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关于人类的最新新闻
热门标签
新冠疫情
疫苗
政府
拜登
经济
股票
欧盟
投资
疫情
市场
研究
外交
调查
苹果
特朗普
能源
数据
媒体
联合国
协议
冲突
政治
选举
习近平
历史
接种
警告
普京
人工智能
查看全部
VOA
/
时事
/
2021.10.11
23
:
41
专访文化人类学教授杨海英(1): 谈“文革”从未结束
人类
文化
专访
中国共产党已故的领袖毛泽东1966年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名义上已经在1976年结束,但文革在当今中国是一个所谓的超敏感话题。9月初,在中国官方媒体大量转发一篇文章令众多中国人担心中共当局又打算再来一次文革之际,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小报《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发文试图安抚公众。然而,胡在文章中回避明确提及“文革”。尽管中共控制下的中国媒体避免提及文革,但中国公众依然对文革卷土重来的前景忧心忡忡。
cnBeta
/
科学
/
2021.10.08
12
:
03
科学家正在研究可可是否可以更好地帮助人类抵御衰老
人类
科学家
研究
众所周知,可可含有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我们的细胞免受损害,食用可可是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抗衰老,这是科学家们想要明确回答的问题,他们正在600名60岁及以上的人的血液中寻找答案,这些人参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试验,评估可可补充剂和普通的多种维生素对降低心脏病、中风、癌症和其他疾病风险的影响。
cnBeta
/
动漫
/
2021.10.07
8
:
44
被举报后,威震天还会说出“愚蠢的人类”吗?
人类
威震天被举报了。当然,这里说的并不是动画《变形金刚》,或是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而是最近一段时间里,因为独特的“话痨”属性,而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的,北京环球影城里的威震天。如果你平时经常刷短视频,那么最近应该没少刷到过这位身患“社交牛逼症”的威震天,和游客互动时的搞笑场景。作为环球影城中的一名“打工人”,威震天日常的工作,就是站在舞台上,和前来游玩的游客们互动、合影。
cnBeta
/
科学
/
2021.10.06
23
:
01
科学家发明从干细胞生成人类软骨组织的新方法
人类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从干细胞生成人类软骨组织的新方法。这项技术可以为开发一种亟需的新疗法铺平道路,以治疗软骨损伤。
cnBeta
/
科学
/
2021.10.06
20
:
00
上演“世界末日”中一幕? NASA将进行一项新的“人类首次尝试”
NASA
人类
末日
北京时间10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即将上演“世界末日”大片的一幕。该机构决定启动一项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的任务,通过发射航天器撞击一颗小行星的卫星,利用撞击动能来改变小行星的方向和轨道。
世界新闻网
/
时事
/
2021.10.06
12
:
46
快看世界/俄女星上太空 将完成人类首部摄于太空电影
人类
太空
电影
俄罗斯太空公司Roscosmos已在周二将俄国女演员佩雷希尔德(Yulia Peresild)和导演希彭柯(Klim S...
早报
/
时事
/
2021.10.06
4
:
30
日本发现能传染人类的新病毒
日本
人类
病毒
(早报讯)据外媒报道,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此前未知的、可传染给人类的新病毒,该病毒可导致高达39度的高烧。截至目前,日本已有至少七人感染了这种病毒。
环球网
/
时事
/
2021.10.05
21
:
23
日本发现能传染人类新病毒:可致39度高烧 至少7人感染
日本
人类
感染
病毒
日本北海道(资料图)海外网10月6日电 据外媒报道,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此前未知的、可传染给人类的新病毒,该病毒可导致高达39度的高烧。截至目前,日本已有至少7人感染了这种病毒。
世界新闻网
/
时事
/
2021.10.05
13
:
16
诺贝尔物理学奖聚焦气候 凸显人类面临巨大威胁
人类
气候
诺贝尔奖今天颁发物理学奖,由日裔美籍学者真锅淑郎、德国科学家哈斯曼及意大利学者帕里西获奖,他们分别是两位气候专家及一位理...
