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10NEWS
最新科学新闻
全部新闻类别
时事新闻
科技新闻
财经新闻
文化新闻
科学新闻
社会新闻
趣闻新闻
游戏新闻
影视新闻
动漫新闻
音乐新闻
cnBeta
/
2021.07.29
19
:
30
Delta病毒严重升级:拜登要求联邦雇员要么接种新冠疫苗,要么接受定期检测
拜登
新冠疫情
疫苗
Delta变种
美国总统拜登近日表示,他将要求联邦工作人员证明已经接种新冠病毒19型疫苗,或戴上口罩并接受频繁的冠状病毒检测,因为这种高度传染性的Delt变异病毒正在病例激增。这些规定将覆盖数百万联邦雇员,拜登还要求他的团队采取措施,将类似标准应用于所有联邦雇员,并鼓励私营部门雇主采用同样的方法。
cnBeta
/
2021.07.29
19
:
23
俄罗斯“科学”号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俄罗斯
空间站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29日,俄罗斯“科学”号多功能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此次对接也是11年来俄罗斯实验舱首次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据此前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布的消息,对接后该实验舱将改善和提升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科研条件,为一系列基础科学领域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cnBeta
/
2021.07.29
12
:
20
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欧洲强烈风暴发生率大幅增加
欧洲
研究
气候
纽卡斯尔大学和英国气象局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整个欧洲强烈风暴大幅增加。气候专家研究发现,在欧洲地区,未来缓慢移动强烈暴雨发生率将显著增加。科学家们估计,到本世纪末,这些缓慢移动的风暴在陆地上的发生频率可能会增加14倍。
cnBeta
/
2021.07.29
6
:
12
天体物理学家探测到来自黑洞背后产生于耀斑的光线
黑洞
天体物理
天体
斯坦福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报告了首次探测到来自黑洞背后的光,对光的探测实现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预言。研究人员观察到一系列明亮的X射线耀斑,这并不奇怪。但出乎意料的是,望远镜记录到了更多的X射线闪光,这些闪光比最初观察到的明亮耀斑更小、更晚,而且 "颜色 "不同。
cnBeta
/
2021.07.29
4
:
51
大熊猫“美茜”产仔:新生大熊猫宝宝体重249克
熊猫
体重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28日晚对外发布消息称,该中心大熊猫“美茜”于7月27日上午11时48分在卧龙核桃坪基地产下一只幼仔。产后母幼平安,状态稳定。
cnBeta
/
2021.07.29
4
:
49
Energy Dome研制二氧化碳电池满足电网规模的储能需求
意大利的 Energy Dome 表示,公司研制的“二氧化碳电池”能提供快速响应、廉价的电网规模,其储能成本不到锂电池的一半。这是为替换或补充锂“大电池”装置而提出的众多解决方案之一,这些装置旨在在电网不使用时吸收多余的能量,然后在需要时将其反馈回来。
cnBeta
/
2021.07.29
4
:
38
研究称美国政府的补贴提高了新油气田的预期利润
美国
研究
据外媒报道,日前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研究院(SEI)和Earth Track, Inc. 研究了16项补贴和环境监管豁免,提供了关于政府补贴将如何影响未来十年新气田投资决策的首批估计。他们的结果于今天(2021年7月29日)发表在IOP出版的杂志《环境研究快报》上。
cnBeta
/
2021.07.29
4
:
21
科学家追踪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的起源 确定其是“黑暗原始小行星”
科学家
恐龙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引发了大规模的灭绝,甚至使恐龙灭绝。现在,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的科学家们说,他们已经追溯到这个“罪魁祸首”的起源,确定它是一颗“黑暗原始小行星”。
cnBeta
/
2021.07.29
4
:
13
模拟研究揭示了终结恐龙时代的撞击物的来源线索
研究
恐龙
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的一支团队,刚刚在 Science Direct 期刊上展示了其对主小行星带的进化模拟。结果发现,终结恐龙时代的那个撞击物,很可能来自主小行星带的外半部分。研究还发现,来自这里的发生几率,也是以往所知的 10 倍。
cnBeta
/
2021.07.29
4
:
03
纳米结构可以记录超高强度激光脉冲产生的高次谐波
据外媒报道,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能将激光脉冲转换为高次谐波频谱的纳米结构,这为高分辨率成像和研究阿托秒尺度上的物理过程的新科学工具铺平了道路。长期以来,高次谐波频谱一直被用于将脉冲激光中的光子合并成一个能量更高的超短光子并产生用于各种科学目的的极端紫外线和X射线。
cnBeta
/
2021.07.29
3
:
51
面临“降级”危机:是什么在威胁澳大利亚大堡礁?
