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2-
06.05
18:41
CUP  /  文化

倫敦地下鐵的體驗:記於伊利沙伯線開張時

倫敦交通制度與香港很相似,市內交通工具主要有巴士、地鐵(tube),以及火車(national rail),也有少量渡輪。不過,倫敦的交通明顯昂貴得多,而且計算方法十分複雜,倫敦被劃分為 9 個區,在不同的區域内,或者跨區的話,收費會有所不同。

更多文章
《自然-城市》最新研究称:全球沿海城市对气候变化适应缓慢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城市》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的系统性综述论文认为,全球沿海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方面似乎进展缓慢。 查看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5

This is the last part of my series of articles on the musical qualities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 Attentive readers might be puzzled by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article, given that I have explored all eleven London tube lines already. However, a number of other lines are also incorporated on the London tube map, and it would be fitting to recognise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查看文章

此黑的不同彼黑的,倫敦的士也拒加入 Uber

早前香港的士業界擬發起罷工,抗議政府多年來未有打擊「白牌車」Uber 平台,卻再引起市民對的士質素之質疑。Uber 日前在倫敦也惹起爭議,因其宣佈 2024 年初市內黑色的士也能提供 Uber 乘車服務,但經歷嚴格考試才得到牌照的司機,對自己的專業十分自豪,表示對計劃「沒有興趣」。 查看文章

大選前夕:諾定咸破產責任誰屬?

今年 9 月,伯明翰市議會根據「1988 年地方政府財政法」第 114 條宣告破產。不足 3 個月後,英國第九大城市諾定咸(Nottingham),亦都面臨破產命運。 查看文章

中国财经媒体报道汇总:发改委发布《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做好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广东发文力促消费;进度规模效果“三超预期”,特殊再融资债为一揽子化债方案“打样”;华为与长安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新公司开放股权引更多车企加入。 查看文章

氣候變化愈趨嚴峻,「碳護照」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許多地方都出現破紀錄熱浪。希臘和夏威夷的人們要逃離山火,葡萄牙、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度假勝地都發出極端天氣警告。專家將這些極端情況歸因於氣候變化,而旅遊業正是問題的一部分,相關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大約佔總排放量 10 分之 1。西敏大學的城市學家 Ross Bennett-Cook 就探討「碳護照」(Carbon Passport)之可能。 查看文章

专访:村上春树《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重拾未写尽的主题(下)

  【共同社11月15日电】时隔6年推出长篇小说《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的作家村上春树(74岁)近日在东京接受采访,谈及了河流的美丽与恐怖、以及常常出现在作品中的图书馆。   ××... 查看文章

专访:村上春树《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重拾未写尽的主题(中)

  【共同社11月15日电】时隔6年推出长篇小说《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的作家村上春树(74岁)近日在东京接受采访。他进一步谈到了现实主义文风同现实与非现实交错的自身作品世界之间的关系。   &time... 查看文章

专访:村上春树《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重拾未写尽的主题(上)

  【共同社11月15日电】日本作家村上春树(74岁)近日在东京接受采访,讲述了时隔6年推出的长篇小说《城市及其不确定的墙》中写尽的重要主题、现实与非现实等价存在的作品故事世界、年龄渐长后作为作家的成... 查看文章

床蝨肆虐巴黎後,下一站會隨行李到倫敦?

巴黎受床蝨爆發困擾,大批短片及圖片顯示床蝨聚集在火車及巴士座位上。由巴黎前往倫敦的歐洲之星火車車程只需兩個多小時,倫敦市長簡世德擔心蟲患會蔓延到該市的交通網絡,通勤者亦大感恐慌,不敢坐地鐵的布椅。有專家認為床蝨容易隨行李前往各處,恐難以避免爆發蝨患。 查看文章

15 分鐘城市:為何英國人如此反感?

所需一切都在住所附近,不用坐車即可到達,似乎是一個便利生活的概念。「15 分鐘城市」既能減少排放,亦能營造可持續的城市生活,近來卻在英國引起廣泛質疑,有陰謀論指,此概念實際上是要限制居民活動,令推行遇到阻礙。 查看文章

陶傑:英國高鐵大計為何胎死腹中?