联合报
/
时事
/
2021.10.05
11
:
17
諾貝爾物理學獎聚焦氣候 凸顯人類面臨巨大威脅
人类
气候
諾貝爾獎今天頒發物理學獎,由日裔美籍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及義大利學者帕里西獲獎,他們分別是兩位氣候專家及一位理...
联合报
/
时事
/
2021.10.05
11
:
05
諾貝爾物理獎 3學者讓人類更理解氣候變遷獲獎
人类
气候
諾貝爾物理獎5日公布,由日裔美籍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及義大利學者帕里西(G...
cnBeta
/
科学
/
2021.10.04
23
:
59
古代人类可能饲养过不会飞的大型鸟类 可以“切开任何捕食者”
人类
据外媒CNET报道,鸵鸟和鸸鹋是著名的大型非飞行鸟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熟悉鹤鸵(又称“食火鸡”),这是一种原产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的鸟类。鹤鸵可能具有攻击性,而且它们的每只脚都有一个尖锐爪子。但是这些缺点可能并没有阻止人们在18000年前孵化和饲养它们。现代,在新几内亚的一些地区,小鹤鸵被用来交易,这种做法可能有一些令人惊讶的早期历史渊源。
DW
/
时事
/
2021.10.05
18
:
00
人类首次: 俄罗斯摄制组进入太空拍故事片
俄罗斯
人类
太空
故事
本周二(10月5日),俄罗斯迈出历史性一步,将一名电影导演和一名女演员送上太空,力求超越美国,实现人类首次空间拍摄故事片。
ETtoday
/
时事
/
2021.10.04
5
:
12
打2劑疫苗可脫罩!柯文哲:培養風險管理 「人類不可能永遠戴口罩」
柯文哲
人类
口罩
风险
疫苗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提及,若已接種兩劑疫苗,繼續戴口罩幹什麼?引來毒物專家招名威批評「台北市死亡率全台第一」,柯文哲身為醫生卻不當一回事。柯文哲4日強調,人類不可能永遠戴口罩,應培養風險管理精神,否則從..
cnBeta
/
科学
/
2021.10.01
23
:
21
人工合成淀粉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吗?
人类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经过6年探索,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了淀粉分子的人工合成。这一结果于9月24日凌晨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人工淀粉的合成是一个典型的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如果这一研究结果能进入成熟的商业化生产,将对未来的农业领域,特别是粮食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且对全球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还可能加速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世界新闻网
/
时事
/
2021.09.30
15
:
10
研究:人类有望活到130岁 理论上寿命无限制
人类
研究
自古许多帝王显贵追求长生不死,人类寿命极限也是长期热议话题;最新研究显示,虽然几率微乎其微,但人可能得以活到至少130岁...
cnBeta
/
科学
/
2021.09.30
5
:
08
科学家利用病毒基因组序列开发AI 识别潜在感染人类的高危病毒
人工智能
人类
科学家
感染
病毒
据外媒报道,大多数新出现的人类传染病(如COVID-19)是人畜共患病--由源自其他动物物种的病毒引起。早期识别高危病毒可以改善研究和监测的优先次序。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Nardus Mollentze、Simon Babayan和Daniel Streicker于9月28日在《PLOS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利用病毒基因组的机器学习(一种人工智能)可以预测任何动物感染性病毒感染人类的可能性。
星岛日报
/
时事
/
2021.09.30
13
:
14
英研究:人類可能可以活到最少130歲
英国
人类
研究
長命百歲可能已不夠長壽。刊登於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透過分析超級人瑞(110歲或以上)和半超級人瑞(105歲或以上)的新資料,顯示人類可能可以活到至少130歲,甚至在本世紀內可以見證到,並推斷「人類的壽命沒有限制」。
rfi
/
时事
/
2021.09.29
13
:
02
新研究:人类有望活到130岁 理论上寿命无限制
人类
研究
(法新社东京29日电) 自古许多帝王显贵追求长生不死,人类寿命极限也是长期热议话题;最新研究显示,虽然机率微乎其微,但人可能得以活到至少130岁,并推断「人类的寿命没有限制」。
联合报
/
趣闻
/
2021.09.29
10
:
17
研究:人類有望活到130歲 理論上壽命無限制
人类
研究
自古許多帝王顯貴追求長生不死,人類壽命極限也是長期熱議話題;最新研究顯示,雖然機率微乎其微,但人可能得以活到至少130歲...
