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2.06
17:43
CUP  /  文化

Moyashi:訪問的人與被訪問的人

在義務訪問的關係中,受訪者因甚麼理由而拒絕授權是毫不重要的,因為他本來就擁有在任何時間因任何理由退出的權利。沒有授權的訪問內容就不能夠使用,製作者花費了多少時間精力也不是考慮因素,這是訪問方法論中本來就存在的風險。

更多文章
以色列对加沙战争的今日发展: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称美国在联合国“不公平、不道德”地行使否决权

美国再次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以阻止巴勒斯坦获得广泛支持的、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巴勒斯坦总统称此举“不公平、不道德、不合理”。 查看文章

媒体权衡以随军方式报道加沙的道德问题

随着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争进入第四个月,媒体正在更加密切地关注记者是否应该以嵌入方式跟随色列军队进入加沙的道德问题。 查看文章

百岁老报人:国士之言,道德文章

季音、钱李仁、陆超祺三位人民日报元老,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狂飙突进期,为民鼓与呼,忠贞赤诚,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查看文章

國際法院裁決/「巴人」道德勝利 「以人」嗆國際歧視

國際外交界及法學界指出,南非向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控告以色列犯下種族... 查看文章

培养“有道德的”AI机器人 欧盟计划制定“机器人战略”

欧盟委员会计划在2025年初发布一份适用于全欧盟范围的战略文件,以确保欧洲各国未来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的协同与合作。 查看文章

奈飞日本:从《全裸导演》到《航海王》

动画或漫改作品不会成功,这是存在已久的“定论”。而打破定论的是奈飞的真人版《航海王》。过去,日本制作的内容几乎都是动画,但最近几年真人版也开始显示出存在感。奈飞日本市场负责人坂本和隆揭示了关键…… 查看文章

阿茲特克哲學:培養美德是社會共同課題

談到中美洲古文明阿茲特克(Aztec),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電腦遊戲「世紀帝國 II」,只知道其物質文明,不知道其精神遺產同樣豐盛。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副教授 Sebastian Purcell 研究發現,阿茲特克人沒有任何「聖人」的概念,他們深信培養美德不單靠個人修行,而是仰賴社會互相扶持才得以實踐。 查看文章

以驻联合国大使:古特雷斯引用第99条“道德扭曲”

对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周三罕见地致函安全理事会,就加沙地带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对全球构成威胁发出警报。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埃尔丹批评古特雷斯“道德扭曲”,并再次呼吁后者辞职。 查看文章

紀浩基:編劇的十二堂課 —— 12 從飛龍在天到亢龍有悔

好的編劇不是要讓觀眾留意到自己的巧思,而是要讓觀眾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因為在一部電影中,沒甚麼是比說故事更大,包括你的自尊和光環,甚麼都得在故事面前讓路。所以好的編劇不是要讓觀眾留意到所謂的金句式對白,而是要以推進故事為先。 查看文章

【專訪】導演祝紫嫣,「但願人長久」寫的是成長傷痕

「但願人長久」在今屆金馬獎得到 2 項提名,導演祝紫嫣日前接受 *CUP 媒體訪問。電影中,從湖南移居到香港的兩姊妹林子圓、林子缺,除了面對貧窮和身份認同問題,父親因吸毒時常進出監獄,使她們生活在不安之中。原生家庭的痛,長大後發現父親的影子始終在她們身上揮之不去。而祝紫嫣的成長背景,也是一場新移民的故事。 查看文章

寇比力克沒有成真的經典:拿破崙傳

即將上畫電影「拿破崙」,叫不少影迷和歷史迷引頸以待。拿破崙集軍事天才、獨裁暴君、現代法國締造者的身份於一身,傳奇人生本身就是一場大戲。著名導演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作為公認的拿破崙迷,其實亦有計劃為偶像拍電影,既做足資料搜集,又物色了演員人選,奈何沒有得到足夠投資以實現大計。究竟寇比力克構思的拿破崙電影是甚麼模樣?為何被影評家公認為沒有實現的經典作品? 查看文章

俄罗斯外交利用以色列对哈马斯战争来争夺道德制高点

专家们表示,最近爆发的中东冲突可能有助于俄罗斯逃避因在乌克兰的侵略和战争罪行而受到的惩罚。 查看文章

【專訪】新銳女導演清原惟:女性電影的靈光

日本電影「多摩美好的夜晚」恍如一瓶愈釀愈醇的酒,愈看就愈入味,而且是充滿女性的細膩,大概也是它的點睛靈巧之處。導演名叫清原惟,這是她的第二部長片,入圍柏林影展、西班牙聖塞巴斯提昂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等等。有幸與她細談創作,更了解如此雲淡風輕的電影何以構成。 查看文章

