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2.01
17:41
CUP  /  文化

夏海安:Lost in Transportation —— 依靠南安省 GO Transit 能做稱職的社畜嗎?

在大多倫多地區(Greater Toronto Area,下稱 GTA)也不例外,很多在 GTA 市中心上班的人都居於外圍的城鎮,合稱金馬蹄地區。為金馬蹄地區提供城際交通服務的營運者就是 GO Transit。

更多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5

This is the last part of my series of articles on the musical qualities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 Attentive readers might be puzzled by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article, given that I have explored all eleven London tube lines already. However, a number of other lines are also incorporated on the London tube map, and it would be fitting to recognise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查看文章

床蝨肆虐巴黎後,下一站會隨行李到倫敦?

巴黎受床蝨爆發困擾,大批短片及圖片顯示床蝨聚集在火車及巴士座位上。由巴黎前往倫敦的歐洲之星火車車程只需兩個多小時,倫敦市長簡世德擔心蟲患會蔓延到該市的交通網絡,通勤者亦大感恐慌,不敢坐地鐵的布椅。有專家認為床蝨容易隨行李前往各處,恐難以避免爆發蝨患。 查看文章

陶傑:英國高鐵大計為何胎死腹中?

英國人不是習慣假大空的吹水民族,會計與貿易的務實基因很濃厚,一盤帳目,以數字為專,科學評估,賺錢就是賺錢、虧本就是虧本,要老老實實向選民交代。 查看文章

英國高鐵 HS2,為何變成超支怪獸?

2012 年,英國政府宣佈分階段建造「2 號高鐵」(HS2),以打通北至曼城、東至列斯、南至倫敦的高鐵網絡,由倫敦到曼城的交通時間將大幅削減至一小時。然而,HS2 一直面對嚴重超支問題。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一再表示希望處理 HS2「失控」的成本,終於在 10 月 4 日保守黨大會演講,正式宣佈叫停 HS2 連接伯明翰至曼徹斯特的段落。然而,問題或許不能立即解決。 查看文章

巴黎人擺脫塞車,卻變成了塞單車

疫情三年,世界大變,包括巴黎市貌。當地增設了大量單車徑,主要大道部分路段禁止車輛使用,讓行人和單車安心進佔,還提供免費單車課程及維修津貼。大批居民從此擺脫通勤塞車之苦,這座來屆奧運主辦城市亦向減碳更進一步。只是當雙輪族暴增,卻為當局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 單車徑擠塞。 查看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4

In the first three parts of my current series of articles on the musical qualities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 I have examined eight of its eleven lines, including the likes of the vociferous Jubilee Line, the sluggish Circle Line and the ghostly Northern Line. This week, I will turn my attention to the remaining three tube lines on the network: Hammersmith & City, Metropolitan and Bakerloo. 查看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3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 of my current series of articles, I have discussed the quintessence of six London tube lines and likened each of them to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I am excited to continue this musical explor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network in the British capital. This week, I will turn my attention to the Northern and District Lines and explore their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qualities. 查看文章

【防不勝防】電車襲擊再現,日本對策有限?

在鐵路車廂遇上襲擊,對乘客而言是無法逃脫的煉獄,這種恐怖日前再於日本出現。大阪泉佐野市一列開往關西機場的電車發生斬人案,造成 3 人受傷。因應 2021 年京王線及小田急線的刺傷事件,各鐵路公司已著手加強車廂安全,在列車安裝閉路電視,包括今次事發的 JR 快速電車。但專家坦言,要在凶徒犯案前察覺極為困難,而且並非每條路線的車廂都設有閉路電視。 查看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2

On 15 June, I published the first part of my series of articles on the musical qualities of the London tube lines. In a nutshell, the Jubilee Line is a cacophonous monster, the Central Line is nothing short of a depressing nightmare, while the Piccadilly Line has attained the very attributes of a bemusing jester. This week, I will turn my attention to three other lines and liken each of them to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that shares their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查看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1

Since it began operations back in 1863, the London Underground (colloquially known as The Tube) has consistently been one of the busiest metro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It has eleven lines and, having travelled on each of them frequently since I moved to London a year ago, I have discovered that every line was just lik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each with its own distinct musical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Some are more delightful than the others. Some are just not my cup of tea. But all of them paint a musical canvas that stretches and bolsters my imagination. 查看文章

【印度列車事故】安全不及速度和新潮重要?

