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学术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政治
选举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端传媒
/
时事
/
2021.12.11
4
:
01
大衛·哈維的學術生涯反思:我們是否在「反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
黄金
学术
1975年,哈維與巴黎相遇,並確立了自己此後的研究道路。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1.25
2
:
49
理大增設中史及中國文化必修科 校長回應國安課以未審結案件作犯法例子:呢啲叫學術自由
中国
学术自由
学术
文化
理大今日(25日)舉行 85 周年校慶啟動禮,理大校長滕錦光在典禮上表示,除了在必修科新增 3 小時的國安課程之外,下年亦會在同一必修開展中史及中國文化相關科目,但校方尚未公佈詳細教學內容。
ETtoday
/
时事
/
2021.11.15
3
:
15
逾70萬高端者可混打疫苗 柯文哲:學術上叫「白打了」
柯文哲
混打疫苗
学术
疫苗
指揮中心宣布施打高端疫苗者,若有就學等原因需出國,可混打國際認可的AZ、BNT或莫德納等疫苗,引發不少人批評,但接種高端疫苗的立委高嘉瑜認為是「賺到了」。台北市長柯文哲15日提到,本來想著有70萬多萬..
cnBeta
/
科技
/
2021.11.13
9
:
09
学生举报母校老师剽窃其科研成果申报专利 校方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
科研
专利
学生
在近500人的校友群里,孟玉朋被踢出了微信群聊,这源于一起针对母校老师的举报。“我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向学校提交了毕业设计作品和论文。没想到的是,今年我发现学校的老师在2017年剽窃了我的学术成果,并且申报了三项专利。”日前,湖北科技学院2015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孟玉朋向澎湃新闻表示。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1.01
3
:
52
期待與台北故宮合作 西九故宮館長:要平等、學術、專業、不涉政治
政治
学术
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明年 7 月開幕。上月底有台媒報道,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透露「一直與台北故宮有聯繫」,惟遭台灣國立故宮院長吳密察否認 (見另稿 )。
多维新闻
/
时事
/
2021.10.29
2
:
28
维科技|中国北斗导航学术平台《卫星导航》国际影响力为何急升
中国
卫星导航
卫星
学术
平台
科技
据中新网10月28日报道,中国卫星导航领域第一本英文学术期刊——《卫星导航》(Satellite Navigation,SANA)近日正式被国际知名的新兴资源引文索引数据库(ESCI)收录。
cnBeta
/
科技
/
2021.10.23
8
:
17
自然科学基金委揭学术乱象:一人用3个名字5套身份证申请项目
学术
10月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官网上公布了2021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第三批次),一个在“吴冀衍”“吴骥衍”“吴纪延”三个名字间横跳、篡改身份证号码违规申报基金项目的案例浮出水面。
CUP
/
文化
/
2021.10.07
18
:
50
要得諾貝爾獎,先要離日赴美?
日本
社会
全球暖化
学术
研究
诺贝尔
诺贝尔奖
资源
90 歲日裔學者真鍋淑郎榮獲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令日本在「獎排榜」繼續領先其他亞洲國家。新首相岸田文雄隨即發表賀詞,各大媒體亦爭相報道「日本人得獎」。但不少日人批評這全屬叨光,因為真鍋早就赴美留學及定居,甚至入籍美國。更有評論質疑,日本並非做研究的好地方,科學家若要有所成就,不出走不行。關於這一點,真鍋又是否認同?
