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1-
12.14
17:41
CUP  /  文化

救世軍:友「伴」同路人

在恆常的護老者慰問和探訪中,友「伴」大使由準備物資、規劃探訪路線等都一手包辦,所花的心神可不少,而令雅飛一直堅持陪伴護老者走過不平坦的漫長照顧之路的,大概正是一份使命感。

更多文章
書店們:白日之下

這次我們又再以電影為題目,這齣電影無論在敘事、題材、社會寫實和深度方面,都是相當傑出叫座的。電影以院舍性侵及虐待院舍老人作題材,雖根據多年前發生事件改編而成,但在今時今日仍具一定的威力。 電影名為「白日之下」,採取記者的角度,寓意這社會雖有很多黑暗的事情,但白日仍會到照到最黑暗的角落,最黯淡的現實亦有被報道、揭發,甚至被法律制裁的一日。以下節錄 3 本與電影主題相關的書籍,詳情可瀏覽有關網站,了解更多。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葉真中顯「失控的照護」 虛構類作品雖然有時需要改寫某一些事實,但情感上可能有虛構類作品更能鋪墊的地方。「白日之下」為大家帶出了院舍問題,可能很多人會問為何要放進院舍?為何不自己照顧? 這本是日本推理文學大賞得獎作「失控的照護」,暢銷作家葉真中顯以推理小說的形式,剖析照顧者的心態,是如何讓親愛的家人,變成殺人凶手?另外故事中也確切地描寫出一個家庭,在面對照顧工作時常見的困境與磨難。到底只有一名失智或殘疾的家庭成員,就已經可以令家庭墮入甚麼的情境?推薦這本「失控的照護」。 夕拾 X 閒社 Mellow Out:殷琦「當老而不死」 「人老咗,就係包袱。」 這是電影白日之下印象最深的一句對白。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必定會成為社會的負擔嗎?電影提及過,安老設施及資源不足,是因為整個社福制度出現了問題,然而問題一直沒有改善。可惜電影好像未能深入探討這部分。 本週夕拾 X 閒社向大家推薦殷琦的「當老而不死」。作者除了以前線安老服務工作者的角度寫下安老院的日常外,亦嘗試與外國不同例子作比較,提出香港安老政策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亦談及老人的權利問題。此書能讓大家透過更多不同角度了解安老這個議題。 我們終有一天會老去。希望可以藉著電影的熱潮,喚醒大家對香港安老問題的關注。 藝跡文化 Mi Spacium Culture:契訶夫「第六病房」 電影「白日之下」上映不久,它的影評好像不錯,適逢今期的題目是這部電影,更加快了店長們去觀看的慾望。看過之後,感覺是近來看過最好的港產片之一,基於真實社會悲劇下改編,還探討了現行社福甚至法律體制對弱勢社群的不公。比起同類探討法律的電影,不是只以口號式的吶喊(法律面前、窮人含 X)去招徠,其「無聲吶喊」更顯力量。 電影以多件老人院舍性侵案及虐待老人作為題材,包括 2016 年康橋之家院長涉嫌性侵院友、大半年內 6 人離奇死亡事件,以及 2015 年劍橋護老院虐待院友事件為題材。根據電影描述,長者居住的私營老人院環境惡劣,看護經常使用暴力對待無從反抗的長者和殘疾人士,店長便想起了契訶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的「第六病房」。 俄國劇作家契訶夫的這部長篇小說寫於 1892 年,雖然這作品已經在很久以前寫下,不過即使過了很久,這部小說仍然很值得閱讀。書中描寫一所瀰漫著污濁空氣的精神病院,與「白日之下」的老人院幾乎一樣:不人道的環境、惡劣伙食、粗暴的工作人員。精神病院和病室種種弊病的描寫,塑造了醫生安德烈與「瘋子病人」格羅莫夫這兩個知識分子的典型。書中主角對於「正常」與「不正常」、「病」和「痛苦」的討論、反應和行動,其實是透過整座精神病院放諸於當時的俄國。 以這種眼光去看待現今的香港社會,其實亦能令讀者產生諸多聯想。「白日之下」的老人院居住者,並非對自身處境無知,更多的是無可奈何的悲愴。 查看文章