印度正就全國鐵路網絡及基建進行現代化改革,好讓火車乘客踏上安心而愉快的旅程。但在上週五,東部奧里薩邦發生該國近年最致命鐵路事故,3 輛列車連環相撞引致出軌,至今釀成 300 人死亡、逾 1,000 人受傷,大量遺體仍待確認身份。這是意外還是人禍?各種疑問令大眾再度關注印度鐵路安全。 查看文章

夏海安:Lost in Transportation —— 我迷失在這場飛馳 401 號公路的遊戲(下)

上回說到在 401 號公路上奔馳,已經是 GTA 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為中長距離的快速路線之選,很多南安省或 GTA 居民都十分依賴 401 號公路及其周邊路線通勤,然而我對它可謂又愛又恨。401 號公路寬闊,大多平坦,在非繁忙時間駕駛起來十分舒服,但駕駛時間久了就會發現路面又平又直、風景變化不大的環境頗為沉悶,甚至可能會令駕駛者鬆懈。 查看文章

夏海安:Lost in Transportation —— 我迷失在這場飛馳 401 號公路的遊戲(上)

前文提及,因為大多倫多地區公共交通的種種不便,作為社畜的我也終於狠下心腸,買車通勤去。加拿大地大物博,城市之間距離大,再加上不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汽車成為必需品,但有了自己的座駕,是否就代表一勞永逸? 查看文章

德國低價公共交通費,會是減碳出路嗎?

常有人說,響應環保應該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交通費素來昂貴的德國近日就推出全國交通月票計劃,乘客支付 49 歐元即可不限次數乘搭巴士及地鐵等。當地交通部長形容這項政策是該國史上最大型公共交通改革,鼓勵人們為環保支持公共交通。 查看文章

逼爆車廂,讓首爾人的窒息「地獄鐵」

梨泰院的人踩人慘劇震驚全球,事後韓國政府及相關機構急謀對策,以解決繁忙時段的地鐵擁擠問題。但是半年過去,來往首爾的車廂依舊逼滿通勤族,壓死的恐懼如影隨形,上週更有兩名乘客無法呼吸而昏倒。有專家認為,除了分散人流,也該作出「跳站」安排,但在上班族眼中,只看到「擾民」二字。 查看文章

筆是港媽:尋找萊斯里普(Ruislip)的軌跡

每個天氣好的星期日,我們都會帶兒子到近郊地方玩,除了可以讓他「放電」,也希望帶他出外見識。萊斯里普(Ruislip)是其中一個我們喜愛的地方,更有適合一家大小的活動。Ruislip 屬於大倫敦的希靈登區(Hillingdon),在倫敦市中心的西北面。20 世紀初,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在 Ruislip 開設車站,這個小村莊便開始蓬勃發展,也吸引了很多人到 Ruislip Lido。 查看文章

【合眾人之力】將廢棄橋改建成高架公園

倫敦正仿效巴黎及紐約的棄用鐵路建設改裝計劃,將市中心一段廢棄高架鐵路,改造成「空中公園」。經過居民、企業、政治家及捐助者 5 年來的規劃、設計及籌款,地方規劃當局終於準備批准肯頓高架公園(Camden Highline)的首階段工程。 查看文章

日本地方電車如何自救?

日本地方鐵路大多陷入虧損,面對鄉村人口減少、汽車擁有率提高、貨車運輸發達及疫情等因素,難以扭轉劣勢。為免停運,有地方私人鐵路公司嘗試開展其他富噱頭的業務,以補貼路線損失。 查看文章

夏海安:Lost in Transportation —— 巴鐵膠的文化衝擊

筆者帶著香港人的眼光,發現 GTA 的鐵路系統並不發達。以 GTA 幅員之廣,卻只有 4 條地鐵路線,大部分地區更沒有地鐵覆蓋。作為一個經常依賴地鐵的香港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震撼。所以在尋找住處時,只著眼於「鐵路盤」會大大限制自己的選擇,這些租盤亦因供應較少而比較昂貴。經過走訪多個地區之後,發現這裡的公共交通系統是一個地鐵跟巴士相輔相成、縱橫交錯的網絡。 查看文章

Moyashi:遲到的新幹線

因為各種公務與私人原因,這兩星期從大阪跑到東京,原來計劃在 12 月 18 日的晚上坐新幹線回家。豈料下午 1 時左右傳來新聞速報,因為日本愛知縣的豐橋站與名古屋的電纜吊線斷掉,出現停電故障,東海道新幹線停駛,最終直到下午 5 時才重開,估計超過 11 萬人受影響。對於以準時而著名的日本鐵道來說,這是極嚴重的意外。 查看文章

日本如何變成道路最安全的國家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字,全球每年大約有 130 萬人死於交通意外,是 5 至 29 歲年齡群的頭號殺手。各國都嘗試改善道路安全,尤其是像美國般以汽車主導交通模式的國家。香港人熟悉的日本就成為各國取經對象,經過 60 年努力,日本戰勝了昔日的交通戰爭,成為世上道路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查看文章