cnBeta
/
科学
/
2021.09.29
6
:
21
实验发现火星上有可能出现电火花 但对人类探测活动影响不大
人类
火星
俄勒冈大学实验室在类似火星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表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小火花可能由摩擦引发。俄勒冈大学的研究人员说,由干燥的火星尘埃颗粒相互接触引起的摩擦可能会在火星表面和大气中产生放电现象。然而,这种火花可能很小,对未来前往红色星球的机器人或人类任务构成的危险很小,他们在《Icarus》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报告说。
cnBeta
/
科学
/
2021.09.27
11
:
35
美国宇航局正在测试SLS火箭 用于最终让人类重返月球
美国
人类
月球
火箭
SLS是美国宇航局极其庞大的太空发射系火箭。这是美国宇航局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强大的火箭。SLS正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组装,它最终将被用于发射无人驾驶的阿特米斯1号任务,将猎户座飞船送入月球周围。
engadget
/
科技
/
2021.09.27
6
:
21
三星想要把人类大脑神经元结构「复制粘贴」成 3D 芯片网络
三星
人类
芯片
大脑
网络
根据最新发布在 Nature 上的论文来看,三星跟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似乎找到了更好的类大脑芯片开发方法,那就是借鉴人类大脑原有的结构。在论文中他们提出了一套方案,希望将大脑的神经元线路图「复制粘贴」成 3D 神经型态芯片网络。该方法需要依靠纳米电极阵列进入大量的神经元,以此来记录神经元的链接位置和这些连接的强度。这些数据可以被「复制」然后「粘贴」由固态存储组成的 3D 网络,所用的组件可以是现成的闪存或是可变电阻式内存这样的尖端产品。
cnBeta
/
科学
/
2021.09.27
5
:
01
远离人类干扰:研究表明福岛野生动物种群恢复良好
日本
人类
动物
研究
野生动物
针对日本福岛核电站周围生物多样性的一项研究表明,在 2011 年 3 月的海啸袭击引发了核事故十年后,至少当地的野生动物已经恢复了蓬勃的生机。作为世上唯二的“7 级”核事故,人们普遍将日本政企的灾后行动与切尔诺贝利相比较,并且得出了让人相当感慨的结论。
早报
/
时事
/
2021.09.27
20
:
22
冠病导致人类预期寿命录得二战以来最大降幅
新冠疫情
人类
(早报讯)牛津大学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冠病大流行导致2020年人类预期寿命录得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降幅,其中以美国男性的预期寿命降幅最大。
cnBeta
/
科学
/
2021.09.25
23
:
19
五个你可能不知道的人类物种:“霍比特人”身高只有90厘米
人类
身高
北京时间9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早已习惯了自己是地球上唯一的人类物种,但纵观我们的进化史,就在不久之前,还有多种不同的人类盘踞在不同的地形之上。旧石器时代的环境充满变数,各个人类种群一直在四处迁移,与彼此互动,有时甚至会进行混种繁殖。随着考古技术越来越发达,如今我们可以在“观察”这些人类种群的生活时,发现更多的细微差别。旧石器时代也变得越来越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而不是博物馆中凝固不动的布景。
cnBeta
/
科技
/
2021.09.25
23
:
14
2021“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揭晓:改变人类对大脑的认识
人类
大脑