英國人不是習慣假大空的吹水民族,會計與貿易的務實基因很濃厚,一盤帳目,以數字為專,科學評估,賺錢就是賺錢、虧本就是虧本,要老老實實向選民交代。 查看文章

真.熊出沒注意

1915 年,日本發生史上最嚴重的三毛別棕熊襲擊事件 —— 一隻棕熊在北海道北部島嶼三毛別襲擊並殺死 7 名居民,包括 1 名孕婦和 1 名嬰兒;事件發生在深山森林地區,遠離城市。惟多年來日本偶有熊隻襲擊人類居住地,且近年相關事件增多,令人擔心作為緩衝的里山範圍縮少,熊會更頻繁出現。 查看文章

英澳紐店舖失竊激增,不只因為生活難捱

近日「彭博」報道,店舖盜竊案在澳洲和紐西蘭大幅增加,而且愈發猖狂、暴力和有組織,令兩國每年損失估計近 100 億澳元。無獨有偶,「經濟學人」日前亦指英國店內扒手激增,時裝連鎖店 Primark 表示利潤因此減少,零售集團 John Lewis Partnership 的主席甚至形容為「流行病」。生活成本飆升或是共通成因,但恐怕並非唯一且最大元凶。 查看文章

巴黎人擺脫塞車,卻變成了塞單車

疫情三年,世界大變,包括巴黎市貌。當地增設了大量單車徑,主要大道部分路段禁止車輛使用,讓行人和單車安心進佔,還提供免費單車課程及維修津貼。大批居民從此擺脫通勤塞車之苦,這座來屆奧運主辦城市亦向減碳更進一步。只是當雙輪族暴增,卻為當局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 單車徑擠塞。 查看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4

In the first three parts of my current series of articles on the musical qualities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 I have examined eight of its eleven lines, including the likes of the vociferous Jubilee Line, the sluggish Circle Line and the ghostly Northern Line. This week, I will turn my attention to the remaining three tube lines on the network: Hammersmith & City, Metropolitan and Bakerloo. 查看文章

新加坡城市降溫法:從建築設計做起

新加坡位處熱帶地區,城市高度發展,熱島效應對於城市氣溫影響很大。「紐約時報」報道,為應對氣候變化,新加坡的研究人員正在找方法為城市降溫,從建築設計入手,使城市變得更宜居。 查看文章

在印尼,防洪管理是一個政治問題

在 2021 年,洪災成為印尼頭號自然災害,短短一年發生 788 宗事故;與其他自然災害如山崩、颶風、乾旱、森林大火和地震不同,過去十年當地洪水事故次數明顯增加。荷蘭萊頓大學政治學者 Yogi Setya Permana 就在「東亞論壇」撰文,分析防洪管理如何成為複雜的政治問題。 查看文章

底特律破產十週年 —— 死城如何重生?

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宣佈破產,一個城市破產後,下一步會經歷甚麼程序?其實城市破產屢見不鮮,美國過去百年就有超過 600 個城市破產,以汽車重鎮底特律(Detroit)為例,10 年前申請破產,10 年過後這座落難城市有何轉變? 查看文章

陶傑:伯明翰「破產」之謎

一個市政府的破產不是甚麼特別嚴重的事,只是宣佈進入「手緊」的嚴重狀態,一般會向倫敦求救,要求中央增加津貼,這一次,首相辛偉誠拒絕,正因為倫敦方面質疑:這些左翼的地方政府,平時的開支有沒有必要? 查看文章

【CUPodcast】ESG 傾呢啲:冬甩經濟模式,城市發展可持續化

「冬甩經濟學」以平衡環境和民生為發展原則。各國經濟學家如何解決城市發展問題,塑造可持續發展的活力社區? 查看文章

億萬「海綿城市」計劃,為何仍擋不了洪水?

