末停止流动
研究
全球变暖
气候
气候变暖
一项研究显示,到本世纪末,影响全球大片地区气候的大西洋环流可能会急剧减弱,甚至可能完全停止流动。这将引发连锁反应,使环境发生快速且难以逆转的变化。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26
23
:
55
美参议院表决禁止中国实体购买美国农地
美国
中国
该法案将禁止向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出售农地,此外还对投资涉及中国国家安全产业的美国人作出了新规定。但相关法案还需在众议院获得通过才能成为法律。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26
22
:
23
普京将与习近平会面,俄防长访问朝鲜
朝鲜
普京
习近平
普京将于10月赴华参加一个国际论坛,讨论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绍伊古则已率团抵达朝鲜参加其庆祝活动。这些访问表明,莫斯科正不断努力加强与亚洲盟友的关系。
时事
/
2023.07.25
16
:
47
用数据说话:在气候问题上,美中两国都做了什么
气候
数据
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同时也是世界绿色技术强国。从气体排放到气候目标再到绿色经济,这些关键数据说明了美中之间复杂的能源关系。
时事
/
2023.07.25
16
:
26
人口结构大洗牌将如何重塑世界
人口
几十年来,欧美和中国等最强大的经济体一直受益于庞大的劳动力。这些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到2050年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较贫穷国家则面临机会巨大的人口红利期。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24
14
:
04
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项目涉新疆强迫劳动争议
新疆
福特今年2月宣布将新建电池厂,使用宁德时代的技术。但共和党议员援引证据称宁德时代仍持有其在新疆帮助成立的一家公司的所有权,要求福特提供更多合作信息。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21
0
:
25
对拜登政府失望,中国转向基辛格等“老朋友”
中国
拜登
朋友
政府
通过热情接待基辛格等“老朋友”,北京试图利用官方外交渠道之外的方式扩大其信息的影响范围。分析称,中国此举旨在向可能有助于改变华盛顿观点的人示好。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21
23
:
19
美国官员称中国黑客攻击政府邮箱属于典型间谍活动
美国
中国
黑客
间谍
政府
国安局高官表示,这是一次有针对性的黑客攻击,属于典型的间谍威胁。包括美国驻华大使等官员在内,数十万邮件遭泄露。微软称,此次攻击表明中国黑客能力“愈发成熟”。
时事
/
2023.07.19
23
:
24
中国多地遭遇异常高温,克里敦促北京采取行动
中国
高温
中国多地遭遇极端热浪袭击,导致数起死亡事件并造成电力短缺等问题。克里访华期间敦促北京采取行动,限制燃煤发电厂的建设,并减少对温室气体的使用。
时事
/
2023.07.19
15
:
13
基辛格突然访问中国,与国防部长李尚福会面
中国
国防部
基辛格此行未事先宣布,美方称他并不代表美国政府行事。相比近期访华的本届美国政府官员,中国官员对他相对友好。中国官媒长期借赞美基辛格批评近年来美国的对华政策。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19
14
:
43
全球变暖进行时:热浪席卷三大洲,多国高温破纪录
高温
全球变暖
气候
气候变暖
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亚洲,北半球多个城市的气温打破了历史纪录,数亿人同时遭受极端高温。这提醒我们气候变化是一场全球危机,由人为因素导致,是“对全人类的威胁”。
时事
/
2023.07.19
13
:
43
美国士兵未经授权进入朝鲜被拘留
美国
朝鲜
这名士兵此前因伤人指控在韩国入狱,最近刚刚获释。美军原计划押送他回国接受处分,但他到机场后没有登机,而是去参观了板门店并跑过边境。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计划叛逃。
时事
/
2023.07.18
23
:
48
中美气候谈判重启,克里呼吁搁置政治分歧加强合作
中国
美国
政治
气候
谈判
中美气候谈判此前因地缘局势紧张而陷入停滞,克里来访让两国重启实质性讨论。虽然双方都力求表现热情,呼吁合作,但中美在减排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
时事
/
2023.07.18
22
:
30
中国愿意与西方恢复接触的原因:疲软的国内经济
中国
经济
西方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目前的增长率远低于政府设定的目标。这促使北京与地缘政治对手进行外交接触的意愿发生转变,但对习近平来说,国家安全仍至关重要。
时事
/
2023.07.18
17
:
19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合作项目引发质疑
中国
加州
美国