月巴氏:1994(31)——「Quentin Tarantino」

「只是友情?會不會是比起友情更進一步的感情?」 霎時間不明白文的意思。他繼續說:「看過一些外國影評,說 Mr. White 向 Mr. Orange 投射了一份愛情的感覺。沒錯,有些影評人提出,Tarantino 在 Mr. White 身上作出了一點點同性戀的影射。」 查看文章

孟加拉国服装出口商称西方品牌未支付“合乎道德的价格”

孟加拉国服装业的最低工资涨幅不足以应对飙升的通胀率,工人抗议导致大量服装厂关闭。 查看文章

美最高法院大法官们为自己制定了道德操守准则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周一(11月13日)制定了该院有史以来首部正式的行为准则,数月以来,富有的捐赠者向某些大法官提供的未公开礼物和旅行一事招致了舆论压力。 查看文章

方俊傑:「苦毒計」—— David Yates 與 Martin Scorsese 的分別

Martin Scorsese 的與別不同,在於他能夠去到最盡,為了先拍出一個世界出來,可以甚麼分支都先擺在一邊,一氣呵成一矢中的。David Yates 不是球王,只是工兵,於是,在「苦毒計」,你會看到他好像樣樣都想放入去。放得好的話,是層次豐富;放得不夠好的話,是亂,是自己影響自己。 查看文章

周濂:重回公共空间,建立道德联系,寻找新的生活美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周濂认为,知识付费已是“明日黄花”,因为人们更多只是购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通过阅读思考来平复焦虑。他建议,在高度不确定的时代,普通人一是要注重私人生活,二是重回公共空间,从小我进入共同体,三是不要被既有社会系统框定住生活想象力,方能实现自我突围 查看文章

荷里活電影愈拍愈長,純屬觀眾錯覺?

先有「奧本海默」、後有「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3 小時以上的荷里活大片似乎愈來愈常見。早前有傳媒引用數據說明,其實電影片長沒有顯著增加,但美國文化雜誌 Slate 卻提醒我們,即使平均片長差不多,但觀眾吹捧的大片愈拍愈長,確實是不容忽視的大趨勢。究竟電影愈長愈受歡迎,背後是甚麼因素使然? 查看文章

中俄在大量巴勒斯坦人死亡问题上占据道德高地

加沙的血腥战争为美国的主要地缘政治对手中国和俄罗斯提供了一个在全世界争取支持的宝贵机会,使这两个专制威权国家得以利用对巴勒斯坦人的同情浪潮,并以人道主义价值观与和平的拥护者自居。 查看文章

方俊傑:「泳不放棄」—— 著墨不夠的婉惜

「泳不放棄」改編真人真事,28 歲時挑戰由古巴游到佛羅里達失敗的渡海泳選手 Diana Nyad,在 60 歲後,突然心血來潮,想圓夢。假如,你對 Diana Nyad 在 61 歲到 64 歲那三年的經歷,興趣濃厚,「泳不放棄」肯定交足功課。 查看文章

曾詩敏:天時地利人和結合的「萬人迷」

現年 48 歲的碧咸,不只在足球界的地位超然,他球場外的身份 —— 丈夫、父親、兒子、名人、企業家、慈善家…… 不同的身份亦非常顯著。無論觀眾是否球迷,大概都會認識碧咸,他也總有一個身份,或一段經歷,會令你有所反思或共鳴。 查看文章

如果動物有合法權益,世界會變成怎麼樣?

人類利用動物的範圍十分廣泛,除了食物、衣物及作為勞動力,某些避孕套品牌會含有牛奶蛋白成分,有些國家的銀紙會滲雜牛脂,現代紙張也可能會加入動物明膠來提高質量。李斯特大學政治學副教授 Steve Cooke 最近發表新書 What Are Animal Rights For?,提出一個思想實驗:如果動物有合法權益,世界會變成怎樣。 查看文章

科技部等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 将推动委员会认证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审查办法》中新提到“国家推动建立认证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开展科技伦理审查认证” 查看文章

林喜兒:「超模傳奇」—— 回憶光輝,面對當下

Apple TV+ 紀錄片「超模傳奇」(The Super Models),講述從 80 年代開始,自小渴望做模特兒的 Linda Evangelista、被星探發掘的 Cindy Crawford 和 Christy Turlington、志願是做舞蹈員的 Naomi Campbell,四位少女乘著 80 年代的時尚發展。她們從雜誌、廣告硬照到時裝天橋,一躍成為全世界的寵兒,某程度上改寫了模特兒的發展。 查看文章

是战地玫瑰,还是道德沦丧?

