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 皇牌「繼承之戰」第 4 季今個星期首播,創作者 Jesse Armstrong 在開播前已宣佈這是最後一季,傳媒王國 Roy Family 最終花落誰家,最後又會否兩敗俱傷?
從結論而言,「哥斯拉 – 1.0」其實是在問:如果這是一個關於二戰的故事 —— 一個關於克服二戰創傷的社會故事,為甚麼我們要等了差不多 10 年才說?又為甚麼我們持續地說了 70 年? 查看文章
除了 CG 優秀之類的畫面原因外,筆者認為電影獲得亮眼票房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終於拍出了一部給一般人看的怪獸電影 —— 不再是討好小眾愛好者的特攝,而是真真正正的科幻電影。 查看文章
坂元裕二兜了好大個圈,其實只想發問類似的問題。是一條好問題,也提供了一個算有些心思的答案,尤其借用一個向來盡忠職守的誠實人口中說出來,更有意義。只可惜,過程太馬虎又太俗套,刪走其他的枝節,變成一套十幾分鐘的短片,成績應該理想得多。 查看文章
「拿破崙」電影上畫後,評價相當參差,但無損大家討論這位一代梟雄的興緻。儘管法國早已推翻王權帝制,但拿破崙建立的法國皇室依然存在,目前家族族長是 37 歲的 Prince Jean-Christophe Napoleon Bonaparte,是拿破崙的曾曾曾姪孫,被波拿巴主義者奉為「拿破崙八世」。究竟這位「拿破崙」從事甚麼職業?他是否有任何政治野心,以拿破崙八世之名稱帝登基? 查看文章
中国政府被怀疑利用西方人来监视在英国的港人民主活动人士,与英国高等研究院校进行军事研究合作,并且损害学术自由。 查看文章
殺手故事看得多,David Fincher 的美學影像以外,也有少量暴力,而貫穿兩小時的還有 The Smiths 的音樂。外國評論都給予不錯的評價,有說「Less is More」,還原基本。可是對這個無名殺手的描寫始終不夠深刻,過程也平淡無奇。 查看文章
Martin Scorsese 的與別不同,在於他能夠去到最盡,為了先拍出一個世界出來,可以甚麼分支都先擺在一邊,一氣呵成一矢中的。David Yates 不是球王,只是工兵,於是,在「苦毒計」,你會看到他好像樣樣都想放入去。放得好的話,是層次豐富;放得不夠好的話,是亂,是自己影響自己。 查看文章
「泳不放棄」改編真人真事,28 歲時挑戰由古巴游到佛羅里達失敗的渡海泳選手 Diana Nyad,在 60 歲後,突然心血來潮,想圓夢。假如,你對 Diana Nyad 在 61 歲到 64 歲那三年的經歷,興趣濃厚,「泳不放棄」肯定交足功課。 查看文章
Anthony Doerr 的「呼喚奇蹟的光」(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在 2014 年出版,獲得普立茲小說獎。把五百多頁的小說濃縮成四集故事,不期望鉅細無遺、原汁原味呈現,但保留小說的核心精神大概是最低要求吧,想不到 Steven Knight 與 Shawn Levy 這個組合,會交出這樣的功課。 查看文章
像近年「月光光心慌慌」系列的這種舊鬼新拍,許多時候都讓老粉絲患得患失,故此也不帶甚麼期望,但還是會進場奉獻。「驅魔人:信仰者」(The Exorcist: Believer)如果作為一部普通恐怖片,它算是合格,邏輯也完整,但掛著「驅魔人」牌頭的話,就難免讓觀眾有點失望了。 查看文章
宮崎駿監督的最新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在台灣上映一星期,首波評論已經見於網絡,觀眾們應該已經理解為甚麼該作品在日本評價那麼兩極。兩個月前在日本看畢電影,我就覺得海外的評價狀態會差不多,甚至負評的部分會更大。 查看文章
現今所謂的大預算製作,很多時候只是加大了電影後期製作的預算,沒有觸及電影電視本身最重要的核心:一個有質素的劇本、一個能打動人心的故事。筆者可以斷言,一個故事只要能夠扣人心弦,就算畫面如何粗糙,都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影視作品;而 Youtube 動畫「山道猴子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證明。 查看文章