颱風杜蘇芮在 7 月 28 日襲擊中國福建省沿岸,隨後北移至北京,逐漸減弱成較低強度風暴,但已在短短 5 天內把多達 745 毫米降雨帶到首都,是該市平均 8 月降雨量的 4 倍;天津和河北省也經歷嚴重水災,其中河北涿州泄洪備受關注。過去十年,中國各地大力推動「海綿城市」計劃,以加強城市的排水能力,這場嚴重災難就令各界反思計劃成效。 2012 年 7 月,北京遭遇嚴重暴雨導致 37 人死亡,令中央政府關注城市抗洪能力。2013 年 12 月 12 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講話提到:「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一年後,中國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門便宣佈支持全國各地建設試點工作。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 70% 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 2020 年,城市建成區 20% 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 2030 年,城市建成區 80% 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自此之後,全國包括北京和重慶在內約 30 個城市,一直嘗試各種方法來減輕洪水影響,例如道路和行人道轉用透水物料,利用屋頂花園、地下貯水槽和其他特徵類似海綿的設施吸收大量降雨,然後慢慢引導到河流或水庫中。除了改造城市,中國多個城市也試圖恢復濕地和自然水道、創建更多的綠色空間等等。2017 年業界人士曾估計海綿城市計劃涉及 6 萬億元人民幣投資。然而從 2021 年鄭州水災到今年的華北水災,都令人質疑計劃成效。 澳洲國立大學環境科學專家徐弘章(Hongzhang Xu,音譯)指出,中國海綿城市戰略「非常有野心」,原意亦不錯,希望以某種綜合方式來處理城市水資源的管理問題,包括水污染和暴雨管理,但現時設計並非用來應對像杜蘇芮風暴一類的極端天氣事件,其中一個癥結,在於專家乃基於平均每年降雨量來構思。此外,對於北京等位處低窪地區的城市,排水系統需要迅速排走多餘的雨水,而非考慮如何吸收。 徐弘章續指,若要提升「海綿城市」的能力,可考慮復興早在清朝時期就建造的廢棄水道,以加強泄洪和引水,當局也應該改進預警系統,以減少損害。不過歸根究底,城市設計仍然是一個因應時地制宜的問題,不會有能一刀切在所有城市完美套用的辦法。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氣候學家孫劭(Shao Sun)認為,水災更根本的原因在於近年城市發展極度急速。以北京為例,過去 30 年該市的人口幾乎增加 3 倍。快速城市化自然造成「混凝土擴張」(concrete sprawl),增加不透水地面的比例,相應減少綠色空間的佔比,如公園和花園,從而減弱城市排水能力,令悲劇發生。 查看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3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 of my current series of articles, I have discussed the quintessence of six London tube lines and likened each of them to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I am excited to continue this musical explor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network in the British capital. This week, I will turn my attention to the Northern and District Lines and explore their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qualities. 查看文章

财经早知道: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

推荐:国家发改委发文鼓励各地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前端控制内幕交易 大股东、董监高6个月内买卖股票有规则;中国商务部与半导体企业座谈 业界吁政府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中炬高新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23年7月22日收到邓祖明的辞职报告 查看文章

夏海安:底特律真的是生人勿近嗎? (下)

從旅遊的角度而言,底特律作為一個短旅行目的地而言確實不錯,作為工業時代蓬勃發展的城市,這裡的建築物具有歷史,置身其中會帶來身處 60 至 70 年代美國電影當中的感覺,大門上黃銅製的門柄、大理石柱、精緻的扶手裝飾,都是歷史的印記,也依稀反映出當年城市繁華的一面。 查看文章

夏海安:底特律真的是生人勿近嗎? (上)

去年冬天,我趁美國旅遊簽證尚未到期,就和家人從加拿大租車自駕前往美國來個短途旅行。我居住的城市,距離兩個美加邊境 —— Niagara Fall/Buffalo 及 Windsor/Detroit 要兩小時起計的車程,自駕遊來說是合理距離。加上有些老香港人推薦我去底特律參觀,介紹說在那邊購物抑或飲食都比多倫多優勝,我就聞名而去,看看到底大家口中的汽車、破產、罪惡之城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查看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2

On 15 June, I published the first part of my series of articles on the musical qualities of the London tube lines. In a nutshell, the Jubilee Line is a cacophonous monster, the Central Line is nothing short of a depressing nightmare, while the Piccadilly Line has attained the very attributes of a bemusing jester. This week, I will turn my attention to three other lines and liken each of them to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that shares their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查看文章

【新詞】相遇主義:通過相遇讓都市人產生共情

近年,香港興起一股散步熱潮,把城市中的種種邂逅變成浪漫的相遇。英國作家兼藝術家 Andy Field 就在今年 5 月發表著作 Encounterism,中文可以暫譯為「相遇主義」。Field 覺得人與人之間各種偶然的相遇 —— 無論是好是壞、熱情或冷淡 —— 都令人著迷不已,接著又提出了一種新的都市生活態度。 查看文章

招募貓狗滅鼠,原始卻有效

在美國華盛頓,亞當斯摩根是夜生活及餐飲場所的集中地,人們有閒暇就會到該地飲酒作樂。該處也是老鼠的美食天堂,牠們在餐廳、酒吧及夜店後巷徘徊,以扔在垃圾桶裡的剩菜為食,不過自社區組織獵犬隊之後,情況就有了改善。 查看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1