中国一名女歌手在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城市演唱苏联歌曲《喀秋莎》,被其政协委员的丈夫盛赞为"战地玫瑰"。基辅随即强烈抗议并要求解释。 查看文章

鴻若遠:從「夫妻決裂:尊尼特普訴安芭赫德案」看近期港產片的財富密碼

影片中,除聚焦在尊尼特普與前妻的恩怨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探討了網絡 KOL 在這宗誹謗案的角色。 查看文章

月巴氏:1994(18)——「重慶森林」(上)

一些重大事件的發生,又或一些重要事物的出現,往往可以作為人類發展史的階段劃分,例如:文藝復興前、文藝復興後;康德發表「純粹理性批判」前、康德發表「純粹理性批判」後;二戰前、二戰後;登月前、登月後;AI 發明/使用前,AI 發明/使用後…… 類似例子,可以一直舉下去。 對於我個人心智發展,則存在著一個重要階段:看「重慶森林」前以及看「重慶森林」後。 查看文章

阿尔及利亚从电影院撤下「芭比」 传因违反道德

根据当地新闻报导,全球卖座电影「芭比」(Barbie)因「违反道德」,遭到阿尔及利亚当局从电影院撤下。这个北非国家加入越... 查看文章

阿尔及利亚下架「芭比」 传因违反道德

全球票房已突破12亿美元的「芭比」于7月19日在阿尔及利亚上映,但8月13日无预警遭电影院下架。当地发行商宣布下架电影时没有说明原因。 查看文章

賴品妤凌晨列23項政績 他轟「違背做人基本道德」:是穿越時空?

館長陳之漢先前質疑民進黨立委賴品妤「賴品妤這7年當立委,她到底做了什麼?」賴品妤11日凌晨發長文列出23點政績,狠狠打臉館長。不過,國民黨立委參選人廖先翔批評,「您的政績在您就任前就核定了耶」,更直接.. 查看文章

Hong Kong Infosphere:海外大學的倫理審批制度,和香港研究的小困境

至於為甚麼這篇文章標題會說「香港研究的小困境」?這是因為我和多位朋友,都曾在申請倫理審批時遇過一些困難,主要是「敏感題目」、「對參與者和研究人員造成真實風險」的定義十分模糊,有些外國學者對香港的風險判斷會相對保守一點。 查看文章

林喜兒:永遠青春 —— Wham!

不知道 Wham!,或者也認識 George Michael;不是成長於 Wham! 年代,總會聽過 Last Christmas。毫無疑問,Netflix 的紀錄片 Wham!,就是一條時光隧道。 查看文章

【展覽】「一一重構:楊德昌」其影像世界的深度解密

近日,台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共同主辦楊德昌導演回顧展「一一重構:楊德昌」。展覽與影展同步於兩館進行,團隊用了三年時間整理及研究楊德昌導演遺留下來的文本,於是次展覽中首度公開展示這些珍貴文獻與影音檔案,呈現歷來最齊全的楊德昌電影作品以及特別主題放映。 查看文章

阿富汗政权焚烧乐器 神学士以「道德沦丧」禁音乐

阿富汗神学士政府「劝善惩恶部」(Ministry for the Promotion of Virtue and Pre... 查看文章

Hong Kong Infosphere:紀錄片作為研究方法

在眾多影片類型當中,紀錄片一向是比較冷門的選擇,但過去十幾年裡,世界各地觀眾對於這創作類型的興趣持續提高,就連 Netflix、Hulu、Disney+ 等大型串流媒體平台也逐漸增加紀錄片選擇。近年紀錄片亦慢慢打進學術界,成為可承認的研究方法之一。愈來愈多學者開始將紀錄片製作應用於他們的研究,以生產和傳播知識(Fitzgerald & Lowe, 2020)。 查看文章

称音乐“不道德” 塔利班没收与焚烧乐器

据法新社报道,被烧掉的包括一把吉他和另外两个弦乐器、一架风琴、一面塔不拉鼓(Tabla),还有扩音器和扬声器等音响器材。这些乐器和器材大多是从婚礼会场没收的。 查看文章

Moyashi:作品連坐法

今天的基本操作是,當藝人私德出現問題,除了事業隨即被雪藏,曾經參演的作品亦可能會被連坐下架。停演下架的考慮,是基於如果公眾人物違反一般社會規範,續用將會傳遞錯誤道德指標。罪人應當受懲罰,而非鎂光燈的祝福。 查看文章

报导:伊朗重派道德警察巡逻 打击违规穿着

去年9月16日,22岁库德族女子艾米尼(Mahsa Amini)因涉嫌违反穿着规定遭道德警察逮捕,并于拘留期间死亡,在伊朗引发全国性抗议活动,道德警察也逐渐消失在伊朗街头,因此有愈来愈多女性无视穿着规定。 查看文章

