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哲学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疫情
投资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能源
数据
联合国
媒体
接种
习近平
选举
协议
政治
冲突
警告
历史
普京
特朗普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CUP
/
文化
/
2023.12.29
17
:
50
新一年,我們該如何好好活著?
法国
哲学
思想
文学
经典
处世
我們正見證世界被極端意識形態拉扯撕裂,亂世中沒有人獨善其身,「如何好好活著」變成一道艱深課題。法國文藝復興時代散文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巨著「隨筆集」(Essais),便曾經為歷代知識分子提供精神寄託,即使是上世紀兩場大戰、文明淪喪,它仍是珍貴思想資源。究竟有甚麼讓他的文字深具感染力?他為我們留下甚麼忠告?
CUP
/
文化
/
2023.12.29
17
:
50
新一年,我們該如何好好活著?
法国
哲学
思想
文学
经典
处世
我們正見證世界被極端意識形態拉扯撕裂,亂世中沒有人獨善其身,「如何好好活著」變成一道艱深課題。法國文藝復興時代散文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巨著「隨筆集」(Essais),便曾經為歷代知識分子提供精神寄託,即使是上世紀兩場大戰、文明淪喪,它仍是珍貴思想資源。究竟有甚麼讓他的文字深具感染力?他為我們留下甚麼忠告?
CUP
/
文化
/
2023.12.29
17
:
50
新一年,我們該如何好好活著?
法国
哲学
思想
文学
经典
处世
我們正見證世界被極端意識形態拉扯撕裂,亂世中沒有人獨善其身,「如何好好活著」變成一道艱深課題。法國文藝復興時代散文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巨著「隨筆集」(Essais),便曾經為歷代知識分子提供精神寄託,即使是上世紀兩場大戰、文明淪喪,它仍是珍貴思想資源。究竟有甚麼讓他的文字深具感染力?他為我們留下甚麼忠告?
CUP
/
文化
/
2023.12.29
17
:
50
新一年,我們該如何好好活著?
法国
哲学
思想
文学
经典
处世
我們正見證世界被極端意識形態拉扯撕裂,亂世中沒有人獨善其身,「如何好好活著」變成一道艱深課題。法國文藝復興時代散文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巨著「隨筆集」(Essais),便曾經為歷代知識分子提供精神寄託,即使是上世紀兩場大戰、文明淪喪,它仍是珍貴思想資源。究竟有甚麼讓他的文字深具感染力?他為我們留下甚麼忠告?
CUP
/
文化
/
2023.12.27
17
:
46
阿茲特克哲學:培養美德是社會共同課題
墨西哥
伦理
哲学
历史
道德
阿兹特克
领袖
談到中美洲古文明阿茲特克(Aztec),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電腦遊戲「世紀帝國 II」,只知道其物質文明,不知道其精神遺產同樣豐盛。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副教授 Sebastian Purcell 研究發現,阿茲特克人沒有任何「聖人」的概念,他們深信培養美德不單靠個人修行,而是仰賴社會互相扶持才得以實踐。
CUP
/
文化
/
2023.11.03
18
:
50
超人類與反人文主義:人類時代落幕的兩種可能
哲学
书籍
末日
人工智能與人類世,是兩個人文學科熱門探討的課題,美國知名詩人兼文評家 Adam Kirsch 今年新書 The Revolt Against Humanity: Imagining a Future Without Us 指出,縱然兩個課題看似互不相干,但在某些思考上殊途同歸,部分知識份子正按此預見「人類統治時代即將結束」,甚至有人慶祝末日來臨。究竟這些激進主張從何而來?又如何改變我們對現狀與未來的思考?
CUP
/
文化
/
2023.09.18
18
:
41
書店們:無為而治
香港
哲学
新闻
管治
阅读
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似乎人最原始的本性都源於自然,無為而治,自能化民。但現代政府不管有沒有天災人禍,都唯法而治,當我們為爭取更舒適太平的生活而想出各種「辦法」時,結果卻愈來愈爛。也許我們是時候想想甚麼是「無為而治」。這次我們節錄了 3 本探討「無為而治」的書籍。
CUP
/
文化
/
2023.07.25
18
:
47
「小王子」源起:跨越撒哈拉沙漠的飛行員
哲学
小说
撒哈拉沙漠
文学
书籍
历史
飞行
聖艾舒比尼(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小王子」可說是 20 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不少讀者都曾沉醉於飛機師和小王子的對話,從而領悟出人生觀。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作專題報道,講述北非撒哈拉沙漠一條曾經高危的空郵航線,以及無數往返歐非的飛行員,如何啟發出書中世界。
CUP
/
文化
/
2023.06.08
18
:
47
在影像氾濫時代,回顧 20 世紀哲學的「語言學轉向」
哲学
唯心主义
思想
知识分子
语言
20 世紀西方哲學經歷「語言學轉向」後,語言被視為理解世界的根本,法國解構主義哲學家德里達(Jacques Derrida)甚至宣稱「文本以外無一物」。美國哲學家 Crispin Sartwell 卻在學術平台 Aeon 撰文分析,如今世界不再是由報章文字堆砌,而是影像氾濫。全新的經驗基礎,加上現實世界的苦難,更顯得語言學轉向的哲學脫節離地。
CUP
/
文化
/
2023.03.28
18
:
45
哲學家的風流韻事:是偷食抑或實踐?
