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1-
06.21
18:42
CUP  /  文化

Moyashi:關於侮辱與被侮辱

準確地理解自己有否被侮辱,需要一定的教養,除了對他者的文化與世界潮流有基本認識,也需要懂得自省,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否則滿身都是痛處弱點,三兩句下來又鬧出被害妄想的笑話。

更多文章
拿破崙很矮?誰說的

橫掃歐洲大陸的拿破崙,從繪畫作品到同名電影都是一個目光銳利、氣勢逼人的形象,只是 —— 似乎都有點矮。跟「矮男症候群」(short man syndrome)同義的「拿破崙情結」(Napoleon Complex),更是用來形容一些身材較矮小的人,以霸道及侵略行為來彌補身高不足。不過真正的拿破崙,又是否真的那麼矮? 查看文章

Moyashi:你不要跟我開玩笑

一名中國的脫口秀演員被指演出段子侮辱解放軍,所屬公司被政府禁止所有演出,兼罰款過千萬人民幣,似是回應有關事件,官媒大公文匯在微博上分享黃子華的演出,並引用「香港回歸是物歸原主」的言論。 查看文章

如何識別無能的領導層?

你有否遇過自負而無能的管理層,令辦公室士氣低落、員工不敢進言?倫敦大學學院及哥倫比亞大學商業心理學教授 Tomas Chamorro-Premuzic 指出,其實只要通過 9 條簡單問題,便可在面試階段推測候選人是否自負無能,從而做到真正任人唯才。 查看文章

自知之明:如何了解自己的真實個性?重要嗎?

你認識的自己跟別人眼中的你未必一致,哪個才準確?17 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開始關注內省;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研究自我認知哲學家 Mitchell Green 認為,此概念是現代西方哲學的獨特之處。然而,心理學家指出自我認知缺乏客觀標準,近年遂透過比較自我認知與他人評價來探討其真確性,以及認識自己是否能讓人活得更好。 查看文章

為甚麼有些人永不認錯?

人非聖賢,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犯錯,有時這些錯誤只是小事一樁,可是有些人會依然拒不認錯,我們翻開新聞就可以看到一些例子。 查看文章

我們為甚麼自欺欺人?

要令自己真心相信謊言,或者有悖常理 —— 一個人怎能持有互相矛盾的信念?但現實中自欺欺人十分普遍,有時更會因而得到利益,卻可能作出一些不道德行為而「問心無愧」。「預期效應」一書科學作家 David Robson 指,自欺欺人背後有眾多因素驅動,人們可以嘗試洞悉這種行為會否影響自己行事,免被自我感覺良好推進錯覺深淵。 查看文章

普京等領導人應學的事:謙虛、知所進退

知所進退,無論在職場、情場還是戰場上,也是一個人要學習及達到的境界。「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Henry Mance 直言,「在面對尷尬的失敗時,退出是真正的智慧,普京應學懂這一點」,並以美國歌手桃莉巴頓(Dolly Parton)為例,說明知所進退的重要。 查看文章

卸不下的心防,脫不下的口罩

過去兩年,口罩等同手機,出門缺一不可,但佩戴時的局促感,始終習慣不來,唯盼早日解放嘴巴。在日本,情況剛好相反。網民將此防疫用品比喻為「臉的內衣」,年青男女特別抗拒「除罩」,早前甚至有民調顯示,7 成人打算疫後繼續「半遮臉」。雖然比起健康理由,更多是心理作祟,但對於應否糾正過來,專家們各有看法。 查看文章

罵戰心理學:為甚麼人們吵架的時候,說話特別大聲?

隨著社會矛盾日深,在生活之中,也愈常遇到要和別人吵架的場合。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到,自己或者其他人吵架的時候,總會不自覺提高聲量。康奈爾大學組織行為學副教授 Vanessa Bohns 就在「華爾街日報」拆解箇中成因,背後關鍵很可能是:缺乏自信。 查看文章

劍獅子丸:出征四方,但敵不過自己

小粉紅此一數目眾多,頑強重要的物種,研究已有不少,但最近發現有關「人際關係受害者傾向」的心理研究,為解構小粉紅的玻璃心提供全新視角,再結合他們在奧運期間的千里出征現象,按圖索驥深入小粉紅如夢似幻的玻璃心世界。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