米蘭‧昆德拉:如何令期待「流亡異見作家」的政治道德人士失望

流亡者一旦在移居地定居下來,就必然跟原居地愈來愈遠;而正因這種跟原居地日漸強烈的距离感,流亡者也逐漸失去流亡意識。 查看文章

早報:伊朗道德警察重返街頭檢查婦女頭巾

伊朗警方發言人 萨义德(Saeed Montazerolmahdi)週日表示 ,道德警察將重返街頭,恢復對在公共场合不戴頭巾的女性警告或拘留。 查看文章

伊朗道德警察重返街头 女性必须戴头巾

10个月前,阿米尼之死在伊朗引发全国规模的抗议活动之后,伊朗许多妇女不再戴头巾。伊朗警方宣布,道德警察重返街头,严格执行着装规定。 查看文章

美最高法院再陷道德困境 自由派大法官被曝卖书丑闻

据报道,密歇根州立大学花费超过10万美元向新生分发索托马约尔的一本书。最高法院工作人员还将这些书带到她的办公室,以便索托马约尔在将书送到学校之前签名。 查看文章

AI 情人與性伴侶:人類必上的倫理課

隨著 AI 技術不斷有新突破,不少昔日科幻電影的情節,如今也逐步成真,例如人工智能伴侶與性愛機械人,但人類與機械之間的情感連繫,世人仍然認知不多。有學者便提出跨學科研究,從 AI 情人到性愛機械人,深入探討如何為人機開啟不同的友情、愛情與性關係。 查看文章

【愛在左右】從保育皇都到紀錄片「尚未完場」 香港曾經容得下的多元

「活現香港」共同創辦人祁凱達和前港台編導徐岱靈執導紀錄片「尚未完場」,從璇宮戲院(皇都戲院前身)切入,記錄了 50 年代娛樂大亨歐德禮(Harry Odell)在香港的一段往事。兩人從 2015 年開始參與保育皇都戲院,整理大量歷史資料,一步一步尋找相關線索 connecting the dots,說一個幾乎淹沒於時代的傳奇故事。大家或許好奇,為何他們會如此熱情地為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物,製作一齣紀錄片? 查看文章

林喜兒:Once Upon a Time in North Ireland —— 他們的北愛故事

以北愛問題為背景,或是談及愛爾蘭共和軍的影視作品多不勝數。BBC 近日推出的紀錄片 Once Upon a time in North Ireland,不只回到歷史現場,更把當中的人物帶到鏡頭前,讓他們說說自己的經歷。 查看文章

【簡史】器官移植技術的倫理爭議

近日,有消息傳出香港政府正研究與內地建立恆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醫衛局在 5 月 22 日稱近期器官捐贈取消登記數字「不尋常」,行政長官李家超更表示情況有可疑,已要求警方調查;而有建制媒體形容有關情況是「惡勢力的軟對抗」,目的是要「陰乾血庫」。其實一直以來,器官捐贈都是複雜的政策甚至是倫理議題。被喻為醫學倫理學的先驅的 Albert Jonsen,生前就曾在學術期刊 History of Medicine 扼要回顧有關器官移植的倫理史。 查看文章

方俊傑:「譯戰同盟」—— 把導演名字冠上去的電影

最新一套「譯戰同盟」(Guy Ritchie’s The Covenant)。看原裝片名,煞有介事把導演的名字冠上去,我天真,以為這就代表信心之選,或者象徵回復個人風格。相反,可能是心虛,又覺得導演的大名對提升票房數字有幫助?一個人,要回到年輕時創作力最鼎盛的時間,談何容易? 查看文章

環境 DNA:既可破案,亦成冤案?

存在於環境的 DNA(eDNA)有助科學家更了解物種基因,以準確進行保育工作,但最近有研究表示,這種工具亦可收集有關人口及個人的資訊。有法律學者擔心,在環境中收集人類 DNA 的能力若不受監管,恐會有利於種族迫害,或被誤用造成冤案。 查看文章

英國首誕「三親嬰兒」,是避免遺傳病的新希望?

科學和醫學進步,為母體存在缺陷或不育的人士帶來希望。英國人類受孕和胚胎學管理局證實,英國首批體內含有 3 人 DNA 信息的嬰兒已經誕生,這項開創性技術透過「線粒體捐贈治療法」(MDT)進行,目前相關嬰兒數量少於 5 名。所謂「三親嬰兒」掀起倫理爭議,但另一方面,新技術能協助女性誕下健康的孩子,避免胎兒罹患罕見遺傳疾病。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