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於環境的 DNA(eDNA)有助科學家更了解物種基因,以準確進行保育工作,但最近有研究表示,這種工具亦可收集有關人口及個人的資訊。有法律學者擔心,在環境中收集人類 DNA 的能力若不受監管,恐會有利於種族迫害,或被誤用造成冤案。
每逢年尾,Spotify、KKBOX 等音樂串流平台都會推出年度回顧,分析計算你最常聽的歌曲。你今年的年度歌單中,有沒有 AI 生成的作品?回顧 2023 年,關於 AI 音樂的討論在歐美流行樂壇多不勝數,香港亦如是,AI 將如何改變未來的音樂? 查看文章
談到中美洲古文明阿茲特克(Aztec),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電腦遊戲「世紀帝國 II」,只知道其物質文明,不知道其精神遺產同樣豐盛。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副教授 Sebastian Purcell 研究發現,阿茲特克人沒有任何「聖人」的概念,他們深信培養美德不單靠個人修行,而是仰賴社會互相扶持才得以實踐。 查看文章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趙長鵬日前請辭,他承認違反美國法律,沒有匯報涉與恐怖分子有關的交易。雖然達成認罪協議令幣安能繼續運營,但協議條件使監管壓力增,長遠對加密貨幣行業帶來甚麼影響? 查看文章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佈煽動刊物罪,日前原定於區院裁決,但英國樞密院上月就千里達司法覆核案的裁決,裁定煽動罪必須有煽動暴力或動亂的意圖,令控辯雙方改為就此陳詞,裁決得以押後。究竟這宗遠至加勒比島國的訴訟,有甚麼來龍去脈?這宗案件又如何影響香港司法? 查看文章
英國自治的皇室屬地萌島(Isle of Man),其議會近日提出一項「安樂死」法案,使該島可能超越其他英屬群島及許多國家,成為首個准許安樂死的地方。根據法案,年滿 18 歳、預計剩餘壽命不足 6 個月,並於該島上居住至少滿 12 個月人士將合資格申請,在這個人口不足 84,000 的島上正掀起爭議。 查看文章
中國帶貨直播主為得到更多收入,開始使用虛擬化身增加出鏡時間,此舉令網民質疑他們「躺著賺錢」並不敬業,亦有律師懷疑是否合法。 查看文章
支持政府主導優生政策的人都有一種潛在的假定,就是自己不是「被優生」的對象。大家對自己的生理優勢都異常地樂觀,沒有想過其實自己都是劣質人口的一部分。香港網絡有一名句:「窮人生仔正仆街。」優生的基準可以不是生理,而是基於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 查看文章
人類利用動物的範圍十分廣泛,除了食物、衣物及作為勞動力,某些避孕套品牌會含有牛奶蛋白成分,有些國家的銀紙會滲雜牛脂,現代紙張也可能會加入動物明膠來提高質量。李斯特大學政治學副教授 Steve Cooke 最近發表新書 What Are Animal Rights For?,提出一個思想實驗:如果動物有合法權益,世界會變成怎樣。 查看文章
世界各地的衝突中,疏散平民旨在保護他們免受傷害,特別是兒童,二戰期間就有大批歐洲兒童從大城市轉移到相對安全的農村地區或海外。如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開戰,以色列國防軍發出撤離令,要求加沙北部居民在地面攻擊前向南撤離,但如何撤離、逃至南部會否陷人道災難,帶來一大堆問題。有人不禁會問:為甚麼巴人不離開加沙?其實離開加沙是不太可能的事。 查看文章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並潛入以國南部四處擄人,把近百平民和士兵抓到加沙走廊。有哈馬斯高級領袖揚言,已擄獲足夠人質使以色列釋放在囚巴人。據報當地有 5,200 名巴人在囚,包括 33 名婦女和 170 名兒童;而 56 年來,更有 4 成巴勒斯坦男子曾於以國服刑。「半島電視台」就專文剖析這個藏於以巴衝突背後的現象。 查看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审查办法》中新提到“国家推动建立认证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开展科技伦理审查认证” 查看文章
