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現為全球下載量最多的應用程式,但在美國這個最大市場及其他西方國家,以至於非洲大片地區,正面臨禁令威脅。為了擺脫困境,這個中資社交媒體已把總部遷至新加坡,著眼於擁有近 7 億消費者的東南亞市場。「經濟學人」分析,TikTok 涉足當地的電商大戰,將令其他對手付出高昂代價。
去年 9 月面世的中國購物平台 Temu,以琳琅滿目的廉價商品作賣點,宣揚用戶「可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截至 5 月,其應用程式已在 48 個國家上架,在美國有超過 1 億活躍用戶。消費歷史學家 Wendy Woloson 認為,該平台滿足了美國人對便宜商品與新奇體驗的渴望。美國新聞網站 Vox 分析了該平台的興起。 查看文章
TikTok 近日同意以投資總額 15 億美元與印尼 GoTo Group 成立合資公司,TikTok 的印尼網上商店業務將與 GoTo 的電子商務部門 Tokopedia 合併,讓 TikTok Shop 換個形式重返印尼市場。TikTok Shop 近年在印尼掀起電商和「直播帶貨」熱潮,卻因政府禁令而暫停運作,如今重開,對當地企業和經濟是否好事? 查看文章
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Owino 二手市場一直支撐著當地人的生活,商販以二手買賣維生,低薪打工族在此尋找性價比高的選擇。但未來政府可能會禁止銷售舊衣物,恐將切斷商販收入來源。透過從事商販工作以蓋房並撫養 12 個孩子的寡婦 Hadija Nakimuli 不禁問道:「如果停止賣二手衣物,我們的未來在哪裡?」 查看文章
當消費者轉向網購,快速時裝品牌如何將實體店轉型,繼續吸引新顧客?曾幾何時,H&M 和 Zara 這些歐美品牌關閉了數百家實體店以削減成本,但現在他們重新投資餘下的實體店,原因為何? 查看文章
受疫情影響,24 小時無人店在日本蔚然成風,近來大型出版代理商亦加入行列,增設全天候自助書店。但針對這類商舖的盜竊案亦與日俱增,販賣冷凍餃子或貴價肉類的尤其受害,商品單一亦令吸引力漸減。部分店家在網上「緝兇」望收阻嚇作用,或去專門化來擴充客源,有些甚至走回頭路,招人顧店兼促銷。 查看文章
孟加拉成衣廠近日爆發罷工潮,工人要求加薪,衝突中造成至少 2 人死亡。孟加拉是僅次於中國的成衣生產大國,為 Levi’s、Zara 和 H&M 等國際品牌長期供貨。儘管這些品牌公開表態支持提高工資,但實際上,當成本上漲,品牌卻威脅將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工廠反過來壓榨工人,反映了重重剝削,到底誰該為工人權益負責? 查看文章
萬聖節一結束,歐美市面就開始售賣迷你拐杖糖、棉花糖聖誕老人。為何聖誕糖果愈來愈早上架,與人們的消費模式有甚麼關係? 查看文章
俄烏戰爭持續逾一年半,俄羅斯曾揚言要擴大軍力,但招兵困難重重,普京的「局部動員令」一度引發國內男性逃亡潮,於是開始招募外國人入伍。「紐約時報」報道,來自尼泊爾的年輕人正同時在俄軍和烏軍之中服役,再這樣下去,戰爭中可能會出現「尼泊爾人對戰尼泊爾人」的場面。 查看文章
無人商店陸續在世界各地出現,大型出版代理日本出版販賣社與店舖設計公司丹青社合作,9 月底在東京地鐵溜池山王站開設無人書店「ほんたす」(Hontasu),希望找出可持續書店模式,開業數星期後,已漸見無人書店的好處。 查看文章
經營唐吉訶德的母公司泛太平洋國際控股(PPIH)從日本起家,如今門市遍佈亞洲,作為「日本的代表」,唐吉訶德已成為招攬國際旅客的招牌。許多訪日的觀光客都曾造訪海外門市,表示「也想到日本的門市看看」。不只能挹注日本門市的營收,還能帶來良性循環。 查看文章
日本的唐吉訶德,通常與「驚人的便宜」畫上等號。然而,海外門市從日本訂購商品會產生運費等開支,不可避免會提高售價。為了壓低價格,只有與當地企業合作,著手開發日本食品。 查看文章
本月初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大批外國人亦遭殺害或淪為俘虜,包括很多來自亞洲窮鄉僻壤、在當地的農業、建築和醫療界工作的外勞。作為以國最大移工來源地之一的泰國,傷亡尤其慘重。截止上週四,至少 21 人喪生、14 人被綁架。更多倖存泰國農工憂慮,隨著以國向加沙發動地面攻擊,自己也會被捲入其中。 查看文章
自疫情大流行和俄烏戰爭以來,英國物價持續飆升。央行為抑制通脹,在 21 個月內加息 14 次,按揭利率更升至 2008 年以來最高。這尤其削弱中產階級的消費力,使其改變消費模式,促使零售和服務業作出應變。 查看文章