每月探訪長者,有助他們延年益壽

近數十年,人們感覺孤獨的情況更為普遍。根據醫學雜誌 BMC Medicine 發表的最新研究,感覺孤獨的人,死亡率可能比其他年齡、性別、背景相同但擁有社交關係的人高出 39%。 查看文章

老齡化日本:認知障礙症員工的初體驗

在日本一家咖啡室,85 歲的侍應在門口熱情迎接客人,但當客人落單時,侍應顯得有點手忙腳亂,甚至送餐送錯給另一枱客人,也有客人入座後等了 16 分鐘才拿到一杯水,但完全沒人投訴或大驚小怪,因為這是一家聘請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咖啡室。這類咖啡室近年在日本盛行,作為一個安全空間,方便年老患者在店內與朋友互動,提高工作效率之餘,最重要的是感覺自己被需要。 查看文章

鹿兒島公寓,終結老人孤獨問題

人口老化帶來各種問題,其中一種是老人獨自生活、甚至在屋中孤獨死去。孤獨人人都會有,但也確實需要他人關懷。日本鹿兒島 6 層公寓 Nagaya Tower 就提供空間,讓非親非故的跨世代住客共同生活,排解孤獨。 查看文章

夏海安:淺淡加拿大安老服務 —— Nursing Home(下)

雖然說到 Nursing Home 的服務看似不錯,但不少 Nursing Home 的等候入住人數都多於病床數目,普通的院舍兩百多張床卻有六、七百人輪候,多倫多的華人院舍更是有數千人輪候數百床位,最新的輪候中位數已是 7 個月。這個輪候時間顯示,政府仍然有空間改善安老服務的質素。 查看文章

退休社區:印度地產新興市場

聯合國預計到 2050 年,在印度這個全球人口最多國家,65 歲以上長者所佔比例將增至 15%。但隨著數以百萬計的人出國工作和定居,他們的父母縱然有錢養老,身邊卻無親人照顧,退休社區便成可取之選。這類為銀髮族而設的屋苑正於印度蓬勃發展,數量在 3 年疫情間將近翻倍,即使存在隱憂,前景仍被看好。 查看文章

2050 年將達至全球 1.5 億人?失智症背後的政治問題

10 月 21日,英格蘭足球名宿卜比查爾頓(Sir Bobby Charlton)離世,多位體壇名人發文悼念;在 2020 年,當時年屆 83 歲的卜比查爾頓向外界宣佈患上失智症,其晚年一直與病魔纏鬥。近日台灣傳奇導演侯孝賢也傳出因失智症而退休,消息震撼影壇。到今天,專家對失智症仍然有很多不解的地方,而疾病除了是醫學,也跟政治有關,很多人因為資源和政策問題而耽誤病情。 查看文章

【愛在左右】老有所依動物村 給毛孩晚年一個家

老有所依動物村由洪生和洪太兩夫婦於 2015 年成立,希望讓被人遺棄的老狗可以有安享晚年的地方,免於流離失所或被人道毀滅。動物村目前有 22 隻狗和一隻貓,平均年齡高達 14 歲。即使兩度經歷超強颱風,其中一次動物村甚至被嚴重吹毀,令洪先生在意外中重傷,兩人照顧狗狗的心卻絲毫沒有動搖,反而令他們對生命的價值更有體會,更珍惜陪伴狗狗的時間。 查看文章

夏海安:淺淡加拿大安老服務 —— Nursing Home(上)

若果家中的兩老經濟條件有限,又想有安老服務,自然就需要考慮安老院,即 Nursing Home。雖然說是 Nursing Home,但提供的醫療服務規格一點也不低。 查看文章

健步足球:80 歲都可以踢的足球

足球比賽緊張刺激,要求選手上下半場共 90 分鐘作賽,每名足球員比賽期間,平均要跑動 11 公里左右,期間彼此身體有碰觸甚至受傷不在話下。高強度的足球比賽未必適合所有人,「健步足球」就能讓不同年齡層的愛好者,都能享受足球樂趣。 查看文章

夏海安:淺談加拿大安老服務 —— Retirement Home(下)