拉斯克奖是医学界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自 1946 年起颁发,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拉斯克奖的三个奖项的的获奖者将分享 25 万美元的奖金。由于新冠疫情,2020 年拉斯克奖停发。
cnBeta
/
科学
/
2021.09.25
21
:
52
研究:化石脚印证明早期人类在大约23000年前抵达北美
北美
人类
研究
据外媒CNET报道,2009年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国家公园发现的化石脚印现在证明了早期人类在大约23000年前抵达北美。最近对被困在化石中的种子的分析帮助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确定了这些脚印的日期,这可能有助于证明人类第一次到达美洲的时间。本周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解释了这项分析。
立場新聞
/
时事
/
2021.09.25
4
:
30
雄性海馬孵卵囊發育與功能 與人類胎盤類似
人类
海馬是其中一種最奇怪的魚類,亦是唯一一種由雄性而非雌性經歷懷孕和分娩的動物。最新刊於《胎盤》的研究發現,雄性海馬最多可容納 1,000 隻小海馬的孵卵囊發育和功能均類似於人類胎盤。
cnBeta
/
科技
/
2021.09.25
2
:
33
张伯礼:病毒与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共存
人类
未来
病毒
9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院长张伯礼在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年度主题的中关村论坛上表示,大家关注的德尔塔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耐热性强,潜伏期短,转阴时间长,致病性强,病毒载量高,重症率高,并可能存在免疫逃逸。张伯礼表示,目前我国基本摸索出一套针对德尔塔病毒的治疗办法,且疫苗依然有效,民众应接着(继续)注射。
环球网
/
时事
/
2021.09.24
19
:
03
距今1.2万年 土耳其卡拉汉山丘史前人类遗迹首次对外亮相
土耳其
人类
当地时间9月24日,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卡拉汉山丘史前遗迹首次正式对外亮相。卡拉汉山丘为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迹,距今将近12000年历史。考古学家表示,这一遗迹或是去年以来史前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rfi
/
时事
/
2021.09.24
10
:
02
2.3万年前美洲最古老人类足迹出土 再次改写历史
人类
历史
(法新社洛杉矶24日电) 科学家在美国发现一批可追溯至约2万3000年前的脚印化石,意味人类早在最后一个冰河时期结束前就已定居北美,这项发现也将人类移居美洲大陆的时期再往回推了数千年。
星岛日报
/
时事
/
2021.09.24
4
:
25
研究證實人類2.3萬年前已抵達美洲 比原本學界所知早1萬年
北美
美国
墨西哥
人类
研究
美國研究人員周四宣布,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古人類足印化石,顯示早期人類在大約2.3萬年前已經在北美洲生活和活動,比科學家原本所想的更早。有留意研究的考古學家表示結果是重要突破,可能改寫有關美洲的考古歷史。2009年,新墨西哥州白沙國家公園乾涸的湖床被發現有許多足印化石。考古學家之後陸續在園內3,200公頃範圍,發現數千個腳印化石。美國地質勘探局在化石的土層中發現古代水生植物種子,確定這些足印可追溯至2.1萬至2.3萬年前。
世界新闻网
/
时事
/
2021.09.23
12
:
25
别把地球当玩具 英国首相吁人类长大对抗气候变迁
英国
人类
气候
地球
英国首相强生在纽约联合国大会表示,11月于苏格兰格拉斯哥(Glasgow)登场的联合国气候高峰会是人类的最后机会,呼吁人...