年屆 92 歲的傳媒大亨梅鐸宣告退休,將辭任霍士廣播公司(Fox)與新聞集團(News Corp)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席位。過去數十年,梅鐸在三大洲對傳媒業與政界影響深遠,如今欽點長子拉克蘭(Lachlan Murdoch)接替其位置,看似解決接班人問題。英國「金融時報」分析卻指,幾兄弟姐妹向來不是同心同德,他日梅鐸辭世,拉克蘭能否服眾頗成疑問。 查看文章
評論是一門科學,因為評論員必須了解評價的各個標準,正如電影人所謂的 film language(電影語言); 但評論同時是一種藝術,因為不是所有美感都能透過客觀標準表達。 查看文章
「尋根女團」(Joy Ride)的最大特點,或最大冒險,不是以女性角度出發,而是拿亞洲文化、尤其中國人價值觀大開玩笑。處處地雷,也敢踩入去。 查看文章
Netflix 製作的「海賊王」真人版上線一星期,IMDb 8.5 分、爛蕃茄觀眾評價 96%,獲得了應該是日本動漫作品真人化有史以來最大的成功,也打破了「Netflix 改編必屬垃圾」的詛咒。 查看文章
串流平台 Hulu 於 2022 年推出了一個小小的電視劇「大熊餐廳」(The Bear),講述一個在米芝蓮餐廳工作的年輕廚師,突然收到哥哥自殺死訊後,回到芝加哥接手廉價快餐店的故事。現今美劇以噱頭掛帥,這麼平實的小故事竟有機會被製作成劇集,實在有點難以置信。 查看文章
「消失的她」在中國票房超過 35 億人民幣。算不算出人意表?算,它的客觀條件,不算標青。但又可以不算,像這一類以懸疑為賣點的電影,有口碑的話,是證明過可以刀仔鋸大樹得好可怕。 查看文章
走進主流面向大眾,這些同志故事偏向安全穩陣,只是主角換上同志。不過 Red, White & Royal Blue 更政治正確…… 查看文章
拍過「炸雞特攻隊」的導演,曾經坦承自己受到港產片巨大的影響。的確巨大,在「炸雞特攻隊」致敬過一次之後,新作「Dream:夢想代表隊」也有濃濃港產片氣息。 查看文章
關於機場、客機的題材屢見不鮮,Apple TV+ 的 Hijack 會否開創新的類型? 查看文章
無獨有偶,網絡上的各個影評,都將重點放在性別議題之上,指出電影如何讓全世界看懂女權主義云云。此外,電影鋪天蓋地的實體宣傳、與各個時裝品牌的聯乘,令筆者對於 Barbie 電影非常期待,究竟電影會如何處理這個在近年最有爭議性的議題? 查看文章
筆者在開映第一週已經看了,感想是很難怪會出現兩極的評價,相信在海外上映時的評價也會是差不多。你絕對會買票入場,因為那是宮崎駿,但這電影與大多數人期待的形狀會有不小的落差。演出節奏緩慢,整體氣氛沉鬱,故事比宮崎駿過往任何的作品都要抽象。 查看文章
Apple TV+ 新劇 The Crowded Room 由擅長改編流行小說的 Akiva Goldsman 製作, 前作有 A Beautiful Mind、「達文西密碼」等,而除了男主角找來蜘蛛仔 Tom Holland 外,飾演臨床心理學家的還有 Amanda Seyfried,不過如此陣容,成績卻比預期有一點距離。 查看文章
對於筆者而言,Netflix 的「獵魔士」只是一個借用獵魔士角色名字的奇幻故事,即使電腦特技一季比一季精彩,但都無法改變故事劇情的缺陷。無論下一季的傑洛特會是誰出演,「獵魔士」都注定成為一個改編影視作品的反面教材。 查看文章
女導演 Greta Gerwig 聯同「婚姻故事」的 Noah Baumbach 悉心將 Barbie 搬上大銀幕,改變了觀眾對 Barbie 花瓶的印象。如果以為這部是單純的音樂喜劇而不看,你會錯過一些令人反思的情節。雖然反父權被視為是這電影的主軸,但還有一個被忽略的議題 —— 母女關係,也是導演拍 Barbie 的初衷。 查看文章
The Bear 第一季口碑強勁,把廚房拍成戰場一樣,主角 Carmy 是星級廚師,從紐約回到芝加哥的家族三文治小店,既收拾爛攤子也要修理自己與家人的心理創傷。隨著上一季意大利三文治店「The Beef」結束,預告了新餐廳「The Bear」誕生。 查看文章