澳大利亚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大堡礁是世界最为著名的自然奇迹之一,也是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然而近来,多次大规模珊瑚白化及其它问题加剧了其环境恶化。大堡礁还险些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目录》。
cnBeta
/
2021.07.28
20
:
51
科学家认为对抗SARS-CoV-2病毒的鼻内疫苗有诸多优势
科学家
疫苗
新冠疫情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免疫学家Fran Lund博士和Troy Randall博士在《科学》杂志的一篇观点文章中写道,有许多理由表明,针对SARS-CoV-2病毒的鼻内疫苗将有助于对抗COVID-19感染。
cnBeta
/
2021.07.28
20
:
39
杰夫·贝佐斯2000年接受采访时大谈太空梦想的视频再现网络
太空
据外媒报道,杰夫·贝佐斯在建造自己的太空火箭之前很久就想成为太空亿万富翁。本月,这位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乘坐蓝色起源(Blue Origin)宇宙飞船成功完成了亚轨道旅行。现在,贝佐斯于2000年在参加Charlie Rose采访节目的视频再度在网络传播开来,期间,贝佐斯大谈了自己的太空梦想。
cnBeta
/
2021.07.28
20
:
23
GLAM:从太空追踪粮食生产的系统
太空
据外媒报道,尽管美国农业部监测全球农作物已近一个世纪,但卫星可以“看到”植被变绿的发现为粮食安全的农业监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GLAM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跟美国农业部和国际生产评估司合作开发的,它用来帮助各国政府评估是否有足够的基本粮食作物来养活他们的人口,同时也为国际粮食援助组织提供一种工具来预测哪里可能发生粮食短缺。
cnBeta
/
2021.07.28
20
:
22
宇航员拍摄到废弃Pirs模块脱离国际空间站的过程
空间站
据外媒CNET报道,国际空间站即将迎来一个新模块舱,即俄罗斯制造的Nauka(科学号)实验室。但首先,它必须处理掉一个已经有20年历史、不再需要的模块。这个旧模块在地球大气层中烧毁时得到了“壮观的欢送”。
cnBeta
/
2021.07.28
10
:
57
六问太空商业旅行:费用高 污染大 真的安全吗?
太空
美国媒体Vox Recode采访多位相关专家,从六个方面解读商业太空旅行受富豪欢迎的原因、科学意义、安全性、对普通人的影响、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行业监管等情况。Recode认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商业太空旅行是一种粗俗的财富和权力展示方式。
cnBeta
/
2021.07.28
4
:
46
科学家提出对抗海洋污染的创新解决方案
科学家
海洋
据外媒报道,海洋垃圾是最紧迫的全球污染问题之一。海洋科学家Nikoleta Bellou和她在Helmholtz-Zentrum Hereon的团队在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可持续发展》上发表了一份关于预防、监测和清除解决方案的概述研究。他们发现,减少海洋污染需要更多的支持、整合,以及创造性的政治决断力。
cnBeta
/
2021.07.28
4
:
37
四川实现地震秒级预警全域覆盖 10分钟生成烈度分布图
地震
据四川省地震局官微消息,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国家项目)启动实施后,计划建设覆盖四川三分之二区域的地震预警系统。目前,四川地区已实现震后5-7秒发送预警信息、震中位置偏差控制在10公里以内、中强地震震级偏差平均0.5级的精准测定。
cnBeta
/
2021.07.28
4
:
33
美国创企Helion能源公司的下一代核聚变设施已破土动工
美国
能源
据外媒报道,世界各地的研究团体和初创公司都在努力将核聚变从一个幻想的概念变成一个实用的、零碳的、生产几乎无限的电力的手段,而华盛顿的这样一个团队刚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初创公司Helion能源本周宣布其一个新设施已经破土动工,该设施将成为其核聚变的重要试验台,并希望成为迈向第一个商业上可行的核聚变电站的关键步骤。
cnBeta
/
2021.07.28
3
:
03
科学家开发“原子交换”新技术 可用于制造更有效的低成本发光材料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可用于制造更有效的低成本发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柔性,并可使用喷墨技术进行打印。由剑桥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将一种材料的每1000个原子中的一个换成另一个,他们能够将一种被称为卤化物钙钛矿的新材料类发光体的发光能力提高两倍。
cnBeta
/
2021.07.28
2
:
50
我国吸入用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获权威认可
新冠疫情
疫苗