星岛日报
/
时事
/
2021.09.24
12
:
20
籲人類要長大對抗氣候變化 約翰遜:別把地球當玩具
英国
人类
气候
地球
英國首相約翰遜在紐約聯合國大會表示,11月於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是人類的最後機會,呼籲人類要「長大」,應對氣候變化。他促請世界減少碳排放,稱人類不要將地球當成「堅不可摧的玩具」,並警告氣候變化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約翰遜在聯合國大會中說,人類將把地球變得實際上不宜居住,並告訴世界各國領導人,人類不能再像青少年飲酒作樂,必須「長大」應對氣候變遷。
cnBeta
/
科学
/
2021.09.23
11
:
42
研究人员发现跳跃基因可能抹去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尾巴
人类
研究
从老鼠到猴子的哺乳动物都有尾巴。但是人类和我们的表亲类人猿却没有尾巴。现在,研究人员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简单的遗传变化,一个流动的DNA片段跃入了一个新的染色体家族,并改变了类人猿如何制造一个关键的发育蛋白。这一发现还表明,这一基因转变带来了不太明显但更危险的影响,即出生脊髓缺陷的风险更高。
rfi
/
时事
/
2021.09.23
11
:
32
别把地球当玩具 英国首相吁人类长大对抗气候变迁
英国
人类
气候
地球
(法新社纽约联合国总部23日电) 英国首相强生在纽约联合国大会表示,11月于苏格兰格拉斯哥(Glasgow)登场的联合国气候高峰会是人类的最后机会,呼吁人类「长大」应对气候变迁。
环球网
/
时事
/
2021.09.23
7
:
19
约翰逊: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将是“人类的转折点”
联合国
人类
气候
当地时间2021年9月22日,美国纽约,第76届联合国大会期间,英国首相约翰逊发表讲话。 人民视觉 图
cnBeta
/
科技
/
2021.09.23
2
:
27
有翼芯片:人类有史以来最小的飞行结构,只有一粒沙那么大
人类
芯片
据外媒报道,西北大学的工程师为电子微芯片增加了一种新的能力:飞行。据了解,这种微芯片大概只有一粒沙子大小,另外它没有马达。相反,它在风中捕获飞行--很像枫树的螺旋桨种子--并像直升机一样在空中向地面旋转。
cnBeta
/
科技
/
2021.09.22
19
:
37
法国两名修道士烧5G基站被捕 声称“摧毁它们是为了人类福祉”
法国
人类
5G
法国BFM电视台22日报道称,该国罗纳省两名天主教修道士因恶意破坏5G天线基站被起诉。据悉,14日晚,两人在里昂市西北部郊区放火焚烧了一座5G天线基站,造成部分损失。第二天晚上,两人再次计划焚烧另一座天线基站,不过被法国宪兵当场逮捕。
cnBeta
/
科技
/
2021.09.22
6
:
39
Windows 11反人类设计要改了?任务栏重磅功能或回归
人类
Windows 11
Windows
设计
我们知道Windows 11重新设计了系统UI以及很多功能,例如开始菜单被放到了任务栏的中央,而Windows 11的任务栏也是重新使用XAML编写的。然而,这个任务栏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用户发现无法直接将文件、应用程序、快捷方式拖动到任务栏并固定,而这在此前的Windows系统中是可以做到的。
cnBeta
/
科技
/
2021.09.19
19
:
42
“人类可读的网站信息”功能也将来到Google Chrome浏览器
谷歌
人类
浏览器
Chrome
两周前我们报道了微软的Edge浏览器正在开发可供人类阅读的网站信息。现在,在Google的Chrome浏览器中也出现了相同功能的测试标记。它是由chrome://flags中一个新的关于这个网站("About this site")的标记掌管启用的。
cnBeta
/
科学
/
2021.09.18
20
:
49
考古发现40万年前古代人类已利用大象骨头制作各种工具
人类
大象
古代人类可以利用大象的骨头制作出一些工具。最新一项考古研究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考古学家 Paola Villa 和她的同事,对意大利一个有大量大象死亡的地点进行挖掘考古,并发现了这些人工制作的工具。
cnBeta
/
科学
/
2021.09.18
2
:
17
科学家研究蝙蝠如何抵御新冠病毒 或找到人类防治COVID-19新方法
新冠疫情
人类
科学家
研究
病毒
在近日发表于《科学免疫学》(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中,由莫纳什大学儿科系与哈德逊医学研究所的 Marcel Nold 教授和 Claudia Nold 副教授带领的一支中澳研究团队,探讨了如何参考蝙蝠对 SARS-CoV-2 的反应、来找寻人类应对 COVID-19 的新疗法。
全现在
/
财经
/
2021.09.17
12
:
00
风险下的学术自由:面对以色列的暴行,真话使人类学变得更重要
以色列
人类
学术自由
学术
风险
介入的人类学要求我们要有“说真话的勇气”,敢于说出世界的真相。卢霍德的讲座将反思人类学科及其实践模式、女性主义对世俗化国际政治的介入,以及巴勒斯坦定居殖民主义的动力机制——对权力说真话的不同情感负荷。
环球网
/
时事
/
2021.09.17
7
:
02
新华全媒丨上合组织:维护地区稳定繁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
今年是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20年来,上合组织坚定弘扬“上海精神 ”,成功走出一条符合地区实际、契合各方需求的合作之路,成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促进发展繁荣的重要建设性力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进行了重要的实践探索。
星洲网
/
时事
/
2021.09.15
21
:
22
专家:疫情结束前 几乎全人类将染疫或曾接种
新冠疫情
人类
接种
疫苗
全球目前仍有数十亿人尚未接种疫苗,而随着各国经济重新开放,可预见未来数月好些场所将暴发更多疫情。...