在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1 年多後,墨西哥發現越過邊境尋求墮胎的美國婦女人數增加,也有組織將墮胎藥運到美國,這跟本月初墨西哥最高法院裁定全國範圍墮胎合法有關。對於那些求助無門、只能尋求非法墮胎的美國女性而言,去墨西哥成為另一個「選擇」。 查看文章
在菲律賓南部沿海城市,每天都有數千名年輕工人在網吧,為人工智能(AI)模型分類和標記數據,以確保 ChatGPT 這樣的語言模型不會產生亂碼,為訓練 AI 的必經過程。「華盛頓郵報」報道,調查發現生產 AI 技術、多數來自歐美國家的科技公司,正剝削這些隱藏在 AI 背後的龐大勞動力,其中美國企業 Scale AI 被指以極低工資聘請海外廉價勞工,引發「血汗工廠」爭議。 查看文章
人工智能(AI)為生活帶來方便,相關規管同時引發不少爭議,版權便是問題之一,由 AI 創造的作品到底版權誰屬?美國法院近日裁定,根據美國法律,AI 生成作品不受著作權保護。 查看文章
至於為甚麼這篇文章標題會說「香港研究的小困境」?這是因為我和多位朋友,都曾在申請倫理審批時遇過一些困難,主要是「敏感題目」、「對參與者和研究人員造成真實風險」的定義十分模糊,有些外國學者對香港的風險判斷會相對保守一點。 查看文章
隨著 AI 技術不斷有新突破,不少昔日科幻電影的情節,如今也逐步成真,例如人工智能伴侶與性愛機械人,但人類與機械之間的情感連繫,世人仍然認知不多。有學者便提出跨學科研究,從 AI 情人到性愛機械人,深入探討如何為人機開啟不同的友情、愛情與性關係。 查看文章
在開戰後的俄羅斯,任何人反對向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便等同犯罪,不分老幼一律嚴懲處治,有示威者在拘留期間更慘遭虐待。人權律師淪為政府公敵,一些業內的反戰律師已面臨起訴,其中數十人更被吊銷執照。驟然間,全國風聲鶴唳。即便如此,逾百名律政新鮮人卻無懼危險,不辭勞苦,加入全國最大法律辯護團體之一 OVD-Info,以熱誠和專業捍衛異見人士。 查看文章
法國巴黎西部市郊楠泰爾人口近 10 萬,與鄰近城市相比,較多工人階級聚居。近日一名 17 歲青年司機在楠泰爾因拒絕停車遭警察開槍擊斃,該名警員已因殺人罪被捕。事件引發當地民眾不滿,許多人上街示威,再次掀起有關「警察暴力」的法律爭議。 查看文章
美國海岸警衛隊及潛水器 Titan 所屬公司 OceanGate Expeditions 推斷,進入深海參觀鐵達尼號殘骸的 5 人均已遇難喪生,當局已在海底發現船隻碎片,顯示其有可能是內爆。潛水器旅客死亡,令人關注深海旅遊業需求日益增加,但行業卻仍未受監管的問題。 查看文章
身處 AI 元年,人工智能席捲不同產業領域,眾多專家先後警告 AI 可威脅人類生存,但如何有效監管又不扼殺生產力,各國政府始終未能交出功課。前日歐洲議會終於通過「人工智能法」(A.I. Act)草案,可望年底正式生效,或成為監管 AI 的全球模範。究竟法例將如何管制 AI,行內專家又有何評價? 查看文章
香港政商代表團早前訪問中東,盼深化本港與中東地區交流合作,開拓商機;以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為例,兩國正成為人工智能(AI)支出最大的國家之一。但外界擔心部分國家會將 AI 技術拿來作為控制手段,或因監管漏洞而出現濫用問題。 查看文章
近期在 YouTube 和中國影片網站 Bilibili 興起「AI 孫燕姿」熱潮,以人工智能學習新加坡天后孫燕姿的音色與唱腔,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對於「AI 孫燕姿」忽然「出道」,孫燕姿在網誌回應時表示人類再怎麼快也無法超越 AI,反問自己:「該怎麼跟一個每幾分鐘就能推出一張新專輯的『人』比呢?」在歐美,亦有人利用 AI 音樂生成項目 Riffusion 製成專輯,引發諸多討論,例如 AI 技術,會怎麼改變音樂產業? 查看文章
Netflix 劇集「黑暗榮耀」帶動南韓社會討論校園欺凌問題,但諷刺的是,導演安吉鎬亦被爆出在年少留學時曾參與欺凌。欺凌事件在南韓異常普遍,目前卻只能靠受害者長大後站出來指控,欺凌者才會受社會譴責,但他們仍不必為造成他人身心創傷負上刑責。受害者希望往後不必靠自己「復仇」,欺凌者也能得到應得懲罰,甚至是學校及當局能從源頭杜絕欺凌問題。 查看文章