7月26日,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领衔研制的雾化吸入用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疫苗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传染病》发表临床研究数据,这也是全球首个公开发表的新冠疫苗黏膜免疫临床试验结果。
cnBeta
/
2021.07.28
2
:
45
美国上空突现巨大火球:发出亮光砸向地面
美国
近日,美国数百位民众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天而降,引发了热议。据外媒报道,这个大火球在美国当地时间7月25日晚上8点58分左右出现,伴随着亮光砸向地面,有数百位民众看到了这一幕,并用手机拍摄了视频。
cnBeta
/
2021.07.27
20
:
58
NASA:带有等离子体推进器的立方体卫星可能创造新的深空记录
NASA
卫星
据外媒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的多个有效载荷将与猎户座飞船一起搭乘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升空。这些次级有效载荷中的两个将是为深空设计的立方体卫星,包括一个配备等离子推进器的立方体卫星。根据该航天局的说法,这颗微型卫星将利用电磁波在太空中推动自己......而且它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一个新的记录。
cnBeta
/
2021.07.27
20
:
42
外媒:奥运会运动员正在“城市热岛”上角逐
运动员
奥运
据外媒The Verge报道,高温和潮湿使东京奥运会的竞争变得艰难--但该城市的城市扩张使情况变得更糟。一种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的现象出现在美国宇航局(NASA)绘制的该地区的严酷温度图中。因为东京是一个“城市热岛”,它捕获热量,使运动员和居民的情况变得更糟。
cnBeta
/
2021.07.27
20
:
26
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发现有史以来最短的伽马射线暴
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去年8月26日,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探测到一个高能量的辐射脉冲,该脉冲一直向地球移动。探测到的这个脉冲极其短暂,只持续了大约一秒钟,但它在短暂的存在期间创造了记录。这个高能量的辐射脉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短的伽马射线暴(GRB)。
cnBeta
/
2021.07.27
20
:
13
俄“科学”号拟近日对接国际空间站
空间站
29日,俄罗斯“科学”号多功能科学舱按计划将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由于该实验舱发射后发生一系列意外事件,因此它能否成功与空间站对接引起各界关注。俄国家航天集团称,目前对接不存在问题。
cnBeta
/
2021.07.27
4
:
47
太空与科幻收藏品价值正在不断增长:拍卖会上接连打破纪录
太空
据外媒报道,上周是太空探索的重要一周,阿波罗11号登月迎来52周年纪念日,另外,一些太空纪念品完成了重要的拍卖--包括746万美元的阿波罗导航计算机(Apollo Guidance Computer,该次登月任务背后的大脑)、11.97万美元的1962年Krechet-94月球太空服、6.3万美元的尼尔·阿姆斯特朗的月球表面飞行清单、25万美元的1967年原版太空电视剧《星际迷航》中的Type-2 Phaser手枪等等。
cnBeta
/
2021.07.27
4
:
28
SpaceX的太空旅行时间表透露马斯克进入太空时间
马斯克
SpaceX
太空
7月27日消息,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是现代新兴太空竞赛的关键人物之一,但他本人还没有去过太空。不过,这种情况最终可能会改变,但SpaceX的太空旅行替代方案和时间表可以解释马斯克为何还不去太空,以及其与蓝色起源之间的巨大差异。
cnBeta
/
2021.07.27
4
:
13
关于南极冰盖如何发展的新研究提供了气候变化临界点的重要线索
南极
研究
气候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关于世界上最大的冰盖如何发展的新研究提供了关于气候变化临界点的重要线索。大约四千万年前,南极洲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的冰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显示了这些冰盖如何在数百万年里保持低矮、潮湿和相对温暖。
cnBeta
/
2021.07.27
3
:
49
哈佛天文学教授推出“伽利略计划”:将利用新数据搜索UAP
数据
据外媒CNET报道,哈佛大学最具争议的天文学家正在领导一项名为“伽利略计划(Galileo Project)”的新计划以检查地球天空和太阳系的其他地方是否有外星智慧生物的迹象。长期担任天文学教授的Avi Loeb周一通过虚拟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他的计划的细节。
cnBeta
/
2021.07.27
2
:
48