不少號稱退休城市的地方,只要有一兩間較有規模和名氣的醫院坐陣,對不少退休人士又更吸引了。小城市的生活節奏比大城市悠閒,同時精打細算的退休人士也明白,小城市各樣開支都便宜一點,退休後由大城市搬到小城市退休,也更有條件入住 Retirement Home。 查看文章

日本人獨自吃飯,食得更少

外國人到日本旅遊,有時會覺得日本食物分量較細,畢竟飲食文化和習慣不同,本地人眼中的正常餐食,對他國人來說或者未能飽腹。不過另一方面,日本人確實愈吃愈少,民眾人均卡路里攝取量從 2007 年的 1,911 卡路里,輕微下滑至 2017 年的 1,907 卡路里,原因可能與人口老化、獨居生活人數增加有關。 查看文章

夏海安:淺談加拿大安老服務 —— Retirement Home(上)

加拿大的長期安老服務,除了有醫護人員上門護理外,還有兩大類設施,分別是 Retirement Home 和 Nursing Home,兩者從財政上和照顧上都有顯著的分別,我早前特意預約參觀了一所還未正式入伙的 Retirement Home,借此跟大家分享見聞。 查看文章

時間銀行:建立新的社會及經濟秩序

印度愈來愈多長者,因子女離家自立或配偶離世而頓失依靠。當地非政府組織 Nirogi Bharat Foundation 最近引入「時間銀行」概念,鼓勵年輕人參與照顧獨居長者等社區活動,並將服務時數「儲存」起來,留待日後「提取」同樣的時間以換取其他服務;現時已募得超過 600 位志願者響應。 查看文章

【展覽】藝術不設限?學藝再玩?創意高齡?

當長者投入藝術世界,會否有更多可能?賽馬會「學藝再玩」創齡藝術計劃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主辦、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金齡薈推行,於年半前正式展開。計劃為期 3 年、以藝術作媒介,實踐創意高齡(Creative Aging)的社藝合作計劃。首階段為 7 組藝術家與 7 間安老單位、合共超過 100 位長者參與其中,現於 JCCAC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辦階段展覽。究竟甚麼是創意高齡?長者的藝術火花又會多具創意,甚或「鬼馬」? 查看文章

【展覽】生命故事交織下的「最好的時光」

慈善團體「時光」(Time Capsule)團隊於過去兩年訪問了過百位長者,把其生命故事紀錄下來,製作成生命故事冊,現於「最好的時光」展覽會中展出。在這裡,你可找到一代人的故事,及其編職出一個時代、一段歷史的縮影。 查看文章

人口老化下,日本的高齡孤食現象

「三代同堂、齊人開飯」,這種家庭模式在日本社會愈來愈罕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四口、分時用饍」,而當子女長大離家、另一半先逝或離異,獨居老人更變成與空氣進餐。有些長者或樂得清靜,很多人卻鬱鬱寡歡,甚至因此營養不良。為了解決「孤食」問題,不少民間機構積極為銀齡族尋找「飯腳」。 查看文章

【超級老人】現代生活有損大腦健康?

美國查普曼大學人類學和衛生經濟學教授 Hillard Kaplan,於 2014 至 19 年間跟醫生、生物化學家和人類學家組成流動團隊,到訪亞馬遜偏遠地區逾 100 個村莊收集原住民的健康數據,以找出非工業化的生活模式,會否對大腦退化帶來不同影響。 查看文章

退休保障制度:專制國家必行之道

打工仔退休後,自然會失去一大部分相對穩定的生計來源,很多都需要依賴個人積蓄和公私營退休金過活。退休保障制度之穩健,對普羅大眾的福祉至關重要。挪威奧斯陸大學政治學家 Carl Henrik Knutsen 和 Magnus Rasmussen 就在學術期刊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撰文,嘗試驗證退休金制度與專制國家的政治穩定,存在甚麼樣的關係。 查看文章

日本長者多,棄養寵物也多

長者飼養寵物,益處多但「手尾」也多。老人家本想找個伴或生存意義,令自己更健康、愉快地走人生最後一程,無奈因為疾病、體力衰退,甚至驟然離世,令他們的寵物被獨留在世。在高齡化的日本,這個現象尤為嚴重,有收容動物的組織表示,8 成遭人棄養的寵物,主人也是銀髮一族。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荷蘭設單車銀行,兒童、輟學青年和老人都得益