环球网
/
时事
/
2021.09.15
5
:
21
外交部:中方愿同阿拉伯国家一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人类
外交
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昨天,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举行了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请介绍这次会议的情况?如何评价这次会议?
星岛日报
/
时事
/
2021.09.15
4
:
16
紅毛猩猩淪人類性奴被虐6年 獲救多年仍難回正常生活
印尼
人类
印尼婆羅洲一隻紅毛猩猩「波妮」(Pony)從小被迫與媽媽分開,被鄉民當妓女,成為人類的性奴,不但成洩慾工具,還受到性奴般的虐待,被人類剃光毛,還幫波妮化妝,導致身上長瘡潰爛,當了性奴長達6年,直到2003年才被救出,如今事隔18年,牠仍無法正常生活。飼主不但把波妮全身的毛剃光,還幫牠化妝,教導性愛技巧。隨後波妮便在棕梠園內展開了6年被性虐的生活。
VOA
/
时事
/
2021.09.15
18
:
38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不成?中国在国际发展上仍落后其他大国
中国
人类
根据华盛顿智库的一份最新报告,尽管中国在国际发展上有大规模的投入,尤其是在非洲的投资以及“一带一路”项目,但是中国在全球发展方面的表现仍远落后于美国及其他世界大国。专家表示,透明度不足和中国要求援助项目需由中国承包商来做,都阻碍了中国国际发展的效率。
环球网
/
时事
/
2021.09.12
4
:
36
【地评线】中安时评:用好金砖合作“金钥匙”,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人类
未来
9月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金砖合作 应对共同挑战》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提出深化金砖合作的五点倡议,并指出金砖国家要展现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nBeta
/
科学
/
2021.09.09
20
:
28
NASA宣布明年“人类探索漫游车挑战赛”的细节 学生团队现可报名
NASA
人类
学生
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近日宣布了其下一次“人类探索漫游车挑战赛”( Human Exploration Rover Challenge)的细节。该比赛的注册现在对美国的学生团队开放,给未来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机会,建造他们自己的轻型漫游车,并展示其对探索其他世界的适用性。一些团队可能会为他们的工作赢得奖项。
VOA
/
时事
/
2021.09.09
6
:
40
《文革受难者》作者王友琴专访:反人类的红卫兵运动不容重演
文革受难者
人类
专访
上周,一篇题为“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的网文罕见地获得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共党媒和数十家官方媒体转载,轰动整个中国舆论场。众多评论人士把最初发表在微信公众号的这篇署名李光满的文章视为发动“二次文革”的一个明确信号。在此背景下,美国之音采访了芝加哥大学的王友琴教授,她是在中国大陆遭到查禁的《文革受难者》一书的作者。这次专访谈及了在1966年北京“红八月”中第一位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卞仲云、其丈夫55年后抱憾而终,也谈及刘少奇等其他受难者之死以及少年习近平也曾挨打受虐等情况。