科学家首次测量到系外行星大气中的同位素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包括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科学家--成为世界上首批探测到系外行星大气中的同位素的科学家。它涉及的是位于Musca (Fly)星座300光年外的气态巨行星TYC 8998-760-1 b中不同形式的碳。微弱的信号是由位于智利的ESO超大望远镜测量到的,这似乎表明这颗行星的碳13含量相对丰富。
cnBeta
/
2021.07.27
2
:
11
研究:水力压裂与传统的天然气/石油钻井方法对环境的影响差异极小
研究
天然气
据外媒报道,由雪城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使用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来探索石油和天然气钻探的环境影响。美国的原油生产和天然气开采减少了该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并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财政救济,但也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破坏的长期关注,如地下水污染。
cnBeta
/
2021.07.26
20
:
55
天文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帮助解决关于超大质量黑洞的长期天体物理学争论
人工智能
黑洞
天体物理
天体
天文学家
据外媒报道,天文学家们表示,质量相当于数百万个太阳的黑洞确实对新恒星的诞生起到了抑制作用。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和三个最先进的模拟来支持大型天空调查的结果,解决了一个长达20年的关于恒星形成的争论。剑桥大学的博士生Joanna Piotrowska于2021年7月20日在虚拟国家天文学会议(NAM 2021)上介绍了这项新工作。
cnBeta
/
2021.07.26
20
:
19
贝索斯提出向NASA支付20亿美元以换取月球着陆器合同
NASA
月球
北京时间7月27日早间消息,据报道,蓝色起源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周一提出,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支付数十亿美元的费用,以换取开发月球着陆器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合同。贝索斯表示,蓝色起源将在本财年和未来两个政府财年中免除NASA的所有款项,总金额高达20亿美元。
cnBeta
/
2021.07.26
19
:
54
报告称辉瑞和Moderna公司正在扩大对5至11岁儿童的疫苗研究
辉瑞
研究
疫苗
新冠疫情
据《纽约时报》周一报道,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敦促下,COVID-19疫苗制造商辉瑞-BioNTech公司和Moderna公司正在扩大对5至11岁儿童的研究。据报道,扩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检测罕见的副作用,如心脏炎症,这在30岁以下的疫苗接种者中已经出现。
cnBeta
/
2021.07.26
19
:
43
KIST突破性技术: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摄像头检测体温
智能手机
摄像头
据外媒报道,许多州因疫情而采取的限制措施正在放松,而在疫情期间,为了进入许多企业,我们都检查了体温。之所以进行体温检查,是因为已知COVID-19会导致体温升高,而且往往表明患者可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它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摄像头检测体温。
cnBeta
/
2021.07.26
19
:
42
接种第一剂mRNA新冠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的人在接种第二剂后未出现并发症
新冠疫情
mRNA
疫苗
据外媒报道,在一项针对对第一剂mRNA COVID-19疫苗出现过敏反应的个人的多医院分析中,所有继续接种第二剂疫苗的患者都没有出现并发症。这项已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的研究由麻省总医院(MGH)的过敏症专家领导,表明COVID-19疫苗接种的第一剂量反应不应阻止人们接受第二剂疫苗。
cnBeta
/
2021.07.26
11
:
45
中国第一次:火箭整流罩带伞降落
中国
7月19日8时1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一枚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遥感三十号10组卫星、天启星座15号微纳星。比较特殊的是,本次任务中,长二丙火箭还搭载了整流罩伞控系统,官方称之为“基于降落伞的整流罩落区控制技术”。
cnBeta
/
2021.07.26
11
:
15
杰夫·贝索斯提出为NASA的第二个人类着陆系统合同支付数十亿美元
NASA
人类
蓝色起源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周一提出,如果美国宇航局将第二个人类着陆系统合同交给他的太空旅游公司,他将为此支付数十亿美元的费用。第一份人类着陆系统合同,旨在将阿波罗计划结束后的第一批宇航员送上月球,交给了埃隆-马斯克的SpaceX。