踏單車是荷蘭人生活的一部分,單車數目甚至比全國人口還多。但隨著通脹和能源開銷飆升,很多家庭再也負擔不起這種基本代步模式。多個單車銀行為此伸出援手,讓孩子們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車。荷蘭皇家旅遊者協會(ANWB)更成立計劃,修理及改裝廢棄的二手單車,讓其適合兒童騎行。 查看文章

【愛在左右】兔奴耗盡積蓄照顧 組義工隊為棄兔找新家

養兔仔多年的 Winky,深感香港對兔仔支援太少,因此在 2015 年成立「兔廬」。每次 Winky 外出拯救棄兔後,她或義工都會帶牠們看醫生,若身體狀況良好,便在專頁發帖文為牠們尋找新主人。不過,Winky 和另一位負責人阿 B 留意到在近年移民潮下,遺棄兔仔的個案亦正上升。棄兔漸多,不免令兩人工作量增加;兔仔的醫療費亦耗盡她們積蓄,身心承受巨大壓力。 查看文章

助人不能自助:照顧者壓力症候群

若果有人不幸遇上意外,受苦的不單單是當事人,還有當事人的至親,他們可能要充當照顧者的角色,長時間守候照料當事人。近年,愈來愈多心理學和公共衛生專家關注這班照顧者的身心健康,有學者就專門研究「照顧者壓力症候群」(caregiver stress syndrome),希望引起更多人關注。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大器超晚成的海報藝術家兄弟

4 年前,從事博物館及畫廊展覽工作的 Aviram Cohen,在紐約皇后區附近被商店和餐廳門外色彩繽紛、風格獨特的懷舊手繪海報所吸引,他希望創作者能為其妻的瑜伽及普拉提工作室繪製宣傳海報。最終,Cohen 找到 Cevallos 兄弟,他們已年屆 80,數十年來每天都在曼哈頓的公寓作畫,Cohen 於是為他們開設社交媒體帳戶,讓這對藝術家兄弟的作品自此紅遍紐約以至世界各地。 查看文章

60 歲想做 Influencer?泰國培訓計劃幫到你

當長者使用社交媒體再非新奇事,愈來愈多銀髮 Influencer 出現也是意料中事。不過因技術所限,長者要製作網上內容並非易事,有見及此,泰國政府推出計劃教授老年人網上技能,由大學生負責指導,藉此培養 60 歲以上的網絡紅人。 查看文章

在冰天雪地,與企鵝共度美好時光

隨著各地航空旅遊業開始恢復,英國一間慈善機構亦為旅人提供另類工作假期機會 —— 前往南極進行郵政、建築物維修等工作,並為長期科學研究觀察企鵝活動。雖然要面對極地艱苦的生活環境,但曾參與計劃的人指,這絕對是一趟值得嘗試的旅程。 查看文章

護瞳行動:住在我們隔壁的長者,誰去關顧他們的健康?

老齡化是許多國家和城市正面對的問題,香港也不例外。看到最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對長者造成的影響,就教人心酸不已。防患未然雖是老生常談,要執行時卻需要無比的遠見和毅力。 查看文章

夢碎以後:阿富汗青年的人道救援

塔利班重奪阿富汗政權,公共支出仰賴的外國資助中止,令當地深陷人道危機。870 萬人缺乏足夠糧食,全國半數人口急需援助保命。眼見國際社會的雪中送碳遲遲未到,一些阿富汗青年便「自食其力」,四處派發衣服及食物、提供醫療服務,甚至暗中為女孩授課。他們救人,卻也自救。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重新為超老齡化社會設想的桌上遊戲

在人口老齡化之下,未來大部份人口都難免會成為老年人及照顧者,並因此承受巨大壓力。日本地區老人支援組織有見及此,想出製作桌上遊戲「Community Coping」(コミュニティコーピング),以輕鬆手法教育大眾。玩家需要代入角色,然後助陷入困境的居民聯繫合適的專家,防止老齡化社區因缺乏支援而崩潰。 查看文章

八旬兒照料百歲母:美國的「老老相顧」現象

坐輪椅的是長者,推輪椅的也是長者。這種「老老相顧」現象,如今正在美國蔓延。統計顯示,65 歲或以上的照顧者持續增加,他們在理應退休享福的年紀,仍要照料久病伴侶,或比自己更老更弱的人瑞父母。本是出於愛與責任的行動,卻變成經濟、體力及心理重擔,甚至最終要「先行一步」。 查看文章

年齡歧視:在退休人士之間同樣常見?