外界對柬埔寨大選的「賽前預測」,已指在各種操縱下,執政的人民黨(CPP)將毫無懸念地獲勝,結果確實以該黨大勝告終。首相洪森選前揚言,長子洪馬內可在選後 3、4 星期內接捧,預料柬埔寨將迎來新首相。不過,「太上皇」洪森的影響力猶在,預料執政方向不會有太大轉變。 查看文章
再刷新一次記憶後,入場一看,果然非常震撼。但一直看下去,劇情之變化,不禁讓我感嘆,就是這集的主題內核,竟跟劉德華和張栢芝的「大隻佬」非常相似。這個比喻,可能連 Disney 和 Marvel 的主管也會有點奇怪,為甚麼蜘蛛俠會和大隻佬纏上? 查看文章
當今天人工智能已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第六季的「黑鏡」,還可以告訴我們甚麼預言故事?Charlie Brooker 大概認定了過往的創作已經變成現實生活,沒法再寫下預言,ChatGPT 也幫不了,所以這次不再向前,而是選擇回看從前。 查看文章
動作場面是精彩,一場監獄救人,加一場商業大廈大戰,加結局一場肉搏,搞掂,貴精不貴多。Chris Hemsworth 不似 Keanu Reeves 慢動作,「驚天營救 2」的激烈程度,肯定勝過「殺神 John Wick」系列。然後,你會發現,演員的體能,也可能影響到電影的設定。 查看文章
5 年 4 季 39 集,「繼承之戰」(Succession)終於在上星期落幕。誰是繼承者,結局有沒有爛尾自然是焦點。這些權力遊戲故事歷久常新,為甚麼「繼承之戰」能夠成為當代經典?這就是它比戲劇寫實,卻又把現實戲劇化,能穿透人性複雜的厲害之處。 查看文章
迪士尼電影「小魚仙」上映一個星期,票房成績還言之尚早,但黑人歌手兼女星 Halle Bailey 主演所引發的爭議,比電影故事本身更惹人注目。一方樂見電影選角顯示出種族多元平等,另一方則反對找黑人出演原著中的白人角色。反方的論點中,雖然有赤裸裸的黑人歧視,但更多的理由是批評不符合原著,因為安徒生童話中的美人魚是白人 —— 或者說白色肌膚,因為根本不是「人」。 查看文章
BBC 半小時的警匪喜劇 Black Ops,是 Gbemisola Ikumelo 和 Akemnji Ndifornyen 繼以黑人演員為主的喜劇節目 Famalam 後,再度合作。Gbemisola 說希望創作一個平日不會有人找她演出的劇集,她希望拍的警匪片包含追逐、槍戰場面,也要好玩、要惹笑,於是和 Akemnji 創作兩個低級警員做臥底的故事。 查看文章
總共看了兩次「窄路微塵」。第一次是去年香港亞洲電影節首映、訪問導演林森前,在試映室的小銀幕,已覺是驚豔。兩個小人物面對命途多舛,依舊咬著牙關,默默存活,不知不覺戳到每個觀映者的心坎…… 還只是共鳴感作祟?如今世界通關,疫情已過,一切恍如隔世,翻看一遍「窄路微塵」,卻覺相濡以沫更耐看,尤其是本來有點不明所以的結局,吃過每記苦難後,是帶點餘韻的明志。 查看文章
最新一套「譯戰同盟」(Guy Ritchie’s The Covenant)。看原裝片名,煞有介事把導演的名字冠上去,我天真,以為這就代表信心之選,或者象徵回復個人風格。相反,可能是心虛,又覺得導演的大名對提升票房數字有幫助?一個人,要回到年輕時創作力最鼎盛的時間,談何容易? 查看文章
Netflix 最新推出的「神級收藏家:點石成金拍賣行」,是介紹美國最大的稀有收藏品拍賣行 Heritage Auctions 的真人實景節目。主角肯高汀(Ken Goldin)同時亦是此拍賣行的創辦人和行政總裁。 查看文章
說起美國的 UFO 或神秘事件,許多人都會提到 51 區,但跟 51 區同樣著名的其實還有一個,就是「剝皮行者牧場」(Skinwalker Ranch)。 查看文章
小白貓 Choupette 是「老佛爺」Karl Lagerfeld 最寵愛的小公主,老佛爺生更前說過要把遺產留給她。同期在 Met(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舉行的回顧展,從時裝回看老佛爺一生的成就,BBC 紀錄片 The Mysterious Mr Lagerfeld 透過訪問他身邊最貼身的人,窺探他的人生,Choupette 當然也是主角之一。 查看文章
有種事,叫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是當局者迷。不知是不是看見 Netflix 不斷出爛片,但不斷得到點擊,Apple TV+也聰明了。「真愛玩失蹤」有齊所有爛片應有的元素…… 查看文章