在城市中與蜜蜂生活,英國的綠色生態巴士站

平日經過巴士站,你會否抬頭,看看車站頂有甚麼?英國近年建起多個特色巴士站,車站頂種花種草,讓人們在城市中和蜜蜂一起生活,提高牠們的生存機會,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創造更多可能,同時為城市降溫和減慢溫室效應。這個名為蜜蜂巴士站的計劃,未來更有可能擴展到其他國家。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活用廢棄木材,為社區手製長椅

自 2017 年起,James Warren 就在家鄉美國丹佛市過上「無車生活」,改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他發現當地許多巴士站未設座位供乘客歇腳候車,有人甚至只能坐在泥地。這位 28 歲青年決定出一分力,利用工餘時間和廢棄木材,為社區手製一張張長椅。 查看文章

【一帶一路】肯雅鐵路:貪腐官員王冠上的明珠

中國「一帶一路」工程,包括在非洲肯雅耗資 47 億美元,興建全長近 600 公里,連接蒙巴薩至烏干達的肯雅標準軌距鐵路(SGR),聲稱可為肯雅創造就業機會,助其轉型為工業化的中等收入國家。但自 5 年前揭幕以來,鐵路受貪污醜聞纏繞,經濟效益亦受質疑,更可能因當地無力償還中國債務而爛尾告終。 查看文章

【烏克蘭戰爭】出口路線難覓,貨運鐵路瓶頸處處

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自俄烏戰爭以來,其 6 個主要黑海港口被迫封鎖,需尋求新路線以出口去年和今年估計達 8,000 萬噸的小麥出產,否則將可能因儲存和運輸不足,令數百萬人陷入飢荒危機。然而,船舶經紀人和代理人協會聯盟(FONASBA)的執行副總裁 Botond Szalma 表示,由黑海、多瑙河,以及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東歐地區的多條物流鏈,正處於瓶頸。 查看文章

阿拉伯鐵路網,真的要復興了?

阿拉伯地區曾有多條重要鐵路,但因為戰爭、衝突或停運,令這些路線長期被封或損毀。近日「經濟學人」報道,如今摩洛哥及伊朗等國投資數十億美元,重新連接及擴大鐵路網,預計到了 2040 年將增加數萬公里,足以改變整個中東,甚至有望接通歐亞。不過,多個歷史問題成為「通車」的絆腳石。 查看文章

唐明:倫敦地鐵很陳舊,So?

他立即遭到皇帝斥責,民眾也覺得國家級專家說這種話,太小家子氣了,到處鋪鐵路,無非是乘了工業技術革命之便,有甚麼好吹噓的?同樣道理,北京的地鐵比倫敦新淨,又有甚麼好吹噓的?曼谷、雅加達、杜拜、多哈,哪裡不是呢?這些城市,包括中國在内發展的地鐵,摘取的不都是來自同一棵樹的果子,那棵樹就叫英國工業革命。 查看文章

廖康宇:英國人的訴求不只有返工

在英國,罷工是一件等閒事。在英國住了一段時間,漸漸發現每年有一些日子必定會遇上罷工工潮。讀者如果居於倫敦的話,通常最容易留意得到的,就是地鐵工人罷工,然後某一條鐵路路線在當日取消。筆者撰稿當日正要往倫敦辦事,恰好遇上鐵路工人罷工,然後整條由劍橋到倫敦利物浦街(London Liverpool Street)的鐵路需要停駛。 查看文章

伊利沙伯線通車,是時候革新倫敦鐵路地圖

倫敦地下鐵路(London Underground)始創於 1863 年,是人類史上首個地下鐵路系統,聲名遠播全球。過去近 160 年間倫敦地下鐵路不斷擴張,交通網絡愈來愈複雜,現時有多達 272 個車站、總長 402 公里。初到倫敦的人望見當地誇張的鐵路地圖,相信都會一頭霧水。彭博社報道,伊利沙伯線通車後,有專家就爭取重新設計倫敦的鐵路地圖。 查看文章

9 歐元交通月票,能否讓德人少開車?

區區 9 歐元(約 76 港元),能夠做甚麼?6 月開始,德國民眾可在今夏以此「震撼優惠價」,購買通行全國的交通月票。當局此舉是為鼓勵人們放棄開車出遊,藉此減少燃料消耗,擺脫在天然氣及石油上對俄羅斯的嚴重依賴,並加速脫碳。但這個貌似官民雙贏的措施,卻遭當地報章以至經濟學家質疑成效。 查看文章

要減低交通意外,城市設計先要考慮人會犯錯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字,每年大約有 130 萬人死於交通意外,是 5 至 29 歲年齡組群的頭號殺手,另外有 2,000 萬到 5,000 萬人受傷。城市規劃師一方面要維持道路交通流量,支撐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照顧社會各人的安全,避免交通意外發生,是十分艱鉅的任務。彭博社報道,美國猶他州正採用一套不同的思維,成功減低交通意外,秘訣是在規劃時,要勇敢考慮人有犯錯的可能。 查看文章