近年,世代矛盾愈來愈深,中年人會標籤年輕人為「廢青」,年輕人又會以「廢老」還擊。這類型的年齡歧視(ageism)在職場上很常見,不過英國巴斯大學教育學家 Sam Carr 近日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表示,同樣的現象,在退休人士之間也很普遍。 查看文章

睡眠訓練減抑鬱

一夜難眠,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之餘,精神更形疲累,長此下去容易衍生出各類身心疾病。最近有一項研究臨床試驗就發現,受試者接受認知行為睡眠訓練,由專業治療師助他們改掉壞習慣,讓身心可以為一夜好眠做好準備,不僅能改善失眠問題,甚至有助預防老人患上抑鬱症。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99 歲的他,踩逾 3000 公里得亞軍

今年 9 月 6 日至 10 月 1 日,超過 5,000 名參賽者參加英國體育管理機構英國單車會支持舉辦的「長者單車世界錦標賽」(Road Worlds For Seniors),年屆 99 歲、居於華威郡一家養老院的 Kenneth Judd 勇奪銀牌。賽事今年已來到第五屆,專向長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開放,參與者只需踩著由挪威公司 Motitech 製造的單車機,便可與其他人一決高下。 查看文章

日本新燃料 —— 成人紙尿片

「就算一張廁紙、一條底褲,都有佢本身嘅用處。」廁紙、內褲如是,何況紙尿片。不過,用完的紙尿片,還有甚麼用處?日本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成人紙尿片銷量高於嬰兒紙尿片,產生的廢物每年以數萬公噸速度增長,「紐約時報」就報道,日本有市鎮選擇回收紙尿片,經處理後成為燃料。 查看文章

【長壽日本】老來一人,租屋難求

終身不嫁娶也好,喪偶或離婚也好,日本的單身長者正急劇增加,預計到 2025 年人數將達 751 萬。而據政府 2018 年度的調查,這類人士佔整體租戶的 3 分 1 之多。不過,他們也是最難租屋的一群,有個案更曾被逾 20 個房東拒絕,背後出於兩大隱憂 —— 既怕老人無租交,更怕老人孤獨死。人生的最後歸宿,哪裡能求?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大人的垃圾,由孩子收拾

疫下日本,不便三五成群聚在食肆,因而衍生出「路邊喝酒」的亂像,不只構成噪音及治安問題,往往還會留下一地垃圾,影響公眾衛生。望而氣憤的市民甚多,動手改善的人很少。神戶市就有一名 7 歲女孩,每逢週末,當那些大人宿醉未醒,她已隨父親走遍社區,把煙頭、空罐一一撿起。 查看文章

曾詩敏:發掘人生更多可能

確實,不要隨便認老;人生尚有太多可能。特別在運動的世界,可以的話,夢想和嘗試,在大部分時間而言都不會太遲。 查看文章

【心明大義】英國人留港 收集剩食派予無家者

James 兩年前成立了組織「綠色時刻」(Green Hour),每逢星期三、四、五,他和一班義工都會從連鎖麵包店收集剩食,並親自走訪社區,把這些麵包派發給無家者。 查看文章

【心明大義】眾「囚」書 逆轉「勝」

彭艾烈(Rizzy)6 年前曾犯事被判監 3 年 10 個月,在苦悶、資訊封閉的獄中生活,閱讀成為重要的消閒活動和精神寄託。期間,一位神父持續來探望,又送他哲學書,更改變了他的價值觀,更令他萌生出獄後幫助囚友的念頭。 查看文章

【愛在左右】你「想」家電 助弱勢社群配置床櫃

Bonnie 是一名家庭主婦,4 年前加入「建祝義工隊」,將二手家俬贈與有需要的人。她會安排搬運團隊將家俬「送上門」,提供送貨及組裝等一條龍服務。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