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对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表示“严重关切”,声称相关研究可能帮助中国获得经济、技术或军事优势,并对该校关于中方资助的披露提出质疑。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18
16
:
29
乌拉圭寻求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障碍重重
中国
协议
乌拉圭希望扩大牛肉出口,同时摆脱南美的贸易保护主义。但工会认为这威胁到高工资工厂的工作,部分政界人士谴责这将带来国安风险;更重要的是这可能破坏南方共同市场。
时事
/
2023.07.17
22
:
20
关于美气候特使克里访华,你应该了解的关键问题
气候
克里于周日抵达北京,将与解振华和其他官员举行为期三天的会谈,寻找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合作的方式。中美这两个地球上最大碳排放国之间的气候谈判已中止了近一年。
时事
/
2023.07.17
14
:
01
当批评中国的加拿大华裔议员成为北京攻击的目标
加拿大
中国
批评
随着中国试图扩大影响力,其对全球华侨社区的干预力度也在加强。加拿大情报机构、官员以及研究虚假信息运动的专家指出,批评中国的华裔民选官员已成为北京的攻击目标。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14
0
:
27
德国批准首个对华战略,呼吁减少对中国依赖
中国
德国
这一战略采取了更强硬的对华立场,呼吁在维持经济关系同时大幅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并要求实行出口管制,审查在华德企的投资,以保护敏感和专有技术。
时事
/
2023.07.14
22
:
11
中美加强外交互动,布林肯会见王毅
美国
加拿大
中国
王毅
布林肯
外交
在不到一个月的第二次会晤中,布林肯和王毅谈及了包括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在内的地区和全球问题。美国务院发言人称,此番会晤试图通过减少误判的风险来“管理竞争”。
时事
/
2023.07.14
15
:
28
克里访华前夕共和党人批其对中国立场软弱
中国
共和党
在一场听证会上,共和党人抨击克里在说服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上做得不够,并指责克里将中方利益置于美国之上。这凸显出克里在寻求与北京合作过程中的两难处境。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14
14
:
40
北约峰会:大国对抗与冷战回音
北约
冷战
拜登重申对乌克兰和欧洲盟友的承诺,再次勾起人们对冷战的回忆。但分析认为,面对一个被削弱的俄罗斯和更具对抗性也更有影响力的中国,如今的地缘政治现实更为复杂。
时事
/
2023.07.13
0
:
10
美官员称中国黑客攻击国务院和商务部
中国
黑客
美国官员称,入侵发生在布林肯访华前的几周内,黑客可能隶属中国军方或间谍部门,攻击针对的是个人电子邮箱,但表示没有机密电子邮件或云系统被侵入。
时事
/
2023.07.13
18
:
03
“这是一种战争行为”:解码美国对华芯片封锁行动
美国
芯片
封锁
拜登政府认为,切断中国与高端芯片的联系可以保持美国在多方面的领先。如果这场重量级行动成功,可能会影响中国一代人的进步,失败则可能产生惊人的反弹。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12
23
:
31
Threads推出即大火,但它能走多远?
大火
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占据天然优势,但仅靠规模并不能保证它们赢得变化无常、追逐潮流的社交媒体市场,这也是扎克伯格目前面临的挑战:如何让Threads走得更远。
时事
/
2023.07.12
22
:
22
关于现在的北约,你应该知道的七个问题
北约
北约本周举行年度峰会,土耳其已同意瑞典入盟,俄乌战争将继续主导会议议程。北约是一个怎样的组织?俄乌战争让北约发生了何种变化?本文总结了七个关键问题。
时事
/
2023.07.12
21
:
28
朝鲜指美国入侵其领空,威胁将击落美侦察机
美国
朝鲜
朝鲜连发三份声明表示谴责;金与正警告美国飞越朝鲜专属经济区侵犯其主权,或导致“严重”事故。当前韩国总统正在参加北约峰会,美国计划40年来首次派遣核潜艇访韩。
时事
/
2023.07.12
17
:
11
微软称美国政府机构遭中国黑客组织入侵
美国
中国
微软
黑客
政府
微软表示,黑客获得了政府电子邮件帐号的访问权限,但未说明具体那些组织和机构受影响。拜登政府寻求缓和中美关系之际,新的入侵事件可能导致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张。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10
23
:
49
关于耶伦北京之行,你应该知道的
中国
耶伦与中国高级经济官员举行马拉松式会谈后,中美间的严寒气氛有所缓和。她在谈到美国对华经济战略时措辞更温和,但中美继续秉持原有立场,未来仍可能面临更多冲突。
时事
/
2023.07.10
22
:
46
耶伦访华未取得实质突破,但迈出“积极一步”
耶伦表示尽管存在重大分歧,中美关系有了更稳定立足点,高层将进行更频繁沟通,但没有宣布取得具体突破或协议。外界认为中美紧张关系未得到实质性缓解。
时事
/
2023.07.10
16
:
34
中美联手打击芬太尼陷僵局,美国向中国施压
美国
中国