在菲律賓南部沿海城市,每天都有數千名年輕工人在網吧,為人工智能(AI)模型分類和標記數據,以確保 ChatGPT 這樣的語言模型不會產生亂碼,為訓練 AI 的必經過程。「華盛頓郵報」報道,調查發現生產 AI 技術、多數來自歐美國家的科技公司,正剝削這些隱藏在 AI 背後的龐大勞動力,其中美國企業 Scale AI 被指以極低工資聘請海外廉價勞工,引發「血汗工廠」爭議。 查看文章
搞活夜市,爺孫劈酒…… 香港政府擬發展夜間經濟活動吸引人流,近日坊間提出的方案層出不窮。疫情過後,不少東南亞國家重推旅遊業,越南首都河內亦積極發展夜經濟,這個「不夜城」能否成為香港的參考對象?有分析認為,單靠吃喝的夜經濟模式,很難再引起遊客的消費意欲。 查看文章
蘋果公司本週在印度金融中心孟買和首都新德里開設實體零售店,反映蘋果正在努力將關鍵技術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印度已成為另一個戰略重點。為何當地市場對蘋果那麼重要? 查看文章
《东南亚态势报告:2023》周四正式发布。这是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东盟研究中心连续第五年发布这份报告。报告集中分析了东南亚对中美两国的观感与信任度,并针对多个备受关注的东南亚地缘政治课题进行民调。... 查看文章
對咖啡愛好者而言,印尼是咖啡豆的出產國之一,可是如果在當地喝咖啡,選擇卻出奇地少。Kenangan Brands 在當地已發展成為多個品牌的餐飲集團,旗下品牌包括連鎖咖啡店 Kopi Kenangan、炸雞品牌 Chigo,今年更推出 Kopi Kenangan Hanya Untukmu 樽裝飲品,協助品牌進入快速消費品市場。該品牌提供外賣模式切合消費者的需求,面對同行的競爭,他們又怎樣應對? 查看文章
新年想有新氣象,不少車主或正考慮更換座駕,包括轉開相對環保的電動車。過往由於它們價位偏高,讓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卻步。但「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隨著東南亞多國提供補貼,相對便宜的中國出品成為搶手貨,威脅在當地汽車市場處於領導地位的日本車廠,甚至準備爭奪歐洲市場。 查看文章
過去 20 年,中國在汽車零件行業崛起,更成為全球領導者,歐美汽車製造商把愈來愈多零件外判給中國,以降低成本。不過現在情況有變,「金融時報」引述行業高層和供應鏈專家指,整個行業正重新思考物流業務,以減少對中國零件製造商的依賴。那麼,當歐美大廠逐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哪些市場將取而代之? 查看文章
负责亚太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康达则在上月26日的一场研讨会上表示,乌克兰出席东亚峰会将展示东盟在国际社会解决冲突以及维和方面的领导地位,以及东盟长期以来对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支持。... 查看文章
超市內的特價貨架上,充斥著凹陷、快要過期,或是過季產品,一直吸引不少想要省錢,或是有冒險精神的消費者前往「尋寶」;美國更有專賣此類商品的店舖。隨著通脹、環保意識提高,以及品牌重塑,人們不再以購買瑕疵品為恥,這類店舖也吸引到更多新客。 查看文章
去年美國一項民調顯示,67% 受訪者表示使用自助收銀機時,曾遇上訊號故障等阻滯,既不方便,還可能因而少買貨品;對經營者而言,這類機器的安裝和維修成本高昂,還多了人順手牽羊。但食品市場行銷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 年 29% 的食品零售交易經由自助收費系統處理,比前一年高 23%,顯示其愈趨普及。 查看文章
英國政府將於下星期公佈脫歐後的檢討,談及有關商販使用英制(Imperial measurements)量度單位銷售農產品,當局更有意透過自家量度單位,將英國文化帶回商店。然而,新一代英國已慣用升、克、米、厘米等公制(Metric measurements)單位,要換算成磅、品脫、碼、呎和吋等,恐會造成他們生活上的「錯亂」。 查看文章