法国
伴侣
哲学
哲学家
存在主义
关系
有哲學界 KOL 捲入背妻偷食醜聞,引起連番網絡討論。事實上,哲學界有外遇絕不稀奇,最著名有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與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他們是唇齒相依的終身伴侶,但各自發展出其他浪漫與性關係 —— 大前提是雙方都事先有協議共識。
CUP
/
文化
/
2022.12.05
17
:
42
Moyashi:「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 敗者們的劇場
日本
社会
三岛由纪夫
右翼
哲学
影评
政治
纪录片
语言
關於「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三島由紀夫 vs 東大全共闘 50 年目の真実),電影日文原名開宗明義,就是 1968 年,右翼文人三島由紀夫在東大駒場 900 號課室,與東大全共鬥的辯論紀錄片。
CUP
/
文化
/
2022.10.17
18
:
49
從「魔戒」作家筆下的奇蹟,思考亂世處世之道
哲学
希望
文学
末日
童话
绝望
逆境
魔戒
英國作家托爾金(J.R.R. Tolkien)創作名著「魔戒」前,曾經創造一個英文詞彙「Eucatastrophe」,解釋童話故事中逆轉劣勢的奇蹟。如今我們身逢亂世,有哲學家便借用這個近 80 年前的文學詞彙,解釋在黑暗中心存盼望的必要。
CUP
/
文化
/
2022.10.13
18
:
48
反思自然與人文的邊界:法國哲學大師拉圖爾逝世
法国
人类学
哲学家
学术
社会
科学
當代其中一位最重要的哲學家、人類學家拉圖爾(Bruno Latour)於 10 月 9 日逝世,享年 75 歲。他被認為是科學與技術研究的先驅,時常以跨學科的視角,顛覆人們對自然與人文邊界的想像,令學界以更批判的視野,介入氣候變化、生態災難的討論。
CUP
/
文化
/
2022.07.13
18
:
48
向古代犬儒大師學習,告別鬱悶循環
哲学
心理
犬儒
在亂世之中,要做一位善良而快樂的人很難。很多人因為對世界,對自身遭遇的不滿,變得愈來愈憤世嫉俗。這股怒火可能會形成一個鬱悶循環,令人否定一切事物,但又找不到具建設性的方法。我們有時會稱這些人為「犬儒」,但「犬儒主義」(cycnism)本來並不等同消極,哈佛商學院教授 Arthur Brooks 就在雜誌「大西洋」撰文,重新探索其本意。
CUP
/
文化
/
2022.01.21
17
:
49
普京思想入門:俄羅斯政治哲學家伊林
俄罗斯
哲学
政治
普京
法西斯
俄羅斯大軍集結烏克蘭邊境,國際仍看不透普京的盤算。事實上,要了解普京也不是毫無法子,上世紀初的俄羅斯哲學家伊林(Ivan Ilyin)可是其中入門 —— 他鄙視西方民主、提倡威權體制,相信俄羅斯有救贖使命。他曾經被蘇聯驅逐出境,如今卻經常被普京演說引用,成為克里姆林宮加持的官方哲學家。
联合报
/
社会
/
2022.01.05
6
:
07
AI重現大師遺作 《哲學》死而復生
哲学
人工智能
畢卡索、克林姆與林布蘭等藝術大師的遺作,將透過AI重出江湖!畫家克林姆風格轉折的關鍵作品《哲學》,在1945年被燒毀,僅存黑白照片,AI技術透過參考藝術史資料與相關作品...