Since it began operations back in 1863, the London Underground (colloquially known as The Tube) has consistently been one of the busiest metro 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It has eleven lines and, having travelled on each of them frequently since I moved to London a year ago, I have discovered that every line was just lik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each with its own distinct musical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Some are more delightful than the others. Some are just not my cup of tea. But all of them paint a musical canvas that stretches and bolsters my imagination. 查看文章

加里寧格勒:位處歐洲,卻與歐洲隔絕

波蘭宣佈將恢復以舊名稱呼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與其州,即波蘭語柯尼斯堡(Królewiec)與柯尼斯堡州。克里姆林宮形容此舉屬「近乎瘋狂的敵對行為」。擁有加里寧格勒主權的俄國及前蘇聯,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與柯尼斯堡並無主權關係;而即使曾以蘇聯人口替代德語人口,時至今日俄國仍然稱這片領土有「德國化」之虞。 查看文章

曾詩敏:拜訪「體育之都」—— 墨爾本

我喜歡以運動看世界,很多時候到異地,是為了體育的緣故;有時就算不是因體育外遊,也少不免會留意當地的體育文化。早前跟 Visit Victoria 到墨爾本走了一趟。初到這個最近取代悉尼,成為澳洲最大城市的維多利亞州首府,不禁好奇想感受及窺探一下,這裡的「體育之都」(Capital of Sport)美譽,有多大程度名副其實? 查看文章

逼爆車廂,讓首爾人的窒息「地獄鐵」

梨泰院的人踩人慘劇震驚全球,事後韓國政府及相關機構急謀對策,以解決繁忙時段的地鐵擁擠問題。但是半年過去,來往首爾的車廂依舊逼滿通勤族,壓死的恐懼如影隨形,上週更有兩名乘客無法呼吸而昏倒。有專家認為,除了分散人流,也該作出「跳站」安排,但在上班族眼中,只看到「擾民」二字。 查看文章

能在塞納河暢泳的那天要來了?

巴黎塞納河在藝術、文學及歌曲中的形象是浪漫而美好的,但這條河在生態上已步向死亡。以往除特定情況外,塞納河一直被禁止游泳,因污濁的河水對魚類及游泳者毒性太大,只適合用作船運,或成為廢棄單車及其他垃圾的墳墓。不過,褐綠的河流因作為 2024 年巴黎奧運比賽場地,而得到加快淨化及改造機會。 查看文章

帶媽媽逛英國超市見聞

師奶們愛逛超市,我媽也不例外。媽在香港也逛盡區內超市,她的宗旨很清晰 —— 哪家超市有抵買的東西,她就會到哪家。這 3 星期她訪英的節目離不開逛超市,我也安排她到英國的 10 大超市打卡。她現在知道:愛逛超市的,不會到便利店版的超市。只有規模大的超市才能滿足我們購入不同種類食材和物品的需要。 查看文章

筆是港媽:尋找萊斯里普(Ruislip)的軌跡

每個天氣好的星期日,我們都會帶兒子到近郊地方玩,除了可以讓他「放電」,也希望帶他出外見識。萊斯里普(Ruislip)是其中一個我們喜愛的地方,更有適合一家大小的活動。Ruislip 屬於大倫敦的希靈登區(Hillingdon),在倫敦市中心的西北面。20 世紀初,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在 Ruislip 開設車站,這個小村莊便開始蓬勃發展,也吸引了很多人到 Ruislip Lido。 查看文章

林喜兒:黑暗的倫敦 —— 踩鋼線的警探

Luther 也像 Benedict Cumberbatch 版的 Sherlock 一樣,走遍倫敦大小街頭,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倫敦,看第一、二季更被這個陰暗的城市嚇怕,感覺走在街上隨時有危險。Luther 就是在既有的方程式上發展出獨特的風格,永遠穿著灰絨長外套的 Luther 是個瘋狂的警探,為了緝兇不惜一切,踩著鋼線行事。 查看文章

【新詞】自然而生的城市主義:東京小店為何如此繁榮?