科學和醫學進步,為母體存在缺陷或不育的人士帶來希望。英國人類受孕和胚胎學管理局證實,英國首批體內含有 3 人 DNA 信息的嬰兒已經誕生,這項開創性技術透過「線粒體捐贈治療法」(MDT)進行,目前相關嬰兒數量少於 5 名。所謂「三親嬰兒」掀起倫理爭議,但另一方面,新技術能協助女性誕下健康的孩子,避免胎兒罹患罕見遺傳疾病。 查看文章
4 月 15 日,德國周刊 Die Aktuelle 刊登一篇以人工智能程式生成的「車神」舒密加虛構訪問,引起軒然大波,涉事編輯被辭退,據報舒密加家人亦打算採取法律行動。人工智能技術顛覆各行各業,同時也衝擊新聞界別,英國「新聞公報」就探討人工智能可能引發的法律爭端。 查看文章
3 月 13 日,東京高等法院決定把「袴田事件」發還靜岡地區法院重審。這宗日本著名的死刑冤案,在事隔 57 年後終於等到翻案的機會,但事主袴田巖已年屆 87 歲,直到開始重審程序的 2014 年為止,已經當了48 年階下囚。 查看文章
上季 Perry Mason 還只是律師行的調查員,帶著從戰場上回來的創傷,加上與前妻關係破裂,不能與兒子見面,終日酗酒,因為工作所需,見盡最低層、不見光的人與事,後來決心要成為律師。來到第二季,Perry Mason 已開設自己的律師行,剛開始卻不是處理刑事,而是民事案件。 查看文章
土耳其週一連續發生兩次強度 7 級以上的地震,超過 1.2 萬人喪生。不少現代高樓呈「熱香餅式」(Pancake mode)結構性倒塌,被詬病為傷亡慘重的主因。英國廣播公司(BBC)亦報道,一些近年興好、聲稱抗震且建築質素佳的大樓,同樣不敵地震而迅即崩塌。專家質疑,即使這次地震強烈,但建造得當的建築物,理應不易倒塌。 查看文章
近日阿塞拜疆對同屬南高加索國家的亞美尼亞提出法律挑戰,指控亞美尼亞在佔領具有主權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Nagorno-Karabakh,簡稱「納卡」)近 30 年期間,破壞當地的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這是首次有國家根據「伯恩歐洲野生物種保育和棲地公約」(Bern Convention),尋求與他國之間的仲裁,如果阿塞拜疆勝訴,將會開創先例。 查看文章
過去數十年,隨著後現代理論崛起,學界和文化業界都意識到,在知識生產過程,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權力關係並不平等。於是,有學者致力研究口述及影像歷史的倫理原則,以求保障雙方,也能更好表達被研究者的聲音。其中一項經典原則是由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歷史學教授 Michael Frisch 提出的「共享權威」(shared authority)。 查看文章
在義務訪問的關係中,受訪者因甚麼理由而拒絕授權是毫不重要的,因為他本來就擁有在任何時間因任何理由退出的權利。沒有授權的訪問內容就不能夠使用,製作者花費了多少時間精力也不是考慮因素,這是訪問方法論中本來就存在的風險。 查看文章
香港電影「毒舌大狀」大賣座,票房突破 6,000 萬元。顯示香港電影繼功夫、警匪之後,在港版國安法籠罩之下,在「背靠中國」的亂局之際,又在電影創作的座標上找到另一個起點。 查看文章
兩年過去,不少政治犯還在緬甸牢中受虐,她也繼續每天來到牆外,為家屬提供法律諮詢,在打壓以至死亡威脅下,堅持「盡做」到底。 查看文章
但是蘇格蘭獨立的情緒也不可低估。通過 16 歲可以申請變性此一法例,如果被倫敦否決,很容易演繹為無法獨立之下的更大焦慮。 查看文章
人權組織「公民自由中心」表示,俄羅斯侵略至今接獲近千宗尋人求助,指烏克蘭平民基於不明原因被敵軍俘獲,逾半數仍然被囚。烏國人權特使 Dmytro Lubinets 近日更指,這類「平民人質」或許超過 2 萬名。他們從未參與作戰,部分人卻被當作戰俘長期扣押,其他甚至連這個「名分」也欠缺,以無罪之身被關在秘密設施,不知何時能重獲自由。 查看文章
Elon Musk 有份投資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OpenAI,最新推出聊天機器人 ChatGPT,不但能夠回答人類問題,甚至可撰寫完整報告和學術論文,推出一星期便有百萬用戶,引起學術界震驚。衝擊還不止於此,就連律師專業也有被取代風險。 查看文章
改編自「大角咀父母肢解案」的香港電影「正義迴廊」,自 11 月頭上映至今,已突破 1,000 萬票房。獲得如此佳績,當然不只是因為該案件的嚴重性,電影對男主角張顯宗及男配角唐文奇的性格及犯案心理,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都有全面的描寫。另外,除了檢控官和兩位被告的辯護律師所作的辯論內容外,導演也力圖再現經典電影「十二怒漢」中,陪審團對案情作出法律與道德的激烈討論。 查看文章