美中两国曾开展打击芬太尼联合行动,而现在,合作因广泛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陷入僵局。美国要求中国采取更多措施,遏制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流向全球。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10
13
:
16
为何美国无法彻底与中国“分手”
美国
中国
中美分歧日益扩大,芯片制造商发现在中国经营越来越困难,但在中国开展业务目前仍是他们生存的关键。芯片产业对中国的依赖凸显出中美密切却也充满矛盾的经济关系。
时事
/
2023.07.07
0
:
32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将访华,寻求重启中美气候谈判
美国
中国
气候
谈判
中国在去年佩洛西访台后中止了中美气候会谈。克里将于下周访华,这将是他作为气候特使的第三次中国之行。他准备在加快淘汰煤炭、打击森林砍伐等问题上敦促中国。
时事
/
2023.07.07
22
:
29
“除了中国还有什么替代方案”:进退两难的德国企业
中国
德国
中小企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其商业模式通常依赖庞大的中国市场。随着中美紧张关系加剧,德国在地缘政治夹缝中陷入两难,许多中小企业正在努力试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时事
/
2023.07.07
17
:
20
从数字看中美关系:竞争激烈但彼此不可或缺
中国
美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中美在安全和经济方面竞争日益加剧,美国领导人将中国视为最大的长期挑战者。但在贸易、商业、个人和文化联系等方面,中美仍是彼此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07
15
:
16
耶伦在北京批评中国打压在华美企
中国
批评
耶伦在与在华美企高管交流时批评中国严厉对待外资企业、对某些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她此行旨在缓和中美关系,但这番表态凸显出双方寻求超越分歧所面临的挑战。
时事
/
2023.07.06
16
:
54
耶伦访华之行面临经济外交重大考验
外交
经济
耶伦试图缓解中美之间多年来不断加剧的不信任,她需要让中方官员相信,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阻止中国获得半导体等敏感技术的一系列措施并不是为了损害中国经济。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06
15
:
57
中国核崛起引发核武“三体问题”担忧
中国
核武器
三体
原子能专家和军事规划者警告,随着北京迅速扩充其核武库,世界原子超级大国将从两个增加到三个,由此带来的后果将构成一种难以想象的新危险,可能关乎关乎人类存亡。
时事
/
2023.07.05
0
:
22
上合组织虚拟峰会:中俄印首脑同框,专注各自目标
三位领导人共同露面,在暗示团结以外,他们目标各异。普京希望在瓦格纳兵变后展示力量,习近平试图借机与美国争夺影响力,莫迪则希望表明印度地位提升。
时事
/
2023.07.05
22
:
29
电影《芭比》因使用中国“九段线”在越南被禁
中国
越南
芭比
电影
《芭比》的一个场景包含所谓的九段线,它被中国用来标记该国对南海90%领土的主张。尽管国际法庭曾裁定该主张没有法律依据,但北京继续寻求主导这片争议性水域。
时事
/
2023.07.05
13
:
43
国际原子能机构称福岛核废水排海计划符合标准
日本
国际原子能机构
该机构表示,处理水排放后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日本政府表示今夏排放将按计划进行。排放计划在日本国内外都引发争议,尤其在中韩面临强烈抗议。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04
0
:
35
耶伦中国行:五大关键问题
中国
外界认为耶伦此行旨在改善美中沟通,但由于两国在技术与贸易管制、营商环境、人民币汇率、全球债务及人权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双方对话可能会十分困难。
时事
/
2023.07.04
17
:
59
自由派让美国变得像朝鲜?当脱北者成美国右翼盟友
美国
朝鲜
右翼
朴研美因公开讲述朝鲜的黑暗生活及其逃亡经历成名,如今涉足美国政治领域,成为右翼媒体明星。她称美国大学的教学堪比朝鲜政权的洗脑,批评政治正确和“觉醒”文化。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04
16
:
24
“富人平权行动”:哈佛因招生优待校友子女面临申诉
平权
在最高法院推翻包含种族考量的教育平权行动后,一个法律活动团体提出新的申诉,称哈佛在招生时为校友或捐赠者子女提供优待的做法涉嫌歧视,要求联邦政府终止这种做法。
时事
/
2023.07.03
0
:
04
美国财长耶伦即将访华,旨在稳定中美经济关系
美国
中国
经济
这将是耶伦首次以财长身份访华,她将与中国高官以及在华美企高管会面。耶伦此行旨在与中方重新建立对话,双方可能讨论一些敏感议题,包括美光禁令、新疆人权问题等。
时事
/
2023.07.03
21
:
55
瓦格纳兵变或迫使北京重新考虑与俄罗斯关系
俄罗斯
中国
瓦格纳兵变引发人们对普京权威的怀疑,可能迫使北京重新考虑自己的地缘政治、经济和领土利益。如果普京被推翻,中国可能将与俄罗斯保持某种程度的距离。