cnBeta
/
2021.07.26
6
:
46
菲律宾批准富含β-胡萝卜素的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商业种植
菲律宾
黄金
尽管反对声很多,转基因技术已经在农业上大规模应用,只不过直接食用的口粮中控制严格,特别是大米、小麦、玉米等主粮。在问世21年之后,黄金玉米终于首先被菲律宾批准用于商业种植。普通大米是白色的,这个黄金大米则是金黄色的,因为其胚乳富含β-胡萝卜素而呈现出与普通大米不一样的金黄色,故被称之为黄金大米。
cnBeta
/
2021.07.26
4
:
39
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调查称53%欧洲成年人超重
欧洲
肥胖
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近年来,欧洲肥胖问题日益严重。日前欧盟统计局公布了欧洲健康调查的第一批结果,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的标准,2019年53%的欧洲成年人超重,45%体重正常,而3%体重不足。
cnBeta
/
2021.07.26
4
:
02
科学家或在大脑中发现了一种能治疗癫痫的新修复机制
科学家
据外媒报道,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可能发现了一种之前未知的大脑修复机制。被称为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细胞被观察到超越了它们已知的作用并帮助受伤的神经元愈合,而这可能能为癫痫和其他疾病的新疗法铺平道路。
cnBeta
/
2021.07.26
3
:
48
哈勃新“每周一图”:来自相互作用星系的壮观三方引力拉锯战
据外媒报道,在NASA/ESA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新一张“每周一图”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三体星系占据了中心位置。这张照片捕捉到了相互作用星系之间的三方引力拉力赛。据悉,这个系统被称为Arp 195。
cnBeta
/
2021.07.26
3
:
24
美国新冠病亡者几乎都未接种疫苗,福奇呼吁全民接种
美国
新冠疫情
疫苗
眼下,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在美国全境蔓延,已成为美国疫情中的主要毒株,而大多数该国的死亡病例都是未接受疫苗接种的人。对此,美国国家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Anthony Fauci)呼吁全民接种疫苗,呼吁更多地区的领导人站出来鼓励人们接种疫苗。
cnBeta
/
2021.07.26
2
:
59
拓补绝缘体可调谐产生非整数高次谐波:电子亦能极速拐弯
当拓扑绝缘体中的电子突然改变其运动方向时,科学家们也观察到了一种新式的光发射。在宏观的现实生活中,如需改变大质量物体(比如汽车)的运动方向,就必须先减速到接近完全停止。而即便是宇宙中最小电子,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则。
cnBeta
/
2021.07.26
2
:
23
太阳能制氢新突破 研究团队刚搞定了低成本制氧这“半个”问题
研究
太阳能
数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利用太阳能来制氢的关键反应方法,即如何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尽管大多数努力以失败而告终,且少数成果也面临着成本过高的尴尬。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支研究团队,还是设法找到了一种低成本的“半个”解决方案。
cnBeta
/
2021.07.26
2
:
14
“超级真菌”已致美国得克萨斯州科林县4人死亡
美国
真菌
据美国媒体当地时间7月24日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科林县官员7月23日发布报告称,一种名叫耳念珠菌的“超级真菌”正在该县两家医院内传播,目前已致该县9人感染,其中4人死亡。
cnBeta
/
2021.07.26
2
:
03
首张火星内部详细地图出炉:一颗巧克力太妃溏心球
火星
美国宇航局(NASA)“洞察”号火星车揭示了火星的内部运行机制,这是人类首次发现这颗红色星球与我们蓝色星球的巨大差异。这也是有史以来,首张人类获得的另一颗行星的内部构成图。
cnBeta
/
2021.07.25
4
:
20
火星上的甲烷从哪里来?科学家用算法给出了答案
火星
科学家
甲烷
火星到底有没有生命体存在,一直都是科学家们想要求证的疑点。自好奇号登陆火星以来,似乎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全无生命特征,火星有过 6 次甲烷“呼吸”被探测到。但是呼吸点在哪里却一直没有头绪。近期科研人员顺着风建了模,将这个困扰已久的甲烷气体来源问题,着手解决。
cnBeta
/
2021.07.25
4
:
07
“中科发早粳1号”系列早粳稻新品种选育成功
7月19日,早粳水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现场会在江西省上高县举行。200亩示范片里金色稻浪翻滚,新品种在机插秧、人工插秧、直播和抛秧等4种栽培模式下均表现优异,尤其是在苗期抗冷、抗旱、成熟期抗穗发芽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且外观品质优、味道好,丰收在即。