東京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繁榮的城市,為全球第二大城市經濟體,僅次紐約,更勝倫敦,擁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網絡,市容整潔而且治安良好。在如此發達和資本化的環境下,當地橫街暗巷卻又能養育非常有趣的小店生態。慶應義塾大學副教授 Jorge Almazán 為首的研究團隊去年就出版著作 Emergent Tokyo,探討東京獨特的城市生態如何形成。 查看文章

帶媽媽閒逛倫敦公園

倫敦是英國生活消費最高的城市,加上近年通脹嚴重,出外消費有時會超出預算,但帶家人出外還是有不少免費活動。倫敦的公園是我的首選,公園多而大,而且草地可以任坐任走,最適合一家大小和有寵物的朋友。 查看文章

結合環保與教育:市區農莊作為幼兒園

香港近年出現不少親子農莊,讓小朋友有更多機會接觸大自然,可以更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學等大型機構也會發展天台耕作,讓員工可以抖抖氣。人們意識到耕種農作物不單能生產糧食,更能促進身心健康。在世界各地,愈來愈多教育學家和建築師亦正思考,如何結合市區農莊和幼兒教育,鼓勵幼兒全人發展。 查看文章

書店們:舊區

時移世易,陪伴我們成長的「舊區」,有很多建築物可能只會存在於歷史照片裡。「舊區」與我們一起成長、衰老,究竟它與我們有甚麼關係呢? 查看文章

3.11 十二週年,防災數碼化

3.11 日本東北大地震踏入 12 週年,在悼念死難者及重建受災區的同時,各界還致力研究及提升防災技術,盡量減少下一場災害的傷亡及破壞。數碼對映(digital twin)、無人機攝影、即時通訊軟件、都市人群疏散系統…… 防災數碼化成最新趨勢,還擁有龐大商業潛力。 查看文章

在英國,有種精神叫戇豆

我認為英國有種精神叫戇豆,英國人很清楚明白日常生活充滿荒謬滑稽的事情,亦不介意把這些瘡疤狠狠割開,然後極盡辛辣地公諸人前。可是,英國人會不會大刀闊斧地改變?又並不必然,因為這種讓人死不去的不便,也可以是一種令人安樂過活的秩序。 查看文章

土耳其震區中的小城,為何沒有倒塌傷亡?

位於土耳其南部的哈塔伊省,整個地區都因該國月初的猛烈地震而翻天覆地,唯獨在小城市埃爾津(Erzin),居民安全過活。美國 NBC 新聞引述當地人及官方人員指,埃爾津在今次地震中沒有人傷亡,也不見建築物倒塌,相信與當地建設長期以來嚴格遵守國家法規有關。 查看文章

現在就為伊斯坦堡地震做好準備

土耳其南部與敍利亞北部經歷 7.8 級地震及連串餘震,死傷慘重。土耳其位處多個構造板塊邊界,強烈地震本非新鮮事物,但是次地震仍造成嚴重破壞。科學家擔心,該國西部的最大城市、人口 1,600 萬的伊斯坦堡,極有可能發生大地震,呼籲當地應開始為往後的強震做好準備。 查看文章

四個失敗的城市品牌運動

近年,世界各地都有地方推出城市品牌運動(City Branding),以吸引旅客和外資。香港在董建華年代已推出「香港品牌」,提出「香港亞洲國際都會」的口號,曾蔭權年代又擴大計劃,到現屆李家超政府則要「說好香港故事」。不過,城市品牌運動未必能夠取得實效,更有可能引發公關災難,彭博社就列舉出多個城市品牌運動的失敗例子,讓各地政府借鑒。 查看文章

【展覽】「Sweeping Vistas」6 位藝術家的心中景致

於 JPS 畫廊舉辦的群展「Sweeping Vistas」,包含了六位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均於香港出生或居於香港,當世界有著翻天覆地的改變,他們所描繪的景致又是怎樣的? 查看文章

【合眾人之力】將廢棄橋改建成高架公園

倫敦正仿效巴黎及紐約的棄用鐵路建設改裝計劃,將市中心一段廢棄高架鐵路,改造成「空中公園」。經過居民、企業、政治家及捐助者 5 年來的規劃、設計及籌款,地方規劃當局終於準備批准肯頓高架公園(Camden Highline)的首階段工程。 查看文章

美國澤西市如何達到交通「零死亡」?

自大流行爆發以來,美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激增,例如新澤西州 2020 至 2021 年間的相關死亡人數就增加近 20%,其後下降不到 1%。但州內的澤西市自 2018 年起採納國際訂立的交通安全框架,率先推行「零願景」(Vision Zero)計劃,成功實現零交通死亡的目標,或可讓面臨交通安全危機的其他城市作為參考。 查看文章

曾詩敏:城市定向這回事

不知道大家對九龍城區有多熟悉,也不知道大家有多了解那一帶原來有不少古蹟。聖誕期間,我參加了一個定向活動,可以體驗一番,也透過運動認識自己並不陌生的地區。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