CUP
/
文化
/
2021.12.17
17
:
45
經典再現:李小龍 X 利工民
香港
哲学
展览
李小龙
经典
衣服
铜像
近日,尖沙咀海旁的香港星光大道有一新氣象,李小龍銅像穿上了由利工民特製的純白線衫,重現電影中的造型,以慶祝李小龍的 81 歲壽辰。大會表示是次活動參考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地標 le Petit Julien(尿尿小童像)的更衣習俗,希望日後能與不同藝術家及設計師合作,為銅像及星光大道增添色彩;而特製的純白線衫亦別具意義,冀能展現出李小龍「如水無形」的哲學。
CUP
/
文化
/
2021.11.19
17
:
48
動物解放哲學大師:彼德辛格
社会
伦理
动物
哲学
权益
歧视
近日,香港漁護署大舉抓捕和獵殺野豬,令很多市民嘩然,香港野豬關注組就怒斥政府以麵包誘殺野豬,手段「全世界最卑劣」。推廣動物權益、講求城市與自然萬物共和,基本上已是發達地區的大勢所趨。要談論這一波思潮,就不能不提一位 20 世紀哲學大師、現任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CUP
/
文化
/
2021.10.25
18
:
43
鴻若遠:你搵到自己未?一場具哲學性的失蹤
初心
哲学
失踪
寻找
自我
今天的你,每日營營役役,到底是迷失於森林之中,還是酒醉了在尋找自我?不妨自問:「你搵到自己未?」
CUP
/
文化
/
2021.10.13
18
:
45
【香港文摘】跟哲學教授上一課老年與死亡哲學 —— 專訪張燦輝
哲学
死亡
老年
退休
很多香港人可能在第二階段很成功,但卻大半生都沒時間思考生而為人的問題。哲學不會告訴人做甚麼才是正確的,最重要是問自己一生裡為自己做過甚麼。很多人終其一生經歷過很多場他人賦予的考試,並因此而獲得成功感,但到了人生第三階段,當考試從生命退場時,要處理接下來的生命、把握做自己的最後機會,才是真正的考驗。
CUP
/
文化
/
2021.08.16
18
:
50
道德無用?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
伦理
哲学
思维
道德
倫理學是哲學的重要一環,由柏拉圖、康德,再到羅爾斯,很多偉大的哲學家都試圖探討出一套道德規範。多倫多大學榮休教授德索薩(Ronald de Sousa)曾經講授道德哲學多年,他近日在學術網站 Aeon,從根本地反思自己的專業,並提出 5 點理由,論證道德之無用。
CUP
/
文化
/
2021.07.09
18
:
50
探索佛學:輪迴轉世的政治哲學
佛学
佛教
哲学
智慧
正念
瑜伽
轮回
运动
提到佛學,很多都市人或會即時想起禪修、正念療法等概念。佛學經過現代化,甚至商業化改造,已經不單是一種宗教信仰,更加被包裝成健康、時尚的生活態度。普林斯頓大學講師 Avram Alpert 就在學術網站 Aeon 撰文,希望大眾能夠重新反思一個古老、看似不符合現代科學的概念「轉世」(Reincarnation),以及其背後的政治哲學含義。
CUP
/
文化
/
2021.07.02
18
:
50
憑一口氣,點一盞燈:我們該如何活出有價值人生?
精神健康
人生
哲学
心理
死亡
生命
生死
假設你知道自己死後 30 天,人類也會在末日浩劫中滅絕,你愛的人、珍視的文化、捍衛的價值通通沒有將來,這究竟會為你餘生帶來甚麼改變?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薛富勒(Samuel Scheffler)在著作「我們為何期待來生?」(Death and the Afterlife)帶讀者展開這場殘忍的思想實驗,結果會發現,我們人生的追求,其實牽繫於人類整體的未來;我們可能比自己所以為的,更著緊身份和核心價值的傳承,甚至會超越個人生死。
CUP
/
文化
/
2021.06.10
18
:
42
黃宣游:美學教育
哲学
教育
美
美学
在哲學層面,「美學」其實就是探討美為何(why)、如何美(how)以及甚麼美(what)。過去幾十年,我們的教育裡沒有數學,只有算術;更沒有美學,甚至幾乎沒有美術,剩下的只有美勞。可是,筆者和一眾友人卻不感到悲觀,事關美學並不限於教育制度內,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可從一事一物種感知到「美」,關鍵的是我們有沒有這個念。
CUP
/
文化
/
2021.06.02
18
:
46
聲音的哲學:在文字和圖像以外理解世界
哲学
学习
知识
联想
声音
听觉
视觉
认知
音乐
近年紙媒式微,年輕讀者也愈來愈不願看網上長文,KOL 短片等網絡影像成為重要的資訊媒介。另一方面,電台同樣沒落多時,但有趣地,音訊平台近年有復辟的勢頭,最受人關注的例子有 Podcast 播客,讓人走路和運動期間都可以增長知識。羅傑威廉士大學哲學教授 Christina Rawls 就在學術網站 Aeon 撰文,分享如何可以聲音認識世界。
前页
1
...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