中時新聞網
/
时事
/
2021.10.04
7
:
34
關於學術界最高殊榮諾貝爾獎 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情
学术
進入10月,也就是即將迎來一年一度諾貝爾獎頒獎。2021年諾貝爾獎(Nobel Prize)今(4)日揭開序幕,率先頒發生理學或醫學獎(或稱生醫獎),由兩位美國學者發現人類感知溫度與痛覺感測器的美國學
cnBeta
/
科学
/
2021.10.02
3
:
47
北京理工:研究生张某某滥用学术成果署名,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中国
研究
学术
“科研人员投稿论文疑似泄露并被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抄袭挪用”事件已有调查结论。9月30日,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关于对我校研究生张某某处分的情况通报》称,9月23日,校学术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工作组调查结果,经充分讨论,认定张某某“滥用学术成果署名”,属于“严重学术不端”,建议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10.01
22
:
31
稱不滿捐款人左右學術自由及人事任命 耶魯「大戰略」大師班總監辭職
学术自由
学术
自 2017 年起負責領導美國耶魯大學著名課程「大戰略」(Grand Strategy)的政治歷史學家蓋奇 (Beverly Gage) 請辭,為這個五星級大師班及耶魯投下震撼彈。
环球网
/
时事
/
2021.09.27
5
:
32
被中方制裁的英国“中国研究小组”又出坏招:对英中学术联系造册登记
中国
英国
研究
学术
【环球网报道】英国又开始折腾了。据英国《泰晤士报》27日报道,一些英国保守党人呼吁政府设立一本“末日审判书”式的登记册,以追踪中国对英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影响。他们以各种理由宣称英国大学应减少对中国留学生的依赖,并重新评估英中之间的学术联系。“末日审判书”指的是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及征服英格兰期间,对当地财产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
ETtoday
/
时事
/
2021.09.23
8
:
27
高虹安遭恩師「學術履歷除名」?翁達瑞揭3原因:在校時就被放生
学术
台灣民眾黨立委高虹安日前應「宅神」朱學恒之邀,在直播節目中與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合唱「塔綠班」之歌,引起各界熱議。美國大學教授翁達瑞就在臉書挖出高虹安自稱「學霸」一詞直言,自己都不敢自稱學霸,「她憑什麼接..
全现在
/
财经
/
2021.09.17
12
:
00
风险下的学术自由:面对以色列的暴行,真话使人类学变得更重要
以色列
人类
学术自由
学术
风险
介入的人类学要求我们要有“说真话的勇气”,敢于说出世界的真相。卢霍德的讲座将反思人类学科及其实践模式、女性主义对世俗化国际政治的介入,以及巴勒斯坦定居殖民主义的动力机制——对权力说真话的不同情感负荷。
全现在
/
财经
/
2021.09.04
16
:
00
陈恒、岳秀坤:中国在世界史研究的学术意识和文献意识非常薄弱丨燕京讲稿
中国
研究
学术
亚欧大陆是人类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理应成为书写历史的主体。历史解释就是一个公开的竞赛,看看谁能拿到冠军。每种世界史作为一个解释结构,各有理论上的起点以及期望达到的目标,不可避免地带有偏见。
全现在
/
财经
/
2021.08.23
16
:
00
江湖黑话、学术术语与网络流行语:语言的污染,还是隐秘的反抗?
学术
网络
年长者看不明的网络流行语,外行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各种“黑话”似乎是信息时代阻碍交流的最后障碍。嘲讽黑话成了乐事,批判黑话成了正义。但从古至今,黑话像野草般顽强,只因为这种语言自由是对权力的隐秘反抗。
全现在
/
财经
/
2021.08.12
15
:
00
燕声视频006 罗新谈“内亚性”: “内亚性”是在学术意义上回应“新清史””
学术
罗新想借“内亚性”和“新清史”在学术意义上对话,进而想证明历史连续性本身是变化而被建构出来的。
多维新闻
/
时事
/
2021.08.05
6
:
00
余英时逝世|学术理论影响深远 研究思想史超越前人局限
研究
学术
一代史学大师、中研院院士余英时8月1日在美国寓所睡梦中逝世,享耆寿91岁。余英时师从国学大师钱穆,有“中国史学泰斗”之称,其著作等身,观点往往突破前人局限。
CUP
/
文化
/
2021.06.25
18
:
48
26 年來,「刺針」如何漸漸失去公信?
社会
信任
学术
科学研究
论文
1823 年創刊的期刊「刺針」(Lancet),在醫學學術界享有權威地位,人們自然期望當中刊載的論文專業、可信。去年著書探討科學研究領域造假現象的蘇格蘭心理學家 Stuart Ritchie,最近就在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撰文質疑「刺針」失信。
CUP
/
文化
/
2021.06.08
18
:
47
現代統計學的優生學根源
社会
优生学
学术
政治
数据
科学
统计学
进化论
現代社會講求科學實證,在各個專業範疇,例如公共衛生、政策制訂,以至一般市場營銷,都需要大量統計學知識。然而,如何演繹統計數據可以是一個政治問題,美國應用數學家 Aubrey Clayton 就撰文回顧現代統計學的優生學根源。
前页
1
...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