时事
/
2023.07.03
17
:
28
兵变后俄罗斯还有可能进入“后普京时代”吗
俄罗斯
普京
兵变带来的短暂动荡和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对普京将会如何下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疑问。但尽管兵变可能让普京面临不稳定局势,但也让他可以通过更严厉镇压巩固权力。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7.03
15
:
04
法国骚乱全记录:警察枪杀非裔少年引发暴力抗议
法国
暴力
非裔
抗议
一名有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血统的少年遭警察枪杀引发席卷全国的暴力抗议。抗议者与当局发生冲突,烧毁汽车,破坏建筑物等。骚乱持续了三天,本文总结了事件的时间表。
时事
/
2023.06.30
0
:
30
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将如何影响未来的大学招生
美国
未来
法院
由于大学既要遵守法律,又要录取多样化的学生,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决可能会导致高校招生过程更加主观。有预测认为该裁决将导致名校的黑人和西语裔学生数量立刻下降。
时事
/
2023.06.30
22
:
53
请网红来中国证明无强迫劳动?Shein的失败营销
中国
网红
为回应关于强迫劳动的指控,Shein安排了几位网红来到中国参观其工厂和物流中心,拍摄视频宣传。这一营销手法非但没有赢得人心,反而在网上引发猛烈批评。
时事
/
2023.06.30
21
:
40
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大学招生考虑种族因素违宪
美国
法院
法院以六比三的结果做出裁决。该判决意味着寻求增加学生多样性的精英大学或将减少黑人和拉丁裔学生的数量。保守派团体对此表示欢迎,拜登批评了这一裁决。
时事
/
2023.06.30
14
:
02
普京公开露面展示权力,美官员称苏罗维金或已被捕
普京
普京抛弃了疫情开始以来他严格的社交距离规定,与民众近距离接触,展示自己的权力和控制。与此同时,美国官员称苏罗维金将军可能已被拘捕,此前情报显示他对兵变知情。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6.29
16
:
29
普京“秋后算账”,采取行动清算普里戈任盟友
普京
普京称正在调查普里戈任与国防部的商业合约,外界猜测即将有广泛打击行动;苏罗维金将军的命运尤为引人关注。但俄罗斯精英阶层与普里戈任关系深厚,令情况变得复杂。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6.29
14
:
10
拜登政府考虑进一步限制对华出口人工智能芯片
拜登
人工智能
芯片
政府
知情人士称,拜登政府正在考虑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得驱动人工智能的高端芯片的渠道,以减少国家安全风险。潜在政策可能会对英伟达等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商构成打击。
时事
/
2023.06.28
23
:
37
中美竞争令全球债务危机复杂化
中国
美国
债务
苏里南饱受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不可能偿还的债务之苦,但由于西方机构与中国在债务问题上冲突加剧,苏里南这样的中低收入国家成为地缘政治牺牲品,难以获得国际援助。
时事
/
2023.06.28
22
:
12
卢卡申科:俄兵变期间普京曾提出杀死普里戈任
普京
据卢卡申科的说法,瓦格纳进军莫斯科时,普京曾提出杀死普里戈任的可能性,但他对其进行了劝阻,并致电警告普里戈任。据信普里戈任现已抵达白俄罗斯。
时事
/
2023.06.28
17
:
10
美国官员称俄罗斯高级将领在瓦格纳兵变前已知情
美国
俄罗斯
美国官员称,正在查明前俄军乌克兰战场最高指挥官苏罗维金是否参与兵变谋划。苏罗维金今年1月不再担任该职位。尚不清楚普里戈任是否得到了俄罗斯某些高层人物的支持。 阅读更多
时事
/
2023.06.28
16
:
51
普通美国人怎么看中国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
美国
中国
中美关系
国际关系
民调显示,美国公众对中国的看法与冷战前夕对苏联的看法相仿。尽管美中两国领导人一再拒绝避免冷战式冲突,美国公众舆论的负面看法可能令两国更难修复双边关系。
时事
/
2023.06.28
15
:
27
俄罗斯动荡风险加剧,盟友国或寻求止损
俄罗斯
风险
普京已与伊朗、卡塔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领导人通电话,接受支持同时可能承诺恢复稳定。分析认为普京的盟友不太可能放弃他,但会对俄罗斯进一步动荡的风险对冲止损。
时事
/
2023.06.28
15
:
17
普里戈任将面临怎样的下场?这里是我们知道的
尽管俄罗斯当局表示针对普里戈任和瓦格纳“武装叛变”的指控将被撤销,但他的未来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分析认为,在兵变事件之后,普京的影响力也有所减弱。
前页
1
...
13
14
15
16
17
1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