VOA
/
时事
/
2021.09.09
6
:
15
《文革受难者》作者王友琴专访:反人类的红卫兵运动不容重演(续)
文革受难者
人类
专访
9月9日是已故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去世45周年,北京官方沉默以对,但大批活跃的“毛粉”在线上线下发文或举行文艺活动以示纪念,而经历文革迫害的人们则看法不同。几天前,美国之音采访了《文革受难者》一书的作者、芝加哥大学的王友琴教授,谈文革灾难的惨烈和历史的教训。
CUP
/
文化
/
2021.09.09
18
:
48
「色情報復」:緬甸軍政府鎮壓示威者的工具
缅甸
社会
反人类
女性
打压
抗争
军事政变
2021 年 2 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解散民選政府,扣押昂山素姬等政要,事件令全球嘩然。到今天,很多緬甸人民依然無懼打壓,與地方軍閥合作,反抗軍政府。而另一邊廂,軍政府的鎮壓行動無所不用其極,除了血腥抓捕,還有各式各樣文宣戰,更用上「色情報復」(Revenge porn),以侮辱和污名化女性抗爭者。
半岛
/
时事
/
2021.09.08
5
:
01
对气候变化的左翼解读:是资本主义而不是人类点燃了地球
人类
气候
地球
左翼
根据美国雅各宾杂志的说法,并非所有人都对当代的气候混乱负有同等的责任,而将富裕群体和权势群体当作主要的责任人,是阻止进一步破坏的关键。
cnBeta
/
科技
/
2021.09.06
10
:
06
“人类高质量男性”自曝硕士是买的 初衷是征婚
人类
硕士
凭借油头粉面、怪异的拍照姿势发布“人类高质量男性求偶视频”而迅速走红的徐勤根,由于试图通过粉丝群提供金融领域的付费服务、采访收费等,被批吃香难看(视频)。据媒体报道,日前,徐勤根接受采访时对近段时间的非议作出了回应,表示初衷其实就是想通过互联网征婚,但是没想到大家会对“人类高质量男性”这个词这么感兴趣。
cnBeta
/
科学
/
2021.09.05
19
:
22
人类胚胎从头到尾轴线发育的触发器被发现
人类
孕期第二周是胚胎发育的关键阶段,即胚胎产生。这一时期的发育失败是导致早期妊娠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英国体外受精诊所自愿捐赠的剩余人类胚胎,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广泛地研究了植入前时期,即发育中的胚胎在受精后第七天植入母亲子宫之前的时期。然而,人们对人类胚胎植入后的发展知之甚少,因为胚胎在这个时候变得无法研究。
CUP
/
科技
/
2021.09.06
18
:
43
鄭立:鐵甲威龍 —— 立法者就是程式員,憲章就是一種電腦程式
人工智能
人性
人类
执法
机器
法治
立法
电影
「機器執法」正是貫穿「鐵甲威龍」系列的其中一個主題。不偏不倚、不帶感情私欲地執行規條的機器,才是最理想的執法者,才是法治的完美化身。但系列中黑暗而血腥的故事,卻不斷警示我們「法治」的機器本質。
星岛日报
/
时事
/
2021.09.06
17
:
30
美法院拒AI申專利 資格僅「留給人類」
美国
人工智能
人类
专利
法院
(星島日報報道)美國一名法官裁決,人工智能(AI)不能因其創作而獲得專利權,這種權利「只保留給人類」。不過,早前澳洲與南非法院都裁定,這個AI系統可以擁有專利權。 美國專利局早前拒絕一個稱為DABUS的「創作力機器」專利申請,這項決定隨後獲得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布林克馬的支持。布林克馬上周四在裁決書中說,法律僅允許「個人」擁有專利,人類才屬於「個人」,機器不算。一旦時機來臨,將由國會決定如何擴大專利法的適用範圍。
前页
1
...
8
9
10
11
1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