棄四輪,踏兩輪:阿拉伯青年愛騎車

不少老一輩阿拉伯人鄙視單車,認為窮人才會以此代步,所以就算沒錢買車,也寧願坐電車和巴士。近年汽車仍佔主導地位,但從摩洛哥到敍利亞,都漸多年輕人喜愛及推廣騎單車。他們積極組織大型活動、提供免費維修,並爭取更多路面空間。因為這些地區,單車徑本已很少,還總被司機無視。 查看文章

国家铁路局印发《“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 拟开展下一代技术研发

国家铁路局近日印发《“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到2025年,铁路创新能力、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更加先进适用,工程建造技术持续领先,运输服务技术水平显著增强,智能铁路技术全面突破,安全保障技术明显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总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查看文章

以一紙精心設計的地圖,勾起人們對步行的熱愛

步行是一種健康而且相對簡單的運動,更可以節省車費,又為環保出力。然而,有些大城市的設計未必適合步行,例如空氣污染嚴重,人多擠迫,甚至會人車爭路。彭博社報道,英國倫敦一個組織就略施小計,透過一紙精心設計的地圖,令在大城市步行變得更有趣而舒適。 查看文章

【COP26】主辦地的格拉斯哥,環不環保?

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於今年 11 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前往格拉斯哥,討論如何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格拉斯哥是蘇格蘭的最大城市 —— 作為主辦方,格拉斯哥及蘇格蘭本身又有何環保政策,成績又如何? 查看文章

車內性侵無人阻,「旁觀者效應」真可解釋一切?

美國費城發生一宗駭人案件,一名女子乘坐地鐵時遭人性侵,但有指逾 40 分鐘的犯案過程中,竟無任何乘客阻撓或報警,反以手機朝事發之處拍攝。部分專家以「旁觀者效應」分析,指人們見死不救,乃因覺得責任分散,而非全然冷酷無情。不過,這種面世數十年的社會心理學之說,真可解釋當前一切?疫症大流行及槍械暴力,又如何令人只願自保? 查看文章

不再實用,只能懷舊的加爾各答電車

在加爾各答鬧市緩緩行駛的電車,曾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現在卻成為「雞肋」。對一個擁有 1,500 萬人口兼面對嚴重污染及過度擁擠問題的城市來說,這個擁有 140 年歷史的交通系統理應有助減輕惡劣情況,可惜當局及營運公司無意善用電車,以致電車服務欠準時、路線不便,搭客通常只為懷舊才選搭,鮮有人出於實質需要。 查看文章

找 60 歲駕駛,接送 80 歲乘客,日本 AI 共享巴士創老人村商機

從 2011 年起,日本人口就開始持續減少,最終就連東京等大都會圈也進入人口減少的時代。所有生活相關產業,正在重新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2019 年 3 月,三菱商事與西鐵成立新公司 Next Mobility,利用人工智能,推出因應使用者召車,隨之改變行駛路線的「Knowroute」應召巴士程式。 查看文章

維多利亞時代海濱 Staycation

過去一年多以來無法到外地旅遊,標榜本地、短途的 Staycation,成為全球各地熱門旅遊模式。但原來昔日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也曾興起類似的 Staycation 旅遊模式。 查看文章

密室般的日本列車,淪為隨機殺人的舞台?

東京奧運臨近尾聲之際,當地發生駭人聽聞的血案。上週五晚,一名 36 歲男子在行駛中的小田急線電車,以刀刺傷多名乘客再企圖縱火,造成 10 人受傷。事後他指襲擊對象「是誰也好」,還說「電車內人心鬆懈又無處可逃,可以大開殺戒」。鑑於過去亦有多宗於鐵路作案的殺傷事件,這次不禁再令日人疑慮:密室一般的列車車廂,是否淪為隨機殺人的舞台? 查看文章

通向無處的爛尾鐵路:鄂木斯克地鐵的故事

6 月 27 日,屯馬綫在多返延期後,終於全綫通車,97 年以後,香港工程延誤並不是新聞。爛尾工程在共產國家或前共產國家很常見,在俄羅斯鄂木斯克市,就有一條或許永遠無法完成的鐵路項目,市政府在 2018 年已忍痛暫停歷時數十年的工程。 查看文章

夕立:當「去一次沒有計劃的文青旅行」變成綜藝節目

在日本,單純以遊戲作弄嘉賓的節目已經買少見少;取而代之的,是這種具偶發性設計的真人騷。它既沒有「生還者」般殘酷,稍有挑戰的節目設計又能夠逼迫出嘉賓的真性情。這種節目是否符合胃口頗大的香港觀眾尚未可知,但少少緊張,多多悠閒,正是平成年代後綜藝的其中一個走向。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