波蘭有法律嚴格規管毒品,但大麻卻能夠在民間廣泛使用。因為在寬鬆的藥用大麻規定下,吸食者只要知道「門路」,便可以透過「看病」取得處方。 查看文章
電動滑板車的租賃熱潮席捲全球,相關交通意外及索償問題也愈受關注。澳洲雖已授權地方政府禁止於公共道路和行人路使用電動滑板車,惟多個地方議會至今仍批准行駛作臨時測試,更缺乏統一的監管架構、風險評估與索償機制。 查看文章
專家警告世界可能正面臨一場龐大的債務風暴,規模可以遠超 2010 年的歐債危機。若要應對未來的經濟挑戰,並不是要向金融家賦予特權。倫敦大學城市學院金融系教授 David Blake 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指,要避免下一波危機,就要銀行家為不當的投資行為問責。 查看文章
很多人視寵物為家人,而動物權益也愈受關注。近年甚至開始有人討論,人類是否有權擁有寵物。美國生物倫理學博士 Jessica Pierce 曾於 2015 年撰寫 Run, Spot, Run 一書,談及人類出於自身意願而將動物帶入生活,繼而決定牠們的外表、飲食、行為模式,甚至是否保留其性器官…… 他質疑為何寵物主人,可擁有或剝奪動物的自決權? 查看文章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街頭演說中途被殺,凶手山上徹也被即場逮捕。當時所有人都以為是政治暗殺事件,不僅岸田首相立即發表聲明,表示要守護日本的民主制度,不屈服於暴力之下,檢察部也透露或會要求法庭判處死刑。然而,死刑判決在日本沒有這麼容易。 查看文章
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表示,當遇上涉及政治敏感案件時,設立陪審團不太適合,因為陪審團成員沒有受過法律訓練,要摒棄個人政治傾向,以絕對法律原則處事,實在相當困難。其實香港開埠之初曾發生世紀懸案「裕城辦館毒麵包案」,大量洋人中毒,甚至包括寶寧港督及其夫人,但寶寧堅持由陪審團裁決,最終疑犯脫罪,成為香港法治的經典案例。 查看文章
35 歲高齡的大熊貓安安健康狀況轉差,海洋公園昨日為牠施行安樂死。為免動物受苦,提早結束動物生命,被視為普遍接受的人道措施。但為何人類偏偏難以一視同仁,無法以人道理由給予長期病患安樂死的選項? 查看文章
人工智能出自人類之手,人的我執我見,不論有意或無心,原來也灌注其中。當人工智能的功能更強,用途更廣,如不重新思考人心,人工智能對於其身為創造者的人類,實在福禍難料。或許,當人類希望創造善良的人工智能,首先要修行自心,成為人工智能的善知識。 查看文章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判決,不再視墮胎權利受憲法保障,把規範墮胎的權力還給各州。這意味著 50 州會各自詮釋,醫療程序當中何謂恰當及犯罪。美國婦產科學院警告,這將影響墮胎以外的醫護處理、為患者帶來新風險,並可能增加孕產婦死亡率。部分醫生更憂慮,新禁令的灰色地帶迫使他們作抉擇,是要違背誓詞,還是違反法律。 查看文章
如果你是留意二次元動漫的宅男,就一定聽過「德國骨科」這名詞,它是華人動漫圈內有名的一個網絡用語,其真正起源已不可考究,但最可信的說法,是在 2013 年,有網友在網上發表了一則消息…… 查看文章
被譽為「中國律師良心」的傳奇律師張思之早前病逝,享年 94 歲。1949 年北平「和平解放」後,其時為左傾知識專業人士的張思之協助中共接管北平司法機構和法院,成為「建國」後第一代獲發律師資格證的律師和第一代法官。 查看文章
活地亞倫的代表作「曼克頓」,可說是對傳統倫理和婚姻觀的挑戰,戲中的婚外情、忘年戀和四角關係等元素,甚至令人聯想到往後現實中的他,娶了年齡相差 35 歲的「養女」宋宜為妻。今集「陶與戲」,陶傑與林宇就回看這部活地亞倫接近「自白」的電影。 查看文章
Google 軟件工程師 Blake Lemoine 宣稱公司開發的 AI 聊天機械人 LaMDA 變得有意識,Google 以違反保密政策為由,要 Lemoine 帶薪休假,並回應指,團隊中的倫理學家及技術專家認為證據不支持 Lemoine 的指控。而 AI 如果擁有意識,應否擁有權利也是一道難題。但人類認為 AI 擁有意識會否只是錯覺?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