英王查理斯三世的加冕典禮將於今個星期六(5 月 6 日)舉行,國王登基前,BBC 播出紀錄片 Charles R: The Making of a Monarch,那邊廂 Channel 4 也來湊湊熱鬧,剛剛在星期日播出著名喜劇 The Windsors Coronation Special。 查看文章
在歐美世界,政治劇從來不嫌多,經典也不少,Netflix 新劇「頭號外交官」(The Diplomat),被形容是新版「白宮群英」。「頭號外交官」創作人 Debora Cahn 寫過「白宮群英」、「國土安全」、「醫人當自強」,政治、社會題材是拿手好戲。雖然珠玉在前,第一季的成績跟這些熱門作還是有點距離,不過也足夠填補空缺,事關 Netflix 自「紙牌屋」後,好像也沒有同類劇集能夠跑出。 查看文章
現今世代的喜劇,好像一定要言之有物。馮淬帆說過,為自己拍過王晶的胡鬧笑片而抱憾終生,但對很多觀眾來說,那堆毫無營養的喜劇最好笑。在事事講求政治正確的風氣下,是不是跟喜劇先天性背道而馳?「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做了一次不錯的示範。 查看文章
由美籍韓裔創作人 Lee Sung Jin 製作的「齮齕人生」,其實是來自他的真實經驗,某次在 LA 的馬路紛爭,他把憤怒從報仇變成創作。原本劇集取名「Eye for an Eye」,不過他希望用單字,於是想到了「Beef」,即恩怨情仇的意思。 查看文章
4 月 16 日,第 41 屆香港電影金像奬頒獎典禮結束,其中「給十九歲的我」奪得「最佳電影」殊榮,惹起極大爭議。有人批評金像獎是小圈子選舉,金像獎董事局主席爾冬陞回應指,金像獎是一個工業獎,現在已有 2,000 個投票人,「係咪小圈子,視乎你用咩角度去睇」。回顧金像獎成立之初以至整段電影評論史,其實象徵了青春、現代。 查看文章
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在網上寫影評,但不是誰都可以成為影評人。理論上,影評人之所以是影評人,是因為他們擁有一般觀眾欠缺的專業知識和眼光,所以更能了解電影的價值,用筆替鏡頭分辨好壞。然而,所謂的專業判斷很容易偏離一般意義上的主流,造就了曲高和寡 —— 或者難聽點說,離地的結果。 查看文章
最近看了一套親子電影「神奇虎爸」(Captain Fantastic),戲中提及的育兒觀和教育觀值得我們深思。宣傳口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He(Ben)prepared them for everything except the outside world」。口號以「他」做主語,代表從他人的目光去評價主角。當局者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只有旁人才能察覺到問題所在,不禁令家長們想:到底我們一直沿用的育兒方式是否在正軌上? 查看文章
劇集的初型原是美國 NBC 轉播英超賽事的宣傳短片,美式足球教練 Ted Lasso(Jason Sudeikis 飾)受聘到英國帶領球隊。Apple TV+把這個人物發展成喜劇,這個對英國足球和文化沒多認識的教練,竟然帶領英超球隊 AFC Richmond。 查看文章
權貴與普通人的食物、乃至如何看待食物,從來都不一樣。波蘭記者沙博爾夫斯基著作「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就走訪前蘇聯土地,訪問平民、為顯要掌廚的廚師、每日負責士兵或居民膳食的廚娘等人,寫成 18 道故事,發掘飲食如何貫徹權力,與建立帝國聯繫起來;飲食之於俄羅斯、蘇聯土地上生活的人,又有甚麼意義。 查看文章
「波士頓絞殺手」導演 Matt Ruskin 的功力,跟 David Fincher 相比,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如果你以緝兇片心態看待電影,只怕會覺得再沉悶 100 倍。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