cnBeta
/
2021.07.25
0
:
17
蛇既然没有耳朵 为什么“打草”会“惊蛇”
在《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有一种可以和蛇交流的语言,叫“蛇佬腔”。这种语言来源于萨拉查·斯莱特林,普通人听“蛇佬腔”只能听到类似咝咝的吐气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假若真的有“蛇佬腔”,真的有蛇的语言,我想肯定也不是咝咝声,而是其他的声音。至于是什么声音,这得从一个实验开始讲起……
cnBeta
/
2021.07.25
0
:
02
研究人员利用AI帮助改善NASA SDO数据校准工作
NASA
人工智能
研究
数据
据外媒报道,一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AI技术校准NASA的一些太阳图像以此来帮助改善科学家用于太阳研究的数据。这项新技术于2021年4月13日发表在《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太阳望远镜的工作相当艰巨,盯着太阳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它要面对无休止的太阳粒子流和强烈的阳光。
cnBeta
/
2021.07.24
23
:
45
25日天宇上演“双星拱月”天象
进入7月,肉眼可见的几颗行星先后迎来欣赏“佳期”。天文科普专家介绍,继12日金星与火星于日落时分上演“双星伴月”后,25日木星和土星又将“接力”为公众带来“双星拱月”。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在25日晚至26日天亮前进行观赏。
cnBeta
/
2021.07.24
23
:
43
最新预报:台风“烟花”将在浙江舟山到上海一带沿海登陆
据上海市气象局25日10时提供的最新台风动态预报信息,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台风级)将于25日中午到下午在浙江舟山到上海一带沿海登陆,25日至26日会给上海带来明显风雨影响。据介绍,台风“烟花”25日9时中心位于上海东南方向约165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
cnBeta
/
2021.07.24
23
:
23
65年“飞天梦” 一图看懂中国商业航天新征程
中国
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始于65年前中共中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2021年,建党百年华诞之际,5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被送入预定轨道,再次见证着中国航天进入新世纪飞速发展。
cnBeta
/
2021.07.24
23
:
11
烟花略微北调后,杭州湾和上海将暴露在台风危险半圆下
7月24日,台风烟花开始穿越东海,逐渐靠近长三角。晚上10点,烟花的中心位于浙江北仑东南约260公里。离我国已经非常近了。在东海相对较凉的海水作用下,烟花略有减弱,但仍然是13级的台风。正如我们之前文章所说,烟花的强度并不是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以暴雨和风暴潮为主的台风,怎样登陆、登陆后会不会滞留长三角,这才是最重要的。
cnBeta
/
2021.07.24
23
:
08
研究:即使只有几天,母乳喂养被发现对儿童早期血压有益
研究
据外媒报道,根据2021年7月21日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的一项新研究,母乳喂养的婴儿--即使只有几天--在蹒跚学步时血压较低,这些血压差异可能会转化为对成年后心脏和血管健康的改善。该项研究发现,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可以从儿童时期开始。
cnBeta
/
2021.07.24
22
:
39
研究:鼻子的早期抗病毒反应可能已经决定了新冠肺炎的轻重程度
新冠疫情
研究
据外媒报道,在过去18个月里,研究人员对COVID-19及其病毒病因SARS-CoV-2了解了很多。他们知道病毒是如何进入人体的,即通过鼻子和嘴巴进入并在鼻腔通道的黏液层开始感染;他们知道,停留在上呼吸道的感染可能是轻微的或无症状的,而沿着呼吸道向下进入肺部的感染要严重得多,可能会导致致命的疾病;他们还确定了严重疾病的常见风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和肥胖。
cnBeta
/
2021.07.24
22
:
30
研究:微小毛发状结构可能有助于治疗COVID-19等肺部疾病
新冠疫情
研究
据外媒报道,纤毛是在支气管(流经肺部的空气通道)上发现的微小的毛发状结构,是抵御环境污染物、病毒和细菌的第一道防线。但我们对它们的排列方式、移动方式甚至是方向都知之甚少--而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它们如何防御和保护我们的呼吸道。
cnBeta
/
2021.07.23
23
:
41
科学家发现淹没在威尼斯潟湖中的古罗马道路遗迹
罗马
科学家
据外媒CNET报道,研究人员在著名的威尼斯潟湖中发现了文物和罗马时代的道路遗迹。在罗马时代,目前被水淹没的环礁湖地区可以通过陆地进入;然而,目前仍不清楚当时人类在多大程度上占据了该地区。
前页
1
...
92
93
94
95
96
97
后页