根據 Nielsen 的 2015 年書業報告,印度的市場規模約值 39 億美元,預計按年再增 20%。但事隔不到十年,全國人口已近 14 億之多,當地出版商卻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近月物價飆升令成本暴漲,固然令經營更為吃力。惟業界人士警告,書商亦因而愈發保守審慎,逐漸喪失書目多樣性(bibliodiversity)。 查看文章
疫情及防疫限制嚴重打擊零售業,不少店舖為求繼續經營,轉而售賣口罩及快速測試套裝。據商業雜誌 Fortune 報道,在美國,很多郊區大型購物中心 10 多年來本就經營困難,封鎖下更幾乎失去所有顧客。有醫療中心就想到改造這些「死場」,以應對龐大醫療需求。 查看文章
以「10 分鐘送貨到府」為招徠的初創公司,在過去半年於印度激增,為當地的雜貨送遞市場帶來巨變。但每次極速快遞的背後,都有派貨員的血汗和罰單。他們通常要在一天內完成指定送件量,方能獲公司發放獎金。面對更短的送貨時限,超速駕駛、違規轉彎、非法泊車等手段,淪為完成任務的「必要之惡」。 查看文章
全港菜價飆升,不少人改買外國蔬果。惟全球供應鏈混亂,英美超市亦見空架。部分網購用家更是困擾,非但訂的東西缺貨,還收到「無厘頭」的替代品,像是甜椒換成玫瑰、芝士通粉變了探熱針、喉糖改為快速檢測套裝,往往得物無所用。這類資源錯配或是人為,亦可能是演算法之過。 查看文章
過去,「加價」對日本人來說頗為陌生。大小商戶為了留客,總是非到萬不得已,才稍為賣貴點,甚至要為此道歉。但最近數月,從牛肉飯、廁紙到望遠鏡,都已經或準備加價。其中一些企業打破「傳統」,除了原材料價格暴漲所致,還因為它們相信,即使要人多花些錢,也不愁沒有銷路。 查看文章
很多人都喜愛購物帶來的滿足感,並藉此抒發日常生活的壓力。可是,盲目追求新款衣物,會製造很多不必要的浪費,稍有不慎又會多花了金錢。近年,慈善二手店在英國愈開愈多,年輕人之間也興起一股復古風潮。列斯貝克特大學的市場學家 Esther Pugh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慈善二手店背後的循環經濟。 查看文章
談及政治上的家族世襲繼承,不免令人聯想君主專制國家,但其實共和或君主立憲制國家亦能找到家族「王朝」的例子。在菲律賓,兩大政治家族後人 —— 獨裁者前總統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之子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總統杜特爾特之女薩拉(Sara Duterte-Carpio)就聯手競逐來屆正副總統。「華爾街日報」報道形容,目前東南亞國家的家族政治趨勢,不止於菲律賓,印尼、柬埔寨亦如是。 查看文章
格拉斯哥氣候高峰會,印度不太合作,將碳排放的期限推遲到 2070 年,也就是半世紀之後。西方國家的共識是 2030 年碳排放比 1990 年水平減少一半,然後 2050 年達到淨零。中俄兩國領袖均不出席,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不到。即使有美國歐洲兩大龍頭,在資本主義自由世界獨自減碳,假設能成功,到時地球的天空也不會清楚劃分為兩個區域。只要第一碳排放國中國,以任何理由明暗不合作,格拉斯哥的會議結果即成空談。 查看文章
聞名遐邇的巴黎莎士比亞書店,去年受疫情打擊一度傳出倒閉噩耗,其實法國 3,300 間獨立書店面對的威脅,還有 Amazon 等網購平台的惡性競爭。法國最近就通過法例,為網購書籍設定運費下限,阻止網購平台繼續以免運費壟斷市場,以拯救被視為重要文化財產的獨立書店。 查看文章
印度服裝店店員 S Lakshmi 每天工作 10 小時,站足一整天後累得只能以緩慢步速回家,回去還要護理酸痛的雙腿及腫脹的腳踝。對於像 Lakshmi 這些必須久站的工人來說,曙光可能就在眼前。上月,泰米爾納德邦成為印度第二個在法律上賦予零售員工「坐下權利」的邦。 查看文章
疫情中電商爆發,亞馬遜 2020 年由第三方賣家賣出的商品價值達 3,000 億美元,較 2019 年增長 50%,更佔亞馬遜總銷售額破 6 成,顯示這些小賣家成功依靠平台搭上網購熱潮。然而,隨著業績增長,他們原本小巧、靈活的銷售模式不再管用。 查看文章
在過去一年的疫情中,旗下擁有全球最大 fast fashion 品牌 Zara 的西班牙時裝集團 Inditex,出現上市以來的首度虧損,總額達到 4.09 億歐元,主要是中國與意大利成為當時災情最嚴重的兩大區域,Zara 在這兩地分別擁有 320 與 350 間門市。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